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2022-07-27

第一篇: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16号)

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

《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9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3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6号发布。该《办法》共27条,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原建设部2001年11月5日发布的《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07号)予以废止。

目录

1基本信息 2管理办法

1基本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

第16号

《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已经第9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1]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 姜伟新

2013年12月11日

2管理办法

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行为,维护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以下简称工程发承包计价)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建筑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本办法所称工程发承包计价包括编制工程量清单、最高投标限价、招标标底、投标报价,进行工程结算,以及签订和调整合同价款等活动。

第三条 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价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由市场竞争形成。 工程发承包计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四条 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工程发承包计价工作的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程发承包计价工作的管理。其具体工作可以委托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负责。

第五条 国家推广工程造价咨询制度,对建筑工程项目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 第六条 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建筑工程(以下简称国有资金投资的建筑工程),应当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非国有资金投资的建筑工程,鼓励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

国有资金投资的建筑工程招标的,应当设有最高投标限价;非国有资金投资的建筑工程招标的,可以设有最高投标限价或者招标标底。

最高投标限价及其成果文件,应当由招标人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 工程量清单应当依据国家制定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工程量计算规范等编制。工程量清单应当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第八条 最高投标限价应当依据工程量清单、工程计价有关规定和市场价格信息等编制。招标人设有最高投标限价的,应当在招标时公布最高投标限价的总价,以及各单位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

第九条 招标标底应当依据工程计价有关规定和市场价格信息等编制。 第十条 投标报价不得低于工程成本,不得高于最高投标限价。

投标报价应当依据工程量清单、工程计价有关规定、企业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等编制。 第十一条 投标报价低于工程成本或者高于最高投标限价总价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否决投标人的投标。

对是否低于工程成本报价的异议,评标委员会可以参照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规定进行评审。

第十二条 招标人与中标人应当根据中标价订立合同。不实行招标投标的工程由发承包双方协商订立合同。

合同价款的有关事项由发承包双方约定,一般包括合同价款约定方式,预付工程款、工程进度款、工程竣工价款的支付和结算方式,以及合同价款的调整情形等。

第十三条 发承包双方在确定合同价款时,应当考虑市场环境和生产要素价格变化对合同价款的影响。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建筑工程,鼓励发承包双方采用单价方式确定合同价款。

建设规模较小、技术难度较低、工期较短的建筑工程,发承包双方可以采用总价方式确定合同价款。

紧急抢险、救灾以及施工技术特别复杂的建筑工程,发承包双方可以采用成本加酬金方式确定合同价款。

第十四条 发承包双方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发生下列情形时合同价款的调整方法:

(一)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有关政策变化影响合同价款的;

(二)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价格调整信息的;

(三)经批准变更设计的;

(四)发包方更改经审定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造成费用增加的;

(五)双方约定的其他因素。

第十五条 发承包双方应当根据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结合工程款、建设工期等情况在合同中约定预付工程款的具体事宜。

预付工程款按照合同价款或者工程计划额度的一定比例确定和支付,并在工程进度款中予以抵扣。

第十六条 承包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发包方提交已完成工程量报告。发包方收到工程量报告后,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核对并确认。

第十七条 发承包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定期或者按照工程进度分段进行工程款结算和支付。 第十八条 工程完工后,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竣工结算:

(一)承包方应当在工程完工后的约定期限内提交竣工结算文件。

(二)国有资金投资建筑工程的发包方,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对竣工结算文件进行审核,并在收到竣工结算文件后的约定期限内向承包方提出由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出具的竣工结算文件审核意见;逾期未答复的,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的,竣工结算文件视为已被认可。

非国有资金投资的建筑工程发包方,应当在收到竣工结算文件后的约定期限内予以答复,逾期未答复的,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的,竣工结算文件视为已被认可;发包方对竣工结算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答复期内向承包方提出,并可以在提出异议之日起的约定期限内与承包方协商;发包方在协商期内未与承包方协商或者经协商未能与承包方达成协议的,应当委托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进行竣工结算审核,并在协商期满后的约定期限内向承包方提出由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出具的竣工结算文件审核意见。

(三)承包方对发包方提出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竣工结算审核意见有异议的,在接到该审核意见后一个月内,可以向有关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或者有关行业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发承包双方在合同中对本条第

(一)项、第

(二)项的期限没有明确约定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国家没有规定的,可认为其约定期限均为28日。

第十九条 工程竣工结算文件经发承包双方签字确认的,应当作为工程决算的依据,未经对方同意,另一方不得就已生效的竣工结算文件委托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重复审核。发包方应当按照竣工结算文件及时支付竣工结算款。

