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4-05-03

湖北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精选6篇)

篇1:湖北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湖北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等有关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厅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厅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厅直单位,在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和提供公开服务过程中,依法向社会公众以及管理、服务对象公开相关政府信息的活动。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的“政府信息”,是指厅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第四条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遵循“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坚持“一事一审,先审查、后发布,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应做到“合法、真实、便民、及时”。

第五条

政府信息公开属性认定和保密审查工作实行源头管理,与公文运转、信息发布程序同步实施。各类信息形成前,按照“谁制作、谁公开、谁负责保密审查”的原则,由主办处室(单位)在提交办公室审核的同时,就是否公开、公开的范围、公开的形式等提出初步意见,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未经保密审查的政府信息不得公开。所有以厅名义发文的文件,在拟稿环节必须标注公开属性,即标注“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中的一项。不予公开的,应当说明理由。文件正式印发时,应标注信息公开类别。

一般信息由办公室审核确认;规范性文件和重要的业务信息经办公室审核后,报厅分管领导审定;涉及敏感问题或者重大事项的信息,应当经厅务会议研究决定。如有必要,由厅办公室上报省保密局和住建部进行认定。

第六条 保密审查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和内容一律不得公开;

(二)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不明确的事项,应报有确定权限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三)涉及业务工作的,要听取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

(四)遇有可能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拟公开事项,要与有关部门协调会商;

(五)对密码电报、标有密级的文件等属于国家秘密且尚未解密的政府信息,一律不得公开。密码电报确需公开的,经发电单位批准和保密审查后只公开电报内容,不得公开报头等电报格式。

第二章 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第七条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厅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领导小组组长由厅主要领导担任,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厅办公室。

第八条 厅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指导推进、协调监督全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审定相关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研究解决信息公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九条 厅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厅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拟定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组织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二)组织协调各处室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三)受理、分办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四)负责厅政府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核和依申请公开答复文书的审核;

(五)督促、检查厅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推动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运行;

(六)承担厅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第十条

厅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为:

(一)信息中心负责厅门户网站的技术保障,收集、编辑、发布、更新各类政府信息,在厅办公室的指导下,编制、发布厅政府信息公开报告;

(二)厅法规处负责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答复的合法性审查,协调、配合相关处室、单位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三)各处室负责职责范围内政府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办理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各厅直单位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第三章 公开内容与范围

第十一条 厅机关主动公开下列政府信息:

(一)机构职能类:厅机关机构设置、机构职能、领导分工、权责清单、人事任免、公务员招考录用等(责任单位:办公室、法规处、人事处);

(二)规范性文件:厅机关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及其解读,包括业务文件和政策解读等(责任单位:法规处、文件的起草牵头处室、单位);

(三)规划和计划类: 1.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责任单位:规划处);

2.厅机关组织编制的省内跨行政区域规划(责任单位:规划处);

3.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中、长期专项规划(责任单位:计财处、行业主管处室和单位);

4.计划:厅机关制定的各行业工作要点或工作计划(责任单位:行业主管处室、单位)。

(四)行政执法监督类:

1.厅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任单位:行业主管处室、单位);

2.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业普法的有关制度规定(责任单位:行业主管处室和单位、法规处);

(五)行政许可类:

1.行政许可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办理机构及其地址和联系方式、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申请表格或者示范文本、审批结果(责任单位:审批办、注册中心及相关行业主管处室、单位);

2.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目录、依据、标准(责任单位:行业主管处室和单位)。

(六)其他:

1.厅工作总结(责任单位:办公室); 2.厅机关财政资金信息,包括部门预算、决算,三公经费、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情况,政府采购、招标采购、集中采购、招标公告、中标公告等(责任单位:计财处);

3.依法应当公开的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相关统计数据信息(责任单位:计财处、行业主管处室和单位);

4.各类评比、表彰结果(责任单位:评比、表彰的组织处室和单位);

5.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住房城乡建设信息(责任单位:各处室、单位)。

第十二条

除本细则第十一条规定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可向本厅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第十三条 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文件规定不得公开的政府信息,不予公开。

第十四条 对主要内容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但其中部分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应经法定程序解密并删除涉密内容后,可以予以公开。

虽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但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开。

