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安全教育论文

2022-05-12

小编精心整理了《小学安全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小学安全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已成为小学安全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要把安全教育纳入日常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第一篇:小学安全教育论文

国外小学安全教育及其启示

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人郑民生在南平实验小学杀伤学生13名。4月12日,广西合浦县一男子在西镇小学杀伤5人。4月28日,广东雷州男子陈康炳在雷城小学杀伤16名师生。4月29日,江苏泰兴市泰兴镇人徐玉元持刀在镇中心幼儿园砍伤32人。4月30日,山东潍坊人王永来在尚庄小学杀伤学生5人。5月12日,陕西省南郑县男子吴焕明在幼儿园持刀行凶,杀伤20人。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中国接连发生6起校园血案,举国震惊。教育部和公安部紧急采取措施,把维护校园安全上升到国家高度。本文以法国、日本、英国、美国为例论述了国外小学的安全教育,以期对我国的小学安全教育有所启发。

一、国外小学安全教育的措施

1 法国。法国政府认为:“小学是处于危险海洋中的与安全息息相关的一个孤岛,因而,法国非常重视小学校园的安全。

法国为维护小学校园安全提供武装力量。法国的小学划分为不同的学区,法国政府在每个学区都设有机动队。机动队由20到50人组成,其领导人为学区督导,其职责就是防范小学安全事件。一旦小学发生暴力事情,机动队会迅速出动,平息事态。法国的小学如果认为自己学校的安全有问题,它们就可以向警察局报告,警察局会派遣一两名警察身着便装驻扎在校园内维护校园治安,直到校方认为治安好转为止。法国的小学校园里设有很多醒目的报警电话亭,按任意键都可以报警,而且警方的电脑上还可以清楚地显示报警者所处的位置。法国小学的大门口和附近的十字路口,在上学、放学的高峰时,有专门的警察负责疏导交通。在警察的指挥下,小学生可以安全地过马路,而汽车有时候不得不等待半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法国警察的这一做法极大地避免了交通事故对小学生造成的伤害。

法国从1957年开始规定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要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道路安全”课程,教育学生怎样骑自行车,怎样过马路,让小学生系统地掌握交通法规、了解交通标志,使交通安全意识成为学生的一种本能反应,最大可能地避免交通事故。法国在很多城市建立了交通公园和交通法规学校。在交通公园里建设有不同类型的城市道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交通法规学校实际上是一座微型的现代城市,在这个缩微城市里,人行道、白行车道、汽车道、停车场、铁路、高速公路、快速公交专用道、立交桥、高架桥、人行天桥等现代的交通设施应有尽有,各种交通标志也随处可见。每天,不同的小学会带学生到交通法规学校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交通安全获得具体直观的感受。

法国的小学生放学时,老师会把学生当面交给接送的家长。在上学时,如果到校较早,校门还没有开,学生不用在校外等候,他们可以在校门旁边的一个大厅休息。该大厅可以容纳全校的学生,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这就为学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法国小学的老师会经常与学生谈话,从谈话中了解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从而提前做好准备。

2 日本。日本的小学都建立了一个立体的联动的安全保卫体系。该体系南学校、家长、警方、医院、社区、教育部门等组成,“融合了各方的力量,可以使得孩子们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生活、学习、成长”。日本在每个学期开学时,都会召开一个安保联动会议。在会议上,警方会通报近期释放的劳改人员及治安事件多发地带。社区会通报当地有无精神病人。日本的教育局长会身着便服悄悄地到所管辖的小学附近巡逻,一旦发现潜在的危险便立即解决。

日本小学的安保措施做得很细致,很到位。每个教室都配备有催泪喷雾器、盾牌、钢叉等防备武器。校园里布满摄像头,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都可以一目了然。校方在所有学生的书包上都安装了GPS电磁接收器,如果学生在上学或者放学的途中遇到不测,可通过接收器向警方求救。