竣工结算文件应当由发包方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造价工程师编制工程量清单、最高投标限价、招标标底、投标报价、工程结算审核和工程造价鉴定文件,应当签字并加盖造价工程师执业专用章。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加强对建筑工程发承包计价活动的监督检查和投诉举报的核查,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

(二)就有关问题询问签署文件的人员;

(三)要求改正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本办法或者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行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将监督检查的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二条 造价工程师在最高投标限价、招标标底或者投标报价编制、工程结算审核和工程造价鉴定中,签署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的工程造价成果文件的,记入造价工程师信用档案,依照《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建筑工程计价活动中,出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的工程造价成果文件的,记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用档案,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通报。

第二十四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建筑工程计价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由有关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建筑工程以外的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原建设部2001年11月5日发布的《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07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住房城乡建设厅工作规则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作规则‣,结合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住房城乡建设厅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依法行政,民主决策,全面履行部门职能,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机关。

第三条 住房城乡建设厅工作人员要忠实履行职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转变作风,勤奋学习,钻研业务,求真务实;忠于职守,服从命令,顾全大局,廉洁勤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四条 各处室、单位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行使职权,在厅党组界定的职责范围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全面实行政务公开,推进电子政务,精简会议、文电和事务性活动,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第二章 组织领导和工作职责

第五条 住房城乡建设厅实行厅长负责制,厅长负责住房城乡建设厅的全面工作。副厅长、纪检组长、“三总师”、巡视员、助理巡视员协助厅长工作,按职责分工负责分管工作或受厅长委托负责有关方面专项工作,并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独立负责地行使职责。

厅长因公外出期间,可委托一名副厅长主持工作。其他厅领导因公外出、休假期间,其分管的工作由厅长或厅长委托的其他厅领导代管。

第六条 厅长主持召开厅长办公会议、厅全体会议。厅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须经厅长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决定。临时遇到重要事项或紧急突发事件,可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理。

第七条 副厅长、纪检组长、“三总师”、巡视员、助理巡视员对工作中重要情况或重大事项的处理,要及时向厅长请示或报告;事前来不及请示的,事后要及时报告。参加住房城乡建设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会议内容涉及全局性工作或重大工作问题的,要及时向厅长或厅长办公会议汇报;涉及其他厅领导分管业务的,应及时向其他厅领导通报。有关会议文件、会议记录可通过厅办公室分送相关厅领导阅,交有关处室办理或存查。

第八条 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厅党组统一领导下负责本处室、单位的工作;各处室、单位的副职在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分管工作。处室、单位工作的重要情况要及时向分管厅领导报告,需向厅长汇报的,原则上应事前征求分管厅长的意见。同时,厅长决定的事项,处室、单位负责人也应报告分管厅领导。

第九条 对涉及多个处室、单位职责范围的工作,主办处室要主动与协办处室、单位协商,协办处室、单位要积极配合。

第三章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第十条 要坚持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领导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

第十一条 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规划、重大工作部署、重大改革措施、年度工作计划、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审议的重要决策建议、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重要政策规定等事关全局的事项,由厅长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决定。

第十二条 各处室、单位提请厅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的重要决策建议,应以基础性、系统性研究或发展规划为依据;涉及其他有关处室的,应充分协商;涉及基层的,应事先征求意见;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必要时可通过社会公示或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第十三条 在作出重大决策前,可根据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以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第四章 坚持依法行政

第十四条 规范行政权力,严格依照法定权限、程序行使行政权,强化行政责任。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规范、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一致的要求,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第十五条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修订情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适时提出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立法和修订的建议,拟定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送审稿,研究制定规范性文件,修改或废止不适应的政策规定,提高立法质量。

第十六条 厅机关制发或与其他部门联合制发的规范性文件,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符合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实际。规范性文件制发后,必须及时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七条 严格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第十八条 建立健全厅领导和全体干部职工法制学习制度,具体由相关处根据工作情况适时作出安排。

第十九条 各有关处室、单位要对每年行政执法情况进行总结,由职能处室负责汇总整理后向厅长办公会议汇报,并向省政府写出书面报告。 第五章 加强行政监督

第二十条 自觉接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执行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受省政府委托向其报告工作、接受质询,及时办理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加强同省政协、各民主党派和各群众团体的联系,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答复提案。

第二十一条 按照•行政诉讼法‣及有关法律规定,接受司法监督,同时要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专项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进行查处和整改,并向省政府报告。 第二十二条 加强财政系统内部监督,实行内部审计制度,严格执行•行政复议法‣,及时发现并纠正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政行为,并主动征询和认真听取同级部门和下级政府及其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三条 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确保信访渠道的畅通。厅领导及各处室、单位负责人要亲自处理重要的群众来信、来访事宜。

