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研究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数学研究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数学教师使用良好的数学思想和科学合理的数学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长对于小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同时对于小学生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不仅要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且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第一篇:数学研究论文范文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

【摘要】在数学的学习中,概念的理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基础,是学生进行思维与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注意对基本概念的讲解,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各种概念,同时要把概念教学贯穿到整个教学环节当中。

【关键词】概念的理解;思维与创新;概念教学

一、前 言

在数学的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也是一项基本功,它是培养学生基本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石,是学生灵活解答各种问题的必备条件。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应该要多多帮助学生加强各种概念的理解,应该要把概念教学贯穿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但是这几年,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的高中老师对于概念的教学环节不太注重,而是一味地强调学生对各种题目的解答,不少老师把数学上的概念当成“语文”上的概念来解释,导致很多高中的学生连基本的概念都很难把握到位,严重影响了学生解答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的作用

很多高中数学老师不愿意在概念的讲解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应该是没有意识到概念理解在学生解题能力中的重要作用,从笔者多年的高中从教经验中,笔者认为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作用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理解是思维的基础

高中数学老师应该深有体会,一般而言,对于数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解题能力要比一些理解能力弱的学生强。用一个比较常用的说法:基石都不稳,大厦怎么会稳。数学概念是构建数学中各种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确定研究范围的一个重要工具。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很多时候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多个的概念相联系,举个简单的例子:数学中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这两个概念就不是孤立存在的,是有一定的关联的,老师在讲解时应该要充分地将两者联系起来并进行区分。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区分这两个概念,我想学生很难用思维判断出什么情况下是充分条件,什么情况下是必要条件。

2概念理解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数学本身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数学中的概念一般而言都具有很强的严密性、抽象性和明确规定性,对于各种概念的理解过程是学生培养概括能力的的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同时概念的理解过程应该是学生开动脑筋发现问题的过程,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个概念,可能也会有一千种不同的理解方式,理解方式的不同,形成的思维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正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须具备的。

三、高中概念教学的相关策略探讨

从以上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概念教学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一定不能只是把数学概念当做一个语文上的名词来解释,也不能只是生搬硬套使概念复杂化,应该要注意策略性。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很好地把握数学中抽象难懂的概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注意概念的导入方式

概念的导入是讲解概念的第一步,导入的方式有很多,但是笔者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方式,最重要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一般而言,从生活中一些比较具体的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例出发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可以从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说起或者是从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说起,比如在说到数列的问题时,老师可以借助古代有关的故事来说明:“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从这一个故事中我们就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两个问题:如何计算每天剩余的木棍的长度以及被砍去的木棍的长度。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老师可以慢慢引出有关数列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注意概念的导出过程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以及客观现象的抽象理解,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数学中的概念更是如此。它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过程,老师在导出概念时应该要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对各种材料以及事例进行抽象的概括,找出这些基本事例中的共同点;第二个阶段则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陈述事物的主要特点。

3注意探索概念的深刻内涵以及外延

数学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数学概念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数学概念内涵以及外延的把握是深刻理解概念的前提。因为概念的内涵是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而外延则是其反映的对象的全体。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具有层次性,相当的丰富,很难一下子就把握全面,所以必须深入挖掘。

4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

高中数学的很多概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联系,这也是学生容易搞混的原因之一,比如平行线段与平行向量、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反函数与幂函数等。老师在对这些概念进行讲解时,应该要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对比来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5及时强化,巩固学习效果

学习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使用,在对概念进行深入剖析之后应该要设计一些与概念相关的练习来巩固学生学习的效果。大家应该有同感,很多问题都有相似点,再怎么变化都是围绕学过的相关点来设计的,所以老师在设计相关的练习时也要注意典型性,不能够随便选题,要注意代表性,这对老师而言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即老师要对曾经出现过的与上课内容相关的题要有所了解,这样可以提醒学生以后在面对同类型的题时应该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四、结 语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是整个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思维与创造性的基础,所以一定要注意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性,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概念的理解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味地对各种概念进行应试教育式的灌输,这样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与创新性。

【参考文献】

[1]张峰。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26(4):59-60。

[2]韩洪潮。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7):40-41。

[2]赵爱芳。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J]。教育链接,2011(3):54-55。

作者:石艳伍

第二篇: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数学教师使用良好的数学思想和科学合理的数学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长对于小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同时对于小学生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不仅要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且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也是能够体现教学要求的措施。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使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活动协助教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首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进而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其次能够建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考方式。数学是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掌握一定的逻辑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够为学生在将来初高中的学习奠定坚实良好的基础。

