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应加强学生环境素养的培育

2022-09-11

1 环境素养的含义

环境素养一词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美国, 美国田纳西大学地理和环境教育中心主任Rosalyn Mckewn-Ice教授指出, 一个真正具有环境素养的人具有以下7个特征:对自然和社会的敏感性;了解有关自然界的知识;了解有关人与人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了解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了解环境问题;拥有分析环境问题的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对环境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因此, 环境素养不仅包括环境意识, 还包括环境行为。概括地说, 环境素养就是人对环境科学应有的认知和对环境负有的义务和责任, 是一种优秀世界观的反映。

2 培养学生环境素养的意义

2.1 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是, 与高速增长的经济相伴随的是环境的急剧恶化, 如水污染、森林面积的锐减、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灾害频繁……等等, 重建已被破坏的环境, 拯救我们的地球,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 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识。但是,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淡薄, 对环境保护的知识了解甚少, 特别是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严重脱节, 环境素养较低, 使得我国的环境危机更为严重。

2.2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着眼点, 其根本宗旨在于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 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素养也是素质的体现之一, 具备良好的环境素养是现代人和未来人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中学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和环境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对学生环境素养的培育, 增强环境科学知识, 强化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技能, 培养良好的环境习惯和行为等, 这是提高全民族环境素质的基础工程。因此, 环境素养的培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 地理学科进行环境素养培育的优势

地理学科是一门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和重点。众所周知, 培养具有良好环境素养的人的目的就是为了人类与环境之间能够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4 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环境素养培育的主要途径

4.1 加强教师自身的环境素养

在地理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环境素养能否成功, 关键取决于地理教师自身环境素养的高低, 很难想象, 一个环境素养低的老师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环境素养的学生。因此, 每一位地理教师都要明确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努力提高自身对环境教育的认识, 提高自身的环境素养, 增强培养学生环境素养的能力, 才能更好地实施环境教育。

4.2 立足于课堂渗透

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育为核心, 培育学生的环境素养就应该立足课堂, 依靠教材, 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阵地, 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

4.2.1 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素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现行的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 特别是注重挖掘教材中“隐性”的环境因子, 选择好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做到地理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 完成环境教育的渗透。

4.2.2 要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环境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与环境交互作用产生的问题, 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讲授知识的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关注环境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要注重优化教学方法, 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如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增强感性认识:组织学生收集资料, 提炼主题进行讨论:亲身参与社会实践……等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 可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科学的环境观, 形成良好的环境行为和习惯, 并最终成长成为具有良好环境素养的人。

4.3 注重课外实践

培育学生的环境素养, 仅仅依靠课堂是不够的,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把课内的教学内容与课外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才能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 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开展课外活动有很多形式:

(1) 开设环境问题研究性活动

地理学科与环境教育内容有着许多的结合点,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取相关的环境研究主题纳入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如“河流的污染现状”, 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河流污染这一环境问题的相关资料, 然后引导自己学生去进一步探究。学生可以探究某一区域的各河流现状, 分析造成的原因, 可能产生的影响, 有什么解决的方案等:也可以探究了解某一条河流的现状, 进而追溯过去预测将来, 并分析可能对社会产生的后果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消除不恰当的环境价值观, 确认恰当的环境价值观, 提高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

(2) 带学生到户外进行环境考察和数据调查

环境素养的培育必须依赖于学生切身的感受和实践。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带学生走出课堂, 融入社会,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环境问题的严峻, 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如组织学生调查土地利用的现状、交通秩序问题、大气污染问题;参观垃圾处理场、附近的市场、工厂等, 引导学生直接从环境中 (如拥堵的交通、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排放废物的工厂……) , 得到最真实、最实际的体验, 并进行相关的数据调查, 体会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必要性、紧迫性,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意愿,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态度。

(3) 结合重大环境节日进行宣传

结合一些重要的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节日, 如“植树节”、“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 不失时机地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和环境保护公益实践活动, 配合相关主题举办环境问题专题讲座、环保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利用黑板报进行宣传、撰写环境小论文等, 通过这些途径, 增长学生的环保知识,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唤起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环境保护, 教育为本”。加强学生良好环境素养的培育,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是每一位地理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也必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心所在。

摘要: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根本方法是提高公民的环境素养, 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环境素养的培育具有独特的优势, 地理教学要抓住课内和课外两个主阵地, 加强对学生环境素养的培育,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教育,环境素养,地理教学

参考文献

[1] 黄东蛟, 艾娃.环境素养教育在美国[J].地理教学, 2003 (2) .

[2] 陆静.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下一篇:信息时代建筑设计领域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