第四章 主动公开方式、时限和要求 第十五条 属主动公开范围内的政府信息,各处室、单位应当在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规章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六条 对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信息,应当根据信息的内容和特点,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式予以公开:

(一)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

(二)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或者其他相关会议;

(三)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

(四)公告栏、公开栏、电子屏幕、触摸屏等;

(五)政务公开指南或办事指南;

(六)其他便于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

第十七条 信息中心和厅直单位的网站管理部门要建立政府信息发布登记制度。在门户网站上发布政府信息,承办单位应向网站管理部门提供保密审查机构的审查意见和单位负责同志的审批意见。网站管理部门要做好相应记录备查。

第五章 依申请公开信息的办理程序和要求

第十八条 厅“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窗口”(以下简称窗口)设在厅政务服务大厅,并由专人负责。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申请人”)根据本细则第十二条申请 获取政府信息时,可以在窗口当面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人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提出,由窗口代为填写),也可采用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提出。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

(二)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

(三)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申请人申请提供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时,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证明文件。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的电子文本格式可在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下载,以方便申请人提出申请。

第十九条

厅办公室负责受理申请人的申请。窗口接到申请后,应在当日内将申请送厅办公室办理。

第二十条

厅办公室接到申请后,应及时提出拟办意见送分管厅领导批示,并在2个工作日内交相关处室、单位办理。

第二十一条

承办处室、单位应根据相关规定,对申请提出办理意见,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厅法规处合法性审查、厅办公室审核、分管厅领导审签后,于收到申请后13个工作日内答复申请人。

第二十二条

承办处室、单位要在规定期限内作出答 复。因正当原因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答复或者提供信息的,经分管厅领导同意,可以将答复或者提供信息的期限适当延长,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15个工作日。

申请人补正信息或调整申请的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期限内。

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权益的,征求第三方意见所需的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期限内。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法定事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答复的,期限中止,障碍消除后恢复计算。

第二十三条

申请处理:

(一)收到申请后,承办处室、单位要对申请内容进行审查,对申请内容不明确的,要书面告知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

(二)对属于本机关掌握的政府信息,并明确可以依申请公开的,应在办理期限内书面答复申请人;

(三)申请获取的信息如果属于本机关已经主动公开的,应书面告知申请人获得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四)对不属于本机关掌握的信息,应及时书面告知申请人。如果知晓掌握该信息的其他机关,告知申请人联系办法;

(五)属于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应书面告知申请人不 予公开的理由;

(六)申请公开的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应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

(七)申请公开的信息不存在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

(八)同一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重复向本机关申请公开同一信息,已经作出答复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不再重复受理。

第二十四条

申请公开的信息涉及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应书面征求相关权利人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予公开。但是,经承办处室、单位提请厅务会议研究决定,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公开,并将决定公开的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第三方。

第二十五条

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应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无法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可以通过安排申请人查阅相关资料、提供复制件或者其他适当形式提供。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应按该信息存在的实际状态提供,一般不承担为申请人汇总、加工或重新制作政府信息,以及向其他行政机关和申请人搜集信息的义务。

第二十六条

政府信息已移交省档案馆的,依照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和处理

第二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

第二十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厅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九条

每年对不予公开的信息以及依申请公开较为集中的信息进行全面自查,发现应公开未公开的信息应当公开,可转为主动公开的应当主动公开。

第三十条

厅办公室组织信息中心每年对各处室、单位信息主动公开情况一次总结通报。厅人事处要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绩效考评体系,所占分值权重不低于4%。

第三十一条

厅机关各处室、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和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厅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给予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

(二)厅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对应栏目空白或未按时间节点更新的,依申请公开承办超时或不愿办理的;

(三)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

(四)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的;

(五)公开不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的;

(六)违反信息公开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的。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

第七章 附则

本细则由厅办公室负责解释。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篇2:湖北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工作,改进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能,强化行政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及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审批,是指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住建厅)按法律、法规、规章及其规范性文件规定,根据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申请,经审查,决定是否准许其从事特定的建设活动,确认其资质、资格或者进省备案出省服务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行为。

行政审批坚持依法办理、公平公开、优质高效、廉洁奉公、方便群众、服务发展的原则。

第三条 厅审批办负责行政审批事项的咨询服务、受理申请、组织审查、发布审批结果和制作、送达审批文件;根据有关企业(单位)资质、个人资格、进出省企业(单位)市场行为的处罚(处理)文件,办理相关撤销、降级、吊销、注销等手续;负责个人执业资格的注册、变更、延续,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

