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学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2024-05-06

加强教学反思提升专业素养(精选6篇)

篇1:加强教学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加强教学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殷世东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阜阳23604

三、加强教学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

有效的反思。只有教师具有内在的“自主发展”、“自 我提高”的心理需要,才能获得专业成长的心理支持 系统。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专业素 养,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反思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 反思氛围,以激发教师反思的积极性。

(一)树立教师的专业信念,养成反思习惯。教师 的专业意识信念即认识到教师是一个无可替代的专 业性职业,而作为一个专业,它必须具有特殊的、无可 替代的专业素养。“教师是‘朴素的’教育家,他们对各 种教育教学问题都有自己的一套观念和看法,如关于 学习者和学习的信念、关于教学的信念、关于学科的

信念、关于学会教学的信念、关于自我的信念等。,.[31教 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人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反 思、探究和解决问题,反思探寻教育教学各因素之间 的关系,寻求教学问题的合理性解决以实现有效的教 学。有了专业意识,才能把自己的职业当做一个挑战 性的事业来做,才有探究反思的愿望、兴趣和热情。才 能在反思中关注教学中所发生的一切,发现教学中存 在的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反思本身就 是教学问题自我修复的过程,其经历越丰富越将成为 教师进行创造的积极力量,越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和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进而促进反思习惯的养成。(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反思能力。教学反思以 改进实践为主要目的,是为了教学而反思教学,提高 教学质量。教学反思从根本上说并不是追求得出系 统的理论,而是借助已建立或获得的理论认识来分 析教学实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然而教学反思却 必须借助理论的指导,才能正确地分析教学中存在 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改进教学的方案。也只有具 备一定教育理论素养的教师,才能在教学反思中站 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基础上理解所遇问题的 性质、内涵和意义,才能更好地制定改进和提高教学 质量的方案。因此,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直接影响教 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学会批判反思是个成人学习过 程”[41。所以,要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理 论水平,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进而提高教师 教学反思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三)创设校园教学反思氛围,促进教师进行教

学反思。学校在创设“向45分钟要质量”的文化氛围 之时,已把教学反思视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因为教 学反思往往使得教师自觉自愿地进行研究性活动,把自己的教学实践变成分析性实践。在反思教学中,教师的视野会变得更为开阔,思维会变得更为敏捷,掌握的专业技能会更为娴熟,进而成为批判反思型 教师。为此,学校领导首先要从教学反思的基本理念 出发,引导、开展教学反思,从各方面支持教师开展 的教学反思工作;其次,要建立教学反思的激励机 制,以财力、物力、评优和晋级等方面来奖励进行教 学反思并形成教研成果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 调动教师反思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技 能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学反思还可以增强教师的 “职业道德感”为突破口。职业道德感通常以责任感 等来表现,是教师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的前提。一般来 说,缺乏职业道德感的教师,除非因教学上的失误迫 于外界压力,否则不会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5] 因此,必须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促进教 师进行教学反思。参考文献: [1]张立昌.自我实践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il.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2]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止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美)布普克菲尔德著,张伟译.批判反思型教师[M].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2002.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能力 田冬梅

(焦作建筑经济学校,河南焦作454000

四、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

教师能力的提高建立在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反思基础

上,并逐渐积累教育经验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持续的 修炼过程。对于一位追求成功、善于反思的教师来说,每堂 课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要设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对学生的 不同反应,教学中的每次师生互动、教学冲突都会激发新的 思考和创造。因此,教师要养成对每堂课进行反思的习惯,而且将反思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做到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 思、教学后反思的有机结合。

总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环节。不断 的反思会不断地出现新的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 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使自己不断完善提高。

(三)强调教师自我反思的系统化、经常化

新手教师发展成长为具有实践智慧的优秀教师,需要

实践经验的积累、科学的自我反思及外部的支持与协助。促 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优秀教师 所具有的把握教学常规和教学策略的知识,直接传授给新 教师。但是大量的缄默知识和实践智慧是无法陈述和传授 的,它们集中表现在教育实践中。如教师具有敏锐感受、准 确判断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把 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根据对象实际和 面临的情境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使 学生积极投人学习、追求创新、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 魅力等。这些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 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应按照奥思特曼等人提出 的教师反思过程“具体经验— 观察分析— 抽象的重新 概括— 积极的验证”,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 自我成长。那么,教师应怎样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 呢?布鲁巴赫等人提出课后备课、反思日记、观摩分析、职业 发展、行动研究等五种反思的方法和途径。教学反思的目的 在于增加教师的理性自主,使教师对其实践信念和实践的 因果决定因素有更多的自我意识,从而使教师处于更多的 理性自我控制之下,摆脱外在无形有形的束缚,使教师的成 长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

4教学反思的方法 4.1瞬间反思

这种反思多发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瞬间发生的特点,带

有一种灵感突发的性质。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医学生理学的通气 血流比值时(指单位时间内肺泡内的氧气进人血液,由红细胞 运输的量比关系)。讲完之后从学生疑惑不解的眼神中反馈出 他们并未弄懂这一概念的信息。于是笔者灵机一动,用工人搬 运传送带上的货物的量比关系(工人多了无货可搬,工人少了 则会货物堆集)来比喻说明通气血流比值。学生听后豁然开 朗。

二、教学反思的特点

尽管关于“教学反思”的涵义的理解有着不同的 看法,但是我们可以对“教学反思”所具有的特点进 行总结与分析:(一)主体性

主体性是指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是通过教师主 体认知加工而实现的,既有主体的认知因素的参与,也有非认知因素的参与。没有主体的参与,教学反思 是不可能实现的。(二)直觉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直觉是人们在长期实践经 验的基础上,对于特定对象进行深人探究、思索的过 程。教学反思的直觉性是指教师在反思自己教学过程 中所产生的思维飞跃,认识的顿悟,在顷刻之间就能 对自己的教学情况作出优劣成败的判断。可以说,一 位教师没有对教学的执着追求,没有对教学的积极反 思,就不可能产生这种“直觉”和“顿悟”。(三)验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反思,是教师 对自己的教学的重新审视,这必然包含着对反思内容 进行验证。

(四)探索性与实践性

教学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 进行理性探索的过程,而探索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教 学实践重新审视、重新理解、重新优化。因此,没有 对实践的探索,就谈不上反思。(五)发展性与创新性

