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化产业范文

2022-06-01

第一篇:深圳文化产业范文

《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政策》解读

问:《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政策》(以下简称《政策》)是怎么出台的?

答:2010年7月,省委召开建设“文化强省”工作会议期间,王荣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争当文化产业龙头大市,努力建设文化强市的新的战略目标。根据许勤市长批示要求,由市文体旅游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科工贸信委、财政委、规划国土委等部门分别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政策起草组,开展《政策》起草工作。

许勤市长对《政策》的起草工作高度重视,先后10多次就此作出重要批示,对起草《政策》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提出了具体要求。自去年10月份以来,许勤市长又先后6次用了整整半天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特别要求政策起草组要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的最新战略部署,亲自谋划了政策的组织机构、资金来源、土地优惠等主要内容,提出了发布百强企业等具体措施,并且和各位市领导认真审阅了政策的每一个条款。王京生、吴以环等市领导也多次参加专题会议,对政策起草提出了很多方向性和具体的指导意见。

在《政策》起草过程中,各相关部门给予政策起草组大力支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出谋划策。在6次专题会议中,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发改委、科工贸信委、财政委、规划国土委、统计局等部门主要领导和业务骨干均参加了会议,从各部门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市领导的带领下经过多次讨论成熟完善。各相关部门还抽调业务骨干一起参与到起草和修改过程中,使《政策》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此外,其他相关部门在3次书面征求意见过程中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政策起草组都尽可能地吸纳到相关条款中。

在市领导的带领和各部门的支持下,政策起草组以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文件为依据,广泛参考了全国各大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各种政策,借鉴了国内外和我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为使政策更符合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际,政策起草组先后组织了7场近100家企业代表和基层文化产业主管部门座谈会,走访调研了近40家骨干文化创意企业,多次听取了银行、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以及国内权威文化产业专家学者的建议,认真总结我市在发展文化产业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实践探索和创新经验,对加强和改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工作进行了整体思考。

去年9月初,《政策》形成初稿,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和建议,历经30多次较大规模的修改,反复推敲,充实完善,逐渐酝酿成熟。9月15日,市政府五届三十八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规划》及配套政策,10月12日,市委常委会讨论并通过了《规划》及配套政策。

问:《政策》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答:《政策》与《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内容相衔接,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机制建设、核心要素、市场环境、保障条件等各个关键环节。主要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政策》增强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特区3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以及大运会期间来深考察时的最新要求为指导原则,以贯彻落实长春、云山同志第七届文博会期间在深召开的文化改革发展座谈会、文化产

业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政策主线,以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文件作为主要依据,切实将中央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和贯彻到政策条文中去,体现深圳坚决贯彻中央部署,敢于先行先试、勇于率先发展的特区精神。

二是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需要。政策起草组经过大量的调研,在深入分析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在《政策》中重点解决资金投入不足、原创内容产业薄弱、关键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市场主体竞争力较弱和投融资瓶颈突出等问题,集中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破解问题,力争在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

三是注重与现有政策衔接。《政策》加强与现有政策的统筹协调,所有政策措施均有上级政策或我市相关政策作为制订依据,财政支持力度均有参考对象且满足产业需要,不违反国家财经政策和WTO规则。条文表述均经过多次推敲,力求表述准确、导向正确,尽量不引起歧义和被钻政策空子。撰写体例参照我市已经出台的互联网、新能源、生物和新材料产业振兴发展政策。

问:《政策》有什么特点?

答:《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措施具体,导向明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为了使《政策》的举措和指向更加直观和便于操作,贯彻起来好落实,执行起来好操作,具体条文尽量表述充分。如明确了奖励条款的对象、范围等和企业资助条款的评审条件、标准要素等。大部分条款可以在《政策》颁布以后直接操作,个别条款操作标准和程序较为复杂的,也形成了一个原则意见,为下一步出台操作细则提供依据。

二是重点突出,手段丰富,具有较强的实效性。《政策》加强统筹、集中资源、形成合力,重点支持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领域,财政资金主要投入到内容生产和自主创新等关键环节,在主体培育、市场开拓等方面都找准切入点给予支持,力求实现重点突破。同时,注重不过多依赖财政资助手段,综合采用更多的评选发布、营造环境、组织活动等政府服务手段,对产业发展的不同形态、不同环节、不同需求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非财政措施。

三是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具有较强的创新型。《政策》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密切联系实际,借鉴了国内外产业发展政策的先进理念,提出了很多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做法。如奖励内容产品创作生产、分离发展创意设计服务、鼓励优秀业态企业和百强企业发展、引导金融资本投入、保障土地供给等措施,在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中都是创新性措施,相比较其他城市力度更大,更符合产业发展需要。

问:《政策》主要扶持哪些领域?

答:《政策》中扶持的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创意成果和知识产权为核心价值,以高新技术为重要支撑,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潮流的新兴产业”。在发展的重点领域上,提出十大重点产业,是政策措施的主要着力点。包括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动漫、影视演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等领域,新兴产业的游戏、文化软件、新媒体及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出版、文化旅游等领域,以及属于文化产业相关层的高端印刷和高端工艺美术业。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文化软件、文化信息服务等领域明确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我市的一大创新,在国内尚属首次。

问:《政策》如何加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组织保障?

