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佛教的思考范文

2022-06-15

第一篇:人生佛教的思考范文

佛教经典与人生哲理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佛教经典与人生哲理,快来看看吧!

1、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3、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4、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5、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6、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7、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8、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9、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10、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11、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12、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13、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4、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15、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16、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17、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18、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9、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20、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21、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22、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23、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24、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25、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26、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27、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28、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29、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30、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31、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32、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33、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34、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35、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36、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37、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38、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

39、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40、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41、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4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4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44、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45、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46、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47、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48、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49、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50、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51、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52、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5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54、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55、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56、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57、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58、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59、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60、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61、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62、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第二篇:佛教文化与人生感悟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悟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教的基本教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轮回六道:天、人、魔鬼、畜生、饿鬼、地狱;十二因缘和轮回说结合起来,构成佛教的“三世两重因果说”。主要佛教经典:佛教的经典是《大藏经》,是由经、律、论三部经组成。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尼后来的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藏传佛教的经典:《甘珠儿》和《丹珠儿》。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10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发生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主要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南传佛教主要是上座部诸派,盛行于斯里兰卡,并传遍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云南。

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异说颇多,最广泛的说法是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为我国寺院的发祥地;并于此寺完成我国最早传译的佛典《四十二章经》。 主要有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大派别。

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南北朝时佛教已遍布全国,出家、在家佛教徒数量增加很快,北魏《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城中寺庙鼎盛时达到1367所, 而北方的长安僧尼过万,南方的建业(今南京)也有佛寺数百座。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之时。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信道教,但对佛教等其它诸多宗教都采取宽容、保护政策。中国佛学逐步发展成熟。

封建社会后期,汉地佛教衰落,戒律废驰,丛林破败,僧人无知,迷信盛行。近代以来,在杨文会等一批佛教界有识之士的带动下,佛教在各个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爱国僧人如著名佛教社会活动家太虚大师积极支持抗战,为争取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在全世界广为宣传,佛教界还在战地组织了僧侣救护队,为争取祖国自由独立做出了应有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传佛教界首先与全国人民一道参加了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封建地主所有制及其它各种剥削制度,佛教事业日益发展。1952年11月成立了中国佛教协会筹备处,1953年(癸巳年)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成立,圆瑛法师当选会长,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恢复和落实,使中国佛教获得新的发展。藏传佛教主要流行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省、自治区,藏族、蒙古族、裕固族、门巴族、珞巴族、土族群众普遍信仰。

中国南传佛教即上座部佛教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思茅地区、临沧地区、保山地区,傣族、布朗族、阿昌族、佤族的大多数群众信仰南传佛教。

佛教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封建意思形态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中国古代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今天的我们依然可以从佛教的经典和哲理中汲取智慧和涵养。

佛教启迪我们在生活中要止恶扬善,引导我们树立善恶问题的价值观。善恶问题是价值观的核心问题,佛教价值观可概括为四个字:止恶扬善。止恶扬善概括了佛教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体现了佛教文化最根本的道德精神。佛教止恶扬善的价值取向与任何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都具有相融之处。

佛教鼓励人们勇于除恶,积极向善,为摆脱人生困难而勤勉奋进,永不懈怠。这种人生态度上的积极进取精神,佛教称之为„精进‟。在佛教看来,人的道德完善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这种进取精神在今天仍值得弘扬。

从人生实践方面来看,佛教主张通过止恶来扬善,并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止恶方法。这一套具体的止恶方法便是要树立对恶的羞耻之心、要有真诚的忏悔之心以及及时改正错误的决心和行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对他人求全责备,对自己自宽自解,“佛教所谓„止恶‟是止自身之恶,而不是揭他人之短,也就是主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对我们的道德修养具有启示意义。”

佛教还启迪我们做人应怀慈悲之心,要有悯人情怀,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没有对弱者的同情之心,那么社会会怎样,世界会怎样,我想那是难以想象的。 慈悲观在佛教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看作是根本。佛教慈悲观在群己关系上提倡一种无我奉献的利他情怀。正是由这一宗旨出发,佛教以出世的心态关心世俗众生,在群己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表现出了无私奉献的利他情怀。

