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

2022-08-20

第一篇: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

要重视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

要重视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所走的每一步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代大多数的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

1 农村家长一门心思地扑在生产和创收上,每天起早贪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教育孩子,更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家庭”。“空巢家庭”的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亲属看管,多数是“看而不管”、“管而不教”或根本“管不住”,家庭教育几乎空白。

2 家长缺乏责任心。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送孩子上学,将他扶养成人,至于孩子学得怎样,全靠他自己的努力,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

3 家长对孩子的最大希望是读好书、上大学,将来从事脑力劳动或较轻的体力劳动,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这些家长的教育方法,大多是简单粗暴,信奉“不打不成才”,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4 新“读书无用论”思想影响。近年来,由于高中、大学的教育费用高,大中专毕业生分配走向市场,找工作难的现象使部分农村家长产生了新“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有的说,培养一名大学生,家庭要负担十多万元,供不起。毕业出来即使找到了工作,微薄的工资在城市安家落户也很困难,因此只讲究“实惠”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培养热情不高,对孩子的升学持无所谓的态度。

二、对策及建议

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已不容繁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建议:

1 建立家长教育培训机构

在学校建立家长学校,通过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信息。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庭教育咨询等形式开展工作,主要工作包括帮助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家庭教育观念;通过定期培训提高父母在子女成长方面所需的基本知识;提出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组织学生和班主任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评价;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交流等。

2 建立学校与家庭互相沟通制度

适时召开家长会或让教师家访,向家长通报学校的工作和班级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能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加深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理解。建立学生家庭教育信息档案,掌握学生家庭情况,如家中人数、每个人的姓名、出生年月、监护人或代理监护人工作单位或地址、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联系方式及学生的有关成长信息等,以便能及时向学生家长或家庭人员了解和汇报学生的情况。

3 重视家访制度,发挥家访的多向性作用

家访是教师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化通信技术的普及,登门家访已渐渐淡漠,但家访仍有其不可替代作用的:能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闪光点,让家长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能及时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家长配合帮助学生清除身上的消极因素,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积极向上;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针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给家长提出建议,将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与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能及时结合学生家庭教育的实际,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传播;能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尤其对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有着独特的作用。

4 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应该以言传身教及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为此,家长要努力做到: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有一套能被孩子接受的家规;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做孩子学习上的助手,指导和帮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和耐挫力。在孩子的学习之余,家长可以订阅一些有益智力的杂志,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质量。

总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为了共同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安全提示:如果聊天中有涉及财产的操作,请一定先核实好友身份。发送验证问题或点击举报 秋枫 20:33:24 农村小学生论文家庭教育论文对农村中小学家庭教育现状的思考 【摘 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家庭里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影响的教育。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将对孩子一生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家庭教育 现状 对策

一、当前农村小学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目标缺乏理性 许多家长给孩子确立家庭教育目标时总是从自身考虑出发以自己的经验和爱好作为依据而很少考虑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以及社会的需求、现实的可能性等。所以出现目标定位过高现象。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普遍心态。这种高的目标的追求导致孩子心理负担过重、个性发展不健康。 2家庭教育内容欠合理 教育目标决定教育内容缺乏理性的教育目标必然导致教育内容的不合理。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忽视心理素质。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长热衷于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吃好穿好父母就是尽责了而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心却少之又少。重智力开发轻非智 力因素和良好品德的培养。受现有的学校教育、人事制度和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家长认为高智力是高成就的前提甚至更有人认为高智力等于高成就将孩子的智力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 3家庭教育方式欠科学 当前农村小学家庭教育存在许多不良的教育方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姑息溺爱型。表现为家长把子女当作宝贝如果是独生子女更是如此。使子女长期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大人都围着孩子转。第二种是专制粗暴型。表现为家长对子女管教过严过多大事小事都由家长说了算。子女稍有差错或达不到家长的要求轻的严加训斥重则棍棒相加。第三种是撒手放纵型。表现为家长对孩子教育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第四种是矛盾型。家长对孩子先是百依百顺、百般宠爱等到宠坏了孩子又心急火燎、粗暴专制或家庭成员严宽不一致一个粗暴打骂一个护短溺爱让孩子无所适从学会利用“保护伞”。