答:按照我市现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织领导机制,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纳入到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为发挥市委宣传部和文体旅游局作为文化产业主管部门的作用,以及统计局在监测产业发展数据的作用,新增市委宣传部、文体旅游局、统计局作为成员单位参加领导小组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议题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仍由市发改委统一承担。为加强具体工作事务的沟通协调,在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具体负责产业推进工作。

问:《政策》在财政投入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市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安排了3个亿的专项资金扶持文化产业,有力地支持了我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随着我市文化产业产出规模逐渐扩大,市场主体快速增加,产业形态更加丰富,我市需要给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更大的财政支持力度。《政策》提出,从市高新技术重大项目专项资金安排1亿元、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基金安排0.8亿元、原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1.2亿元,市财政新增2亿元,集中5亿元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同时,为发挥区级财政的作用,鼓励设立区级专项资金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市级专项资金形成配套,强化市区联动。

问:《政策》中提出发展内容产业是基于什么考虑?有哪些举措?

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贯彻中央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内容为王,要把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和质量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着力点,加强内容建设,保证文化产品质量,加强创作生产的引导。二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承载的是思想观念、审美情趣、价值选择,传播的是“精神食粮”,文化生产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创作生产,正确处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关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把满足需求与引导需求结合起来,使文化产品反映正确的价值理念、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三是符合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实际需要。近年来我市创新业态发展态势良好,但内容产品的生产和创作仍比较落后,影视、出版、演艺等核心内容产业与北京、上海等城市比较差距明显。在国内外各地文化产业科技水平日益接近的发展趋势下,文化创意“内容”作为核心竞争力,如不加大发展力度,将会严重影响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后劲。为发展内容产业,逐步形成一批以提供动漫影视、出版创作、演艺、文化数字信息、文化资讯等内容为主、实力雄厚的内容提供商,占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政策》第四部分分别从动漫、影视、演艺、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等核心内容产业提出5条发展措施,主要采取奖励优秀产品和资助生产研发的方式,打造和吸引优秀的内容提供商。奖励的方式和范围经过仔细的研究,力求规范严谨、导向正确,避免出现实施效果偏差,力度参考了国家奖励政策和国内其他城市的支持力度。下一步,具体的奖励和资助方式还将制定出台实施细则。

问:《政策》如何加大文化创意产业自主创新力度?

答:为发挥深圳产业基础优势,加大文化科技创新力度,积极利用文化创意促进制造业等其他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政策》第五部分提出了6条措施:一是继续实施原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行之有效的原创研发项目资助措施,加大文化创意产业原创研发领域的支持力度;二是

整合了国家和我市支持自主创新研发的政策,鼓励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三是落实国家在支持文化创意产业自主创新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宣传、鼓励文化创意企业用足用好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四是鼓励“文化+科技”等新兴业态的发展,每年给予10家优秀业态企业创新奖励;五是借鉴苏州、宁波等地鼓励二三产分离发展的做法,引导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的领军企业分离设立独立的创意设计企业,超常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与其他产业关系最密切的创意设计业,对经认定的分离企业给予资助;六是整合我市已出台支持创意设计业发展若干意见,提出设立“创意设计奖”,每年举办一届,奖励为我市做出突出贡献的设计企业、设计师及设计作品。

问:《政策》在培育市场主体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政策》着眼做大做优做强,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发展主体,支持国有文化集团、领军企业、中小企业、总部企业、初办企业、产业集聚区等产业主体的快速发展,发挥企业在产业发展的主体作用,在第六部分提出了6条措施:一是按照中央和我市对国有文化集团的定位,提高国有文化集团竞争力,发挥国有文化集团的带动力和影响力;二是发布文化创意产业百强企业并对增速高的企业给予奖励,鼓励领军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按照我市总部经济有关政策引进知名文化创意企业;四是对入驻创新型用房的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实行房租优惠,鼓励各区继续实施现行行之有效的房租补贴政策,切实有效地降低中小企业运营成本;五是降低市场准入和注册门槛,鼓励社会资本创办文化创意企业;六是鼓励通过城市更新建设产业集聚区,并对国家级园区给予奖励,形成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

问:《政策》在鼓励拓展市场方面有什么举措?

答:《政策》着力培育和开拓市场,打开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支持文化走出去,拓展国内市场,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在该部分提出了5条措施:一是组织发布文化出口10强,重点扶持一批骨干文化出口企业,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二是发挥我市境外经贸代表机构作用,为文化创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提供服务;三是采取组织和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参展的方式,支持企业拓展市场;四是加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支持前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五是加快发展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展文化消费。该部分特别注意了避免与WTO规则相冲突。

问:《政策》在产业发展服务平台方面有什么举措?

为发挥我市各个产业服务平台对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产生巨大影响力和推动力的文博会、文交所、投资基金三大平台,发展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政策》整合了现有我市对文博会等产业平台的支持措施,在第八部分提出了4条发展措施:一是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二是资助文博会继续发展;三是支持文交所加快发展;四是支持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及其管理机构发展。

问:投融资瓶颈问题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政策》在这方面有什么解决方法?

答:为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化创意产业,落实国家九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解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比较突出的投融资瓶颈问题,《政策》第九部分在风险投资、银行信贷、担保、保险、上市等环节提出了5条措施:一是鼓励设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安排引导资金设立子基金投资文化创意产业;

二是鼓励商业银行发展更符合文化创意企业“轻资产”特征的创新型非抵押类贷款模式,给予企业贷款贴息支持;三是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到我市再担保体系给予最优惠的政策支持,发挥担保机构的作用;四是鼓励保险机构发展能有效分散文化创意企业风险的艺术品综合保险、文化企业信用保证保险等国家试点险种,给予保险费资助;五是支持文化创意企业上市融资。

问:《政策》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方面有什么举措?

