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论文范文

2022-05-15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城市化进程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生、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城市化是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从古至今,民生问题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民生问题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如低就业、教育均衡、房价高、看病难、交通堵塞、城市基础设施质量等,已然这些问题已成为人们平时关注的焦点。

第一篇:城市化进程论文范文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齐新林(1967-),男,江西余干人,江西科技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社会群体,在城市化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在城市中生活,在城市中工作,却不属于城市居民,渴望融入城市却处处受限,据此,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性作用,进行正确的宏观调控,农民工自立自强,内外因结合,方能找到解决农民工进城后城市融入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社会;社会歧视;融入途径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本文研究的就是后者。据有关部门的调查,2013年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其中,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长3.6%,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长1.7%。如此庞大的群体,来到城市,在城市中工作,付出自己的劳动和汗水,在城市中生活,和原本城市里的人共同享用大城市里便利的生活设施,看似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了城市中的一份子,但实际上,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的现实却并不乐观,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并没有和城市居民获得同等的地位,如何使农民工更好的融入城市,成为一个急需协调解决的问题。

1.融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在一般是指,农民工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心理与价值观念上整体融入城市社会,并认同自身新的社会身份的过程与状态。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到城市社会,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人口流动,更是一种生活和身份的变迁。

1.1 社会交往受限,对城市缺乏归属感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一个人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后,就会有社会交往的需求,在城市打拼的农民工,远离家乡和亲人,融入城市与他人交往的愿望更为强烈。

尽管有些农民工与城市市民有一定交往,但大多数还是以聚群的生活方式为主,他们的社会关系主要是以“血缘”“地缘”“亲缘”关系为主,重视群体内交往,缺少群际交往。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城市和农村有着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农民工在社会交往和社会流动上有一定的狭隘性,呈现出内倾性和表层性的特征。其次是因为大多数农民工工作更迭频繁,工作流动性大,工作时间长,并没有太多空闲的社会交往时间。据调查,很多农民工一天需要工作12—18小时,很多人周末也要加班。即便是在有限的休息时间里,他们的主要交往对象非常局限,交际圈十分狭窄,大多是一些老乡、亲戚和工友。第三个原因是城市居民的歧视和排挤,使他们难以与城里人进行正常的交往和合作。大多数农民工认为与城市居民有心理距离,有一半左右的农民工感觉到城市人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城市居民的排斥,更加阻碍了他们对于城市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的吸收,影响其融入城市的进程,使广大农民工对城市很难产生心理上的归属感,因此,一旦挣了钱,拿到自己辛苦赚的工钱以后,就会有种逃离这里,马上回家的想法。

1.2 经济收入上的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Relative deprivation)最早由美国学者S.A.斯托弗(S.A.Stouffer)提出,其后经R.K.默顿(R.K.Merton)的发展,成为了一种关于群体行为的理论。它是指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这种感觉会产生消极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简单而言,相对剥夺是一种感觉,这感觉是我们有权享有但并不拥有。

大多数农民工经济收入上的相对剥夺感主要体现在: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大多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的工作,这些工作在沿海地区一般都是流水作业的工厂,一个月休息2—3天,工作内容枯燥,工作没有太大难度,但重复性高,周而复始让人感到烦躁,工作食宿条件差,工资不高。廉价的劳动力付出与很多机关单位靠脑力劳动的城市居民相比,城市居民工作环境好,收入高,工作充满挑战,并且拥有“五险一金”的保障。对于同一个城市中,同样都是付出劳动,工作环境以及收入上的差别使农民工有种相对的剥夺感。

由于农民工工作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农民工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没有更多的金钱去关注自己的身体和生活质量。由于收入低,他们会省吃俭用,并把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希望在城市有限的时间挣更多的钱去养活家中的老人孩子,对于他们而言,在大城市里只有生存,没有生活,甚至坐公交车时,看着身边光彩照人的城市居民,他们会由于自己的穿着打扮而遭受歧视,强烈的自卑心使他们倍受这种相对剥夺感困扰。

1.3 制度、政策上的被隔离

农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从“乡土中国”来到“现代化意义上的城市”,这种地理位置上的转换是他们融入城市过程中最浅表的转换,也是融入城市的开端。城市的生产空间,具有不同于农村生产空间的特征。农村的生产空间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其生产活动主要是与土地等自然环境打交道。而城市生产则是根据严格的市场理性组织起来的,规则化、标准化是现代城市工业生产体系的重要特征。