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办理后,各有关处室(单位)继续履行拟订并贯彻行业发展政策、规划;拟订各类行政审批事项的管理规定、办法、标准;实施市场监管、政策指导和业务培训;负责对行政审批相对人的资质、资格实施动态监管,对存在违法违规的市场

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处理)。

第四条行政许可类行政审批事项按照相关法规、规定分级实施。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建部)和省住建厅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经注册所在地市(州、直管市、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房产、园林等)主管部门依法提出初审意见,报省住建厅。省住建厅依法审查通过后,符合条件的部批事项上报住建部审批;符合条件的厅批事项报住建部备案。由注册所在地设区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房产、园林等)主管部门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审批后在15日内将审批决定报省住建厅备案,并由省住建厅在15日内将其报住建部备案。法律、法规、规章及其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非行政许可类行政审批事项由省住建厅实施。

第五条 各市(州、直管市、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房产、园林等)主管部门应当对行政审批相对人申请资料的原件进行核实,并负核实责任。厅审批办对中央在鄂企业、在省工商局注册企业直接到省住建厅政务大厅(厅政务大厅)申请的行政审批相对人申请资料的原件进行核实,并负核实责任。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房产、园林等)主管部门都要明确行政审批各工作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切实做到受理、初审、审查、审批等环节可追溯管理。

第六条 行政审批事项分为快办事项和期办事项。

快办事项是指行政审批相对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相

关规定形式,厅审批办能够在短时间内作出决定的审批事项。一般包括企业(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地址、注册资本金、技术负责人的变更;二级执业资格变更、延续注册;各市、州主管部门相关审批事项备案;企业(单位)进省备案、出省服务手续等。快办事项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法律、法规、规章及其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期办事项是指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厅审批办需要较长时间对行政审批相对人的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审查,并按程序报厅或上级机关批准的行政审批事项。一般包括企业(单位)资质首次申请、增项、升级、核定、延续审批;一级执业资格注册初审、二级执业资格首次注册等。期办事项应当在20个工作日(不含专家审查及公示时间)内完成,10个工作日内送达。法律、法规、规章及其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 省住建厅行政审批的工作流程

(一)受理。

接受行政审批相对人的申请材料,依照规定对申请材料的法定形式和完整性进行核验、审查,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受理通知书》或者《不予受理通知书》;申请材料不合要求的,出具《材料补正通知书》,一次性提出补充材料要求。材料补充后仍达不到《材料补正通知书》要求的,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按规定需要其它机关审查的,由工作人员将申请材料送交相关机关,并办理交接手续。

(二)审查与公告。

快办事项由厅审批办工作人员审查,厅审批办负责人审定; 期办事项由厅审批办工作人员审查;对数量较多或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资质、资格审批事项,组织专家评审。同时征求相关业务处室(单位)的市场监管意见,必要时组织现场勘验。再由厅审批办集中初审,初审结果在“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网上公示10天;公示期间,由厅政务大厅按规定受理陈述、申辩材料。公示期满,由厅审批办召集会议集中复审后,经厅分管行政审批的领导审定、签发审批文件,在“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网上公告审批结果。

需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批的,由厅审批办将通过初审的意见连同所有申请材料报送住建部。

(三)制作、送达决定。

厅审批办根据已经审定、签发的决定,制作书面行政审批决定(或者证书),经厅政务大厅按规定程序送达行政审批相对人。

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定、签发的决定,由厅审批办转达行政审批相对人。

(四)归档。

厅审批办负责按有关规定将行政审批材料归档管理。

第八条 行政审批过程中,均应按规定的示范文本出具书面凭证或告知文书,并按规定将受理的审批事项录入湖北省级网上行政审批工作平台。

第九条建立健全行政审批工作制度,完善服务规范,提供便民服务,做到热情、文明、公正、廉洁、高效。

第十条坚持行政审批管理与后续动态管理并重、市场准入管理与清出管理并重的原则,建设行政审批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完善建设工程企业、注册人员、诚信管理等基础数据库,为不断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审批公开监督,实施资质资格审批管理与后续动态管理并重、市场准入管理与清出管理并重,提供系统、科学的技术支撑与保障。

