农学概论论文范文

2022-05-11

小编精心整理了《农学概论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本文着重分析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农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所采取的改进措施,并通过开展教学研究进行相关分析,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可以使学生拓宽视野、启发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的课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是适应我国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第一篇:农学概论论文范文

新农科建设下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方式优化与探索

摘 要:农学概论课程着重介绍了作物生产的共性规律、相关概念及耕作栽培理论、技术与方法,涉及作物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及植物保护学等学科领域,可增强非农学专业学生对农业的认知与了解,是高等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的限选课程。然而,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经济的稳步提升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知识文化水平,迫使高等院校不断扩招,造成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突显出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剖析了甘肃农业大学非农学专业农学概论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在充分了解同类兄弟院校有关该课程的教学情况,从优化授课方式、构建适宜的课程体系、完善考核制度等多层面指明授课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以期为提高高等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农学概论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提供重要参考,增强本课程在非农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农学概论;教学方式;课程体系;非农学专业

《农学概论》是20世纪90年代各高等农业院校开始探索并编写的非农学专业学生了解作物生产相关知识的教材[1]。随着高等农业院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农学专业开设农学概论课程十分必要,迫切需要全面的、层次化的知识结构,以服务于非农学类专业的新型课程体系。农学概论涵盖作物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及植物保护学等多学科领域内容,知识面广、理论性强,是高等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学生探讨和了解作物生产的主要途径,是一门从多层面、多角度介绍作物生产相关知识的基础性课程。我国大多数高等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本科生培养中开设了该门课程,诸如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土地整治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科学等。近年来,甘肃农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努力推进新农科建设,在农业经济管理、土地整治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水利工程等4个非农学专业开设该门课程,并且开课时间主要安排在第一学期。从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及课堂调查发现,近年来非农村家庭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甚至从小没有参与过农事活动,对农业生产的相关理论知识一无所知。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对农业这个弱势群体而言,城镇与农村均存在“厌农”意识,在这种形势下,直接导致学生对农学专业相关知识的获取仅浮于基本概念,不能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势必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因而产生抵触农业的不良思想行为,使得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死记硬背。因此,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在高等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学生培养中发挥农学概论课程的作用,必须寻找不足且探索适宜的授课方式、合理的课程体系及知识结构,还要完善考核体制,培养非农学生学习农科知识的兴趣和“学农、爱农、知农”的信心。本文针对作者近几年在讲授农学概论课程及主持该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发现的问题以及积累的经验,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法与实践措施,有望提高该课程的培养质量。

1 非农学专业农学概论课程授课特点

农学概论是一门多层面、多角度介绍作物生产相关理论、技术与方法的课程[1]。课程教学主要是通过介绍农业生产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理论知识,特别是作物生产理论与技术的学习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三农”问题,深入了解农业生产与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及其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种植业中作物生产与生态环境条件及其农业各调控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而增强不同非农学专业学生对自己专业知识的兴趣,并提升学习质量。总的来说,针对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的学子应该把农学概论课程作为通识课进行学习,主要培养农业院校学生心系“三农”,服务“三农”及“家国情怀”的思想意识。因为农学概论课程涵盖以下几个特点:(1)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内容涉及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植物保护等相关内容,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2)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别是对于城镇学生而言,几乎没有从事或参与农业生产活动的经历,再加上农村学子的“厌农”思想,导致近几年学生缺乏对该课程内容的感性认识。(3)授课对象年级低且专业基础薄弱,目前,高等院校招生逐步突破了文理科界限,文科与理科生在逻辑推理、思维方式等层面呈现很大的差异,因而无形地增加了本课程的教学难度。另外,本课程授课时间为第一学期,对于刚入学的没有接触任何其他专业基础课且没有建立任何学习规划及目标的学生而言,面对一个多学科交叉的课程,缺乏一个系统的认识,因而呈现较低的学习兴趣。

2 本校农学概论课程教学问题剖析

2.1 本校农学概论课程设置的现状

根据甘肃农业大学最新修订的2020年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学概论课程总学时数缩减为16,均为理论讲授。从开设本课程以来,总学时数呈持续减少趋势,总学时48(讲授36学时,实验12学时)、32学时(均为讲授)、24学时(均为讲授),到目前的16学时(均为讲授)。对于集成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植物保护等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而言,难免给授课带来巨大挑战,无形地缩减相关内容。