答:为保障土地、人才、知识产权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核心要素投入,健全产业服务体系,为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政策》第十部分提出了5条措施:一是保障文化创意产业土地供给,市土地使用计划优先安排文化创意产业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并给予优惠地价支持;二是按照我市高层次人才政策,研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三是为文化创意产业著作权登记、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提供资助,加大力度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四是资助举办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创意活动和给予高雅艺术票房补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五是鼓励开展产业研究、决策咨询、人才交流与培养等产业服务工作。

问:《政策》出台后将如何组织实施?

答:《政策》出台后,为明确相关政策措施的具体操作方法,还需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联席会议制度、十多个专项工作方案等配套实施细则。为加快推动《政策》相关措施的实施,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相关部门将在一个月内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联席会议制度等文件,发布专项实施方案,全面实施《政策》。同时,各区及新区也将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配套扶持政策。

第二篇:深圳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模版)

深圳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

(2008年7月22日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008年9月26日

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健全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和保障机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增强文化软实力,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深圳市(以下简称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的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本条例所称的文化企业,是指从事前款规定生产经营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

第三条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二)鼓励自主创新;

(三)扶持特色和优势文化产业;

(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第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区政府)应当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

市、区政府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时,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第五条 市、区政府应当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文化产业政策;对纳入政府投资导向目录的鼓励性文化产业项目,应当予以引导、扶持。

第六条 市、区政府应当在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优先支持发展新兴和原创文化产业,重点扶持特色和优势文化产业,积极促进民族和传统文化产业化。

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

第七条 市政府文化产业发展行政事务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组织拟定、实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

(三)参与制订政府投资导向目录,参与政府投资的文化产业项目的论证和审核;

(四)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综合协调、指导和服务;

(五)协调、指导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以及文化产业项目的预申报工作,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六)组织和指导文化产业展示交易、信息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

(七)按照有关规定监管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八)法律、法规规定和市政府赋予的其他职责。

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第二章 创业发展扶持

第八条 市、区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信息、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构建本市文化产业发展支持体系,营造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创立知名文化品牌的环境。

第九条 市、区政府和司法机关应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机制。积极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支持和指导文化企业增强自我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条 市、区政府应当扶持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建设,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引导相关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进入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打造国家级创意产业园区,积极吸引知名文化企业、中介组织和研究培训机构把总部或者研发、制造、采购、财务中心设在园区。

支持将旧城区、旧村、旧工业区改造成为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

第十一条 引导依法成立各类文化产业领域的行业协会。

第十二条 鼓励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文化中介机构,增强服务功能。

鼓励中介机构在市场开拓、投资融资、产权交易、文化经纪、资质认定等方面为文化企业提供服务。

第十三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使用政府财政性资金采购文化产品和服务时,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采购本国自主创新型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第十四条 文化企业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国家、省以及本市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

优惠政策。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也可以选择享受国家、省以及本市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第十五条 市、区政府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对获得年度最佳创意成果转化、年度最大出口量文化企业以及为本市文化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

第三章 出口扶持

第十六条 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依法从事下列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业务:

(一)赴境外开展音乐、戏剧、杂技、民间文艺等商业演出;

(二)赴境外开展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等商业展览、展销活动。

第十七条 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与国际著名文化制作、经纪、营销机构合作,利用境外合作者的资金、技术和营销渠道,生产制作科技含量高、资金密集型的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开展国际营销。

第十八条 市、区政府以及相关服务机构应当为文化企业从事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业务提供指导和支持,并在研发设计、境外投资、对外合作、出国参展、广告宣传、整体推广、营销网络、金融保险、知识产权保护、公共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

第十九条 市、区政府应当充分利用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展示交易平台,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市文化产业发展行政事务机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当组织有影响的文化商业项目到境外参加国际演出、评比和展览活动。

第四章 资金支持

第二十条 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产权交易机构以及中介机构应当为文化企业提供相关服务。

支持文化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第二十一条 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特色品牌文化企业以及文化企业的文化创意、成果转化、重大文化项目和文化人才的培养。

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二条 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绩效评估机制。

市文化产业发展行政事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告市政府;市财政、审计部门应当监督检查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第五章 人才培养与引进

第二十三条 市、区政府应当建立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并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纳入人才工作规划和人才引进目录。

编制人才工作规划和人才引进目录时,对涉及文化产业人才的内容,应当征求相关文化企业、文化行业协会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 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和文化企业建立具有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文化产业教学、科研和培训基地。

鼓励高等院校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专业设置。

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境外机构联合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第二十五条 鼓励和支持民族(传统)文化的技艺大师、传人收徒授业。

以师承关系学习民族(传统)技艺,取得相应职业资格的,可以享受相应的人才待遇。

第二十六条 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灵活用人机制,支持用人单位引进文化产业中的高端人才和紧缺的专业人才。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市政府应当在本条例实施之日起六个月内制定相应的配套办法。

第二十八条 外资从事文化产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条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发布

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及配套政策日前出台,成为指导深圳今后5年文化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明确指出了深圳文化产业今后5年的发展目标,即“2011年至2015年,文化产业年均增长25%左右,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200亿元,文化产业总产出超过5800亿元,使文化产业成为深圳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根据《规划》,未来5年,深圳市政府每年将集中5亿元资金,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制定相应管理办法,用于引导和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深圳将强化文化创意支撑和科技创新支撑,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影视演艺等十大产业,努力形成新的特色优势领域,不断提高产业综合实力。

