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概论范文

2022-05-16

第一篇:佛教概论范文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之佛教文化

本章教学目的:

1、 了解佛教文化发展的历史概况。

2、 认识佛教文化的基本思想内涵。

3、 把握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学时分配:9学时 教学环节:课堂讲授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印度佛教发展略史

一、 佛教的创立和历史背景

社会背景 思想背景

二、 释伽牟尼的生平和创教活动

释伽牟尼的生平 释伽牟尼的创教活动

三、 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

四谛 十二因缘 三法印

第二节 部派佛教

一、 佛教的根本分裂及部派的分化

佛教根本分裂的原因 佛教的主要部派

二、 部派佛教与原始佛教、大众部与上座部的主要分歧

宗教实践方面 宗教理想方面 哲学理论方面

三、 大乘佛教

(一) 佛教大乘与小乘的分裂及其异同

1、 大乘与小乘的分裂

2、 大乘与小乘的主要分歧

对佛的看法的分歧 最高理想的分歧

修持方法的分歧 理论学说的分歧

3、 大乘佛教对小乘佛教的批判继承

(二) 大乘佛教的主要派别

1、 大乘中观学派 大乘中观学派的形成 大乘中观学派的基本思想

2、 大乘瑜伽行派 大乘瑜伽行派的形成 大乘瑜伽行派的基本思想

四、 密教

1、 密教的形成

2、 密教的基本特点

五、 印度佛教的向外传播

1、 北传佛教 汉传佛教 藏传佛教

2、 南传佛教

第二节 中国佛教略史

一、 佛教的传入

1、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时代

2、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路线

陆路 海路

3、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后的基本情形 佛教与中国传统固有文化的冲突 佛教与中国传统固有文化的依附

二、 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

(一) 两晋之际的大乘般若学思潮

1、 两晋之际的大乘般若学的兴起

社会背景分析 思想背景分析

2、 六家七宗

本无宗 本无异宗 心无宗 识含宗

幻化宗 缘会宗 即色宗

3、 僧肇对"六家七宗"的批判总结

(二) 晋宋之际的大乘涅pan学

1、 从大乘般若学向大乘涅pan学的转向

社会原因

理论自身的逻辑发展 大乘《涅pan经》的翻译

2、 竺道生与涅pan学

3、 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佛教学派

涅pan师 毗昙师 成实师 三论师 地论师 摄论师 楞伽师

三、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

(一)从学派到宗派

1、 宗派与学派的异同

2、中国佛教宗派形成的历史条件

社会背景分析

佛教寺院经济的独立与发达 佛学思想的成熟与中国化

(二)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

1、 天台宗

天台宗的创始人智yi。 天台宗的基本思想

2、 三论宗 三论宗的创始人吉藏 三论宗的基本思想

3、 唯识宗

唯识宗的创始人玄奘和窥基

唯识宗的基本思想

4、 华严宗 华严宗的创始人法藏 华严宗的基本思想

5、 禅宗 禅宗的创始人惠能 禅宗的基本思想

四、 隋唐以后中国佛教的衰微

1、 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发展的基本趋势

佛教诸宗的融合

佛教与儒家、道家(包括道教)的融合

2、 佛教衰微的原因 佛教衰微的原因 佛教衰微的特征

思考题:

1、 简述佛教"四谛"说的主要内容。

2、 解释佛教术语"缘起"。

3、 佛教的"三法印"是什么?