第二十四条 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社会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对媒体报道和群众反映的重大问题,有关处室、单位要及时进行查处和整改并写出报告。要加强财政信息化和网站建设,及时发布政务信息,便于群众知情、参与和监督。 第六章 会议制度

第二十五条 省财政厅实行厅务会议、厅长办公会议制度,并视情况召开全省性财政工作会议和专业会议部署工作。 第二十六条 厅务会议

厅务会议由厅长、副厅长、纪检组长,巡视员、助理巡视员,总会计师、总经济师,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厅长或厅长委托副厅长主持,不定期召开。

厅务会议是对行政业务进行集体领导的主要形式,负责对省财政厅职责范围内的各项重要业务和行政工作进行研究决策。主要任务是:

(一)传达重要会议精神和有关方针、政策、指示、决定,提出贯彻意见;

(二)讨论拟报请上级领导机关和业务部门审查、批准的有关财政工作报告和其他重要事项;

(三)审议财政年度预算决算情况,听取重要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决定相关政策和工作措施;

(四)研究由省财政厅发布以及代拟的重要文件、地方性法规、规章等;

(五)讨论研究机关处室职责分工、工作责任制、经费开支、资产管理、政务运转等重要制度规定;

(六)研究其他需要厅务会议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 第二十七条 厅长办公会议 厅长办公会议由厅长、副厅长、纪检组长,巡视员、助理巡视员组成,总会计师、总经济师,厅办公室主任列席。必要时请有关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列席。厅长或厅长委托副厅长主持。厅办公室根据各处室、单位提报议题情况,统一组织安排,不定期召开。主要任务是:

(一)按照厅党组、厅务会已确定的原则,研究决定需要有关处室、单位落实的事项;

(二)听取有关处室、单位重要业务工作情况汇报;

(三)听取有关全国性重要专业会议贯彻情况的汇报;

(四)研究向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财政部等领导机关、上级业务部门和领导同志提报的材料;

(五)研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第二十八条 涉及全局性、政策性、原则性重大财政问题必须提交厅务会议或厅长办公会议研究。能由厅长办公会议解决的,不提交厅务会议研究;能由分管厅领导确定的,不提交厅长办公会议研究。各处室、单位拟提交厅有关会议研究决定的议题,经分管厅领导同意后,须提前3天送交厅办公室,由厅办公室请示厅长后确定。书面汇报材料要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3000字,重点对需研究确定的问题作出说明和提出意见。

第二十九条 提交会议研究的议题,涉及其他处室的,有关意见原则上应在会前协调一致。经协调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须由主办处室、单位列明各方理据,提出倾向性意见,报请分管厅领导协调,提出主导意见后,提交厅有关会议研究确定。

第三十条 厅领导不能出席厅务会议和厅长办公会议,要向厅长请假。

厅务会议、厅长办公会议须由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或列席。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到会的,要事先向主持会议的厅领导或厅办公室请假,明确代替参加会议人员。

参加会议人员要严肃认真,集中精力,对确定的议题进行认真研究并充分发表意见。

第三十一条 厅务会议、厅长办公会议研究的议题,由厅长或主持会议的副厅长作出结论性意见,会议决定事项要形成会议纪要,由主持会议的厅领导签发。

第三十二条 会议纪要确定办理的事项,各处室、单位要认真遵照执行,及时办理,并向厅办公室反馈落实情况。厅办公室负责督办,并定期通报会议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 第三十三条 厅务会议、厅长办公会议的会务工作由厅办公室负责。

第三十四条 工作会议和专业会议

全省性财政工作会议由厅办公室负责组织,各有关处室、单位配合。各处室、单位专业会议实行计划管理,原则上两年召开一次。年初各处室、单位要将本年度拟举办的会议编列计划,报送厅办公室汇总后,提交厅长办公会议审定。各处室、单位专业会议的组织工作由各处室负责,会后应将厅领导讲话等重要会议材料送厅办公室存查。

各处室、单位召开的工作会议和专业会议应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尽可能采用电视电话会议等快捷、节俭的形式召开,一般不要求各市分管局长参加。 第三十五条 厅机关内部其他各类会议

厅机关内部召开的单纯部署有关政务、政工、人事、纪检、党团工妇、后勤等方面的会议,由厅长或分管厅领导确定,主管处室、单位负责召集,有关处室、单位配合。 第三十六条 财政部各司局安排在山东召开的全国性专业会议,有关工作由对口处室、单位负责,相关情况应及时通报厅办公室等予以配合。 第七章 公文处理

第三十七条 省财政厅公文必须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山东省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细则‣的规定办理。公文内容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

