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与服务范文

2022-05-20

第一篇:监管与服务范文

工商系统监管与服务问题思考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部门,它不仅决定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及其市场经济活动的规范,是监管所有市场经济秩序规范的行政执法部门,也是解释并仲裁执行市场经济秩序规范的仲裁者。它依法确定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地位。监督管理或参与监督管理市场上的各种经济活动:检查处理经济违章,违法行为保护合法经营,

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它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消费者,服务经营者。

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着监管与服务不统一的现象,比如:有些基层工商所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较差,对监管的目的还不够明确,执法的水平很是欠缺等问题影响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和工商部门的社会形象。从加强队伍建设树立良好的工商形象和完成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等,就必坚持监管与服务相统一,促进工商事业的发展。

市场监管,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履行对市场主体准入行为,市场交易行为,市场竞争行为和市场退出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工商部门的服务问题,所谓服务:一是指通过提供有关的国家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服务,提高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政策水平。提高他们遵守市场经济秩序规范的自觉性。二是指监督管理本身寓服务于监管之中,服务是为了更好地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商部门有组织、控制、服务、协调、监管的职能,像其它诸多职能一样,如果我们离开了工商行政管理的目标,来谈论工商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那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任何一项管理职能都只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管理目标而必须具备的功能,因此,工商行政管理服务职能的产生也只能而且必须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需要的结果。如果从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社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来谈论职能则必然将服务职能扩大化,从而得出管理就是服务的结论,如果用这种观点来解释工商管理的职能就会使工商行政管理的性质是服务而不是监督的结论,这显然是与实际相悖的,应当把所谓服务归结为监管,而不只是为了服务而服务。

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如果监管与服务的目标不能统一,就会弱化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整体的发挥,为此,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准确落实监管与服务相统一的理念,坚持依法监管为基础,以透明监管为核心,在监管的模式,方法,手段,措施上进行创新,加大监管与服务的力度,认真做好服务的每项工作,努力实现监管与服务相统一。

提高服务理念,在服务中加强监管,在监管中体现良好的服务,绝不能把监管与服务对立起来。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是工商行政管理的目标,在现实生活中,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个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及其市场经济活动毫无规则的国家,这就如难以想象一场足球比赛毫无规则一样,一场良好的竞赛必须是竞赛者不但接受规则而且接受解释与执行这些规则的仲裁人和裁决人,同理,一个良好的经济社会其成员必须有接受那些约束他们经济行为的一般条件并切实地遵循这些条件行事,于是就产生了对政府这一外在力量的需要,运用政府的权威,站在社会整体利益角度,全面地规范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及市场经济活动,提供一种可以用来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断地修正规则的方法,用公正的权威来调解人们在解释这些规则的含义时所发生的歧见。强制那些不遵循有关规则行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顺从规则,实施这种外在强制功能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的权威政府机构,这就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这就是工商部门的监督管理本身寓服务于监督管理之中的服务的诠释,这就是工商部门监管与服务相统一的理念。

我们一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职能作用,要树立良好的工商形象,不断增强监管与服务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使监管工作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在监管过程中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多作贡献,要为建立公平,公正,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到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要通过开展工商服务进社区,红盾护农,经纪活农,合同帮农,商标富农,权益保农,政策惠农,市场助农等活动,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服务企业,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服务,为优化经济服务,为推进和谐社会服务,为监管与服务相统一,促进工商事业发展而努力。

第二篇:政府监管与服务方式应如何转变?

安庆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左雷

一、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一个机构庞大、人员臃肿的政府,不仅会加重财政负担,增加政府成本,而且导致效率低下,远远适应不了行政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经济想要加速发展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建设廉洁勤政、务实 高效的政府。建设廉洁政府,就要充分认识政府在反腐败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搞好自身的廉政建设,真正树立起廉洁行政的形象。要在制约行政权力上下工夫,建立起有效的廉政制约机制。在公务员收入相对不高,而又面临市场经济种种利益诱惑、物价频频升高的情况下,要从制度和配套措施上形成保障公务员廉洁行政的机制。同时,必须保证每一个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要广泛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特别是来自人民群众的舆论和批评监督。建设高效政府,首要的就是精简机构,建设精干的强有力的政府系统,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人才脱颖而出;要下放权力,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既要加强宏观调控,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建设高效政府的另一方面就是杜绝官僚作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还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体现行政效率的提高。

