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概论论文范文

2022-05-10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建筑概论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建筑理念得到深入发展并得以广泛实现。本文在概述了绿色建筑相关的概念与内涵、可持续发展研究、设计要点与建设原则、绿色建筑的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发展绿色建筑的有效措施,为进一步研究绿色建筑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依据。

第一篇:建筑概论论文范文

伊斯兰建筑美学发展概论

摘 要:公元7世纪,在麦加圣地兴起伊斯兰教,从此便开始了璀璨的穆斯林与伊斯兰文化建筑史。伊斯兰建筑形式多样,包括了宫殿、文化设施、陵墓和最具宗教特色的清真寺,其风格不仅影响了建筑结构与设计的变化,更是推动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宗教的广泛传播使得伊斯兰建筑遍布于世界各地,其形式不仅延续了伊斯兰信徒的信仰与精髓,还很好地融合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并且因地制宜,结合了当地的建筑形式及材料。

关键词:伊斯兰建筑;因地制宜;材料;形式

一、伊斯兰宗教建筑发展概述

伊斯兰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道璀璨的星光。最早的伊斯兰建筑出现在7世纪阿拉伯半岛,那时穆罕默德在麦加城创立伊斯兰教。伊斯兰最早的宗教建筑是691年耶路撒冷的圆顶清真寺。随后穆斯林军队打下了周边国家,成为地跨欧、非、亚的大帝国,与之前的古罗马帝国相似,但是在10世纪之后就衰竭了。它自创兴到21世纪初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伊斯兰宗教建筑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一种文化体系的载体,随着伊斯兰教传入世界各地后,与各地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礼拜功能相似而建筑形式与材料各异的清真寺与礼拜寺。

伊斯兰的宗教建筑在历史发展上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比较重要的时期。首先是公元7世纪中叶到13世纪,以阿拉伯帝国建筑为主导,代表建筑有大马士革清真寺。早期的伊斯兰清真寺,有许多是在罗马基督教堂的基础上改建而来。1095—1144年十字军东征,将伊斯兰文化带入中欧并逐渐沿地中海北岸进入到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中世纪时期伊斯兰建筑在西班牙得到了大量的保留和发展,如西班牙科尔多瓦大教堂,穆达迦风格就是伊斯兰建筑融合西班牙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

第二个时期以14世纪奥斯曼帝国建筑为代表。期间著名的宗教建筑有阿赫默德苏丹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苏利曼清真寺等。这些清真寺的形式与室内的纹样装饰在整个伊斯兰建筑史上属于发展比较成熟的,因此它们的平面与空间形式等成为后来清真寺建筑的模板与典范。

第三个重要时期是16到18世纪,以波斯萨法维王朝为代表的伊斯兰建筑得到发展与传播,主要出现在印度以及中亚其它国家。此时的印度莫卧儿帝国将伊斯兰文化与印度本土文化的融合发挥到了极致。这个时期的代表建筑有泰姬玛哈尔陵、库特卜清真寺等。这个时期的建筑材料以红砂石为主,有时以白色大理石嵌饰,具有雄浑刚健、恢宏壮丽的特征。

二、伊斯兰宗教建筑在不同地域的代表性建筑

大马士革清真寺于公元705年,由倭马亚王朝哈里发一世瓦立德·伊本·阿布杜·马利克 主持建造,位于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首都。大马士革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倭玛亚清真寺,整个建筑群占地3.3万多平方米,用巨石垒成,是罗马晚期天主教堂演变而来的。

大马士革清真寺是在原本罗马基督教堂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可以从其平面形式中看出它保留了罗马教堂巴西利卡的痕迹。早期的基督教堂以有半圆形的壁龛作为圣坛的位置,称为巴西利卡。

将大马士革清真寺与早期罗马天主教堂对比可以看出,清真寺增加了中间的洗礼池,并且在平面长边两角与中间的位置增加了宣礼塔,以召唤信徒。室内的柱廊拱券形式,也沿用了罗马教堂的拱券形式,柱头的装饰花纹采用卷草纹。柱廊两侧的墙壁上绘画为伊斯兰纹样与阿拉伯文字,曾经的基督教故事笔画已被遮盖。