同时,佛教慈悲观主张自利与利他的有机统一,强调自我与他人的共同觉悟与完善。也就是说,佛教所指的慈悲不是单方面施舍,而是要求将自利与利他、自度与度人统一起来。 佛教慈悲观还蕴涵着一种平等精神,它并非指对特定对象的喜好之情,更不是一种占有欲,而只是发自本性的一种真诚的关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市场经济促进了人们对个人利益的高度重视,竞争机制又加重了人际关系的紧张,人际关系的冷漠与人际矛盾凸显,人们所追求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富裕,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所以要避免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际关系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就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针的同时,吸收本民族优秀的伦理道德思想,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在这里,佛教的平等慈悲观念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资源,对我们是有所启发的。

另外,佛教慈悲观蕴涵着尊重一切生命的观念。佛教认为,所有生命都具有同样的价值。这一理念对于我们克服人类中心主义、保护生态平衡、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有启示意义的。

还有作为一个女性,骨子里的浪漫因子,因而对佛教里面的对于爱情的解读颇感兴趣。 佛曰: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恨、爱别离、求不得。佛曰:一切皆为虚幻。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曰:刹那便是永恒。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佛曰: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佛曰: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佛家所说这些,以及佛家的一些关于爱情的故事,都是为破情挚所述。但是,把它放之于俗世,却有其独特的爱情哲学。

佛家讲究缘分,但是缘分又分善缘和孽缘,经常在新闻里面了解到一些关于某个人由于对他人爱情的求不得做出一些遗憾的事情。在高中的时候,也目睹过一件遗憾的事情,某个男孩,因为对一个女孩表白遭拒,最后遗憾的结束了他的生命,我不知他是怎么想的,但是,但是我很赞同佛教所体现的缘散则散,缘聚则聚,为何不结一段善缘,生命中和爱情里最重要的难道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不应该是珍惜现在吗?得不到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人这一辈子无外乎缠绕着名利,恩怨情仇,佛家讲“超然于世”,要抛弃一切欲望,皈依我佛。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情世界,亲情、爱情、友情,被各种各样的爱围绕。佛家对于俗世的解读,也是智慧无穷,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智慧。

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对待佛教文化,要扬弃,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作为宗教文化遗产之一,佛教文化有其固有的局限性。譬如,佛教因果观夸大了因果联系的绝对性,把现实生活的苦乐完全归之于主体自身的行为,实际上将个人生活抽离出现实社会,掩盖了人生苦乐的社会根源;又如,佛教慈悲观所倡导的慈爱实际上是一种无原则的爱,爱是伟大的、崇高的,但必须坚持大是大非的原则;再如,佛教解脱观虽然具有入世的成分,但其终极追求依然是出世的。还有这儿我们只从佛教文化出发,只从佛教的智慧出发,我们不谈他的传播方式,尤其是现代社会他的传播方式,我赞同佛教的一些哲思,但同时我又反感于很多人或是对佛法的错误解读,或是怀着某种目的所做出的勾当。

对于佛教文化,我们应当进行理性反思,并在反思的基础上予以辨证的扬弃。只有这样,佛教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才能对我们今天的人生实践产生一些正面启迪作用。虽然,我现在对佛教文化的发展存在着深深的忧虑。

感悟佛法,学习其中的处事哲学,爱情哲学,生活哲学,生命哲学,感悟人生,幸福生活。

第三篇:人生与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自由 孤独 逃避 依赖 生活态度 人生境界

摘要: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迷茫,孤独寂寞焦躁不安导致人格异化,自杀、虐待、围观、哗众取宠等现象引人深思。究竟应当追寻怎样的人生境界才不会迷失自我,教育为此又该做些什么?

