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法治进程案例

2023-03-07

第一篇:推进中国法治进程案例

以法治会努力推进工会工作法制化建设的进程

以法治会努力推进工会工作法制化建设的进程

中国一冶工业炉公司工会

《劳动法》和《工会法》是我国两部重要的基本法律,《劳动法》规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工会法》规定:“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wenmi.net益的

同时,维护职工的合法利益。”这些规定,表明工会突出维护职能是依法办事,是法律赋予了工会的特殊责任。工会应贯彻实施有关法律法规,更好地代表职工群众利益,强化维护意识,突出维护职能,密切与职工群众的关系,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充分发挥工会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一、

《劳动法》和《工会法》正式颁布实施后,一冶工业炉公司充分认识学习、宣传和贯彻《劳动法》和《工会法》的重要性,成立学习宣传贯彻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宣传贯彻计划,精心部署,周密安排,把它作为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和紧迫任务,抓紧抓好,力求抓出成效。

第一,组织好工会战线人员的学习,使大家深刻认识《劳动法》和《工会法》的重大意义,了解两部法律赋予工会的权利、义务,并在工作中自觉贯彻执行。通过学习,工会战线人员结合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劳动法》和《工会法》的精神实质,对两部法律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以及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贯彻执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全面理解,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紧密联系工会工作实际,全面推进工会法制化建设。并对照《劳动法》和《工会法》,检查寻找工作上的差距和不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同时明确了工会工作的思路,即:紧紧围绕公司的各项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目标,在新形势下,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突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促进公司的两个文明共同进步。

第二,为了推动《劳动法》和《工会法》在全体职工中的学习进程,一冶工业炉公司把《劳动法》和《工会法》作为“三五”、“四五”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劳动法》和《工会法》小册子发到每一位职工的手上,号召各工会小组组织职工踊跃参加学习,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引导,对《劳动法》和《工会法》有更明确的了解,有力增强了广大职工的维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三,运用展板、工地广播站等传媒在工程项目上宣传《劳动法》和《工会法》,同时举办培训班,采取以会代训、知识竞赛等各种有效形式,加大《劳动法》和《工会法》的宣传力度,因地制宜地将两部法律的学习面向全员、引向深入,在全公司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劳动法》和《工会法》的高潮。

通过贯彻执行《劳动法》和《工会法》,一冶工业炉公司工会从突出维护职能入手,重点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使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准明显提升,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完善平等协商、集体合同机制

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一项重要手段,这一思想上的认识已在一冶工业炉公司两级党政工领导中普遍形成共识,为公司顺利推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机制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在推行这项制度中,一冶工业炉公司工会不断强化“三个意识”,一是强化工会组织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的意识;二是强化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机制,是贯彻《劳动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的意识;三是强化狠抓落实意识,切实把推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作为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具体做法是:

1、结合一冶工业炉公司的实际,工会代表职工与公司行政签订了《中国一冶工业炉公司关于实施〈一冶集体合同〉的协议》,成为了工业炉公司的“小宪法”。成立了由公司行政、工会和职工代表组成的集体合同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小组,重点监督集体合同的实施履行实施情况。建立了定期检查、定期通报情况制度,把工会监督、职代会监督和职工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2、建立了职工代表视察制度。以检查、督促、协调解决问题为目的,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定期组织职工代表对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视察,及时通报视察结果,把存在的问题反馈给相关工程项目经理部和机关部委室,提出整改意见,限期解决。如:大力开展劳动安全检查工作,2003年组织安全大检查5次,查出事故隐患30多处,并一一责成有关单位予以整改。

3、加强了平等协商机制。每年就企业行政的决策和职工关心的工资、福利、劳动关系等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协商,把协商的过程作为相互沟通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把协商的结果及时充实到集体合同中去,使集体合同中的条款更细化、量化,便于操作。如:2001年之前,因公司实行的是wenmi.net综

第二篇: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

----访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

本报记者谢松林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我国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提高城市化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指出:“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因此,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必须积极推进城市化,加快城市化进程,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为此,本报记者本月18日采访了对中国城市问题颇有研究并著有《中国城市发展史》、《中国市制》等专著的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就如何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等问题进行访谈。