除了硬件方面的安保措施之外,日本还在软件上下功夫。在日本,安全教育是小学生的必修课,贯穿于整个小学教育过程中。日本的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家庭安全、地震逃生、受伤自救等,内容丰富。日本安全教育的形式非常灵活,老师不但在专门的安全教育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而且“还注意在其他科目的教学及道德课和综合学习的教学中,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地理老师会让学生画一幅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作为家庭作业上交,在批改时,会告诉学生哪些路口比较危险,上学放学时要小心。历史老师会讲述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告诉学生如何注意交通安全。在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课程中也不时地加入安全教育的内容。

日本的各个小学都组织了志愿者服务队,在上学放学的高峰期穿着特制的服装在校园周边巡逻,带领学生过马路。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如果遇到麻烦,可以进人贴有志愿者标志的路边商店求助。在日本,马路两侧的人行道是严禁车辆停放的,如果停放,会受到警方的严惩。

2006年日本制定了《校园安全法》,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国家要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年龄特点出发来制定适合他们日常学习及活动的最低安全标准,各级政府必须遵守这个标准。第二,建立“学校安全职员”制度。为了给小学生提供更好的安全环境,《校园安全法》规定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要划拨专门的经费,建立“学校安全职员”制度,给小学配备门卫、治安员等维护校园安全的专职人员。第三,成立“日本学校安全中心”。该中心的职责是对学校的安全措施进行监督,对学校发生的安全纠纷进行调解。

3 英国。英国通过立法来保证小学校园安全。1988年英国通过了教育改革法案。其核心内容就是切实保护小学生安全。该法案要求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巧的教育,安全教育要贯穿日常教学工作的始终,让学生从小形成安全意识。该法案要求教师在传授安全知识时要根据情况,灵活地进行传授。1999年英国通过了国家健康学校标准(theNational HeMthy Schools Standard),把小学生的校园健康及安全作为考核学校的一项重要指标。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英国政府要求各个小学制定危险应急预案。预案的对象包括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媒体及教育主管部门等。英国小学应急预案的制定科学合理,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校的建筑布局。每周,小学都会对学生进行应急训练,使训练变得经常化。这样,教师和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在突发事件中该怎么办,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学生就可以从容地应对。在英国,安全课程是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锻炼他们应对危险的能力。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但在理论上进行说教,而且还通过实践活

动来增强学生对安全的切身体会。老师“鼓励学生为其他小弟弟和小妹妹树立好榜样,并教给他们应对危险的健康的方法。由于在课堂上学习过也实践过安全知识,所以一旦遇到安全事故,小学生可以及时正确地做出反应。

鉴于网络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上面的不良信息很多,中小学生的分辨能力和抗诱惑能力不强,英国政府2009年12月8日宣布,从2011年开始,网络安全教育将成为英国中小学的必修课。届时,英国所有中小学将全面实行“绿十字互联网安全守则”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学校要教育学生不轻易在网上公布个人信息;第二,学校要教会家长和学生如何识别及过滤不健康的电子邮件;第三,学校及家长要教育监督学生不登录浏览色情网站;第四,教育学生一旦发现不良网站,要及时向老师、家长及警方报告。

为了切实保障学生安全,英国小学要求学校员工注意学校周围的情况,一旦发现可疑人员,马上上报。英国的小学都设有专职的校警,校警一般都有一个单独的房间,他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行动。英国小学校长的办公室就设在大门口。校长认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监控校门口,发现危险情况,及时处理;另一方面,校长每天可以第一个问候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校长在关心他们,从而开心、快乐、自信。同时,通过和学生打招呼,校长也可以观察学生的精神状况,对于有问题的学生,校长可以事先提醒教师密切关注。学校的很多安全问题,可能学生都知道,而校方却不知道,为了及时了解隐藏在学生中的信息,英国小学校长的办公室布置得很卡通,里面摆满了小学生喜欢的玩具和书籍,这样可以吸引小学生主动到校长的办公室和校长交流。通过和学生谈话,校长能够掌握大量的信息,而且为学校的安全措施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保障学生安全,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至关重要。只有关爱而不是压迫老师,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英国小学的校长很关心老师。每个老师的办公室都配备了空调、沙发、床、微波炉、冰箱、电脑、打印机等,使得老师的办公室很有家的感觉。英国小学的校长认为,只有让教师在学校产生家的感觉,他们才会为学校的发展尽心尽力。在英周的小学,校长不会让教师加班,不会侵占教师的休息时间和节假日。