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教师通过不断地怀疑自己、否 定自己进而超越自己,为了更好地总结教学的成功经 验和失败的教训,一步步地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实践 上升到理论,从经验上升到规律,从而达到“随心所 欲不愈矩”的境界。而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对反思对 象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根据认识论原理,再认识和再 创造的过程就是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因此,教学反思 必然具有发展性和创新性。

篇2:加强教学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课堂是教学的主陈地,如何向45分钟要质量,一直是广大教师探讨的话题。近些年,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汹涌澎湃,尤其是在新课标的导向下,新的课堂结构,课堂模式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市教育局审时度势,提出了“小学阶段突出抓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的培养和养成,初中阶段突出抓好学习方式的转度,高中阶段突出抓好教育回归育人本源,以强化育人促进升学”的指导思想。并于今年3月22日派出全部初中学校的校长赴山东河北名校考察,使我有幸目睹了杜朗口“三三六”,昌乐二中“271”,衡水中学“循环大课堂”,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聆听了秦培元、赵丰平等校长的讲座,我惊讶于学生们精彩的表现,感动于老师们的敬业精神,被校长们洋溢四射的教育激情而感染,被他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求证、实践而折服,为他们创造的教育奇迹而震撼。

激动之后,必是沉思,我们究竟学什么。

透过洋思阳的“某某清”,衡水的“循环大课堂”的训练设计,杜朗口“精细的导学案”,不难看出每个环节都凝结着教师的所有的教育情结和太多的心血,尽管他们从台前走向了幕后。我想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瓶颈是教师。尤其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我校情况,原名斯力很中学,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曾经是乌地区有一定影响学校,培养了大批 优秀人才,历经30年风雨沧桑,几度辉煌,几度低迷。从08年划归市里管辖后,尤其是马国柱校长继任后,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生源回流,学校发展呈现可喜势头。尽管如此,学校也面临很多困难,仅就师资一项来说,教职工近百人,平均年龄43.6岁,50岁以上18人(中高8/11),35岁以下 12人,曾经担任过主任以上环节领导9人,门卫就有3名主任。09年11月份我到该校,所有任课教师的课我都听了一遍,包括所有学科的导学案,我都认真看了一遍,我觉得我们老师的很多方面离“杜朗口”相差太远。

为此,我们决定把如何克服职业倦怠,转变教学观念,丰厚知识底蕴,做为重点工作抓实抓细。

一、教育引领,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一项社会调查显示:2008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会李超博士对90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小学老师生存状况堪忧,减压势在必行,统计结果表明80%的教师的被调查老师感觉压力大,近30%的老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几乎90%的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有40%的教师心理存在严重状况不佳,近20%的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佳。(于校长的观察与体悟)我们的老师太累了,原因是

1、工作时间长,强度大;

2、社会期望值过高;

3、管理机械化,数字化。这就要求我们校长,要求学校要对教师的职 业倦怠要以平常心对待,各行各业都一样,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更是如此,因此出现倦怠纯属正常,无可厚非。学校要了解老师的实际,走进教师的心灵,知其善恶,懂其所需,然后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引导,我们采取了搞讲座、开座谈会、写心得,开展活动等方式,思考、感悟、体验幸福与职业的关系。4月30日我利用3个小时搞了“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共建幸福美好人生”的讲座,我告诉大家:“佛家的理念是„活在当下‟,就是幸福就在眼前的人、事、物中”。诺贝尔奖获得者,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曾说过“真正的幸福永远是触手可及的,因为幸福更喜欢现在进行时。我告诉大家幸福在哪里:

1、幸福在清晨醒来的星光里,幸福就在上班的路途里;

2、幸福在宽阔的校园里,明亮的教室里,幸福在学生的眼神里;

3、幸福在刷刷的书写声里,幸福在孜孜苦读会心的笑容里。只要你愿意,幸福就在你的手心里,你的眼里,你的心底!我告诉大家,工作是生活的重要组成,不要简单的把工作做为谋生的手段,生命是短暂的,人生是美好的,生命因工作而快乐,工作因有业而精彩!我还告诉大家,不要以排斥的心态对待工作,对待孩子,要以一颗接受的宽容的爱心面对工作,对待孩子,问题就会解决,压力就会减小,快乐就会增多。以此教育大家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激活疲倦麻木的神经,提高在工作中获取幸福的意识和能力。结合讲座,我要求大家写了心得体会,当我读到老教师梁艳写的 体会“阴冷春天里的一缕阳光”的时候,我激动地拿起笔给她写了一段话。然后我又把每个教师的心得都写了批注。后来我听教务主任说,梁老师看完这个批注落了泪,我想,她的眼泪里有一种滋味叫幸福。

我们开展了“今天你做教师幸福吗”的座谈会,老师们从古代的一官十丐谈到“老九”,谈到今天的“相当于公务员”,从其他行业的灯红酒绿谈到老师们的淡泊与清正,从权力的相关到孩子的教育,大家言辞恳切,幸福的感觉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我们还开展了“做幸福的老师”征文活动,让广大教职工对幸福对职业有新的理解和追求,增强职业幸福感。新分来的老师刘庆宜在征文中写到……我们还经常开展大家喜欢的文体娱乐活动,让大家感受集体的气息、氛围,享受职业带来的乐趣。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增强了,他的微笑就会增多,他的眼神就会放射的光茫,他的语言就会温暖如春,他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就会表现得恰到好处,他的课堂就会因为情感、人格因素而效果倍增。

二、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相结合

常言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我们国家历史文化厚重,从赵高“指鹿为马”的人治,到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法治,再到今天的以人为本的民主的追求,管理制度日益进步与民主。尽管如此,以法治国,制度管理仍是当今体制下的主要方略,学校管理更是如此。我校按照“有情定制,无情执法”,“奖成绩、罚态度”的原则,先后出台了多项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我和大家讲严格是一种负责任的爱,我给大家讲了哈佛校长以校规捍卫哈佛的案例。使大家明白学校的生存发展、名誉声望需要制度去维护,做为学校的一员在享受荣誉的同时更要增强责任感。在制度管理的基础上要注重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创造和谐。这是国情的主旋律更是社会的进步,而教师工作强度大,显性小的职业特点就更需要人文的关怀。学校要尽可能的为教职工的利益着想,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后顾之忧,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享受被关心的幸福,(五中班子集体参加职工弟弟的婚礼的例子,本校为通勤教师解决午休床位之争)学校要努力创设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建立理解尊重的干群关系,合作友谊的同事关系,淡化人为的人际关系,让广大教职工在校有如家的感觉和主人的身份,使他们的性情获得自由,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光与热。