第十一条 建立行政审批制约和监督机制。各级监察部门并组织业务部门对行政审批工作实施全过程监督;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接受公众对行政审批中违法、违纪行为的举报;设立电子评价器,统计行政审批相对人的评价意见。各级监察部门并组织业务部门对已办结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不定期抽检制度。

第十二条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办理行政审批中违法违规、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以及有重大过失行为的,依照有关法规和规定追究责任。

第十三条 本厅原有涉及行政审批事项的相关文件与本办法不相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篇3:湖北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房建设与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日前,在英山县召开了全省农房建设与村庄环境整治现场会。会议期间,我们采访了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李德炳。

湖北省的农房建设与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做得如何?

李德炳告诉记者,去年,湖北省农房建设与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村庄规划编制进度加快。截止去年年底,全省740个建制镇全部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207个乡集镇有195个完成规划编制,2.6万个建制村有1.5万个编制了村庄规划。全省村庄规划编制率达到58%。

村庄环境整治由抓好试点示范,向抓好“一条线、一个面”实施整县整镇推进。全省有2162个村基本完成村庄整治任务。全年完成村庄整治投入13.2亿元,共建设、硬化村庄内道路3243公里,建设垃圾池1.2万个,垃圾中转点2380个,修建村庄排水沟渠2600公里,植树28.1万株,拆除废弃房屋、露天厕所等108万平方米。

各地加大了对农村住房建设的规划引导。通过村庄农房整体设计、向广大农民群众免费提供农村住宅通用图集,给予农民建房技术指导,农房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农房质量安全状况大为改善。据初步统计,去年包括农民自主改善性住房、国土整理、移民搬迁、扶贫开发等项目在内,共新建改建农房约34万户。为加快推进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工程建设,住建厅会同鄂西圈办启动了特色民居改造示范项目,对13个项目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组织专家对示范项目、示范区段进行了技术指导和工程进度现场督办,完成民居改造任务总量的40.29%。

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圆满完成。截止去年12月,2009年2.36万户改造任务已全部竣工,民政部门组织实施的1万户农村特困家庭农房改造、扶贫开发部门组织实施的1万户扶贫搬迁也全部完成任务,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认可。

村镇环境治理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为探索适合湖北省农村地区实际的污水、垃圾处理工艺和运行模式,启动村镇污水处理项目30个,其中小城镇污水处理项目22个、村庄污水处理项目8个。目前,已有1个小城镇污水处理厂、4个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投入运行,其余项目今年8月底以前全部投入运行。

村镇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得到有效探索。去年,在仙洪试验区洪湖市瞿家湾镇、新堤办事处展开了村镇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试点工作。对规模较大、集体经济较强的村,采取了城市小区管理模式,组建专门管理队伍进行管理;对中等规模、集体经济相对较好的村,采取了承包管理模式,集中委托管理;对集体经济较弱的村,采取了轮流值班的方式。通过分类管理,使村庄环卫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适应村镇规划建设的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如恩施州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成立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为乡镇办事机构,负责统一协调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接受县市建设规划部门业务指导。黄冈市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成立了村镇建设管理所,要求各县(市、区)根据乡镇规模大小,确定人员编制,由各乡镇从综合配套改革定编的公务员中选配,在县级建设规划部门指导下,切实履行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职责。

面对成绩,今年的农房建设与村庄环境整治如何上台阶?

李德炳介绍说,今年湖北的农房建设与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将以建设中心镇和“宜居村庄”为重点,努力实现“四新”要求,即规划编制要有新进展;农民生活环境要有新改善;乡村面貌要有新变化;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要形成新机制。

为实现“四新”要求,将着力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一是到今年年底以前,完成全省所有2.6万个建制村的村庄规划编制任务。

二是从今年起至“十二五”期末,将全省100个重点中心镇,建设成城区人口规模达到6万人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以上的小城市,基本实现城镇设施配套完善、功能分区明确、产业结构优化、人居环境良好、生态协调和谐、风貌特色明显、社会文明进步的建设目标。

