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院校专业课教学过程的德育教育

2022-09-17

1 德育教育是新世纪的呼唤

21世纪是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 它对人才的需要不仅是要求知识丰富、能力超群, 更需要具备高尚的品德、丰富的情感、健康的个性、创新的思维、全面发展, 德才兼备的人才。基于道德教育是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钙质, 世界各国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无不重视道德教育的价值和地位。时代呼唤德育教育, 培养学生道德审美教育是高等艺术院校跨世纪的根本使命。

2 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艺术院校在德育教学过程中, 其艺术功能本身有着其它院校无法比拟的自身特色和优势。艺术院校自身的特色更便捷了德育教育的深入开展。艺术是美的艺术、市直指人心的艺术、是陶冶情操的艺术、是美化人心的艺术。也就是说艺术审美教育是直指人心的德育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以一幅画、一首动听的歌曲、一首美妙的钢琴曲、一段精彩的舞蹈等“美”的艺术形式调动开发学生的审美心理潜能, 从而实现道德内化, 使学生形成对美的事务的自觉追求与塑造, 对丑的事物的自觉排斥与抵制。在这样的教学进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方面:由权威者向对话者转换在传统的德育中, 教师作为社会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中介人, 代表社会实施教育, 是社会权威的代表, 对学生具有绝对的影响力。教师的形象大致可分解成三种角色:一是道德知识的占有者和代言人, 在师生结成的以道德知识授受作为基本内容的师生关系中, 客观地存在着知识占有的不平等, 教师在学生道德学习的过程中, 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学生自然把教师当成了知识的化身, 教师也往往以知识代言人的身份自居。二是道德的化身与道德规范的训诫者。传统德育中教师常常以师表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视线里, 作为道德的化身向学生训以各种行为规范与准则, 对学生的言行品性进行评说, 以规范者的姿态来调节学生言行。在学生中教师往往教师被期待成智慧的化身, 理性的源泉, 他们必须意志坚强, 有强烈的使命感, 是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不求功利、反求诸己、自我克制的道德楷模。三是社会要求的代表。德育的基本矛盾常常被表述为学生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社会要求的代表, 他们代表祖国、代表党、代表人民、代表学校, 甚至也代表家庭, 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 对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的道德规范采取强制灌输方法, 重智轻德, 忘却学生知、情、意、信、行的整体性, 重教轻学, 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 缺乏对学生主体力量的重视与张扬, 相应地使学生成了道德知识的容器。信息时代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革命, 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教育者的信息垄断地位, 承载过重期望忽略受教育者独立判断力和价值创造力的道德权威角色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要求, 所引起的矛盾与冲突也越来越尖锐, 这一切要求教育者把认识、理解、体验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以主体角色, 在多种自主实践活动中理解、掌握、体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观点, 从可信走向相信, 最后达到坚信, 从而形成信念、信仰。道德学习过程也就相应成为师生共同体验、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的过程, 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适合自己特点、道德认识方式的选择, 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教师的道德权威。作为“对话人”, 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一是人本意识。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育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情感、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中的个体。”学生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 而是有待点燃的学习和发展主体。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们自尊、自主、自立意识的增强和敏感, 他们要求平等的愿望十分强烈, 对德育教师的空洞说教和训导极为反感, 所以, 一名传统的道德说教者只会适得其反, 更不用说让其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所讲授的内容。因此, 德育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必须充分了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必须深深地热爱自己的学生, 并将这份爱心体现到教学中去。二是民主平等意识。加拿大著名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说的:“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 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 而是保证使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 注重对话过程的再生性和多元性, 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过程, 还要创设德育情境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在这里, 教师的角色已不是只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 也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 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成长伙伴。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给予、接受的关系, 而是一种交往和对话的关系, 师生之间的教学过程也成为精神交流与对话的过程。

3 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

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实质上就是健全的、完善的人格的形成。没有健全的人格, 就谈不上优秀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培养健全的人格与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实质上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侧面。新时期的德育内容体系必须包括健康人格的塑造, 甚至可以说德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人格的塑造。作为艺术院校的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授课方式, 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挖掘出来, 渗透到教学中去。在讲解音乐作品之前,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曲作者在创作该作品时的历史背景, 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例如在讲授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时可让学生了解作者奔放的爱国热情, 当时时局的动荡给作者带来的忧虑以及作者坚忍不拔的抗争精神, 学生了解了作品写作背景可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美的同时, 心灵上更得到了净化, 由此而来使得德育教育能更生动的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中。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对自我有积极的认识和评价, 在此基础上塑造他们自尊自爱的人格, 激发他们自强、自信的勇气, 同时改造他们骄傲自大、虚荣、自卑、不思进取等不良自我意识品质。其次,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品质。指导学生与同学、老师、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培养他们对人宽厚、真诚坦率、主动热情、谦虚公平乐于助人、善于交际等良好的交往品质, 克服其自私、冷酷、虚伪、嫉妒、孤僻、傲慢等不良的交往品质。最后, 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挫折, 教育学生把挫折当成一种磨练与考验, 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 指导学生建立适当的理想抱负, 教给学生积极对待挫折的方法, 增强挫折适应能力。

摘要:艺术院校的特性使“德与美”的结合找到了最恰当的契合点, 是德育教育得以在艺术院切实受到实效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艺术院校,专业课,德育教育

上一篇: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下一篇: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病50例临床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