三、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最大的可能

教师也好,校长也好,只要有倦怠情绪,就说明自身的专业还没有达到一个自由享受的层面和境界,领略名校长名师的风采,感受到他们的专业能力的确游刃有余,工作起来津津有味。相形之下我们差的太远了。山东淮坊市教育局局长、当代教育家李希贵在《天,我的美国之旅》最后一章写 到“职业化,让人心平气和的活着”,这里,我套用一下应该说:“职业化让人幸福的活着”。我们之所以浮躁,禁不住各种诱惑,就是因为我们的专业能力没能达到职业化的程度,还享受不到专业所带来的独特幸福的美感。所以学校要想尽一切办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可能。我们是这样尝试的:

首先,学用结合,切实转变教师观念。这一点,我们是围绕新课程标准和教育名言的学习运用展开的。教育名言是教育家毕生心血的结晶,虽然有的年代久远,但仍具现实意义。而新课程标准是时下教学最具体,最直接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意见。可是我们的老师有多少人熟读了,读懂了,读透了,能烂熟于心?我们做校长的又有多少人熟悉本专业的课标,了解各学科的课标要求?如果我们的领导,我们的老师都对新课程标准做了精、细、透的研究,教学观念还会陈腐不变吗?上学期4月份,我精选了教育名言60条,连同本学科课程标准一并发给教师,并开展了“学、记、考、练、思、用”的系列活动。学:自学,组内学习课标。记:就是每周记忆背诵课标关键词条200字,自己喜欢的名言3条。考:利用周五业务学习,会前10分钟小卷检测课标常识,题型是填空选择,默写喜欢名言3条。练:结合学习体会讲一节课。思:反思学习、练习的体会并上交。用:转变观念,重新运用。通过这样强化学习、有目的训练、有针对性反思、享受自己实践经验再运用的训练,不知不觉中教师的观念悄 悄的发生变化。有一名年轻教师在反思中写到:“王猛同学在老师和同学眼中,一直被认为是弱智,他从不和其他同学说笑,学生的嘲笑,老师的批评,他从不吱声。我也一直这样认为,但我学习了教育家第斯多惠的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之后,觉得挺有意思,就想在他身上尝试一下会怎样,于是这两周我让他帮我发作业,并且表扬他发的准,还不出声。我第一次看到了孩子的笑容。于是我再接再厉,让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并及时表扬,渐渐地,我发现他的目光不再呆滞,渐渐地,他告诉我父母离异,他寄居在大爷家等一些事。有一天我选了一段好读的段落找同学来读,他竟然举起了手,那一刻我的眼泪差一点流出来,这个孩子有救了!这句名言改变我的教学,也改变了我的人生态度,也会改变这个孩子的命运。”

第三,强化读书,丰厚知识底蕴,新课程标准也好,高效课堂也好,表面上教师在课堂上渐渐淡出,实际上对老师的知识、技能要求却越来越高。学生占有资料多了,质疑能力强了,课堂开放了。老师无论是给水还是引水,都需要蓄水,而这所蓄之水的源头活水就是读书。大家都清楚,读书活动市内各校开展的都挺好,而我们农村学校、农村教师还相差甚远。这从今年三月份外出学习时就感觉到了。因为回来的时候,我和十三中的刘校长、九中石校长同行,在北京王府井书店,他俩疯狂的购书让我深受感动,我也给老师买 了2000多元钱的书。五月份又在书店精选了一部分。暑假期间要求每人读一本教育专业方面的书,开学后凡做批注的写心得的老师,该书学校报销。这样保证每学期至少每人读一本专业的书。在读书的组织上,我们采取了:

(一)引领读书,启动读书仪式,明确读书意义。即

1、增长专业知识,提高理论水平。

2、提倡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3、可以宁神静气有助健康。

4、可以涵蕴思想,提升品位。

5、读书本身就是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生幸福指数的过程。

(二)带头读书

校长带领班子成员率先读书,近期,我读了《不跪着教书》《领导力的修炼》《天,我的美国之旅》,给教师以示范。

(三)奖励读书

对于读书好、读书多的,采取赠书加考核分等方式予以鼓励。

(四)强化读书

结合教研室的要求和本校实际,每学期必读一本专业书籍,此项纳入教师常规工作中。

(五)读书交流。

每月上交一次图书,再作自由选择读本,每学期召开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通过这些举措,现在老师的办公桌上都能见到专业方面的书籍。周六周日打麻将的少了,读书的多了。

第四、整合资源,实现课堂教学高效。

这里所谓的资源,指的是教师队伍的优势资源。上学期我们按照教研室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了人人献课活动。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优势组合整合,每组派1-2人代表组内讲公开课。比如,数学组老教师胡秀英善于讲解,语言干练;邓柏平老师练习题设计独特;吴晶晶老师综合素质高,富于创新。这样我们就由理科主任负责组织安排他们三个备课,由吴晶晶主讲。研讨反思后再讲第二遍第三遍,直至大家满意为止。这样有目的的训练和培养,不旦有利于一部分教师先提高上去,也有利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探索。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自己固定的模式,但上学期我校有4名教师承担了教研室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研究课,一致获得好评,有8名教师参加了市级教学能手比赛,并有3人榜上有名。其中,李主任对吴晶晶老师的数学课作了高度评价,说,“这节数学课闪耀着人文的光辉”。这些在我校的发展史上是罕见的。