问: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与过去的城市发展方针有何不同,如何去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

答:国家“十五”计划中对中国城市发展道路指导思想进行了调整,由过去的“控制发展大城市,合理发展中小城市”改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一思想在“十六”大报告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和完善,这是城市发展指导方针的一个大调整,是中国特色城市化的必然要求。所谓“协调发展”,既要发展大中城市,也要发展小城市,包括小城镇相,从根本上讲这是中国国情的要求。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非农化过程。一般而言。在城市化水平在30%以前为缓慢发展阶段,超过30%以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达到75%以后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迟早要达到70%左右的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全国总计大约要转移7到8个亿的农村人口进城,这就必须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一块来承接。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各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可以特色互补。我1997年在新华社的《瞭望》杂志发表文章,首次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现在看来,不仅是大中小城市要协调发展,而且还要注意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如何协调发展?首先是坚持和完善市场机制,不能象过去那样完全依靠行政手段,而是要尊重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宜大则大,能大则大,宜小则小;其次,要体现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在尊重市场经济自然发展基础上,采用政策手段对大中小城市规模进行适度调控,一个地区应有大城市、中心骨干城市、小城市、小城镇。对于骨干城市奇缺的西部地区,应有目的地通过一些倾斜政策,培育一些骨干城市。小城镇的发展是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没有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小城镇很难发展得好。现在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小城镇星罗棋布,就是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否则,它们是发展不起来的。

同时,小城镇的发展也特别要强调规模效益。我国有2万多个小城镇,但规模都不大,效益不如大中城市,也不如设市小城市。小城市的发展成本要低于小城镇,效益要好于小城镇。

问: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是构建一个国家现代化的三根支柱,而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工业化水平,加快城市化步伐已成为里论界、学术界及实际工作部门的共识,请您谈谈如何加快我国的城市化步伐?

答:中国城市化水平目前是40%,比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50%)低,工业化水平也落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历史原因,建国后改革开放前,是“逆城市化”发展。在1958年底前我国的城镇发展是合理的,58年后“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因此60年代进行了整顿,之后,城镇发展停滞不前,出现逆城镇化。数据显示,1960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为19.6%,而1977年底为17.9%,近20年时间里,不仅没有提升,反而降了。另一方面原因,在20年中,虽然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我国工业化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步伐加快,相应的农村人口转移加快,但由于户籍管理的滞后等原因,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仍然慢于工业化的速度。

如何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又是工业化发展的平台。城市是先进文化的载体,也是先进生产力的基地,加城市化进程不容置疑。首先要加快城镇

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创造更多的“饭碗”,加大城镇就业力度,开发人力资源。现在很多人对农民进城很犹豫,害怕夺城里人的饭碗。我们要辩证地分析这个问题,一方面,城市里富余劳动力存在,失业人口存在,但与此同时城里也有很多工作岗位,城里人不愿意干或干不好,所以农村劳动力来,能找到相应的岗位;另一方面人口增加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人多了,衣食住行需求增加,相应的服务岗位需求也增加了。

其次,要调整、完善农民进城的政策。今年元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农民进城的有关规定,这些规定对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很有利的。

第三,在行政体制上要进行改革。城市化发展要以市镇作为载体,设市设镇不等于城市化,但城市化发展必然要求增设新的城市,新的城市又会进一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西方工业化国家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都大量地增设新的城市,如,英国十八世纪中叶初级城市化阶段只有几十个市,到二十世纪初期基本实现城市化时增加到300多个市;美国二十世纪初期市镇数量只有五千多个,到五十年代突破一万个,到九十年代达到一万九千多个;日本在明治维新刚建立市制时,全国只设9个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增加到二百多个,到八十年代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全国设市城市增加到600多个。中国目前只有656个城市,远远不够。

第四,要因地制宜,实施区域城市化政策。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同一地区内部各省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更应注重“点”,而不是“面”,更要依托城市和小城镇进行发展。这样才能降低发展成本而提高

发展效益。就全国而言,各省区都要从本省区实际情况出发,实行区域性城镇发展战略。

问:目前对县改市和县改区有不同看法,你如何评价这个问题?