一、数学思想、数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数学思想是指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思想[1]。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思想,就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条件中快速理清思路,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数学思想的本质就是一种逻辑能力,所以学生在使用数学思想的过程中,就是在不断的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数学活动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而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这种手段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是教学活动的不正确使用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数学活动。

二、数学思想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1.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甚至到初中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数形结合思想一直都是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渗透的数学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法来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比如说教师在教学简单的长方形的周长等知识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直接画出一个长方形,通过结合长方形的相关性质对学生进行实际的讲解。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笔记本或者草稿纸上画出简单的长方形,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其实数形结合思想主要是利用“形”来表现“数”,最常见的使用方式就是在图形上直接标出相关的数学条件。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就是将学生抽象的思考过程简化到实际的笔记本中,能够帮助学生快速锻炼逻辑思维。其次就是能够通过具体的图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表示出来,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解。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没有发育完全,教学过程中使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形象化思维学习知识,同时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最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2.符号化思想的应用

数学知识的学习脱离不开符号化思想的教学,因为大部分数学知识本身就是以符号的形式存在的[2]。比如说加法的交换律,虽然有文字的解释,但是更常用的还是:a+b=b+a,或者说加法结合律:(a+b)+c=a+(b+c),这些符号都是数学符号化思想的具体应用。而且学生如果能够掌握相对成熟的符号化思想,在初高中学习代数相关知识时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因为有部分的代数习题都是以符号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渗透数学符号化的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经典例题法对学生渗透符号化的数学思想。比如说教师教学“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可以找到经典例题(1000+100+300-500+200-400)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展示1000+100+300-500+200-400=1000+100+200+300-400-500=(1000+100+200+300)-(400+500),通过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其实这几个算式的运算结果是一样的,同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括号”的实际运用规律,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使用括号简化运算顺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学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关数学知识,同时渗透了符号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3.类比思想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类比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系统的数学知识框架,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能够进行相关性的学习。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深入思考能力,开发学生的思考潜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类比思想可以结合数学知识的结构特征和思想内容进行比较。

比如说教师在教学乘法交换律的过程中,可以拿加法交换律相关数学知识进行引导。像加法交换律是a+b=b+a,那么从结构上考虑,乘法交换律的表达方式应该是a*b=b*a。这就是从知识的结构特征和知识所传达的思想内容进行类比思想的渗透。或者教师在教学解题思路的过程中,可以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比如说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讲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相关解题思路之后,教师可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小恐龙有一个头四只脚,翼龙有一个头两只脚,那么现在一共有12个头,32只脚,一共有几头小恐龙,几头翼龙。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同时又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使用类比思想的几率。

4.单位思想的应用

其实对小学生来说,单位思想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由于小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所以对于单位的思想没有实质上的认识,比如说学生经常分不清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这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关系,但更多的是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单位思想时,一定要结合实际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學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比如说教师在教学千克和克的相关数学知识点时,首先可以讲明白千克和克是不同的重量单位,在实际的生活中千克表示的重量比较重,克表示的重量比较轻。所以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单位是千克,像在超市买菜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马铃薯多少元/千克,或者是洋葱多少元/千克。为什么千克单位看起来要比克单位重呢,因为1千克=1000克。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对于单位的理解,进而能够树立良好的单位思想,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或者学习活动中提高自己。

三、数学活动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1.开展趣味性的数学活动

小学生的天性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经常难以集中,尤其是面对数学这种逻辑能力要求较高,教学过程相对枯燥的学科来说,学生的表现更贴近本性[3]。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开展趣味性的数学活动,通过趣味性数学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比如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游戏教学,教师教学加法交换律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在班级内部选择两名学生分别充当公式中的字母,教师首先教学a+b,也就是让一个学生a和另一个学生b牵手站在一起,之后教师教学b+a的过程时,让一名學生b主动和学生a进行牵手,之后教师可以选择学生进行提问,这两名同学的动作导致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了吗。学生回答没有,教师顺势引出a+b=b+a的交换律相关数学知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2.开展贴合生活实际的数学活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都能发现数学知识的影子,所以教师教学时可以选择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比如说教师教学“有趣的图形”的相关数学知识时,教师布置给学生开展课外数学实践的任务,让学生分成小组,观察学校中由不同的图形构成的建筑或者校园设施都有哪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自主归纳和总结“有趣的图形”的相关性质和知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有趣的图形”的数学知识。在课外数学实践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家中都有哪些有趣的图形。这两种办法都能够充分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对于“有趣的图形”的认识,最终促进学生学习图形知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是指导学生能够进行良好学习的明灯,数学活动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小路。在黑暗的数学知识学习摸索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和开展数学活动的结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罗小平. 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小学数学案例教学研究[J]. 小学教学研究, 2019, 672(2):32-34.