二、农村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 笔者认为可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途径来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和素质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1指导家长具有理性的教育观念 首先要明确家长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孩子正确调整自 己的心态和成材观重视孩子的独立性理性地对家庭教育进行定位民主平等地对孩子进行教育避免盲目的横向攀比。 2指导家长摆正家庭教育的内容 家长既要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智力因素更要重视孩子的心理素质、非智力因素和良好品德的培养。培养孩子从小就具有高尚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具有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自信心、自尊心。 3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的问题大多是方法问题。许多优秀家长既有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又很讲究教育方法很多家长存在好的愿望但常因缺少方法而苦恼当前教育方法上有简单化的倾向有些家长企图通过说教解决孩子的一切问题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多因素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成长中的不同问题应采取不同方法这就决定了教育方法的多样性。要根据孩子的实际从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出发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 改进言教言教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孩子提高认识、明辨是非虽然言教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言教要多鼓励、多肯定不要总盯住缺点和不足不放要从肯定积极因素入手善于发现孩子的微小进步使孩子在肯定中获得信心得到经验明确方向不断进步谈话要讲究时机不 要总在饭桌上谈话。要耐心地反复做工作要讲究言教艺术使谈话富于美感和新颖性同一道理不要简单重复使孩子感到乏味影响教育效果。 重视身教身教就是父母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教育影响孩子这是一个不能回避必须解决而又难度较大的任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早、最直接、最经常中小学生模仿性大可塑性强对父母尊敬和信任他们第一个也是经常模仿的对象就是父母父母在孩子眼里是一本无字的教科书父母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文化修养、个性特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熏陶感染着孩子对孩子的智力发展特别是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有专家指出“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是身教”。也有人说“一两身教胜过一吨言教。”它是一种身边的活的榜样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也是一种终身教育当今家庭教育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好症结就在这里。 优化境教境教是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青少年成长离不开环境孩子出生后最先接触到的是家庭环境中小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物质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就是孩子的消费过高。要引导孩子合理消费建立起良好的家庭物质环境。在精神环境方面要重视创造良好的家庭情感气氛情感气氛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要创造一个民主平等、愉快宁静的家庭气氛和家庭环境父母尊重孩子 的人格爱护孩子的自尊心平时用亲切的口吻、朋友式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对话要重视听取孩子的意见允许孩子有不同意见。父母之间要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爱护、互相沟通形成一种温馨和睦的家庭情感气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因此家长要重视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影响孩子。

就这两份材料 不充足可上网查一下相关的内容 桔子 20:34:50

第二篇: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的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我镇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我对大岗镇的部分农村家庭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此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形式与内容 (二)调查的结果 1.家庭教育弱化。调查分析发现,我镇有相当部分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模糊,他们片面地认为:孩子上学了,其思想、学业等方面的责任已转移到学校老师,老师是孩子的成长责任人,从而忽略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殊不知,即使孩子上学了,子女的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家中度过,况且,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才能提高教育效果。 3.家长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据调查了解,一些家长无视自己对子女的榜样作用,在家中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 家庭缺少情感交流,导致家庭气氛、家庭环境、家庭习惯差,对子女的成长十分不利。 4.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生家庭中,家长只注重给予子女物质上的满足,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政治认识水平的教育,忽视对子女的意志品格的培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普遍采用反诘、讥讽、用别家孩子优点与自家孩子缺点进行比较,甚至实施粗暴教育办法来教育孩子,教育效果差,损伤孩子的自尊心、破坏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5.对子女教育投入比较重视。调查发现,不少农村学生家长为了子女教育舍得投资,对子女学习需求尽量给予满足,他们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日后能够出人头地。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正在转型,农村学生家庭经济、结构等状况有了较大变化,一些农村家庭教育观念仍较落后、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经济环境较差,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还对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一些家长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思想认识不到位,家庭教育观念未转变,他们受新读书无用论和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影响,对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政策不了解,特别是对部分普通高中、职校学生,毕业后外出打工与初中毕业外出打工,所得回报与教育程度不成正比,导致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漠不关心。 (二)苦于教子无方。虽然一些学生家长也觉得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很重要,但因自身文化程度较低,不知道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在督促子女学习方面,更感到无计可施,教子无方已使他们为之烦恼。 (三)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较差。一些学生家长由于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对子女的影响,他们在教育方式上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并且个人言行不一致,失信于子女,难以在家庭教育中树立威信。尤其是,当前独生子女较普遍,大多数处于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庇护,物质的满足和行为的自由放纵,使家庭教育形同虚设。

