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财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金融理财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发展个人理财市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一般用食品在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衡量人们的生活水平。发达国家的这个指标在20%左右,我国大概在40%左右,这个比例越低表示用于其它方面的消费越多,说明生活水平越高。

第一篇:金融理财论文范文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的对比分析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增长,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对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以金融理财为例,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多种多样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出现在人民群众的视线中,并且凭借着即时性、方便性等多个优势,受到普遍人们的喜爱,这就对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本篇文章就主要围绕先进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展开分析,探究其和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相比具有的优劣势。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经济活动;创新;对比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定会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因此我们要不断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广普及应用到各个领域中,以金融理财业为例,从2013年开始,我国互联网理财业有了极大的发展,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额宝”以及腾讯推出的“理财通”这两个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诞生了,它们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就有了几千亿资金的大规模。由于这两款新兴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将受众对象范围扩大到具备闲置财产额度不高的普遍大众,这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2014年,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更是爆发性的,这两款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使用者数量高达6383万人次。这就表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理财行为习惯,也让更多的大众有了理财意识,和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相比,互联网金融理财技术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营销,它还需要在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中逐渐探索、完善、创新。

二、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之对比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出现也是社会的必然趋势,它不仅仅改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财方式、生活方式,还对传统金融理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营销模式方面

当今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理念坚持着“用户为王,产品优先”的理念,从传统的“产品思维”转向为“用户思维”,由于目前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和需求都在不断提升,他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体验和感受,传统的产品思维营销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以“余额宝”这一互联网金融产品为例,它的营销模式就是让用户每天都直观地观察到自己的收益,真正实现所见即所得。这和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更加重视用户的感受,传统银行理财产品中,存在着大量的专业术语,用户有些根本不了解,只能凭借职员的讲解产生大致了解。此外,银行理财产品的购买过程中,客户需要按照银行工作人员的指令,一步步地完成操作,但是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就是靠用户自己操作,而且是简单的几步操作就能完成。总的说来,对于使用者来说,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使用,操作过程极其简单,收益效应也是直观明显的,赎回过程也不受到任何限制,这种营销模式符合大多受众的需求。

2.营销渠道方面

和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较,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获取用户的能力更强大,也就是说营销渠道更为广泛。由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具有大量的用户,人们通过互联网技术也能互相交流,这就是余额宝这种新型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在短时间内收获大量用户的原因,互联网技术可以将一条信息发布在平台上,瞬间就会有大量的阅读量。而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渠道只有在银行等着用户,用户无法即时获取信息,在当今生存压力如此大的社会形势下,人们的时间观念越来越重。因此,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高效率、易操作等特点,吸引了更多的用户。

3.投资门槛

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的专业性都比较强,人们对于那些专业术语很迷茫,而且投资门槛过高,收益效率却很低,此外,银行理财产品一般都是让投放一定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自己的资金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在这方面则具有更大的优势,它凭借公开、透明的交易特点,颠覆了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的形式,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操作极其简单,不存在专业水平的限制,普通人民群众能够随时随地完成网上支付,而且互谅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极低,只要有钱就可以随时存放,没有传统银行理财产品中的等级差别,不受资金投放量大小的限制。总之,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对投资门槛的放低,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4.服务范围

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它的服务范围仅仅是银行附近区域的人们,无法普及到一些边缘死角地区,农村用户群体极少,此外还有一些资金额度少的人们也往往无法参与到银行理财产品中,这就使得服务范围很小。而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出现,其服务范围极其广泛,用户地区不再受到限制,只要有网络普及就能够使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拓宽了服务范围,为各个阶层的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

以“余额宝”这一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为例,它从出现到现在已经具备了极其大规模的用户量,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也不只是一方面的,由于它的投资门槛低,只要有闲置资金就能随时投放,这对一些年轻人来说是十分合适的,此外收益高而且直观明显,用户能够查询自己每天的收益状况。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它也应不断实现创新,符合社会市场的需求,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总结

总的说来,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理财习惯,在不断更新换代的社会中,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也应不断实现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形势下得以立足。

参考文献:

[1]郑秋霞.基于互联网理财的风险分析.《中国商论》.2015年30期.

[2]于寒.互联网理财投资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南方金融》. 2014年8期.

[3]陈倩文.基于GRACH-VAR模型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研究.《价值工程》.2015年20期.

