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什么是法范文

2022-05-25

第一篇:佛教什么是法范文

佛教讲些什么道理 它的目的是什么

问:我知道,佛教在以前虽然很兴盛,但现在是科学时代,将来恐怕难免被淘汰吧?

答:这个你倒用不着担心,因为佛教不是迷信,不是宗教,它是佛陀的教育,有着高深的哲理,无论经过多少年代是不会改变的。如果你有空余时间的话,可以把佛教里的书多读一些。

问:佛教的书籍太多太深,我都看不懂,你能不能把容易明白的道理,给我说一说呢?

答:当然可以的。现在的人不是经常谈论平等、博爱、自由吗?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他所说的众生,并不是专指人类,而是连一切有生命的动物都包括在内的,就是狗猫牛马等都一样可以成佛,因为它们都有佛性。等到成佛以后,也就和释迦牟尼佛处于同等的地位,这才是真正平等啊。既然狗猫牛马等都有佛性,所以我们要爱护它们,应该和爱护人类一样,这才叫真正的博爱呢。佛教是专门讲究解除苦恼的方法的,等到烦恼断尽了,心里无挂无碍、无忧无虑,这才算是真正的自由呢。

问:真的,心里不清净有牵挂,总是算不得自由。

答:由此可知,佛教的道理不但不和现在的学说违反,并且更加彻底了一些。如果人人都照着佛的说法去做,你想世间还会有刀兵盗贼的灾难吗?况且,这不过是顶浅近的道理,随便拿来给你说说罢了,至于高深的理论,不管说多少年都说不完的,真是无穷无尽的呢。

问:这么说来,想要逃避灾祸和各种苦难,最好是学佛的了。是不是?

答:是的,不过学佛的好处,却不是仅仅可以避免灾难,学佛的人所希望的最终目的是,将来也能成佛,和释迦牟尼佛一样。

问:真的吗?请问成了佛,又有什么好处呢?

答:你要知道作为一尊佛的好处,应该先明白做众生的缺点和不好的地方。就拿我们人类来说吧,我们一生下来,就和苦恼订了合同,亲爱的偏不到头,有仇有怨的偏偏碰在一起,纠缠不清,还有天然的灾害,意外的祸患,就算你有钱有势,灾祸还是跟在后面。即使那些可以摆脱得了,但却没有不病不老,更不能不死的。这都是因惑造业,因业爱苦的自然规律,(关于惑、业、苦,后面再详细说明)。佛是已经修行圆满,了脱生死,进入到了涅槃,最大好处。佛看到我们受苦,象在火坑里一样,特地教我们许多成佛的方法,使我们脱离这个火坑,改造这个火坑。

问:既然这个世界是个火坑,学佛又很费功夫,当我们碰到灾难的时候,还不如直截了当弄点毒药把自己药死,这样,不是一了百了,立刻跳出火坑了吗?

答: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个世界虽然是火坑,只要我们大家肯发心学佛,是可以用我们的力量把它变成乐园的。这是佛教的积极精神。如果用寻死的方法,死了以后真的一切都完了,那倒也未尝不可。应该知道,死后并不是一切都完了,以后还须要转生的。照佛经上说,自杀是有大罪的,再转生的时候,所得到的报应一定会更痛苦,往往长期沉沦鬼道,非常惨痛,那不是跑到比火坑更苦的地方去了吗?

问:人死了以后,灵魂再去转生,这事是真的吗?

答:怎么不真呢。自古以来,历史上记载,死后再转生的人,能够知道前一生所住的地方,做过的事情;还有死了以后借尸还魂的,他讲的方言和他本人完全不同,这些事例不知有多少呢。就是现在,也时常有这一类的事情发生,你以为都是哄骗人的吗?

问:自然不全是哄骗人的,但不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答:你听说过六道轮回吗?我来说给你听。一般人所说的灵魂,在佛学上叫作神识。人的肉身死了,他的神识是永远不死的。那神识凭着他生前行为的善恶,或者升天,或者再转生做人,或者作阿修罗,或者变畜生,或者变饿鬼,或者入地狱。这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叫做六道。等到这一生受报完了,又根据所作的善恶业因,再转入另一道去,这样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来回轮转,永远没有停止的一天。

问:关于因果轮回的道理,我还不大明白,可以请你详细地再说一说吗?

答:因果轮回的道理很是明显,但是,因为我们被妄心所迷,我执所缚,本来所有的原来存在的智慧,被尘俗中名利等念头蒙蔽了,所以,虽然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是落在因果轮回之中,但自己一些也不觉得。

“因”就是事实的起因,没有因决定不能成为事实。“果”就是事情的结果,无论什么事,不做则已,做了总免不了要结果的。果之随因,如影随形比如人想除掉本身的影子,谁都知道是不可能的;有了事情的起因,而要避免结果,无论从事上或理上讲,也是不可能的。

问:既然有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什么有些恶人一生享受荣华富贵,有些好人倒反而贫穷困苦一生潦倒呢?

答:因果不能只从现在一世来看,它概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时间)。首先说说现在的因果,这可分为三个层次来说:第一,象人撞钟即刻就可以发音;第二,象人播谷,春天种下去,秋天才能收获;第三,象有有不良嗜好或者畏难苟安,怕困难,怕辛苦,只求暂时安乐,日后就要冻饿而死。这三个层次,虽然得果的早晚不责同,但是完全属于现因现果。

问:过去世的因果呢?