人们总是在思考:人是什么?我是谁?你是谁?当人认识并且界定自己的自然本性,在自然序列中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后,又会坠入新的谜团,不断地攀登人性的高峰,企图在这茫茫宇宙中找到自己的存在。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变更,这些关于人的思考掉入了一个个更为扑朔迷离的复杂环境中,许多人迷失了。生存问题越来越严峻,而关于死亡,孤独,奴役,自由,自我认同的存在问题也越来越迷茫。

“烟尘和单调使它们失去了线条和色彩,一切我都感觉到了,凭着一种共同的节拍,但是奇怪,我唯独不能感觉到我自己的存在。我自己的存在,仿佛丛树与星群,或者由于习惯,对自己已成的定局,再没有力量关怀„„”在这个工业化社会,人们像是“生活”流水线上的一个个盒子,有时候忽然会觉得活的很没“自我”,会出现短暂的迷失感。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频繁上演,可以解释为是社会问题,社会压力过重,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但许多青少年也在迷茫中企图自杀,这又该如何解释呢?香港交友社区Facebook突然有人发起集体自杀的邀请。有网友建立“我要练习自杀”群组,只邀请青少年加入这个所谓的自杀者报名行列,已经有超过180多名自愿报名者,准备在圣诞节前集体自杀,甚至有一名香港中学女生,已经准备跳楼轻生„„ 我们的教育到底教给了孩子什么?教育除了教授给他们生存的知识及技巧,更应该不断引导和帮助他们思考存在问题。在现代教育的作用下,现代人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生存能力,但是却越来越对生存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使得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无聊、空虚、寂寞、和无意义感。放眼网络,充斥着芙蓉姐姐凤姐们的身影,这种人物哗众取宠竟也有滋有味的红到了现在,除了看

到网络的包容性更应该看到追捧这些关注这些的人有多无聊与空虚。虐猫虐兔事件层出不穷的上演,群众围观特别事物的癖好,各种异化了的人格光怪陆离地生存在这个不正常的社会。

人类从原始社会走来,一步步摆脱大自然的控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然而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当处于大自然的约束之下虽不自由可是非常安全。人渴望成为独立的主体,渴望摆脱自己所依附的力量,而逃避自由恰恰是因为获得自由的人,感受到自由带来的孤独和焦虑。在步入大学这个自由的国度之前,我们经历了严酷而黑暗的高中三年,那个时候我们没时间没心情没自由,期盼着自由地大学生活,渴望摆脱黑暗无望的高中。即使痛苦却也总有希望,相信曙光就在眼前。当我们真正得到渴望已久的自由,却更孤独了,大把大把的时间在手不知如何是好。孤独彷徨,满腹怀疑和焦虑,驱策着我们产生新的屈从,以至于作出被迫的,不明智的行动。从人类社会产生直至当代,自由进程始终是这样走来的。一个单独个体的心理历程也是如此,不断循环,摆脱束缚——陷入孤独,焦虑——走向服从,重新处于不自由境地。人们在思考自由时往往只注重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即注重摆脱外在的束缚,却忽略自身内在的束缚。

弗洛姆认为,人在获得自由之后,要么前进到积极的自由之中,通过爱和工作建立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联,这样做既不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也不会损害自身的完整性;要么是当受到孤独,焦虑重压时,放弃自由,退回到依附状态,以此克服孤独感。后一条道路是逃避,是逃避自由,逃避自由所带来的责任,即使摆脱了压迫,却摆脱不了在压迫面前的渺小,软弱无力,无助,孤独感。身虽自由,心不自由。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处于这种“心不自由”的状态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样的欢欣快乐的自由状态又岂是人人都可在历经磨难后能感受到的?

对此,教育者应当思考,教育所面的的对象心理状态如何,最需要什么去支持他们积极地奋斗一生。人们在自然面前似乎越来越强大了,然而心灵却越来越脆弱了。盘古开天辟地前,宇宙洪荒,一片混沌,这个时候的他有力量有信心去面对。当新天地到来以后,他却无法面对这样一个供自己掌控的新世界,于是,他在孤独焦虑中死去了。