[4]吕乔,朱治豪.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政府监管研究——以余额宝为例.《中国商贸》.2015年7期.

作者简介:

张诗坦(1999—),男,汉族,北京市人,北京十一学校在读学生。

作者:张诗坦

第二篇:中国理财论坛:金融改革下的中国理财业

发展个人理财市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般用食品在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衡量人们的生活水平。发达国家的这个指标在20%左右,我国大概在40%左右,这个比例越低表示用于其它方面的消费越多,说明生活水平越高。但是当这个比例升到一定高度,例如达到小康后还有什么指标可以用来说明生活水平提高了呢?日本曾经推出过一个指标,即通过衡量金融财产在整个财产中的比重来衡量生活水平,尽管后来没有被广泛接受,但也有一些借鉴意义。

金融业发展呼唤理财业务

银行只靠储蓄业务难以发展,目前我国高达50%左右的储蓄率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这说明国内百姓的投资渠道有待于拓宽,还需拉动内需。

要拓宽个人投资渠道,金融机构就要拓宽业务范围,可以借鉴一下国外银行的做法。国外很多银行刚推出某种金融产品就开始申请金融专利,相当于制造业中的核心技术申请了专利,有利于银行自身发展和继续创新。例如,美国花旗银行就拥有60件金融专利。而我国自建国以来产生的金融专利才19件,目前有效的金融专利不到10件且均非常低端,难以起到实际作用,因此金融机构还应该在创新上多下功夫。

个人理财概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比较有特色的行业。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个人理财日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的发展有助于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储蓄率过高、内需不足等问题,也有助于解决银行业业务范围过窄、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

理财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好

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开展的时间并不长,20世纪90年代中起到现在也就10年左右时间。伴随着外资银行业务进入境内,个人理财业务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领域,银行开始了个人理财业务品牌的建设。2005年年底,我国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已经达到400多亿,比前年增长了1/3,个人理财已经成为各大银行优先发展的战略业务。

2005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有很大发展,在汇率机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证券市场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这3大核心改革中取得了重大进步,相信明年还会取得更大发展。央行为了推动个人理财业务做了大量工作,近期出台了一些相关管理办法,对个人理财业务的规范化管理有积极作用。2005年央行还大力促进了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丰富了金融市场的投资产品,也为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提供了一个机遇,同时推动了银行基金公司的成立,为金融业综合经营夯实了基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监管机构积累了很多经验,日益成熟,为国内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在演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监管体系不够完善,一些银行做出了保底承诺,出现的盲目、无序竞争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隐患,不利于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我国当前个人理财业务还处在财务顾问的层次,只是提供咨询,与真正的个人理财服务,与规范化、程序化还有一段距离,有待提高。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目前的管理经验还不多,今后要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借鉴国外经验。要对金融理财机构和人员进行整顿,充分发挥监管机构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从业机构的业务创新能力,引导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工具;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摸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认证体系,以规范市场、维护个人理财业的威信。

教堂市场经济与金融从来者教育

在美国这个当今物质文明最昌盛的国度,我经常反躬自思的一个问题就是:中美两国最大的差异究竟在什么地方?结果我发现是教堂。在这方面,中美两国的差异不是多和少的概念,而几乎是有和无的差异。教堂,而且只有教堂,才带来中美市场经济最大的不同。

市场经济最大的好处就是叫人不偷懒,但是,市场不能叫人不撒谎,也不能叫人不害人。这使得市场经济存在着一种危险,就是它有可能诱使人们勤奋地撒谎、勤奋地害人、不择手段地谋取财富。

有人会说,那是因为市场经济不完善。但市场经济其实就是一艘漏水的船,永远也不可能“完善”。市场的重复博弈导致诚信,市场运行的严刑峻法亦有利于交易行为的规范。但是,市场经济中,合同永远是不完全的,委托—代理风险永远不可能消除,囚徒困境导致的互相伤害也永不可能由市场本身终结。

事实上,市场不仅依赖于法律的保驾护航,也依赖于市场伦理的作用。从某个角度上讲,就像好马天生需要好鞍一样,市场经济天生需要与某种市场伦理相配合才能发挥最大威力。从人类社会来看,最成功的模式是教堂+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叫人不偷懒的市场经济与叫人不撒谎、不害人的强大信仰(伦理)珠联璧合,结果生出了最美、最大、最甜的果实。