此外,学校尽最大可能,为教师提供发展个性特长的空间,为他们的发展搭台子,积极开展有益教师身心健康的活动,增添校园乐趣,激发工作热情。

篇3:加强教学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现代社会是一个功利盛行的社会, 身在其中的语文教学也不免被感染, 将充满人性之美, 富有情性之趣的诗歌教学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 知识之学及至应试之学, 校园里远处寻觅诗歌的身影, 学生已经读不懂诗歌, 过度的应试让学生的想象力严重散失。现代诗歌已成为中学语文教材里摆设的分行文字, 而那些现代诗人的名字, 却成了摆设在语文课本里的“偶像”。随手翻开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 从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到冰心的《纸船》再到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以及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暧花开》, 舒婷的《致橡树》等一系列选入中学课本的经典现代诗歌, 无论从思想还是形式来说, 都堪称现代诗歌的杰作, 可见编者的良苦用心。可是这些选入课本的现代诗歌, 又有多少教师引领学生真正用心去欣赏过呢?或者说在课堂上又有多少教师将现代诗歌当做教学重点篇目进行解读或讲授呢?又有多少学生对现代诗歌感兴趣呢?现代诗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被师生重视。教学中这样的情形屡见不鲜:诵读时看似形式丰富多样, 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诵读中缺乏朗读技巧方法的指导, 感悟诗歌思想情感也逐步失去其本来意义;分析时, 多数教师教是花大量时间对诗歌中的字词句讲解分析, 从而破坏了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想象美, 慢慢地使学生对诗歌失去兴趣;在语言上, 诗歌教学中忽视了诗歌语言独特的魅力, 使不少学生误以为诗歌跟现代文教学没什么两样, 导致诗歌文体和语言的独特性被淡化。久而久之, 导致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印象:“语句散漫”, “难以读懂”, 从而使不少学生对现代诗歌学习没有兴趣。由于诗歌教学的种种现状, 在科学、功利和人文之间, 人们强烈呼吁寻求归路, 回归诗歌教学的本色, 为此, 笔者将从以下方面谈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解读能力领略诗歌魅力。

加强朗读, 熏陶感染。现代诗歌的语言讲究精练、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教学过程中必须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进而品味诗歌的语言, 才能更好地去体验诗歌的感情, 领会诗的意境。学生通过诵读, 不仅可以直接感受到语言的美感, 还能自然而然受到优美意境的感染, 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教师要在朗读的节奏和韵律上、朗读的梯度上、朗读的方式技巧上对学生多加指导, 让学生先读会“纸上之诗”, 读懂“作者心中之诗”, 读出“自己心中之诗”。让他们读准字音、节奏, 美美地读, 读出意境、感情, 在美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的美。如在朗诵光未然的《黄河颂》时, 我们的胸中就洋溢着黄河浪涛一样的激情;在朗诵泰戈尔的《金色花》时, 我们能体会出诗人对母亲的依依深情。这就是朗读的独特作用, 是其他学习方式不能替代的。在教学实践中, 诵读成为不可忽视的环节。坚持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师示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学生齐读等来进行诵读这一环节的教学。

抓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 “意”即“志”也就是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即形象, 也就是诗歌中描绘的集体景物和生活画面, 两者结合, 虚实相生。它既包含鲜明生动的形象, 又包括了形象中蕴含的发人深入省的思想和令人激动的感情。因此, 意境就是作品中描写的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因此, 意境就是作品中描写的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作者的思想往往附着一写的物像上, 物是情感的载体,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的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 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把客观的物旬经过选择、提炼, 重新组合后而产生的一种含量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诗人不仅要用意象来进行思考和感受, 也要用意象来进行表达。比如舒婷的《致橡树》, 选择橡树和木棉花两个意向, 象征着男性的阳刚之美和女性的阴柔之美, 通过花朵、枝杆、根、叶的抒情来表达现代人所追求的平等伟大的爱情。

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要让学生用心体会这些意象背后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也就是诗的意境。学生很快能理解诗人主要表现自己对理想的向往, 告诉我们要想实现理想必须得克服重重困难。主要情感理解了再去其他内容也就简单了。

教育是诗, 语文就更应该是诗意的生活, 语文课堂应该充满诗意, 现代诗歌教学更应该充满诗意。让语文教学充满诗意, 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 让诗歌教学充满诗意, 让现代诗歌重新回归我们的生活中来。

摘要:诗歌反映了中国人最根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渴求, 代表了中华民族最细微的感受和与智慧, 现代诗歌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引导学生阅读中国现代和当代诗歌散文的优秀篇章, 吟诵涵咏, 感悟深思, 能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文的浓厚兴趣, 深化对文学作品和对现实生活的体验, 提高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培养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现代诗歌,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诗意语文[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失光潜.天资与修养[M].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6.

篇4:提升学生能力 加强专业素养

关键词:专业发展;学习情感;学习素质

体育教师教学专业化,一是强调专业知识。专业化发展不仅要求体育教师熟悉了解自己所教专业的必备知识,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二是强调专业技能的必要掌握。终身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要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因而,向学生传授终身学习的技能比传授学科知识更为重要。三是加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倡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精神。四是强调专业知识的学术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专业化水平。

那么,如何以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提高呢?

一、努力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学习欲望与班集体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催化剂。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必须从教材和教学两方面着手。首先是教材的选择。学校体育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兴趣关系密切,课内教学内容如果与学生的运动兴趣一致,又能在课外、校外得到延伸,那么,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对所学内容的积极性就会高涨。其次,优化教学设计,强化学生已有兴趣,逐步拓宽兴趣范围。体育教师在选择“教什么”和“怎样教”的策略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育特征,把他们喜爱的运动项目和组织形式作为突破口,一方面挖掘他们对喜爱项目的兴趣深度,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他们向更多、更广泛的项目产生兴趣。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与学生建立“合作式”“伙伴式”“互助式”师生关系,使之从“紧张”走向“和谐”。师生成为相互依赖、无话不谈的朋友,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保证。

二、用心做教材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体育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教学结构三大因素,教材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体育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来理解教材,不做教材的奴隶,而应是教材的积极使用者和开发者。把教材看做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认知水平,评估学生的学习风格、喜好,掌握学生的强势和弱点,从而实现对教材的调整或取舍,以及教学顺序、教学方法的调整。在现代网络技术为体育教师提供极为便利的课程资源的条件下,体育教师完全可以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当然,教材与教法的选用,应视学生实际灵活掌握,不宜机械搬用。

三、加强反思性学习,完善学生的学习个性

体育教师要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首先要打破“自以为是”的常规或习惯做法,学会在实践中反思,成为反思性实践的体育教师。反思性实践的体育教师,是那些既能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发现问题,又能想办法加以解决的体育教师。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可以重构教材与教学程序,促使自身所拥有的认识得到修正与发展。如果体育教师反思性学习开展得好,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下一步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个性逐步走向完善。体育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育智慧,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及时反思。只有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观念融入实实在在的教学行动中去,对学生进行点点滴滴的潜移默化,使学生“乐于学习”“自觉学习”“刻苦学习”,才有可能使今天的学生在明天的社会建设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者与创造者。

新课改中的体育教师一定要树立专业化发展意识,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反思、改進自己的教学方法,做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而不做课程改革的旁观者。只有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方面下功夫,才能满足学生对锻炼方式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作者单位 赵琴:江苏省张家港市塘市小学 尹军: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