教育者应当发挥的作用就是在教会他开天辟地打破枷锁的同时,也要教会他如何去面对随之而来的新世界,面对自由带来的孤独感。

面对外在的环境,很多人选择逃避,选择结束生命,也有一部分人选择依赖他人。在弗洛姆看来,这也是逃避的一种方式,如屈从或控制他人的欲求就是把自己与新的外物相结合,以获取自己所缺乏的力量,寻求第二个靠山替自己承担某种责任。如受虐狂和施虐狂这两种相反的行为,就其心理而言都是想要逃避不堪忍受的孤独。受虐者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显示他们的卑微,无能为力,无足轻重借此自我贬低,他们情愿屈从外在的力量,他们不想承担责任,不想坚持自己的见解,不愿意做自己想做的事。世界在他们的眼中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个人无法支配和控制。施虐者则主动去伤害别人,从受虐者身上去证明自己的生活方式,形成了施虐者最大的依赖性。在炒得沸沸扬扬的虐待动物案中,据一些媒体记者和热心网民通过深入调查发现,不管是“虐兔女”还是“虐猫女”,竟然都是出自同一个组织(网站)之手,其背后更是隐藏着巨大的利益链条。网站通过拍摄这些虐杀小动物的图片,供少数有变态心理需求的人点击观看,而且还制作成光碟,卖到国外去谋利。这种“心理变态”的“围观”不也是施虐者的一种表现形式吗? 通过目击其他弱势群体的悲惨遭遇来获得满足感寻求自己的存在。心理虚弱到如此地步,教育者难道不该反思一下教育究竟该如何定位吗?

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如果把这些事件的过失全都归结在教育上是不公平的,但教育也并不是完全没错。由于教育知识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人得形象存在着理论缺陷,因而建立在它们基础上的教育理论和事件传统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体制之下,培育出来的人内心世界与外部社会关系支离破碎,难以协调,说一套做一套,多了世故的圆滑,少了正义的冲动,要么得过且过地活着,要么悲观厌世地颓废着。在这种混乱的价值观体系下,当代人应如何树立自己的价值观,选择怎样的生活态度?

弗洛姆认为生活态度的选择得思考tobe还是to have的问题。幸福并不在于他能胜过别人,并不在于他的力量他的意识,以及它能够侵占,掠夺和杀害别人。这样的人生观就是物质地活着,物质地占

有。世界上之所以有一些人没有独立意识,没有精神的自由,甘愿屈从于权势,蝇营狗苟地活着,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持“占有”的生活态度。生活的辩证法就是这样,你想占有,你首先就得被占有。当你物质地活着时,你自己、你的物质、你的精神、你的人格、你的生活、你的一切都成为物质的牺牲品。如此一来,又谈何独立呢?想着去占有,自然会有占有不了的事和物,那个时候就会感到自身的渺小,苍白无力,以及无穷无尽的孤独。选择逃避不仅仅是逃避责任,也是逃避内心熊熊燃烧的欲望,逃避欲望带来的人生第七苦——求不得。很多人不快乐就是因为不满足,古往今来,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大都是在这“求不得”上苦苦折磨自己。或费尽心机,或使尽伎俩,或机关算尽,或明争暗斗,最终是“反害了卿卿性命”。原本渴求的东西,却远远的只可观,而不能走近,甚至观而不得,只可放在心底。欲罢不能,欲求不得。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按照弗洛姆的看法,to be 的生存方式的前提是:“独立,自由和具有批判的理性。其主要特征就是积极主动地生存。这种主动性说的不是那种外在的、躯体的活动,不是忙忙碌碌,而是内心的活动,是创造性的运用人的力量。”“主动、理性、自由、幸福、快乐和自我完善不可分割的结合在一起,因而符合人性”to be看重的是健康的人格和个人意志的自由,不为外在的物质所限制,随心所欲,追寻理性与自由。追寻理性,正如道家、佛教以及尼采的人生境界学说那样,都强调对现有文化价值的批判,超越或重构,建立符合自己的理性世界,是一种自我、独立的世界。只要内心世界强大,信念坚定,有良性的人生追求,又怎么会孤独、脆弱以至于人格异化呢?

