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心得体会范文

2022-06-09

心得体会是我们接触事物产生的思想,也是我们明确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方式。如何结合自身的成长情况,写出勉励自身成长的心得体会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佛教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佛教的心得体会范文

论中国佛教是日本佛教的母体

佛教起源于古天竺(印度),自两汉之际起逐渐传入中国内地。日本的佛教则是经中国(或以朝鲜为中介)而传入的。在中日两国佛教文化的交流过程中,统治者的推行是佛教赖以传播的根本,频繁往来的中日僧人是日本佛教的播种者,而汉文佛典则是这些播种者所播下的佛教文化种子。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日本佛教都根源于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的传入弥补了日本原始氏神到中国儒学传入日本统治日本精神信仰的空白区。当时的日本,文化比较落后,与中国直接的文化交流还没有开展;社会还处在比较落后的奴隶制的氏族制度时代;宗教方面各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氏族保护神(氏神)。这时候佛教的传入,无疑对日本来说不仅是一种宗教,而且还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所以成为了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律令制国家的一种重要的指导性的文化思想。不得不提,圣德太子在这其中对中国佛教在日本的推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推古天皇元年(593),用明天皇之第二子厩户被立为圣德太子,并以“摄政”身份辅佐国政。他“习内教(佛教)于高丽僧慧慈,学外典(儒学等)于博士觉哿”(《日本书纪》卷二十二),对佛教尤为重视。推古二年(594),他下诏兴隆佛法,朝廷的臣、连等“各为君亲之恩,竞造佛舍,即此谓寺焉”(同上)。他自己从推古六年(598)起,对传入日本的汉文佛典,随得、随读、随讲,曾开讲过《法华经》、《胜鬘经》等,上自天皇、诸王、王女,下至百姓大众,都是他每次讲经的听众。推古十二年(604),他制定了“十七条宪法”(即政治原则),其内容大部分是宣传儒学伦理道德和佛教思想的。而且,当时日本还向隋派遣使节有3次。在派遣留学生、留学僧中有高向玄理、僧竁等人,他们在学习了中国的文化、政治制度以后也把汉文佛典带回国,在尔后进行的“大化革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公元710年日本迁都奈良,进入奈良时代。它相当于中国的唐朝前期,是中日两国佛教文化频繁交流的时期,也是佛教在日本的进一步传播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中日僧人密切交往和汉文佛典大量涌向日本,日本从中国直接间接他传入了三论宗、成实宗、法相宗、俱舍宗、华严宗、律宗,被称为“奈良六宗”。其中对六宗的传入有较大贡献的有,高丽僧慧灌及其弟子有道慈、智光(三论宗), 日僧道昭(法相宗),新罗僧智凤、智鸾、智雄(法相宗),道光(律宗),唐僧鉴真(律宗),唐僧道睿(加个斜王旁)(华严宗)。也只是到了这一时期,日本人对传入的佛教宗派及其典籍才真正开始有所认识,并且有意识地进行修习传承,从而把佛教作为镇护国家的思想武器。

到了日本整个平安时代(794~1184)和镰仓时代(1184~1333)前期,传入日本的主要有天台宗,真言宗,代表人物有留学僧最澄和空海。这一时期,日本僧人入唐或入宋取经,回国后便加以改造,使之带有日本民族特色,据此,更好地为日本的社会和政治服务,祈求国家平安。特别是后期宋版《大藏经》传入日本(宽和二年,即986年由奝然法师携回日本国)以及日本第一部印本书汉文佛典《成唯识论》的诞生,大大加速了佛教在日本的流传。

尔后,中国佛教的进一步日本化。源信和源空开创了不同于当时中国的净土宗。荣西二度入宋,开创了日本化的密宗,被认为是日本禅宗之始祖。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佛教从开始传入日本到在日本大规模盛行,再到日本产生本土的宗派,无一不和中国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留学僧在交流传承中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佛教源于中国佛教,由中国佛教发展而来,所以说,中国佛教是日本佛教的母体。