答:这两个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行政区划体制改革调整的两个主要问题,县改市好不好实质是设市模式问题,县改区利弊如何关键取决于改得是否合理。

传统的设市模式是切块设市,国外是这种模式,我国改革开放前也主要是这种模式,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变成整县改市模式。两种设市模式各有利弊,切块设市模式的城市化程度高,更能体现市的本质特征。但切块设市一般有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增加一套县级建制,如果过去二十年我国都是切块设市,那就要多出400多个县级建制,多出一大笔财政支出;二是市县矛盾很大,块切大了,县里发展困难,块切小了市里没有发展的空间。而整个县改市正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既不增加机构,又没有市县矛盾,而且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所以两种设市模式有利有弊,利弊比较,整县改市利大于弊。当然,中国国情复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无论是单一的切块设市还是单一的整县改市模式都不能适应需要,而应因地制宜、多模式并存。

至于大中城市郊县改区,不能一概而论,有的确实应该改,也有的确实是可改可不改。县改区从根上说是切块设市模式造成的,特别是那些市县同城、县包围市的地方,县改区是有必要的,因为这些地方市县矛盾非常突出,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问题日益突出,不改不利于发展。一些大中城市的主要领导同志,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领导同志之所以赞成大中城市郊县改区,因为他们在一线工作,对市县矛盾体会最深。

对县改市和县改区的认识和评价关键是要把概念问题和体制问题区别开来,体制变革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远远大于概念误差造成的负面影响。当然,无论县改市还是县改区,都有个“度”的问题,根本要求是科学合理。

问: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拒城市化”、“反城市化”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据我了解,所谓“拒城市化”是指城市近郊农民不愿“农转非”。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城乡政策不平衡;其次,土地政策规定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农民可以出租,经营可获收益,而城市土地是国有的,因此有的村委会不愿变为居委会,就是由于转制之后,土地国有;再次,农民对进城有后顾之忧,城里人有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农民进城失去土地后,一旦失业的话则无生活来源,所以很多人采取“候鸟式”的奔袭,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闲时进城打工;还有客观上原因,中国人口过多,吸呐有一个过程。问:在印度特大城市孟买,有300万贫民,住在塑料棚里,没有起码的卫生设施,强烈的贫富差距,成为城市犯罪的根源,如何避免“孟买”现象?

答: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相比,投资回报率,就业机会多,生活质量高,故农村人口首选目标为大城市、特大城市,这样比较容易产生盲目性,进一步加剧大中城市失业的问题。一些西方国家这个问题非常严重,而我国目前还不很突出,这主要得益于一些相关的调控政策,有的政策虽然是不尽合理的,但有利于避免农民和小城镇人口向特大城市、大城市拥挤;其次,政府采取了疏导政策,劳动部门在春节过后公布各地的劳务需求情况,进行引导,各地有组织的进行了劳务输出;再次,我国有较好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原为收容遣送,现为自愿救助,城市生活有保障;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基层的社区组织,是世界上最为完善的基层组织,在非典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突出,社区组织既管理,又提供服务。所以我国即使加大城市化步伐,也不会出现贫民窟等现象。问:城镇化与城市化两个概念有没有本质区别?

答:理论界这两种说法都有,我认为,二者并无本质区别。 就我个人而言更倾向于用城市化,因为这有利于提高城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实际上,我国有关法律早已明文规定,我国“城市”包括“市”和“镇”。

问:您对“农民工”这个概念是如何理解的?

答:“农民工”概念出来是为了区别以前城市里的工人,因其生产资料、土地没有改变,这一概念还会使用一段时间,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一概念将来有可能不再使用。一般来说,城市化要经历三个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前是城市化发展初级阶段,30%—70%是快速发展阶段,70%以上是平稳发展阶段。 (本文公开发表在2003年9月25日中国贸易报《小康中国周刊》)

第三篇: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法治中国建设(3) 2013-11-20 15:19 来源: 人民论坛11月特(总第424期) 作者: 江必新

字号:

关于法治中国

《决定》摘录:

◆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

◆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判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 。