农民工地理位置上的转换并不能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主要是户籍方面,在中国的户籍制度下,农民与市民的户籍身份具有重要影响,因为他涉及到与户籍制度相关联的诸多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以及孩子入学等因素。在待遇方面,农民工不能充分享受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待遇。农民工获得市民身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是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农民工城市融入政策的重要取向之一。理论上讲,农民工进入城市后,成为了产业工人,就应当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如社会保障、工资待遇等。市民权或户籍身份的转换是农民工城市融合的核心环节,也是关于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中争论的焦点。

对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度被看成是重要的测量指标。研究表明,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对当地社区的政治参与度低,很少或从来没有参与过基层的政治选举,也很少参加当地的党团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说,农民工在城市社会遭遇了政治排斥,农民工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城市得不到切实保障,农民工城市政治参与的门槛较高。在社区层面上,农民工具有城市居民的身份,无权参与社区居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胡杰成,2007)。

2.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对策研究

农民工在城市建设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的社会交往问题,经济收入上的相对剥夺感,以及制度、政策上的被隔离,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应采取有效的疏导策略,帮助农民工调整社会心态,积极融入城市生活。

2.1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交往平台,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

农民工离开家乡,来到城市,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工作生活在城市中,与家乡的亲人在距离上相隔遥远,生活无法互相给予照顾,几乎淡出了原本的生活圈。但进入城市之后,由于和城市居民身份、职业的差异,并不能真正融入到城市居民的圈子中去,要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需要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交往平台。

首先,政府采取措施,广泛运用大众传媒等工具,扩大宣传教育,可以采用公益广告,各种宣传,对市民进行教育,消除市民对农民工的歧视,普及人人平等的价值观,使广大的市民意识到,每个人都在社会做贡献,我们有义务去关爱每个为城市付出,为我们服务的人。

其次,社区应平等对待本社区的农民工,不应该带著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个群体,要多和农民工沟通,告诉他们拥有和社区其他居民一样的权力,社区多组织一些交流活动,鼓励农民工参与,改变他们生活单一的现状,在交流活动中增强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的认同,增加他们的归属感。

第三,农民工要转变自己固有的保守观念,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学会和不同层次的人打交道,消除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认识到自己在为这个城市做贡献,是城市中的一员,有权利去享受公共资源。并扩大自己的交往平台,勇敢的走出去和别人交流,真正融入到城市文明中。

2.2 提高农民工心理素质,增强心理受挫能力

从农民工情感性支持的角度分析农民工城市融入难的原因,中国传统农民的社会心理具有内向压抑的封闭性倾向,勤劳朴实是农民工的普遍特征,但农民工憨厚的个性也为他们在城市融入中带来障碍,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和城市居民交往,从内心感觉自己生活不如别人,在交往中不对等,会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遭受歧视时,更会把这种心态放大,而从心理上与城市划开鸿沟。

首先,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许多农民工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不懂得运用法律依法维权,有的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默默忍受遭遇的不公平现象,有的恰恰相反,不懂用法律维护自己权利,贸然违法犯罪道路,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因而要引导他们积极学习法律法规,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其次,提高自身修养。引导农民工爱岗敬业、遵守职业行为准则和社会公共道德、爱护公共环境、遵守城市公共秩序和管理规定,培育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文明素养,提升自身心理素质,增强自我抗挫能力。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特点,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正确面对自身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的困境挫折,学习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培养良好的心理调适及抗挫能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

2.3 出台有关政策,为农民工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建立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工提供诸如“失业”“养老”“医疗”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使之享受城市优良的医疗水平,优先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等保障问题。合理调整社会收入的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把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政策体系,为在城市稳定就业的农民工提供适当住房,减轻他们的住房压力,通过改善居住条件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

其次,在社区中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普及农民工法律知识的宣传,使他们充分了解自己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尤其是民主选举的权力,应得到充分运用。并向农民工普及工会方面的知识,工会作为工人阶级联合会,有维护工人权益的义务,农民工在遇到不公平现象,可以主动向工会反应,请工会负责人出面,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第三,取消城镇对农民工子女在上学方面的歧视,让农民工子女享受与城镇居民子女同等的教育待遇,免除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镇上学的借读费、赞助费等额外费用,甚至尽可能给予合理的帮助,保证农民工子女受到正常的必要的教育。(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心理状况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5(7)

[2]举家外出的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1)

[3]梁波、王海英.城市融入:外来农民工的市民化[J].人口与发展,2010(4)