二、强化市场监督职能。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监管还十分薄弱,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垄断严重,加上执法不严,管理松懈,纪律松弛,甚至有法不依,违法不究,致使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突出表现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偷税、逃税、骗税、走私等,建筑领域弄虚作假、工程质量低劣等问题严重。

为此,必须建立现代市场监管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新秩序。首先,要加快有关市场规范的法律法规建设,比如尽快出台反垄断法,采取法律手段打破行政垄断,防止企业相互勾结,形成价格联盟,损害消费者利益;其次,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执法,从严治政,采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击各种违法乱纪、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再次,在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行业与政府维持公平市场秩序密切相关,在实施政企分开改革的同时,要建立独立的监管委员会,将政府决策职能与监管职能分开,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三、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责之一是宏观调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政府“越位”的现象普遍存在,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管得过多过细。特别是不合理、低效率的项目审批制度,已成为影响我国投资环境、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严重问题。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势在必行,只有摆脱了大量微观审批事项的政府,才能够研究超前性、深层次的战略性重大问题,才能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 加快审批制度的改革,一要搞好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核和处理工作,减少政府审批事项和审批范围;二要缩短审批环节和审批周期;三要公开审批标准,规范审批程序;四要明确审批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对审批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五要改革审批部门普遍存在着的重审批、轻 监管,重权力、轻责任现象。

四、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实现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的转变。微观管理,指政府站在出资者立场上,依靠行政命令、参与企业治理结构或直接介入市场的方式,对微观经济主体实施的一种直接管理,主要指国家和地方政府机构对公有制企业的直接管理活动。宏观调控,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运作所进行的“控制”或“调节”,它是政府通过调整其所掌握的某些经济变量(如财政支出、货币供给),来影响市场经济中各种变量的取值,从而影响私人经济部门行为的政策过程。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政府垄断一切,宏观、微观一把抓的弊病暴露得更加充分。今后,政府应该减少对经济主体的直接管理,更多地运用间接调控手段,以更灵活多样、更讲究效益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凡是企业和个人能够做好的事情,政府就不插手,凡是市场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的领域,政府尽力为其创造有利条件。即使在“市场失灵”领域,也要考虑是否需要政府发挥作用,政府发挥作用是否有效,是否有更好的办法。只有在不仅需要而且能够做好时,政府才进行干预。

五、切实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就要做到严格依法行政。根据世贸组织要求,政府要保证法律法规在全国的统一实施,有比较完善的依法行政体制,政府行政过程应当是透明的、可预 见的、公开的。各级政府部门应当摒弃陈旧的管理方式,严格依法行政,由权力行政转向规则行政,从随意裁决转向依法办事。其次,要公开。透明度原则是世贸组织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改进政府管理方式的一个基本方法。各级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决策公开、过程公开。再次,要推行管理信息化。尽快实现政府管理信息化,不仅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加强政府各级机关及各级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也有利于政府与内外商人之间的联系和方便商人们办事,使行政管理更准确、快捷地实现互动。

六、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的政府。建立服务型政府就是要确立服务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当好人民公仆。新形势下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为企业发展和各类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环境。政府应通过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企业及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提供优质到位的服务;通过不断完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继续推进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机构改革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基础,与政府职能转变同步进行。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行政机构改革,至今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但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一个努力的目标,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它。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许多领域要同国际接轨,要按国际惯例办事,政府行使其职能(尤其是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必须相应地不断做出新的调整。我们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目标,循序渐进,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篇:监管与服务并重 促进小贷公司健康

监管与服务并重

促进小贷公司健康发展

无为县政府金融办副主任 缪云松

(2010年7月22日)

