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2022-10-25

第一篇:初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中的收获

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学习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同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交织在一起。心理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心理方面的反映;心理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经过几周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让我学到很多。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美好的憧憬。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第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

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

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大学生要做到心理积极,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

第二篇:努力构建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编者按】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被教育部评选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之一,站在了全国示范的高位平台上。2013年,海淀区聘请了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俞国良、方晓义秘书长,北师大、北京教育学院、教科院等9位专家为特聘顾问,通过调研、座谈、论证等多个环节,制定完成了《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从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实施路径三个层面开展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创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吴颖惠,就海淀区近年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解读。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建设;北京市海淀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5)18-0016-04

记者(以下简称记):吴所长您好!2012年,海淀区被教育部评选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之一,请您谈谈海淀区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经验与成果。

吴颖惠所长(以下简称吴):海淀区秉承“教育之道在育人心”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树立发展性教育理念,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紧紧围绕全体师生的幸福成长,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工作体系和发展路径,创建富有海淀特色的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海淀区有效统整了行政与专业力量,形成了由区教委主要领导负责,行政科室、教研科研、督导培训等多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综合设计并整体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了区校两级协同的工作模式,至上而下与至下而上结合,区域引领与学校探索同步,区校资源共享。同时不断完善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从2001年至2015年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淀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中小学心理咨询室设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等多项意见及细则,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视察与督导,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落实与科学发展。

我区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保障充足,教委根据学校规模及相关需求,定期下拨经费,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硬件资源建设及活动实施开展。在“十一五”期间,就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专项建设资金,参照《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室设置》标准,陆续为各校建立设施齐全的咨询室或辅导室,达到了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室的全覆盖。“十二五”期间,教委又加大经费投入,为有随班就读学生的学校扩建专门的辅导场所,对学校心理专业设施进行升级,购置生涯规划等新型专业设备,全力保障心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海淀区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多元、特色活动多样的良好局面。在区域层面,海淀区开创了心理周、心理志愿服务队、心理沙龙等特色活动。定期在全区开展先进学校、先进个人、特色项目等评选及论文、案例的征集活动,引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学校层面,除了积极实践心理课程、团体活动、拓展训练等常规教育方式外,部分学校还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学科教学、班会活动进行整合,涌现了校园心理剧、心理报、心情天气预报、心理班会等教育方式,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注入了活力。

另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师。海淀区教委要求广大学校依据校情合理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学校一方面引进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另一方面加强校内重点教师的培养,逐渐形成了专兼结合的心理师资团队。截至2015年,中小学基本配备了心理教师,全区专兼职心理教师数量达到了179名。其中教育学和心理学背景的教师比例为72.1%,心理教师为硕士研究生以上的比例达到了25.1%,80%的心理教师具有国家二级咨询师证书,其余均参加过市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岗培训,具备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力。

海淀区重视对各级各类教师的培训,较好地落实了全员心育理念。区教科所定期开展面向专兼职心理师资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针对班主任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性培训,为班主任心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策略支持;定期面向骨干教师开展体验式培训,丰富其心理专业知识,提升其心育意识;学校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识性培训。分层次、全方位的培训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提升和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化提供了师资条件。

记:海淀区历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为了打造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海淀区于2013年颁布了《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明确了未来三年海淀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请您谈谈这一行动计划的主要设想。

吴:2012年,海淀区很荣幸地成为了首批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站在了全国示范的高位平台上。为了促进海淀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从顶层设计着手,开始研究并制定行动计划。

2013年,海淀区成立了《行动计划》制定小组,聘请了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俞国良、方晓义秘书长,北师大、北京教育学院、教科院等9位专家为特聘顾问,通过调研、座谈、论证等多个环节,制定完成了《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行动计划》以构建海淀特色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操作体系和评价体系为目标,提出了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五部分内容,细化了制度、课程、方式、师资、平台、文化、科研、评优八项任务。这八项任务分别是:第一,加强区域及学校制度建设,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第二,促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加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专题活动开发力度;第三,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实施模式,综合运用学科渗透等多种教育方式,实现心理教育的全程化;第四,建立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按1:500师生比例配备兼职心理教师,完中和职校每校至少配备2名专职教师,初中每校至少1名,小学每学区至少3名,推动全员化心育团队建设;第五,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持体系,加强辅导平台建设,利用心理网、心理热线等多种形式提供心理服务;第六,营造幸福校园文化氛围,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第七,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提炼并推广优秀成果;第八,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三年计划评选出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25~30所,形成示范效应。