第三十八条 厅办公室负责厅机关各类公文的处理工作,协助厅领导审核厅机关各类公文。

第三十九条 规范公文运转程序。各处室、单位承办的公文须经综合科(组)长初核,由处室、单位负责人核稿并签字,送交办公室审核,由厅领导签批。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将未经厅办公室审核的文电直接送厅领导签批。党组和人事教育处有关机要材料,厅长签发后由机要打字员打印,严防失密、泄密。

第四十条 公文签发权限

(一)以厅机关名义报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纪委的文电,代拟的地方性财政法规、规章草案、重要的规范性文件,涉及财政预算、重大财政政策的公文,以及人事任免公文等,由分管厅领导核签意见或建议,报厅长签发;

(二)厅机关公文由分管厅领导签发,内容涉及两名或两名以上厅领导分管范围的,有关处室意见应事先征得分管厅领导同意;

(三)•财政情况‣、•信息快报‣一般由办公室主任签发;涉及重大财政政策的,报分管厅领导或厅长签发;

(四)厅领导外出,不涉及重大政策和原则的特急文件可由办公室主任代签。

第四十一条 厅机关以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名义行文,使用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拟稿纸,经分管厅领导审核后,由厅长签发。其办文程序同厅发文,拟办单位拟稿人、办公室负责人、厅领导在规定栏内签字,其他人员不在代拟文稿上签字。需与外单位会签的文件,由主办处室负责会签事宜。凡主送省政府的请示、报告,一律用正式文件报送5份,请示文件抬头只能写省政府。

第四十二条 厅领导签发后的文件,拟稿人要复阅,领导有指示意见或对文件作较大改动时,应及时送处室负责人阅。厅领导签发后,如需更改文件,应及时与厅办公室联系处理。 第四十三条 由外单位主办会签省财政厅的文件,经厅领导签发同意,由有关处室复审并签字同意后,厅办公室方可盖章或出借印模。

第四十四条 各处室、单位与系统内或省直单位财务部门之间开展一般专业性问题调查部署、催办或进行业务工作联系等,可由处室、单位以非正式公文形式办理,可使用“山东省财政厅”文头,处室负责人签批,盖处室业务印章,是否编号由处室自定。

第四十五条 印刷完毕的文稿,如有错、漏需进行修改,属于一般性改动的,由办公室主任签字批准;属于重大改动的,应按签文程序层报厅领导审签;未发出的,更正后制发,已发出的,须重新发文更正。

第四十六条 除具有行政职能的处室外,各类临时机构、驻外机构和社团组织,以及不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一般不得以厅机关名义对外行文。除厅办公室、人教处、机关党委、纪检组外,其他处室、单位不得对厅内各处室、单位行文。 未经省政府批准,不得对下级政府发布指令性、政策性公文。确需发文的,拟文时应在文中加注“经省政府同意”字样,由厅长签发后送省政府办公厅运转,征得省政府同意后,以省财政厅名义行文。

第四十七条 凡涉及其他处室、单位职责范围的公文,主办处室、单位要事先征求有关处室的意见,相关处室、单位要积极配合,协商一致后方可行文。处室、单位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行文发布。

提请省政府研究讨论的地方性财政法规草案送审稿和研究决定的地方政府财政规章草案,须经法规处审查或由法规处组织起草。会签文、交办件、征求意见稿等一律由主办处室牵头运转、汇总意见,必要时可召集共同研究。对不同意见,主办处室负责组织协商,仍不能形成一致意见的,要作出说明并提出倾向性意见送厅领导审定。

第四十八条 严格公文制发。各处室、单位召开不要求各市分管财政局长参加的会议、布臵各类报表、印发调查提纲及工作要点、总结等,一般不印发正式文件,可通过财政系统内部网络发布。在专业会议上厅领导的讲话、会议交流材料等,一般不再以正式文件下发。

第四十九条 大力精简文件,提高办文效率。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实效,严格控制公文规格和发文数量,可发可不发的一律不发;行文要言简意明,能短则短。上级行政机关来文,如无具体贯彻意见,可按保密要求,填写翻印文件处理单后,直接印发各受文单位,不再另外行文;属于联合来文的,应与相关部门协商一致后翻印。

第五十条 省财政厅规范性文件,除需要保密的以外,应及时通过•山东政报‣、厅机关因特网站等规定渠道和形式予以公布,以便于群众知情和监督。

要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保证机关公文、政务运转的效率和质量。对涉密文件予以明确界定,建立上网信息保密审查制度,确保涉密信息不上网。 第五十一条 各处室、单位要及时办理各类公文,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程序和规定时限完成,不得积压。