答:过去世的因果,你只要从生在富人和穷人家里的孩子来看,他们的享受是有很大差距的。那些初生的小孩在今生还什么都不知道,根本没有造善因,也没有造恶因,似乎不应该在生活上有这样好坏的差别。要知道,这都是因为他们各人在前世已经造下不同的因,所以今生才得到不同的果呢?

再说未来世的因果。譬如甲乙两人多年前都造了善恶不同的因,但总是看不到他们得到各别应得的果。要知道,今生虽然得不到,来生一定逃不了的。《因果经》说“欲知过去因,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看其现在因”。这说明因果的关系是错误不了的,消灭不了的。

问:因果的问题我明白了。那么轮回是怎么一回事呢?

答:至于轮回的问题,佛曾告诉我们“四有轮转”的道理,就是死有、中有、生有和本有。

我们现在所有五蕴(色、受、想、行、识)凑合成的假我,也就是色身和思想意识合成的身体,就是前世烦恼以及善业恶业,和不善不恶业所感得的结果。当前世临终最后刹那时叫做“死有”。

问:那中有呢?

答:从死有之后,到今世托生母胎之前,这中间所有的有情身体,叫做“中有”。这中有身也叫做中阴身,象五六岁的小儿那样,眼目耳鼻和其他的要都具备的,是极微细的净色组织成的,我们的肉眼不能看到,只有天眼才能看见它的形状。关于住在中有位中的时间问题,据法救论师说:“时间长短没有一定,倘若碰不到可以投生的机缘,中有可以长存,直到因缘和合,中有就去投生到人或畜,或其他各道中去。”(一般说来,中有存在的时间至多七七四十九日。)

问:什么是生有呢?

答:中有托生以后,所有的身体就是生有。中有转变成生有,是由于颠倒心。男子攀缘他的母亲而起爱欲,女子攀缘她的父亲而起爱欲。由于这种颠倒心,中有才结生于母胎,那结生的最初一念,叫做“生有”。

问:从结生以后,住胎出胎,直到一期寿命完尽,叫做“本有”。从这本有再起烦恼业因,招得未来的结果。这样,又从“本有”转到“死有”,“死有”转到“中有”,“中有”又转到“生有”,依次相续,轮转不息,比如车轮循环轮转,没有停止的时候。这就是轮回,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来回轮转永不断灭的。

问:究竟谁是轮回的主宰者呢?

答:心是起惑造业,轮转生死的掌权者,由于心里一时迷惑,不明真理,不知因果,于是随意去造恶业,造了恶业,必然产生恶果;得了恶果,心里更烦恼、更糊涂,迷惑也更深,从而又去造业,又受苦果。这样,惑业苦将轮转不断。这就是生死、死生永不停息的缘故。

问:轮回可有办法斩断吗?

答:我们要断轮回,出三界,必须在起心动念处着手。如果能够发菩提心,专精一念,求生极乐世界,那么,所造的是佛因,将来一定结成佛果,因为所转的念头不落人天福报,或者贪狠害人的恶业中去,将来一定可以超出轮回的。这道理不是很明显吗?

问:这六道里面,哪几道是好的呢?

答:比较起来说,天道是最享福,寿也最长,人道是也享福也受罪的。再往下说,一道不如一道,饿鬼和地狱两道所受的罪,那就不堪设想了。

问:那么,我们最好生到天上去享快乐,不知可有方法吗?

答:方法虽然有,不过我们却不应该希望生在天上。因为上面说过,无论在哪一道里等到报应完了,就要转到其他的道里去。那么,生到天上,就算作了玉皇大帝,等到天福享完了,也非死不可,死了以后,仍旧可能到畜生或其他道里去受罪,佛经里是有许多事实说明的。可见,只要落到六道里去,就没有一处是安身之地的。要想享受永久的安乐,非想法子跳出轮回不可。

问:怎么才可以跳出轮回呢?

答:我不是已经说过,只有学佛了嘛。

问:我们凭着良心多做一些好事,不是也能跳出轮回吗?

答:那不行。那没有用处。行善的人将来只能生到天道或人道享受好的报应,上面我也已经

说过了。可是这些享受是不长久的,仍旧要在六道轮回。要长久,就得脱离六道轮回;要脱离六道轮回,非学佛不可,单凭行善是不够的。

问:常听人说,人的生死是玉皇大帝和阎罗王掌管着的。现在你说,学佛就可以脱离轮回,难道佛也管得着这些事吗?

答:不是这么说的。你的生死,不但玉皇大帝和阎罗王管不着,就是佛也管不着,只有你自己能掌管得了的。

问:我不愿意死,怎么早晚要死呢?我愿意上天堂,怎么不能去呢?你说生死完全是我们自己掌管着的话,我真不明白了。

答:这也没有什么不容易明白的。懂得因果的道理,就不难了解了。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你所做的事情就是因,所得的报应就是果。比方说,你今生的行为符合人的道理,那么,你来生就还是一个人;你今生的行为和天道相似,那么来生就能升天;其他各道都是这样。这就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都是自然而然毫不奇怪的事。你种的是豆,天神不能教它变成一只瓜,同样的道理,你种的是人的因,天神自然不能强把你变成畜生,这是很明显的。再说得简单明白一点,就是作善的得福,作恶的得祸。作善作恶当然由你自己作主,那么,生死祸福还不是你自己掌管着吗?

问:你说作善的得福,为什么有些好人往往遭到不幸的事呢?你说作恶的得祸,为什么作恶的人倒反而运气很好呢?你说的因果报应怎么讲得通呢?