近年来,在省政府金融办的指导、关心下,在市政府金融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继2008年12月首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后,我县已开业小额贷款公司3家,注册资本合计2.2亿元,批准筹建1家。截止6月末,3家小贷公司累计投放贷款1105笔、18.7亿元,余额为176笔、2.44亿元,对缓解我县“三农”、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融资困难、改善融资环境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2009年11月,省长王三运莅临我县富元小额贷款公司视察,极大的鼓舞了我县办好小贷公司的热情,我们在做好服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加强监管规范发展的工作路子,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促进小贷公司平稳健康发展。

一、明确职责,在政府主导下推进监管

由于小贷公司从事金融服务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其存在的风险性。基于这一考虑,我县政府在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时,始终将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列为试点工作的首要前提坚定不动摇。一是建立监管机制。县政府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领导组,明确了县政府金融办为日常监管和风险防范的第一责任人,确保了监管工作的独立、专业、高效。同时,明确了人行、银监、工商、公安等部门的协作责任,为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二是强化风险意识。在小额贷款公司准入审核时,积极向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及时将不符合条件的出资人排除在外。还定期向县政府常务会议汇报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让政府领导了解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政策和风险点,争取他们主动支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到目前,我办就小贷公司试点工作已经5次向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了专题汇报。每年的现场检查也由县政府组织,让政府始终绷紧风险防范这根玄。三是浓厚监督氛围。我们还注意广泛宣传,对小贷公司的筹建、开业通过网站、报纸进行公示,要求小贷公司在显要位置张贴“不吸收存款”、“不违规经营”等承诺标语,把小贷公司的发展纳入社会视野,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安全网的作用。

二、认真实践,在重点环节上把握监管

我们认为,要做好小贷公司监管工作,一定要区分好风险类别。小贷公司从事的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能做”的高风险业务,容易形成经营风险,但这只是次要风险。而小贷公司具有跨县域经营、吸收公众资金、扩大贷款规模的内在冲动,这容易导致其提高风险容忍度,丧失经营审慎性,并可能形成社会风险,这是系统风险。因此,我们在监管中要分别风险有效应对。对经营性风险,主要是通过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健全公司治理、完善指标监测体系等措施,促进小贷公司自主经营、自控风险。而对可能产生的社会风险,则要紧紧抓住风险点多方位监管。首先是把好准入关。对投资者参与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除了省办设定的准入条件,我们要求所有投资人必须出具资金来源说明及相关证明资料,确保资金来源的合法性,从源头防范风险。对增资扩股过程中出现的新股东,比照新设立机构的要求,对新股东(出资人)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其次是把好日常监督关。自2009年元月份起,我县就对首家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建立了定期报送经营报表制度,省里的监管办法出台后,我县对其实行了全面非现场审核及账户备案管理。定期与开户行进行信息交流,并对小额贷款公司合规经营情况进行抽查,进行风险提示。三是加强现场检查。我县于2009年6月、2010年1月先后两次组织由金融办、财政局、人行、银监、工商等部门参加的现场检查,针对查出的问题全部给予书面反馈并督促整改到位。检查情况进入小贷公司档案资料,作为今后考评的依据。通过现场检查,小贷公司的合规经营意识明显增强,减少了不合规经营现象的出现。

三、积极探索,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完善监管

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工作还是一项新生事物,许多规律还要靠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来不断探索。一是平台监控。如何保证监管信息的真实性,这是我们有效开展非现场审核和现场检查的核心。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市政府金融办的积极推动下,我县开展了小额贷款公司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所有的小额贷款公司都上了信贷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并在这一基础上建设了监管信息平台。目前各公司都在对以前的账目进行补录,并开始通过监管平台报送报表。这一系统的运用将有效提高数据真实性,也将改变我们手工监管的低效率状况。同时,委托银行监控,县政府金融办与小额贷款公司、开户银行签订了三方协议,要求银行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账户的日常管理,按月向金融办通报,及时掌握资金流动情况。二是政策引导。为扶持小贷公司发展,我县出台了小贷公司的优惠政策,小贷公司的地方税留成部分,由财政前两年等额,后三年按50%、40%、30%的比例奖励给企业,用于贷款损失准备,但前提是小贷公司必须合法合规经营。每年兑现政策,必须由金融办签署合法合规经营的评价意见,若小贷公司违规违法经营,将不予返还,增加小贷公司的违规违法成本。三是加强服务。积极推动小额贷款公司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其中华汇小额贷款公司向县联社融入资金1100万元。目前我们正在对监管平台系统进行完善,准备为小额贷款公司内部开展用户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努力为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加强服务达到规范其发展的目的。