将按照小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标准重新审视和编制重点中心镇规划,科学确定重点中心镇发展定位。着力完善城镇功能,提高承载力,增强吸引力,从根本上解决重点中心镇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构建各具特色的产业支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提高公共服务的配套水平、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三是从今年起,全省“百镇千村”工作的重点转向建设中心镇和“宜居村庄”,在抓好100个重点中心镇建设的同时,每年确定200个中心村或农村新社区作为建设试点,“十二五”期间建成1200个“宜居村庄”示范点。重点是,科学编制村庄规划,精心设计特色农房,制定村庄规划实施方案;改造危房和土砖房,新建农房,实现居住宽敞、舒适目标;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硬化村内道路,安装路灯,实现集中供水,雨水排放明渠化、污水排放暗沟化,建设文体活动设施和绿化小游园;保护生态和改善人居环境,山体保护良好、河道水塘清洁、村民居室内外整洁、生活垃圾定期清运、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家禽家畜圈养;提升品位、构建和谐村庄,塑造村庄特色风貌,发展村庄特色产业,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成富裕、平安、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建设“宜居村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依据村庄规划,组织搞好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的施工设计,引导农房建设向镇区和中心村、农村新社区集中,大力整合各类支农项目和资金,鼓励农民新建改建农房,全省每年新建改建农房40万户。按项目性质和时间要求,将土地整理、移民搬迁等农房建设项目纳入当地规划,并统一组织实施。切实推进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的特色民居改造,今年6月底前要完成13个示范点及2个示范区段共26个村、4411户的改造任务。继续坚持突出重点、成线成片整体推进,确保全省完成2000个村的村庄环境整治任务。2010年启动200个中心村或农村新社区建设。其中88个新农村试点乡镇,每个乡镇启动2个中心村或农村新社区建设;仙洪试验区3县(市)、鄂州市3个区、脱贫奔小康7个县(市)、整县推进村庄环境整治10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要启动2个中心村或农村新社区建设。

四是今年全省要完成国家和省定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各地将以县市政府为平台整合资金、统筹推进。鼓励有条件的县市自筹资金,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投入的力度,全年农村危房改造确保完成5万户,争取8万户。

五是加快在建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步伐,确保今年8月底以前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并对示范项目运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着力探索三种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营模式:乡镇自营模式,即由乡镇人民政府指定或委托镇属企事业单位负责污水处理厂的日常运营管理;乡镇项目打包委托经营模式,即将县域内乡镇污水厂打包,由县市政府与有污水处理厂运营资格的企业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由取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负责污水处理厂的经营管理;以城带镇模式,即由县市政府制定或委托县市城区污水处理厂负责县域内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营管理。进一步推行“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村镇垃圾处理模式,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行洪湖等市村庄垃圾收集、环卫保洁模式,探索建立村镇环卫保洁及垃圾处理的长效机制。

篇4:湖北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科学规划,立足长遠,夯实发展基础

近年来,商南县始终把城镇建设规划工作置于“龙头”位置,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部法、服务一条龙”的工作理念,围绕城镇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先后投入1500余万元,完成了县城和10个建制镇的总体规划,以及县城塔坡区、滨河新区、火车站区、塘坝新区、气象站片区、西街片区、鹦鹉沟片区等6.8平方公里的详细规划,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75.6%;同时对312国道沿线五个乡镇、17个行政村、81个居民点、52个移民点进行了详细规划。这些规划为商南县城乡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创新,实现城镇建设跨越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思路,采取项目捆绑、资金整合的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县城“东扩南移西延北改”战略,道路基础设施方面,新建了迎宾大道、滨河路、富兴路等25条主干道和琥珀巷等188条背街小巷建设任务;建成了县河大桥、琥珀大桥等5座大桥;“四条大道、四个片区”建设全面启动。功能配套工程方面,新建了火车站广场、水晶广场、塘坝广场,改造了人民广场;完成了县河综合治理、县河橡胶坝、垃圾堆放场等工程建设;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厕12座、生化公厕13座,安装垃圾桶500个、果皮箱820个,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鹿城公园、塘坝应急避难场所等工程加紧建设。住房保障方面,相继建成了1.76万平方米的朝阳廉租住房和4.23万平方米的康宁、信合等经济适用住房;9.6万平方米的东畈保障性住房正在加紧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40户,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城镇“五化”方面,投资1580余万元,新建绿地283.8万平方米,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4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7%。同时,全力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富水省级重点镇、清油河陕南百强镇建设步伐加快,建制镇街道硬化7.5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519盏,栽植行道树3983棵,铺装入行道面砖6.26万平方米,城镇环境焕然一新。