西班牙科尔多瓦清真寺建于公元786年前后,位于西班牙南部古城科尔多瓦市内,具有摩尔建筑和西班牙建筑的混合风格,是西班牙伊斯兰教最大的神圣建筑之一,该清真寺外观比较封闭,目的是为防御基督教徒的侵略。

清真寺位于瓜达尔基唯尔的南边。清真寺主要分桔树院、宣礼楼、礼拜正殿、圣墓等几部分。相比大马士革清真寺,整个建筑的平面功能更加细化。室内的柱子分布很密,给人庄重的序列感。在圣龛上面是形式独特的天花板,表现为数层花瓣形卷重叠分布,让整个空间得到升华,显示了工匠的卓越技能。院子的三个方向有门廊,中间是具有古典风格的塔。

该建筑的进步性体现在它对拱门直接支撑天花板技术的解决。建筑师发明的双层拱门是史无前例的阿拉伯式样。这座清真寺不仅吸取了古罗马和早期克里斯琴的优点,也有着威斯寇斯克的影子。

三、我国西安化觉巷清真寺

伊斯兰教最早由唐代传入中国。中国的建筑匠师们经过若干世纪吸收融化,及至明代已经创造出比较成熟的中国风格的清真寺建筑。中国的清真寺建筑就其形式来看, 大体可分为新级地区维吾尔族的清真寺以及其他广大地区回族的清真寺。前者受中亚影响较大, 而我国其他地区的清真寺构造与形式则受传统中国古建筑影响较大。

西安的化觉巷清真寺是我国中式清真寺中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座清真寺。这座清真寺始建于明代初期,后来经过多次修缮。整个清真寺的平面空间布局受我国四合院形式与古典园林影响比较大,总共有五进院落,第一进院落为大门,正面不开门,而将大门开设在两侧的院墙上,这种开门方式与街道的朝向和方位有关。第二进院落有三开间石牌坊,已扩建为接待厅。第三进院落为至高点“省心楼”(邦克楼)的所在地,起到了引导信徒的作用。第四进院落为整个寺的主要空间,东面为凤凰亭,西面是七开间的礼拜殿。

整个化觉寺的建筑布局将中国古典的垂花门、碑亭、牌坊等元素运用的十分恰当。所有院落沿着中轴线对称布置,体现了中国四合院的基本形式。化觉巷清真寺由于进深较大,屋顶采用 “ 勾连搭” 屋顶解决了传统中国古建屋顶过大这一问题。它将27米进深分为两跨, 作两个平行的歇山屋顶, 再加后窑殿凸出部分的屋顶穿插上来, 成为一组尺度合宜、体形丰富的大屋顶, 从而使札拜殿获得具有个性特征的建筑轮廓。这种“ 勾连搭” 屋顶已普便使用于回族清真寺较大的礼拜段, 成为礼拜殿的一种典型形式。

化觉巷清真寺的伊斯兰文化与宗教符号体现在牌坊和墙壁的装饰与雕刻上。室内的碑文上也镌刻着古兰经文字,墙壁和牌坊上有刻着阿拉伯文字的浮雕与植物装饰。碑亭、省心楼、照壁的装饰色彩都采用蓝色琉璃,而这种颜色是伊斯兰建筑特有的。

从化觉巷清真寺可以看出,伊斯兰建筑在我国是以包容的态度存在的。庭院的园林手法艺术与水榭楼阁,随处可见中国古典艺术与文化。伊斯兰宗教建筑的适应性与包容性使其在世界各地发扬光大并且在不同的地域以多样的形态存在着。伊斯兰文化长期与中国建筑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伊斯兰建筑, 它的發展因伊斯兰教在中国不同文化与不同地域中传播而呈现异同的特色。正是这种文化的互通与交融才有了如今多样化的伊斯兰建筑,艺术的背后永远离不开文化。相信只有包容的态度才能推进文化与艺术的发展,从而更广泛地适应地域差异,而伊斯兰建筑是在文化包容中成长的最好典范。

参考文献:

[1]项琳斐.莫卧儿建筑装饰艺术浅析[J].华中建筑,2007,(02).

[2]彭建华.基督教堂建筑空间的发展与演绎[J].建筑与文化,2008,(08).

[3]张锦秋.西安化觉巷清真寺的建筑艺术[J].建筑学报,1981,(10).