2.2 本校农学概论课程设置的问题分析

(1)课程内容涵盖作物生产、作物遗传与育种、植物保护,由一位老师讲授,专业背景差异巨大,出现内容上的偏差。(2)本课程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授课及评价体系,缺乏统一认识,培养目标不明确。(3)授课时间安排不合理,对于大一新生而言,接收综合性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应该在其他专业基础课学习之后学习本课程,这样可培养其学习兴趣。

3 农学概论课程设置的优化方案

3.1 针对授课对象及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资源,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及授课老师队伍

农学概论通常被列为专业基础课程或通识教育课程[2]。有些高等农业院校将其列为非农学专业必修课,有的列为选修课,但二者培养目标截然不同。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该课程有广泛的了解和认识,扩大农业院校学生的农业基础知识面。不同专业其讲授重点内容应有差异,如面向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生,应将侧重点放在农业机械与农艺充分结合,工程设计应以农艺为基础,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种植模式配套不同的农业机械。如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应将侧重点集中在农业组织部门与政策、农业市场与贸易、農业建设与发展等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因此,农学概论课程应该是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综合性课程,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教学内容应有轻重之分。

根据各授课老师的专业背景,采用专业方向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形式,组建一个授课小组,有利于整合每个老师的专业特长,强化教学内容,完善授课老师队伍。相关学院在修订农学概论课程教学计划时,安排的课时数有限,授课教师小组商讨统筹考虑全面深入讲授内容、概括浏览内容及自学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及学习兴趣,结合新农科建设的宗旨,对原有的课程内容适当取舍,补充学生讨论课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较为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及授课教师队伍。

3.2 充分借助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增强非农学专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在现代化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更直观、更容易理解以及透析教师讲授重要知识点,而且教师也可以不再拘泥于教材编制内容,可以更广阔地涉及相关辅助内容。思维导图是帮助人类思考、理解、记忆相关信息的逻辑性图片,其作用所在[3]:(1)可清晰地发现问题的核心内容与焦点。(2)从分支图上可更加清晰地辨别重难点问题及不同层次间的逻辑关系。(3)起到统领纲要的作用,整个问题体系形成一个关系密切的节点结构,增强人类对问题思考的逻辑性。近年来,思维导图广泛应用于义务教育、高中、大学等各个阶段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因而,在农学概论课程教学中也应该尝试应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增强非农学专业学生对农业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农学概论课程内容多、覆盖面广,包含多学科内容导致章节之间知识差异性大,具有综合性、宏观性、战略性与应用性等特点[4],看似松散的课程内容但隐藏着较强的逻辑关系。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被动填鸭式”授课方法,不仅无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而且造成学生对所授知识难以理解。在这种现状下,如果能借助思维导图来辅助教学,则可有针对性地、较系统地把这些知识通过比较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并吸纳。例如,就“作物生长与环境条件”这一章,由于本章内容比较分散而且各内容间的关联性不高,因而授课教师在备课时准备好该章的思维导图,导图以作物生长为中心,将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土壤条件与营养条件这6个不可缺的环境因子呈辐射状排列在“作物生长”周围,各个因子下方逐一罗列相应因子的关键知识点,如概念、特点与作用等。将制作好的思维导图放到该章节PPT课件中,任课教师上课时,借助思维导图的基本框架讲述相关内容,在讲授具体的环境因子时可链接到相应因子的分支点,展开下面具体的关键知识点内容,而且还可以跳转返回到思维导图下。借助思维导图辅助教学,这种反复贯穿于思维导图中的授课方式呈现直观、系统、逻辑清晰等作用,不仅激发了非农学专业学生对农科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与消化。下课后,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归纳总结所学知识,有助于复习巩固关键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与教学质量。