构建精细管理长效机制,努力提升城市品位

围绕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目标,深入开展城区综合整治,全力构建精细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三大整治”活动,进一步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城市垃圾实行日产日清;加强了建筑工地管理,整顿和规范城市环境卫生秩序,城市品位显著提升。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县城创建顺利通过验收,文明、整洁、秩序井然的商南县城新形象逐步树立起来。

未来几年,商南县将以建设生态园林式旅游县城为目标,以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中心,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为抓手,深入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强化城市管理,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城市,把县城真正建成绿城、水城、不夜城、历史文化城、健康文明城。到2015年,将县城城区面积扩大到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万人。结合新农村建设,努力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集镇延伸,重点抓好高速公路和312国道沿线、金丝峡景区内村庄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10个建制镇“五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着力将魏家台、水沟培育成工业大乡,将城关、梁家湾培育成商贸重镇,将太吉河、富水培育成旅游名镇,将白浪、清油河、赵川培育成边贸强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辐射周边的城镇建设新格局。

篇5:湖北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文件的通知

发布文号

云建房〔2010〕249号

发布日期

2010年04月13日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发布机关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文件类型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 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文件的通知

云建房〔2010〕249号

各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局、房管局):

现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建房〔2010〕53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并就我省贯彻《通知》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

(一)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加强商品住房预售行为监管,加大对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各州、市、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建设、房管)部门要监促已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10目内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公布每套房屋的建筑面积单价和套内建筑面积单价,并严格按照公布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凡未在规定对间内对外公开销售或未将全部准售房源列外公开销售、未在规定 1 时间内进行商品房购销合同备案的企业,要严肃查处并公开曝光 记入企业诚信档案并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当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收回项目预售许可证.责令其停止销售行为,在半年内不得重新申报。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如需调整销售价格的,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提前告知核发其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企业在申报预售许可证时,如有自留房屋,必须在预售方案中予以明确;不得分层、分单元办理预售许可手续;企业自留房屋在房屋所有杈初始登记前不得到外销售。

(二)加强房地产销售代理和房地产经纪机构管理。实行代理销售商品住房的,应当委托经项目所在地州、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批准书的机构代理:异地执业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必须取得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核发的批准书。

(三)加强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管理.积极推进和完善房地产信息管理系统。在我省新商品房购销合同未修订发布前 买卖双方应在其签订的合目补充协议中对庄房质量性能,物业会所、公共服务用房、车位等设施归属,交付使用条件及其违约责任做出明确约定。已推行商品房合同网上备案的市、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在签订合同后7个工作日内办理备案:未开展网上备案的市、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在签订合同后15个工作日内办理备案,并积极推进网上备案系统的建设。已建立房地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市、县,要在20l2年前完成楼盘表搭建和网上备案系统建设工作并投入使用,2013年前,全省所有市、县要完成网上各案系统的建改,开展网上商品房合同备案工作。

二、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

(一)完善顸售资金监管机制。尚未建立预售资金监管制度的州、市、县(区),要尽快按照《云南省商品房预售款监管办法》(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云南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第24号公告)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实行预售资金监管制度.(二)要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商品住房项目的审批进度,对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项目,要优先审批、限时办结,切实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应 已实施预售资金监管的州、市、县.凡申请项目投资达到总投资25%以上的,可核发其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三)强化商品住房预售方案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通知》要求明确预售方案内容.预售方案除《通知》中所要求内容外,还应包括自留房屋、项目前期物业管理落实情况等内容。

(四)严格预售商品住房退房管理。已经词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并备案的住房,若因特殊情况需解除合同的双方应递交申请并说明理由,有按揭贷款的,必须结清按揭贷款后.报备案管理机关解除合同备案,所退房源应当公开对社会连行销售。

三、加强预售商品住房交付和质量管理

(一)商品住房交付使用应严格执行《通知》的要求,同时还应满足以下条件:建筑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已竣工验收合格并在当地主管部门备案,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已落实,前期物业管理合同已签定。

(二)落实预售商品住房质量管理。各地要按照《关于加强商品房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第21号公告)要求,加强列房地产开发企业质量责任的监督和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商品房质量负完全责任。房地产开发企业于拒不承担质量责任的,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向社会媒体公开曝光,同时出现的质量问题未得到解决之前,暂缓办理该企业的其他开发项目手续情节严重的降低或吊销房地产开发资质.