篇5:加强教学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教学案例介绍及反思

第一类教学设计示范:基于新课程理念及各种理论的教学设计

《基于任务分析理论的语文教学目标设计》

1-1案例背景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对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提供了鲜明的思路:一要开放;二要有创新活力。在实践中,只有促使语文教学目标的预设和生成和谐相生,才能更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学设计的目标设计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师们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目标设计的技巧,机械地套用‚三维目标‛设计的理念,是课程目标空泛,缺乏可操作性和灵活性。‚任务分析理论是在现代学习心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于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主张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为依据,强调‘学有定律,教有优法,以学定教’。‛1它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任务分析教学理论十分强调‚教‛要基于‚学‛,只有弄清了教学目标中蕴含的学习结果的类型,才能按照不同的学习类型的习得规律来安排教学活动,即通过对教学目标中学习结果类型的分析,然后再来探寻不同学习类型所需的各种内外条件,再根据内外条件来精准地定位所要教学的内容。

任务分析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一是确 定起点目标。起点能力指学生在接受新的学习任务之前原有知识技

1何更生.用任务分析理论看课文“教学什么”[J].语文建设,2008(3).能的准备。探明学生的已知, 并据此进行教学, 才能使语文教学走向科学化的轨道。起点目标的确定符合现代语文教育‚以学定教‛学目标的类型;分析教学目标的水平和陈述具体行为目标。的要义, 减少了教学的主观性;二是确定终点目标。终点能力即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的最终状态;三是确定使能目标。使能目标就是介于起点到终点之间的教学目标, 即从起点能力到终点能力之间, 学生还有未把握的知识和技能, 它们又是达到终点目标的前提。也就是说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和‚学生还需要知道什么‛之间的目标差。建立在起点目标分析基础上的使能目标分析,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加高效化。2 1-2案例引入: 例1:

《黄鹂———病期琐事》教案的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通过对四个不同环境中的黄鹂的描写所阐发的哲理, 并作一点分析。2.把握文章的结构, 品味精彩的语言。

3.培养学生发现美理解美的能力, 体会作者对美的执着追求。3

【评析】这个教学目标的设计本身没有多大的问题,但是看到第一点和第二点都是针对课文的知识性目标,第三点是能力目标。但都是很空泛的,除了第一点有针对性地指向这一篇文章,其他的两点似乎放在其他的课文也是可以的,目标设置类型化,千篇一律。

例2:

《荷塘月色》教案的教学目标:

1、体味借声传情的手法,感受中国文人“幽”雅的情趣,病探究复杂的原因,陶冶性情。4......【评析】目标虚化。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很大很虚,让人无所适从,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切入点,茫然无方向。把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甚至也教育目标混为一谈。这样的目标不能在实际教学中给予教师可操作的指导意义。

2陆明华.试论语文教学目标的取舍和整合.[J].读写与杂志.2007.02 3朱元昌.名师教案精选[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88, 125.4王娜.任务分析理论与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以<荷塘月色>为例.[J].课程改革.2014.05 1-3案例反思

任务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预先对教学目标所规定的、需要学生习得的能力或倾向的搞成成分和层次关系进行深入地分析,为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用提供心理学依据。教学目标的分析关键是分析教学目标中所蕴含的学习结果类型,根据学习类型来确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不是一味地套用‚三维目标‛设置的方法,不管不顾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而仅仅从目标本身进行设计。不去分析学生目前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水平,技能掌握水平,以及相关背景知识掌握的程度,盲目的套用,主观地推断。运用‚任务分析理论‛设计教学目标除了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之外,还要进一步分析目标的层级。不同的课堂承担不同的教学目标。要通过分析教学目标的层级,给教学目标一个明确的定位。让每一节课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组合起来又是一个牢固完整的目标层级网。5 1-4拓展学习资料

(1)王娜.任务分析理论与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以<荷塘月色>为例.[J].课程改革.2014.05(2)陆明华.试论语文教学目标的取舍和整合.[J].读写与杂志.2007.02(3)许书明.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王娜.任务分析理论与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以<荷塘月色>为例.[J].课程改革.2014.05

第二类教学设计示范:课堂教学运筹管理的设计

《高中语文板书图示设计案例分析》

2-1案例背景

我国著名教育大师王松泉先生如是说:‚板书, 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 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 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 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每堂课的眼睛,是读写结合的桥梁……‛正如王先生所说,板书是语文教学的一种传统的辅助手段,主要利用粉笔把教学内容清晰明确有条理地写到黑板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知识脉络和教学重难点。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板书越来越不受到教师们的重视,甚至被抛弃。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充分利用多媒体、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提高阅读审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很多学校都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取代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粉笔+黑板‛模式慢慢地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许多学者仍然认为板书即使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仍然是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的。新课程改革主要针对的是教学中的弊端,如教学中以老师为中心,教学内容死板,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机械等,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板书可以退出历史的舞台。相反板书是教学的必备手段,起辅助作用,要明确板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能喧宾夺主,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板书。

板书设计的厌世多样且功能各异,常见的几种板书设计有要点摘录式、标题具体化式、情感脉络式、形象图式等。要点摘录式主要是把文章的内容要点摘录下来提取几个关键词以一定的逻辑框架写在黑板上,具有突出重点、层次分明的特点,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课文重点,了解其所要表达的意义。题目具体化式主要是合理的把标题拆分成几个关键词,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学生目的明确,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情感脉络式主要是把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用几个字概括,让学生以此在课文中慢慢体会。另外老师也可以借助图案、表格、符号等让板书更加的形象生动。6 2-2案例引入

例1:纪念刘和珍君板书设计

【评析】在这个板书设计中,教师巧借汉字‚士‛的形象设计板书,让板书更加的新颖形象。从‚士‛字学生就可以看出刘和珍君是一位‚烈士‛、‚勇士‛、‚斗士‛有值得敬佩的勇气和品格。另外从这 6陈桂梅.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板书设计.[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个桉树设计就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于刘和珍君的敬佩和欣赏之情。‚士‛字形的板书在视觉上就给了学生强烈的冲击,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于‚士‛品格,也就是本文主人公良好的品格的核心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较好地辅助教学。例2:蜀道难板书设计

【评析】这个板书设计是典型的图示化板书设计的例子。它用概括的文字、简约的构图,凝练而直观的形式把教学内容浓缩起来。它紧紧地抓住了蜀道的特点进行构思,整个内容围绕着‚难于上青天‛展开。用一座高而陡的山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蜀道的特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把蜀道的特点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对于课文要点的把握。但是这个板书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比如山的高度大小,线条的虚实,汉字说明所放置的位置都是需要考量的。例3:《泥人张》板书设计