[4]依马木吾山·阿布拉.清真寺建筑的地域特色解读与比较[J].华中建筑,2009,(10).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作者:海珊

第二篇:绿色建筑概论

摘要: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建筑理念得到深入发展并得以广泛实现。本文在概述了绿色建筑相关的概念与内涵、可持续发展研究、设计要点与建设原则、绿色建筑的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发展绿色建筑的有效措施,为进一步研究绿色建筑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设计要点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规模的环境建设使我国资源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一种新的建筑理念,绿色建筑是解决传统建筑在建造、使用过程中多污染、高能耗的有效途径。

1 人居发展问题

当前的建筑多是水泥钢筋结构,建筑材料耗能高,室内环境基本靠消耗额外的能源来维持,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与其他能源。一些房地产项目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要,增设了一些不必要的建筑环节,虽然达到了一定的美化效果,但同时也耗费了许多建筑材料。此外,很多城市中的建筑都流行用玻璃作为外墙,不仅使建筑能耗增加,同时也造成了光污染。

2 绿色建筑的发展背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将生态与建筑合称为“生态建筑”,即“绿色建筑”。在1992年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者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1998年,美国出台了LEED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相继于1996年、1999年推出自己的标准,1998中国出台了具有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定义—简单地概括,就是“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外加环保和减少环境污染。

3 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内涵

绿色建筑指的是建筑建造、设计及使用中充分考虑环保的要求,将建筑物和能源、环保、高新科技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的同时,有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并创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生活和工作空间。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是:尽可能地使资源得以最合理、最大限度的利用,采用的建筑材料对环境污染小,并可以循环利用,且周围环境能与之和谐统一,相互依存的建筑模式[1]。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体现:①绿色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对周围环境尽量不产生或少产生不利的影响;②绿色建筑是一个可以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工作、居住及活动空间的建筑;③绿色建筑本身在外观和内在使用方面都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成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部分,绿色建筑的使用者应具有一定的绿色意识。

4 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绿色建筑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具有以下可持续发展特征:①建筑坐落的地理条件,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的物质,地温适宜,地磁适中,地下水纯净,从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和谐相处,对周围的环境不产生或少产生不良影响;②绿色建筑根据所处的环境,充分利用天然、再生资源,达到减少污染又节能的目的;③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是一种开放式的设计,建筑内部和外部采取有效的连通方式,能对气候的变化自动进行自适应调节;④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全面节约资源,建筑的发展以最小的资源和生态位代价,在广泛的领域获得最大的利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针对当前我国面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要建立节约型社会,必须加大发展绿色建筑的力度。

5 绿色建筑的设计要点与建设原则

对绿色建筑的衡量标准与理解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但其设计要点与建设原则应始终遵循其在自然界、人类之间的中介地位。其设计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减少建筑与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节约资源,使建筑随着科学的发展,有足够的面积以备将来发展[2]。②要尊重自然环境,优化设计,提高建筑的环境物理条件。要调研设计地段的各种气候条件,充分考虑建筑场地的朝向、地势地貌、定位及布局等;评价阴影范围、引导空气流动;顺应自然环境并保护环境;利用自然资源,再生资源。③保护植被与土地,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确保一定的绿化覆盖率,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环境材料,形成当代乡土建筑。④ 增强自然环境与使用者之间的联系,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中介,应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到使用者身边,这是生态设计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

根据绿色建筑的内涵与特征,绿色建筑的建设原则大体上可以分为:①资源经济与较低费用原则;②传统特色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原则;③全寿命设计原则;④宜人性原则;⑤灵活性原则;⑥环境科学与建筑理论相融合原则。

6 绿色建筑的评价

绿色建筑评价以建筑群或建筑单体为对象,采用指标体系。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是指按定义对绿色建筑性能的一种完整表述,它可用于评价已建成的建筑物与按定义的绿色建筑相比在性能上的差异[3]。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又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地与室外环境、室内环境质量与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一般项、优选项和控制项。控制项是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一般项与优选项是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可选条件。

7 广西的绿色建筑发展之路

针对广西的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广西实际建筑情况,广西发展绿色建筑的对策主要有:

① 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建筑

不管在乡村还是城市,广西各地区的地形地貌、水域河流及地表植被差异很大,因此需要因地制宜进行绿色建筑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不可以照搬某个地区的成功的建筑模式,而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在城市绿色建筑的建设中,首先要从根本上理解该地区所处环境的自然过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条件,使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和谐统一。

② 利用高科技成果,加快发展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它的发展不仅需要观念上的改变,还需要在建筑技术、材料、设备、工艺等各方面加以创新,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及网络技术等现代设计思想为绿色建筑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③ 借鉴广西传统民居的成功做法

广西有很多传统建筑到处都存在着“绿色”的影子,如传统民居在朝向、选址、空间组合、平面布局、构造处理及建筑用材等方面,处处体现出人们利用自然、适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建筑理念,以最灵巧简洁且经济的方式创造建筑环境的绿色建筑思想与经验。另外,广西的一些传统建筑所用的建筑材料及构造具有良好的环境性能。

参考文献:

[1]张勤.推行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城市[J]. 今日国土,2005 (9) : 34 - 35.

[2]仇保兴. 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J]. 建筑技术,2005(3): 38-39.

[3]刘煜. 国际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方法介绍与分析[J]. 建筑学报,

2003 (3): 58 -60

作者:杨敏 邓销忠

第三篇:樟树市中医医院建筑设计概论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水平、就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消费需求,建设樟树市中医医院势在必行。本文就樟树市中医医院建筑设计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樟树市;中医医院;建筑设计

樟树市中医医院,南邻碧秀路,北临朝阳路,西接药都大道,东邻洋湖路,地理优越,交通便利。本工程的建设将带动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将成为樟树市城市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一、总体设计理念

(一)总体布局

设计从分析现有基地和要求入手,针对其使用对象的心理与生理需求,从医疗环境(人们对医院空间所产生的心理、生理的社会意识的综合评判)出发,结合基地现有状况,创造一个与环境共生,亲民、细腻并且气派大方的现代医疗建筑,满足医院的功能及形象要求。本设计门诊、急诊、病房各部分联系方便,又相对独立,拥有各自的出入口。为突出门诊楼的主旨地位,将其放于中轴线上。住院楼是病人疗养、康复的场所,需要环境安静优美,又考虑到医院洁污分区的特殊性,将住院楼放在基地北面,使之既与门诊部分联系方便,又相对独立,减少人流的交叉,同时这样总平面形成一个安静怡人的内院,为住院病人提供了一个优美安静的环境。

(二)交通流线

交通组织以明确流畅,人车尽可能分流、停车方便、易疏散等为宗旨,主车道宽9米,室外停车位尺寸为3米×6米,停车场入口明确,采取绿化间隔,既美化环境,又方便安全。

(三)小品、绿化及其外环境设计

樟树市中医医院大楼呈对称布置,整体环境绿化注重统一、协调。通过硬质面的布置,室外环境光的灯饰处理及小品、绿化的布置来烘托建筑的整体感,使整个建筑在周边环境中更加完美。基地四周尽可能留出空地布置绿化,想方设法增加绿化面积,增加室外活动场地和绿化率。

二、建筑细部设计

(一)平面布局

一层:三层通高门诊大厅、二层通高住院部大厅、挂号收费、药房、输液大厅、急诊部、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儿科门诊、放射科、中心供应、厨房、餐厅、住院登记收费、卫生间等;二层:体检中心、门诊、检验科、B超、预留病房、卫生间等;三层:门诊、分娩室、产科病房区、病理室、内窥镜室、卫生间等;四层:办公室、手术部、ICU、住院病房区、档案库、中心机房、卫生间等;五层:大会议室、住院病房区、卫生间等;六~十一层:住院病房区、卫生间等;十二层:设备用房。

(二)立面设计

本工程整體立面错落有致,迭宕起伏,又有整体统一的秩序,形象庄重。做到尺度亲切、色彩温馨、营造亲切的氛围,门诊大楼强调可识别性和丰富错落有致的屋面,形成优美具节奏韵律的建筑轮廓线,减轻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并以此为当地建筑提供建筑精品,建筑内部空间与环境相辅相成,做到室内空间和室外环境相融相汇。