[2]张鹏.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20(4):82-82.

[3]许雨润. 小学数学思想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路径研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16(6):120-120.

作者:罗志忠

第三篇: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摘要】传统教学的一刀断模式对全部学生采用一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此便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学生在心理、生理以及知识基础上均存在着差异,因此需要以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对待,且分层教学就是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对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高中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日益增大,而数学学科中的差异更加明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果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不顾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则必然不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利于全体学生的能力发展,甚至使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更加严重。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心理负担、课业负担沉重以及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因此,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要改革其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分层教学模式,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分层教学是指按照学习上的差异对班级内部的全体学生进行分层,并应用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要求,以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训练、分层评价等方法来区别地对待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是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就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制订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学生都要以层次来区别对待。

二、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

根据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原则,其分层教学策略既要考虑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又要维护每名学生的尊严和利益;既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注重根据个体差异为每名学生创造发展的条件;既要确保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出色,又要促进学困生、中等生不断进步。

1将学生分层

通过调查分析初步确定各层、各班的学生人数,然后根据自主性原则,实施学生分层。对于不适应所在层次的学生,若学生自主要求调整层次的,应予以及时的调整;若学生未主动要求调整层次,则可以根据其学习的具体情况,与其谈心交流,说明利弊,动员其流动。若动员后由于不同原因仍然不愿意进行层次调整的学生,老师应尊重学生的决定,且在教学中应给予关注。总之,须应用动员流动和自愿流动相结合的方式,但最终要尊重学生个人的选择。例如,把同一位老师带的两个班的学生进行重组,结合学生的意愿,根据学生目前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分成水平相近的甲、乙两个班级。对于分好后的班级,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成绩等方面,进一步将同一班的学生(甲班或乙班)分为综合能力强和弱的A和B两个层次。

2将教学目标分层

新课标和素质教育对教学提出了整体的要求,教学目标则将这个要求进行了具体化,从而层次化了能力要求、明晰化了教学内容。制订详细的教学目标对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授“指数函数”一节时,制订以下教学目标:甲班学生达到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乙班学生达到思考、分析问题及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学期以后,甲班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明显强于乙班。由此可见,教学目标分层效果的显著。

3将课堂教学分层

教师在完成每天的教学任务之后,必须给学生提出下节课需要预习的关键点,保证学生预习方向明确,针对性强。第二天上课的时候,针对预习的知识点,鼓励甲班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不断创新。具体的,对甲班基础较好的A层学生积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并启迪他们提出新问题;而对于基础较差的B层学生则启迪他们积极思考,尝试提出问题。这样,对于不同学生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以后,有利于每名学生潜能的充分挖掘,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十分有益。

4将学生评价分层

根据对过程的关注,从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预习情况、作业完成质量、课堂上的积极的表现以及考试成绩四个方面去综合分析学生目标的完成过程,时不时地给学生动态性的评价,以此作为分层教学的依据,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习状况有正确及时的认识,从而恰当地定位自己。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保证学生学习成绩和行为的评价是客观和准确的,以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自我提高,更大地实现自我发展。教学过程中,我们是这样做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一样的评价目标,对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习状态的转变给予充分肯定。我们对甲班A层学生注重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所以评价以激励为主,甲班B层次的学生侧重的是与A层学生竞争,评价则以鼓励为主;对于乙班A层学生,要使他们坚信还有更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所以评价以鼓励为主,乙班B层学生,要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因而评价以表扬为主。

三、结束语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笔者见证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优越性:分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和学习能力,给课堂的教学带来了活力和生机,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因此,为了所有学生的个性发展,广大数学教学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以及应用分层教学模式。

作者:黄秀荣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数学研究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数学数学论文范文05-10

数学论文范文05-08

数学小论文范文05-08

数学类论文范文05-09

数学理论论文范文05-09

数学知识论文范文05-09

数学素养论文范文05-09

数学技能论文范文05-09

数学情境论文范文05-09

数学学科论文范文05-10

上一篇:金融理财论文范文下一篇:金融评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