3.3 优化授课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农学概论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多学科交叉,理论性强,抽象难懂,如果授课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板书或者多媒体讲解,这只是机械地重复教材内容,难免会造成枯燥乏味的心理,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当然,目前农学概论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如混合式教学方式[5]、翻转课堂[6]等。混合式教学方式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应用本教学方式,使学生拥有更多师生互动及独立学习机会[5]。也有益于提升教师教学管理、设计与组织能力,运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等综合能力,从而增强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师教学质量。翻转课堂是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授课教师转移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是依据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和设备将传统教学时间、教学手段、教学流程颠倒过来,将课内课外的时间重组,形成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型教学方式[7]。农学概论课程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调动了学生课堂的积极性,上课时踊跃发言、积极提问,小组之间对知识点的讨论尤为激烈;通过交流讨论,强化了大家对知识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教师与学生都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双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更加密切充分[6]。当然,“雨课堂”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应用也较为广泛,课前,教师可通过“雨课堂”上传预习任务、学习课件、课后习题,也可以提醒学生上课,学生通过学生端接受并完成相关任务,在下课后给学生发布作业等;课中,任课教师还可以利用“雨课堂”的点名功能,实时监督学生是否在线认真听课,可通过弹幕、投稿、实时答题开展互动,大大增强了师生的互动性;课后,“雨课堂”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如学生签到、提问、讨论及作业批改等,有助于任课教师适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督促学生学习[8]。然而,将多种方式融合为一体的授课体系未见使用,因此,针对这类课程,应采用多元化的授课方式,集成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及其热点问题,以利于增强高等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

3.4 适度增加总学时数,扩大知识面的覆盖度

虽然农学概论在很多高等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教学中属于通识课或者专业选修课,但是为了增强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心系“三农”、了解“三农”、服务“三农”及“家国情怀”思想,应针对专业特征,适度增加总学时数,全面开展相关教学与实践内容,使学生从根本上了解与认知农业。例如:对于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生而言,将农业机械与农艺相结合,了解作物的生长习性,掌握农业机械作业过程对作物、土壤可能存在的影响。这是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根本之处,因此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必须着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农机农艺相结合。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而言,在了解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更加侧重农业组织部门与政策、农业市场与贸易、农业建设与发展等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因此,针对不同专业,合理规划总学时数与每个章节的学时数,扩大知识面的覆盖度。

3.5 集成思政教育理念,“爱农”情怀

课程思政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与拓展,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9]。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基于农学概论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使农学概论成为高等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学生夯实理论、强化技能、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和培育职业素养的主干课程,这也是甘肃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建设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将有助于进一步回答高等农业院校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及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体系,将有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与知农、爱农的高素质人才。

3.6 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变革传统的考核方式,不仅以课堂考勤与期末考试为主,而是要适当增加平时成绩比重,注重在线上线下实施过程中履行考核,利用在线测试方式,定期开展网络教学平台、“雨课堂”或微信公众平台在线测试,计入平时成绩。增加线上线下讨论的考核制度,用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踴跃发言的良好习惯。在期末考试制卷过程中,适度增加论述等主观题目,减少客观题目,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农业生产相关问题的能力。另外,对于总学时比较少的专业,转变考核方式,诸如以案例分析、课程论文、方案设计等代替闭卷考试,这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4 结束语

农学概论属于理论性强、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应针对授课对象及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资源,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及授课老师队伍;优化授课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度增加总学时数,扩大知识面的覆盖度;集成思政教育理念,“爱农”情怀;培养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有效解决传统教学内容及方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以上优化方案形成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提升非农学专业充分了解农业生产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其“爱农”情怀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天.农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

〔2〕隋媛媛,张蕾,张劲松,等.工科高等院校农学概论课程改革探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38(04):153-155.

〔3〕张正亚,王修贵.思维导图法应用研究综述[J].黑龙江科学,2018,9(23):28-29.

〔4〕原保忠,孙颉.高等农业院校《农学概论》教学探讨: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3,2(09):105-107.

〔5〕殷文,柴强,李玲玲,等.浅析混合式教育教学模式在《农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9, 5(18):120-123.

〔6〕逄蕾,路建龙,吴行芬,等.翻转课堂在《农学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C].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0. 227-231.

〔7〕苌梦可.翻转课堂视角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社会科学前沿,2018,07(08):1374-1379.

〔8〕郭巍,杨建新,井平安,等.基于“雨课堂+腾讯会议”线上混合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开发[J].电子世界,2020,604(22):34-35.

〔9〕刘丽波,徐亚旭.思政课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中的引领作用初探[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5):50-52.