三、强化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对家庭教育意义的宣传力度。家庭是孩子的成长的港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为此,各级政府及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的宣传,尤其是加大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宣传,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全社会营造重教善育的社会氛围。 (二)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家庭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学生家长,除了加倍地对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关爱外,还必须加强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构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并重视个人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创设一个有利于子女生存发展的家庭空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要学习一些较浅显的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正确应对,采用比较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共同学习,当孩子的表现未能达到家长的期望值时,作为家长,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打骂孩子。同时,家长可恰当地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宽严有度,奖罚分明。 (四)家庭与学校紧密配合。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为了子女的成长,家长要加强家校联系,齐抓共管,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因此,家长要经常与教师取得联系,使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与教师教育始终保持一致。当孩子有了进步,就要热情地鼓励、肯定,当孩子学习成绩等方面强差人意时,就要配合教师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使子女健康成长。

第三篇: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及思考对策

二道小学 董晓春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已有了相当的规模,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广大家长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家庭教育,逐步认识到家庭教育质量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必要保证。但是,广大家长由于地处偏僻,信息渠道不多,受传统观念束缚,加之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等因素,而导致缺乏科学的教育子女的观念,尤其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广大农村小学生家长教育现状如何?哪些观念亟待更新?学校教育应通过哪些有效途径来指导家庭教育?这些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通过对三个问题:一是搞清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二是家庭教育存在的家庭关系、对孩子的教育情况、对家庭教育的认知等的调查分析,目的拟解决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努力有效地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于是在2011年12月7日对我校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共8个班的135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35份,收到有效问卷120份,统计数据由人工统计。其间召开座谈会3次,出席座谈会和接受个别访问的家长计45人。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家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之一:家庭教育方法有失偏颇

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期望过高”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许多家长因为自己没有机会读书、上大学,于是拼命要让孩子得到补偿,想让他们“出人头地”。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1、分数第一。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为了让孩子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我们的多数家长不让孩子干家务活,为的是让出更多的时间来给孩子提供学习的时间。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据了解,有好多家长要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学习,当孩子考出好成绩时,就高兴,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当孩子考不好时,家长会把孩子狠狠的教训一顿,几天都没有笑容。

2、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过家庭教师,经济条件较宽裕的想方设法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有很多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进特长班,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过度溺爱”型。

调查显示,有大多数的家长在培育孩子上不惜代价,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每月给孩子的零花钱数目也有所增加,有的家长到饭店为孩子举行“生日宴会”。为了让孩子吃好穿好,不让他们参加任何家庭的劳动,多数学生不会洗衣,不会做饭,更有甚者,为了孩子能“讲卫生”代孩子洗这洗那,这种爱是对孩子的成长的一种不负责任做法。特别是小学教育阶段正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家长无微不至的关爱和越俎代庖,不仅造就了任性,懒惰,自我中心的性格,而且会耽误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形成奢侈浪费的作风。

三、“顺其自然”型。

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

1、“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2、“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重任让位于爷爷、奶奶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老人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问题之二: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

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圈”。

一、唯我独尊。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她)的心目中,或许他(她)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二、崇拜金钱。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的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特别是“下暴”现象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流行享乐。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男孩玩的是四驱车、电子游戏机、变形金刚……女孩拎的是精致的小包,戴的是精巧的发卡,看的是精美的卡通书……有的学生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钱雇佣“棒棒”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在家里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四、浪费钱物。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 (1)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

(2)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

(3)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

(4)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钞碎票”;

(5)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具,衣服鞋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冷宫”。学校门口的地摊,其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集贸市场。在校园内拾到的各种衣物及其他物品,极少有学生前去认领。

在小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消除怪圈,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家庭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净化社会风气,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帮助小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理念,创建良好的家教环境,形成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切实改变这种家庭教育的现状,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积极举办家长学校