答:这比方种树,种子刚下到泥土里,立时就能结果吗?又比方借钱给人家,哪有才交到他的手上,立刻就来还的呢?佛教讲的因果报应,是包括前生、今生、来生三世来说的。有的前生造的因,今生才结果;有的今生造的因,当生就结果;有的今生造的因,隔几生几十生或几千万生以后才结果。这就和果树的结果有早有晚是一样的,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怎么会讲不通呢?

问:阎王、判官、城隍、土地究竟有没有呢?

答:有是有的,不过他们和世间的法官一样,只能照着法律办事。你不犯法,他们怎么也管不着你的。

问:要不要供养他们呢?

答:他们也和我们一样都在轮回里面,但是他们造了善业,有福德,我们应该向他们表示敬意,但不必角佛菩萨那样供养他们。

问:玉皇大帝呢?

答:玉皇也在轮回之中,但他是护法天神,我们也应当对他表示敬意。

问:神仙呢?

答:神仙有天仙、地仙等等不同,或者属于天道,或者属于人道,或者属于鬼道,都是六道众生。我们不应该崇拜他们,学习他们,因为我们是要了生死,出三界的。

问:大仙堂一类的东西,不是就该取消它了吗?

答:那还用说嘛。狐狸之类都在畜生道里,是用不着恭敬它们的。

问:不恭敬它,它作怪起来怎么办呢?

答:学佛的人,天上的神都要来恭敬的,邪魔鬼祟又怎敢来作怪呢?但我们既然学了佛了,

应当普度众生,虽然不去恭敬它,也不要妨碍它才是呢。

问:佛既然也管不着我们的祸福,自然我们也不用恭敬他了。对吗?

答:那又不然。我们既然想脱离轮回,就要照着佛的教导去学,那么,佛就是我们的老师了。你不去恭敬老师,那还算是学生吗?

问:还有菩萨呢,我们应该恭敬他们吗?

答:“菩萨”是梵音,是印度话,照原来的意思翻译,就是“觉悟众生”。因为众生不觉,菩萨就将他们觉悟到的道理,来教化众生,觉悟众生。菩萨的慈悲心很切,他们专门帮助佛来度脱众生。拿学校来比方,佛就是校长,菩萨是教师,那么学生恭敬教师是当然的事了。

问:我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学佛的人除了供养佛菩萨以外,再供养天仙神鬼似乎更好些,因为有些神庙里各类神祗、娘娘很灵感,求事求财,求病早好,求消灾免祸,也有感应。我们难道不要去敬事他们吗?

答:有的神鬼确实也有一些灵感,可以满足你的所求,但他们总不如阿弥陀佛的愿力大,神通广。你为什么不去求阿弥陀佛,以获得更迅速、更圆满的效果呢?而且信仰了阿弥陀佛,时刻想念他,还能开发智慧,消除人生各种烦恼和痛苦,到了寿命终了的时候,佛还会接引你到极乐世界去呢。

还有,因为你要成佛,须要一心一意地学佛才是;假使你一面和佛菩萨接近,一面又常和神鬼来往,心里自然不专了。等到临终的时候,可能会反佛忘记了,一直跑到鬼道里去,也说不定呢。

问:现在我明白了,要脱离六道轮回的苦恼,必须学佛,学佛的人除了佛和菩萨以外,一切天仙神鬼都不可供养。是不是这样呢?

答:这就对了

第二篇:问:我为什么从佛教找到了精神寄托?

答:佛教是佛陀教育的简称,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经教,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说实在话,人类虽然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在生命科学方面,人类还处在很无知、幼稚、低级的阶段。

古今中外的很多伟人、科学家、名人,他们以自己锐利的思考,感受到佛教的伟大智慧。或从佛教中汲取精神食粮,极大的提升了自己的道德和智慧,助力自己的学业、事业,成为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和佼佼者;或者遵从释迦牟尼佛的教导,认真修行,终于证得圣果超凡入圣。比如孙中山盛赞佛教:“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近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文学巨匠鲁迅说:“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他居然早已明白的启示了。” 所以你并不一定要信仰佛教,但却不能不了解佛教!

佛教 哪里仅仅是一种精神寄托那么简单,往小了说,佛陀教育可以帮助人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可以增长德行提升智慧,明了做人处事的正确道理和方法,开创属于自己的幸福美满的人生。往大了说,佛教可以帮助人超越六道轮回的苦海。何为六道轮回?佛说人有两个生命,一个是肉体生命,肉体生命有生必定有死。另外一个是慧命,俗话称之为“灵魂”,佛教里面称为“神识”,神识是永恒不灭的,神识才是真正的你。肉身只不过是“神识”暂时居住的房子而已。肉身死了,神识在24小时内离开身体,一般不超过49天又去投胎,投胎就是换个身体而已。人真的有灵魂吗?英国科学家约翰·艾克里爵士,因发现并证实众生灵识不灭,而荣获了1963年诺贝尔医学奖。同时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全世界科学家举手表决,承认有六道轮回。有一张光盘“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由钟茂森博士主讲,你可以进一步了解。

当代高僧净空法师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我现在是亲身体会到了,真的很快乐很自在。这种喜悦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只有认真学佛的人,才能体会到。(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到您,阿弥陀佛!)