第二篇:浅谈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区别

一直以来,对佛教感兴趣其实是起源于对西藏的向往。从中学开始接触到关于西藏的书籍之后就颇感慨于它的神秘以及神圣,也自然而然产生了对其的好奇之心。但论及西藏,就必得提到藏传佛教。“吃不吃肉”这个问题是我在google键入“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区别”之后得出来的结果之一。也就是说汉传佛教是不允许吃肉的,藏传佛教里却是允许吃肉的,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正常来讲,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应该是没有区别的。汉传佛教在2000年前从印度传入中国,藏传佛教在1400年前开始从印度传入藏区,两个传过来的宗教是一样的,是没有区别的。然而佛教自传入以来,经过几千年的变迁与更迭,所谓因地制宜,仍是产生了些许变化的。两者的区别实质在于显宗与密宗的差异。密宗在汉传佛教里面大藏经都存在,唐朝以前中国内地都有密法。唐朝以后,实修的越来越少,就变得只有显宗。所谓密,就是佛陀的真言。而显是除了小乘的思想以外,以大乘佛教的普度众生这种思想为主的一个传承,简单来讲就是讲佛教的理论,不讲怎么去实修。

汉传佛教没有次第,不讲入门该怎么修,不讲学到什么时间该怎么修,不讲修行到某个层次你应该怎么修。它只有理论,只会告诉你佛教的思想,佛教的理论,佛教的传统,然后告诉你去念经。那么藏传佛教的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呢?藏区离印度只有一山之隔,在历史上很多印度高僧,跨越喜马拉雅山到藏区,特别是12世纪到13世纪伊斯兰教开始入侵印度以后,很多高僧大德跨越喜马拉雅山以后,把印度所有佛教上的制度完整带到藏区来了,所以藏传佛教的特色是从小乘开始,再到大乘。在藏区当喇嘛,必须五六岁、七八岁进去,先学五到六年佛教小学基础,才开始进入佛学院,在佛学院读15年到25年,25年就大概能拿到佛学博士学位。藏传佛教读完书以后,还要闭关三年三个月实修,从那儿出来以后,才能成为一个喇嘛。而像汉传佛教,什么时候想出家,就可以出家,在庙里面待两三年、五六年就可以当主持,这在藏区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最大的差别可能就是教育方面的根深蒂固的差别。

就像现在,如果我们中间有人出家了,立马想到的是是不是失恋了,是不是生意失败了,是不是受打击了。而在藏区听说哪家孩子出家了,每个人想到的是出家的一定是他们家里最优秀的小孩,这个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汉传佛教包括我们内地的人,都习惯性把吃肉当成是喇嘛的专利,认为喇嘛是吃肉的,和尚吃素的。事实上所有佛教的出家人本来都是吃荤的。因为佛陀时代,所有的出家人是要饭的,手里拿的钵就是要饭的东西。包括在东南亚,泰国、缅甸、斯里兰卡,所有的出家人全部都是吃肉的。但是这不代表佛教徒吃肉是正当的,但是早期佛陀时代都是出来要饭的,人家给你什么,就吃什么,从那儿以后出家人就没有选择食物的权利。所以早期全世界的出家人,没有吃素这样的制度。

但是有些吃素的概念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呢?

是从密法里面的外密产生出来的。比如,修观音法门的时候,初十,十五这些时候,就有明文规定,修药师法,修观音法门这些外密的时候,要把衣服洗得很干净,身体洗得干干净净,嘴不能有任何臭味,不能有臭味就不能用葱姜蒜,酒肉之类的东西,更需要素食。这个制度延续到中国以后,在梁武帝的时候,梁武帝对佛教特别虔诚,他认为很多出家人可以由皇亲贵族,人民来供养,不需要来再要饭,加上他的妈妈刚往生,所以很多出家人到皇宫里面修法。梁武帝看到出家人吃肉,觉得很难过,认为不应该这样,于是就禁止中国和尚吃肉,所以这个戒律不是佛陀规定,是梁武帝给汉族和尚立下的一个规定,清规戒律,从那以后和尚几乎就是吃素的。

不过现在全世界素食也越来越方便了,素食主义者也越来越多了,佛教这些法师们,被受供养的机会越来越大了,慢慢的很多地方也在学着吃素。在藏区,寺庙不提供荤菜,都是吃素的。去外面老百姓家里,老百姓给他吃什么,他就吃什么,而庙里面就吃素。