厅机关收到需要办理的各类公文,均须由厅办公室提出拟办意见,经有关领导签批后交由有关处办理。

收到下级机关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不符合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经办公室主任审核后退来文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五十二条 需要办理的收文,各处室、单位接办后,一般事项应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特殊情况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紧急公文,随收随办。

处室、单位之间会签公文时,除主办处室、单位另有时限要求的以外,协办处室、单位一般应在1—2个工作日内予以回复。

厅办公室对公文办理明确提出时限要求的,各处室、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理完毕。

厅办公室要建立机关办文情况通报制度,促进公文及时高效运转。

第五十三条 需厅领导批阅的公文,对有具体请示事项的,应签署明确意见、姓名和日期;对一般报告性公文,可签名或圈阅表示已阅知。

各处室办理会签文和答复征求意见稿,同意来文单位意见或经协商后同意修改意见的,主办处室负责人分别签署“同意”或“有关修改意见已与对方协商一致”字样后,方可送厅办公室审核,不得只署姓名。主办处室和协办处室均应在指定位臵签署意见。 第八章 重要工作督查

第五十四条 督查工作主要是通过督促、检查、协调、反馈等手段,推动重要决策和领导批示交办事项的落实。 第五十五条 厅办公室负责督查事项的组织实施。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督查和落实。 第五十六条 督查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重要文件、电报规定的落实事项;

(二)省委、省政府、财政部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的主要工作部署、重大决策;

(三)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四)厅党组会议、厅务会议和厅长办公会议等有关会议决定的事项;

(五)上级机关及厅领导对有关工作或问题的批示及其他交办的事项;

(六)其它需要督查的事项。

第五十七条 凡属督查工作内容,由厅办公室分解任务,提出督办意见,明确主办和协办处室、单位及办理时限。各处室、单位要按照分级负责、严格把关、规范办理、优质高效、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认真抓好落实,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复。

第五十八条 对于省、厅领导交办的事项,各承办处室、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积极办理、落实,并及时反馈办理意见和结果。

第五十九条 各承办处室、单位在收到督办件后,对拟办意见或督办件内容有异议时,应在收到文件的当日,向厅办公室说明情况,由厅办公室协调解决。不得滞压不办或者擅自转送其他处室。

第六十条 各承办处室、单位收到督办件后,如在规定的时限内不能办结,或因特殊情况需要延期办结,应及时向厅办公室说明原因。

对不能一次办结或需分阶段办理的事项,各承办处室、单位应及时将办理过程和阶段性进展情况反馈厅办公室。 第六十一条 厅办公室对全厅督办事项的办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对落实情况进行通报。 第九章 工作作风纪律

第六十二条 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全省财政中长期发展规划及财政预算安排,重大财政政策和改革措施,重大财政支出,上报财政部的重大请示事项,需由省政府组织协调的重大事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须向省政府请示报告。

第六十三条 省财政厅工作要与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厅领导及各处室、单位必须坚决执行财政厅党组会议、厅务会议、厅长办公会议所做出的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可在财政厅内部提出,在没有重新作出决定之前,不得有任何与集体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和行为。厅领导发表涉及重要政策的讲话和文章,若无统一口径,应事先报经厅主要领导或省政府同意。各处室、单位负责人发表涉及重要政策的讲话和文章,须按厅办公室对外宣传统一口径,若无统一口径,须报分管厅领导批准。

第六十四条 各处室、单位人员代厅领导参加省委、省政府召集的会议,或参加其他部门召开的重要会议,应及时将会议内容报告分管厅领导。

第六十五条 厅机关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以提高科学理财能力为核心,以建设学习型、干事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和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为目标,自觉坚持各项学习制度,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断适应形势发展和工作的需要。

第六十六条 严格组织和工作制度。厅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和工作纪律,严守机密,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各处室、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全面履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AB角工作制等具体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失职追究制、否定备案制、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要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规范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探索建立专家咨询、社会公示、政务通报、社会听证会、政务信息网络和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提高机关工作水平。

第六十七条 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厅领导和各处室、单位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每年至少完成1-2篇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报告。到基层调查研究、检查工作要最大限度减少陪同和随行人员,不搞边界迎送。

第六十八条 认真学习、模范遵守党政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牢记“两个务必”,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廉洁勤政,执政为民。

第六十九条 除省委、省政府统一组织安排的重要活动外,厅领导不参加接见、剪彩、典礼、首映首发式等应酬性活动;不为部门、企业、地方的活动发贺信、贺电。企业事业单位的各类庆典活动,一般不以省财政厅名义在报刊、杂志或广播电视上祝贺。

