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价值观透析电影《少年时代》的美国家庭教育观

2023-02-17

由美国著名导演理查德.林特莱克执导的电影《少年时代》自2014 年7 月在美国上映以来就好评如潮, 获第64 届柏林电影节银熊最佳导演奖, 第72 届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奖, 第87 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奖、最佳女配角奖。 影片拍摄历时12 年, 被誉为“世纪神作”, “平凡生活的动人史诗”。 在这个快餐主义盛行的年代中, 它犹如一股甘泉沁人心脾, 给人一种清新感, 著名影评人安·霍纳迪认为该片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少年时代 》讲述了一个名叫梅森的男孩从6 岁到18 岁的成长历程, 记录了他少年时代的生活点滴, 玩游戏、看动画片、和姐姐萨曼莎吵架、旁观妈妈奥利维亚搬家离婚考学位、和爸爸老梅森讨论避孕、一个人的旅行、第一份工作、第一个女朋友、第一次离别。 他从一个有着婴儿肥和塌鼻子的漂亮男孩, 逐渐进入青春期并长成一位胡子拉渣、甚至有着父亲般沧桑外观的男人。 这既然是一部成长力作, 那就离不开教育这个话题, 尤其是家庭教育这个话题。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 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甚至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 古今中外, 人们都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电影《少年时代》折射出许多美国家庭教育的价值理念, 体现了典型的美国家庭教育观。

1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 提高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自美国《独立宣言》发表以来, “独立” (independence) 这个词就深深的烙在美国人心中。 个人自由被视为美国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价值观。 而要获取自由, 就必须学会自立, 在经济和情感上获取独立, 学会照顾自己, 学会独立的处理个人问题。 这个观念渗透于美国的家庭教育中。 美国人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灌输独立自主思想, 让孩子在社会实践中学会自立、学会生存、学会交流与合作, 在逆境中塑造孩子的独立性, 锻炼孩子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决心。 因此, 在美国, 父母不包办孩子的事情, 孩子能做的事情都让孩子自己完成。他们要求孩子从小就要做家务, 并按时检查家务完成情况。 他们鼓励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自己打零工赚零花钱, 让孩子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与不同的人沟通合作, 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和理财能力。 孩子18 岁后就得要离家独立生活, 自己赚钱、贷款或争取奖学金支付大学学费。

电影《少年时代》充分体现了上述家庭教育观。 影片中, 父亲与梅森和姐姐萨曼莎第一次见面时, 带姐弟俩一起打保龄球。 梅森总是打不中, 球老是偏离球道, 他撅起嘴要求安上护栏。 父亲告诉他护栏是给小孩用的, 生活是不会有护栏的。 父亲就是想让儿子明白, 学会直面困难是学会生存的第一步, 人生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挠, 让你偏离正轨, 但老是靠帮、扶、护是长不大的, 必须勇敢面对挫折, 在克服困难过程中学会生存。母亲第一次再婚后, 继父比尔给家中四个孩子都布置了家务活, 两个女孩负责扫灰和清洗碗筷, 两个男孩则在花园中负责除草和耙落叶, 比尔常监督家务活完成的情况。 一天, 梅森父亲来接姐弟俩去玩, 但梅森和姐姐均未完成手中的家务活, 他们只能接受惩罚, 取消第二天去游泳或玩自己喜欢的东西的计划, 除非他们先完成家务活。 干家务活, 一是提高了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也让孩子们明白失职就要接受处罚。 梅森上高中后, 在一家餐厅洗碗打工, 父亲为儿子开始懂得干活赚钱而倍感自豪。 在工作中, 有一次梅森因有个员工请假, 工作负担有所增重, 对工作有所懈怠, 工作责任心不够强, 导致当天饭店的服务质量下降, 客人抱怨颇多, 梅森因此被经理批评教育。 经理指出, 顾客不会理会餐馆人手问题, 他们只关心服务质量问题, 因而全体员工必须努力工作, 共渡难关。 打工经历使他明白必须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任, 不要为自己的失职找借口, 社会现实是:人们不会过多听你的借口, 过程固然重要, 但人们更看重结果。 因而, 抱怨是没有用的, 要在这个社会中生存, 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正道, 自己必须确实负起责任心, 和饭店其他员工一起共度难关。自与经理的那次谈话后, 梅森在饭店的表现出色, 得到经理的赏识, 在他的高中毕业庆祝会上还得到经理送给的储蓄债券。 影片多处地方反映出美国青少年都在努力获取经济上的独立, 尽可能少花父母的血汗钱。 如, 梅森要去奥斯汀参观姐姐萨曼莎所上的那所大学, 旅费是从自己的打工费用中支出的。 虽然母亲也给了一些钱备用, 但母亲在给这些备用钱时, 明确提出最好别花, 回来时还给她。 在考察大学期间, 梅森的女友希娜在和姐姐萨曼莎交谈时, 也透露出大学的各种费用要靠自己负担, 经济独立后就可摆脱父母的束缚。 梅森高三时参加摄影大赛获得银奖, 被一所大学录取被获得奖学金, 但在与老师的交谈中也明确表示要利用暑假打工多赚点钱支付大学期间的各种费用开支。 由此可见, 美国家庭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和生存能力, 而中国家庭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过于娇气, 生存能力较美国孩子来说有所欠缺。 中国大学生一遇到点家庭经济困难就想辍学, 与美国大学生相较而言应自惭形愧, 也不得不让我们进一步反思中国的家庭教育。