[4]简新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和对策[J].求是学刊,2011(1)

[5]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齐新林

第二篇:城市化进程中民生问题研究

摘 要: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生、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城市化是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从古至今,民生问题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民生问题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如低就业、教育均衡、房价高、看病难、交通堵塞、城市基础设施质量等,已然这些问题已成为人们平时关注的焦点。城市进程中民生问题呈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民生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化进程;民生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城市写过这么一句话,“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因此,城市化是使大部分农村的农民摆脱贫困,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必须走城市化道路。具体来说,城市化指农村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由农民身份转变为市民身份,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的过程。城市化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努力改善人们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产生了众人所关注的民生问题。

一、城市化进程中民生问题的新表现

从古至今,民生问题就是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表现的方式或形式不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所关注的民生问题又有了新的表现,特别是近几年尤为显著。首先,就业问题。根据2012年3月最新出炉的麦可思调查数据,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2%,与2010届同期相比(89.6%)略有上升。说明政府在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方面的问题已取得成效。就业率的问题已得到缓解,但是新的就业问题却凸显了出来,即低就业群体问题。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把低就业(Under employment)群体定义为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或半职工作,并且在本地区月收入处于最低的25%的毕业生。这一群体包括自愿低就业和非自愿低就业两种类型。其次,教育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在关于教育事业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的完善、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等方面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的不断增长,教育问题出现了新的表现,主要包括学前教育中“入园难”、“入园贵”,随迁子女就学,教育均衡等问题。第三,住房问题。在城市化化进程中政府已经通过制定政策或采取措施基本上解决了房屋拆迁矛盾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在不断地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可使用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人均绿地面积也越来越少,引起的居住环境和房价暴涨等已成为住房问题的最新问题。第四,看病难问题。城市化进程中,政府针对看病难等问题,已开始实行了全民医保相关政策以及不断更新为民的医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缺钱看病难的问题,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相对病患人数的增多,看病难的问题又有了新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城市化过程中社区医院或大型医院的医疗设施、新入职医生的速度跟不上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另一方面,医院服务的质量滞后于病人的需求。最后,交通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往人口的剧增,居民收入的增加,购买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交通压力越来越大,交通堵塞问题已然成为影响居民出行的民生问题。个人私有汽车的不断增加,使交通堵塞问题更加凸显。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国家公路网络系统快速发展,地铁、公交系统、公路网等不断地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堵塞问题。然而,就在国家加大对公路建设时,公路、桥等建筑的质量却已悄然成为我国当前交通问题最新的问题。

二、城市化进程中民生问题呈现新形式的原因

城市化的发展,不断推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我们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民生问题出现的新形式,已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关注,直接关系着人民的利益,面对这一切,我们政府仍要反思和审视,时刻牢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而不是片面追求GDP和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而是要对我国人民负责,直视民生问题的原因。

1.从宏观层面看,在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对城市总体的规划跟不上城市发展和人口需求的变化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总体规划始终是在一定期限内的,受制度供给、规划学科发展、规划师自身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安排或设置有限,同时,现实中城市人口剧增,使得城市总体规划跟不上人口需求的变化,特别是教育、住房、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设备的需求,导致了教育、住房、医疗、交通等资源的稀缺,从而形成了城市上学难,买房难,看病难,出行难的局面。

2.从中观层面看,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已超越本来城市的公共资源的承载能力

城市的公共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类。自然资源包括水、土地、空气等。社会资源包括两方面,一是有形资产,如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环境;二是无形资产,主要是依附于有形资产的名称、形象、知名度和城市特色文化等的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由于城市公共资源具有公共性、稀缺性,排他性、公益性等特征,所以,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但是,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而城市公共资源的增长缓慢而且有限,从而已超越本来城市的公共资源的承载能力,导致了如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交通等方面的民生问题不断出现新的表现形式。

作者:陈一航 周紫阳

第三篇: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问题分析

摘要:城中村改造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薛刘营作为北方城市保定的代表性的城中村,其发展历程以及改造中的措施、经验对于其他城市城中村改造中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薛刘营位于保定老城的外缘,处于老城向新城扩展的衔接位置。在保定城市迅速扩展的过程中薛刘营及其附近地区逐渐转变为保定市的次级城市中心,其顺利改造对于保定建成区顺利向外拓展至关重要,对位于老城的其他城中村的改造具有示范意义。在保定主城区向北向东发展的思路下,更多的村庄被纳入城中村改造规划。薛刘营改造对于保定与其他城市的城中村改造可提供案例思考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薛刘营;城中村改造;问题分析