教育作为一种人道主义事业,其价值不仅仅在于维持个体直接的生命活动,也在于使个体生活得更有意义更高尚更有境界。“境界”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心境”或“意义领域”,人愿意生活于其中的“状态”。那么,什么样的人生境界才是让人愿意生活其中的呢?冯友兰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

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重要的是,个人如何选择确立自己所要追求的人生境界,并持之以恒地追寻下去。

教育应该将人生境界问题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之中,致力于强化人们不断提高自己人生境界的愿望,帮助他们树立起提升人生境界的信心,并激励和引导他们不断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弗洛姆《对自由的恐惧》 许合平、朱士群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弗洛姆 《占有还是生存》关山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杜丽燕 尚新建 《回归自我——20世纪西方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 华夏出版社

石中英 《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人生的哲学思考

---《沉思录》读书笔记

《沉思录》是两千年前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对人生进行的深刻哲学思考,通过认真学习和拜读此书,有以下诸多感悟:他告诫在喧哗都市中整日忙碌的人们,要有闲暇时间反省自我,不断学习历练人生;要保持心灵的宁静,减少欲望淡泊名利;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只有现在才是重要的;坚持“理性”的人生观,遵从“本性”地生活。这些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古罗马卓越的皇帝马可·奥勒留(marcusaurelius公元121—180年),是一位骑在马背上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在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方面受过很好的教育,晚期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个比他的帝国更加完美的人,勤于政事,是古罗马历史上少有的贤明君主。他的伟大也许不在于他的战功,不在于他的励精图治,而在于他留给后人一本他写给自己的书,一本二千余年后的今天读来依然震撼人心的书:《沉思录》。

这本《沉思录》是一个身居高位者,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主要探讨什么是善,我们应该过怎样的生活。这是一本很难读的哲学著作,但是一本可以安顿灵魂的书,更是一本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变得纯净和高贵的哲学自省书。书中凝聚着作者思想的结晶,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它以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至今仍给我们带来许多教益与启迪。

一、自我反省,历练人生

现在的人们生活在喧哗的都市中,整日忙忙碌碌内心深处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东西,终日在乎名利得失,活的很累,很少能够静下心来反省自己。在《沉思录》中,作者这样告诫自己:“生活中总要有一点闲暇。”在这闲暇中让我们浮躁的内心回归到平静,对自己的道德品质、个人修养、责任良知、行为习惯等方面多做反省,看自己的这些作为人的必要元素是否套上了无形的和有形的枷锁,是否以一颗平常的心看待人生。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此阶段要做的事和特定的人生轨迹。每走过一段路,回头看一看,做些适时的反思,能更好地把握前进的方向,且不可一味低头盲目地向前走。要常用正确的思想方法,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在与自己的过去进行纵向比较的同时,还要和其他优秀的人进行横向比较对照,即所谓的“见贤思齐”。通过比较,在感受进步的同时,从中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寻求改进之道,找准努力方向自我提升。

在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应时刻做好迎接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应当坚定地站立,准备着对付突如其来的进攻。”在不进则退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我们要通过持续地学习,想方设法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竞争力。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磨砺自己,才能不断地提高和改进;只有在不断地反省中才能历练完美的人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在宁静中,淡泊名利

中国圣者们自古重视“静”的作用: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孔子曰:“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对于“静”奥勒留有自己深刻的理解: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特别是当他在心里有这种思想的时候,通过考虑它们,他马上进入了完全的宁静。我坚持认为:宁静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

人之一世,颇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我们不禁要自问:痛苦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痛苦大于快乐呢?那是因为我们总是把不属于痛苦的东西当做痛苦,把原本该属于快乐的看得很平淡。撇开外在的灾难和内在的疾病带来的不说,奥勒留认为人生的痛苦是自身的“不满”造成的,进而可以归纳出造成“不满”的缘由:“是对人们的邪恶不满吗?”,“也许你是不满于从宇宙中分配给你的东西”,“也许是对于所谓名声的愿望将要折磨你”,“也许是肉体的苦恼抓住了你。”„„人生中的大多数人,抱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满”,抱怨着我们的生活太沉重了,生活的重负如同一块巨石压身,常会觉得身心疲惫喘不过气来。于是,便时常为生活的重负而苦恼,并时常有一种摆脱的欲望。我们该如何减轻心的重负,保护这颗脆弱的心灵?如何做到心灵的“宁静”?奥勒留嘱咐我们,不要执着倏忽不定的外物世界,不要执着于身外的名与利,不要活在外力的迫使下;而要按照自己的意志,按照社会理性的要求活动,放弃那些只对作为动物存在的人有用的东西。我们的苦恼更多的是迷失于外在的纷扰。“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宋·苏轼《满庭芳》)人世间的虚名薄利,不过是蜗牛触角、苍蝇头那么大的得失,有什么好为之奔忙争夺的。所有的事物都是瞬息万变的,既然不能改变现实情况,就改变对现实情况的心境和态度。超越名利,把一切烦恼抛于脑后,保持自己心灵一方宁静的净土,泰然自若地生活。