4、 列举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及其创始人名称。

第二篇:论中国佛教是日本佛教的母体

佛教起源于古天竺(印度),自两汉之际起逐渐传入中国内地。日本的佛教则是经中国(或以朝鲜为中介)而传入的。在中日两国佛教文化的交流过程中,统治者的推行是佛教赖以传播的根本,频繁往来的中日僧人是日本佛教的播种者,而汉文佛典则是这些播种者所播下的佛教文化种子。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日本佛教都根源于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的传入弥补了日本原始氏神到中国儒学传入日本统治日本精神信仰的空白区。当时的日本,文化比较落后,与中国直接的文化交流还没有开展;社会还处在比较落后的奴隶制的氏族制度时代;宗教方面各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氏族保护神(氏神)。这时候佛教的传入,无疑对日本来说不仅是一种宗教,而且还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所以成为了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律令制国家的一种重要的指导性的文化思想。不得不提,圣德太子在这其中对中国佛教在日本的推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推古天皇元年(593),用明天皇之第二子厩户被立为圣德太子,并以“摄政”身份辅佐国政。他“习内教(佛教)于高丽僧慧慈,学外典(儒学等)于博士觉哿”(《日本书纪》卷二十二),对佛教尤为重视。推古二年(594),他下诏兴隆佛法,朝廷的臣、连等“各为君亲之恩,竞造佛舍,即此谓寺焉”(同上)。他自己从推古六年(598)起,对传入日本的汉文佛典,随得、随读、随讲,曾开讲过《法华经》、《胜鬘经》等,上自天皇、诸王、王女,下至百姓大众,都是他每次讲经的听众。推古十二年(604),他制定了“十七条宪法”(即政治原则),其内容大部分是宣传儒学伦理道德和佛教思想的。而且,当时日本还向隋派遣使节有3次。在派遣留学生、留学僧中有高向玄理、僧竁等人,他们在学习了中国的文化、政治制度以后也把汉文佛典带回国,在尔后进行的“大化革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公元710年日本迁都奈良,进入奈良时代。它相当于中国的唐朝前期,是中日两国佛教文化频繁交流的时期,也是佛教在日本的进一步传播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中日僧人密切交往和汉文佛典大量涌向日本,日本从中国直接间接他传入了三论宗、成实宗、法相宗、俱舍宗、华严宗、律宗,被称为“奈良六宗”。其中对六宗的传入有较大贡献的有,高丽僧慧灌及其弟子有道慈、智光(三论宗), 日僧道昭(法相宗),新罗僧智凤、智鸾、智雄(法相宗),道光(律宗),唐僧鉴真(律宗),唐僧道睿(加个斜王旁)(华严宗)。也只是到了这一时期,日本人对传入的佛教宗派及其典籍才真正开始有所认识,并且有意识地进行修习传承,从而把佛教作为镇护国家的思想武器。

到了日本整个平安时代(794~1184)和镰仓时代(1184~1333)前期,传入日本的主要有天台宗,真言宗,代表人物有留学僧最澄和空海。这一时期,日本僧人入唐或入宋取经,回国后便加以改造,使之带有日本民族特色,据此,更好地为日本的社会和政治服务,祈求国家平安。特别是后期宋版《大藏经》传入日本(宽和二年,即986年由奝然法师携回日本国)以及日本第一部印本书汉文佛典《成唯识论》的诞生,大大加速了佛教在日本的流传。

尔后,中国佛教的进一步日本化。源信和源空开创了不同于当时中国的净土宗。荣西二度入宋,开创了日本化的密宗,被认为是日本禅宗之始祖。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佛教从开始传入日本到在日本大规模盛行,再到日本产生本土的宗派,无一不和中国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留学僧在交流传承中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佛教源于中国佛教,由中国佛教发展而来,所以说,中国佛教是日本佛教的母体。

第三篇:佛教传入中土及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创始人

•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逝世。 • 他弟子很多,据传有五百人,其中著名者有十人。

• 母亲梦象受孕 、七步莲花 、姨母抚育、出游感苦 、夜别妻儿 、夜渡凡尘 、削发更衣 、面壁静心 、六年苦行 、牧女献糜 、树下静悟 、魔女炫媚、众魔败阵、大悟成佛

•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趺坐四十八天,已是十二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他默坐金刚座上,示现种种禅定境界,遍观十方无量世界和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一切事情,洞见三界因果,十二月八日凌晨,明星出现天上,他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人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体息,天鼓齐鸣,发出妙音,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

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开始教收徒,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 • 鹿苑传教 、佛陀收徒、佛陀说法、佛陀省父、重见妻儿、採花献佛 、佛化无恼 、佛度猎人、驯服醉象 、收比丘尼、不蓄金银 、象猴得渡、普渡众生、佛说前生 、双林灭度 、佛光普照 、佛教圣迹

• 释迦牟尼八十岁时,一日到了拘尸那伽城外娑罗双树林间,这地方四面各有两株娑罗树,枝枝相对,叶叶相映;中间绿草如茵,上下野花如锦;香气四溢,清幽宜人。 •

佛陀命阿难在双林中设席铺床,然后头北面西,右胁着席,叠足安卧,中夜之时,他对弟子说完最后的遗教,便默然无声,安祥圆寂。

释迦牟尼双林灭度后,他的出家弟子和世俗弟子们无不泫然流涕。皆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瞻仰佛的遗容,缅怀佛的功德。七日后,由大弟子摩诃迦叶主持了葬礼,在拘尸那伽城天冠寺举火焚化。薪尽火灭,摩诃迦叶取出舍利(高僧遗体焚烧后留下的珠状物),分为分份,用净器装盛,分送八国造塔供养。