Key words:urbanization procession;Xueliuying;VUA reformation;problems analysis

薛刘营始建于明朝,原有4个村庄即薛庄、刘庄、尤庄、小营房。1949年四村合并为薛刘营村。由于位置接近保定市区,在保定市城市化进程中逐渐被纳入建成区的范围。从1952年起,国家就开始征用薛刘营村的土地,修建工厂、机关、服务设施、职工宿舍等,目前南北方向自东风路至七一路、东西方向自永华北大街至朝阳路范围内的社区、机关、公园绿地、工厂、商业区等都是在原薛刘营的基础上改造过来的,随着保定市建成区的快速推进,薛刘营的面积逐渐缩小。到1982年土地承包时,全村只有水浇地161亩,加上一些边角零地,共约287.3亩,90%的耕地已经没有了。在原薛刘营村占地迅速缩小的同时,薛刘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邮电通讯、水力电力、生活能源等方面都有较快发展。村民也被转化为市民,村民在生活方式、就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民在整体素质发生变化的同时真正转化为了城市居民。

1薛刘营的位置演变与改造面临的新问题

薛刘营位于保定市的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向农村转变阶段。薛刘营位于保定市北护城河以北,其南部紧接保定古城区,北部及其东西等周边地区以农村景观或者准城市景观为主。薛刘营处于老城边缘和新城的结合部,这样的位置特点使得其在城中村改造中具有代表意义。虽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薛刘营已经被裹进保定的主城范围,但由于村庄改造较慢,在很多层面还保留着村庄的影子,薛刘营村的范围由大变小,村民由多到少,位置由老城区边缘逐渐变为主城区中心,这样的变化过程使得薛刘营在村民结构、位置演变等方面都可以找到城中村由村庄面貌变化为城市面貌的脉络。由于保定市的发展思路是向北和向东,在这样的发展格局下薛刘营很快被裹进保定市的是中心位置。从图1中可以看出,随着保定市区向北和向东发展速度的加快,薛刘营逐渐演变为保定市中心位置。保定市的城市发展趋向以及位置演变使得城中村的改造面临新问题[1]:①城中村改造成本提高。薛刘营由于逐渐演变为市中心位置,所以土地价格较先前有很大增长,在村民市民化进而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政府需要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作为城中村居民的补偿才能完成城市化的战略举措。优越的区位条件更加容易促使村民要价更高,城市化与高成本成为政府的两难选择;②居民外迁导致生活不便。薛刘营虽然是农村区域,但由于其逐渐成为保定市的城市中心而变为保定市的黄金地段[2]。各种基础设施相对较完善。如果居民外迁到距离城市中心更加遥远的地方。则会给薛刘营居民造成生活的诸多不便。保定市虽然目前城市向周边的扩展速度很快,但学校、银行、医疗、超市、交通等各种城市基础设施没有跟进,为了加速城中村改造而使薛刘营村民外迁,自然会加重居民的生活负担,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城中村改造的阻力。③新旧生活方式磨合的阻力。城中村改造导致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就业、邻里关系等多方面产生巨大变化,村民需要适应过程。不同年龄的村民的适应能力以及愿望有差别。调查发现,年轻居民较倾向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具有改变村民生活方式并较快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强烈愿望,该群体希望在政府的支持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因此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但中老年人在这方面的愿望并不非常强烈,该群体安于现状并且不愿意打破其既有的生活方式,旧有的生活方式虽然收入水平并不高,但收入稳定并且依此能够使自己拥有稳定的生活。所以不同年龄的城中村居民在城中村改造中的阻力不同,中老年人正在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瓶颈。