作者:殷文 胡发龙 樊志龙 谢军红 陈桂平 于爱忠 柴强

第二篇:现代《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农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所采取的改进措施,并通过开展教学研究进行相关分析,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可以使学生拓宽视野、启发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的课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是适应我国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教学研究;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一、前言

《农学概论》是农业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与其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介绍农业工程技术所涉及到的土壤学、耕作学、作物栽培学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农业科学有关的原理与方法,了解现代我国农业生产的概况、特点及生产过程,掌握农机与农艺之间的辩证关系,解决农业机械化生产及科研中的现实问题。展望农机化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向着高速、宽幅联合作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方向;遥感,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中日益广泛应用的方向发展。

现代《农学概论》主要研究现代农艺技术及高产、高效措施的课程,本课程的核心议题是围绕农艺与农机之间的关系开展教学工作。因为农机与农艺之间是辩证统一体,农机是载体,是潜在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只有通过一定的现代科技手段,才能把它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真正造福于人类社会。当然转化的最优选择就是使农业实现机械化生产。农业生产要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设施化、安全化、标准化、规模化、高效化,必须运用先进的农业机械技术。

农业机械只有满足生产的要求才能在生产中得以广泛地应用与发展。新农业机械的出现将会促进农艺技术的改革,推动农业生产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所以,农艺是农机设计的前提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农学概论课程是一门通论课程,具有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等优点,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授课教师不仅仅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系统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雄厚的生产实践经验和高深造诣的科研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抓住该门课程的教学特点,掌握农业机械化生产发展、科研新动态、生产新需求,并把这些思想灵活地渗透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的需求并抓住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教师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一种主动学习的方法,养成善于分析及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使他们能够开阔视野,勇于创新。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的授课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及课外实践的效果,把理论教学、生产实践、大学生科研创新实验相结合,做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应该是我们全体教师努力搞好教学研究的方向与永恒追求的发展目标。

二、灵活多样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助于改善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把多媒体幻灯片、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逐步地运用到教学中去,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节约教师大量的板书和绘图时間,也有利于学生专注于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述。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丰富并扩充教学信息量,才能显著地提高教学效率,确保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应该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传统教学法教师主要以板书为主,辅以挂图进行课堂讲授,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课堂讲授信息量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也难以提高。所以丰富多彩的幻灯片内容,微课、慕课等新兴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师的广博见闻与科研生产实践素材的积累,渊博的科学知识,善于表达的口才,引人入胜、生动的课堂讲解,一定会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地提高,也会带动相关学科课程的融合发展。

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课堂讲解不应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本本主义”,应该时刻铭记授课的对象是“第4~5学期的大学本科生”,要分析并掌握他们的成长特点,抓住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理特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他们创新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新热情;不但要注重课堂互动环节,还要不断地关注学生评教和信息反馈建议,及时地、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尽快进入最优教学状态。

通过对课后反馈信息调查,发现学生对新知识与实践课程的需求的迫切性,因此,应该及时改版(每3~4年更新一版)教学大纲,不断地填充新知识,更新教学新内容。例如:在本课程改版教学大纲过程中,2013版教学大纲增加了作物生产现代化研究进展一章。本章主要对作物生产机械化、作物生产智能化、作物生产设施化、作物生产标准化、作物生产安全化进行专题研讨。这一改革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研讨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填充与更新了教学内容。如在作物的营养与施肥一章,结合施肥新技术进行专题训练:如空间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涉及到GIS、GPS、RS技术的应用实例);遥感技术(RS)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人工智能技术(AD)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讲授作物病虫草害防治一章,添加专家系统在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讨内容。对原地膜覆盖技术一章也进行综合与扩展,改编成设施农业技术涉及到的温室栽培知识及工厂化育苗等相关内容,综合习题涉及“温室中CO2施肥技术的应用的综述”。在作物种植制度与生产模式一章对生态农业的新型模式“四位一体,五位一体”的特点及原理进行扩充。

教学改革对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自主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授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书本上的理论,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断地发挥知识的主导作用。学生应该有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不断强化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四、加强教学教师团队建设

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与专业水平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研究室具有高质量的专业教学团队是4人,3名博士,(其中1教授,2名博士讲师),1名农学本科(早年毕业生)实验员,分工明确,互相协作配合。在近几年的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教学组教师队伍从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地提高,并着重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培养与专业训练。

