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硬式内镜器械清洗管理模式探讨

2022-09-11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 内镜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手术室内内镜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 如腹腔镜、输尿管镜等。这些内镜价格昂贵, 结构复杂, 构造精密, 管腔、关节、阀门较多, 清洗难度很大, 容易因清洗消毒不彻底而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 加强手术室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 寻求一种既符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标》, 又保证清洗消毒质量的最佳管理模式。

1 管理模式

1.1 传统的硬式内镜器械的清洗模式

我院自2002年开始开展腔镜手术, 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等术毕处理由对内镜器械相对熟悉的手术室洗手护士完成, 洗手护士在手术台上经过紧张的手术配合后体力消耗很大, 下手术台进行非手术操作, 增加手术护士的工作强度, 同时也没做到有效的职业防护。2004年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基本要求:从事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人员, 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 手术室护士在这方面的知识缺乏深度。在清洗消毒过程中, 往往由于时间紧、图方便、缺乏供应室专业护士知识、手术数量与内镜手术器械的供需矛盾等原因, 没有把握“能拆卸的复杂物品应拆开后清洗”的原则, 造成清洗不彻底, 易造成生物膜的形成, 器械清洗质量难以保证[1]。

1.2 消毒供应中心硬式内镜器械集中管理模式

自2009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管理要求提到:内镜器械也可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供应室护士具备专业的清洗消毒知识, 但由于对内镜器械不熟悉, 缺乏对内镜功能、拆、装、保养方面的知识, 我院是专科医院, 在医院建筑设计时没有设计专门的手术室供应中心, 而且手术室距离消毒供应中心较远, 内镜清洗消毒设备均配置在手术室内。由供应中心集中管理, 必然需在清洗消毒设备、内镜器械的重复、增加投入, 在供应中心人员培训不到位的情况下, 既影响器械的周转使用率, 交接不到位时造成器械的零配件丢失、损坏等情况出现, 造成手术室、供应中心双方的矛盾, 医生的不满。

1.3 优化模式的内镜器械清洗

手术室护士对器械熟悉, 供应室护士清洗消毒知识熟练, 避免运输过程的防震、防遗失等问题, 安排供应室护士到手术室跟班学习, 手术完毕提前通知供应室专岗护士到手术室进行现场双方清点、清洗、消毒工作, 该护士由供应室进行行政管理, 清洗消毒工作由手术室、供应室双层监督, 清点回收容易出现的问题在现场马上当面解决,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 得以无缝衔接, 使器械的清洗质量显著提高, 器械的损坏大为减少, 使用功能得到有力保障;同时也大大减低了腔镜器械由于清洗不彻底等原因而引起的手术感染风险[2]。

2 讨论

清洗彻底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关键[3]。手术室内硬式内镜清洗由消毒供应中心专职护士到手术室进行清洗、消毒, 既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清洗消毒专业化, 保证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 也减少了手术室护士非护理性操作, 使手术室护士从器械清洗等非护理操作中解脱出来, 有更多时间做好术前、术后访视等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工作, 也减少了重复建设与投资, 也不会造成人力的浪费, 最能保证质量和符合人力成本的考虑是是符合该院特点的最佳模式[4]。内镜清洗管理模式始终是院感管理者关注的问题, 有些医院, 考虑用非医务人员经过培训后替代供应中心专岗内镜清洗护士, 是否气候成熟, 还有待论证[5]。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硬式内镜器械清洗管理模式, 防止清洗不到位引发消毒失效。方法 通过多种清洗模式的对比, 分析利弊, 寻求符合本院特点的最佳模式。结果 供应室人员的专业知识使硬式内镜器械的清洗得到保证。结论 内镜的规范清洗管理是内镜消毒灭菌的保证。

关键词:手术室,内镜,清洗,管理

参考文献

[1] 周晓丽, 黄文霞, 谭永琼.手术室内镜器械清洗保养专职人员的培训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9) :798.

[2] 吴佳伟, 吴琼, 谢辉, 等.硬式内镜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18) :3923.

[3] 岑颖, 潘海华, 黄月媚, 等.消毒供应中心硬式内镜手术器械集中管理的探讨[J].微创医学, 2010, 5 (5) :524.

[4] 李勋香, 王永美, 李玲.改进流程管理在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3, 30 (2) :188-189.

[5] 贺吉群, 李思.手术室内镜器械清洗方法的改进与评价[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14) :9-11.

上一篇:基于MATLAB的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计算下一篇: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