• 释迦牟尼静坐菩提树下得大觉悟后,创立了佛教基本教义,他广收门徒,组建僧团,度人不计其数,总计其一生,说法四十余年,谈经三百余会,功德无量。

• 自他灭度后,佛教弟子多次聚集,追述他所教的学理,编集成卷帙浩繁的大藏经。

• 他的生平事迹,也随着佛教在亚洲地区的传播而流传开来,并逐渐被后人赋予神秘的色彩,他本人也被神化为法力无边的佛祖。 • 我国汉族地区人们习俗上称他为如来佛,如来,是佛的十种称号之一,“如”即“真如”,指佛所说的“绝对真理”,循此真如达到佛的觉悟。 • “如来者,乘如宝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

• 大乘佛教认为有许多佛,故如来并不一家专指释迦牟尼。

一、佛教传入的时间 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举了11种佛教入华的传闻。

分别有:三代以前伯益己知有佛说、周昭王佛法己来说、孔子深知佛为大圣说、战国燕昭王时传入说、沙门释利防等18贤者赍经来化始皇说、汉武帝时休屠金人说、张骞通西域始闻说、东方朔劫烧说、西汉成哀时刘向叙列仙说、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屠经说、东汉明帝求法说等。

举例1,劫烧

•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三:“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可试问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人来洛阳。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道人云:„经云:“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此劫烧之余也。‟乃知朔言有旨。”

劫灰

《梁高僧传》卷一《汉洛阳白马寺竺法兰》:“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问东方朔,朔云不委,可问西域人。后法兰既至,众人追以问之,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 例2,景庐受经说

• 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说。 例3,学为浮屠,斋戒祭祀说

• 《后汉书·楚王英传》: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八年,诏令天下死罪者入缣赎。英遣郎中令奉黄嫌、白鱿三十匹诣国相曰:“托在蕃辅,过恶累积,欢喜大恩,奉送嫌帛,以赎想罪。”国相以闻,诏报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柯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撰。”因以班示诸国中傅。英后遂大交通方士,作金龟玉鹤,刻文字以为符瑞。

例4,汉明帝感梦求法说

• 东汉明帝(后汉第二代皇帝)永平年间感梦求法说。 结论:

• 佛法在东汉传入是不争的事实。

• 《四十二章经序》: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曰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还应更早些,其确切时间,应再往前推至西汉末年左右。

佛教有北传南传两路

• 北传是经中亚细亚传入中国内地,再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地;一条是传入我国西藏地区,形成了藏传佛教; • 南传入斯里兰卡,再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以及我国云南的傣族、德昂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

二、佛教介绍

• 相传约在公元前6到5世纪,古北印度迎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释迎牟尼创立了佛教,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开始从南亚次大陆以南北两条路线向其他国家传播。其中佛教向北传入大夏、安息以及大月氏,并越过葱岭传入中国西北地区。

佛教的经书是由最早的佛陀入灭之后,由佛弟子结集的,当时分在王舍城外灵鹫山的窟内和窟外分别结集。五百阿罗汉在窟内,上千比丘在窟外;故此成为后期的上座部和大众部两支。上座部即现在的泰国、斯里兰卡、缅甸为代表;大众部发展成大乘佛教,以中国为代表。 • • 印度佛教经历了原始佛教阶段之后,又依次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三个发展阶段,最终分成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 “乘”指运载工具,比喻“普度众生”,从现实世界的此岸到达“悟”的彼岸。 • 大乘强调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自利、他利并重; • 小乘主张自利、自度,即自我解脱。

• 北传佛教以大乘为主;

• 南传佛教主要是小乘上座部佛教。

佛教的基本教义

• 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

• 缘起论即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论说。

• 缘起论是佛法的代表,是佛教与世界上其它宗教或古今任何哲学流派相区别的根本特征。

• 以缘起论为根本教理,逐渐发展出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六大缘起等一系列缘起论系统教说

• 缘起论以“法印”为基础,以“十二因缘”、“四谛”、“八正道”为中心思想。

• 大乘佛教以诸法实相作为法印,称一实相印。

• 所谓诸法实相,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此系佛陀觉悟之内容,本然之真实。

• 佛教认为,世俗认识的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

四谛又作四圣谛

• 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就是:苦、集、灭、道。 • 苦谛,即把现世看成是痛苦的,人生充满着苦。

• 集谛,即把苦恼产生的原因,看成是起源于人本能的欲望(色、声、香、味、触五欲)。 • 灭谛,即相信苦恼的根源——“五欲”,是可以完全消除的,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解脱”而成佛。

• 道谛,即相信有一条可以使人解脱的途径。

• (1)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

• (2)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谓一切众生,由于贪、瞋、痴等造成种种业因,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

• (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

• (4)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

八正道

八正道又叫八圣道,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即要求人们按照佛教的教义来观察、思考、说话、行动和生活。

• (1)正见:正确的见解,离开一切断常邪见。

• (2)正思维:正确的思维,离开一切主观分别、颠倒妄想。

• (3)正语:正确的言语,也就是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不谤语、不绮语、不暴语,远离一切戏论。