首先,培养一支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合理的课程团队,对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学概论》是一门实践性强、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课教组成员在正常授课的同时还承担大量的科研和教研及参与教学管理等任务,这就为“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卓越工程师实验班着重添加10学时实践课内容(详见大纲),配置高素质的教授授课,做到精英学生与精英教师合理配置。同时,有一定科研造诣的教师还应该辅助指导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大学生创行性团队,这对学生参与社会、参与科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发挥了这门课程在科教研究中的主导作用。

五、存在的问题

多年教学效果调查表明:大多数选课的学生强烈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定学时的实习、实践环节,以增强其对农艺学知识的理解。农艺学与农业机械化学是农业工程学科相关专业的两门骨干课程,是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科学,所以,其教学离不开实践环节,努力增加实践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理念,也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一项重要教学环节。它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具有显著的直观性、实践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因此,建议:加强开设实践应用课程。今后应适当考虑带领学生到校内外试验田参观实习,使学生真正了解农业机械化生产与管理的特点与一般过程。同时也可以通过参与教师的科教项目,使学生完成对农艺学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的飞跃,不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巩固,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创造价值,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真正发挥该课程在农业机械化生产中的主导作用,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类。(待续)

作者:王淑杰 王胡军 隋媛媛 徐岩 李殿云 马研 张莉

第三篇:清代农学诗刍议

摘 要: 本文联系清代农学诗的创作及民间风俗景物,探讨此类诗歌在主题、内容及形式技巧等方面的特色,对具有突出成就的诗人及诗歌创作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评定清代农学诗在诗歌领域的价值。

关键词: 清代农学诗 农业知识 经世实用功能

清代诗坛自始至终不废学术,自顾炎武“以余事为诗人”开其端,至朱彝尊“全以博学入诗”而扬其波;到翁方纲更公然声称:“宜博经史考订,而后其诗大醇。”故以农学入诗、以农学育诗的现象在清诗中屡见不鲜,诗人们记录农书;以注、序形式考农业习俗及村镇沿革等,保存了丰富详实的农业知识,也更显清代学人之诗的特点。

大量农书在清代农学诗中出现,这与清人对农学的重视并有意识地采集结撰有很大的关系。如张履祥有《补农书》,巢鸣盛有《老圃良言》,盛国芳有《老圃志》,徐石麒有《花庸月令》,陆世仪有《思辩录》,等等,故清诗人在“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1]之际也自豪的发出“自古儒书本农书”之咏。如田雯(1635—1704)《瓜隐园杂诗九首》其二:“攘臂今朝展书卷,养鱼经与相牛经。”其三:“一班都出园丁手,况有齐民要术篇。”钱陈群(1686—1774)《丰润道中次慎斋韵》:“樵仍山採径,农熟水耕书。”金文城(1753—?)《月夜与村翁语》:“斗室月明欣共话,相牛经与种鱼经。”尤维熊(1762—1809)《燕齐道中杂诗》其十:“留与村翁支半榻,日书驴劵课牛经。”许宗彦(1768—1818)《木棉花歌》:“蛮娘疍女谢蚕织,要术可补齐民篇。”王汝璧(?—1806)《苑家堡宿田更家》:“药物桐雷辨,农经汜蠡繙。”(注:案头有素问及月令种植诸书。)所提到的除了传自北魏的《齐民要术》外,还分门别类的述及养鱼经、牛经、相牛经、种鱼经、水耕书等,足见清代的农、副业生产知识的结集及传播普及程度。

农村谚语俗谣的形式在清诗中出现,既有乡土气息,又是“农学”在诗歌中的体现。这些农业谚语广泛流传于民间,以通俗易晓的词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经验,多为口头流传的短句或韵语,言简意赅,知识含量却很高。如乾隆年间太仓诗人苏加玉《稻蟹行》:“风多西北稻伤风(注:农谚云:‘西北风,稻伤风。’作花时所忌,今年独多),况复摧戕遭介虫。”另有黎简(1747—1799)《村南》:“东风吹雨涨春江,三月田沟咽碧淙。”(注:粤中农谣:“二八东风是旱天,三七东风水浸田。”)《和区鮀滨咏稻花》:“岭南初夏稻花明,映日行云白雨横。”(注:早禾宜白雨,俗呼‘白闯雨’)”《四月甘六日》:“稍杜同心翔米价,更欣今日免雷声。高田低田谷应实(注:是日雨而不雷,俗云:‘雷则不实。’),小暑大暑苗复生。”则是对农作物的栽培方式、禾苗种植应注意的问题及防治病虫害提出了建议,是农民长期实践中的积累。