2平等对待孩子, 尊重和理解孩子

美国人“信奉天赋人权”, 《独立宣言》明确指出:“人人生而平等, 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 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自由、民主、平等是美国人价值观的核心, 美国人视个人意志的自由和个人奋斗高于一切。 尊重他人就是要平等地对待他人, 尊重他人的自由选择权。 这种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美国人的家庭教育观。 因而, 在美国家庭中, 子女被视为独立的个体, 父母要平等对待自己的子女。 父母的角色是朋友, 是引导者但并不是主宰者。[1]尊重孩子, 充分发挥孩子的个人潜能是美国人公认的家庭价值观。 在很多情况下, 父母并不是把自己的看法灌输给孩子, 而是把事实告诉孩子, 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判断。[2]他们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 孩子有自己的交际圈、有自己的想法、兴趣和爱好, 父母一般不会干涉。

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少年时代》 中梅森的父亲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他视自己为孩子们的朋友, 和孩子们一起打球、观看球赛、玩游戏、欣赏音乐、露营、讨论电影, 并在玩耍过程中不失时宜的对孩子进行教育, 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浓浓的父爱, 共同陪伴孩子成长。对于梅森和姐姐萨曼莎青春期的早恋问题, 父亲和母亲并未进行过多的干预, 他们尊重孩子们的自我选择, 认为这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 是孩子们今后人生中正确处理两性关系的必经阶段, 在梅森与父亲露营时, 父亲甚至告诉梅森如何赢得女孩子的芳心。 梅森高中毕业那年与女友希娜分手了, 父亲像对待成人朋友那样开导梅森。他告诉梅森高中时代的早恋一般都不会有太好的结果, 必须听从自己的心声, 集中精力努力做好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更好的女孩。影片中也多次提到梅森参加聚会的事情。 对于聚会, 母亲奥利维亚也并未干涉, 只是让梅森带好手机, 并把大人的联系电话和聚会地址写下来给她, 但对于15 岁生日晚上梅森在外面聚会时喝酒抽烟这个情况, 从母亲的表情来看, 显然是不赞成梅森这样做的, 只是当时碍于家中有客人才没有过多的责备。 梅森的兴趣爱好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梅森从小就喜欢在外面废弃的墙壁上喷漆涂鸦, 到了青少年时期, 还参加了夏令营的涂鸦学习班, 并把涂鸦称之为城市艺术, 他甚至在自己房间的墙壁上喷漆涂鸦。这些并未遭到母亲的反对, 因为母亲知道涂鸦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显然对梅森今后走上艺术创造道路是有很大帮助的。后来, 梅森迷上了摄影, 第二任继父在他15 岁生日时送了他一台照相机, 家人和老师都尽最大努力给予扶持和鼓励。父亲常对梅森说“我相信你”, “你觉得你很特别”。 老师也称他很有天赋, 看待事物的角度很独特。最后在高三毕业那年, 他获得了德州摄影大赛的银奖。由此可见, 平等对待孩子, 尊重和理解孩子, 给孩子们一个较为宽松的、自由成长的家庭环境, 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3适时进行性教育, 引导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青少年的性教育对减少青少年危险性行为的发生, 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然而, 孩子青春期的性教育问题是长期困扰父母的难题, 是家庭教育的难点。即使像美国这样开放的国家, 不少父母也觉得难以胜任这项工作。 根据美国Kaiser家庭基金会2002 年对年龄在15 岁至17 岁的青少年的调查, 有41%的青少年 (女性61%, 男性42%) 报告说, 曾跟他们的父母谈过在什么时候可以发生性行为;52%的青少年与父母谈过避孕套, 49%的青少年与父母谈过其它形式的避孕方法。[3]但绝大多数的父母都认为对孩子进行全面而科学的性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出于子女教育的需要, 他们也在努力探索更科学的性教育方式, 引导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影片《少年时代》中, 梅森和姐姐萨曼莎与父亲第三次见面时, 姐弟俩都已进入青春期。 在吃饭期间, 父亲问萨曼莎脸书 (facebook) 照片上跟他较为亲密的男孩是否是她男朋友, 萨曼莎支支吾吾地承认了, 就此父亲以副总统候选人萨拉·佩林17 岁的女儿怀孕这个事件为入口, 开始了性教育的话题。他告诉孩子们避孕的两个方法, 一是尽可能的不要发生性关系, 不要重蹈他和母亲的覆辙;二是使用避孕套。 在谈及这个话题时, 场面较为尴尬, 萨曼莎好几次不好意思地低头笑着叫父亲停止谈论这个话题, 而梅森也想借口上厕所避开这个话题, 但都被父亲制止了。对于这个话题, 父亲何尝又不是特别尴尬, 但正如他所说的, 现在美国青少年怀孕率是最高的, 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让孩子们学会保护自己, 他必须负起这个责任, 再难为情也不能回避这个话题。有研究表明, 在孩子第一次性交之前与孩子谈避孕套问题会明显增加孩子在性交时使用避孕套的几率, 比起性交之后再跟孩子谈怎样使用避孕套, 这种效果要好得多。[4]