【评析】这个板书设计明显是采用要点摘录式的板书设计模式。这一个设计虽然把泥人张捏泥人的‚奇‛的要点都展现出来了。围绕‚奇‛字还分析了他的人物性格,言简意赅。但是这样子的板书设计有点缺乏条理性和层次感,容易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分析人物性格,用这样子的排列方式比较乱。如果能够加上一些线条或者一些尖头科恩那个会更加清晰一些。

例4:《我有一个梦想》板书设计

【评析】这种设计是标题具体化式的一个例子。它的优点是揭示题目和文章各部分的逻辑关系,整体感知,深化认识。把文章的内容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表达出来,充分体现了马丁·路德·金先生非暴力抵抗的实质,展现了文章的主体内容。2-3案例反思

新课程改革之下‚交流、汇报、表演、讨论‛成为了教师们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新技术的采用,多媒体的加入让语文教学‚色香味‛俱全。但是新的教学手段的采用,并不等同于传统的教学手段的退出,板书粉笔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如何让传统的板书设计跟上课程改革的矫健步伐呢。这里有几点原则在板书设计中可以发挥指导性的作用。

①条理性原则。板书内容是课文内容的反映板书是把课本内容反映,是文章在黑板上展现的一种形式,这就对板书的条理性提出高要求——脉络清晰,可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重点及梳理思路,提高教学效率。②简单实用原则。板书设计具有概括性的特征,可以使复杂的文章明朗化,简约化。把复杂且多的文字简单化,用表格等形式清晰地在黑板上罗列出来,为此板书设计时不要太复杂或者用太多的颜色,注重实用性,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负担。直观教学,优化课堂,提高效率。

③形象且新颖原则。板书设计除了简单实用外,更要有创意,生动形象,能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板书,学习知识的同时挖掘学生潜力。7

板书的设计不是即兴地在课堂上随意发挥,更不能把黑板当成草稿纸无条理地乱写乱画,随心所欲的板书不仅不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 7黄丽.新课程下高中教学中板书设计研究.[J].课改研究.2014.06 容,提高听课的效率,而且有可能会引起思绪混乱,似是而非。所以教师在设计板书是一定要遵循科学的原则,进行一定的准备和设计,才能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另外,教师也可给学生提供思路,让他们参与到板书的设计中来。2-4拓展学习资料

(1)陈桂梅.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板书设计.[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10(2)张秀丽.形象直观画龙点睛——型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的板书设计.[J].教学视点.2014.11(3)田文波、田静波.新课程下板书设计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4)赵美荣.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板书设计研究[D].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2010.(5)张信佳.语文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2.第三类是基于各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3-1案例背景: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到知识,文化素养也有一定的积累,而且,还能形成其他学科学习能力的基础。在对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中,阅读是该学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培养自身的语文素养,并且能在大量的阅读中切身地感受到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目标的总设计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经过查找文献和资料,了解前人对于小学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总结得出小学阅读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教学具有被动性。由于受阅读教学理念的功利性的影响,虽然教师知道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的课堂上仍然是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生怕遗漏了哪个生字、词语、句子,学生考试做不出来;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提问多,教师教的意识太强,完成‚教学任务‛的意识太强,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的也少。教师提问过于繁琐,却缺乏针对性、启发性。由于教师讲解、提问的时间太多,课堂的大半时间,学生忙于应对。学生自己思考交流的时间少,独立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更少。看似教师绘声绘色的讲了一节课却不能激起每个学生的兴趣,不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潜心领会本文。8第二、学生自主阅读的机会极其少,教师往往以自己的思考和经验代替了学生自身对文本的感悟和思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虽然多了,课堂虽然热闹了,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却少了。阅读过程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只满足于听懂讲解和被动的训练,缺少举一反三主动迁移运用的能力。这些都是由于没有注意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从而导致阅

读效率始终徘徊在低层次上。

(2)合作学习理论内涵

合作学习是20 世纪70 年代兴起于美国, 并于80 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合作学习, 在8 0 年代被介绍到了我国,90 年代在一些学校中开始采用, 但真正在我国引起重视还是在新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之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 ‚鼓励合作学习, 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所谓合作学习, 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阂它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 相对的是‚个体的学习‛。目前中小学教师用得最熟悉的还是小组合作学习。(1)

8邹佳华.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阅读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阅读教学以师为主的被动讲授的局面,还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自主性,让学生有机会对文本做充分的个性化解读。3-2案例引入: 例1:《荷花》

有一位教师执教《荷花》一课, 采用了分组合作的形式来学习。教师让每个小组的4 位学生, 分别戴上头饰, 扮演“我(荷花)”、“小鱼”、“蜻蜓”和“蝴蝶(课外补充角色)” , 根据课文的语言描述, 作人称转换的叙述、对话。如“蜻蜓”说:“荷花姑娘, 今天清早, 我和一群小兄弟一早就飞上了蓝天, 掠过小河, 为大伙儿消灭许多害虫, 现在又能在你的身边享受美好的清香, 别提有多快乐了。”又如“小鱼”说:“荷花姐姐, 昨晚的月光真明亮, 池子里又静又美, 我甜甜地睡了一觉, 还梦见了龙门。我一跃就跳了过去, 游到了辽阔的大海。大海里的伙伴还夸我带着一身荷花的幽香哩!”

——案例来自张华、谢祥琼的论文《合作学习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评析】样让每个学生都担任一个角色,充分调动了学生主体的情感因素和兴趣, 在表演中感悟, 在合作中相互评价、帮助, 很好地体现了课文的语境, 保证了全员参与、合作研读的实现。教师从主要讲授的角色,转换到主要引导的角色,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的参与。