据统计,深圳自2003年提出“文化立市”战略以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年均增长率接近25%,2010年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高达726亿元。2004年至2010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由4.6%提高到7.8%,成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规划》要求,深圳将实施会展平台、技术支撑、产业集聚、文化金融、传播推广五大工程,以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其中,会展平台工程明确了“将文博会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目标,提出“到2015年,展会总成交额达到1800亿元以上,出口额超过30亿美元”。文化金融工程则提出,将积极推动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力争10家左右的文化企业实现上市目标。

作为深圳文化产业在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天威视讯目前主要负责深圳地区有线电视网络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维护和广播电视节目的接收、集成、传输,以传输视频信息和开展网上多功能服务。

第四篇:深圳华侨城集团文化产业发展纪实

有人说,华侨城是深圳天然的大客厅。

凡是到深圳的重要贵宾及中外游客都会去华侨城转一转。古巴总统卡斯特罗就感慨:“这里是我见过最美的地方。”

有人说,华侨城是深圳烫着金边的名片。

深圳是花园城市,而华侨城是花园中的花园。住在这里的人们毫不掩饰对家园的钟爱,一对五年前入住的年轻人给自己4岁的孩子起名叫“侨城”。还有人说,华侨城是深圳建设人文之城的范本。

华侨城是座文化城,这样的名声得益于一连串的主题公园,但华侨城的文化底蕴却绝非旅游文化或演艺文化那么简单。尽管连片现代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但这里依旧保留着20年前的燕含山、燕栖湖;这里的住宅小区不乏“波托菲诺”这样源自意大利的异域风情,但同样还有着“翡翠郡”这样散发“红木香味”的古典命名;这里实现了中国56个少数民族的大团圆,但同样成为拥有2000多外国住户的国际化社区。时尚与自然、民族与世界、古典与现代,就这样在华侨城融入一体。

“文化是明天的经济”,华侨城的认识很深刻。

华侨城人自己的诠释或许更有说服力:重规划,取山海精华成生态之城;重历史,携人文神韵成旅游之城;重整合, 1

融自然资源成人居之城;重团队,聚众人智慧成创新之城;重发展,拓高新技术成科技之城。

锦绣中华说:一步迈进历史,一日游遍中国;中国民俗文化村说:纵览五千年文化,荟萃八万里风情;世界之窗说:你给我一天,我给你一个世界。没有名山大川,也无古迹遗址,华侨城却创造了旅游业的奇迹——

文化造城

在最具商业价值的心脏地带,将最值钱的一块地变成了城区的公共公园

华侨城是一个企业。但在深圳人眼里,华侨城这个词语更多的意味着一个4.8平方公里的社区。在这里,最好的一块地建成了生态广场;在这里,艺术精品会和你不经意相遇;在这里,晨运者的招呼没有肤色和国籍的界限。“环境就是资本,文化就是优势。”华侨城成了深圳最令人向往的人居之地——

华侨城的标志是绿色的。

有人说是一棵树,有人说是托起太阳的双臂,还有人说是一本翻开的书。

这些解释都有出处。华侨城重生态,重创新,重文化。

在“花园中建城市”,而不是在“在城市中建花园”。华侨城成立之初,组建的第一家公司是园林公司,它的任务是种花、种草、种树。华侨城引进的第一个项目是以年薪11万美元 2

请来新加坡规划大师孟大强担任规划顾问。华侨城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也建起了一座花园城。

这些都已成为华侨城文化造城的经典。除了追逐绿色,华侨城也在追求高雅。1991年,华侨城投资1亿元建成了华夏艺术中心,中央芭蕾舞团每年都会来此演出;1997年,国家级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在华侨城建成;2004年8月,深圳市歌舞团交由华侨城集团重组经营和管理。而且,从1998年开始,何香凝美术馆每年举办一届当代雕塑艺术展。广场小区,山上湖边,一件件作品散落在各个角度,公众艺术就这样与居民们每天进行着“不经意的见面”。

最值钱的一块地变成了公园

华侨城一位业主说:“东北的女儿在电话那头听见小鸟在歌唱。”这并不是浪漫的夸张,因为在华侨城聆听鸟鸣并不是件奢侈的事。清晨的燕含山、午后的燕栖湖,处处可闻鸟鸣。会飞的鸟儿都愿意在华侨城定居,更何况人呢?

华侨城从一开始是绿色的。路不能直,湖不能填,规划师说华侨城的建设要依山就势,保持地形地貌的原汁原味。在当时,“一推平”、“排排座”是时尚,但华侨城就按照规划师的“土”思路做了。如今提起,华侨城党委副书记、首席文化官郑凡依然印象深刻:华侨城区内道路没有十字路口。时至今日,华侨城人仍然自豪地提起当年几件得意的“傻事”:当锦绣中华锦绣阁的建设碰到几棵老榕树时,是楼让树还是树让楼?华侨城的选择是:为了树把房子往后挪;为了保住一

3

块天然峻峭的“鹰咀石”,建设者又让路拐了一个弯,毫不犹豫地更改了华侨城中学的建楼方案。

“环境第一”的建城思想一直延续到今天。1999年的最后一天,华侨城人又收到了一份厚实的礼物。在最具商业价值的心脏地带,华侨城建起了生态广场,将最值钱的一块地变成了城区的公共公园。生态广场充满了郊野情趣,除了常见的喷泉、绿树、繁花外,还有池塘、芦苇、木栈道和石子路……对于寸土寸金的华侨城不建楼盘而做生态环境,建设者说得很轻巧,但生态广场无疑是华侨城环境建设的“点睛之笔”。每天晚上,都会有华侨城人提着鞋、光着脚行走在石子路上,享受着“免费足底按摩”,生态广场由此成了深圳最具特色的城市公共景观之一。