第三篇:发展佛教教育开发佛教文化旅游的必要性

作者:韩拴功

1、佛教教育对社会各界的利益和价值:佛教是我国诸多宗教非常优秀的宗教之一,佛教文化对我国社会观念、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世界佛教著名佛学大师净空老和尚说“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民间信奉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深入人心,佛菩萨的愿力感应不可思议真实不虚,受到人们爱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各个领域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佛教界也本着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天下大同、慈爱无边和谐世界大局,努力挖掘佛教文化教人培德、奉献爱心。讲戒律、讲修持、讲因果、讲道风、讲发心、讲菩萨行,这些说明了佛教教育并非是深入空门的消极群体,而是与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致的,与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吻合的。佛法对人类的贡献价值用笔墨叙述尤如投一鸿毛于太空浩瀚难尽一意,佛教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育人培德方面不是纯粹的唯心主义,而是唯物主义的最高表现形式,深入研究可了解既符合宏观又符合微观特性,既符合科学的逻辑性又符合精神文明建设,革命之父孙中山先生对佛教精辟论述为“佛教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就其对社会利益方面教人从心开始,放下嗔恨、贪欲、自私、奢侈等,利用种什么因结什么果的因果原理教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在日常生活中约束自己不良的身体行为、语言行为、意识行为,上报四重恩下方便众生,利己利人,为国为民无私奉献,从心灵深处启迪人们珍惜人生有限时光,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佛教把增进友谊、增进民族大团结、维护国家尊严、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与世界各国教界友好往来作为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教界人事严谨持戒、精研教理、精进修持、利乐有情,结合佛法正确解决人生的:生存、生命、生死问题。在学佛中开启自己的大智慧大慈悲心,外不摄七情六欲、内不执着五蕴心识,全心全意追求更高的灵性,真正利益众生,在体现生命价值观中非同一般,堪称人生福慧之旅。

2、发展佛教文化旅游事业的意义和前景:为发扬古老的佛教文化推广佛陀教育,净化人们心灵,进一步配合对外开放建设旅游大省、旅游名市,充分发挥佛教文化为主的旅游资源,使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游客可通过身临其境的旅游参观接触,不但可了解佛教文化对我国的语言、文学、艺术、建筑各方面影响力,而且通过参观可了解佛教文化的意义,学习中即可悟出佛教传入中国带来的三世(前世、今世、来世)观念、因果轮回观念、三界观念,对游人来说无论从精神财富、文化素质都是一个升华。如若能深入研究教义严谨修持定能得佛法精髓,定会成为道德文明、心灵净化、垂慈利物、具足灵根、广培智种、同一了悟的人。 佛教以深入修持佛法为宗旨,以悲智双运思想为主题,以平等和合为主旋律,以积极进取行菩萨道利益众生的精神为动力,以拔除痛苦与人安乐为目的,为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环境保护、祖国统

一、世界和平作出了一定贡献。相信在各级党政部门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各位高僧大徳的领导下舍身施教,使古老的佛教文化发扬光大,为祖国统一大业、促进文明发挥积极推动作用,为让全国人民认识佛教,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佛教,所以发展佛教教育合理开发佛教文化旅游事业意义重大也是很有必要的。

千阳县城关镇宝平路39号

邮编721100

第四篇:佛教的传人普及

佛教的传人普及、中国化与中国瓷器的发明、发展、繁荣共同进步、精神与物质的渗透,必然影响促进了中国陶瓷的发展,中国陶瓷不仅在型制,而更在装饰上日臻完美,常用佛教中的人物、植物、法器作为瓷雕、图案,作为日用、陈设器皿,广泛用于钦食、祭祀、陈列、弘扬教义。

1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佛教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的内容:人事现象逃脱不了因果报应,人们遭遇种种病苦烦恼归根到底是因为有情欲贪爱,信佛者必定能够得到精神的安抚、解脱。佛教要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以出世主义,以超道德、超现世为最高境界,与中国儒家的“忠”、“孝”构成根本矛盾。中国的佛教徒对此进行改良,通过孝亲廊清因“弃世出家”而带来“无父无君”的误会,增进各阶层对佛教的亲近感,而且还配合儒家和官府使“孝道”广布民间,在维系儒家的纲常和宗法制度发挥了重大作用。

佛教的传播方式大致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佛典的翻译和解释,一种是建寺度僧造像立塔,而向中国民间传播佛教,是以简捷的形式融以简单的佛理,除了用世俗故事、符咒方式外,便是造像了,因为造像奠定了中国民间佛教信仰主要尊神。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众说纷纭,但可信的考证为汉代张骞出使西城,而传入中原。从西汉武帝到东汉明帝,天竺(印度)人开始到汉朝,恒帝最喜欢佛教,官中曾经奉祀过黄金的佛像。西汉并没有盛行,到东汉后期才逐渐盛行,南北朝达到顶峰,成为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