从总体上讲,《行动计划》兼具专业性、科学性与前瞻性,解决了未来三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什么做”和“做什么”的问题,同时也从建议角度,提出了“怎样做”和“怎样评价”的问题。从总体上讲,《行动计划》强化了“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健全了工作实施与保障机制,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与任务,为心理工作的深化开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记:2013年初,海淀区启动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建设工作,目前该项工作进展如何?

吴:我区从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实施路径三个层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创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目前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1.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管理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推进,有赖于规范化的组织与管理。2013年9月结合文明城区建设,我区启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督导工作。制定了涵盖资源、制度、师资及教育教学的指标体系,考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与“不真做”的问题。采用实地考察与网络审阅结合的方式,评估学校心理工作,一对一反馈,指导学校改进。历时多年,实现了心理督导的全覆盖。通过督导检查,提升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完善了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规范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了区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

2.整合区内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学生在社会中生活,在家庭中成长,在学校中学习。我区利用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盘活多方资源,协同联动,形成了区校主导、家长参与、社会配合的四维工作网络。抓实心理中心的建设与应用,着力加强了青少年心理中心、积极心理中心和心理研究指导中心的资源建设。一方面,统整人力、课程等资源,调研需求,逐一下校,开展菜单式的志愿服务。另一方面,利用中心的热线、潜能开发等功能室,开展专业化的心理服务。两年来下校服务120余所,咨询个案180余例,热线咨询240例,服务师生近6500人。区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排头兵,满足了学校的个性化需求,有力推动了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我区重视学校、区域、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步实施,建立了协同机制。一方面,我们积极寻求专家的理念与技术支撑,组建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队,深入学校、社区介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营造关注心灵的教育大环境。另一方面,与科研院所、社会机构开展深度合作,通过项目研究、转介治疗等方式,打通学校与外界的联系,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同时加大与团体、企业的合作,通过企业家进校园、名人大讲堂、社会大课堂、家庭教育大讲堂等途径,形成了全社会育人的格局,营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生态,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发展奠定了基础。

3.完善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德育、教学、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因素高度相关,是一项全员化、全方位、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形式,拓宽渠道。多年来,我区创新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多层切入,立体推进,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路径,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我区坚持区校二级共同探索的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抓实心理工作的点与面,用好学校和区域双层载体,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我区自上而下,加大区域引领力度,重点突破,协调发展。三年来,我区通过积极心理视角下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等群体课题,系统探索师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内容及活动模式;通过每年举办的心理周活动,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提升及教育方法的变革;借助教师的分层培训,为心理工作的全员化开展夯实了人力保障。另一方面,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各项工作进行整合,注重全方位、全过程,从环境、教学、活动多个要素入手,形成了渗透式、活动式、实践式、互助式等多种教育形式。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方面,我区一方面与俞国良团队合作,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实践出发,开发了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共10册的《心理健康》教材。另一方面,以全国规划课题“高中人生规划教育研究”为依托,编制了《高中人生规划学生读本》,以案例为切入点,围绕认识自我、认知职业、探索职业、职业选择等版块,为学生提供自我诊断、自我规划的指南,切实为高中人生规划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指导。通过人生规划教育,架设了德育、心育综合的桥梁,促进了学生的自主、个性发展。

在心理网建设方面,我区于2014年启动了心理网完善工作,增加了在线学习、视频会议等功能,使信息呈现方式更灵活,交互功能更完善。在数据库建设方面,研发了心理测评数据库,通过网络版的标准化测验,评估学生的认知、情绪、个性状况。学校可采用自选形式,设定测评内容及人数,批量生成个体及团体报告,进行相关及差异分析,把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推动测评系统的应用,开发了《系统使用手册》,召开了全区的使用培训,为学校心理测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法指导。

记:海淀区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视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积极心理学构成了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请介绍一下在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海淀区主要有哪些实施途径和方法?