第七十条 财政部或外省市财政部门领导来我省需厅领导出面接待的,由有关处室、单位提前3天通知厅办公室,以便统一协调安排接待。

外省市财政部门来我省考察工作,由对口处室负责陪同、接待,并严格控制陪同人数。

第七十一条 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外出离开济南,要事前报告分管厅领导。副厅长、纪检组长,巡视员、助理巡视员,总会计师、总经济师出差(出国)、休假,应事前报告厅长。

各处室、单位在济南以外召开会议,应安排好本处室、单位工作,并至少有一名处级领导及必要人员在机关组织开展正常工作。 第十章 附 则

第七十二条 根据本•规则‣,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七十三条 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3年5月以鲁财办发„2003‟3号文件印发的•财政厅工作规则‣同时废止。

第三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推动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建设

荆杰

本报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充分认识贯彻《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重大意义,加强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各项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要健全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水污染防治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确立的法律制度,并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配套的地方法规和规范文件。继续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抓紧制定本地区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探索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相结合的方法和机制,研究制定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和绿色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经济激励政策。研究完善促进 城市节水的水价竹理办法和污水、垃圾处理费用征竹机制。加快北方地区供热计量收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同时,强化节能减排日标责任评价考核。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卞竹部门要研究建立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日标责任制和问责制,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督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组织开展专项检查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和事件。

第四篇: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9‟27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办发[2009]43号)精神,有效治理工程建设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工程建设领域市场交易行为和行政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现结合我厅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定,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湖北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切实有效地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十分重要和必要。

指导思想:坚持以中央和省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指导,以2008年以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为重点,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对照标准和要求进行全面排查。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完善一批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堵塞管理漏洞,着力解决城乡规划管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有关文件和规章制度在工程项目中不健全、不落实,履行

1 工程监理职责不到位,施工中擅自变更工程设计,质量检测弄虚作假,工程质量低劣,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以及行政监管薄弱等问题;着力解决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和调整容积率等突出问题,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科学发展。

工作目标:建立完善城乡规划、工程建设和管理法规制度体系,深化城乡规划、工程建设领域改革,规范建设市场行为和行政行为,使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明显减少,房地产开发规划审批环节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势头有效遏制,逐步实现权力行使安全、资金运用安全、项目建设安全、干部成长安全。

二、工作任务、主要措施和责任单位

(一)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

工作任务:积极配合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着重解决未批先建、违规审批等突出问题,促进项目规划和审批公开透明、依法实施。

主要措施:

1、加强对执行法定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管。严格执行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合同备案、委托工程监理合同备案、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法定工程建设程序,确保建设项目依法建设。

2、加强建筑节能评估审查。严格执行建筑节能相关制度,强化对建筑节能标准的监管。

3、健全重大项目决策制度。推行项目审批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公示和听证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责任单位:厅城市规划处、村镇建设处、勘察设计与科技处,省建筑工程管理局

(二)规范招标投标活动

工作任务:积极配合招标投标活动的规范化、标准化,着重解决招标投标从业机构、人员的规范管理。

主要措施:

加强对招标投标活动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的规范管理。加强中介组织管理,规范招标代理行为。

责任单位:省建筑工程管理局

(三)规范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工作任务:着重解决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擅自改变城乡规划、改变土地用途以及在房地产开发中违规调整容积率等突出问题。

主要措施:

1、严格落实省建设厅、省监察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进一步完善对相关违法违纪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

2、严格实施《城乡规划法》,完善配套法规制度。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修改、审批、实施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清理各

3 类规范性文件,完善《城乡规划法》相关配套法规制度,抓紧制定出台《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研究制定城乡规划公开公示制度及违反城乡规划行为分类及处罚量化标准。

3、加强对城乡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城乡规划管理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入开展全省城乡规划效能监察专项检查工作,不断完善规划公开、公示、听证和公众参与的程序和办法。研究制定监督检查和行政责任追究及受理投诉举报等相关制度。

责任单位:厅城市规划处、住宅与房地产业处、村镇建设处、监察室

(四)加强工程建设实施和工程质量的管理

工作任务:着重解决工程建设项目标后监管薄弱、擅自变更设计、不认真履行施工监理责任、建设质量低劣和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等突出问题,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

主要措施:

1、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的过程监管。推行职责明确、高效运作的劳务管理模式。积极推进项目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和扁平化管理。

2、加强对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管理,规范设计变更。

3、加强对工程监理机构的管理,规范工程监理行为。

4、完善质量管理法规制度,明确质量标准,落实工程质量

4 领导责任制。

5、完善安全管理法规制度,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细化安全措施,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责任单位: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厅勘察设计与科技处

(五)推进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

工作任务:积极配合建立互联互通的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着重解决工程建设信息公开不规范、搞“暗箱操作”,以及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信用缺失、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公开透明。

主要措施:

1、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进工程建设重要信息公开,及时公布项目施工工程管理、合同履约情况、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结果等相关建设信息。

2、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利用各种媒体,建立全省统一的工程建设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全省建设领域信息共建共享,并将相关信用信息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诚信系统。

3、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信誉评价、项目考核、合同履约、黑名单等市场信用记录,整合全省各有关部门和行业信用信息资源,建立全省统一的综合性数据库。

4、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和守信激励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和退出。

责任单位: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省建设信息中心,厅办公室、城市建设处、监察室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

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成立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德炳任组长,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占世良,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朱建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厅监察室、办公室、城市规划处、城市建设处、勘察设计与科技处、住宅与房地产业处和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省建设信息中心主要负责人组成。厅机关党委副书记曲波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建设主管部门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部门单位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制定工作方案。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和工作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专项治理工作部署安排情况和相应领导机构、工作机构人员及工作联系电话、联系人等情况要在10月20日前报省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周密部署安排。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工作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召开工作会议,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精

6 心组织实施。

(二)自查整改阶段

对照标准要求严格自查督查。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认真进行自查排查。重点督促2008年以来各级所有竣工和在建的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特别是扩大内需的上述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开展自查。自查工作按“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进行。自查时间截止至2009年12月底。各地要将自查排查情况于2010年1月底前书面报告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自查情况选择重点项目、重点环节进行督查。

认真整改解决突出问题。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和完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及时进行纠正。要按照所承担的任务内容,积极推动,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各环节的监管,创新监管方式,建立综合监管平台,健全各部门有效联动、密切监控的监督机制。要大力加强行政执法力度,认真查处违法违规案件。

(三)巩固提高阶段

认真开展“回头看”检查。对专项治理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搞形式、走过场,达不到规定进度和目标要求的,要按有关规定处理。

7 加强长效机制建设。认真总结专项治理工作中创造的好经验,及时把比较成熟的措施和办法转化为规章制度;进一步提出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加强日常监管的工作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做好总结验收。在专项治理工作临近结束时,各有关单位要对专项治理工作认真进行自我总结,市州要做好对所辖县市区工作进行复核检查,省厅在市州验收的基础上进行验收点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工作步骤总结好的的做法、成效、经验、问题和解决办法,及时报厅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健全责任机制,落实任务分工。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配合抓,形成专项治理工作合力。

(二)加强政策指导。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组织力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研究专项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政策界限,实施分类指导,破解工作难题。要抓住专项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找准症结,提出对策。要拓宽视野,创新思路,认真总结专项治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有效地推动专项治理工作。

(三)加强统筹协调。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查办案件,

8 解决突出问题。在专项治理工作中,要把排查问题、进行整改、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有机衔接起来,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风建设年和能力建设年活动、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加强日常监管结合起来,处理好各项工作的关系,确保专项治理实效。

(四)加强督促检查。厅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大督查力度,督促工作落实。对治理工作迟缓的,要重点督查,促其整改;对拒不自查、掩盖问题或弄虚作假的,要严格实施责任追究。相关部门和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要及时报送省厅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五篇: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物价局关于加强房地产经纪管理进一步

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通知

(闽建房[2011]4号)

各设区市房管局(建设局)、物价局,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境与国土资源局,福州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

为规范房地产经纪活动,保护房地产交易及经纪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房地产经纪管理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通知》(建房〔2011〕68号),现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切实加强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管理

对房地产经纪机构实施备案管理,是相关主管部门掌握房地产经纪机构情况及有效地实施监管的重要措施。房地产经纪机构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到工商登记所在地的市县房地产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取得统一格式的《福建省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证书》。

各地房地产主管部门应及时将已备案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注册资本、注册房地产经纪人及房地产经纪人协理等信息向社会公布,供房地产交易当事人选择,并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发布风险提示等方式,引导当事人委托已备案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办理相关业务,并将机构备案相关情况及时通知所在地房屋登记机构。对未经备案的机构和未注册的房地产经纪人员代理的业务申请,房地产交易与登记、租赁、抵押等业务部门应不予受理。

二、强化房地产经纪人员管理

实行房地产经纪人和经纪人协理持证上岗和全省统一标牌并挂牌执业制度。房地产经纪机构及从业人员要严格遵守法律、行政法规、行业管理规定和职业道德规范。房地产经纪机构要推广使用原省建设厅、工商局制定的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和存量房买卖合同或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房地产经纪机构要严格执行交易资金监管制度,由房地产经纪机构代收代付交易资金的,应当通过房地产经纪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专用存款账户划转交易资金,不得向买卖(交易)双方收取交易资金监管费等名目的费用。