四、健全房地产币场监督管理机制

(一)各州、市、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建设、房管)退房源应当公开销售。

三、加强预售商品住房交付和质量管理

(十一)明确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条件。各地要依据法律法规及有是建设标准,制定本地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条件。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条件包括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在当地主管部门备案、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已建成并满足使用要求、北方地区住宅分户热计量装置安装符合设计要求、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已落实、商品住房质量责任承担主体已明确、前期物业管理已落实。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时,应当向购房人出示上述相关证明资料。

(十二)完善商品住房交付使用制度。各地要建立健全商品住房交付使用管理制度,确保商品住房项目单体工程质量、节能环保性能、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符合交付使用的基本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借鉴上海、山东等地经验,通过地方立法,完善新建商品住房交付使用制度。各地要加强商品住房竣工验收管理,积极推行商品住房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北方地区要加强商品住房分户热计量装置安装的验收管理.

(十三)落实预售商品住房质量责任。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对其开发建设的商品住房质量承担首要责任,勘察、设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承坦相应责任。房地产开发企业、勘察、设计、工、监理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工程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负责人、注册执业人员按各自职责承担相应责任,预售商品住房存在质量问题的购房人有权依照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责任并赔偿相应损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责任后,有权向造成质量问题的相关单位和个八追责。

(十四)强化预售商品住房质量保证机制。暂定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申请商品住房预售许可时提交的预售方案,应当明确企业破产、解散等清算情况发生后的商品住房质量责任承担主体,由质量责任承担主体提供担保函。质量责任承担主体必须具备独立的 法人资格和相应的赔偿能力。各地要将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否建立商品住房质量保证制度作为企业资质管理的重要内客。各地要鼓励推行预售商品住房质量保证金制度.研究建立专业化维修制度。

四、健全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机制

(十五)全面开展预售商品住房项目清理。各地近期要对所有在建的商品住房项目进行一次清理和整治,对已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逐一排查,准确掌握已预售的商品住房数量、正在预售的商品住房数量和尚未开盘的商品住房数量等情况,并将清理情况向社会公开;对尚耙开盘的商品住房项目,耍责成房地产开发企业限期公开销售.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城币)、计划单列市要将清理结果于今年6月底前报住房城乡建设部。

(十六)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各地要通过房地产信息网络公开、设立举报投诉电话、现场巡查等措施,加强房地产市场行为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退房率高、价格异常以及消费者者投诉集中的项目、要重点核查。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责令限期整改,记入房地产信用档案,并可暂停商品任房网上签约;对拒不整改的,要依法从严查处、直至取消其开发企业资质,并将有关信息通报土地、税收、金融、工商等相关部门,限制其参加土地购置、金融信贷等活动。

(十七)加强房地产信用管理。各地要积极拓展房地产信用档案功能和覆盖面,发挥信用档案作用,将销售行为、住房质量、交付使用、信息公开等方面内容纳入房地产信用体系,信用档案应当作为考核企业资质的依据。对违法违规销售、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可题、将不符合交付条件的住房交付使用、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准确等行为,应当记入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档案,公开予以曝光。

(十八)严格相关人员责任追究制度。各地要加强对违法违规企业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 究。对造成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无论其在何职何岗,身居何处,都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对在预售商品住房管理中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有关工作人员,要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对以权谋私、玩忽职守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十九)落实监督检查责任制度。各地要强化房地产主管部门管理职能,加强房地产市场执法队伍建设。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市、县(区)房地产市场监管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市、县(区)房地产主管部门要建立商品住房市场动态监管制度、加强销售现场巡查;建设、规划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监管。各部门要加强协作、沟通和配合,建立健全信息举报投诉渠道,重祝和支持舆论监督,积极妥善处理矛盾纠纷,并及时公市处理结果。

其他商品房的市场监管参照本通知执行。

二0一0年四月十三日

附件1 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 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建房【2010】53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房地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皖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要求,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现就相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