4注重孩子责任心的培养, 提高孩子的责任意识

责任心是一个人立足社会, 获得事业成功的最重要人格品质, 是个人奋发图强、不断进取的内在驱动力。 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曾说过:“能力不足, 责任可补;责任不够, 能力无法补;能力有限, 责任无限。 ”正因如此, 责任心的培养成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美国高度重视青少年的责任心教育, 责任心教育是美国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家长们注重在小事情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通过让孩子干家务、打零工挣零花钱、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协助大人干活、带孩子做义工等方式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要让孩子具备责任心, 父母首先要做好表率作用, 父母的责任心水平对培养孩子责任心有重大影响。影片中, 母亲奥利维亚为孩子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影片开头部分, 奥利维亚的男友邀请她晚上出去玩, 虽然她也很想去看电影, 很想去泡吧, 但作为母亲, 她觉得自己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因而在约会和孩子间, 她选择了在家陪伴孩子。 为此, 男友和他大吵了一番。 也正因为为人父母责任的驱使, 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 她重新返回校园攻读硕士学位, 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 含辛茹苦地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母亲对家庭的强烈责任感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责任心的形成。

让孩子承担适当的家务活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十分有益的, 不做家务的孩子很少有责任感和孝心。 如前所述, 梅森的第一任继父比尔对家里的孩子都安排了家务活, 不完成家务的不能去游泳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姐弟俩均未完成, 也只能接受惩罚。比尔就是想让孩子们明白必须要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责任缺失就要受到惩罚, 以此提高孩子们的责任意识。

让孩子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也是美国父母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方式。 梅森高中时期在一家饭店打工, 因工作有所懈怠, 未充分担负起应负的责任, 被饭店的经理进行了批评教育。经理答应他让他暑假做油炸厨师, 但位职越重要, 责任也就越大。 要想获取这个职位, 梅森必须先把眼前的工作做好, 让经理对他有信心, 让经理看到梅森是个有责任心, 敢于担当的小伙子。 端正态度后的梅森后来一直在这家饭店打工, 工作表现得到了经理的认可。正是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梅森的责任感, 强化了他的责任意识, 促进了他健康人格的形成。

举行隆重的高中毕业典礼也是美国父母提高孩子责任意识的一种教育方式。影片末尾, 母亲奥利维亚决定在家为梅森的高中毕业举办庆祝会。虽然刚开始梅森并不赞同, 但她认为高中毕业是孩子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开始独立生活的标志和起点, 意味着从今往后孩子要自己决定一切, 要对自己负责。这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和里程碑, 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一生只有一次, 意义重大。 同时,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 她也想提醒孩子:孩子, 你已长大成人了, 要开始对自己负责任了。为此, 她坚持举办庆祝会。家里的亲戚、 对梅森成长有重大影响的老师、 同学和朋友都应邀到场。梅森打工饭店的经理还以具有保值、升值作用的储蓄债券作为礼物送给梅森, 在某种意义上说, 实际是在教梅森长大成人后如何进行投资理财。

5结语

少年时代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 而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对孩子们的成长有深远的影响。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分析电影 《少年时代》 所折射的美国家庭教育的价值理念,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美国家庭教育观的理解, 研究、借鉴与反思中美家庭教育价值观差异, 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摘要:电影《少年时代》是美国著名导演理查德.林特莱克执导的一部反映美国青少年成长历程的力作。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 影片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折射出许多美国家庭教育的价值理念。本文从文化价值观视角出发, 结合影片故事情节, 分析了《少年时代》所体现的美国家庭教育观, 以期加深人们对美国家庭教育观的理解, 研究、借鉴与反思中美家庭教育价值观差异, 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少年时代》,美国家庭教育,成长教育

参考文献

[1] 邵璇.中美家庭教育观差异及跨文化交际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 (4) .

[2] 赵富霞.从电影《阳光小美女》看美国家庭教育[J].电影文学, 2009 (17) .

[3] [4]刘文利.美国家庭对青少年的性教育[J].中国性科学, 2008 (1) .

上一篇:根系土在土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下一篇: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效益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