诗歌容量毕竟不如文,清代农学诗在涉及一些稍复杂的农业知识时就需要以注来完善,以补充诗中未说明白的部分。在对诗歌内容进行补充阐释的同时,“注”本身是不可或缺的结构组成,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周作人说:“百咏之类当初大抵只是简单的诗集,偶尔有点小注或解题,后来注渐增多,不但说明本事,为读诗所必需,而且差不多成为必具的一部分。”对竹枝词中“注”的作用予以肯定,并进一步赞扬道:“往往如读风土小记,或者比原诗还要觉得有趣味。”如杨棨(1787—1862)《荠》注:“风俗上巳簪荠花”写的是农村花草与乡间风俗的关系;钱竹汀《练川杂咏》其二十二注:“杭家村在顾浦西,明巡抚周文襄尝微行至此,土人因名曰‘周公’村。”钱大培《榆瓜谣》注:“榆次三郝村以东西中别之,并产瓜区……”记村名的建制沿革;钱陈群《淤荫》注:“土化之法,化之使美。若汜胜之术疏,农书有数家,汜胜为上……”可见清代农民开始认识到对土地的保护使用。

清代农学诗“由以情感为中心转到以知识、义理为中心上来……使本来蕴涵在抒情诗学中的一种倾向真正独立出来有了一种理论系统,成为与抒情诗学相抗衡的诗学系统”。[2]知识性与现实针对性兼顾,不失有益民生,具有很强实际操作性,是“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的作品。如金孝柟《初八日进界口自此入徽州境道中寓目成咏作五言三十韵》及翁心存(1791—1862)《穵蝻子》、《蝝生》等。翁心存《穵蝻子》写道:“……蝗虫虽死早遗种,钻入土中蛰蚕蛹。三冬无雪压不深,暖气浮蒸便蠕动。君看刚壤最韧坚,已露微芒似鍼孔。……”《蝝生》:“捕蝗如捕盗,当及初萌时。……岂知潜孕育,入土类暗滋。……勸民急挖掘,毋俾虫孽遗。……”诗人指出仅灭蝗是不够的,还应提早动手将蝗蛹及幼虫消灭,才能从根源上缓解蝗灾。这些经验技术简直可用来作为对抗蝗灾的指南。

诗歌的社会功用与艺术审美并重的诗学价值观在清代农学诗中得以体现。儒家习乡饮酒与乡射之礼,孔子说:“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乡饮酒义》)《论语·乡党》载:“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孟子也说:“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亦是强调乡邦观念。“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传统儒家诗教观强调诗歌“成教化、成人伦”的作用。清代著名诗人和儒学名臣钱陈群便是在以农学入诗之际,融议论抒情于一体。虽无鲜明的形象,而颇具理趣,在描述乡间的人文风物之际,亦不忘有俾于世道伦理。“盖将以教当世之才士,伸学者而可以授政专对、事父事君、博物不穷者也。乌有不学之词,入于其中者哉?”[3]《双槐书屋消寒第二集各赋冬月土风成十六首》其五注:“煤值素贱,守山庄者按时致送辄犒以酒食,近山僻乏薪多搀以灰土。”是对村中以次充好、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提出批评的。其六:“木架纵横闲篾萝,溪边处处晒场多。香蒸秫稬磨餈粉,恰称新晴齐出窠。”(注:冻米并研粉晒之曰出窠,架木以支几无隙地。)其七:“深闺旨蓄菜畦丰,结束红裙洗绿菘。不解御沟流叶意,残英随水自西东。”(注:蓄菜以备来岁之需,妇女沿河竞洗残茎剩叶遍满溪涧)其十一:“白木长铲斸土根,脱绷新筍佐壶飧。更饶菽乳油煎急,阑栅家家具特豚。”(注:腊月初即多煎豆腐贮瓮并预养猪以供祭。)写乡间腊月农闲时对米、菜、豆腐等的深加工制作,以及女主内职、家族重祭祀的景况。诗人对家乡风物的看法当然直观真切,诗、注结合注重的是“人事”,即乡间的社会制度和家族伦理关系的规范。