4 美国。美国从立法上尽力保证小学安全。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学校安全法》,该法律的核心就是保证校园安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国会的带动之下,美国的各州及地方政府也制定了各自的校园安全法,这就为校园安全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保障。

美国的小学安全措施是立体的和全方位的。校方认为“校董会和学校行政人员不可能独自维护校园安全”,对小学生的安保工作是全社会的事情。校方的这种看法不是在推卸责任,而是实事求是。正是因为能够清醒地认清现实,所以美国的小学积极主动地与教育行政部门、公安部门、学生家长、社区机构、新闻媒体等合作,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体系。教育行政部门作为美国小学的直接领导者,经常深入小学调查研究,与小学的师生座谈,了解小学师生的想法,尽可能地从人力和财力上给小学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美国小学经常聘请警察到校园进行安全讲座。警察不但给小学生传授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安全防范措施,而且还帮助校方制定校园安全计划,最大限度地降低非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小学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也有警察参加,警察通过实践活动使小学生切身体会到安全防范的重要性。目前,美国小学和警方的合作已经形成了一项制度,从制度上为小学安全提供了保障。

美国小学大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对于来访人员实行登记制度。来访人员在学校呆的时间也有限制,不能过长。美国小学大都配有金属探测器,可以检测出匕首、枪支等金属武器,这对打算携带武器到校园寻衅滋事的不法分子是一个有力的震慑。美国的小学安装有一种名为“校眼”(schoolLobby)的信息系统,不但可以存储老师、学生的相关信息,还可以通过学生随身携带的与“校眼”相配套的磁性ID卡随时定位学生,了解学生的安全状况。对于来访者,美国小学配备了一种名叫“计时徽”(Timebadge)的系统。安装这种系统的目的在于监控来访者在学校停留的时间。如果来访者停留的时间超过了限制,“计时徽”就会发出警报,提醒校方来访者该走了。从2006年开始,美国的小学先后都配备了虹膜识别仪,此仪器是用来控制校门的,比较昂贵。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及来访者只要在小学的安全网络中预留有虹膜记录,虹膜识别仪就可以自动打开校门。反之,只有和校警联系,才能进入学校。虹膜识别仪为小学安全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

美国小学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且还进行演习,比如火灾演习、地震演习、自救演习等。这样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学生就会训练有素地逃生,而不至于惊慌失措。因为火灾的危害比较大,所以学会使用灭火器是美国小学生的必修课。美国是汽车王国,美国小学教育学生坐车时一定要系紧安全带,并且以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如何系紧安全带及系安全带的好处。对于没有家长陪伴上学的小学生,美国的小学会传授给他们路途中自我保护的方法,比如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买地摊的东西,不理陌生人的搭讪等。如果被人跟踪,要马上呼救。美国的治安体系很完善,小学生一旦呼救,警察马上就会到现场。

美国小学放学时,家长只有签了字才能把学生从学校带走,没有家长的签字,学生不能离开学校。美国大部分孩子上学都坐校车,这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小学校车的运行费用由政府负担,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由此可见美国对小学生安全的重视。美国法律规定,小学上学、放学的高峰期,校门口马路两侧25米之内,任何车辆不得通过,除了校车之外,从而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美国人已经形成了共识:小学生是美国的未来,他们的安全至高无上。

二、国外小学安全教育的启示

法国、日本、英国和美国小学的安全教育及措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第一,小学要和家长、社区、警方、教育部门等形成联动机制,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这样的联动机制可以使小学得到更多的安全信息,从多方面保护小学生的安全。

第二。小学要有常驻的安保人员。目前我国小学大多没有专职的安保人员,尽管有些学校聘请有保安,但是仅仅充当了门卫的角色,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保安也是无能为力。政府应该拨出专门的经费,为学校配备安保人员,并且还要对安保人员进行培训监督,使他们对校园安全工作尽职尽责。