• (4)正业:正确的行为活动,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诸恶莫做,众善• 奉行。

• (5)正命:正确的生活方式,即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和谋生方式,如赌博、卖淫、看相、占卜等。

• (6)正精进:正确的努力,去恶从善,勤奋修行,不懒散度日。

• (7)正念:正确的念法,即忆持正法,不忘佛教真理,时时以惕励自己。

• (8)正定:正确的禅定,即专注一境,身心寂静,远离散乱之心,以佛教智慧去观想事物的道理,获得人生的觉悟

• 所谓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顺逆都互相缘生缘灭,故称十二因缘。

• (1)无明缘行:无明,指众生对佛法真理、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状态。正因为无知,由此产生行,即盲目的冲动,亦即意志活动。

• (2)行缘识:正因为有意志活动,因而产生心识,识即精神活动,指按照意志活动投生后产生最初的意识。

• (3)识缘名色:由于心识活动而形成精神和物质的胎质。名,指概念,精神方面;色,指色质,物质方面的形体。

• (4)名色缘六处:六处,又称六入,在此指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和认识器官。这时,胎质逐渐成熟,即将诞生。

• (5)六处缘触:触指接触,指胎儿出生后,六种感觉和认识器官与外界接触。 • (6)触缘受:受即感受、接受,由于身心逐渐发育,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境接触频繁,而产生相应的或苦或乐、或不苦不乐的感受。

• (7)受缘爱:爱指爱欲、贪爱,随着年龄的增大,在不断感受的基础上产生分别心,有了爱恶之情。

• (8)爱缘取:取即执着、追求,正因为有了贪爱,到了成年以后,爱欲强盛,开始对外界执着追求。

• (9)取缘有:这里的有,指思想、行为所产生的难以抹掉的后果,即业,分为善、恶、无记三种性质的业。由于执着,造下了种种业。

• (10)有缘生:正因为有了业,这种业必然产生未来的果报,使人在死后重新投胎受生,从而导致来世的再生。

• (11)生缘老死:有了生则必然招致老、死。这样,十二个环节辗转不断地生死轮回,互为因缘,即是十二因缘。由此可见,众生之所以有生死轮回种种痛苦烦恼,根源在于无明,即对生活真实的无知。反之,只要破除无明,就可以灭除生死轮回的痛苦而获得解脱。佛说:“无明的起源不可见,不可假定在某一点之前没有无明”;但同时,佛又说:“凡是真正见到苦的,必也见到苦的生起,必也见到苦的止息,必也见到导致苦的止息之道”。

三、佛教的中国化 两汉佛教依附黄老道

• 佛教最初从黄老学说中寻找突破口,借助于两种思想表面上的相似之处以及国人对佛文化的“误读”来为自己寻找安身立命的依据,早期的佛教传播者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了一条依附黄老学说的传播途径。

• 安世高于桓帝建和二年译出佛经95部,115卷,其中《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最为有名。前者讲“守意”方法叫“安般”,“安”指入吸,“般”指出息,和黄老道术所讲的食气吐纳的方法没有什么区别。

• 佛法“五蕴”与中国自秦以来流行的“元气说”拉扯在一起,以“元气”为根本,说“元气”即“五行”,“五蕴”。 大乘般若学的基本理论是“缘起性空”,即世俗认识和面对的对象,都是虚幻的,惟有“般若”能超越世俗之见,把握诸法真如。这一理论的初始阶段,也采用道家的基本概念“无”来表示;般若学讲无相、无生,也与道家的无名、无为十分相似。

魏晋佛教依附于玄学

• 魏晋时期,**的局面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原有的儒家经典学说,即所谓的“经学”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统治地位日渐削弱,而逐渐为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所代替。其理论特点就是用老庄的思想去诊释儒家的贬易经》和《论语》,从而在儒、道两家学说的综合中探求保持儒家道德标准的新形式。玄学所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的问题,而般若学的中心问题为“空、有”问题,与玄学十分相近。所以到东晋,般若学往往用“格义”或“连类”的方法来解释佛教思想。

• 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中写到:“佛学著作往往被人用道家哲学的观念进行解释,这种方法叫格义,即用类比来解释。”而所谓“连类”就是用佛教比附老庄思想。

佛教的独立

• 自东汉时传入中国后,经过逐渐的适应,缓慢的流传,到东晋十六国时趋于繁荣,南北朝时出现了众多的学派,隋唐时形成了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密宗、净土宗、禅宗,佛教进入了鼎盛阶段。

四、藏传佛教

•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重要一支,因主要在藏族地区形成、流传和发展,是西藏语系佛教,故名。