由于严格执行省政府监管办法,目前,我县小额贷款公司总体运行良好,能做到“单笔业务不超净资产5%、不超银行基准利率四倍、不吸收公众存款、不跨县域经营”四条红线坚决不踩,投放贷款中“三农”占40.5%;个体工商户占28.7%,小企业占30.7%,并且未出现呆坏账现象,确保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发展。

四、几点体会

(一)高度重视是前提。充分认识到监管是决定试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做好小贷公司监管工作的前提。

(二)政策引导是重点。加强政策引导,营造小额贷款公司良性发展的社会氛围,是做好监管工作的重点。

(三)平台建设是抓手。小额贷款公司管理信息系统保证了各项监管数据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降低了监管成本,是加强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

(四)现场检查是关键。通过现场检查以及查访部分客户,可以真正掌握小额贷款公司的真实经营、管理情况,发现报表上看不到的问题,这是监管工作的重点。

五、建议

(一)加强县级金融办监管力量。加强监管必须要有相应人员,但目前各地金融办建设参差不齐,建议省政府金融办重视县级金融办建设。

(二)帮助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融资问题。目前,小额贷款公司按其注册资本50%融资问题基本不能实现,建议省政府金融办帮助解决。

(三)建议制定明细的违规处罚办法。在监管实际工作中,对小额贷款公司发生的违规业务进行处罚时,难以确定具体的处罚金额,建议省政府金融办制定明细的违规处罚办法。

第四篇:门诊服务质量监管工作分析评价与持续改进表年月

门诊服务质量监管工作内容落实结果分析评价持续改进医院绩效考评和分配方案与门诊服务质量密切挂钩。

医院开放节假日门诊,夜间门诊,实行无休日门诊。

有门诊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措施

有急危重症患者就诊的绿色通道

开展满意度调查

,不断完善门诊服务

有便民措施

公开出诊信息,

提供咨询服务

门诊部主任

第五篇:联系工作实际解放思想 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

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和市委九届九次全会决定,集中两个多月时间,在全省、全市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此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热潮,以思想的大解放实现改革大深化、开放大带动、创新大弘扬、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进步。刚刚结束的全省工商系统“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大会对全系统开展这一活动进行了部署。在安排部署大讨论活动中,省委市委和省局都把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务求实效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对于我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来讲,联系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就是要在正确认识监管与服务关系的基础上,在工作中切实把握好、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把工商行政管理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正确认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

监管与服务,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统一于工商行政管理的全过程。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在性质上,监管是国家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是法律法规赋予的神圣职责,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基本职能。而服务则是政府的“人民”性的具体体现,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由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的必然要求。在本质上,监管是通过“看得见的手”来克服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自由放任的局限性和市场失灵的弊端,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公平公正的环境和保障。服务则是通过观念的更新、职能的转变为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提供条件。在手段上,监管主要通过执行法律法规,来规制监管对象的行为,维护法的尊严和权威。服务则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主要通过市场准入的放宽、工作流程的改进、管理方法的创新等,来为市场主体的发展服务。

同时,监管与服务又是统一的。表现在:一方面,服务离不开监管,不能脱离监管这一基本职能来单纯搞服务,服务是在监管过程中来体现和实现的,监管的性质决定服务的内容。另一方面,监管也离不开服务,监管寓于服务之中,离开服务这一宗旨和导向,监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基础和意义。从总体来看,工商行政管理监管的过程,就是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消费者和经营者的过程。监管也好,服务也好,都是手段,都是载体,都是抓手,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围绕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本职,服务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同指向同一个目的,统一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全过程。任何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认识和观念,都是错误的、有害的。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正确认识监管和服务的关系,在服务中依法加强监管,在监管中体现良好服务,绝不能把监管和服务对立起来。在处理二者的关系上,要注意克服两种思想倾向:一是一讲服务,就削弱监管,放任自流,有法不依。二是一讲监管,就放弃服务,以管理者自居。