第三,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目前我国的小学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仅关心学生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并不重视。尽管教育部门也要求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但都流于形式,并没有切实执行。我们应该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使安全教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演习。这样,学生就会从小养成安全意识,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就能采取正确的措施。

责任编辑:白文军

作者:刘亚轩

第二篇:小学安全教育对策分析

[摘 要] 小学安全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已成为小学安全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要把安全教育纳入日常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规范学生行为,减少安全隐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实践活动,真正让学生的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 小学;安全教育;对策

小学生处在一个心智还不成熟的时期,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是更需要多加保护的群体,因此小学安全教育和管理就尤为重要。小学安全教育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小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因此,小学安全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成为小学安全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目前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安全教育认识不足

目前,许多小学安全教育和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安全意识淡薄,存在“只管三尺门里,不管三尺门外”的思想,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却比较忽视。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把学生得到高分作为追求的目的,在很多家长、教师和社会人士看来,成绩和升学率才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教育往往“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很多小学安全教育虽然天天都在说,但毕竟是“软指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校安全教育的意识薄弱。

(二)安全教育形式过于简单

我国法定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为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设置这个日子的目的就是希望各学校对小学生加强安全教育,传播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增强中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但是一些小学的管理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没有设计切实有效的安全教育方法和完善的安全评价体系,仅仅依靠教师花很少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口头安全教育,这种教育形式过于简单和肤浅,致使当危险真正来临时,学生容易惊慌失措,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危险,更为严重的是,可能造成学生的人身伤害。所以学校应将安全教育具体化,设计切实有效的安全教育方法,真正让安全教育落地生根。

(三)忽视对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

现在很多教师只重视学生文化课的教育,包括相关教育部门也只是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等方面的培训,而忽略了对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在小学安全教育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但可以发现,目前小学都缺乏专职的安全教育教师,都是科任教师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在日常学科教学中渗透一些安全知识或是偶尔聘请校外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讲座。由此可见,加强对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让他们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安全教育的方法是当务之急。

二、加强小学安全教育的措施

小学是最适宜进行安全教育的时期,因为小学生最易接受安全指导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如果错过了这个关键时期,将会给他们的人生留下极大的隐患。

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大致包括生活安全、交通安全和灾害安全三个方面,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进行教育,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建立安全教育机构

要加强小学安全教育,学校首先要建立一个安全教育委员会,目前虽然有的学校有类似机构存在,但通常没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沦为摆设。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对安全教育委员会进行总体规划,要完善人员配备,确定每个人的职责;制定安全教育大纲以及具体的安全教育内容,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提供保障;建立督促小组,并且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

(二)做好安全教育指导

在班会中,教师应经常围绕有关生活安全、灾害发生时的安全防范、生命保护、救援措施等设定一些主题,与学生开展谈话讨论,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安全指导。在指导时,教师还根据季节的情况(特别是在暑期放假前),配合全校活动计划或者是抓住事故发生后的关键时机进行指导。

日本处于地震多发地带,但日本在减轻地震危害方面却做得很好,主要就是因为日本的灾害预警机制完善,特别是学校安全教育落實得好,所以日本的小学生对于地震灾害的知识了解得非常全面,学生从小就有危险防范意识。所以我国小学也可以学习日本的这种经验,在学校进行危险防范实践演练,只有这样,当危险真正来临的时候学生才不会惊慌失措;组织学生对上学、放学路上的各种隐患进行实地调查,比如哪里行人稀少,哪里容易突然冲出车辆,哪里正在施工,等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体验,学校应经常组织演习,当火灾、地震等重大灾害来临时该怎样面对,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学到了安全常识,更提高了安全防范能力。

三、解决小学安全教育问题的措施

首先,要对教材进行筛选和加工,可以适当地改编教材,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教学实际。

其次,教师必须在平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并细化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定期召开安全知识讨论会,让学生在开会之前就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相关知识,讨论完之后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可让学生化身小记者,对社会人士进行关于安全防范知识的调查,并做好采访提纲和访谈记录,并在安全知识讨论会上以报告的形式呈现,最后提出自己关于安全防范的建议与方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锻炼他们的思维以及化解危险的能力。