吴:海淀区于2009年引入积极心理学教育思想,不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方法,转变心理健康教育思路与实践视角。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不局限于少数学生,而是扩大到全体学生;不只关注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更关注学生的潜能发展;使心理健康教育不再仅是专业教师的任务,而成为了全体教师的自觉教育行为;使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单一学科,而是兼容了其他学科的有机育人系统。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途径。

1.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是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与教育资源。我区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着力构建区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与课程体系,加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建设,促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落实,全面打造幸福课堂。

第一,制定积极心理培养内容体系。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重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机能和健全人格为目标,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年级学生具体积极心理培养目标,制定区域积极心理培养内容体系,全面为学生幸福成长服务。

第二,研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我区依据区域积极心理培养内容体系,以培养积极情感、积极心理品质、现代公民特征为主线,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体验为形式,研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鼓励学校研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形成系列化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在幼儿园阶段开设了以促进儿童情绪健康为目的“比比和朋友”的课程;小学培养其好奇心、学习兴趣、洞察力、真诚、合作能力、快乐感等积极心理品质;中学主要促进学生洞察力、思维力和学习力的发展;高中阶段深入理想信念层面,培育个体的心理韧性、责任感及职业意向。在教师方面,设计了塑造积极心态、缓解职业压力,提升职业幸福等教育内容,通过下发“享受职业生活十条建议”“健康工作十条建议”等倡议,开发教师心理调适工具等形式,促进教师身心和谐发展。

第三,推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落实。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或专题教育,初中、高中起始年级每学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或专题教育不少于十二课时,其他年级不少于八课时。小学每学期积极心理课或专题教育不少于十二课时。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机制,每星期开展一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与交流。

2.创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感悟体验为手段,不断创设条件,创新教育模式,我区利用学科渗透、体验活动、互助等多种教育方式促进学生自我完善与发展。

第一,学科教学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我区注重强调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关注师生情感互动,充分挖掘各门学科教学内容中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因素,适时进行引导教育。探索积极的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减负增效,优化学生积极学习体验。

第二,深化体验活动的广泛应用。我区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鼓励学校充分挖掘活动班团队活动、文体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搭建研究性学习、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多种活动平台,设置多元化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促进积极人格、积极美德与公民品质的养成。

第三,推进互助式教育模式实践。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榜样,引导学生团结互助,广泛组建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积极开展社团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同伴协作、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发挥同伴间的积极影响,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

3.兼顾师生双向心理成长

教师和学生都是成长的个体,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海淀区兼顾师生双向心理培养,建构科学系统的教育内容。面向个别学生开展心理疏导与行为训练,促进其心理品质的提升;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品质和情感;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压力缓解、感受幸福的教育活动,促进教师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形成。

记:海淀区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一个特色做法,即注重师生双向心理成长,把促进教师心理健康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为此构建了教师心理监测系统。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该系统的使用情况。

吴:校园文化对师生身心发展具有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将营造幸福的校园文化氛围作为今后的工作任务。打造幸福校园文化首先需要培养一支幸福的教师群体,教师作为学生的心灵陪伴者和成长导师,其心理健康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重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有利于优化学生成长环境。我区一直高度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了讲座等系列化预防性教育,但调研仍发现部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堪忧、职业倦怠感严重等。为此,2014年9月,海淀区教委人事科联合教科所、人才服务中心共同启动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项目。