第三篇:关于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法行政载体的思考

2004年3月23日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对依法行政的目标、基本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制度建设等11个方面作出了规定和要求。但如何落实依法行政的这些要求,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健全行政法律体系和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是推进依法行政的两个基本要素,而行

政执法责任制恰恰是使这两个要素得以真正落实的载体和手段。笔者认为,建立一套科学的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推进依法行政的载体和手段。

一、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涵义和特点

(一)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涵义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大量的经常性的活动,直接面向社会和公众,行政执法水平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政府的形象。长时间以来之所以出现各种执法问题,就是因为违法没有成本或风险很低,为解决这一问题,行政执法责任制应运而生。何为行政执法责任制呢?关于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概念,理论界主要有如下表述:一是行政执法责任是指行政机关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不履行行政法律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行政执法法律后果。顾名思义,行政执法责任即一项法律上的制度,是关于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应尽的义务及其所承担法律责任的制度。二是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和司法机关的执法责任制相并立的一种执法责任制度,是指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规范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法规的职权,明确各行政机关及行政机构工作人员的执法责任,完善执法程序,建立过错责任追究的法律制度。三是所谓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一种岗位责任制,即用法律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手段明确规定每个机构实体、每个行政职务、每个权力行使者的职位范畴、工作性质、职责范围等,以便能够使每个行政机关和公职人员各司其职、人尽其能、各负其责的一种行政法制度。四是行政执法责任制是一种把执法质量和执法者个人责任联系起来的制度,其目的在于提高执法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保证执法质量。五是行政执法违法责任,指的是行政人对其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处理具体行政事务的过程中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及其后果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笔者认为,行政执法责任制是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目标,通过明确执法范围、执法程序,分解执法责任,将执法职权和责任承担统一起来,制定监督制约机制和量化考评办法,对行政主体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者不履行行政法律义务所应依法承担的行政法律责任予以追究的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制度。

(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特点

行政执法责任制概括起来具有责任的确定性、双重性和全过程性等特点:

一是责任的确定性。行政执法责任制通过建立一种制度,第一次在行政管理中将行政“责任心”转化为行政“责任制”,用建设一种与行政职权相对应的责任机制,将责任由不确定状态转化为有明确标准可操作的规范状态落实在每一个行政执法的岗位中,这种责任制的建设,突破了行政管理领域“首长负责制”的局限,将职权的行政责任分解、配置在各个行政岗位中,使具体行政管理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兼顾责任规范,从而达到规范行政行为的目的。按照我国行政机关层级制的特点,行政机关内部层级之间和各岗位职能之间具有制定业务流程以及工作顺序的程序与机制,行政机关内部各管理体系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这就决定了一个对外的行政行为,一般要由行政机关内部多个行政岗位职能运做才能完成,这就为对行政权力运行进行权力分解、相对设置责任提供了可能。行政执法责任制正是通过进行职权岗位的分解,通过对各级行政机关内部的管理权限进行重新整合,理清职权分布,明晰职权运行环节,规范具体职权行为,既改变了过去行政机关内部上、下、左、右职权界限模糊、上下推委的低效率状态,又形成了各个职权岗位的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行政职权运行的“齿轮链条”,从而使责任更加确定具体。

二是责任的双重性。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评议考核机制。评议考核是落实责任制的主要保障,评议考核制的功能是通过对行政机关职能履行的内外部评议和上级的考核,检查其职能履行和责任落实情况。评议考核的功能不仅只体现在对行政责任落实和追究上,它还体现了对行政管理活动的绩效评估。而绩效评估,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向导,以效益和效率相统一为原则,以效益最大化为中心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管理模式。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的评议考核制,不只限于评价责任和追究责任,它通过对行政执法过程中现实存在的大量属于不规范行为进行规范,并通过设置“行政处理”的追究方式,杜绝行政执法过程中“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违规现象,再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过程中更多的引入绩效评估为内容的评议考核,相对于其他性质的责任追究制,不仅有惩戒的功能、预防的功能,还具有激励的功能。

三是责任的全过程监督。行政执法责任制通

过分解岗位责任,衔接行政执法职权运行链条,最充分的将行政监督覆盖于行政权力运行的过程中,实现了对行政行为的过程监督。关于对行政的监督,从行政行为的全过程看,一般化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而对具体的行政行为的监督,主要应当在于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目前在我国,比较健全的行政监督机构对行政的监督,主要集中为行政行为的事后监督,

比如行政监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但由于错误的行政结果必然产生不可挽回的行政代价,错误结果的纠正起到预防功能还做不到完全覆盖再发生的行政行为,因此,对行政行为的过程监督,曾是行政监督的重点。而对行政行为的事中监督,由于过程复杂、范围宽泛,各行各业的业务分类差距较大,且涉及行政机关内部管理机制的运转,曾是监督中的难题。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正是通过理清、界定行政执法各环节、各岗位、各流程的职权和责任,为行政机关内部管理建立起一种上下左右规范的、严密的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机制不仅使行政执法行为的运行过程处于明晰、公开的状态中,而且相互之间具有制约和监督作用,当一个执行环节没有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那么预先设置的业务流程,便不能流转到下一个环节,或在规定流程中留下明显的未按规范操作的痕迹,这样,就会及时发现违法和不当的行政行为,就会使行政行为的错误率降至到最低点,由此可见,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价值不是最大限度的追求对行政行为错误结果的追究,而是最大限度地追求把错误的行政行为阻隔和消除在行政行为运行过程中,解决了行政执法的过程监督问题,真正使依法行政落到实处。

二、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度是推进依法行政的载体和手段

依法行政主要从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制建设和执法监督两个方面来实现,而行政执法责任则是这两个方面得以真正落实的载体和手段。

(一)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度是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制度得以真正落实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从规范行政行为的制度建设上看,我国的依法行政进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是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开启了新的一页。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确立了对行政进行司法审查的制度。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或法定的其他权利的,可以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二是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颁布实施,其真正的意义在于他在行政救济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规范行政行为的制度,对行政机关行使行政处罚的主体、职权范围、处罚程序进行了明确规定,并明确了“处罚法定”的原则,即行政职权只有在法律有明确的规定时,行政机关才能为之,这是依法行政最重要的原则和标志。