战祸连连,兵荒马乱,人民无不对现实生活感到无奈与悲观,而佛教倡言佛者必能脱离苦海,且死后还可荣升涅磐净土。佛教的神不灭论、轮回论、因果报应论,正好把人们的“合理”追求委之于“来生”、“天国”,使人的精神得到安抚解脱,于是争相诵经、礼佛、以求佛来济助。随唐儒家的“拜王者、报父母”也深深渗入了佛教教义。佛教各宗的首领出入官廷,内部头目也分官阶领官俸,佛教进一步中国化了。随之而来的是佛教艺术的世俗化,敦煌壁画中唐壁画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所变化了,如六朝“清赢示病之容”的维摩诘至唐代变为健壮老头,印度传来的饲虎、贸鸽、施舍等悲惨、残酷的场面,被“极乐世界”的欢乐、幸福、安宁、中国式的大团圆取代。

佛教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思辨哲学的发展和中国石窟艺术的繁荣。南方更注重佛理推敲,促进了中国思辨哲学的发展。北方更注重佛的形迹宣传,开凿大量的石窟。从现存石窟中,可以地看到印度犍陀罗王朝佛教艺术对中国的影响。东西方艺术的交流和融合表现于壁画内容中,是北朝石窟壁画题材大量从印度传入的佛本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传统神话逐渐绘入壁画,与佛主和菩萨并列的是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白虎、青龙、朱雀玄武等。早期印度的佛、菩萨、伎乐人多为圆脸、高鼻深目、半祼体,佛身上所饰字形花纹也是从印度传来的。随着佛教中国化,在石窟壁画的风格和技法中,中国传统因素也逐渐增强,体态也由圆脸变为魏晋时江南人的瘦削、清秀,又向半圆的隋唐式转化。

2中国陶瓷文化弘扬了佛教教义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定要渗透到人类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中去,在一个政治紊乱、社会失常的状态下,佛教不独填补了人们心灵的空虚,也提供了一个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佛教和民间信仰融合后,产生了降魔伏妖与祈求佛福的种种仪式,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中国吸收并自创各派,产生了新的教义。

中国陶瓷常常用佛教中的人物作为雕塑借以弘扬教义。维摩洁即维摩,意译为“净名”《维摩洁经》说他是古代一位乘居士,是解脱境界现身说法的代表人物。飞天梵名“鍵闼婆”,意译为“天乐神”、“吉祥天”,是欢乐和吉祥的象征,佛教壁画中常见。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是修行得道人的僧侣、佛的弟子。传说释迦有十六个弟子,称“十六罗汉”,力士有世俗和佛教两种,元代藏传佛教对蒙古统治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藏传教有关的陶瓷日用器皿开流行。

贲巴壶:作为佛教专用器物,与阿拉伯人携来中原贮水具扁壶不同,贲巴壶主要用于佛事,相传释迦牟尼平生有九龙灌顶事迹。复《楞伽经》说“大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一切诸佛手灌其顶”,又传闻天竺国王即位须以四海之水灌顶以表祝愿。故我国藏传佛教将贲巴壶专用以宗教仪式。元代西藏喇嘛教(佛教分支)传播蒙古,而满族受蒙古文化影响很深,也尊喇嘛教。清代官窑生产此壶是为了供朝廷赐给天下喇嘛各寺,朝廷也曾将贲巴壶赠予曲阜孔庙,示意尊敬。

贲巴壶有流嘴、但无执柄,使用时手握壶颈,若贲巴壶省去流嘴,便称贲巴瓶,佛教徒用于盛水,或者插草其中作为礼佛陈设,因此称藏草瓶,贲巴壶也称藏单壶。贲巴是藏语音译,而梵音原作“军持”,密宗《千手千眼观音大悲心经》曰:“若为生梵天者,当于军持”。《庶物异各疏》:“梵语军持,一云军迟,此云瓶也”。又《释氏要览》云:“净瓶梵语军迟,此云瓶,常贮水,随身用以净手”。《大悲心经》又曰:“若为令一切饥渴有情得以清凉者,当为甘露手”。其手印图解亦为握水瓶,故军持复称甘露瓶。明代所制军持大多有流嘴,形状与清代贲巴壶略相似,只是结构轮廓简洁,纹饰青花,无多装饰,仍为用具,贲巴壶出于清官窑者辄为喇嘛教法器。

折腰碗:撇口、斜壁、折腰、小圈足。碗腹较浅,硬折腰、圈足甚小,随着元朝皇帝对藏传佛教的尊奉,西藏的饮茶习惯也开始流行,以末茶、面和酥油同搅成膏,沸汤点之的“兰膏”,用末茶和酥油同搅,沸汤点之“酥签”。容器是浅腹的木碗或铜碗,与折腰碗相似,可见藏传佛教的影响力。