艺术与公众每天“偶然相遇”

华侨城集团总裁任克雷有一个特殊的头衔———何香凝美术馆馆长。在第五届深圳国际当代雕塑展的致辞中,馆长任克雷说:“除了强调当代艺术创造性的表达以外,我们更强调当代艺术融入社区、人群和都市的本身”。

将艺术融入社区,华侨城选择了公共性最强的雕塑。1998年11月,华侨城举办了“第一届当代雕塑艺术展”,将艺术品由狭小的博物馆搬到了广泛的社区空间,公共艺术也由此成为华侨城生活的一部分。比如沃尔玛商场前的几根大圆弧,那是法国大师贝纳维尼的心血,华侨城用了100万元收藏费才留住了这件杰作;比如汉唐大厦大堂入口的那块大

4

地板,色彩绚丽的花朵被随意踩在脚下,而这正是旅法台湾画家林明泓的创意;又比如燕栖湖水面上的浮桥,如果没人指点,人们不会知道这就是一件名为《交流计划》的公共艺术作品。在华侨城社区的每个角落,艺术作品都会和公众“偶然相遇”。

“平等的交流”,这是雕塑展的追求。虽然第五届雕塑展尚未谢幕,但一年后开始的第六届雕塑展已经开始筹备。何香凝美术馆的工作人员说,作为“中法文化年”闭幕式的重要项目,何香凝美术馆主办的“中国想象·中国当代雕塑展”今年7月入驻巴黎杜伊勒里宫。这次展览给法国人民带去了新的视觉感受。一位法国艺术家说:“展览揭开了中国雕塑史上新的一页,让巴黎人惊艳不已。”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中法文化年”闭幕式后,特地参观了“中国想象·中国当代雕塑展”,并与华侨城集团任克雷总裁及雕塑家们合影留念,对华侨城集团文化产业发展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次活动所展示的雕塑精品将在明年11月成为华侨城社区的一部分,继续“平等的交流”。

艺术与公众的“偶然相遇”,在华侨城擦出火花并不仅限于雕塑。建设中的地铁也让华侨城人有着期待。地铁在华侨城设了三个站,这三个站点的外部包装将由华侨城人自己做主。来自何香凝美术馆的消息称,这里将成为流动画廊,华侨城将邀请国内不同流派的画家挥毫泼墨。

拥有各民族也拥有全世界

5

华侨城是国际的。在华侨城里,有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人在这里生活,还有俄罗斯、巴西、新加坡人在这里打工。一位国务院副总理来华侨城参观,在生态广场看到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散步。他停下步与她聊天,没想到这是一对定居在这里的韩国母子。根据物业公司的估算,华侨城里居住着至少500户韩国家庭。

华侨城又是民族的。2002年,锦绣中华迎来了珞巴族,深圳由此成了全国第二个拥有56个民族的城市。除了国内的民族大学,华侨城是中国多民族密度最高的地方。

华侨城同样是开放的。在华侨城一份内部刊物上,一位业主这样写道:我知道,余秋雨和他那位号称“全亚洲最美丽女人”的妻子马兰就住在华侨城的某一栋楼里,还有一些名气响当当的人在这里购了房产,我一点也不会产生与他们“毗邻而居”的骄傲。但是,在某一个清晨的晨跑中,看到老是在电视里晃来晃去的哪颗“星”或哪个“大师”,比你跑得慢,偶尔还气喘吁吁对你“嗨”一声以示亲热,也算是一个惊喜吧。

“能容一切美”,这是作曲家乔羽对于华侨城的评价。中国心,世界情,华侨城。华侨城有着世界的胸怀,这里的居民自然有着超然的视野。

文化立业

锦绣中华的成功让华侨城人意识到自己已经造出了一座文化“金山”

6

“深圳特区的那个农场,可建成一个引进海外华侨华人资金和技术的基地。”华侨城的创意始于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廖承志同志。

1985年,国务院批准在深圳特区西部划出一块4.8平方公里的土地创办华侨城。这年11月11日,100多人参加了一个简朴的大会,“华侨城”这颗种子在深圳沙河华侨农场的泥土开始生根发芽。

廖承志同志生前主张,要以祖国“上下五千年,纵横九百六”的历史文化和大好河山作为团结海外侨胞的纽带。这个主张一直深深印在华侨城首任掌门人——马志民的脑海里。虽然华侨城没有祖宗留下的宝贝,也没有大自然的天赐,但是一个文化创意却萌生了巨大的经济奇迹。廖公的伟大主张加上荷兰小人国的启迪,锦绣中华于1987年5月破土兴建。没有人会想到,“锦绣中华”日后成为中国旅游史上的一块里程碑。1989年11月22日,锦绣中华开业,第102天后迎来第100万个游人,收回全部8000万元投资仅仅用时一年半。

锦绣中华的成功让华侨城人意识到自己已经造出了一座文化“金山”。兴建文化和旅游联姻的人造主题公园,华侨城旅游的基础由此奠定。1991年,中国民俗文化村诞生;1994年,“世界之窗”建成开业;1997年,华侨城将主题公园业务重组上市,融资的直接成果是欢乐谷一期在1998年的诞生。“售票点就像印钞机”,人们这样形容华侨城主题公

7

园的火爆场景。这些年来,华侨城各个景点共接待游客超过8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60亿元。华侨城当之无愧地赢得“中国旅游业第一品牌”的美誉。

成功的底牌就是文化

旅游业人士曾提出过一个理论,认为中国主题公园的生命周期只有5年时间。论断的依据很有说服力:自中国第一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1989年开业以来,中国15年间出现的大大小小主题公园竟然多达3000个,但至今仍然存活的屈指可数。