三是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颁布实施,它规定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就可以提起行政复议”,这就是表明,只要是对社会引起利益关系的行政行为,都置于行政复议的范围之内,使行政机关对社会的管理行为最大范围的置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监督之下。

四是2004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它对违法设定行政许可和不予行政许可、权责脱钩、监督不力以及忽视公民对行政事物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行为规定了法律责任,明确规定了许可权的行使必须与责任相统一,向社会公开许可的主体、依据、内容、过程、内容、过程及结果,规定了许可听取意见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听证制度、举报投诉制度等。这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有利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行政管理,并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

这四部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推动了依法行政的进程,但随意行政、执行法律采取简单的实用方式、违反法律目的执法、曲解法律行政的行为还比较严重。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责任不具体,并且缺乏全过程的监督。因此,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制度得以真正落实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二)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完善现行执法监督机制并使其发挥作用主要手段

目前,我国对行政的监督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监督体系,包括人大的权力监督部门、行政专门监督机构的监察部门、内部监督的行政复议部门、司法监督的行政诉讼部门等,但在其内部结构和运转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监督主体受制于监督客体,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现实中我国以系统内部自我监督为主,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机构大都存在于行政机关内部,受上级业务部门和同级党委、行政机关的双重领导因而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同时又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这种联体的结构形式,监督难免软弱无力。二是监督机制运行单向,自上而下的监督较为有力,而自下而上的监督薄弱。在行政机关层级监督中,由于行政机关担负着繁重的行政管理任务,难以投入很多力量对下级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而下级机关的主要任务是要完成上级行政机关的任务,层级监督的中心也就自然转向对任务的完成上,工作监督可以替代其他监督,对下级违法行为的监督,也常常因工作任务完成的好坏大打折扣。三是监督内容偏重于事后监督,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常被忽略。行政执法责任制是从依法行政和行政管理双重角度出发,按照分工优势和归责原则,把握职能联系和流动的逻辑性,以执法权为监控点,形成了一个切实符合执法实际和依法行政要求的内部执行模式,这在行政管理领域尚属首次,这使一种执行机制的创新,在现实中由以往被动的监控变为全面监控,由以往的局部监控变为全面监控,由平面监控变为立体监控,由人工监控变为科学监控。从而完善现行执法监督机制,并使执法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三、建立一套科学的行政执法责任制

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载体和手段,但行政执法责任制发挥其作用的前提是建立一套科学的行政执法责任制。

虽然全国各地已经都在探索推进依法行政的途径和手段,并已经初步认识到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作用,但就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行政执法责任制还处于探索阶段。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对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提出了意见。本文结合《意见》,就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行政执法责任制谈几点看法。

(一)执法职权分解到具体执法岗位是前提。将执法职权分解到具体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是执法责任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执法职权分解既要避免平行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之间职权交叉、重复,又要有利于促进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同层级的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之间的职权要相互衔接,做到执法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

(二)确定每个执法岗位的执法责任是中心环节。确定每个执法部门、机构和岗位执法人员的具体执法责任是执法责任制发挥作用的中心环节。任何一个好的制度如果不对其违法行为设定相应的法律责任,该制度也不能得到贯彻执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采取适当形式明确执法部门的具体执法责任,执法部门应当采取适当形式明确各执法机构、执法岗位以及执法人员的具体执法责任。

(三)建立健全评议考核机制是关键。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是评价执法工作情况、检验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是否依法行政的机制,是执法责任制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 评议考核的主要内容是行政执法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行使行政执法职权和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包括行政执法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规定,行政执法行为是否符合执法权限,适用执法依据是否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是否合法,行政执法决定的内容是否合法、适当,行政执法决定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结果,案卷质量情况等。评议考核主体要结合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制定评议考核方案,明确评议考核的具体标准。评议考核中,要将执法部门内部评议与外部评议相结合。对行政执法部门或者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评议,必须认真听取相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意见。外部评议情况要作为最终考核意见的重要根据。外部评议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执法评议卡、设立公众意见箱、开通执法评议专线电话、聘请监督评议员、举行民意测验等方式进行。

(四)追究执法责任是保障。结合对执法的评议考核,切实追究行政执法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是执法责任制发挥作用的保障。对有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执法行为,对行政执法部门可以根据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或者影响的恶劣程度等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和党纪政绩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篇:论中国佛教是日本佛教的母体

