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学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翻译引进历史研究(1949-2001)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建设走过了70余个年头,从最初的照搬苏联,到逐步实现中国化,再到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环境编写适合自身的教科书,这些中学数学教科书编制的过程和历经的岁月,都见证了我国教科书蜕变的历程,每一位参与者对内容的审慎思量都刻在教科书的字里行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教科书编制能力有限,于是翻译引进国外已经成熟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就成为了一个快捷又不失明智的选择,其后的几十年间,我国也一直在翻译引进其他发达国家的中学数学教科书。然而,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译自苏联的教科书,对于译自其他发达国家教科书的研究极为稀少。于是,本研究搜集了翻译自苏联、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美国不同时期的中学数学教科书,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通过对教科书本身的研读,并结合相应时期我国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和教学大纲在引进前后产生的细微变化,从侧面映证这些翻译引进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对我国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建设产生的影响。从而得出以下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57年),由于我国是直接照搬苏联的中学数学教科书,所以这一时期,苏联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对我国的教科书建设影响是最大的,从后来的研究也会发现,这一时期的影响不仅范围广且时间久远,对中国的教科书建设的意义也极为重大。“数学教育现代化”和“文化大革命”时期(1958—1976年)的研究,包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从第一次编写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学数学教科书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时期的翻译引进中学数学教科书的研究,发现受到“新数”运动影响的国外教课书在传入中国以后,我国的中学数学教科书也发生了些许的变化,“新数”运动的思想也略有渗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稳固发展时期(1977—2001年),因为我国教科书的编制体系逐渐完善,所以这一时期翻译引进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并不算多,风格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美国几何教科书《发现几何》的翻译引进,使得其后中国出版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学习了一些它的探究式学习理念,内容的实操性较之前更为突出,某些教学内容也有引进。不论在任何时期,中国在教科书编制方面都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博采众长式地向各国学习先进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理念,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同时,选择性地借鉴。苏联地中学数学教科书对我国的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意义最为重大,其他几个国家的教科书也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些影响,教科书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提现出一部分时代的缩影。在文章的最后,结合所做的研究工作,阐述了在我国的教科书建设方面得到的一些启示,仅供教科书编写人员略作参考。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科书;翻译引进;数学教育现代化;“新数”运动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表述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学习苏联时期翻译引进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及其影响(1949—1957年)

2.1 选用、改编解放区的教科书和比较通用的旧教科书

2.2 “以俄为师”时期翻译引进的苏联教科书

2.2.1 结构安排

2.2.2 内容设置

2.2.3 数学思想

2.3 对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编制的影响

2.3.1 对教科书内容编排的影响

2.3.2 对中国教学大纲的思想渗透

2.4 小结

第3章 “数学教育现代化”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翻译引进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及其影响(1958—1976 年)

3.1 “数学教育现代化”时期翻译引进的日、法、德教科书(1958—1965 年)

3.1.1 背景

3.1.2 结构安排

3.1.3 内容设置

3.1.4 数学思想

3.2 “文化大革命”时期翻译引进的英、美教科书(1966—1976 年)

3.2.1 背景

3.2.2 结构安排

3.2.3 内容设置

3.2.4 数学思想

3.3 对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编制的影响

3.3.1 对教科书内容编排的影响

3.3.2 对中国教学大纲的思想渗透

3.4 小结

第4章 稳固发展时期翻译引进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及其影响(1977—2001年)

4.1 背景

4.2 翻译引进的美国中学数学教科书

4.2.1 结构安排

4.2.2 内容设置

4.2.3 数学思想

4.3 对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编制的影响

4.3.1 对教科书内容编排的影响

4.3.2 对中国教学大纲的思想渗透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启示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设计教学艺术设计论文提纲下一篇:BIM技术下的建筑结构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