僧帽壶:元代出现的新器型,口沿一侧设流,另一侧口沿高起似僧帽,束颈腹部鼓出,下承圈足,器盖卧入口沿之下,呈圆形,较平坦,一侧伸出遮流,上有扁圆钮,因型似僧铝的法冠而得名。仿西藏银壶造型,藏语称为“缪甘伊”,是向佛敬酒时斟酒用的,欢迎贵宾时用来敬青稞酒,可见僧帽壶与佛教的关系非常密切。

多穆壶:也是元代出现的新器物,型如直筒,上部略小于下部,上部一侧出一流,另一侧有曲柄,顶部半周高起,作僧帽状装饰有盖,壶身有三周较宽的凸弦如箍,上下以归并条连接,相交处有圆钉。是仿木制或银制的“索拉”,“索拉”分为有流和无流两种,前者是酥油荼壶,后者盛放大米和人参果。据称多穆是满语奶茶,多穆壶即奶茶壶,元代的藏传佛教,清代的喇嘛教,使它在教徒的生活中流行。

高足杯:上部为侈口碗,下承竹节形或圆柱形高足,足下端稍外撇,足内中空无釉,足和碗间以胎泥相接,关于这种高足杯的用途,过去认为是蒙古人在马上喝酒用的“马上杯”。据考藏语高足杯称为“噶予域仁”,主要用来盛酒或放人参果、大米做成的食品,是喇嘛教中具有极高地位的供器,使用时将高足杯插入金属器座中,一般置于寺庙的主佛前,平时则收藏在特制的杯套中,**和**在最重要的场合上使用,其他人严禁使用,与宗教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瓷塑出现于宋代,盛行于元代。明代由于“象牙白”瓷土的运用,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陈伟等瓷塑大师艺术达到高峰,尤以何朝宗的瓷塑观音最为珍贵。清乾隆《泉州府志》说:“何朝宗……善陶瓷像,为僧伽大土,天下传宝之”。这些瓷塑佛像流传到亚非欧一些国家,被当作珍贵的艺术品供陈列观赏,然而在日本和东南亚一些佛教国家,或没有完全“伊斯兰化”的国家,却把它作为偶象来崇拜,日本的基督教徒竟将德化生产送子观音瓷塑佛像当作圣母玛丽娅来崇拜,有不少华侨也将他们带到所在国供奉,其需求量之大几乎达到惊为的程度。

3佛教对中国陶瓷器型和装饰的影响

佛祖释迦牟尼大约和孔子同时代,印度阿育王朝相当我国秦汉时期,佛教兴盛并成为 印度国教。佛教本来并不崇拜偶像,自公元前326年,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印度西北部后,受艺术的影响,佛教徒在他们修道的石窟里,用雕塑、绘画等造型表现佛、菩萨、天王、力士形象,并以此作为崇拜和歌颂的对象,于是石窟成为佛教宣传教义的道场。佛教的传入普及、中国化与中国瓷器的发明、发展、繁荣共同进步,精神与物质的渗透,必然影响促进了中国各大名窑的陶瓷发展,佛教文化中的佛教、佛塔、力士、护法兽、菩提、冬忍和莲瓣,或成为中国陶瓷雕塑的模型,或成为陶瓷装饰的图案,尤其是景德镇陶瓷的青花瓷器更是如此。

佛教传入我国,佛教艺术也随之而来,三国、两晋瓷器装饰上已有表现,谷仓、罐和碗钵等器物出现了佛教造像和忍冬纹,工匠艺人将佛教造像与我国传统的四神、仙人、乐舞百戏和其它图案巧妙地组合在一起,风格不同于前代。莲花是佛教艺术题材之一,南朝青瓷普遍以莲花为装饰,在碗、盏、钵的外壁和盘面常常划饰垂线仰莲,形似一朵盛开的荷花。

佛教界称到达彼岸,成就完美人格者为如来,所以陷于苦难的人就向如来求救,或者萌发向如来求救的心理,为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模仿如来的陶瓷雕塑应运而生,光洁的瓷器表现了如来的大德、大智、人性、人格。菩萨遵从如来的教诲,绝不独善其身,时时眷顾弱小的人,并适时地援助他们,弘扬如来的教义,希望能和众生一起升越。菩萨、观世音本已进入如来的境界,就为了济渡苦难的众生,才自愿入地狱济助,因此,菩萨的塑像就特别多。例如人们供奉的千手观音,即是以千手象征观音菩萨以各种方法来救济迷惑、彷徨无依的人,而六地藏和六观音,是于六道中分别以救世主出现的佛。从出土的流传文物中,可以找到许多陶瓷的雕塑,面目慈祥、神态逼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陶瓷。