三、珍惜眼前,把握现在

面对生与死要顺其自然。死亡,是很多人所畏惧的,提及它总会心怀恐惧,无法安宁。但我认为死亡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这样一个羞愧:当你的身体还没有衰退时,你的灵魂就先在生活中衰退。死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该如何认识它?马可·奥勒留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死亡是感官印象的中止、是欲望系列的中断,是思想的散漫运动的停息,是对肉体服务的结束。”死亡与生殖一样,都是宇宙的自然行为,符合自然规律,所以是善的。人所拥有的只是现在,无论是长寿的人,还是濒临死亡的人都一样,他们失去的只是现在。

的确,只有“现在”才是重要的、真实的,它直接与生命等同,除此之外都不是真正拥有的。人们一生中将面临无数个“现在”,我们所过的生活也是由无数个“现在”所拼接而成。正如奥勒留所说:“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这就是让我们对过去已发生的事情不必过多地悔恨,对将来未发生的事情不必过多地焦虑,我们只需做的,也是应该做的是理性地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把握好现在才是重要的。

四、本性生活,理性思考

人,是一种有理性的、会思考的动物,怎样做一个“理性”的人呢?我认为那就是要“退回自身”,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关注自己的行为不受外界所干扰,按照“理性”的原则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建议我们:“如果你愿意宁静,那就请从事很少的事情。但是想一想是否这样说更好:做必要的事情,以及本性合群的动物的理性所要求的一切事情,并且像所要求的那样做„„一个人每做一件事都应当问问自己:这是不是一件必要的事情?一个人不仅应该取消不必要的行为,而且应该丢弃不必要的思想,这样,无聊的行为就不会跟着来了。”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职场的竞争,面对世事的烦恼,你会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生活。按照理性生活,进行反思自我调节,能够保持内心和谐,达到宁静状态。对于社会中差异巨大的不同个体来说,要想做到“理性”地面对人生可能会存在着很多困难。因此,马可·奥勒留在反复强调“理性”原则的同时,又鲜明地指出“本性”的重要性:记住做一个好人是你的义务,无论人的本性要求什么,做所要求的事而不要搁置;说你看来是最恰当的话,只要是以一种好的气质、以谦虚和毫不虚伪的态度说出来。如果一个人既坚持“理性”的人生观,又在“理性”原则的基础上“遵从本性”地生活,他就拥有了某种独立的力量:“没有任何人能阻止你按照你自己的理智本性生活;没有任何违反宇宙理智本性的事情对你发生。”而这种“力量”,或许就是能引领我们正确地在人生之路上前行的钥匙。

“我们每天都要准备碰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人,但由于他们是我的同类,我仍然要善待他们,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人天生就要忍受一切,这就是人的义务。”[6]5我们要怀着宽恕之心、仁爱之情,友善待人,做人以品为先。好的人品,不是建立在权力、职位之上,而是在高尚的精神境界中产生。你可能不是身居高官要职,你可能也不是亿万富翁,你也可能不是什么社会名流;但平凡中的你仍旧可以成为高尚的人,为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你仍旧可以干出辉煌的业绩,为社会更加和谐安定贡献一份一己之力。只有我们自身行动高贵了,动机纯正了,人品高尚了,才能摒弃外表让人眼花缭乱的光耀和浮华,多为他人办一些实事和好事。