为了确保项目实施的科学性,海淀区与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心理与学习评价中心合作,开展教师心理健康评估,建立教师心理发展数据库,形成区域教师心理健康监测系统,通过科学的数据采集及分析,完善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与预警机制,促进教师心理发展与自我改善。项目组依据教师身心特点,研发了涵盖工作压力、职业认同、职业倦怠、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心理健康状态因子及情绪管理、压力应对、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等相关促进因素共10个维度的测评工具,从生活和工作两个方面评估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全区82%的中小学教师参加了测评,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生成了教师、校长、干部、班主任等七类区域报告,165份学校及11986份个人报告。后续还将会根据不同群体分别召开反馈会,发布测评结果并提出改进意见,结合测评结果,开展专题化的培训与辅导;同时统计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教师个案,开展个别化的调研、访谈,评估其心理健康程度与风险,整理归类,制定干预及转介计划,进行及时性的跟进与辅导,防患于未然。学校层面,将测评报告上传到网络端口,供学校和教师远程阅读、下载,分批深入学校进行报告解读,指导学校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师心理提升项目是区域性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举措,三年的项目周期形成了测评、分析、反馈、改进层层递进的闭合化的工作网络,对学校及区域的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专业测评和分层级的科学反馈,学校可以整体把握本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并以此来提出改进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师心理辅导活动;同时能关注到个体差异,作为预警系统可及时识别危机教师,避免教育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另一方面,这些监测数据可形成区域性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档案,有助于摸清各类教师群体发展的问题和需求,为区域教师管理工作改进提供依据,持续推动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记: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编辑/王抒文 终校/于 洪

第三篇:小学心理分健康教育《积极应对挫折》教学设计

榆树市弓棚镇武龙中心小学 刘辉

学情分析: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遇到挫折时,如果不能有顽强的毅力去应对,很容易使处境越来越糟糕,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但毅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生活、学习中不断磨练才能养成。所以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明确这一点,引导他们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树立意识,应对挫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学会一些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的应对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生活中会有困难、挫折,遇到困难和挫折不退缩。了解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事例,懂得有毅力是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关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体验”、“心灵畅谈”、“小组讨论” 、 “事 例导航”等环节,让学生懂得很多挫折通过积极想对策是可以克服的, 学会遇到挫折后情绪低落的排解方法及怎样面对来战胜挫折信心,并总结出战胜挫 折秘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从容应对挫折、直面应挫折的良好品质; 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成为生活的强者。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明白挫折的影响具有两重性,领悟战胜挫折的真谛 2.提高学生正确应对挫折的心态,有战胜挫折的决心,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正确应对挫折的心态,有占胜挫折的决心,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故事法、情境讨论法 教学准备:

1、课件。多媒体课件、挫折卡片

2、准备歌曲《小小少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人生有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道理,懂得在挫折面 前要有正确的态度。面对挫折,能从容应对;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体验”、“心灵畅谈” 、“小组讨论” 、 “事 例导航”等环节,让学生懂得很多挫折通过积极想对策是可以克服的, 学会遇到挫折后情绪低落的排解方法及战胜挫折信心,并总结出战胜挫 折秘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从容应对挫折、直面挫折的良好品质; 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成为生活的强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挫折

1、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丑小鸭》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 认识它吗? 知道丑小鸭的愿望吗?(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这节课我们一起来 帮助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好吗?

2、游戏体验 那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关于丑小鸭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有四个角色,请你跟我这样做,老师做动作依次是蛋宝宝、鸭宝宝、小鸭子、白 天鹅。

学生做游戏,做完游戏,采访输的同学交流感受

3、交流挫折和由挫折产生的情绪反应 根据课件出示的关键词小结: 不少同学在游戏中遇到了 失败、阻碍 (课件出示)没有成功变成白 天鹅,而产生了 沮丧、失落、伤心 (课件出示)的情绪反应,这都是 正 常的情绪反应 (课件出示) ,这些失败、阻碍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挫折 (课件出示) 。

4、调节学生的情绪

看来游戏中的失败对你们的心理产生影响还是很大的,来,跟我深 呼吸,再慢慢吐出去,再来一次,心情好些了吗?