中国陶瓷雕塑,揉合了泥塑、石刻等姐妹艺术,特别是吸收佛教艺术及石窟造型的精髓,故造型优美、技艺熟练。甚至连衣冠服饰,社会生活也生动地反映了佛教文化的特点,如1995年在北京西城区出土的瓷雕《影青观音》,高66厘米,观音头戴宝冠、身披袈裟和璎珞飘带、体态匀称端庄、脸容腴润、神情温雅慈祥,确有一种大慈大悲、降福救难的独特气质。考古分析其制作方法是先用瓷土捏制出形体轮廓,再用刀具精工细雕,璎珞飘带则是帖上去的,施明澈莹润的影青釉再经高温一次烧成,具有清新雅致的艺术效果。七级塔式盖面绘莲叶脉络纹,中国陶瓷不再简单地就塑像而模仿,而是把这些佛教人物溶入各种陶瓷器皿中,既再现了佛教的宗旨,又丰富了陶瓷的使用功能。

唐代用印度风格塔形罐作为随葬品,型制比较特别,整体高,下大上小,略似塔形,由三个部分组成:中部器身作罐形、圆腹、平底;上部是高耸的圆锥形盖,堆塑着浮雕,下部则是高大的底座,承托罐身,饰着莲瓣纹饰,以三彩陶器最常见。唐三彩在吸收佛教文化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民族化与中国化。盛唐的人物雕塑造型准确,比例恰当,注重人物神态,注重审美心理。随着对女性欣赏观念的改变,八世纪初“吴带当风”式的胖女俑成了新一代美女的写照,衣饰线条飘逸流畅,神情气度典雅妩媚,成为佛教艺术与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生在七宝七茎莲花上,莲花在佛教及佛教艺术中占有特殊地位,被奉为“佛门圣花”。我国自古即有爱莲花的习俗,历代文人墨客多有称颂,称它为“君子”花,李白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佳句,周敦颐更是赞其“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美妙品格。基于佛教的盛行,我国人民崇尚的莲花便自然成为一种理想的装饰,以刻、印、绘的浮雕,堆、贴等不同的手法出现在瓷器上,随着佛教的中国化,莲花已失去了其宗教含义而成为优美的装饰题材。

八宝是佛教庙宇中供在佛、菩萨“神桌”上的吉祥器,也称“八吉祥”。西番莲、海马、垂云纹,金刚杵本为印度兵器,被佛教借为法器,用以“断烦恼、伏恶魔”,在景德镇青花瓷器纹饰中,称为“结带宝杵”。与佛教有关的图案都成为陶瓷装饰极为普遍的题材,其使用功能也扩大了,并不局限于佛教供器上使用了。缠枝莲纹是借鉴佛教艺术中的忍冬、卷草纹之类波形纹,同时把它和汉代彩绘以及漆器上的云气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缠枝纹。清代,乾隆把佛教作为笼络某些少数民族上层集团的一种手段,在各地广建庙宇,于是景德镇粉彩法器得以大量制作,元明以来八宝一直是青花瓷器的主要图案,但到了乾隆时,却作了成了精细的粉彩瓷器,佛教的达摩、观音等瓷雕得到了发展。

第五篇: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谛

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和苦的原因,说苦的消灭和灭苦的方法。

佛教经籍繁多,其实不超出“四谛”,即“苦、集、灭、道”,“谛”是真理的意思。佛教宣称:人的一生充满痛苦,有生、老、病、死、别离、怨憎、求欲、烦恼等八苦(即苦谛)。造成人生苦的原因(即集谛),是不懂佛教真理的缘故,若懂得佛教真理,按照佛的教导修行,就能脱离苦海,达到不生不灭,永恒寂静的境界(即灭谛)。但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经过一定的宗教修行(即道谛)。

通俗的讲:佛教的基本教义之核心就是一个“苦”字,即人世间充满着苦难,从出生到死,就离不开苦。佛教说,人生有八种苦,人们都好象浸溺在痛苦的海洋里,真所谓“苦海无边”。释迪牟尼和他的高僧门徒,把佛教思想当做一只大海里的船,称为“慈航”,把人们从苦海里救出来,叫做“普渡众生”。人们要领悟佛教的真理,做到“自我净化”,才能被“解脱”,永远脱离人世,不再“生”。 八正道