1,喇嘛

• 喇嘛教是对藏传佛教的俗称,“喇嘛”是藏语音译,意为“上师”,是对僧侣的尊称。 2,西藏特色

喇嘛教是公元7世纪传入我国西藏地区的印度显密两宗大乘佛教与当地土著宗教本教经过长期的相互斗争,互相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特色的一种新型佛教。

3,主要教派

• 藏传佛教形成后,不断分化演变,到11世纪中期,形成了无数教派。如噶当、稀解、觉囊、郭扎、夏鲁等等,而宁玛、格鲁、萨迦、噶举四个流派流传至今,其他已消失。

**喇嘛封号的由来

• 明代,元朝蒙古势力退出中原,在漠北向西发展,占据了中亚大片地方。我国新疆、青海地区也相继建立起蒙古实力派割据政权。

• 1578年(明万历6年)藏传佛教格鲁派(也称黄教)首领索南嘉措去青海、内蒙古一带传教。他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第四世传人,格鲁派**转世就是从他这里开始的。

• 索南嘉措传教期间,与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相会于青海湖边。俺答汗赠送他一个称号:“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喇嘛”。

• “圣”在佛教中表示超出凡间;“识一切”是普遍通晓之意,认为是显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人;“瓦齐尔达喇”为梵文,意为执金刚,是对密宗方面有最高成就的人物的尊称;“**”是蒙语“大海”;“喇嘛”是藏语“大师”。

• 合起来就是在显宗和密宗两方面都修到最高成就的、超凡入圣而学问渊博犹如大海一样的上师。

• 而这个尊号此时仅是蒙藏代表人物私人之间的互赠,尚不具有政治及法律意义。 • 俺答汗受明朝册封为顺义王。

• 索南嘉措便托俺答汗代他向明朝皇帝请求册封;他本人也向明朝宰相张居正致函,•

• • •

• 要求朝廷给他赐封。不久,明朝万历皇帝降旨,赐给他的封文中就有“**”的字样。 1587年明朝政府正式承认这一称号,并派使节加以敕封。 索南嘉措得此称号之始,为三世**喇嘛。 1653年(清顺治十年),五世**喇嘛应清帝之邀来到北京。顺治皇帝沿用了俺答汗对三世**喇嘛的尊号,正式册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喇嘛”,并授予金册和金印(金印刻有汉、满、藏三种文字)。从此,“**喇嘛”封号开始具有政治意义和法律效力 。

1751年,清朝政府为了更好地治理西藏,又令七世**喇嘛掌管地方政权,开始政教合一。

思考题

一、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二、佛教的中国化过程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第四篇:佛教歌曲精选190首《莲花与佛教的因缘观》

莲花与佛教的因缘观 作者:宣化上人

荷花与睡莲同属睡莲科,而荷花为莲属,睡莲为睡莲属,莲花是佛教对荷花、睡莲的统称。莲花又称水芝、水芙蓉、芙蕖等,最大的特色为晨开暮闭,花期为6月至9月,每年6月24日为荷花仙子的会期。莲花分为中国莲系、美洲莲系和中美杂交莲系三大系,又细分为50群、23类、28组,又有藕莲、子莲、花莲之不同。中国是莲花的原产地,在数千年前,人们已经懂得莲花的审美与运用了。因莲之美之德,有君子花之谓。《诗经》有“灼灼芙蕖”之句,其形之美,流布世间。周敦颐曾在庐山莲花峰下撰《爱莲说》,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再现君子花纯洁、无染的风采。李渔赏莲爱莲以莲为食,总结出其色可目、其香可鼻、其味可口的“三可之妙”,所谓“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群芳谱·荷花》曰:“花生池泽中最秀,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而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表,出淤泥而不染,花中君子也。”

莲一身都是宝,其根为藕,其叶为荷,花托为莲蓬,花未开为菡萏,其花已开为芙蕖。观赏之余,根叶花须,浑身是宝。荷花可作荷花宴,荷叶入汤入粥清暑,莲实为滋补佳品,藕为宴会珍馐。莲不仅可食,亦可入药,如莲花泡茶,有去暑养颜之功;荷叶清暑,化瘀止血;荷梗有解暑热,治胸闷妇女白带的功效;荷蒂有安胎止泻之用;莲蓬有散瘀止血之实;莲子健脾益肾;莲须清心益肾止血;莲心清心火,治吐血;莲藕健脾开胃生机;藕节止血化瘀。

对莲花的崇拜,是中印两国的共同特征,中国十大名花中,莲花居其一,而印度以莲为国花。佛教发端印度,兴于中华,传布世界,因莲花之无染洁净,佛教奉之为教花之一,受到人们的普遍尊崇。于是,佛教与莲花,成就了一段千古因缘。