司法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群众对司法不公的意见比较集中,司法公信力不足很大程度上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合理有关。司法改革是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全会决定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新举措。这些改革举措,对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健全权责明晰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提高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更好保障人权都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期决定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如果说,1978年以来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是一座改革的历史航标,那么,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其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必将在中国历史上产生更为根本和更加长远的影响。这不仅在于它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一份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更在于这是第一份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备法治化特征的指南和纲领。可以设想,未来之改革必定滋养于法治,未来之中国必定享誉于法治的成就,未来之人民必定受益于法治中国建设的红利。

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意义非凡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单列,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之一进行论述,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长久以来,我国的中心议题是改革、发展和稳定,改革是必由之路,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其他问题往往都处于边缘位置,这是我国所处的特殊的历史阶段所决定的。因此,尽管我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就决定走法治道路,尽管在十五大上就正式把“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尽管在1999年就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写进宪法,尽管中央近年来始终强力推行法治,但是在改革发展稳定面前,法治很难被置

于至上位置;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压倒性地位面前,法治很难处于强势地位。法治与改革发展稳定被定格为保障与被保障的关系,人们习惯于讲“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为改革发展稳定保驾护航”。其潜台词在于,当关系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事情与法治发生冲突的时候,法治得服从被保障的事业。

把法治视为绊脚石,这是在改革发展稳定与法治之间发生的一场并不美丽的误会。笔者曾提出,如果说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那么依法办事就应当是第一要求。就法治与改革的关系,笔者还提出,如果改革是最大的时代主题,那么法治就应当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改革。

全会《决定》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之一进行论述,意味着法治是改革内在的内容,而不只是外在的保障;法治本身就处于时代主题的中心,而不是被忽略的边缘;法治是开展各项工作的轨道,而不是可以随意突破的条条框框。因此,可以这样说,全会《决定》从根本上树立起法治的极大权威,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法治与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传统认识。

对“法治中国”应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崭新诠释

十八大后,总书记就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提出了“法治中国”的命题,全会《决定》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部署安排。有些同志认为,法治中国不过是依法治国的另一种说法。笔者以为,法治中国具有比依法治国更加丰富的内涵:“法治中国”是人类法治文明的“继承版”,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中国版”,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升级版”。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升级,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治国理政规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成果,是中国政治文明进一步提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契机。

其一,法治中国是人类法治文明的“继承版”。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提出的法治概念到亚里士多德对法治的经典论述,从古希腊、罗马到后来的英国、美国及欧洲大陆,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人类法治文明结出了以下累累硕果:(1)规则治理;(2)良法为治;(3)主权在民;(4)人权保障;(5)权力控制;(6)法律平等;(7)法律至上;(8)司法公正;(9)程序正当;(10)人人守法。对这些人类反复甄别并传承下来的优秀法治文明成果,我国都可以充分借鉴。

其二,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中国版”。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并与其相适应。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经历三十余年的发展,中国探索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并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其本质特征与基本标志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等等。

其三,法治中国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升级版”。中国的法治建设从古至今大体上经过了“以法治国”、“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太重视法治建设,基本上停留于“以法治国”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逐渐地强调法制建设,进入“依法治国”阶段。十八大以后,特别是从法治中国命题被提出来以后,中国开始从“依法治国”阶段向“法治中国”阶段升级,具体表现为:从有法可依向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升级;从强调法律体系和执法体系向强调体制、制度、机制、规则四位一体的国家治理体系升级;从依法管理向社会治理的升级;从法律面前的平等向权利平等、规则平等、机会平等的升级;从规范执法行为向从行为到程序、从内容到形式、从决策到执行一体规范的升级;从事前授权、事后纠错的控权方式向建立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体系的升级;从注重私法权利向不仅注重私法权利而且注重公法权利保障的升级;等等。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需要攻坚克难

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攻坚克难:

一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立法质量。正如总书记所说,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也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但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遑论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要提高立法质量,必须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二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

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要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三是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要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优化司法职权位置,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加强和规范对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

四是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五是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健全国家司法救济制度。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

六是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家有关监督机关要担负起宪法和法律监督职责,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坚决纠正违宪违法行为。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深化改革