(三)建筑材料的使用

1、屋面:平屋面采用刚性防水层及柔性防水层,保温隔热层采用泡沫玻璃。中庭顶部采用钢网架加夹丝中空安全玻璃采光顶。2、外墙面:建筑八个角柱以及门厅、柱子、两侧凸出部分采用干挂花岗岩,其余采用真石漆涂料。3、门窗:外窗采用中空玻璃,断热铝合金窗。主入口、大门均采用无框白玻门,内门采用木纹防盗门,其余部分采用特种门,如防火门及防火卷帘门等。4、楼地面:领导办公室、会议室采用硬木地板。5、内墙面:领导办公室为高档装修,普通办公室用乳胶漆涂料,电梯厅用磨光花岗岩,卫生间采用瓷砖墙面。6、吊顶:领导办公室和会议室为高档装修,普通办公室及走廊为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卫生间采用PVC扣板吊顶,电梯厅采用轻钢龙骨FC板。

(四)无障碍设计

本工程无障碍设计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底层考虑无障碍设计,在建筑入口设置残疾人坡道,残疾人坡道净宽1.20m,坡度为1:12,入口平台的最小宽度≥1.50,坡道两侧设扶手,扶手设0.85m高。两层扶手,下层扶手高0.65m,扶手起点与终点处延伸等于0.30m。

(五)建筑消防设计

1、总平面消防设计中考虑足够的消防车登高作业场地,满足消防要求。2、每层各房间出口的疏散距离均符合规范要求,面积较大的房间均开设二个出入口,且室内疏散长度均满足消防规范要求。规范规定需设防火门的房间均设防火门。3、住院大楼设置十部疏散楼梯,四部防烟楼梯间,其余均为封闭楼梯间,九部楼梯通至地下一层,与地下层楼梯做防火分隔,楼梯开间大于2900,梯段净宽大于1200,符合消防设计要求。4、各管道竖井在楼板处,在管道安装完毕后每层用钢筋砼板分隔,井壁上的检查门采用丙级防火门。5、大楼采用的建筑材料结构材料均严格按耐火等级设计。

三、环境保护

(一)主要污染源

1、废水。主要来自于大楼的医疗污水和生活污水。2、噪声。主要来自于水泵房、空调机组等的机械动力噪声。3、固废。主要来自大楼的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

(二)“三废”防治措施

1、废水:

1)特殊污废水的预处理。(1)洗相废水:鉴于医院目前尚有部分湿式洗相设备,其排水又很快会更新为干式洗相设备的情况,拟在现有湿式洗相设备的暗房内设置专用容器收集这部分废水,然后统一由专门的厂家取走回收处理。(2)粪便污水:病房楼采用的污废分流的排水体制,粪便污水先进入化粪池预处理,然后与其它污废水一起进入污水站处理。化粪池容积按停留时间不小于36小时计算。

2)污水处理站。(1)医院污水处理及排放的设计依据:《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07:200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全部污、废水在排入市政排水干管前全部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污水处理站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处理后的污泥定期抽吸,运送至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投氯(二氧化氯发生器)

医疗区污废水→格栅→调节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次沉淀池→接触池消毒→排放

↓消毒剂

污泥浓缩池→污泥外运

(4)本工程感染性固体废弃物,委托具有环保部门认可处理资格单位进行焚烧处理。

3)核医学病人用厕所接储存衰变池。经环保部门检测后方可排入城市管道。

4)冷却塔位于综合楼座屋面,且采用超低噪声、防飘水型,以减少对环境影像。

格栅

污水调节池

2、噪声。设计中选用的水泵等设备均为低噪声型号,并采取减震、隔声等措施,以确保边界噪声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I类标准。

3、固废。医疗垃圾经专门收集集中后,焚烧处理,一般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

(四)卫生防疫

手术室洗手池龙头采用光电感应控制开关。水中分娩用水由专用水净化处理器处理、紫外线消毒后使用。公共卫生间、诊查室、诊断室、产房、手术室、检验科、医生办公室、护士室、治疗室、配方室、无菌室均采用非手动开关洗手盆。大便器采用脚踏冲洗阀。

参考文献:

[1]林晓明.当代绿色医院建筑设计研究[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B11):53-53.

[2]沈小庆,黄昕,金玲.基于熵权系数的医院建筑设计方案评标决策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3(10):46-48.

作者:周长龙 孙桂芳

上一篇:美术发表论文范文下一篇:化工大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