照此计算,今年15岁的“锦绣中华”已“人老珠黄”、10岁的“世界之窗”开始“盛极而衰”、6岁的“欢乐谷”也要“青春将逝”。但这一理论并不适用于华侨城。只要看看国家旅游局的黄金周旅游景点播报,排在前两位的肯定是世界之窗和欢乐谷;即使是中国主题公园开山鼻祖的锦绣中华,眼下每年也有3000至4000万的利润。

“15岁的老景区还有如此旺盛的盈利能力,这是文化内涵的魅力所在。锦绣中华和民俗文化村的底牌就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锦绣中华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姚军认为。

“锦绣中华的魅力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因为这里是中国文化的窗口、中国历史的窗口、中国风情的窗口。”姚军的信心来自景区的“文化之根”。直到今天,每天仍有旅 8

居海外的华人社团组成“寻根之旅”来到华侨城,而香港教育署也将这里指定为中小学生历史、地理课程的实勘场所。

华侨城弘扬民族文化,华侨城同样尊重世界优秀文化。锦绣中华姊妹篇的成功直接催生了世界之窗。开园10年,世界之窗累计接待游客2650万人次,经营收入达到32亿元,实现利税超过10亿元,主要经营指标名列全国旅游景区第一。“这里汇聚了人类文明的精华,展示了人类文明的进化。”谈起世界之窗的成功,华侨城亮出的底牌仍旧是文化。

1998年推出的探险漂流是世界之窗在参与性项目上的第一次尝试。在美洲区科罗拉多大峡谷和尼亚加拉大瀑布之间,很多娱乐场常见的急流勇进项目,在世界之窗被包装成了印第安文化的探险之旅。穿越岩壁,冲过瀑布,躲闪鳄鱼,防范飞镖,最后从12米高空俯冲直下,高科技娱乐的刺激和印第安文化的魅力就这样有机地融入一体。即使在6年后,每逢节假日仍有大批游人在排队等候。世界之窗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每年都会推出两三个全新的参与性娱乐项目,而且每一个都有鲜明的文化主题包装。“金字塔幻想馆”渲染古埃及的神秘历史,“亚马逊穿梭”展现南美丛林文化,“阿尔卑斯山滑雪场”透示出欧洲的体育休闲。张学斌是世界之窗文企部负责人,这位专责企业文化研究的老员工直言:“开发一个娱乐项目,引进一个文化景观,世界之窗保持活力的秘诀依然是文化。”

我们的节日就是深圳的节日

9

华侨城时时刻刻为深圳“造节”,而“造节”也成为华侨城各大主题公园纵横市场的利器。

世界之窗的“造节”打的是“国际牌”。从日本文化周的樱花节至印度文化周、埃及文化周,每到黄金周或是节假日,世界之窗都会推出展示不同国家民俗风情的文化活动。在市场营销部工作人员李迎春的眼里,举办了九届的啤酒节无疑是世界之窗最成功的品牌。今年的啤酒节上,巴西女郎大跳桑巴热舞,乌克兰少女尽显民族风情,啤酒加歌舞再增添摇滚以及狂劲迪斯科,游客在景区内把酒言欢,喝空了20多万瓶啤酒。

同样是“造节”,欢乐谷打的则是“时尚牌”,瞄准15至35岁的青春族。新春的滑稽节吸引了众多来自世界的街头滑稽表演高手;五一则属于年轻人的世界,极限运动邀请赛、流行街舞挑战赛演绎着新新人类的时尚;暑期的玛雅狂欢节带来桑巴激情热浪;十一的国际魔术节则请来世界顶级魔术师大斗法,被称为“国内水准最高的魔术表演”。

营造主题公园文化,“造节”是华侨城的“重磅炸弹”,而“演出”则是华侨城的“常规武器”。用“夜夜笙歌”来形容华侨城的夜晚非常贴近,锦绣中华的“龙凤舞中华”、世界之窗的“创世纪”、欢乐谷的“欢乐水世界”,每一台表演都称得上“精彩绝伦”。现在看表演成了游客来华侨城的一个重要理由。华侨城人自豪地表示:“这20年来,别人学了我们不少东西,唯有表演他们怎么也学不走,因为这完全是华侨城的原创。”

10

我们要与迪斯尼同行

深圳湾的彼岸,香港迪斯尼明年就将开门迎客。番禺森美反斗乐园、广州东方乐园的相继关闭预示着珠三角主题公园将出现一轮“洗牌”。锦绣中华、世界之窗与迪斯尼的差异性很明显,但作为一个早期完全克隆迪斯尼乐园纯娱乐体验式的主题公园,欢乐谷的前景如今更为人所关注。华控公司副总裁兼欢乐谷总经理吴斯远一再强调:“不同的文化背景会衍生出不同的娱乐形式,文化内涵让主题公园自动进化。”

“冷冰冰的设备没有生命力,但扑朔迷离的故事加上惊心动魄的过程,文化就像一种神奇的粘合剂,让游客和机械产生对话。和迪斯尼有所不同的是,我们再现的是某一历史片断中的某个场景。”吴斯远表示,欢乐谷的八大景点都有一个明确的文化主题,就像过山车在这里叫做“雪山飞龙”,地点放在香格里拉森林区,演绎的故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著名的驼峰救援线,这里面既有欧洲小说中的世外桃源,又有金庸大侠笔下的武林故事。

“迪斯尼也在观察我们。他们派了很多人来欢乐谷,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并不一样。”吴斯远表示,虽然两者的产品相似,但双方的营销概念却有着极大的差异。“我们打造的是都市娱乐概念。”吴斯远如是说。