相比于一般行业,金融行业的最大特性是它是一个“OPM(otherpeople’s money)”行业,也就是说,它是用别人的钱来赚钱的行业,中间是长长的委托—代理链条。这一特性使得金融行业对诚信更加依赖。而金融从业者的特性也与一般行业不同,最重要的首先不是他的业务素质,不是智商和情商,而是诚信的品质。可以说,在所有的行业中,诚信品质都非常重要,但对于金融从业者来说最为重要。

我且用五个手指的关系来比喻金融从业者这一特性。人有五根手指,大拇指可以和任何其他一根手指合作,灵活地工作;大拇指一旦失去,其他四根手指就难有作为。对于金融从业者来说,所有的素质,智商、情商、学历、经验等只是那四根手指头,金融人才的“德商”即他的诚信,才是大拇指。

国内外有许多金融机构因职员的诚信问题出过事。一个小小的交易员里森的不诚信行为竟导致了英国百年老店巴林银行的垮台,而在中国,一刊、小的营业部老总就造成了中国银行上十亿元人民币的损失。类似的金融丑闻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人们:金融从业者不同于一般企业人才,诚信的品质是第一位的。

缺乏诚信文化和资源,不能很好地塑造出具有诚信品质的金融从业者,中国金融产业的发展乃至中国崛起就将受到影响。我的朋友、耶鲁大学商学院教授陈志武写过一篇文章,分析为什么中国人勤奋却不富裕。结论是:中国人缺乏诚信资源,这使得中国人只能做加工制造这些委托—代理链条比较短、对诚信依赖程度比较低但附加值也比较低的行业,而不能从事委托—代理链条比较长、对诚信资源依赖比较低但附加值也比较高的金融等行业,因此中国人只能处于勤奋却不富裕的境地。

面对诚信资源不足的现实,中国金融界应该怎么做呢?我这里提出

“三律”:第一律,政府要打造出完善的金融法律,用法律来约束不诚信的行为:第二律,金融机构要打造出有效的治理结构,通过治理结构的完善来降低委托—代理风险,第三律,要通过打造诚信文化、塑造诚信人才,培育人们心中的道德观念,让人们能够自我约束。

个人理财夫划师冷思考

我国开始讨论引入FP(个人规划理财)体制到现在历时5年,其间FP事业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对这些问题加以讨论和纠正,我国的个人理财规划事业的健康发展必将受到影响。

美、日理财业的教训

FP自上个世纪60年代产生到现在,已普及到世界的20个国家和地区,学习FP知识的人员以百万计。但回顾FP的发展历程,也是风雨交集、坎坷重重。总结这些历史,有利于指明我国理财规划师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20世纪70年代,美国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于金融商品的呼声日益高涨。金融自由化的改革使得金融商品以爆炸式速度陡增,但对这些产品的鉴别则需要专业的知识;此外,美国进入70年代以后开始了社会老龄化,人们需要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科学地规划,出现了理财规划的需求。

但遗憾的是,当时的理财业界并没有认识到FP真正的社会定位,表现为:FP为金融企业推销产品所利用,理财规划的价值取向就是收益,建议书中充满着投资的建议和收益预测等,由于没有强硬的道德伦理标准的约束,FP被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在美国经济走势向上发展时,一切都被投资的正面收益现象所掩盖。但当经济危机发生、投资收益呈负向发展时,一切矛盾都表面化了。所以才带来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FP的信用危机。

随后,美国的FP业界开始回到问题的元点,重新考虑FP的社会定位问题。当时人们把FP的工作定位为诊断百姓的家计人生,帮助人们安排好退休以后的生活。同时FP开始注重自己的工作流程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强化FP的伦理规则和强制的继续教育规定。这一FP的基本框架一直延续至今。

在亚洲引入FP较早的国家当属日本,但无独有偶,在美国发生的事情,5年后在日本再次发生。

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不动产价格和股市急剧下滑。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当初理财规划师为减轻控制风险所做的规划建议书和实施对策,不但没有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相反由于这些提案本身却给客户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金融企业纷纷撤掉FP理财业务部门,甚至于一些保险公司连FP、理财规划师的字样都避之犹恐不及。