二、心灵撞击 战胜挫折 (一)、积极面对,调节心情

1、心灵卡片 畅谈挫折

你们在生活中都遇到过挫折吗?现在就请你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遇 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然后把它写到老师准备的挫折卡片上。

2、小组合作,寻找方法

刚才倾听了同学们遇到的挫折, 发现这些挫折给同学们带来了郁闷、 烦躁、沮丧等情绪。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小伙伴们能不能帮你想个 好办法调节一下心情?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师巡视了解孩子们探讨情况并且小组来汇报一下

根据课前采访学生预设:

A 、 学习上遇到困难如:作业不会做、 作文不会写而产生烦躁的心情。 师由学生的解答中,总结出遇到挫折时,先要好 调节心情 (板贴) , 并引导孩子利用 转移视线 的方法调节急躁、烦闷的心情。

B 、 在生活或学习中产生消极的情绪不能坚持把事情做好, 引导孩子 利用 积极暗示 的方法给自己鼓励、加油从而产生坚持下去的动力。 C 、因考试成绩不好、做错事、与同学闹矛盾等产生生气的情绪,引导孩子利用 换个角度 的方法调节心情。

根据讨论适机课件出示:

在得出方法后, 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帮助自己或者同伴调节心情。

小结:在挫折面前抱怨伤心只会让意志消沉,萎靡不振;自信、乐 观积极的面对挫折,会让你走向快乐和成功。

(二)、做游戏,谈感悟

1、再看看自己的挫折,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调节一下自己的心情。 看同学们又恢复了信心百倍的样子,老师给你们点赞。我们再来挑战一 下刚才的游戏好吗?老师的游戏规则变了,这次你失败了不用再退回到 蛋宝宝,可以继续 (挑战)只要胜利一次就能进一级。

学生做游戏

2、 为什么这次成功的同学多了呢?你从这两次游戏中有没有什么发 现? 引导学生:当目标太大难于实现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制定一个小目 标,一步一步地前进。

3、在黑板上摘下学生未解决的挫折,投影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帮助 同学制定新目标及打算。

看看你的挫折,你能给自己定一个新目标,打算怎么实现呢?把它 写在挫折卡上。

学生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选 2名同学集体交流。并给予同学及 时的赞赏和鼓励。板贴:分解目标 小结:

当遇到挫折时没什么可怕的,只要我们以积极乐观的面对它并确定一个适 合自己的目标,有应对的办法,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点地前进,就能战胜它。

(三) 、事例导航,坚定信念

刚才交流了这么多,累了吗?那我们先来听一段优美的音乐来放松 一下心情好吗?放《独手郑桂桂达人赛视频》出来手之前停。

问:老师看同学们都陶醉在这优美的音乐中来,猜一下是什么样的 手弹出这么美的音乐啊? 生:优美的、灵活的、灵巧的、神奇的„„ 继续放音乐,生观看

问: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记者关于郑桂桂勤奋练琴的话,指名读

1、 引导学生从桂桂的遭遇来理解,上天给她一双残缺的手的时候, 她却一点 都不感觉不幸,还笑着感谢上帝给了她一双优美的手来体验郑桂桂面对挫折乐观的精神从而有应对的办法。

2、 引导学生从郑桂桂只想弹好每一首曲子感受到确定一个适合她的 目标让她最后走到了成功。

3、 引导学生发现郑桂桂成功背后的秘密: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 辛。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是决定战胜挫折的重要因素,这就应对挫折的办法。

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随即鼓励:例如:开始学特长有兴趣,时间长 了枯燥了就放弃的孩子。

小结: 虽然命运给了郑桂桂一副残缺的手,但她乐观地积极面对,确定了 合适的目标, 坚持不懈 (板贴)地努力,让她成功战胜不幸,赢得了无 数的掌声。

三、畅谈收获,升华感受

经过这节课的心灵之旅,你都有哪些收获? 同学们,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在人生的风雨中,会有许多挫折在 你的左右,只要你乐观、自信地积极应对,树立好目标一步一个脚印, 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就一定会走出灿烂的五彩人生,丑小鸭就会变化 成白天鹅,拥有广阔的天空,飞得更高、更远。

老师把《飞得更高》这首歌送给你,我们一起来唱。在歌声中我们 就要结束这节课了,老师推荐你课下读一读《名人战胜应对挫折的故事》你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教学板书:

积极应对挫折 坚持不懈 分解目标 调节心情

第四篇: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补充,该学派注重人的积极情绪和潜能优势的开发。这与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幸福的现代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一直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侧重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方面,注重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培养的方面较少。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试图构建发展性积极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简述