佛教通过两千年的发展,三大语系的理论系统严密,广大精微,但对社会一般的民众而言,如天之高,如海之深。而“八正道”则简洁明快,是济世良药。

八正道,佛教教义。正即不邪,道即道路、途径之意。在这儿是指八种克服以苦为根本特征的世间存在而获得涅槃解脱的正当途径或修行方法。八正道又称为八圣道,这是说通过这些修行途径,能够达到超凡人圣的境地,这也是以往圣人修行所循之途径,故而称为“圣道“。

八正道是佛教所说的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据说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向五比丘初转法轮时,所说的内容中就有八正道。因此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

八正道有:

①正见,这是最为根本的一条途径。它指对佛陀宣说的四谛的正确理解。 ②正思维,对佛教教义的正确思维。

③正语,指修口业,不作妄语、两舌等过失。

④正业,从事清净正当之身业 ,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等。

⑤正命,过符合佛教伦理的正当生活,包括不从事屠宰、贩酒及毒品等营生。 ⑥正精进,又称正方便,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槃的理想境地。 ⑦正念,一心思念四谛道理。

⑧正定,心专注一境,观察四谛为禅定对象。八正道并不是八个阶次,而是并行的应同时努力实行的。

八正道的普世积极作用

如今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正如与会大德们所言及,文明的发展,其实就是善恶两端同时俱进,光明与阴暗同在的一种共存局面,如何抑恶扬善、增加光明,减少阴暗,是佛教徒两千年来一直着力的重心所在。

十二因缘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大课题: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死的由来,佛教说为“十二缘起”,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循环相续的结果。也就是说,有情众生由于一念“无明”,因而造作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随着业识投胎而有“名色”,继而“六入”成形,藉着六入接“触”外境而产生感“受”,而后生起“爱”染欲望,进而有了执“取”的行动,结果造下业“有”,“生”命的个体就此形成;有了“生”,终将难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于是就在“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的循环之下,有情众生一期又一期的生命便因此流转不已;构成有情生死的这十二个条件互为因缘,因此称为“十二因缘”。

五蕴

五蕴: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Skanb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

①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

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②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③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④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

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⑤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的真相是无常、苦、空、无我。因为五蕴中的每一念都在生灭变化,故它是无常的;因为它无常,每一念生起后,终归会消灭,故苦;因为在五蕴的聚合中,任何的一个东西都不是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非常非一,而且没有主人,没有人控制,它一直随着因缘生灭,故无我;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东西没有自性,即使没有自己的性能,所谓没有自性,无自性故空。

佛教的“三法印”: 诸行无常

佛教讲“诸行无常”,说明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缘起、缘灭启示“无常”的道理,无常不是消极的,无常并不可怕,无常告诉我们:好的会变坏,坏的也能变好。例如:贫穷的人,只要他肯勤劳努力,积极奋发,也有致富的一天;人事不和谐,只要肯与人为善,广结善缘,也能赢得别人善意的回应;做事遇到挫折,只要能够坚持到底,逆境终将改变,因为世事是无常的,世间不会有永远的灾难。因此,无常带给人生无限的光明,无常带给我们更宽阔的空间,很多苦难都因“无常”而重新燃起无限的希望。此外,无常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把握时间,尤其学佛的人,有了“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的无常观,才能精进不懈,进趣佛道。所以,无常才能进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无常蕴藏无限的希望与生机,是最实在,最亲切的真理。

诸法无我

佛教讲“诸法无我”,是为了破除众生对自身的“自我爱”,以及对我所有物的“境界爱”。因为我们执以为“我”的身体,是生灭变化,是纯大苦聚,生理上有饥寒、疾病、疲劳等诸苦;精神上有憎怒、畏惧、失意等苦恼。当众苦逼迫时,欲离而不能,根本无“自在”可言。因此《摩诃止观》说:“无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是故,所谓“无我”,并不是说没有我这个人,而是要我们摆脱有形对待关系的束缚,使自己安住于无人我、无对待的境界中;也就是说,要我们泯灭人我对待,把“我”融入大众中。