在改革初期,我们更多的是用具有短平快特点的红头文件推进改革。然而这种方式日益显现出弊端和不足:一是缺乏前瞻性,顶层设计不够;二是缺乏系统性,改革方略的整体化配套不够;三是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往往朝令夕改,使人无所措其手足;四是缺少权威性,往往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而一旦遇到难题,常常会因“硬度”不够无疾而终。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可供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小,允许试错的限度越来越小,不能再推延的问题越来越多,需要处理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于此背景之下,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这个方法是什么?对此,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给出的回答是要“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换句话说,在当前的形势下,深化改革必须依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有人认为,改革就是变法,法治则要求守法,二者明显是对立的,如何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实际上,与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遵循对立统一规律的任何其他事物一样,改革与法治之间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如果说改革必然要试错,那么法治的作用就在于纠错以防止出现一种全局性、长期性的失误;如果说改革就要付出代价,那么法治的作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成本,规避不必要的代价;如果说改革就必然有风险,那么法治就是规避风险、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不二法门。 以法治化的方式贯彻落实《决定》,当务之急在于:第一,要尽快使《决定》内容法律化。改革措施中有很多新突破,与现有法律规定不一致。凡涉及国家制度层面的,建议以执政党的名义提出、经最高权力机关作出决定,把执政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解决合宪性、合法性问题。第二,要高度重视制度群的构建。从制度学的角度看,核心制度要有制度群的支撑才能落地生根,否则就容易形成“半拉子”工程,改革成果也难以巩固。第三,要高度重视“反向制度预设”。要考虑新制度可能带来的弊端,并针对可能带来的弊端和新问题建立相关制度,这样既可以防止改革“翻烧饼”,又可以抑制改革可能出现的负能量和负效应,使改革的效能最大化。

(作者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第四篇:从实际出发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2014-03-08《求是》房宁

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根据本国的历史和国情,探索和建设符合本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民主制度,是许多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伴随着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探索,民主政治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由于中国历史与国情的特殊性,中国的民主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随着中国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模式日益引起世界的关注,系统地总结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经验,既是继续发展和完善中国民主政治的需要,也是对于外部关注中国民主政治的一种回应。

西方宣扬民主是“普世价值”,刻意回避各国民主政治实践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各国的民主制度都是与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紧密结合的,各国走上民主政治道路的原因是具体的,有差别的,民主政治在各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英国民主政治最早起源于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因此,“权利保护”成为英国民主的起点和重点。法国民主政治起源于法国社会内部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发端于下层阶级反抗上层阶级的斗争之中。因此,争取自由成为法国民主长久的主题与特色。美国民主诞生于独立战争,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等特殊因素,美国独立建国时较之

1 欧洲国家有更大的制度选择和建构空间,使得许多源于欧洲的民主观念与政治原则在新大陆上表现更为突出。

中国民主政治的起点是外来殖民主义侵略引发的民族生存危机,救亡图存是中国近现代包括民主在内的一切政治建设的历史起点和逻辑原点。在挽救民族危亡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产生了民主政治的诉求,出现了最初的民主实践。新中国建立后,寻求国家的快速工业化,建立富强的新国家成为新的历史任务,民主政治成为调动人民建设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政治机制,民主政治建设的主题从救亡图存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民主政治是人民的选择,但选择不是任意的,人们只能在历史任务和国情条件等客观因素设定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选择。中国的历史和基本国情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当代中国面临的根本任务仍然是快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中国的基本国情要求在工业化、现代化阶段的政治制度与体制,必须能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国家、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又能集中民力和民智,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有效调配资源,保卫国家安全和保障社会安定团结。对于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来说,只有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这两方面基本需求,才是一个可供选择和有生命力的制度,才是一个真正为中国人民所需要的制度,因而也才是一个真正民主的制度。

经过长期奋斗和探索,中国人民已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初步掌握了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律,这就是把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活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了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在中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民主政治就失去了主心骨,人民当家作主就成了一句空话。