图2表示了不同情况下的城中村、城中村改造的难易程度以及城中村居民被改造的愿望。图中划分为A、B、C三种类型,图中沿A、B、C三条线在老城区、快速发展区、新城区以及市区边缘区等不同区位上城中村的发展密度不同,城中村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快速发展区。城中村居民由于状况不同,对于被改造为城市居民的愿望有很大的差异:A类城中村密度小,居民倾向于被改造。由于这部分城中村大多位于老城区,政府给予的拆迁补贴较丰厚,所以居民比较乐于改造,居民愿意在政府的协助下改变原来质量较低的生活方式。居民虽然表面上是城中村居民,但实质上已经完全脱离农业产业,已经适应了城市生活,被转化为城市居民后其生活方式不会产生很大变化,生活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C类城中村密度大,居民倾向于被改造。这些城中村远离建成区,区位不如A类城中村占优势,作为改造的对象主要是从城市发展的战略角度考虑。能够迅速配合改造的城中村可以得到更加丰厚的改造补偿,城中村居民虽然具有失去土地后重新择业的风险,但耕地被大量占用后可以在相应的机关厂矿中给安排就业,加以居民具有成为市民的强烈愿望,所以城中村改造不会有太大阻力;B类城中村介于A类和B类之间,居民对改造不反感但态度也并不积极。这类城中村虽然区位不如A类村庄占优势,但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其区位的商业价值快速提升已经成为共识,所以居民希望在这唯一的一次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能够从拆迁补偿中得到更多的收益,在其预期得到的补偿中将土地增值以后的未知收益也算在其中,而政府并不希望将土地增值以前的或有收益也考虑进来,于是在政府的低补偿政策与农户的高补偿预期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该矛盾的持续就延缓了城中村改造的进度。城中村改造中不同村民的改造愿望存在很大差异(表1)。B类城中村是城中村改造的关键,这部分村庄未改造就谈不上对C类村庄的改造,这部分村庄于是也就成为了目前城中村改造中的热议对象。

2 薛刘营城市化进程中的居民状况分析

2.1居民构成

目前的薛刘营村民是指1987年以前在城市化改造过程中仍然保留农业身份的居民。1987年以后出生以及在1987年被转化为市民的村民虽然属于薛刘营村的居民,但与1987年以前为转为城市居民的薛刘营村村民在物质福利以及生活待遇层面存在较大差别。虽然居住在薛刘营村的居民中在1987年以前未转化为城市居民的部分在各方面也能够享受城市生活的待遇,但除此之外还享受着村集体财产以及这些财产为其带来的物质福利,而1987年以后转化为城市居民的薛刘营村村民则不享受这些待遇。居民市民化是城中村城市化的重要举措,薛刘营在城市化进程中率先实现了村民市民化。“村改居”工程使绝大部分居民纳入居委会管理,从而结束了村委会管理的历史。薛刘营村的占地面积也一缩再缩。薛刘营村的最后一块土地最近也纳入城市化改造的计划,薛刘营村级建制随着经济发展逐渐会淡出视野,而包括村级财产在内的所有有形经济实体也逐渐通过一定的机制纳入国有财产的轨道,不但使村民与市民间的无形边界消失而且使农村与市区的空间边界也逐渐消失。

2.2居民特点

薛刘营虽然是一个村庄,但与传统的村庄存在很大的差别。传统村庄的居民大多是土生土长的世代居住在本村庄的居民。但薛刘营村的居民不同,居民大多是在历史上从其他地方迁移到此的居民的后裔,这些居民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虽然是个村庄,却融合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多样化的文化在薛刘营聚集形成了较一般村庄不同的特点。居民的生活背景差异导致很久以来这里的村民就不是以种田为唯一的生活方式,来自不同地方的居民将其以上生活的地方的风味小吃或者专门技艺发展为自己谋生的“绝活”,不但可以换取生活报酬而且繁荣了保定的文化,在当时的保定古城较早时期的“五行八作”中薛刘营村民做出了相当的贡献。综合而言,薛刘营的居民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居民来源广泛、文化背景复杂;很早即开始尝试脱离农业从事非农产业;部分居民具有市民和村民的二重性特点;城中村居民实质上很久以来过着城市生活;城中村改造的预期补偿费用较高;村民关系受城市快速发展的冲击逐渐淡化但仍在不同程度上保持;城中村的子代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且很多已经成为城市白领。

3保定“城中村”的改造模式

在城市化进程中,保定市的城市化速度很快,很多的城中村逐渐被裹进到市区内,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多种比较成功的开发模式。

3.1村庄自主开发

村民在政府指导下,由村自筹资金并自我完成“城中村”改造。这种城中村的居民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农耕模式,村民以非农收入为主。出租房屋也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之一,虽然较少但很稳定。在城中村改造中,村集体用征地补偿款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住宅楼并以建筑成本价向本村村民出售。这种改造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征地补偿款完全掌控在村集体手中,会引发村集体腐败,村民反映最为强烈的事情是村集体将开发的住宅楼直接或者间接地卖给市民从而使村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在新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村集体只建设住宅楼,而不关心包括娱乐设施以及绿地等小区建设的配套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后村民普遍认为农村面貌并未得到很大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虽然由平房演变为高楼,但生活的整体环境并没有很大改善,村庄改为城市后反而在很多时候生活更加不方便。这种改造模式一般只适合于村庄规模小且资金需求量小的村落,由于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没有可能尽量延伸利益链,如果村民自主开发涉及大规模资金注入时就会导致资金困难,并且使得村落改小区后的后期建设资金很难到位。保定市南市区的南刘各庄村即属于该种改造方式。