例2:《捞铁牛》

有一位教师教《捞铁牛》一课时, 要学生先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捞” , 然后围绕“捞”字交流认识:课文涉及了哪些问题。学生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经过相互讨论, 共同研讨, 最后归结为七个方面:1.捞什么;2.谁捞;3.什么时候捞;4.什么地方捞;5.为什么捞;6.怎样捞;7.捞得怎样。于是, 教师布置学生初读课文, 并把这七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几句话。学生说“宋朝时的怀丙和尚, 为了造浮桥, 在顺天府这个地方, 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了”。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学生变换七个答案的顺序, 还可以有哪些说法。有的学生说“在顺天府, 宋朝的怀丙和尚曾经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造浮桥” , 有的学生说 “为了造浮桥, 宋朝的怀丙和尚在顺天府捞铁牛, 他利用水的浮力, 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案例来自张华、谢祥琼的论文《合作学习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评析】通过这种小组合作,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完善各自的表达方式, 力求做到言简意赅、清楚明了。显然, 学生经过如此反复地说, 接触的完全是课文的言语材料, 表达的都是生活的语序习惯,合作学习的交流活动实际上已经使学生潜心徜徉在语文的乐趣中。3-3案例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 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 合作是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 探究是自主、合作的目的, ‚其核心思想是以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 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途径, 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 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参与和发展的机会‛9。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 其目标更强调学生交际能力、语用能力的达成,而不仅仅是对一般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更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劳动、共同学习、共同创造, 在互动的对话与交际中增强语言的表达, 丰富语言的内涵。

在语文阅读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小组合作这一种方式。虽然小组合作是比较容易操作,容易管理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但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应当尝试其他模式。3-4拓展学习资料:

(1)张华,谢祥琼.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117-124.(2)周伟.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语文学刊,2014,(22):108-108.(3)沈斐.浅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 9张华,谢祥琼.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117-124.究(下旬),2014,(12):89-90.(4)王銮.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质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4.08(5)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第四类、教学设计示范: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案例分析》

4-1案例背景:

(1)翻转课堂实施的背景及现状

在 2001 年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如下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10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注重现代

11科技手段的运用,培养学生运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翻转课堂‛符合教育改革和语文学科教学发展的要求。无论社会学习资源的获取还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是方便学生和老师进行更多更深入的交流都有重要的作用。‚翻转课堂‛借助信息技术 10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的普及化将计算机和网络两个要素引入传统教学中,突破了以往由教师传授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了以学生主动建构自身知识体系的自主学习模式,教师由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新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因此受到了广大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欢迎。12

翻转课堂首先在欧美兴起,近几年在我国逐渐地发展。2011年下半年开始在重庆、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一些中小学逐渐展开了关于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尝试,目前尚处于不断地探索阶段。并且翻转课堂在国内的使用目前比较集中地是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语文在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还是比较少的。目前翻转课堂做得比较好的有山东昌乐一中、清华大学附中、浙江嘉兴一中等学校。(2)翻转课堂的基本情况的介绍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通常包含两个阶段,即知识的学习与知识的吸收。知识的学习是通过在课堂中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来完成,知识的吸收则需要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笔记、回答问题等,还需要通过课后大量练习、实际操作或者相关测试来完成。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中,知识的学习通过观看教学视频等手段在课前完成,知识吸收则变为在课堂中经老师同学协作学习完成,从而完成了课堂的翻转。13翻转课堂主要是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视频的录制、到学生的而网络学习,再到教师针对学生自学后所反映的问题的个性化指导,到最后的教学质量评价的意见收集都是依赖 1213刘小兰.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06 信息技术与中学学科教学整合形式[J].德育教育论文,2012(04)现代教育技术来完成的,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差非常大。

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与传统教学流程迥然不同。传统的教学课堂通常是由知识讲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部分构成的。这样子的做法,容易导致课堂上老师仅仅只是在完成讲授部分,而知识的内化只能等到可课下学生在自己去理解和体会。这样子的课堂效率并不高。特别是初高中课堂一节课下来信息量非常大,学生需要在课下话费大量的时间去做练习,看课外辅导书把知识进行内化,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学生学习的情况也不能及时地反馈到老师这里。老师也不能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项及时地讲解。导致有些老师对学生的学情掌握并不是十分的准确,使得教学效率无法提高。学生知识的内化与老师知识的讲授两个环节的联系不紧密。而翻转课堂的出现能够较好的弥补这个缺陷。

教师制作的课程视频能够让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自主把握课程的内容,教师再针对学生的自习后出现的难点进行课堂讲解。这样课堂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更能够讲到点子上。节省学生课下学习的时间也提高了课堂讲授的效率。把知识讲授和知识内化更好的联系起来。

翻转课堂的主要特点如下:

1、课堂角色由‚教师主演‛向‚学生主角‛转变。学生不再是台下被动接受的观众,而是有更多的时间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个性化教学。

2、先学后教。

3、对于学生的学情老师有一个更为准确地把握,课堂目标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贴近学生实际。

4、教学资源的‚云‛共享等。(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可分为现代文教学和古诗文教学。14阅读教学贯穿了整个语文教学,无论从教材所占比重,教师和学生投入的精力亦或是考试中所占的分数,阅读教学都是当仁不让的老大哥地位。虽然语文阅读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但是很多一线教育工作者仍在探索、研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与教师投入了众多的精力与时间在阅读中为何收效甚微?从某种角度来说,学生不喜欢语文往往就是因为不喜 欢阅读尤其是文言文阅读,在学生根本不感兴趣的情况下,教师再任劳任怨也收效甚微。15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要在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就必须要真正吸引住学生的兴趣,而信息技术和‚翻转课堂‛提供的崭新平台无疑提供了新的突破口。16 4-2案例引入

清华附中张彪老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改进

(一)初次设计

张老师初次尝试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时,把教学流程分成了如下两大部分:

一、课前准备(在家进行)1.学生在家观看微视频

微视频内容:介绍鲁迅、《朝花夕拾》的基本知识以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背景知识。2.看完微视频后做测试题

利用测试题及时检测并反馈学生对微视频中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讨论课重点环节(课堂教学)1.通过朗读,分析“百草园”中的趣;

2.通过朗读,分析“三味书屋”中表现的作者情感; 3.结合文章,探究全文的主题。

17课堂上通过一些问题,如“如果你是鲁迅儿时的一个玩伴,请你说说真实的客观的百草 园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作者留恋冬季百草园捕鸟”等,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体会作者情感。

1415申丽娜.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刘小兰.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06 16寿彤军.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与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4 17张彪.把语文课堂翻过来——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改进为例.[J].中国教师.2015.06.第41页 【评析】虽然教师在课堂之前准备了微课视频,但是整个教学流程还是没有大的改变,课堂的设计依然是常规的课堂,由教师主导,学生回答问题,微视频的内容也仅仅是一些基础知识的讲解,并没有涉及到方法训练等内容。其实跟教师课前给学生发一份纸质版的学习资料进行预习的效果没有很大的差别。