《大智度论》卷十载,莲华有三种:一是人华,有十余叶。二是天华,有百叶。三是菩萨华,有千叶。释迦降生之际,周行七步,足下莲生七朵,此花为人花,表示释迦为人中之尊;感得九龙沐浴,天女散花,此花为天花,非凡间所有,表示释迦出生的功德,不可思议;池上有千叶金莲盛开,此是菩萨花开,表示释迦将成佛道,度化无量群生。

释迦牟尼出家后,经过六年雪山苦修,发现外道的苦行无有实义,在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供养后,在尼连禅河沐浴,在菩提迦耶的一颗大树下,铺上吉祥草,开始了对生命的反省与内观禅修。佛陀成道后,他打坐修行的座位叫莲花座,他修行的盘坐方式称莲花式。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大正藏》卷三·二九八页下)载:“第一佛身坐百叶莲华,为初地菩萨说百法明门。(中略)第二佛身坐千叶莲华,为二地菩萨说千法明门。(中略)第三佛身坐万叶莲华,为三地菩萨说万法明门。”佛陀在莲花座上,度化众生。因莲花与佛陀的降生成道相关连,亦称正觉花。

十方世界一切佛及菩萨,也安坐莲花台上。据《入大乘论》卷下载,第十地菩萨生于摩醯首罗天王宫,坐于宝莲华王座而成佛。《观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二菩萨等,皆坐于宝莲华上;众生临终时,彼佛等持莲台来迎九品往生之人。莲华也是用来供养佛菩萨的常见供物。

莲华出污泥而不染,清净微妙,因此经论中以莲花譬喻诸佛妙法等,《中阿含经》卷二十三〈青白莲华喻经〉云:“犹如青莲华、红赤白莲华,水生水长,出水上不着水,如是如来世间生世间长,出世间行不着世间法。”此以莲花譬喻如来之清净无染。《文殊师利净律经》〈道门品〉云:“人心本净,纵处秽浊则无瑕疵,犹如日明不与冥合,亦如莲花不为泥尘之所沾污。”此以莲花譬喻人心之本净无染。陈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以莲华之“香、净、柔软、可爱”四德,喻法界真如之常乐我净四德。《法华》、《华严》等经典也以莲花比喻法门的清净;《华严经》、《梵网经》等有莲华藏世界之说;密教亦以八叶莲华为胎藏界曼荼罗之中台;佛陀以莲华表示众生本有之心莲。(华风佛教)

荷花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显示了它的清高,也有人说荷花只顾向人们展示出它的美,却忘记了淤泥的滋养.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陈志岁《咏荷》诗曰:“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生机红绿清澄里,不待风来香满池。” 基本资料

莲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芸、水目、泽芝、水华、菡萏(hàn dàn)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水旦草、芙蓉、水芙蓉、 玉 环、六月春、中国莲、六月花神、藕花、灵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宫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红蕖、溪客、碧环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静客、翠

钱、红衣、宫莲、佛座须、朱华等。

荷花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花,也是有“泉城”美誉的山东省会济南和孔孟之乡济宁的市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荷城”贵港的市花。

济南的大明湖里有多种上好的荷花,是我国荷花中最优质的品种。苏州的园林比如拙政园里,也有许多婀娜多姿的荷花。像仙女一样,亭亭玉立,香远益清。荷花的花语:清白、坚贞纯洁。汉刘氏有曰:白色为莲,红色为荷。 荷的起源

“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在人类

出现以前,大约十万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温湿,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遍布地球各个角落。大部分种子植物无法生存,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种子植物生长在这个恐龙,蕨类植物称霸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种今天我们称为“荷花”的水生植物,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中国的阿穆尔河(今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大约过了一亿多年,原始人类开始出现。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不久便发现这种“荷花”的野果和根节(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渐渐地,“荷花”这一人类生存的粮食来源便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的心中,成为人类生存的象征。

一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随着农耕文化的出现,人类对荷花开始了进一步的了解。当时的人类为了生活上对水的需求,一般都定居在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泉水的沼泽地带,而这些地带恰是野生荷花

主要的分布区域。从出土文物看:在山东省发掘的“仰韶文化”房基遗址,发现室内台面上有炭化粮食和两粒莲子,经测定,距今有五千年的历史。人类在不断的生产劳动中,对朝夕相处的荷花的生长习性、生存环境等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中国古老的荷花文化的产生发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有野生的荷花。古植物学家徐仁教授,曾于40年前在柴达木盆地发现荷叶化石,距今至少有1000万年。1973年在浙江余姚县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有荷花的花粉化石;同年又在河南郑州市距今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两粒炭化莲子。西周初期(公元前ll世纪),古人食用蔬菜约40余种,藕是其中之一。《峪经》中有"腮有荷华"之句,意指祖国大地上凡有沼泽水域的地方,都生长着荷花。中国是世界上栽培莲花最多的国家之一。 传说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 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虽然后世的红学专家们都认为这不过是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如何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形态

荷花为多年水生植物。根茎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

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覆盖,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黄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期6~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2]。

习性

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种而定,大株形品种如古代莲、红千叶相对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过1.7米.中小株形只适于20~60厘米的水深.同时荷花对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时不灌水,水缸所栽荷叶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则荷叶边焦,花蕾回枯.荷花还非常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环境.荷花极不耐荫,在半荫处生长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趋光性.