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决定着孩子将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因此,家长应该积极参加家教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了解少年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儿童观、亲子观、评价观等科学新观念,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与孩子共同成长,科学、系统教育好孩子。

学校可以通过积极举办家长学校实现此目的。家长学校与家长要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对家长进行科学家教主题培训活动,引导家长正视孩子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形成理性的、关爱的、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长重视孩子的思想、心理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家庭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针对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究其成因,均涉及到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观念、态度和方法问题。尤其是家长的观念、态度是家庭德育成败的关键。因此,家长学校具体在安排培训内容时,可根据“启蒙—入门—提高”三阶段工作目标逐步展开。

(1)启蒙,转变观念

首先与家长们探讨“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就“影响独生子女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应特别注意的问题”、“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误区”举办专门讲座,要求家长淡化“独生”概念,改变孩子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变支配地位为受教育地位;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则,是非分明,在行为、态度上要保持一致;为孩子创造群体环境,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密切与同伴交往、游戏,对孩子的期望做到实事求是,切实转变家教的观念和态度。

(2)入门,掌握方法

可安排“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孩子耐性能力的培养”、“孩子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创造力的几个问题”、“保护孩子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等讲座,深入浅出地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系统地传授给家长,提高教育的能力和效果。

(3)提高,形成合力

为了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形成合力,不妨举办一些诸如“家长如何与学校沟通”、“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家长也能当个好老师”等讲座,教育家长克服单纯依赖学校的思想,全面了解学校对孩子的要求,正确对待教师的家访,平时主动与学校取得联系,及时对学校教育进行调整与平衡(即调整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调整正确与错误的关系;调整各科知识间的关系;调整德、智、体、美、劳的关系以及孩子之间的关系等),使两教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同时,对于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代表性困惑和难题,我们要给予充分而恰当的解答,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在对象选择上,紧抓两头不放松,开设一年级新生家长与毕业班学生家长学习班,既抓启蒙、入门和提高,又抓补充、发展和衔接,环环紧扣,全面而定向地传输家教知识。

2、建立学校与家庭互相沟通制度

大量实践证明,单靠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是无法产生良好教育效果的,必须要实现家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彼此沟通,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卡、家访、电话等途径加强与学校沟通交流。同时,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现代网络技术,积极探索家校双向交流与互动方式,使双方交流合作的形式更加生动多样,如面上合作——家长学校,学校开放日,亲子活动 (发宣传材料等侧重系统宣传教育观念,方法等)等,健全和完善家校合作机制。

3、增强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

首先,建议家长为孩子设计一间书房,或在孩子的卧室里配臵书桌和书架,使孩子有一个学习的小天地。其次,向家长推荐优秀的家庭教育报刊,建议家长订一两份报刊杂志,作为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资料。再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这样,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形成后,能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4、努力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动机与教育内容,更主要的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家长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认真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使孩子在家庭中愉快、健康地成长。为此,家长要努力做到:提高自身素质,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有一套能被孩子接受的家规;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做孩子学习上的助手,指导和帮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和耐挫力。

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对家庭教育的方法及途径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家长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文明、科学的态度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积极创建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作为学校、教师,应充分了解当前家庭教育的总体现状以及不同学生家庭背景,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最大限度地消弭不良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以达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目的。这样,使两教在目标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协调互补,力量上聚分适度,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形成优化的教育合力,达到教育的最优化,共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

太白县黄凤山小学

潘彩兰 联系电话

15129172419 邮政编码

721600 一引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阵地,小孩子从

三、四岁起就有了自我意识。家长的教育引导任务就开始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我于2014年3月到4月借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大家访活动对太白县靖口镇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现状,加强教育教学针对性,提高学校和家庭互动,积极探索农村家庭教育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目的

1、了解家长和孩子对学习的认识。

2、了解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度。

3、了解家长在家中和孩子的交流情况。

4、了解家长对孩子家庭作业的检查与辅导情况。

(二)调查的意义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这样写到:我想把我们开始教育和培养的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几个雕刻家带着自己的刀子同时来到它身边,要把它塑造成一座雕像,使它具有灵性,体现出人的理想。这些雕塑家是谁呢?其中,第一是家庭,而家庭中最细致和最有才干的是母亲;第二是教师个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学修养,如果没有好的家庭教育,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二、调查的方法与步骤