和迪斯尼一样,华侨城致力于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华侨城将和迪斯尼同行。

文化远航

11

旅游界人士戏称,华侨城成了中国主题公园管理人才的“黄埔军校”

华侨城现任掌门人任克雷说过,文化就是品牌,文化就是力量,文化就是竞争力。文化优势让华侨城不断拓展新的经济领域,旅游主题地产概念的诞生让华侨城又一次声名大噪,不少城市竞相邀请前去建造另一个欢乐谷或波托菲诺———

从旅游起步扮靓环境,以旅游环境带动地产开发,以地产开发推动城区全面发展。旅游加地产,华侨城通过产业联动又找到了文化与经济联姻的又一座“金矿”。就像1989年的锦绣中华和主题公园,华侨城在2000年诞生了两个全新的词汇:一个是“旅游主题地产”,一个是“波托菲诺”。

在文化品牌由旅游业拓展到地产业的同时,华侨城的目标也放在了4.8平方公里的城区外。“锦绣中华”变成了“中华锦绣”,华侨城旅游开始在全国全面出击;2001年,华侨城国际传媒公司成立并搏击市场。人们说,华侨城开始了一轮新的文化远航。

波托菲诺是“文化的征服”

在华侨城西北部,有一块一直没有开发的保留区域,这里包含华侨城区内两个最大的天然湖泊:天鹅湖和燕栖湖,翠绿的燕含山和谛诺山使这片土地有了起伏的脉络。用任克雷总裁的话说:这里是华侨城城区内最后、最好的地块。对“华侨城最后一块宝地”,华侨城的决策者们希望能够实现旅

12

游和地产这两大优势资源的整合与对接,打造中国旅游主题地产第一品牌。

华侨城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诗意家园的灵感。1999年秋,三个中国人驾车沿着地中海海岸徐徐行驶,这三个人就是华侨城的决策者们:集团总裁任克雷、华侨城地产总裁陈剑、华侨城控股总裁刘平春。当来到PORTOFINO时,他们找到了答案。PORTOFINO地名的直译就是“小港”,位于意大利西北部热那亚20公里,是世界十大富人区之一。让他们停下来的,除了自然环境与建筑风情外,更吸引人的是这里的生活形态。PORTOFINO的生活形态不仅是闲适和富足的,更是品味和格调的。华侨城在这里找到了“最后一块宝地”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建设一个个性十足、引人入胜的异域风情小镇———华侨城波托菲诺。

意大利小城坐拥天然港湾,后依绵绵群山,华侨城的小区前有波光滟潋的天然湖泊,后有青翠连绵的山峦;意大利小城是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华侨城的主题公园同样有国际影响力;博物馆散布在意大利小城里,众多社会名流的入住带来特殊人文风度,华侨城同样以美术馆、艺术中心为社区灵魂,居民中众多的名人学者也形成独有的文化韵味。华侨城波托菲诺原样移植了意大利PORTOFINO的钟楼,但华侨城的选择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基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性上对高品位生活的理解和共鸣。波托菲诺移植的不仅仅是建筑风格,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生活方式。

13

波托菲诺的建造者是这样表述的:无论是意大利的PORTOFINO,还是华侨城的波托菲诺,居住者都处于物质极大丰富的先天条件中,他们是一群摆脱了纯粹物质追求的热爱生活的人。“质朴的浪漫,自在的优雅”,波托菲诺确立了自己的生活格调。

“建筑易仿,但是生活方式难移。”这是来自PORTOFINO的忠告。华侨城的建设者力求形神兼备,这种努力也在2002年波托菲诺开盘时得到了回报。专程前来祝贺的意大利驻广州总领事馆官员带来一份具有重要意义的礼物:意大利PORTOFINO镇正式和华侨城波托菲诺缔结友好关系。虽然仍然有着明显的差距,但是落户于华侨城的波托菲诺得到了“原产地”的认可。

无论是纯水岸,还是天鹅堡,波托菲诺的每一期楼盘都能创下深圳豪宅销售的奇迹,并形成了业界津津乐道的“波托菲诺现象”。华侨城的建设者们是这样解释的:波托菲诺是“文化的征服”。它的成功从本质上是文化融合的成功。

华侨城区外发展全面出击

在不断完善4.8平方公里的城区建设的同时,华侨城也渴望走出深圳,闯一片更大的天地,干一番更恢弘的事业。主题公园、旅游地产,华侨城挟两大品牌优势进行区外拓展。

今年是小平百年诞辰,伟人故里的父母官们找到了华侨城,于是侨城人成为四川广安小平故居的大管家。这只是华侨城输出旅游管理的一个例子。华侨城专门成立了咨询管理

14

公司,客户名单上有着广东三水荷花世界、西安大唐芙蓉园等等一长串的名字。旅游界人士戏称,华侨城成了中国主题公园管理人才的“黄埔军校”。

在做好人造景观的同时,华侨城旅游业也开始了“中华锦绣”工程。2003年,华侨城西进“三峡”,则是华侨城旅游试水自然旅游资源迈出的第一步。

华侨城是令人放心的品牌,华侨城的创意不落窠臼,华侨城的品味自然时尚。于是深圳在规划东部海滨时,又将三洲田近7平方公里的土地交给了华侨城。深圳人生态休闲的旅游胜地,东部华侨城蓝图初现。