二、工作实践中切实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践是理论的目的和归宿。只有在思想认识上廓清监管和服务的关系,才能在实践中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进而言之,在思想认识上廓清监管和服务的关系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工商行政管理的实践。工作实践中切实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就是要在服务中依法加强监管,在监管中体现良好服务。

所谓在服务中依法加强监管,要求我们在坚持服务发展、服务大局、服务改革开放、服务社会和谐、服务小康社会建设这一基本指导思想的前提下,立足本职,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加强监管,防止顾此失彼,防止单纯强调服务而忽视监管的单打一,防止“缺位”和失职。要做到这一点,结合实际,关键是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优化环境与加强监管的关系。近年来,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各地党委政府纷

纷开展了优化环境活动。就其本质而言,优化环境与监管执法不是相悖的关系,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和执法人员片面地理解二者的关系,只讲优化不讲执法,或以优化环境为由放松了监管执法。在注册登记方面,一味地强调招商引资,把关不严,随意开口,留下隐患。在执法方面,放松监管,对违法违章行为处理不到位,打击不力,失职渎职。当然,这与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优化环境的认识误区也有关系,一些地方甚至明文规定某某月为“执法休克月”。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不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反而会使发展环境恶化,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处理好优化环境与加强监管的关系,就是要借助优化环境这个大气候,转变观念,尽心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此基础上,牢记职责,不辱使命,尽职尽责加强监管,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正确处理行风评议与加强监管的关系。行风评议的着眼点,是通过民意监督,发现问题和缺陷,进而采取措施进行纠错,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机关工作作风的改进,其目标取向是职能部门各负其职,各尽其责,维护公平正义,造福人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迎接行风评议,广泛征求企业商户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能够密切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改善与监管对象的关系,发现在队伍作风、履行职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这为改进作风、规范执法提供了前提。评议是手段,转变作风、规范执法、促进职能到位是目的。规范执法不等于削弱执法,更不等于不执法。不能为评议而评议,而要以评议为契机,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履行职能,强化监管执法。否则,因迎接行风评议而忽视监管,不但使评议失去了意义,而且会因监管不到位导致市场混乱,从而失去民意,最终影响行风评议的成绩。三是正确处理强化服务理念与树立法治理念的关系。社会契约论认为,政府是由公民让渡自己的权利,通过订立契约而成立的。政府应代表公意,为公民提供保护和服务。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更是由人民产生的,受人民控制,政府为人民服务,政府对人民负责,政府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奋斗目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政府职能部门,是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树立服务理念,把服务贯穿于工商行政管理的全过程,实现由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的转变。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从“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法治意味着秩序,意味着法律至上,要求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切管理行为,都要以服从法律为最高原则,做到依法治政,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基本准则,政府机关能否做到依法行政和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民主权利的保护,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正确处理强化服务理念与树立法治理念的关系,要求我们在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人民这一根本理念的前提下,切实增强法治观念,在服务中依法加强监管,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甚至徇私枉法,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所谓在监管中体现良好服务,就是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在立足本职的基础上,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开拓发展思路,着眼于以人为本,创新服务措施,拓宽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层次,完善服务机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始终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努力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服务。

一是在履行市场主体注册登记、把好准入关职能作用的过程中体现良好服务。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进工作流程,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方便群众办事。充分利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掌握的企业基本信息和资料,加强综合分析,既为政府宏观决策和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又积极引导企业及时调整投资方向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体到我市来说,我们要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500家重点企业,汽车生产、铝工业、食品工业、煤化工、能源工业、装备制造业等我市优势主导产业,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