美国、日本FP事业发展中的教训都有如下共同点:FP的社会定位在于为企业推销产品,缺少保持社会公平的约束机制,在经济上升期,为迎合客户的投资增值的心理需求,主要以投资增值、避税节支为工作的核心;在经济消退或经济危机时期,所有的矛盾都会激化,FP会因此受到打击。

我国理财业面临新课题

经过3年的准备和市场预热,FP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但由于我国的FP事业还刚刚起步,所以目前我国的规划理财行业还存在不少问题。

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表面上看百姓对于金融增值性商品的需求相对旺盛,加之国家正在致力于税制改革,所以,增值和节税似乎是FP提供服务的定位依据。其实,现象的背后是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和老年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百姓长期以来没有规划人生保障的习惯和经验,当突然面临如此复杂的抉择时不知所措,所以对专家的需求迫在眉睫。除此之外,就业压力和相伴而来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同时产生了人生规划及与之伴生的理财规划的需求。所以说,现在出现的自我保护型的盲目性储蓄和投资只是虚假繁荣,如果迎合这种需求、以推销金融企业的自身商品为理财业定位,那么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潜在的风险将会集中暴发。

由此可见,我国的理财规划事业的真正需求基础是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的人生规划需求、老年保障需求。FP的价值在于它为个人及家庭生活计划提供诊断和规划,是对于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升和补充,而不能单纯理解为投资或增值规划。

对于我国的金融行业来说,以往的改善服务态度、开发单一金融产品已经不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主流,客户需要的是高附加值和个性化的服务。典型的个性化服务就是主办行服务,即个人家庭的流入和流出都在同一家银行办理,由银行提供包括普通结算、储蓄、投资、融资等各种金融商品在内的复合型服务,而这种服务的基础就是个人金融规划。其次,由于我国的金融产品的开发工作起步较晚,我国的金融产品,特别是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商品缺位较多。现有商品生命周期较短,趋同性强。

发展理财规划师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需要FP事业,国际PP事业也需要中国的加入,但是FP事业在中国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是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完成的一项宏大的工程。

研发人才不足

个人理财规划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它的主要特征就是实用性和时效性。但是目前我国无论是现有的FP教材还是案例分析、研讨文章,都是舶来品和摹仿品,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产品和理论还比较少见。例如,在理财规划建议书中,由于个别提案的失效和不当,可能会导致客户整个人生经济生活的失败,结果不堪设想。在日常的工作中,表面感受是缺少教学人才,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与教学人才不足相比,研发人才的短缺更是我国FP发展的真正瓶颈。一旦科研水平提高,相信教学人才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国情导致的复杂化

本地化是把国际上的FP资格考试制度引入我国,实现在我国国土FP的认证工作;本土化则是把FP科学引入我国,研发出适合国情的FP科研、教育、工作流程等,使PP融人我国的经济生活中。两者相互联系,但也有很大区别。对于后者来说,我国有特殊的国情,FP在我国的发展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

首先,社会伦理因素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中占有十分明显的地位,也就是俗话说的养儿防老。我国到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类似于西方国家的福利体制,所以,子女的赡养、看护义务依然是我国老年保障体系的主体。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结构和人口构成的改变,子女的生存压力增大,协助其科学地规划人生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一特点是我国特有的国情,与西方国家有着明显的区别。

其次,尽管我国总体法律构架相对简单,但是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次级规则相对复杂得多。例如,除法律外,还有法规、规定和文件等共同构筑了我国的法律体系。由于较大的地区差异等原因,次级规则才是可操作的规则,它弥补了总体法规的不足。而PP的本土化将会涉及地方性

法规和民族道德等因素,使这一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和高难度化。

离实务化阶段的距离

根据国际上引进PP国家的经验,FP的引入具有明显的教育阶段向实务阶段转化的过程,转化的关键是理财的社会环境营造和理财规划师的实务能力提升。 理财环境的核心就是社会公信力问题。理财规划师组织所制定的严格的操业道德规范和理财规划知识的普及等都是建立理财环境的重要因素。通过立法承认CFP的社会存在地位,加速PP行业协会的建设,严格规范理财师认证、操业规范、职业道德和FP后续教育都是需要面对的重要工作。

中国个人理财市场发展与媒体责任

个人理财市场特征

近年来,中国理财市场蓬勃发展,呈现出以下3个特征。

市场潜力较大

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中等收入阶层人数已占全国人口的19%,并正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有望达到40%左右。国人的财富已经逐渐到了非理不可的阶段,中国经济的腾飞催生了国人的理财需求。