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于世纪之初,先驱马丁·塞利格曼指出,积极心理学是揭示人类优势和促进个体其积极机能的应用科学。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并致力于科学地探索如何缔造个体的幸福生活与和谐美好的社会。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情绪状态与过程、积极认知状态与过程和积极行为。

培养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积极情绪的培养对个体心理健康起着核心作用,积极情绪可以增加个体的心理资源。心理资源又称心理能量,它主要用来支撑一个人产生或进行名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及外在行为。积极情绪首先可以让我们感觉良好,让人感觉到轻松愉快。二是其可以扩建认知领域的功能,扩展注意思维的多样性,可以改变思维的内容,将坏的想法改成好的想法;还可改变思维的广度或边界,拓宽我们的视野。三是可以改善人们对挫折及失败的认知,提高抵抗压力和逆境的能力,以及从消极状态中的复原力。四是可以让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给个体带来最好的状态。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一)积极的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调整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但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偏离了总体目标,把工作重心集中在了调整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上,以预防和干预心理问题为中心,这也造成了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和抵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的,不愿意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活动。

积极心理学角度使教学目标更全面,更人文。它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价值取向。积极心理学将目标回归,不止重视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还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潜能,积极意志品质,积极情感体验等。

正因为目标归宗,也意味着高校心理学健康教育者的视角要发生变化。教育者要建立积极的人性观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积极面,帮助学生开放积极心理潜能。侧重于发展性和促进性,帮助学生找寻优势,合理运用优势,提高自我价值。引导学生关爱自我、关心他人,发展积极情感,投入社会生活,提高主观幸福感。

(二)积极的教育内容

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内容一般分为两大方面。

一是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体验。

积极体验是积极心理学中的微观层次,但却是夯实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让学生对过去的经历进行积极建构,获得生活满意度。提高学生对现在所从事学习或者工作的投入度,使其产生更多的兴趣、满足、愉快等积极情绪。还要注意对学生希望品质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应对挫折,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力,使学生对未来和理想充满希望。

二是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视野中主要通过对人格的分析来唤起人们的积极力量,从而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人格的塑造是积极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和保障。在教育中,努力使学生能够客观评价自我、接纳自我,正确面对现实,积极应对挫折。可通过激发和强化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来培养积极人格特质。自尊教育是其中之一的重要途径。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体系

(一)构建积极的心理评估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即是通过测评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出有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访谈干预追踪,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不难看出,这种评估角度为问题导向,以鉴别心理问题和障碍为主,仅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干预,忽略了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发现与培养。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树立积极的心理评估理念,加入积极心理品质的测评,加入正面指标,了解学生积极心理反应,如积极体验、积极情绪、积极认知、积极的人际关系、创造性思维品质、主观幸福感等,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和潜能,令每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完善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课程建设

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完善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注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和内容。以发展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机能为根本,激发学生内在积极潜能,帮助学生构建和谐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课程设计上,可借鉴国外成功案例。国外积极心理学课程着重于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自身的性格优势,提高学生的幸福体验,如著名的哈佛大学心理公开课——《幸福课》。课程构成上,包括理解并解释幸福和主观幸福感、如何增进主观幸福感,如何培养乐观心态,如何利用积极环境的力量,如何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等。课程内容选择上,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选择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案例、热点,以积极心理学角度解析,避免过度关注消极问题与案例。

(三)开展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开展形式丰富、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方面,以学生心理社团为依托,开展多样的心理活动,比如探讨时下热点和大学生关注问题的心理沙龙、展示青春风采的心理微电影大赛、5·25心理文化节等。或者以积极心理品质,如感恩、希望、创造力、生命力、专注等主题开展心理活动。再者,定期展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传授积极心理学理论和积极心理学品质培养方法。组织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团体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积极心理体验,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生活新挑战,学会人际交往技巧,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正确应对压力与挫折等。此外,构建积极的校园心理氛围也十分重要,可以通过组织心理知识竞赛、做好心理保健知识宣传,利用好线上阵地进行宣传,使积极心理学渗透入校园文化环境中。最后,联动家庭共同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心理氛围。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让其充分了解孩子心理健康状况,并有效引导家长开展心理健康辅导,通过积极和正向观念引导孩子正确的生活态度。