通过认真拜读《沉思录》,聆听着这位伟大哲人思想的教诲,我感受到的是一种人生智慧与精神鼓舞。在今天物化的社会里,如果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时常反省自己的高度,那么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接受马可·奥勒留给我们灵魂的洗礼,时刻历练心态,历练人生。书中意蕴人生的真谛远远不限于哲学家的著作,而是植根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他指导我们以开放的心态观察世界,向身边的人学习,在生活中“沉思”,才能读懂社会和人生的这本“大书”。

第五篇:我对人生的思考

2010-2011年第一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科目考查卷

我对人生的思考

一、思考过去的人生

以前从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应是怎样的,因此也没有去规划过我的人生,于是人生漫漫十年,得过且过。有时我会在想,我活着要做什么,怎样做,我的人生才不会感到虚度,才会更有意义,以前我认为努力学习,让每一天都在刻苦学习中充实便是人生,但最后发现,高三每一天都过这样的日子是为了拼高考,在一个考大学的目标实现了的今天,我居然失去了动力„„是啊!我的目标是什么?一个人失去了目标犹如一条失去舵的船,没有了方向,在茫茫大海中漂泊,找不到归宿,内心空荡荡。

二、思考现在的人生

列卡·托尔斯泰曾说:理想是灯塔,没有理想,就没有明确的航向;没有航向,就没有生活。于是我自问,我有理想吗?有的,也许便是能顺利大学毕业,顺利找到工作,在岗位兢兢业业,平凡一生„„然而我又不禁想起十年归国路艰辛的钱老,为了祖国航天事业奉献自己一生的伟大,想起袁老十年如一日的为解决人民温饱而辛勤劳动的背影,想起那一代代伟人为祖国复兴富强安康奉献的那颗伟大的心,我惭愧了。我,一个生活在用鲜血和热汗换来的和平盛世中的人,一个知识分子,竟图安逸,从未立在人民甚至国家的立场而订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历史使命。然而让人感到愤怒的是,如今有很多从中国各名牌大学送出去的留学生居然有90%在学成之时不打算归国复兴祖国,为的只是自己能有更好的发展。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确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成才目标;树立把崇高理想具体落实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的奋斗目标。这才是科学的人生观,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而不至于碌碌而为、虚度光阴。

尽管这个社会上,各为己利、冷漠无情已泛滥,尽管如今一个好心的帮助极有可能使自己陷入困境,如李明涛;尽管如今一个义举也许会成为别人茶余饭后争议的话题;尽管我们的付出总没有得到收获,我们还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生观,为国家服务的大无畏精神。记得纳兰修女曾说:“你的善良可能没有人知觉,但你仍然要善良;你的善举可能没有回报,但你还是要行善。”是的,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民,成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人。像任长霞,又像我们受万众爱戴的温总理。他们坚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为狭隘私心所扰,不为浮名所累,不为低俗物欲所惑,就能够不断实践高尚的人生价值。

三、思考未来的人生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确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成才目标;树立把崇高理想具体落实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的奋斗目标。这才是科学的人生观,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而不至于碌碌而为、虚度光阴。

写到这里,我们似乎要问,是否每个人都要有一番对祖国轰轰烈烈的奉献才算是人生价值观?我想不是的,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贡献尽力了,即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就应该对其人生价值观给予积极的评价。也许中国庞大十三亿人口,每个人都安分守己,即使没有什么大奉献,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的表现了吧!其次,便是物质与精神的贡献要成正比,单物质贡献是无法让社会发展的,过多物质只会使物欲横流,对社会多一点热爱,多一点关心。

我们要完善自身,以贡献社会。因此大学生活虽放松自由,仍不能得过且过,放纵生活,游戏人生应对自己,家庭乃至国家的未来负责,满腔热情的投身于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在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在人生的过程中,明善恶,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然后一步一脚印,锲而不舍的向人生最光点迈进。

也许人生很长,我对人生的思考远不止这些,但我会通过现在的努力学习,实现人生价值、人生目标,最终一生即便平凡,也并非无价值可言,这便是我的目标。

上一篇:人事部经理职责范文下一篇:求职行动计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