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也表明,目前全国范围约有70%的居民希望得到理财顾问的指导。

尚处于初级阶段

中国居民的储蓄总额已经超过12万亿元,而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仅约为8%左右,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境内机构中间业务收入大体为389亿元;而一些发达国家银行非利息收入对银行总收入的贡献多在30%以上,有的超过了50%,甚至70%以上,如花旗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达70%,英国巴克莱银行更达73%左右。在欧美发达国家,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最赚钱、发展最快的业务之一。蒋正华副委员长也提出建议,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应转向中间业务,是非常符合市场规律的。

中国保险业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速度达30%,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4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22亿美元。但是,2004年,中国的保险深度仅为3.4%,保险密度仅为40美元,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美国的GDP大约为中国的10倍,基金总资产2000年底就有7万亿美元,中国的基金总资产按此比例应为7000亿美元(约58100亿元人民币),但有资料表明,目前中国内地基金业的规模只为113亿美元。

可以看出,中国的理财市场还比较稚嫩,需要加速培育。

正在快速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办理个人理财业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近几年更得到了迅速发展。个人理财产品不断丰富,个人理财中心、贵宾理财室、金融超市等机构形式不断出现,个人理财业务品牌逐步显现。在我国当前分业经营体制下,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与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开始活跃。这一切都为中国理财市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尤其是近年来外资银行开始介入我国境内个人理财市场,该业务越来越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业务竞争的焦点,成为其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主要领域。最近,中信实业银行更名为中信银行,通过注资、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8%,提出要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反映了国内股份制银行对中间业务领域的重视程度。

2006年底,我国履行加入WTO的承诺,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中资金融机构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从2005年11月1日起,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正式实施,成为中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规范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这将为未来5年中国理财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个人理财市场面临的问题

主要问题

当然,目前中国理财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人们对理财的潜在需求非常旺盛,金融机构也清楚地认识到理财服务的广阔市场前景,在大力创新理财产品和服务。但是,虽然理财概念很热,但交易的程度不高。究其原因,除了制度环境、市场氛围、理财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水平等因素外,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消费者对理财知识、产品及服务的认知仍严重缺乏,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严重。

《大众理财顾问》杂志2005年对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南京6个城市的理财兴趣者做过一次千人调查,发现中高收入者对股票、保险、基金、债券、外汇等投资品种的关注度都很高,他们很渴望了解这些理财工具,但无法判断哪一种更适合自己,他们对这些工具的知识非常贫乏。

因此,中国理财市场还需培育,要想方设法尽快让消费者的积极性先高涨起来,这个市场才会更有活力。

解决之道

值得欣喜的是,政府、行业及国内有识之士,已开始有意识地培育这个市场。通过论坛、理财博览会以及专业媒体等形式,为理财市场的成长搭建公共平台。这些都是唤醒国民理财意识、促进信息对称的有效举措。

中国保监会吴小平副主席在《大众理财实战宝典》一书序中指出,金融市场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以投资者的信心为基础的市场。金融诚信体系的构建与维系远非一夕之功、一人之力,要靠行业自律、个人参与、政府监管、舆论引导多管齐下,形成整个社会的和谐互动。

构建和谐的理财市场,需要个人理财知识和理财技能快速增长,不断提高“财商”指数和实战能力;需要金融机构坚持精品战略,不断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需要政府不断健全监管职能,完善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需要行业组织认真履行自律、维权、协调、服务职能,需要媒体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增强公信力,推进市场建设。

中国理财业发展中的媒体责任

《大众理财顾问》作为一本面向都市中高收入家庭及个人的生活财经杂志,创刊两年来,依托机械工业出版社50多年来所积淀的强大专业出版资源,与国内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努力为中国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与繁荣呐喊助威,已经在业内树立起较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大众理财顾问》深知自身作为舆论机构的职责,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切实坚持诚信原则,积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为中国个人理财市场的繁荣与发展服务。希望与广大理财界人士携起手来,共同为构建和谐的理财环境而不懈努力!

理财改变生活,财富创造尊严中国理财业的前景十分光明。对此我们应当充满信心。

第三篇:家庭理财如何度过金融危机?等

家庭理财如何度过金融危机?