教师还可拍下学生的安全知识讨论会视频并剪辑,做成安全教育系列片在学校大屏幕上播放,以增强教育效果,使安全意识得以传播和推广,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教师还可以面向学生家长建立安全教育微信群,每日发布动态,让家长进行关注。这样,学生家长就会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引起重视,叮嘱孩子要有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也能更方便地和教师交流安全教育的话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编排情景剧的方式加深安全防范意识。

学生每天在校的安全尤为重要。班主任要教育学生课间不得追逐打闹,不得在楼上或楼梯向下张望,出教室、下楼要有秩序,避免拥挤;在课间活动时,指导学生做些有意义的活动,如跳绳、踢毽子、跳方格等有益身体健康的活动。教师还可以安排“小小安全员”,明确他们的职责,注意同学的安全。这样,学生能更好地记住教师的教导,遵守纪律、高高兴兴上学、安安全全回家、快快乐乐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意外事故和危险往往难以避免,但是如果教师平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教会学生合理的安全预防措施,当灾害来临时,就可以把伤害降到最小程度。教师可以经常利用班会、队活动、综合实践课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经常开展关于安全知识的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绘画比赛等,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同时,学校要搞好防火、防震等演练活动,教给学生正确的逃生方法,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现场模拟,并在活动结束后记录下活动全过程,记录下他们真实的感受,从而达到深化安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廖柏生,廖晶晶.巧用信息载体,提高农村小学安全教育实效[J].开心素质教育,2016,(7).

责任编辑 万永勇

作者:陈智英

第三篇:小学生安全教育简析

摘 要:随着安全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小学生群体作为安全防范的重点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以小学安全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阐述小学安全教育现状,针对其存在的监护主体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形式相对单一、安全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安全教育延伸效果弱化等问题,从针对性、创新化、结合式、渗透式教育模式入手,全面提升小学安全教育质量。

关键词:小学生;安全教育;安全意识

作者简介:韦欣欣,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近年来,小学生安全问题呈现多发态势,分析其原因,发现与安全教育有直接关系,主要是学生对安全危害性没有足够的认知,无法准确判断安全形势,没有掌握相应的规避技巧。

一、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而教育是提升思想认知的重要途径,加强安全教育能够提升小学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让他们主动判断各种可能造成群体或个体伤害的情况,选择相应的规避技巧,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或他人免受伤害。[1]从小学生的活动环境来看,安全制度、安全设施及安全人员是十分重要的,但安全教育要让小学生学会自我规避危险,提升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

2. 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从我国家庭构成来看,“独生子女”仍然占绝大多数,“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取得显著效果,每个孩子对家庭而言都是极为珍贵,当孩子受到伤害时,不仅是单个家庭会受到影响,而且会引发整个家族谱系的震荡,为社会埋下矛盾和隐患。[2]

3. 有利于保障群体的生存利益。安全需求在“马斯洛需求模型”中处于第二层级,也属于基础需求之一,是群体的根本利益保障所在。[3]当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时,人们可能会选择过激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根本利益。加强安全教育,既能够提升群体的安全意识,也能够让他们有效规避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最大限度地维护其生存利益,提升群体性的生存质量及效益。

二、小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1. 学校是安全教育的主体。目前,学校仍然是安全教育的实施主体,在小学的课程设计中,最初的课程都是以安全教育为基础的。一是交通安全。教会小学生如何过马路、如何选择通过时机等,以增强其规则意识。二是人身安全。教会小学生如何与陌生群体交往,如何最大限度地规避出现的问题,面对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等。三是内部矛盾。教会小学生群体处理与他人的矛盾,防止矛盾激化而产生其他意外伤害。四是外部伤害。面对危险时应当让学生识别与规避,如火灾、地震、台风及其他意外因素导致的危险等。