佛教起源于古天竺(印度),自两汉之际起逐渐传入中国内地。日本的佛教则是经中国(或以朝鲜为中介)而传入的。在中日两国佛教文化的交流过程中,统治者的推行是佛教赖以传播的根本,频繁往来的中日僧人是日本佛教的播种者,而汉文佛典则是这些播种者所播下的佛教文化种子。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日本佛教都根源于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的传入弥补了日本原始氏神到中国儒学传入日本统治日本精神信仰的空白区。当时的日本,文化比较落后,与中国直接的文化交流还没有开展;社会还处在比较落后的奴隶制的氏族制度时代;宗教方面各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氏族保护神(氏神)。这时候佛教的传入,无疑对日本来说不仅是一种宗教,而且还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所以成为了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律令制国家的一种重要的指导性的文化思想。不得不提,圣德太子在这其中对中国佛教在日本的推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推古天皇元年(593),用明天皇之第二子厩户被立为圣德太子,并以“摄政”身份辅佐国政。他“习内教(佛教)于高丽僧慧慈,学外典(儒学等)于博士觉哿”(《日本书纪》卷二十二),对佛教尤为重视。推古二年(594),他下诏兴隆佛法,朝廷的臣、连等“各为君亲之恩,竞造佛舍,即此谓寺焉”(同上)。他自己从推古六年(598)起,对传入日本的汉文佛典,随得、随读、随讲,曾开讲过《法华经》、《胜鬘经》等,上自天皇、诸王、王女,下至百姓大众,都是他每次讲经的听众。推古十二年(604),他制定了“十七条宪法”(即政治原则),其内容大部分是宣传儒学伦理道德和佛教思想的。而且,当时日本还向隋派遣使节有3次。在派遣留学生、留学僧中有高向玄理、僧竁等人,他们在学习了中国的文化、政治制度以后也把汉文佛典带回国,在尔后进行的“大化革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公元710年日本迁都奈良,进入奈良时代。它相当于中国的唐朝前期,是中日两国佛教文化频繁交流的时期,也是佛教在日本的进一步传播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中日僧人密切交往和汉文佛典大量涌向日本,日本从中国直接间接他传入了三论宗、成实宗、法相宗、俱舍宗、华严宗、律宗,被称为“奈良六宗”。其中对六宗的传入有较大贡献的有,高丽僧慧灌及其弟子有道慈、智光(三论宗), 日僧道昭(法相宗),新罗僧智凤、智鸾、智雄(法相宗),道光(律宗),唐僧鉴真(律宗),唐僧道睿(加个斜王旁)(华严宗)。也只是到了这一时期,日本人对传入的佛教宗派及其典籍才真正开始有所认识,并且有意识地进行修习传承,从而把佛教作为镇护国家的思想武器。

到了日本整个平安时代(794~1184)和镰仓时代(1184~1333)前期,传入日本的主要有天台宗,真言宗,代表人物有留学僧最澄和空海。这一时期,日本僧人入唐或入宋取经,回国后便加以改造,使之带有日本民族特色,据此,更好地为日本的社会和政治服务,祈求国家平安。特别是后期宋版《大藏经》传入日本(宽和二年,即986年由奝然法师携回日本国)以及日本第一部印本书汉文佛典《成唯识论》的诞生,大大加速了佛教在日本的流传。

尔后,中国佛教的进一步日本化。源信和源空开创了不同于当时中国的净土宗。荣西二度入宋,开创了日本化的密宗,被认为是日本禅宗之始祖。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佛教从开始传入日本到在日本大规模盛行,再到日本产生本土的宗派,无一不和中国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留学僧在交流传承中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佛教源于中国佛教,由中国佛教发展而来,所以说,中国佛教是日本佛教的母体。

第五篇:佛教传入中土及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创始人

•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逝世。 • 他弟子很多,据传有五百人,其中著名者有十人。

• 母亲梦象受孕 、七步莲花 、姨母抚育、出游感苦 、夜别妻儿 、夜渡凡尘 、削发更衣 、面壁静心 、六年苦行 、牧女献糜 、树下静悟 、魔女炫媚、众魔败阵、大悟成佛

•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趺坐四十八天,已是十二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他默坐金刚座上,示现种种禅定境界,遍观十方无量世界和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一切事情,洞见三界因果,十二月八日凌晨,明星出现天上,他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人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体息,天鼓齐鸣,发出妙音,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

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开始教收徒,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 • 鹿苑传教 、佛陀收徒、佛陀说法、佛陀省父、重见妻儿、採花献佛 、佛化无恼 、佛度猎人、驯服醉象 、收比丘尼、不蓄金银 、象猴得渡、普渡众生、佛说前生 、双林灭度 、佛光普照 、佛教圣迹

• 释迦牟尼八十岁时,一日到了拘尸那伽城外娑罗双树林间,这地方四面各有两株娑罗树,枝枝相对,叶叶相映;中间绿草如茵,上下野花如锦;香气四溢,清幽宜人。 •

佛陀命阿难在双林中设席铺床,然后头北面西,右胁着席,叠足安卧,中夜之时,他对弟子说完最后的遗教,便默然无声,安祥圆寂。

释迦牟尼双林灭度后,他的出家弟子和世俗弟子们无不泫然流涕。皆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瞻仰佛的遗容,缅怀佛的功德。七日后,由大弟子摩诃迦叶主持了葬礼,在拘尸那伽城天冠寺举火焚化。薪尽火灭,摩诃迦叶取出舍利(高僧遗体焚烧后留下的珠状物),分为分份,用净器装盛,分送八国造塔供养。

• 释迦牟尼静坐菩提树下得大觉悟后,创立了佛教基本教义,他广收门徒,组建僧团,度人不计其数,总计其一生,说法四十余年,谈经三百余会,功德无量。

• 自他灭度后,佛教弟子多次聚集,追述他所教的学理,编集成卷帙浩繁的大藏经。

• 他的生平事迹,也随着佛教在亚洲地区的传播而流传开来,并逐渐被后人赋予神秘的色彩,他本人也被神化为法力无边的佛祖。 • 我国汉族地区人们习俗上称他为如来佛,如来,是佛的十种称号之一,“如”即“真如”,指佛所说的“绝对真理”,循此真如达到佛的觉悟。 • “如来者,乘如宝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

• 大乘佛教认为有许多佛,故如来并不一家专指释迦牟尼。

一、佛教传入的时间 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举了11种佛教入华的传闻。

分别有:三代以前伯益己知有佛说、周昭王佛法己来说、孔子深知佛为大圣说、战国燕昭王时传入说、沙门释利防等18贤者赍经来化始皇说、汉武帝时休屠金人说、张骞通西域始闻说、东方朔劫烧说、西汉成哀时刘向叙列仙说、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屠经说、东汉明帝求法说等。