在长期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丰富而重要的经验。

第一,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把保障人民权利与集中国家权力统一起来。权利保障是中国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充分的经济、社会自由,权利的开放和保障,激发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资源禀赋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条件下,由于人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中国经济出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中国民主建设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权力的集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实现形式。中国共产 3 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即“共产党领导”是国家权力集中的制度体现。权力的集中,保证了中国实现更具效率的集约化发展。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选择协商民主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内容。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的重要形式。工业化阶段是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和转型的时期,社会矛盾大量存在,易于发生冲突和动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诸多经验证明,在工业化阶段实行竞争性的选举,开放社会参与的权力通道,可能会导致阶级与群体斗争的加剧,引发社会冲突和动荡。

在工业化阶段重点发展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经验。重点发展协商民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选举民主给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增加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扩大社会共识;有利于提高民主质量,避免片面性,把“服从多数”和“尊重少数”统一起来;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降低政治成本。 第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循序渐进扩大和发展人民权利。保障人民的权利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人民权利的实现和扩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之路充满了坎坷和曲折,甚至遭遇“民主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权利的急遽扩大超过了政治制度和体制的最大承载能力,形成了权利超速现象。

马克思主义的权利观认为,权利不是观念的产物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伴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和增长的,并 4 非与生俱来,也不是单纯靠政治斗争争取来的。权利在本质上是历史的、相对的。人们只有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享有相应的权利。因此,中国发展人民权利的根本之道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权利的发展创造条件,带动人民权利的扩大和发展。这是中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权利意识不断上升的复杂社会环境中依然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经验之一。

第四,在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采取问题推动和试点推进的策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改革策略被形象地称为“摸着石头过河”,即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尽可能地通过实验、试点,逐步推广。这是中国改革和民主建设一项成功策略。政治体制改革和推进民主政治责任重大,也具有高度的风险。改革一旦失误,后果严重,甚至难以补救,各国历史上这样的教训不少。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失误是难免的,但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则可以承受,失误或失败还可以加深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利于找出更加科学、正确的方法。

回溯历史,观察现实,无论在西方还是发展中国家,探索和建立适合自己国情的民主形式都不会一帆风顺,而要受到诸多历史与现实条件的制约。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之路也是如此。对于中国民主的未来发展,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又要客观冷静,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以往经验,实现积极稳妥的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考虑到工业化发展

5 的阶段性等诸多历史与现实条件制约,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策略应该是积极稳妥地扩大和推进有序政治参与和民主协商,建立、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

第一,分层次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是政策性参与,即通过民意征询系统,把国家的法律与政策建立在征询和反映人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之上,通过征询人民群众的意愿,使党的执政方略和各级政权的政策法规能够准确反映和代表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行分层次的政治参与是保证政治参与有序性的关键。民主政治需要有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但信息不对称、经验不对称和利益局限性在客观上限制了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参与的范围和能力。分层次政治参与方式是克服和超越群众参与局限性的根本方法,它以利益相关性、信息充分性和责任连带性为标准设计和确定政治参与的主体、对象和方式。通过区分不同的政治事务,以利益相关程度、信息掌握程度和责任连带程度为尺度,引导相关性强的群体及代表进行分层次的政治参与。这既从总体上保证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又可防止参与的无效与混乱。

第二,推进协商民主,提高协商民主质量。党的十八大首次确认协商民主概念,提出完善协商民主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推进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未来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发展协 6 商民主,需要进一步扩大协商民主范围,推进协商民主的体制化、制度化建设,提升协商民主的质量。在未来发展中国式协商民主的进程中,社情民意的客观、准确、全面的发现和反映机制是一项重要相关制度,应纳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议事日程,加速建设中国的社情民意调查系统。

第三,建设和加强权力制约和民主监督体系。权力制衡的基本原理是相同或相似的权力主体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而民主监督的基本原理是授权者或被代表的主体对于委托者或代理人的监督和制约。权力制衡和民主监督是两个性质不同、功能相近的制约与监督政治权力的管理机制,在未来的民主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加强。

历史和现实经验一再昭示,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自身实践经验而不是根据“本本”或西方的价值理念,这是建设和发展中国民主政治的根本之道。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探索,中国已经形成适应当前发展阶段、符合未来发展要求的比较系统的民主政治制度体系。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继续探索前进,中国的未来将是光明的,大有希望的。