涅槃寂静

一般人不懂涅槃的意义,以为涅槃是死后的世界,其实涅槃不是死亡,涅槃是不生不死,灭除我执、法执种种烦恼的解脱自在。因此,涅槃之乐不是死亡之后才能得到,而是当下就可体证。能够对涅槃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得到真实究竟的常乐我净,才能体会诸佛千古无我的涅槃妙谛,这才是人生最究竟圆满的归宿。

六道轮回

所谓“轮回”,是说众生将来随业要到什麽样的生存环境。佛说有“六道轮回”,道是道路、途径的意思。

六道: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其中,“地狱”是生命所处的最痛苦的状态。

①地狱道:地狱分为十八界,即孤独地狱、近边地狱、八热与八寒地狱。孤独地狱的众生受夹挤火柱间或狱门间等的煎熬,让其朝生暮死、死生不断、受尽百般痛苦。近边地狱在八热地狱四方,受尽淌尸和泥地,过煻煨(火炕),走利刃道,穿剑叶林、铁刺林之苦等。八寒地狱中由于酷寒,受身冻裂如花瓣铺展般痛苦。堕入八热地狱则受剥、烹、煮、烧等炎热苦。图中左角烈火滚滚的景色描绘的就是此。而右角冰河山川间蜷缩打哆嗦的一景就是八寒地狱。

当我们想像地狱的苦到底有多深时,这里有一个佛典上的比输可以验其苦况:在人世间,如果一天之中有三百条短矛使劲扎刺穿你的痛苦有多大,那么这只是地狱中痛苦的极微小一部分,而且是远远不及的,甚至比起地狱里的痛苦则不称其为痛苦。从苦寿来讲,“以八热而言,初等活地狱,寿同四王天五百岁,而又以四王天五百岁为一日计算,即当人间1250万岁。”即人间的1250万岁相当于初等地狱的一天。由此感叹“其苦寿如此,能不畏哉!”而何时止苦,则视所造恶业何时断续,业断则脱此生。

②饿鬼道:此道众生多受饥渴之苦。有的口干舌燥、口吐火焰;有的腹大如山、咽如针孔。所谓的“食物”一得,针孔般的咽候难以服侍大山般的腹。由于造作恶业,“不闻浆水之名,所见清水,皆成脓血,”把厕坑粪秽,视作山珍海味,饥渴难当。此道众生是因前世贪婪吝啬而身堕于此。

③畜牲道:此道众生受劳役之苦。或如牛马被人耕骑;或像鸡鸭为人充食;或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是虾米,弱肉强食,物竞天择。此道众生,包括甚广,凡有足无足、水陆空行,皆属此生。堕此是因前世愚痴贪欲所致。 ④人道:此道众生受生老病死之苦。此道反映的现实生活内容最为明显、详尽。据佛典讲,此道最适宜积德修习,超脱轮回之苦。

⑤阿修罗道或称非天道:此道众生受争斗之苦。因对天道之乐羡慕之余产生嫉忌,所以常好与天争斗,进而或断肢节,或破其身。图中描绘的此道为举旗开弓,腾雾驾云,富有大动干戈的氛围。这里还有一段曲折动听的故事值得一说。据佛典传,如意宝树(图中所绘之树)根在非天道,而顶在天道。于是众天仙理所当然地摘食果实,却使非天道的众生不得其果,所以以根植非天道为由,向天道论是,天道以为果实长于天道处,理应有权自食其果,论是是成,于是非天道向天道宣战,但两道所积福德不同,吃亏的总是非天道。大概,非天道受争斗之苦的部分原因就在于此吧。

⑥天道:是六道中造业最善的神仙居住之地。众神唯一的痛苦是死。据传,天道中的众神因长寿,乐极忘忧,从而忘却积德修习,忘记死亡。但寿命将尽时(一般说法为死前第七天),从茫茫空际中传来“某之神将要死亡”的预召,此时该神才意识到死亡,恐怖到极点,于是思想到死亡而腐臭全身,色衰颜改,众神就怜落、漠视该神,他也在极度失望和悔恨中死去。图中描绘的犹如楼阁般亭亭玉立于海中的是须弥山。按佛典所述须弥山山底在海中,山上居住诸神,其最高处住着帝释天。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佛教的心得体会范文】相关文章:

佛教心得范文05-16

佛教的命运观范文05-25

汉传佛教的思考范文06-11

人生佛教的思考范文06-15

佛教的生死观范文05-25

佛教论文范文05-12

佛教概论范文05-16

佛教艺术论文范文05-14

佛教解释疾病范文05-25

佛教文化研究范文05-25

上一篇:方剂学培训小结范文下一篇:反腐倡廉承诺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