举例1,劫烧

•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三:“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可试问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人来洛阳。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道人云:„经云:“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此劫烧之余也。‟乃知朔言有旨。”

劫灰

《梁高僧传》卷一《汉洛阳白马寺竺法兰》:“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问东方朔,朔云不委,可问西域人。后法兰既至,众人追以问之,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 例2,景庐受经说

• 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说。 例3,学为浮屠,斋戒祭祀说

• 《后汉书·楚王英传》: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八年,诏令天下死罪者入缣赎。英遣郎中令奉黄嫌、白鱿三十匹诣国相曰:“托在蕃辅,过恶累积,欢喜大恩,奉送嫌帛,以赎想罪。”国相以闻,诏报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柯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撰。”因以班示诸国中傅。英后遂大交通方士,作金龟玉鹤,刻文字以为符瑞。

例4,汉明帝感梦求法说

• 东汉明帝(后汉第二代皇帝)永平年间感梦求法说。 结论:

• 佛法在东汉传入是不争的事实。

• 《四十二章经序》: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曰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还应更早些,其确切时间,应再往前推至西汉末年左右。

佛教有北传南传两路

• 北传是经中亚细亚传入中国内地,再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地;一条是传入我国西藏地区,形成了藏传佛教; • 南传入斯里兰卡,再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以及我国云南的傣族、德昂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

二、佛教介绍

• 相传约在公元前6到5世纪,古北印度迎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释迎牟尼创立了佛教,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开始从南亚次大陆以南北两条路线向其他国家传播。其中佛教向北传入大夏、安息以及大月氏,并越过葱岭传入中国西北地区。

佛教的经书是由最早的佛陀入灭之后,由佛弟子结集的,当时分在王舍城外灵鹫山的窟内和窟外分别结集。五百阿罗汉在窟内,上千比丘在窟外;故此成为后期的上座部和大众部两支。上座部即现在的泰国、斯里兰卡、缅甸为代表;大众部发展成大乘佛教,以中国为代表。 • • 印度佛教经历了原始佛教阶段之后,又依次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三个发展阶段,最终分成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 “乘”指运载工具,比喻“普度众生”,从现实世界的此岸到达“悟”的彼岸。 • 大乘强调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自利、他利并重; • 小乘主张自利、自度,即自我解脱。

• 北传佛教以大乘为主;

• 南传佛教主要是小乘上座部佛教。

佛教的基本教义

• 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

• 缘起论即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论说。

• 缘起论是佛法的代表,是佛教与世界上其它宗教或古今任何哲学流派相区别的根本特征。

• 以缘起论为根本教理,逐渐发展出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六大缘起等一系列缘起论系统教说

• 缘起论以“法印”为基础,以“十二因缘”、“四谛”、“八正道”为中心思想。

• 大乘佛教以诸法实相作为法印,称一实相印。

• 所谓诸法实相,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此系佛陀觉悟之内容,本然之真实。

• 佛教认为,世俗认识的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

四谛又作四圣谛

• 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就是:苦、集、灭、道。 • 苦谛,即把现世看成是痛苦的,人生充满着苦。

• 集谛,即把苦恼产生的原因,看成是起源于人本能的欲望(色、声、香、味、触五欲)。 • 灭谛,即相信苦恼的根源——“五欲”,是可以完全消除的,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解脱”而成佛。

• 道谛,即相信有一条可以使人解脱的途径。

• (1)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

• (2)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谓一切众生,由于贪、瞋、痴等造成种种业因,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

• (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

• (4)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

八正道

八正道又叫八圣道,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即要求人们按照佛教的教义来观察、思考、说话、行动和生活。

• (1)正见:正确的见解,离开一切断常邪见。

• (2)正思维:正确的思维,离开一切主观分别、颠倒妄想。

• (3)正语:正确的言语,也就是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不谤语、不绮语、不暴语,远离一切戏论。

• (4)正业:正确的行为活动,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诸恶莫做,众善• 奉行。

• (5)正命:正确的生活方式,即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和谋生方式,如赌博、卖淫、看相、占卜等。

• (6)正精进:正确的努力,去恶从善,勤奋修行,不懒散度日。

• (7)正念:正确的念法,即忆持正法,不忘佛教真理,时时以惕励自己。

• (8)正定:正确的禅定,即专注一境,身心寂静,远离散乱之心,以佛教智慧去观想事物的道理,获得人生的觉悟

• 所谓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顺逆都互相缘生缘灭,故称十二因缘。

• (1)无明缘行:无明,指众生对佛法真理、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状态。正因为无知,由此产生行,即盲目的冲动,亦即意志活动。

• (2)行缘识:正因为有意志活动,因而产生心识,识即精神活动,指按照意志活动投生后产生最初的意识。

• (3)识缘名色:由于心识活动而形成精神和物质的胎质。名,指概念,精神方面;色,指色质,物质方面的形体。

• (4)名色缘六处:六处,又称六入,在此指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和认识器官。这时,胎质逐渐成熟,即将诞生。

• (5)六处缘触:触指接触,指胎儿出生后,六种感觉和认识器官与外界接触。 • (6)触缘受:受即感受、接受,由于身心逐渐发育,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境接触频繁,而产生相应的或苦或乐、或不苦不乐的感受。