(二)第二次设计

基于第一次尝试“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仍占据主导地位”、“没有实现教师充当‘教练’角色”、“学生的主体性不够突出”等问题的基础上,张老师进行了第二次“同课重构”,重点尝试教师作为“教练”角色的设计,即在课堂上尽量多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体现翻转课堂的特点。并且把整节课变成学生的分组讨论,让学生去解决问题,学生间相互启发,让学生充分地占领课堂,弱化教师的角色。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在家进行)1.学生在家观看微视频

微视频内容:以“拔何首乌藤”为例,“抓住矛盾点”解读文本,分析并感受作者的“乐趣”。2.看完微视频后做测试题

测试题:默读全文,你又发现了哪几组矛盾点?请从你发现的矛盾点中选出一组,结合文章谈一谈 你的理解和思考。

二、讨论课重点环节(课堂教学)1.根据测试题反馈,分组讨论;

2.通过小组合作,结合一处“矛盾点”,学会运用“抓住矛盾点,剖析作者情感”的阅读方法; 3.结合文章,探究全文的主题。

这一次尝试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阅读方法的指导者,在学生讨论组中进行一对一的问 题指导,把课堂时间充分地交给学生进行“矛盾点”的探讨。

【评析】这一次教师充分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自主地权利,自由地讨论。但是如果让学生进行太多自由地讨论课堂的时间把握方面可能不会很好。目标的达成可能也会受到影响。4-3案例反思

翻转课堂对于大多数中国教育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新鲜事物,如何更好地领略翻转课堂的精髓,如何更好的构建翻转课堂运用到实际教学的理想环境都是目前教育工作者教育研究者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像例子中的张老师是一位比较年轻的老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以及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都是比较高的,也乐于在不断地摸索中改进自己的教学。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和错误的观念。翻转课堂要求学校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学生也必须要有相应的学习工具,教师必须要比价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同时也要家长们必须要有相应的认识,需要家长们的配合。同时也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语文学科毕竟与其他的物理、化学等学科不同,我们需要探索更适合语文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4-4拓展学习资料

篇6:加强教学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根据“淮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为提高我校师生的文明习惯,大兴礼仪之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推进,我校按照区政府文件要求,扎实开展了“做文明人 办文明事”文明礼仪系列活动。通过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切实提升师生道德素养。现在就此项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建设 明确各自职责

学校按照创建要求,成立了文明礼仪创建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以张登峰校长为组长,校级领导为副组长,政教处、教务处同志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分明,联系紧密、目标明确。

二、制定各种制度 营造育人氛围

学校制定和完善了礼仪教育的各种制度和实施计划,建立了计划实施、督促指导、总结交流、检查评比的制度,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学校管理,营造了育人氛围,提升了师生礼仪水平。

三、树立先进典型 加大宣传力度

在礼仪教育实践中培养和树立了一些先进典型,全校师生好学上进、讲团结、讲奉献,学校育人氛围浓,教育质量好,受到社会好评。学校建立了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体系,建立了家长联系制度,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并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交流教育信息,商讨教育措施,沟通管理意见;加强了学校与政府、派出所、工商所等社会职能部门的有机联系,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定期请法律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

四、完善各种资料 随时迎接验收

创建工作由王亚聪负责日常工作。有较完备的创建资料收集、统计、记载和保存制度,各项创建资料完备、准确、明晰。

五、实施系列工程,加大校容建设

1、“四化”。学校加强了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和教育阵地化的规划和投入,派专人负责学校的绿化、美化和净化管理工作。目前我校已实现校园净化、空地 绿化,校园整体美化,学校礼仪风气盛,文化氛围浓。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实行一日一小扫,一周两大扫,并强化保持习惯,教室、办公室几明窗净,学生寝室内务整理规范;学校绿化带划分责任区,绿化面积逐步扩大。学校大力改善脏乱差的的局面,对育人环境重新进行了布置并逐步细化,力求达到美观大方和教育阵地化。

2、“五有”。学校制定了近远期工作规划,并将按步骤分步实施。“三风、一训”、“四有、三面向”标语、守则、规范、中外名人画像、长城瓷壁画等已上墙,学校有规范的宣传专栏、橱窗、不锈钢展版,建立了学生礼仪监督岗及礼仪监督制度、升降旗制度。成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室,为学生心理解决切实的问题。

3、“六不”。学生举止文明规范,情趣健康高雅,基本能做到不抽烟、不说脏话、考试不作弊、不乱涂乱画、勤俭节约。学校制定了《学生违纪处分办法》,对学生进行远离毒品、游戏室等法制、健康教育活动。对不适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场所进行巡查。

4、“八无”。经过“养成教育”宣传、教育,全校师生爱校如家,安全、卫生、法纪意识增强,并逐步形成习惯。校园做到无果皮纸屑、无污水、墙上无赃物、刻痕、无不健康读物流传;教师爱生如子,教书育人,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事件,师生违法犯罪为零,学校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5、“二好”。学校领导和教师均能坚守工作岗位,明确工作职责,扎实工作。学校领导班子管理素质高、观念新、方法活、团结有活力,思改革,求发展,干群关系好。学校发挥党组织、工会的保证、监督作用,实行校务公开,民主治校。

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浓厚育人氛围

1、学校校制定了《溪河中学学生文明礼仪公约》、《溪河中学文明礼仪要求》、《溪河中学班级(班主任)考评细则》、《寄宿制学生管理意见》等相关制度,并分发到各年级组和班级贯彻执行。

2、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班级活动、周会课、团队课及其他集合集会,加强了学生自我礼仪、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公共礼仪的要求、宣讲和检查评比,使全体学生均能按照各项礼仪要求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人。

3、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健康的活动,以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情趣,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学校各项教育活动做到经常化、系列化、多样化、规律化,并对各项活动中的优秀者予以表彰。在2008—2011年,我校开展的教育活动就有:元旦师生书画作品展、“学雷锋树新风”慰问活动、“3.12”义务植树、“五·四”文艺节目表演、“走向梦想”元旦汇演、广播操比赛、“两规一则”知识竞赛以及文明学生、班级、寝室评选、“向陋习告别,与文明握手”文明礼仪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创建文明礼仪活动,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在开展以上一系列活动下,我校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学校将继续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契机为抓手,继续持之以恒地开展文明礼仪示范学校活动,在此基础上扎实工作、与时俱进,诠释永恒的“育人”主题,努力实现“创一流优质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树文明风、办特色校、育栋梁才”的办学目标。

淮安市溪河镇初级中学

上一篇:城乡规划原理复习大纲下一篇:农药安全使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