光电机一体化、新材料等我市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等三大方面为重点,创新措施、完善制度、加强指导,推进企业调整重组,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对市里确定的重点培育的拟上市企业,要重点帮扶,帮助企业改组改制,完善手续,尽快上市。围绕我市商贸城建设的目标,大力支持物流、会展、金融、文化旅游、中介、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打造“郑州服务”品牌。实行注册登记方面的国民待遇,促进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推进我市招商引资力度和步伐。按照市委九届九次全会关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重点培育新闻出版、广告会展、文化创意、影视动漫等文化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郑州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支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

二是在履行保护消费者利益职能作用的过程中体现良好服务。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面对世界经济疲软、外贸出口困难等因素,我国政府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发展经济的一个基本方针。党的十七大把此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予以进一步明确。内需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组成,消费需求的主体是广大的消费者。在市场交易中,和生产、经营者相比,由于交易信息的不对称性,使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消费者利益受到侵害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要创新维权制度,在履行保护消费者利益职能作用的过程中为消费者服务。关键是建立市场信息包括市场主体信息和市场商品信息披露制度,确保消费者知情权的落实。结合经济户口管理制度的建立,对生产、经营者的信誉情况特别是在生产、经营中有无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虚假广告宣传等情况进行定期公示,使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提供者的情况能够充分了解,做出理性选择。综合商品质量抽检、打假治劣、受理投诉等情况,及时公示市场上商品质量状况,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慎重选择商品。三是在履行商标、广告职能作用的过程中体现良好服务。帮助企业增强商标、广告意识,利用商标、广告战略开拓市场。认真落实《郑州市商标发展战略实施纲要》,建立商标创新帮扶机制,大力宣传商标法律法规和商标知识,帮助企业实施商标战略,加大品牌创新力度,争创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提高企业运用商标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能力,提升我市企业的商誉品牌价值和整体竞争力、影响力。

四是在履行公平竞争执法、打击传销、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等职能作用的过程中体现良好服务。以查处无照经营为例,不能一概取缔了之。要分清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社会危害严重、屡教不改的无照经营行为,要作为执法重点,严厉打击。同时,对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无生活来源人员、残疾人员等弱势群体从事的不涉及安全、危险的服务行业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要督促并协助其办理好相关手续,合法经营。对其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给予人文关怀和帮扶,多为其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在监管中体现良好服务,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树立人性化监管执法的新理念,核心是强化人本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文明执法、和谐执法,根本途径是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提高效能,提高素质。树立人性化监管执法的新理念,就是要转变传统的以管理者自居、高高在上、生冷硬横等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强化人本意识,承认管理相对人的主体地位,尊重其人格,维护其合法权益,提高执法亲和力,营造和谐的执法环境。要通过监管制度的创新和职能、作风的转变以及队伍素质的提高,将人性化监管执法的新理念体现到监管执法的过程中。近年来,在人性化监管执法方面,我们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部分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关系,跳出部门利益的“小圈子”,不以罚款为主要手段和主要目的,针对企业因不懂法而无意违法的实际,推行了首次不罚制和预警提醒告知制,发放提醒告知书30多万份,对企业进行事前预警提醒告知,避免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对无主观恶意的17种一般违法违章行为,以教育为主,限期改正不予罚款。已有2000多家企业被免予处罚。推行了查办案件告知制,执法人员查办案件必须向当事人发放载有当

事人权利、义务的《行政执法告知书》,使当事人了解自己的知情权、监督投诉权、复议诉讼权等权利义务,以有效约束和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减少当事人的对立情绪,接受当事人的监督,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对于被处罚过的企业,实行案件回访制,组织办案人员定期到企业进行回访,教育引导企业增强守法诚信经营意识,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健康良性发展。还推行了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进行关系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前,组织社会有关方面进行听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对行政决策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建立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部门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完善制度,深入开展“两转两提”活动,以此为契机,牢固树立人性化监管执法的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文明执法、和谐执法。

解放思想是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的强大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掀起新一轮更深层次的思想大解放,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继续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的迫切需要。正确认识、切实把握和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内容,是落实总局“四个统一”要求和省局“立足工商抓工商,跳出工商抓工商”工作理念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这次大讨论活动的重大意义,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努力做到在服务中依法加强监管,在监管中体现良好服务,努力把工商行政管理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经典散文段范文下一篇:孩子留面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