第五篇:推进基层民主法治进程

推进基层民主法治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永和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汇报

今天,我们迎来了上级领导和专家,对我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进行检查验收,这对我村的创建工作是一次极大的鼓舞和促进。在此,我代表永和村党总支部,村委会和全村人民对检查团的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村隶属于吴江市盛泽镇,处于镇郊结合部,北与荷花村为邻,南倚西白漾(现东方丝绸市场),西倚蚬子荡,东邻桥北荡,紧偎丝绸商城。全村行政辖区面积为8平方公里,共有6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居住总户数374户,在册总人口1314人,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在本村12000人,耕地面积330亩,现有中共党员53名。近年来我村坚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证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加快推进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在加强党的领导下实行自治,在自治过程中规范民主,在扩大民主上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

一、着眼于增强活力,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组织

认真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要求,切实加强村民委员会及其相关配套组织建设。设立了治保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并根据我村实际需要设立了城建组、计生组。同时,依据地理分布,将全村划分为11个村民小组,配齐配强了22名村民代表,建立起了完整的村民自治组织。为了使各个组织形成合力,有效运作,我们建立建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一是村委会工作职责,对村委会的工作范围、目标和权力、义务进行界定,做出明确规定;二是分工负责制,村“两委”成员分工明确,分片包干,每人都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工作,都分别挂钩一个村民小组,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村委会任期目标和工作计划,根据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在每届村委会产生之际,就制定村委会三年任期目标,提出全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同时,按照任期目标的要求,在每年年初制定工作计划,任期目标和工作计划产生之后,都交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四是联席会议制度,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班子定期 1 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讨论村里的事项,统一意见和看法,对一些重大的事项,经联席会议研究同意后,再提交党员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五是学习教育制度,每周一次组织两委成员进行集中学习。村级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为依法治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着力于规范提高,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村党总支、村委会牢固树立民本思想,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不断加以规范、完善和提高,进一步深化民主自治工作,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增强民力,凝聚民心,形成加快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整体合力。

一是规范程序,在民主选举中体现民意。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坚持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以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认真按照《党章》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规定,精心组织选举工作,规范选举程序,真正按照群众的意愿,依法选出群众满意的村级领导班子。在换届选举工作中,村党组织换届采取“两推一选”方式进行,认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选举工作规程,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党总支班子成员进行充分的酝酿和认真的推选,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依照《党章》规定选出党总支领导班子。村委会换届选举认真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化宣传,规范程序,坚决杜绝买票贿选、强行拉票等违法行为,同时,对村民代表,也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二是集思广益,在民主决策中集中民智。我们建立健全了党员议事制度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制定了议事规则和议事程序。村里大事、要事以及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由村“两委”会研究提出方案后,提交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集思广益,减少失误。与此同时,我们不断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推向深入,组织开展村务民主听证工作,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有关事务,以及事关我村改革和发展大局的重大事项,包括重大决策的出台、村集体财务收支、基建工程招投标、宅基地分配及土地征用补偿、计划生育、福利、党务等方面的村务及村规民约的修订等,都进行民主听证,听取群众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三是建章立制,在民主管理中增强民力。我们成立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 2 小组和村务监督小组,并由党员和村民代表推荐选举产生其组成人员。经过“民选”产生的小组成员工作中认真负责、公正严明,把每月28日定为“理财日”,他们集中在村部对当月村中财务收支的每张票据认真审核,符合规定的有监督小组签字后交会计登记入账,对不符合规定的哪怕是支部书记同意或村委会主任签字的也给予否决。村务监督小组不仅参与制定全年的财务收支计划,编制预决算,审核村财务的收支,还认真检查各种合同、协议书的签订及执行情况。