1、调查的时间:2014年3月20日---2014年4月19日。 调查的地点:靖口镇附近的村子。 调查的方法:听取汇报和发放调查问卷。

调查范围主要在小学的

三、

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和家长中进行。

2、听取汇报。听取了家长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汇报。

3、发放问卷。每个班级的学生较少,平均每个班30人。共发出调查问卷120份,收回有效卷108份(其中学生问卷60份,家长问卷60份),学生和家长对问卷内容进行了逐项填写。这次对学生专项调查的要点是:

(1)你觉得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 (2)你觉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吗? (3)你觉得父母爱自己吗? (4)你平时在家和父母交流的时间多吗?

(5)父母对你的家庭作业检查和辅导过吗?

(6)看到你的考试成绩时,父母反应如何?

通过回收调查表,谈话记录,综合起来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

(一)家长和孩子都对为什么学习不明确。

靖口镇是个山区,四面环山,耕地较少。原来有11个自然村,现在合并成9个组,其中有5个村子在山上。我去调查时,大多数家里只有老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问了30个家庭“为什么让孩子上学?”有20个家庭都说:“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学,放在家里又没人管,加上孩子小又干不了活。”有10个家庭认为孩子要上学,将来才有出息。60个学生在调查表也填写了“为什么”上学。有25%的学生填得是为了能考上大学。有10%的学生填的是为了以后能找到好工作,有15%的学生填的是为了以后能在社会上立足。有5%的填的是家长让我来上学。

(二)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度低。 在调查的60个家庭中,有40个住校生,有20个走读生。住校的学生家长说:“我们星期天下午就把孩子送到学校了,孩子的学习、吃饭就都交给学校了.现在条件好了,孩子吃在学校,住在学校,我们不用交钱,也不用操心。”太白县从2008年起就实行了一乡一校政策,凡5公里以外的学生都住在学校里。对所有学生都实行了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在20个走读生中,有3个家长是高中毕业,有10个家长是初中毕业,有6个家长是小学毕业,有1个学生的父母都没上过学。调查他们对孩子学习的关注情况时,多数家长都只是按时接送孩子,对孩子的学习想起来的时候问一下,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老师给家长打电话,告诉家长孩子在学校的一些情况。

(三)家长和自己的孩子缺乏交流。

在调查的60名学生中,有35名学生是爷爷和奶奶看管,有5名学生由外公外婆照顾,有20名学生是由自己的父母管着。在这些老人中,最大都68岁了,孩子星期五下午放学一回家,要么就是一头扎在动画片中,一直看到瞌睡为止;要么就是出去玩,吃饭时都叫不回家。老年人精力都放在了农活上,星期天有时间就给洗洗衣服,做点好吃的,很少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就是隔三差五给孩子打个电话,在电话里嘱咐几句就完了。由自己父母照管的孩子,就问有没有家庭作业,家庭作业做完了没有?也很少问孩子其他方面的事情。

(四)家长很少检查和辅导自己孩子的作业。

在调查中, 我问20名走读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家庭作业检查过吗?”家长的回答是“很少检查。”我又问:“孩子遇到不会做得题时问你们吗?”家长说:“有时问,有时不问。”我问:“你们给孩子辅导过作业吗?”家长说:“偶尔辅导一下。”在40名住校学生中,有30位老人就问一下有没有作业,督促孩子把作业写了。有10位老人不识字,就让孩子去把作业写了。在调查问卷中“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你是怎么做的?有4个选项:A问家长

B问同学 C等老师讲解

D先放下 。在调查的60名学生中,有30人选C,有18人选B,有7人选A,有5人选D.