妙法蓮花 (觀音菩薩頌) 詞曲:融熙

一城山喲 半湖水喲 四面柳色 化城山水

滿湖荷葉 碧青天

亭亭荷花 出水蓮也 你在東來 我在西喲 隔著水塘 滿池蓮

清風拂面 搖白蓮

開權顯實 落英翩翩

一乘知舟 採蓮蓬

個個蓮台 子滿成高原陸地蓮花 卑溼污泥 乃生此花

煩惱泥中 開火蓮

小乘證果 直驅佛心 無二無別 一佛乘

傳佛心燈 信受奉行 青青翠葉悉真如 郁郁荷花別樣紅

晴光煙雨勤修行 粒粒蓮子皆佛心 萬頃碧田一時收 百斛青珠剝綠絨

苦芽蓮心還去掉 留得明白證性空南無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不生 南無

妙法蓮花九品馨 龍女獻珠立地成

九界同歸一法界 開權顯實一佛乘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你在東來 我在西喲 隔著水塘 滿池蓮

清風拂面 搖白蓮

開權顯實 落英翩翩 妙法蓮華 一佛乘

開佛知見 闡佛本心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第五篇:佛教常用术语

Amitabha 阿弥陀佛

Anterior Tibet 前藏 一个大**,其庙叫祖卜寺(Tsurpu)Apsaras 飞天Attisha 阿底峡Avalokiteshvara 观音

Bhodisattva 菩萨

Bon (Black) 本 教 (黑)

Budda 佛 Dorje (多杰/藏文)

Chapel 佛堂

Circumanbulate 转经道 (v.)

Circumanbulation 转经道

Circumanbulator 转经道的人

Consort 明妃

Dakini 空行母

Deity 明王

Dipamkara 燃灯佛;宝光佛

Dipamkara 宝光佛;燃灯佛

Disciplinarian 铁棒喇嘛

Dorje 多杰(藏文:金刚)

Dorje 金刚

Drakpa 和尚(藏文)刚)

Dratsang 扎仓(学校)Drepung 哲蚌寺Drepung Monastry 哲蚌寺(拉萨三大寺之一)Drolma 卓玛(藏文:度母)

Drolma 度母(女菩萨)

Empty 空

Enthronement 坐床

Esoteric Buddhism 密宗

Exotoric Buddhism 显宗

Form 色

Formless 空

Ganden Monastry 甘丹寺(拉萨三大寺之一)Ge-kor 铁棒喇嘛萨三大

Great Perfection 大园满

Green Tara 绿度母

Gulug (Yellow hat) 格鲁派

Guru 和沿(梵文)

Hayagriva 马头明主

Hinayana 小乘

Holy mountain 魂山

Hutukta **(蒙文) (最好不要用)Incarnated lama 转世**

Jampa 弥勒慈氏

Jokhang Temple 大昭寺

Kaggu (White) 噶举Kalachakra 时轮(金刚)Kangyur 甘珠尔(佛语)Karmapa 葛玛巴

Khangtsen 康村(宿舍)

Khatag 哈达

Khenpo 堪布(主持)

Kumbum 塔尔b

Kunbum M. 堪布寺(在西宁)

Labrang M. 拉卜楞寺(甘南)

Lama 喇嘛,指大和尚

Lineage 传承

Lobsang 洛桑

Losang 洛桑

Lozang 洛桑

Mahakala 大黑天(本教中神的名字)

Mahayana 大乘

Main Assembly Hall 大经堂

Maitreya 弥勒慈氏

Mandala 檀城

Mandala 曼陀螺Manjushri 文殊(菩萨)Mantra 咒语Master 上师 (和尚)

Material 色

Medicine Buddha 药师佛

Monastry 寺院(比Temple大)

Monk 和尚( 小)

Monlam 默然大法会

Monlam 传昭大法会

Mudra 手印

Nga 阿

Ngari 阿里

Nirvan 涅盘

Nyingma 宁玛

Order 教派

Padma 莲花

Padmasambhava 莲花生

Pagoda 佛塔

Palkor Chode 白居寺

Panchen Lama **

Partner 明妃

Pelden Lhamo 吉祥天女

Pelden Lhamo 班丹拉母

Potala 布达拉宫Prayer meeting festival 传昭大法会Prayer wheel 传经筒Ramoche Temple 小昭寺

Reincarnation 灵童

Rinpoche **(通用)