波托菲诺的成功不是华侨城旅游主题地产开发的结束,而只是一个开始。于是,在北京,在上海,华侨城的旅游地产频频挥出有力的组合拳。

2001年1月,华侨城与北京朝阳区正式签订协议,合作开发大型旅游主题社区。在东南四环的四方新区内,占地近1平方公里、投资10亿元的世纪华侨城主题公园正瞄准亚洲一流的定位,不仅将引入单件价值上亿元的大型综合游乐设施,还将引入亚洲甚至世界一流的演出娱乐项目。

同时,华侨城也东进上海,在浦江镇定做一个现代意大利新城区。为了看波托菲诺,上海的官员来了华侨城不下七八次,他们连声说:“如果浦江镇以后就是这样的话,那太漂亮了。”请来7位意大利本土设计师精心造城,华侨城充满信 15

心地说:“未来的浦江镇肯定不是这样,它肯定比现在的华侨城更好。”

文化扬帆远航,华侨城文化产业链在不断发展和延伸。2001年,借助于华侨城文化资源优势,华侨城国际传媒公司应运而生。在影视剧拍摄、演艺活动策划方面小试“牛刀”,便获得了成功。先后拍摄的《西安虎家》、《绝对权力》、《跟立脚点阳光跳舞》等电视剧,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响。其中,《绝对权力》获得了2004年金鹰节优秀电视剧作品奖。

“有梦的人最美”——这是任克雷在华侨城成立十八周年庆典上激情演讲的主题。华侨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或许,这正是华侨城十多年来孜孜以求“梦”的诠释。注入文化的底蕴,裹上文化的包装,提升文化的品位,先进的文化力可以激活巨大的经济力。华侨城的发展正是最好的佐证。

文化立业、文化建城、文化远航,文化华侨城这篇大文章写得清新流畅。但这只是个开篇,精彩还看未来。

第五篇: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好莱坞电影特技表演及F1摩托艇、F1赛车展示活动

由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主办,南山区体育局、深圳文化产业(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深圳天荣投资有限公司、TOM户外传媒公司协办的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第二届“文博会”)好莱坞电影特技表演及F1摩托艇、F1赛车展示(以下简称“好莱坞特技表演”)活动首次新闻发布会,于2006年4月25日在深圳广电大厦21楼多功能厅举行。“文博会”组委会、南山区人民政府、深圳广电集团的领导及深圳天荣投资公司、TOM户外传媒公司的负责人出席了本次新闻发布会。

本次活动以“魅力好莱坞,动感F1”为主题。作为“文博会”系列活动之一,“好莱坞特技表演”将于5月21日在深圳市南山区白石路(科苑南路至立交桥路段)举行。关于该路段的路况、设施、安全、交管等事宜的考察、审核工作均已完成,确保整个表演活动能够安全、有效地组织实施。

一直以来,好莱坞电影以其惊险刺激、场面宏大、情节丰富、表演真实征服了世界影迷,但其中的许多特技表演及制作却少为人知。此次活动主要由好莱坞费姆卡(FILMKA)车队表演,该车队演员曾多次获得美国电影和艺术学院(奥斯卡奖官方机构)下辖世界特技协会颁发的特技界最高奖项——世界特技奖,该奖项被特技界从业者公认为本行业的奥斯卡奖。

费姆卡车队曾在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举行过专场演出,以其惊险绝伦的震撼表演引起强烈轰动,获得观众和媒体的高度评价。此次来华为“文博会”献礼,将为深圳乃至全国观众奉献一场真实的好莱坞电影惊险特技场景,这些影片包括中国观众所熟知的 1 《007》、《第一滴血》、《蜘蛛侠》、《真实的谎言》、《生死时速》、《反恐特警组》等,演出同时还通过大型电视墙重现相应的电影片断和音乐,部分节目还配以电影场景和服装道具,带给观众的将是与电影院中完全不同的感官刺激和视觉享受。演出具体内容包括汽车、摩托车地空两栖高难特技、大规模灾难、冷焰火、汽车相撞、摩托车(飞跃、翻滚、紧急避险)、人体(汽车、摩托车)道、汽车悬空倒立、盲车、行车换轮、大屋顶等惊险特技表演,节目不少于30个,演出时间为2~2.5小时。

此外,为了烘托气氛,增强表演效果,主办方还邀请了一些明星及车队巡游、电影《头文字D》中的“漂移”表演、雷诺赛车表演、F1赛车及F1摩托艇展示等活动,现场还将举办抽奖活动,获奖观众不仅能得到丰富的奖品,还可获得赴上海观看2006年F1汽车大奖赛和赴成都观看2006年F1摩托艇中国大奖赛的机会。届时深圳体育频道将现场直播此次活动。

“好莱坞特技表演”活动符合“文博会”所倡导的“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特点,必将为第二届“文博会”增添新的亮点。

本次活动所展示的F1摩托艇和F1赛车同时也是为将于2007年在深圳举办的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赛)进行推介。仅2004年在上海举办的该项比赛就有170多个国家进行了现场直播,8亿人观看了比赛。深圳引进此项赛事,必将提高深圳的国际知名度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摩托艇比赛项目将成为中国最灸手可热的运动项目。此项比赛将由南山区人民政府、深圳广电集团与深圳市天荣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同期还将联合举办“游艇展”、“奢侈品展”等配套展会,并于第二届“文博会”期间举行合作签约仪式。

深圳市文化产业(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是深圳广电集团的直属公 2 司,作为此次活动的具体组织协办方,重视安全措施、观众邀请、宣传等配套服务,精心组织实施,为第二届“文博会”和深圳市民奉献一幕精彩的真实“影片”。

上一篇:实习报告正文范文下一篇:实习基地简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