四、调查总结

(一)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山区农村小学生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来自两块,一块是靠在地里种菜或种粮食卖点钱,一块是外出打工挣钱。一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把孩子的教育和学习交给了学校和孩子的爷爷奶奶及外公外婆。有责任心的家长就是一周往家打一次电话,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至于孩子的其他方面是不闻不问,有些是无暇顾及。老年人就只管把孩子送到学校,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等其他方面根本不知情,每周周五把孩子接回家。孩子的家庭作业是什么,会不会做,老年人是没精力,也没意识去管,孩子的父母离得太远,管不上。少数跟在孩子身边的父母,农活忙得时候,没时间管,农闲时间忙着到处找活干挣钱无暇顾及孩子,到了晚上疲惫得早早就休息了,没时间看孩子的作业,没时间和孩子交流,不知道孩子都在想些什么。对孩子的爱好、特长、考试、考试成绩等更是默不关心。孩子的文明礼仪等方面都很差。长此以往,孩子不会与人交流,变得冷漠。没有爱心,不知道感恩。养成了自私,任性等坏毛病。

(2)把学生推给学校。现在太白县都实行了一乡一校。大多数家长都让孩子住校,周日下午两点多就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了老师。学生在校的吃饭、睡觉有生活指导老师管,学生的学习、安全、和同学如何相处、兴趣、特长等都由教学岗位的老师负责。而且学校的优惠政策又多,不用给孩子教学费,教生活费,大多数学生都享受国家对山区贫困学生的生活困难补助,凡是在校的学生都享受营养改善计划,一个学生一学期400元的营养改善钱都打到了学生的饭卡上。家长不花钱,也不操心。住校学生周内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老师都看着做了,晚自习把家庭作业辅导了。周末的家庭作业应该由家长辅导完成,但都完成得很差,有些是一个字都没写,有些骗家长说没有作业,有些是只做一部分,只有个别爱学习自觉性强的学生能全部做完。老师打电话问家长学生家庭作业的情况时,家长的回答是“我没顾得上看。”“孩子说没有作业。”“我才没管那事。”“作业没写完,老师好好收拾。”学校每学期期中考试后都要召开家长会,各班的班主任和代课教师都要把学生的学习,在校表现等向家长做全面的汇报,一些孩子经常性不按时交作业,和同学不能和睦相处,这些学生的家长听了汇报后,对自己的孩子还是不管不问。他们对老师说:“把娃交给你们了,有啥问题老师看着处理就行了。”甚至还有家长说:“学生不听话,不写作业是老师没本事,把学生没管下。”慢慢地,孩子就会变得懒惰,不爱动脑,不爱动手,既影响了孩子智力的发育,又让孩子养成了撒谎不诚实的坏习惯。

(3)溺爱。现在孩子少了,一个家庭最多两个孩子。有50%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有求必应。每到周五家长来接孩子时,孩子就一家商店挨着一家商店买吃的东西和玩具,家长就把孩子要得东西全买了。不管孩子所要东西是好是坏,家长对孩子花钱可谓是毫不吝啬。现今很大一部分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都曾承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他们今天不想再让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家长实质上并不懂得爱孩子,他们不知道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视了父母永远是孩子的教育者这一角色。

针对在调查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这种局面,孩子们都受到良好家庭教育。

(一)大力宣传,提高认识。

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真正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由上级教育部门牵头,印发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资料,由村委会组织家长在晚上或农闲的时候进行学习。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资料上学习、借鉴一些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推荐家长在看电视时多看看法制教育频道,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能把孩子的家庭教育抓起来。镇政府、村委会、学校三家联手,深入到每个家庭中,了解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对家庭教育做得好家庭进行表扬,奖励。树立榜样,让还处于观望、没有开始此项活动的家庭都行动起来。对家教好的学生学校要在全校大会上进行表扬,让学生之间互相比较,比一比看谁家的家教好。双管齐下,推动家庭教育工作取得实效。慢慢的,家长要把孩子家庭教育落实到日常的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动来感化和教育孩子。

(二)学校适当放手,家长承当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学校是教学生知识,给学生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让学生知道现在的学习是为自己以后的生活打基础。利用有限的班会课、品德与社会课给学生讲一些生活常识和做人的道理。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管,像孩子吃饭、睡觉、安全等一些方面由家长来负责。五公里以外的住校,离学校近得坚决不允许在校吃饭,放学后及时接孩子回家。让孩子在家中由父母陪同一起吃饭,自觉的写作业,家庭作业应由家长批改,以便了解自己孩子的书写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现在大多数学生都住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教育等都让学校负责,有很多家长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孩子监护人,若学生在学校有头疼闹热,明理的家长就第一时间赶到,而有些家长是迟迟不来,还责怪老师把孩子没管好。老师不能看着学生不舒服不管,带学生去看病。家长来校后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语,还满脸得不高兴,真是吃力不讨好。有些家长不支持学校和老师的工作,还当着自己孩子的面说老师的不是,说学校的不好,忘记了自己也是孩子的教育者。党和有关教育部门,应明确家长和学校各自承担的责任,打消家长完全依赖学校的念头,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