四是公开透明,在民主监督中凝聚民心。我们健全完善了一系列配套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一是在公开内容上,坚持凡是群众关心的问题全部公开,应公开尽公开。不断细化、明了公开栏目和数字,取消群众认为含混不清易作假的“其它”栏目,做到公开内容具体、真实、明确、完整,掏心交底。二是推行过程公开,一般达到三榜、四榜公布,就是一项工作每个关键环节都对外公开,吸收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做好群众意见处理。在公开之后,及时收集群众对公开内容的意见,对群众提出的疑问,一般在3-5天内就给予明确答复。四是严格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开支审批,规定计划外生产性开支2000元以内和非生产性开支1000元以内的经村主任与村党总支书记通气后由书记审批,计划外生产性开支2000—5000元和非生产性开支1000—2000元的经村主任通气后由村主任和村党总支书记共同审批,计划外生产性开支5000元以上和非生产性开支2000元以上的经村两委研究后,交由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与此同时,推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每半年开展一次评议,由党员、村民代表和部分退休干部对村两委成员进行民主测评,对评议不合格的限期改正。

三、着重于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针对我村地处镇郊,外来人口多,人口流动性大,社会治安工作相对复杂的情况,坚持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入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坚持综合治理,扎实推进依法治村工作。

1、找准切入点,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紧紧抓住“ 五五”普法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法制知识宣传教育。在村部大楼一层分别设立了法制宣传栏,每两个月至少刊出一期法制宣传专刊。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宣传单等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定期举办法制培训班,利用村民法制学校阵地,每季度至少一次开展法制知识讲座,聘请司法部门等领导来授课,加强对村两委成员、党团员、 3 村民代表、青少年等重点对象法制教育。开展“法制知识进万家”活动,摘录一些与农民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知识,编订成册,发送到家家户户。切实加强群众的法制教育,提高群众懂法、守法、用法意识。

2、把握关键点,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成立了依法治村领导小组,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加强治保会和调解委员会,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村规民约,根据本村实际,制定完善了20条《村规民约》。成立村规民约执约队,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办事公道、群众威望高7名执约队员,负责监督处理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同时,加强民兵营、青年团、妇代会建设,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形成合力,推进依法治村工作的深入开展。

3、抓住着重点,及时协调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加强信访工作,村主要领导随时接待村民的来访,及时解决好村民反映的问题。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对“释解 ”人员,村里实行定人包干帮教办法,热情帮助他们安家就业,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防止他们重新犯罪。做好矛盾纠纷调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每年都评选一批“双文明户”、“五好家庭”、“计生光荣户”“平安家庭”,村里拨出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实践证明,通过创建“民主法制示范村”活动的深入开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的进一步好转,有效推动了全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全村干群众团结一心,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加快发展、勤劳致富上,有力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

一、

二、三产业齐头并进。

2、密切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村”活动,村干部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做事情都坚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把村里的钱主要用于发展集体公益事业上。几年来,集体公益事业不断发展,村民福利待遇不断提高,对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500元的养老金;对困难户、特困户和天灾人祸的村民每人给予300—2000元的资金扶助费。由于群众福利待遇的日渐提高,更由于集体财务和村里大小事务都向群众公开,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都交给党员和村民代表讨论决定,有效消除了群众对村干部的怀疑和不信任,使上下形成一条 4 心,干群拧成一股绳。

3、维护了社会安定稳定。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一方面,村干部依法办事意识明显提高,做什么事情都能依照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进行。另一方面,群众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有什么矛盾纠纷,都能主动寻求法律帮助,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解决,几年来,全村没有发生集体上访事件。无民转刑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满意。

我村近年来在推进农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中作了一些探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农民群众的期望比,与上级领导的要求比,与兄弟单位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提高认识、形成创建良好氛围是关键;齐创共建、形成合力是前提;建章立制、依法办事是核心;组织建设、党的领导是保证;普法教育、精神文明是基础。我村的创建工作还刚刚起步,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完善。这次检查团到我村进行创建工作检查指导,是对我村创建工作的促进和鞭策,希望检查团对我们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和意见。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思路再完善,目标再调高,责任再加码,领导再加强。认真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围绕“两个率先”和富民强村的目标。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借这次检查的强劲东风,进一步加强创建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创建意识,在全村范围内进行一次再动员,强化责任意识,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巩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工作成果,搞好农村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努力提高依法治村的水平,不断开拓创新,把“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引向深入,为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盛泽镇永和村村民委员会

上一篇:特级教师作文教学实录下一篇:铁路工务车间年终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