Sakya (Stripe hat) 花派(萨迦)

Sect 教派

Sera Monastry 色拉寺(拉萨三大寺之一)

Shakyamuni 施加摩尼

Shantarakshita 寂护

Shantarakshita 静命

Sharipu 舍利子 (骨灰)

Sku-Vbumchen-mo 白居寺

Sontzen Gampo 松赞干布

Soul mountain 魂山

Soul yak 魂牛l

Stupa 灵塔p

Sutra Chanting Hall 大经堂a

Taer 塔尔r

Tara 度母(女菩萨)Tashilhunpo Monastry 扎时伦布寺(在日喀泽)Temple 寺庙Tengyur 丹珠尔(论部)喀泽)

Tibetan Buddhism 藏传佛教

Tibetan Studies 藏学

Tibetan Tripitaka 大藏经

Tibetology 藏学

Tradition 教派

Trulku **(藏文)

Tsam-pa 糌粑

Tsamba 糌粑

Tsang 后藏

Tsongkhapa 宗喀巴

U 前藏

Union of happiness 乐空双运

Vajra 金刚

Vajrayana 密宗

White Tara 白度母

Yamataka 阿曼德迦;大威

Yamataka 怖畏金刚

Yidam 本尊佛教常用术语

1.安那般那(anapana):一种注意出入息的修定方法。

2.三摩地(concentration;samadhi): 心专注于一境。

3.奢摩他、止(concentration;samatha):禅定的修学。借着专注于某一固定的情境以培养深刻的禅定。

4.识(consciousness;vinnana):心的认知功用。能了别六根门上六尘的生灭。

5.漏、染(defilements;kilesa):心的贪、瞋、痴。

6.痴(delusion;moha):心的染污,使之不能清楚地见到无常、苦、空。

7.八正道(eightfold path;ariya-magga):佛教通往清净和解脱的道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8.元素(elements;dhatu):通常指地、水、火、风四大。

9.无我、空(emptiness;anatta):没有自我或灵魂;没有一个独立的个体或自我在经历一切的变化,我们只是一种变迁的过程。

10.受(feeling;vedana):触境所起的愉快、不愉快、或中性的感受。

11.四念处(four foundation of mindfulness;satipatthana):四种觉察处,它是我们整个的经验,必须去注意以培养内观智慧。1.身体和物质元素。2.感受:苦、乐、不苦不乐。3.心。4.法──所有心的现象,像思想、情绪、贪、爱。

12.四圣谛(four noble truths;ariya sacca):佛陀的基本教法:1.苦的真理。2.苦因的真理──执取和贪爱。3.苦灭的真理。4.灭苦之道──八正道。

13.贪(greed;lobha):一种心法,会使心去执取或黏着一个情境或经验。

14.瞋(hatred;dosa):一种心法,使心讨厌或攻击所缘的情境。

15.无明(ignornance;avijja):不能见到世间实相的根本力量,也是我们执取和贪爱的根源。

16.无常(impermanence;anicca):所有 现象的本质,即有生必有灭。

17.毘婆舍那(insight meditation;vipassana ):清楚地洞察;专注于身心现象的本质以了解其实相。

18.极微(kalapa):物质原子中最小的粒子,一直在运动中。

19.业(karma):因果法则,说明身心世界里种种现象之间的关系。

20.色(matter;rupa):由四大所造的物质世界。

21.行蕴(mental factors;sankhara):在五蕴中,指与识尘有关联所产生的造作以及其它心的作用力。

22.心(mind;nama):意识以及染覆于意识的各种心法。

23.念(mindfulness;sati):心的一种特质,它能不迎、不拒、不惑地注意当下正在发生的现象。

24.涅槃(nirvana ):不再受制于身心活动的一种彻底的清凉状态,也指从贪、瞋、痴中解脱的心境。

25.想(perception;sanna):心的特质,接收、认知情境。

26.轮回(samsara):所有身心现象都是由因缘所决定的世界,且不断在变化当中。

27.处(sense bases;ayatana ):六种根尘相应处:1.眼对色。2.耳对声。3.鼻对香。 4.舌对味。5.身对触。6.心对法。

28.相(sign;nlmitta):由心专注所生之影象。

29.苦(suffering;dhukkha):一切生灭变异现象基本的不坚固,难以满足的特性。

30.戒(virue;sila ):原指遵守特定的道德戒律,更深义为在世间的行为无贪、无瞋、无痴。

上一篇:恩施三河范文下一篇:封龙山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