(三)从严管教,培养能力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少,就意味着竟争越来越激烈,家长要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爱孩子就要为孩子以后的考虑,教他们学会做人,培养孩子多种能力。孩子现在小,可塑性强,家长要做孩子的表率。尊敬老人,与人为善,不讲脏话,与家人和邻居和睦相处。犯了错误、做了坏事主动承认,积极改正。等一些生活细节来影响孩子。家长要奖罚分明,孩子做了好事,帮助了别人,考试取得了好成绩等,家长要及时进行表扬或奖励:孩子偷拿了别人的东西,和同学打架了,弄坏学校的东西等,家长得知后,要严厉的批评,并适当对其进行惩罚。让孩子要知道损坏东西要赔偿,教育孩子养成好的好思想,爱护公物。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各样的劳动和活动,教育孩子要不怕苦,不怕累,掌握劳动技能,树立靠劳动挣钱是光荣的意识,要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有特长的,家长要支持孩子,给孩子创造条件,争取机会,让孩子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家长还要鼓励和支持孩子多参加学校和其他部门组织的大型演出和外出竞赛、外出比赛等活动,让孩子多锻炼,长长见识,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许多优势。家长们若能抓住农村这独特的天然优势,借家庭简朴的生活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品质,让他们多受生活的磨炼,教育孩子要学会独自面对困难,独立的生活。农村的田园风光使孩子在大自然中获得了身心健康,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农村教育的自身优势,家长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第五篇: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 我们于2010年3月份对我市农村小学开展了调查访问,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调查组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这次调查,采取听汇报、发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范围主要在两所小学的

三、

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其中学生问卷195份,家长问卷176份)。学生和家长对问卷内容进行了逐项填写,先后三次召开座谈会。

二、调查目的

目前,农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对地富了起来,家长们也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他们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长班……把教育责任全权“委派”给老师,自己不注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违背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为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引起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各种办法,协调好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使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调查步骤

这次调查,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和家访谈话法。对学生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父母对你的哪方面最关心? 你觉得爸爸妈妈和自己是平等的吗?对家长专项调查的要点是: 你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话都是对的吗?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 通过回收调查表,研读家访、谈话纪录,综合起来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

四、调查对象

1、家长的职业:农民占57.5%;干部和工人占38.8%;个体户占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社区企业或从事临时建筑工,属农工兼顾,均居住农村。

2、家长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6.3%;中专文化占12.1%;初中占66%;小学文化占15.6%。家长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学和初中,其中一部分未读初中。

3、家庭经济收入:来自农业和农亲找工收入较低的占83.8%;收入较好的只占2.5%;经济困难的占12.5%;特别困难的占1.2%。

4、家庭组成情况:原婚的占91.2%;再婚的占2.5%;单亲家庭占6.3%。

5、家庭学习环境:参加问卷调查的家长,平进看书看报的占17.5%;畏导孩子学习的约占23.75%。农村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能给孩子提供单独的学习场所、有桌椅、灯具、必须的学习用品及图书资料,并能在平时购买少量的课外书籍等占25%左右。这些并非全是家庭经济所限,大部分还是家长的认识和观念问题。

五、调查结果

由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溺爱 在本次调查中,家长“溺爱”孩子成为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有50%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有求必应。农村责任田的承包、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农村很多家庭的条件明显改善,他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又使农村独生子女剧增,从情感上他们愿意为孩子奉献一切。现今很大一部分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都曾承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他们今天不想再让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家长实质上并不懂得爱孩子,他们不知道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视了父母永远是“教育者”这一角色,忽视了他们对孩子应有的教导职责。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无法理解“家贫出孝子、执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训。将来走入社会,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能力将会受到严重挫伤。

上一篇:年度村书记述职报告下一篇:南岗区结核病防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