• (7)受缘爱:爱指爱欲、贪爱,随着年龄的增大,在不断感受的基础上产生分别心,有了爱恶之情。

• (8)爱缘取:取即执着、追求,正因为有了贪爱,到了成年以后,爱欲强盛,开始对外界执着追求。

• (9)取缘有:这里的有,指思想、行为所产生的难以抹掉的后果,即业,分为善、恶、无记三种性质的业。由于执着,造下了种种业。

• (10)有缘生:正因为有了业,这种业必然产生未来的果报,使人在死后重新投胎受生,从而导致来世的再生。

• (11)生缘老死:有了生则必然招致老、死。这样,十二个环节辗转不断地生死轮回,互为因缘,即是十二因缘。由此可见,众生之所以有生死轮回种种痛苦烦恼,根源在于无明,即对生活真实的无知。反之,只要破除无明,就可以灭除生死轮回的痛苦而获得解脱。佛说:“无明的起源不可见,不可假定在某一点之前没有无明”;但同时,佛又说:“凡是真正见到苦的,必也见到苦的生起,必也见到苦的止息,必也见到导致苦的止息之道”。

三、佛教的中国化 两汉佛教依附黄老道

• 佛教最初从黄老学说中寻找突破口,借助于两种思想表面上的相似之处以及国人对佛文化的“误读”来为自己寻找安身立命的依据,早期的佛教传播者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了一条依附黄老学说的传播途径。

• 安世高于桓帝建和二年译出佛经95部,115卷,其中《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最为有名。前者讲“守意”方法叫“安般”,“安”指入吸,“般”指出息,和黄老道术所讲的食气吐纳的方法没有什么区别。

• 佛法“五蕴”与中国自秦以来流行的“元气说”拉扯在一起,以“元气”为根本,说“元气”即“五行”,“五蕴”。 大乘般若学的基本理论是“缘起性空”,即世俗认识和面对的对象,都是虚幻的,惟有“般若”能超越世俗之见,把握诸法真如。这一理论的初始阶段,也采用道家的基本概念“无”来表示;般若学讲无相、无生,也与道家的无名、无为十分相似。

魏晋佛教依附于玄学

• 魏晋时期,**的局面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原有的儒家经典学说,即所谓的“经学”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统治地位日渐削弱,而逐渐为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所代替。其理论特点就是用老庄的思想去诊释儒家的贬易经》和《论语》,从而在儒、道两家学说的综合中探求保持儒家道德标准的新形式。玄学所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的问题,而般若学的中心问题为“空、有”问题,与玄学十分相近。所以到东晋,般若学往往用“格义”或“连类”的方法来解释佛教思想。

• 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中写到:“佛学著作往往被人用道家哲学的观念进行解释,这种方法叫格义,即用类比来解释。”而所谓“连类”就是用佛教比附老庄思想。

佛教的独立

• 自东汉时传入中国后,经过逐渐的适应,缓慢的流传,到东晋十六国时趋于繁荣,南北朝时出现了众多的学派,隋唐时形成了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密宗、净土宗、禅宗,佛教进入了鼎盛阶段。

四、藏传佛教

•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重要一支,因主要在藏族地区形成、流传和发展,是西藏语系佛教,故名。

1,喇嘛

• 喇嘛教是对藏传佛教的俗称,“喇嘛”是藏语音译,意为“上师”,是对僧侣的尊称。 2,西藏特色

喇嘛教是公元7世纪传入我国西藏地区的印度显密两宗大乘佛教与当地土著宗教本教经过长期的相互斗争,互相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特色的一种新型佛教。

3,主要教派

• 藏传佛教形成后,不断分化演变,到11世纪中期,形成了无数教派。如噶当、稀解、觉囊、郭扎、夏鲁等等,而宁玛、格鲁、萨迦、噶举四个流派流传至今,其他已消失。

**喇嘛封号的由来

• 明代,元朝蒙古势力退出中原,在漠北向西发展,占据了中亚大片地方。我国新疆、青海地区也相继建立起蒙古实力派割据政权。

• 1578年(明万历6年)藏传佛教格鲁派(也称黄教)首领索南嘉措去青海、内蒙古一带传教。他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第四世传人,格鲁派**转世就是从他这里开始的。

• 索南嘉措传教期间,与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相会于青海湖边。俺答汗赠送他一个称号:“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喇嘛”。

• “圣”在佛教中表示超出凡间;“识一切”是普遍通晓之意,认为是显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人;“瓦齐尔达喇”为梵文,意为执金刚,是对密宗方面有最高成就的人物的尊称;“**”是蒙语“大海”;“喇嘛”是藏语“大师”。

• 合起来就是在显宗和密宗两方面都修到最高成就的、超凡入圣而学问渊博犹如大海一样的上师。

• 而这个尊号此时仅是蒙藏代表人物私人之间的互赠,尚不具有政治及法律意义。 • 俺答汗受明朝册封为顺义王。

• 索南嘉措便托俺答汗代他向明朝皇帝请求册封;他本人也向明朝宰相张居正致函,•

• • •

• 要求朝廷给他赐封。不久,明朝万历皇帝降旨,赐给他的封文中就有“**”的字样。 1587年明朝政府正式承认这一称号,并派使节加以敕封。 索南嘉措得此称号之始,为三世**喇嘛。 1653年(清顺治十年),五世**喇嘛应清帝之邀来到北京。顺治皇帝沿用了俺答汗对三世**喇嘛的尊号,正式册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喇嘛”,并授予金册和金印(金印刻有汉、满、藏三种文字)。从此,“**喇嘛”封号开始具有政治意义和法律效力 。

1751年,清朝政府为了更好地治理西藏,又令七世**喇嘛掌管地方政权,开始政教合一。

思考题

一、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二、佛教的中国化过程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上一篇:复旦大学对外范文下一篇:法规数字口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