3.2开发商主导开发

在该种改造模式下,“城中村”土地出售给开发商后由开发商进行改造,开发商负责进行新住宅布局设置,并负责建设休闲、娱乐、绿地设施。在具体操作中一些城中村实行“实物+货币”的补偿方式,实物补偿即用新建小区的面积补偿原有住宅面积,货币补偿即在实物补偿的基础上给村民实行一次性发放征地补偿款以换取村民的土地使用权。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开发商向不同村民出售的房屋价格不公开,村集体与村民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群众想了解的诸多细节问题很难了解。但一般而言,城中村村民对“实物+货币”补偿模式的城中村改造比较满意。这种模式由于有开发商的雄厚资金支撑,不会使城中村改造出现烂尾。但这种改造模式也不适合所有城中村的改造,对于有区位优势、建筑面积不大且土地的后期开发潜力较大的城中村事宜采用此种模式。保定市南市区的西韩蒋村以及北市区的薛刘营村的前期改造就属于该种开发方式。

4城中村改造中面临的问题

4.1小区环境建设须考虑居民切身利益

小区环境建设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外还有草坪、花卉以及树木等,这些方面除了需要前期投入外,还需要后期的维护成本。如果纯粹为了环境美观而引入高维护成本的花卉和树木,则需要居民承受较高的物业费用,对于住区内的居民而言华而不实。本来住区内都是农村居民,所有景观树种以当地的柿子、核桃、板栗、红果等树种为主,不但可以增加居民的收入,而且使居民能够找到过去生活的影子。

4.2 小区建设要结合居民的后续生活

城中村居民住房宽裕,这里的空闲住房大多成为城市流动人口的租房源,城中村改造后村民的租房房源会越来越少,虽然村民改市民后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由于租房源的减少而使居民曾经拥有的稳定收入骤减[3]。所以在设计居民的住房结构时可以考虑以小户型为主,在补偿相等面积住房时可以分几套房子补偿,这样不但可满足村民的住房要求,而且剩余出来的房子可以用于出租,不但仍然满足外来人口租房的要求,而且使得转化为城市居民的村民仍然可以依靠房屋出租获得稳定的收入。

4.3考虑城中村改造后的居民就业问题

村民改市民过程中农民虽然关心改造后自己的住房问题,但比这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其就业问题。平房变为楼房只是现象,居民的生活方式变化才是内在本质。生活方式变化不但要求居民素质全方位提升,而且随之而来的是就业方式的变化。变化后的居民能否在产业链中找到自己的就业坐标才是城中村改造中最为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合理解决不但需要村民自己努力,而且需要政府部门的协助。

4.4村民社会保险的建立

城中村改造前,土地是村民赖以生活的依托。改造后农民不再有土地,于是农民的未来生活面临风险,“以土地换社保”成为大多数城市解决村民社保问题的思路,保定自然也不例外,即以政府法令的形式,严格有关政策规定,强化土地征收过程中社保基金的征收工作,实施在征用补偿费中提取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办法,从中提取一定比例贴补失地村民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并建立集体统筹、个人存缴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将原村民纳入城市统一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参与城市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享受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

4.5体贴外来务工人员的安置

城中村改造中政府主要考虑的是城中村居民的安置问题,目前较少考虑在城中务工的农民工的房屋租住问题。城中村改造后由于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必然带来房屋租金水平提高,在农民工收入水平没有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城中村改造使更多的农民工面临无力找到安身之所的困境,这会造成由于城中村改造而导致农民工流失问题。城中村改造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城市水平,但农民工的流失会对城市发展釜底抽薪,城中村本地居民与外来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步变化成为一对矛盾。