2. 各种因素影响安全教育。虽然学校积极进行安全常识教育,但影响安全教育产生的因素相对较多。一是媒体环境。随着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等APP的出现,学校可以科学选择可选择资源。二是资源共享[4]。网络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教师可以进行甄别与选择,提升教育的针对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三是主体多元。对于小学安全教育而言,学校仅仅是教育主体之一,社会、专业组织机构、家庭及其他关联因素都可能是小学安全教育的参与者,都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家庭教育具有辅助效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对孩子的不当行为第一个说“不准”的人,因而家庭安全教育实际上才是第一道防线,而学校是将所有安全规则整合后实施教育的主体。家庭在安全教育中具有启蒙及辅助作用,当小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后,家庭则转化为辅助角色,只要针对孩子安全教育进行细化、深化即可。

三、小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监护主体安全意识淡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年轻群体的生存压力增加,小学生的监护主体也变得极为复杂,由传统的父母逐渐转化为隔代监护、亲戚监护甚至还出现保姆监护等现象,而这些主体虽然有血缘亲情或职责为基础,但对于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往往无法提供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对于小学生的监护职责大多停留在“看护”的层面。

2. 安全教育形式相对单一。目前78.5%的安全教育都是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法,由于安全教育是初级教育,不会对教学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一般不会得到教师群体的重视,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尤其明显。[5]因此,小学生安全教育形式相对单一,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

3. 安全实践结合不够紧密。从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安全教育存在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还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往往不会选择过于突出的案例,大多都是浅尝辄止,从而导致教育的印象不够深刻。另外,安全教育“任务性”比较突出,部分教师将安全教育作为任务来完成,仅仅停留在讲了、记了、问了的阶段,没有考虑到小学生是否能够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4. 安全教育延伸效果弱化。小学安全教育延伸效果弱化问题相对突出,安全教育只停留在教育层面,没有实践对照,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自然无法在遇到危险时合理应用。另外,安全教育没有进行适度的演练或训练,很难形成“下意识”的反映,小学生面临的危险往往都是突如其来的,如果不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危险源、危害程度及规避路径,很难规避面临的危险。

四、提升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方法

1. 加强针对性教育,提升群体安全意识。要提升小学生群体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教师必须选择生活最有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讲述及演练,从而培育他们的安全意识。小学生安全教育并非针对单一主体,而是群体性的安全认知,如通过孩子学生去影响家长,让家长也同步重视安全工作,当家长重视起来就会对身边人产生影响,从而产生“群体效应”。

2. 实施创新化教育,增强安全教育效果。安全教育必须要具有创新性、趣味性,对小学生群体而言,安全问题的表现基本上是多种多样的,但如何以更加有趣的方式将思想及技巧传达给他们,则需要对方法、模式、内容进行适度创新,從而提升安全教育的效果。创新的根本是实践而非理论,因而如何将教育内容转化为实践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3. 注重结合式教育,符合学生安全体验。安全教育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只有让他们对危险伤害程度有足够的认知,才能激发他们的危机意识,从而使教育效果得到持续性的深化。因此,要选择“结合式”教育,将教育内容与案例紧密结合,依托视频、音频、图片等进行视觉强化,使学生对安全问题有直观的印象,从而有意识地规避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4. 组织渗透式教育,确保教育效果延伸。教育仅仅是安全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效果的传递往往需要多重强化,如“安全演练”,对地震、火灾、水灾逃生进行演练,教会他们如何选择躲避位置、逃生工具及注意事项等,针对特殊情况每月至少要演练一次,从而使他们产生一定的自然反映,遇到危险选择正确方式进行规避。

综上所述,本文以小学安全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阐述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差异,针对其存在的监护主体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形式相对单一、安全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安全教育延伸效果弱化等问题,从针对性、创新化、结合式、渗透式教育模式入手,以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另外,在安全教育中要注重对“大数据”媒体的选择及应用,增强教育资源、教育载体、教育模式的选择,从而有效提高安全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嵘中.浅析班主任做好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18,(9).

[2] 沈学贵.公共危机视域下的中小学生课余时间安全保障问题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6.

[3] 曾晓梅.小学生安全教育实证研究[D] .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7.

[4] 包海青.浅析实施小学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J].吉林教育,2016,(9).

责任编辑 张庆晓

作者:韦欣欣

上一篇:音乐学系毕业论文下一篇:建筑专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