三、积极推行存量房交易网上签约备案制度

各地房地产主管部门和房屋登记机构要大力推行,全面组织实施存量房经纪合同和交易合同网上备案的相关工作。房地产经纪机构取得《备案证书》后方可办理网上用户认证手续;未取得备案证书的,不予办理网上用户认证手续。要加强对存量房经纪合同和交易合同网上备案的监管,发现房地产经纪机构有虚拟经纪委托合同、交易合同,虚报委托价格或虚拟成交价格等违规行为的,应当责令整改,整改期间可暂停该房地产经纪机构的网上签约。

四、加强对房地产经纪服务收费管理

房地产经纪机构应严格按照规定收费,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并实行明码标价。严禁违规肢解收费项目、巧立名目或变相提高收费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

五、完善信用档案,推进经纪行业诚信建设

各设区市房地产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房地产经纪信用档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和专项整治工作,建立本地区经纪机构信用档案,于11月底前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备案。

六、完善工作机制,形成行业监管合力

各地房地产、价格主管部门及房屋登记机构要各司其职、协同管理,共同做好房地产经纪活动监督和管理工作。要建立房地产经纪机构和经纪人员信息共享制度,房地产主管部门应当将备案的房地产经纪机构情况及时通报同级价格等相关部门。

七、开展房地产经纪行业专项整治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今年6月至11月开展全省房地产经纪行业专项整治,各设区市房地产主管部门要会同价格等主管部门按照《全省房地产经纪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详见附件),制定本地区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布置所辖县(市)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并加强指导和检查;各级房屋登记机构要积极配合、主动作为开展整治工作。要重点查处并曝光一批经纪机构发布不实信息、违反调控政策、违规收费、赚取差价、不正当竞争、挪用交易资金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6月底前,各设区市房地产、价格主管部门要将本地区整治工作布置情况及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分别向省住建厅、物价局上报。

附件:全省房地产经纪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福建省物价局

二O一一年六月三日

附件

全省房地产经纪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加强房地产经纪行业管理,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为,建立公平竞争、诚实信用、运作规范的市场秩序,进一步促进我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根据《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房地产经纪管理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通知》(建房〔2011〕68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定于今年6月至11月对全省房地产经纪行业集中开展一次专项整治。现就专项整治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任务

通过专项整治,落实房地产经纪行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依法重点查处房地产经纪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以及群众投诉和媒体曝光的典型案例,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使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进一步规范房地产经纪服务行为,完善房地产经纪市场信用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

二、专项整治主要内容

(一)机构备案及经纪人员管理方面

房地产经纪机构或分支机构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到所在地房地产主管部门备案,并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从业人员是否为注册有效期内的房地产经纪人或经纪人协理;从事辅助工作的人员,是否建立实名登记和工作卡制度,挂牌上岗。

(二)从业行为方面

是否提供或者代办虚假证明材料、协助当事人签订“阴阳合同”、不履行必要告知义务;是否建立业务记录制度,如实记录业务情况,保存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是否由房地产经纪人员签名,并加盖房地产经纪机构印章;未取得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的是否在房地产经纪合同上签字;是否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房地产经纪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明码标价、举报电话;是否违规分解收费项目、巧立名目或变相提高收费标准;是否使用工商和建设部门联合制定的存量房委托合同、买卖合同等合同示范文本;是否违法违规提供房屋租赁经纪服务;是否按规定办理网上签约备案。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各市、县房地产、价格主管部门研究制定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进行动员部署。6月底前,各设区市房地产、价格主管部门应分别向省住建厅、物价局报送设区市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各县(市)房地产、价格主管部门应分别向设区市房地产、价格主管部门报送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二)自查自纠阶段(7月)。各市、县房地产、价格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要求,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各房地产经纪机构和从业人员要对照整治工作内容要求进行自查自纠,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

(三)检查督查阶段(8-11月)。各地要按照专项整治工作要求,突出重点,点面结合,采取重点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房地产经纪机构巡查,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群众举报投诉的经纪机构和从业人员要进行重点检查。省住建厅、物价局将对各地专项治理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各设区市也要对所属县(市)专项治理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各设区市房地产、价格主管部门应于10月底前将本地区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分别报送省住建厅、物价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房地产经纪行业专项整治,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具体措施,对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强协调配合。各地房地产、价格主管部门要分工协作,统一部署,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建立完善信息互通、联动的执法机制,形成整治合力。

(三)加强检查督查。各地要组织抽调人员对本地区房地产经纪机构开展现场巡查,设立公开电话受理举报投诉,发现从业行为存在问题的要及时责令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严肃查处,对影响恶劣、社会反响强烈的典型案件要予以曝光。

上一篇:整改报告网页展示下一篇:组工干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