使事用典是清代“农学诗”的重要艺术手段,赵翼说:“诗写性情,原并专恃数典。然古事已成典故,则一典己自有一意。作诗者借彼之意,写我之情,自然倍觉浑厚。此后代诗人不得不用书卷也。”[4]郑珍也主张:“奇字异文,一入于诗,古色斑斓,如观三代彝鼎。”(陈田,《黔诗纪略后编》)清代诗人既有丰富的农业知识,又有前人文学典籍翻览陶冶,故虽阐述农耕之事却不失典丽。如吴省钦(1729—1803)《水车》,尤维熊《水碓》,陈文述(1771—1843)《水车行》等等都有这样的注或序中引经据典,尽量使作品显得雅致。陈德调《桔槔歌》注:“案桔槔本井上汲水之具,《庄子·天地篇》子贡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抱瓮而出灌。……案此即今井上辘轳。此借咏水车。水车亦称龙骨车,宋以后两浙盖已盛行。苏轼《无锡道中赋水车》诗:‘翻翻连连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已称造语天拔,此诗前半亦曲盖形容。”吴省钦《水车》序:“……按魏马钧作翻车,令儿童转之更入更出,灌水自给。东坡有诗、来仪子有谣、王半山所称沟车亦此。”以《庄子·天地篇》、东坡诗、来仪子谣、王半山所称等佳句名典入诗;对水利工具来历、构造和功能进行详细描写。

以农作物的俗称别名精心结撰构建诗篇,化俗为雅,踵事增华,使清代农学诗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诗之为道也,从性灵出者,不深之以学问,则其失也纤俗;从学问出者,不本之以性情,则其失也庞杂。兼其得而无其失”。[5]清人治学既深,诗艺亦醇,在农学诗中农业知识进行诗的艺术加工,使二者结合的愈紧密,如吴省钦(1729—1803)《村居杂诗》其五:“浦东种花女,花熟弹絮飞。”(注:吾乡谓木棉曰花,犹洛阳谓牡丹为花也。放翁诗自注:吴人谓桑曰叶,王逢吉有浦东女诗。)钱宝琛(1785—1859)《四叠尖叉韵送毕雪慵南归》其二:“饯岁酒杯馀柏叶,隔年心事祝春花。”(注:吴中谓二麦为春花。)钱竹汀《练川杂咏》其三十四:“菱角青青豆荚黄,秋成风侯未全凉。老农屈指稻将熟,下马试看鸟野香。”(注:鸟野香,下马看,皆稻名。)其四十六:“半塍黄豆半青秧,花药围村竹绕冈。河射角时勤夜作,商量莫负花秋光。”(注:蓝靛,俗呼“青秧”)以俗称“二麦”为“春花”、“蓝靛”鸟为“青秧”及“野香、下马看”的稻谷俗名,点缀连构以抒怀记事,别出心裁,艺术性与学术性并存。

钱仲联先生说:“中国诗歌发展到清代,前面已有从《诗经》到汉魏六朝唐宋这样悠久丰富的传统,欲想另辟蹊径、再造天地,就非要具备厚实的学识与广博的艺术修养不可,这是古典诗歌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清诗发展的必由之路。”寓学于诗的特点经过乾嘉汉学的推动及清中晚期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使清诗与农业知识密切结合,为清代乡村田园诗中增添了浓重的书卷气,从而摆脱了空疏的绘景抒情而更倾向于经世实用功能。

参考文献:

[1]陆机.文斌.陆机集.中华书局,1982:1.

[2]张健.清代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25.

[3]王棻.与友人书.柔桥文钞(卷二十).近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325.

[4]赵翼.瓯北诗话(卷10).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314.

[5]法式善.鲍鸿起野云集序.存素堂文集(卷二).嘉庆十二年绩溪程氏扬州刻本.

作者:李志国

上一篇:校园篮球文化论文下一篇:国家审计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