4.6城中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中村改造不但使村子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多的补偿款后村民有暴富的感觉,利用这些补偿款使集体经济获得持续发展并依托集体经济解决村民的养老等后续生活问题是城中村改造后重要的问题,集体经济的持续发展问题需要政府积极引导、政府适度扶持和相对完善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4]。政府作为引导者需要在城中村改造后重新设计城中村的产业结构,政府的引导不应该演变为强硬的行政干预,政府的作用在于为城中村改造后打造新的建成区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此过程中政府的优惠政策不可或缺。城中村改造后,除村民住宅和集体物业需要以外的土地可以允许村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以便所有村民都可以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从而解决村民转化为市民后的新城市居民的就业问题,对由城中村转化为市民后的居民的经济所得可以适当减免税收,以便给新市民“喘息”的机会。城中村改造后的经济运行机制可以考虑股份制。根据国内大多数城中村改造的经验,股份制经济运行机制是绝大多数城中村改造后较为容易接受的,只要加强对股份制经济的运行监督,就可以有效防止集体经济运行过程中侵害村民利益的事情。

5保定市城中村分布及薛刘营改造的主要措施

5.1保定市城中村的分布

《保定市市区城中村拆迁改造实施办法》中规定,城中村是指在南市区、北市区、新市区、高新区范围(建成区)内,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并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形式的农民聚居村落,城中村改造是指根据本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化要求,对城中村进行综合改造的行为。近三年内将有75个城中村列入改造计划。村庄占地面积4.2万亩,占建成区面积的27.6%,全部改造完成后,市区可腾出15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用地。如此大规模、高速度的城中村改造促成了保定市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迈进。保定市近期列入改造计划的城中村包括:韩村、四里营、址舫头等村庄。

《保定市市区城中村拆迁改造实施办法》中规定,城中村是指在南市区、北市区、新市区、高新区范围(建成区)内,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并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形式的农民聚居村落。在拆迁安置方面做了如下规定:①拆迁安置实行“一村一案”; ②最大限度保障村民利益;③在指定银行设立拆迁补偿安置资金专用账户;④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要具有下列内容:被拆迁房屋的权属、地址、面积、使用性质、结构等;补偿方式、安置补偿标准和结算方式;安置房屋的权属、地址、面积、使用性质、结构和过渡方式、过渡期限;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式。⑤城中村村民转为城市居民后,统一纳入城市就业管理范围。按规定为原村民办理各类社会保险。⑥土地出让金的90%用于城中村改造中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10%由管委会用于组织城中村拆迁改造工作。

保定城中村改造布局呈现以下特点:①拟改造的城中村密度大。保定近期拟改造75个城中村,这些城中村集中分布在保定老城区的外围,密度大,保定城市发展需要改造的城中村的任务较大。②向北向东发展。围绕保定老城区,虽然城中村较为均匀地分布在了四周,但是根据保定市的向北和向东的城市发展规划思路,保定主城区的东、北方向的更多村庄纳入了城中村。③城中村主要分布在老城与二环间。虽然在老城区也有为数不多的城中村,包括水碾头、螺丝庄、西大园、灵雨寺等,但这些村庄已经很难看出村庄的影子,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水平等已经能够与城市居民很好地融合在一起。④建成区的长期发展方向是北而不是东。城区向东发展受到高速公路的阻断,在远离建成区的村子中目前已经将曹庄、杨庄、小刘庄以及花庄等纳入了城中村改造的范围,这些村庄距离目前保定市正在开发的丽景蓝湾小区也有很大的空间,保定市跳跃式的规划城中村的发展设想实际上已经标明了其对城中村改造进而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设计。

5.2薛刘营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

5.2.1打通五四路与七一路的恒祥大街段

在五四路与七一路的恒祥大街(以下简称“五-七-恒”)段未打通前,居民自五四路到七一路通行需要绕行永华大街,严重阻碍了城市发展。城市快速发展需要顺畅的交通,为此需要占用当时还是居民区的城中村居民住宅地。“五-七-恒”修通需要政府支付高昂的居民拆迁安置费,但是从城市的长远设计着想对于保定城市发展至关重要。“五-七-恒”打通后,彻底改变了五四路与七一路之间的交通格局。不但缓解了永华大街的交通拥堵程度,而且拉动了“五-七-恒”东西两侧的商业发展,惠友超市、小蜜蜂饭店都是在这时期建成,除此之外,在“五-七-恒”铁路立交桥的西侧已经建设了较为高档的社区,东侧目前正在筹划建设另外一个小区,但是由于距离高压线和铁路线较近,工程一直未启动。因为“五-七-恒”地处保定市的繁华地段,其商业价值很高。将未充分开发的土地用于商业或者社区建设会给经营者带来丰厚的回报。但是这与的居住质量以及城市中心地区的环境建设之间就形成了矛盾。