据《北京晚报》报道:从华尔街开始的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萧条预计将影响到80%的人的生活。那么,家庭理财如何操作才能避险?专家开出的良方是“保住工作、理性消费、谨慎投资”。

☆紧缩开支,留足1年生活费

最近几个月,北京一家公司白领刘莉莉的生活有了明显的变化,她开始乘坐地铁上下班,外出购物也明显减少了。

她月收入近7000元,除了每月还贷2600元外,以前是“月光族”。金融风暴来袭后,看到国外一些大机构破产倒闭,员工失业,刘莉莉受到很大的触动。“如果金融危机蔓延,国内不少行业可能会受到影响。”专家指出,为防范减薪、失业等冲击,家庭应急备用金应留够至少1年生活的现金。

☆保本第一,活期转为定期

杨先生昨天到银行把16万元活期变成了定期。其中,8万元转为5年期定存;5万元转为2年期定存;2万元转为1年期定存,1万元转为半年期定存。

杨先生这是有讲究的。8万元作为备用金,长期不会动用。而股市在短期内不会彻底扭转,分别存两年、一年、半年期定存,就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进行投资。“今年理财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本。”工商银行理财师周明称,投资者当前应选择货币市场基金、国债、债券型基金等“避风港”,而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产品,以免血本无归。

☆避免跳槽,稳定收入可靠

在一家大旅行社做欧洲部经理的董先生本来打算辞职和朋友合伙开家旅行社,突发的金融危机让他打消了念头:经济形势不好,出游的人减少了。“不要因为老板降工资就提出辞职或跳槽,降工资总比没工资要好。”专家指出,目前,辞职创业风险提高了,选择投资行业时更要审慎。

理财从第一份薪水开始

不少职场“新丁”发现,自己已成为一名“月光族”。理财规划师提醒,学会如何控制个人的收支平衡与进行合理的投资,了解并学习理财的相关知识,对刚步入职场的新人们来说显得十分重要。理财应从第一笔收入、第一份薪水开始。

第1步:学记收支“流水账”

就职于香港某公司广州办事处的跟单文员小罗,第一个月的工资约2000元。“第一份工资我全部交给爸妈了,到了花钱的时候再管他们拿。”像小罗这种“工资由家长代管”的职场新人并不少见。其实,把工资全额交由家人打理不利于个人理财意识的建立。既然已经独立谋生,就应该学会独立理财。最简单最省力的个人理财方法就是学记收支流水账,把握理财的主动权,可避免花钱如流水。

第2步:尝试稳健小投资

“消费有度,有闲钱马上存起来。”这是时尚白领张小姐的个人理财格言。“我不会乱花钱,比如说逛街购物吧,我也是选择换季的折价商品为主。”勤俭节约,是不少在异乡拼搏的年轻人的性格特点之一。张小姐选择银行储蓄来理财,虽然是最保险的理财方式,但是不是理财的最优方案呢?

单纯地靠储蓄来积累财富,其实也是在削减所获财富的价值。把全部闲钱都放在银行里,怎么可能追上通胀的脚步?所以建议除了选择银行储蓄外,还需关注人寿保险和一些回报型的保险险种。此外,基金定投、股票等都是用闲钱投资的手段。

第3步:定好长期和短期理财目标

阿辉是某银行软件开发中心的技术人员,月入4000多元的他对理财有着明确的目标:“现在努力工作赚钱、存钱,都是为了过几年能出国继续深造。”他的理财也以银行储蓄为主。理财计划有长期和短期之分,自费出国深造、购车买房,对刚出校园的职场新人而言,属于长期计划。应以自己的收入为立足点,列出达到目标的时间表,最好先咨询相关的专业理财顾问。

第4步:不做“卡奴” 远离“月光”

许多刚出来工作的大学生,都有“先花未来钱”的消费观念,也以办一张信用卡为时尚消费的象征,更有人手中同时持有数张信用卡。专家提醒,“花未来钱”这种观念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而言,稍有偏差就会造成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从而沦为“月光族”。

对于所谓的信用卡理财法,即用两张以上的信用卡相互转账还债或用最低还款额的方法,对于刚领工资的毕业生是十分危险的财务行为,有可能将持卡人推到一个债务偿还的恶性循环中。

上一篇:数学思想论文范文下一篇:数学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