(四)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心理咨询

传统心理咨询注重心理问题的消除和修复,咨询师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问题”,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咨询势必会对学生产生消极暗示,并不利于学生的发掘自身的力量解决问题。而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治疗不是修复受损部分,而是培育人類积极的正向力量,把注意力放在挖掘和发展来访者的各种能力上。该理论秉承积极的人性观,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积极心理品质,都有巨大的心理潜能。心理咨询应调动这些积极潜能,发展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心理咨询,可通过一系列的干预训练策略来增进个体的积极情感,识别并发挥个体的品格优势。首先应建立积极的咨访关系,咨询师真诚地对待来访者,充分共情,对学生无条件积极关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咨询,应将学生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发挥学生正向的或积极的潜能,如幸福感、自主、乐观、智慧、创造力等。在咨询过程中,运用直觉与想象,运用故事作为咨询师与学生的媒介,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消极因素得到抑制,积极力量得到培育与增长。

第五篇:家庭教育中怎样巧用积极心理暗示

家庭教育中怎样巧用积极心理暗示 北京家教网(http://beijing.bcjy123.com)

常常听到家长们这样说:“我们整天忙来忙去都是为了孩子”“只要孩子学习好,让我们干什么都行”“只要孩子省心,我们再苦再累都愿意啊”“看孩子最近学习不在状态,我们很着急”“我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身上了”„„ 据调查,有很多在品质、意识、各智力方面有杰出表现的人,年幼的时期都感受过来自师长的积极暗示。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巧用积极心理暗示呢?

一、捕捉细节。在赏识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爱人爱已。赏识好似一道阳光,能给人带来温暖各希望。所为赏识,就是充分赞许孩子,通过评议的积极暗示,不断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有勇于进取的信心和不断进取的动力。

)

当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从你的卷面来看,你很认真地对待这次考试,字写得很漂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细节,最容易感染人。细节,需要发现,更需要感情。爱的细节每时每刻就在我们身边,看你有没有发现,会不会抢走不能保留。所有的孩子天资不同,个性迥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渴望听到喝彩!渴望被人赏识。

二、选择契机。有肯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充满自信。积极暗示对于童年期的孩子来说,就像是“画龙点睛”。积极的暗示带给孩子的是积极的认识和体验,能帮助孩子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心及占用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使孩子无形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举止、以及坚强的情感意志。当孩子在学习方面对自己没有信心时,家长们可以做个有心人,多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肯定。可以这样和孩子交流:“最近我现你在语文这门学科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如果你能坚持下去,相信要不了多久语文成绩会慢慢提高的,你愿意试试看吗?”或者这样对孩子说:“我们能看出,这些日子你在学习方面已经很努力了,也许暂时成绩还没有明显的进步,但是我们相信以你现在的学习劲头,你一定能行!加油,我们支持你!”以上的这些话语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被肯定和认可,他们会感觉到有一股强烈的动力,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同时也会增强自信心。孩子是多么夏他们给他的评价!表扬、赞美是一种爱的语言,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它犹如生活中的玫瑰一样,给人不定期来许多美好的感受。爱的语言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它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爱的语言能激励每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使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扬光大。

三、走进心灵。在关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也会有爱心。积极暗示最大的特点就是“暗”,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稚嫩的心灵。暗示用得好,就像一阵润物无声的细雨,悄消滚滚着孩子稚嫩的心灵,对于培养孩子规范的举止、优良的品性、良好的习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当孩子情绪低落时,家长可以用恰当的方式和话语帮助孩子。可以这样和孩子交流:“你看上骈有心事,如果愿意的话跟我们讲一讲,或许你的心情会好些,你看怎么样?”还可以这样说:“今天你从放学回来以后一直显得闷闷不乐,是哪方面遇到麻烦了,我们很愿意和你一起来分担你的忧愁,好吗?”以上的两种问话,都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父母接纳、被关爱,心里很温暖。孩子的心灵就像一个银行,如果你不断贮存赏识、肯定和关爱,那么你就能支取进步和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使孩子在赏识、肯定、关爱中成长。

上一篇:初中古诗教学方法初探下一篇:长征精神和当代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