(一)加强商品住房预售行为监管。未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 不得进行预售,不得以认购、预订、排号、发放VIP卡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或变相收取定金、预定款等性质的费用,不得参加任何展销活动。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10日内一次性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将企业自留房屋在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前对外销售,不得采取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的方式预售商品住房,不得进行虚假交易。

(二)严肃查处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各地要加大对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已经取得预售许可,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对外公开销售或未将全部准售房源对外公开销售,以及故意采取畸高价格销售或通过签订虚假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等方式人为制造房源紧张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三)加强房地产销售代理和房地产经纪监管。实行代理销售商品住房的,应当委托在房地产主营部门备案的房地产经济机构代理。房地产经纪机构应当将经纪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在显著位置公示;额外提供的延伸服务项目,需事先向当事人说明,并在委托合同中明确约定。不得分解收费项目和强制收取代书费、银行按揭服务费等费用。房地产经济机构和执业人员不得炒卖房号,不得在代理过程中赚取差价,不得通过签订“阴阳合同”违规交易,不得发布虚假信息和未经核实的信息,不得采取内部认购、雇人排队等手段制造销售旺盛的虚假氛围。

(四)加强商品住房买卖台同管理。各地要完善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极推行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网上和备案制度。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应对商品住房质量性能,物业会所、车位等设施归属,交付使用条件及其违约责任做出明确约定,并将《住宅质量保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作为合同附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将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在合同立前__立打向购房人明示。(五)健全房地产信息公开机制。各地要加强和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市场信息。市、县房地产主管部门要及时将批准的预售信息、可售楼盘及房源信息、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等向社会公开。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将预售许可情况、商品住房预售方案、开发建设单位立资质、代理销售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情况等信息,在销售现场清晰明示。

(六)鼓励推行商品住房现售试点。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商品住房现售管理办法,鼓励和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现售商品住房。实行现售的商品住房,应符合《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定的现售条件;在商品住房现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将符合现售条件的有关证明文件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报送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备案。

二、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

(七)严格商品住房预售许可管理。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商品住房项目预售许可的最低规模和工程形象进度要求、预售许可的最低规模不得小于栋,不得分层、分单元办理预售许可。住房应房不足的地区,要建立商品住房预售许可绿色通道,提高行政办事效率,支持具备预售条件的商品住房项目尽快办理预售许可。

(八)强化商品住房预售方案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商品住房预售方案销售商品住房。预售方案应当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建设进度安排、预售房屋套数,面积预测及分排情况、公共部位和公共设施的具体范围、预售价格及变动幅度、预售资金监管落实情况、住房质量责任承担主体和承担方式、住房能源消耗指标和节能措施等。预售方案中三要内容发生变更的.应当报主管部门备案并公示。

(九)完善预售资金监管机制。各地要加快完善商品住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尚未建立监管制度的地方,要加快制定本地区商品住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商品住房预售资金要全部纳入监管账户,由监管机构负责监管,确保预售资金用于商品住房项目工程建设; 预售资金可按建设进度进行核拨,但必须留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建设工程竣工交付。(十)严格预售商品住房退房管理。商品住房严格实行购房实名制,认购后不得擅自更改购房者姓名。各地要规范商品住房预订行为,对可售房源预订次数做出限制规定。购房人预订商品住房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签订预售合同的,预应应予以解除,解除的房源应当公开销售。已签订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并网上备案、经双方协商一致需解除合同的,双方应递交申请并说明理由,所属部门要对当地在建并已核发预售许可证的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清理工作要在6月10目前完成;各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建设、房管)部门于6月20日前将本级及所辖各县、市(区)的清理汇总结果报省住房和城乡建没厅。昆明市要将清理结果于6月底前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各地要加大对商品住房预售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成立长期的监督管理机构,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巡查,并设立举报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各州、市要将本级和所辖各县、市(区)的受理举报投诉机构和电话汇总后于6月10日前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处。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篇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推动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建设

荆杰

本报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充分认识贯彻《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重大意义,加强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各项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要健全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水污染防治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确立的法律制度,并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配套的地方法规和规范文件。继续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抓紧制定本地区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探索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相结合的方法和机制,研究制定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和绿色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经济激励政策。研究完善促进 城市节水的水价竹理办法和污水、垃圾处理费用征竹机制。加快北方地区供热计量收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上一篇:发现真正的他作文下一篇:铁路设计院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