5.2.2建设金昌社区

金昌社区就是在原薛刘营的基础上经过征地后进行建设的,金昌社区分布在恒祥北大街东西两侧,该地段即沿“五-七-恒”段穿过五四路一直向南延伸到东风路之间的恒祥大街段(以下简称“五-东-恒”段)。“五-东-恒”相对于“五-七-恒”时间更加久远,无论是商业区还是居民区都发展相对更加成熟。“五-东-恒”段的东西两侧已经发展为密集的商业区,不但有沿街的店铺,而且在居民区中间分布有集市。在密集的居民区、商业中心以及高等院校的消费拉动下,使得金昌社区及其周边地区成为保定老商业中心的次级商业中心,为保定老城CBD的逐渐外移,提供了充分条件。

5.2.3周边生活服务设施变化

薛刘营改造后,规划出来的用地建设了社区、商业街、超市以及城市绿地等。如图3所示,在原薛刘营所在的区域内临近现在的薛刘营新村建设有北京华联超市、大润发超市以及惠友超市等大型购物中心,同时沿东风路、五四路和恒祥大街等建设了密集的商业街,在七一路和东风路之间的恒祥大街的东西两侧建设了城市社区,解决更多城市居民的住宅问题。在城市主干道的两侧建设有街心公园。薛刘营改造后密集商业中心的建设也为华北电力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的大型消费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薛刘营改造后使得更多的保定居民受益,街心公园和大型超市成为保定居民最为受益。社区内的居民到最近的超市购物步行不超过15分钟,老年人可以全天在街心公园悠闲,其中很多人在街心公园得以在众人面前展示歌喉,为社区的居民带来了免费的精神享受。环境的变化不仅带来社区居民精神面貌的变化,而且带来了很多新的就业机会。尤其是沿交通主干线的商业街的建设不但使很多农民工能够从事第三产业,而且城中村居民中不能就业白领岗位的居民也在商业街中找到了自己的岗位。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

5.2.4原城中村居民的就业安置

城中村改造是在政府引导和规划下的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按照这样的思路,城中村改造中产生的失地农民也需要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就业安置。在城中村改造中,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①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一体化。相同岗位面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某些岗位并不是原城市居民愿意从事的。保定市政府认为,城中村改造的显著标志是农民“市民化”,其中最关键的不是户口的转换,而是市民化的农民与市民具有同样的身份。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体系使得城中村改造后的新市民经过就业培训、择业指导等一系列服务,对由农业文明迅速转化为城市文明快车道的新市民很好地融入到城市新生活当中。②发展城郊型的准城市就业岗位。城中村改造后虽然原农民得到了安置房也得到了数量不菲的补偿款,居民的生活环境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农民的全方位素质很难截然改变过来。农民对旧有的生活方式还是非常依赖。将农民安排到就近的工厂做工并非是绝好的选择。发展城郊型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不但可以保证绝大多数农民就业,而且可以使农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得以延续,同时也可以促进郊区农民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激励新式农业的发展。③强化城中村居民的就业培训。改造后的城中村居民素质普遍偏低成为进一步就业的严重障碍,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居民进行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和思想意识地培训。思想意识层面的培训主要是使居民由原来的小农意识逐渐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纪律性和组织性,让居民逐渐树立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在城市化进程中位城中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并给予政策层面的扶持,使这些已经为城市化进程做出贡献的城中村居民由城市中就业的弱者逐渐转变为能够与城市居民具备同样的竞争能力。在居民创业过程中政府特别给予小额贷款的启动资金的政策支持。④强化社区物业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城中村改造和”村改居”的推进要求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规范化,为提高社区的物业水平,社区需要更多的保洁、保安和家政服务人员,这些工作岗位都比较适合城中村居民。将城中居民就业与社区服务质量的提高紧密连接起来不失为城中村居民就业安置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孟祥林. “双核+双子”模式的京津保唐城市体系构建与对策分析[J].城市,2009, 4: 33-40.

[2]孟祥林. 京津冀第三核:以文化经营保定的城市品牌化思路分析[J].中国城市化,2010,2:14-19.

[3]孟祥林.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的问题与对策:以保定市为例的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94-99.

[4]孟祥林.石家庄城市组团模式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城市化,2010.4:52-61.

责任编辑:张吉明

作者:孟祥林

上一篇:劳动教养法论文范文下一篇:古诗词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