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课外阅读方法

2022-08-05

第一篇:初中生课外阅读方法

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评价方法

阅读对于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补充体验,增加积累,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实现人文教育,有着其他任何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课外阅读又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认为,从阅读数量、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建立的合理的评价体系将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学习、掌握和运用母语,切实提高读写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下一些情况,如:缺乏精心组织,内容的选择随意性大;阅读的目的模糊或单一;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缺乏评价体系等等。在这些问题中,最关键、最亟需解决的当数评价了。怎样进行课外阅读教学的评价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阅读数量方面

语文教育专家、文学家刘国正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目前学生阅读的现状,我觉得不容乐观,阅读量太少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多读书是非常重要的。像叶圣陶先生讲的课文无非是一些例子。学生要学会举一反三,学了课文之后,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读其他的文章。这个环节我们做得还很不够。”这些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扩大阅读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关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并列出了20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可见,没有一定的阅读数量,是很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

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也就很难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思维,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为其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分阶段实施。

三年实现阅读量达到300万字的目标,并非易事必须全面考虑:初一到初三的学习任务日益加重,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如果课外阅读的量过大,成为学生的负担,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阅读量不足,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初

一、初二阶段学生的世界观还没形成,知识积累尚不丰富,阅历比较单薄,对社会理解不深等等。

(二)建立个人课外阅读档案制度

除了分阶段实施以外,对于每个学生而言,则必须建立个人的阅读档案,即阅读进程表。这样就便于随时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可随时评价、表扬或督促。

二、阅读习惯方面

好的习惯,将受用终生。好的阅读习惯也将受用终生,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具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现代文的阅读每分钟不少于600字)。

这里的阅读即指默读。

每学期都要进行阅读速度的测试,分期中和期末两次,方案如下:准备A、B、C、D、E、F六份难易适中的现代文阅读材料,每

份材料的字数都在1800-3000之间,每个学生阅读3分钟,读完1800字为合格;读完2100字为良好;读完2400字以上为优秀。

2.默读注重效率。光有速度,没有效率是不行的。况且默读能提高阅读速度。默读是靠视觉和思维活动理解读物内容的,不能出声。默读时,文字信息不必经过听觉而直接由视觉接收,所以默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实验证明,朗读每分钟最快约200字,而默读每分钟最快可达到800字左右,默读的速度是朗读的4倍。朱熹在《读书诀》中有这么一段话。“看文字须要入在里面,猛滚一番,要透彻,方能得脱离。”我理解即是让学生学会默读,开动脑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加工过程。传统教学中强调的熟读精思,其实这就是默读的要求。

因此,默读效率的评价必须结合内容进行,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来考查学生的默读效率。如:主人公是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是否有这样的细节等。通过选择题、辨别题或者是问答的形式来检查学生是否开动脑筋,学会了默读。

3.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这个方面分为两点,即使用普通话情况和阅读的流畅程度。

用普通话朗读可借鉴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法,给一篇文章,准备3分钟,然后朗读,根据读错的个数来确定水平的高低。如果按100分计算,一般错一个扣0.5分,90分及格,95分良好,98分以上为优秀。

流畅朗读的评价可以和普通话的检查相结合,凡是读错、添字、

漏字、停顿不当等均须扣分,以此来衡量学生的流畅程度。

4.摘录和写读后感、书评的习惯。可自行设计、印发《读书笔记本》,其主要内容包括“作者卡片”、“字词库”、“精彩点击”、“读后感”、“成语名言名句林”等五大块内容,明确要求每位同学利用每周的阅读课及课外时间,把所阅读的内容分别加以整理、摘录。语文教师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课外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阅读能力方面

1.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能阅读实用类、文学类、理论类等多种文本;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2.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以上两个方面,完全可以使用阅读理解题—现代文阅读来检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设置一些题目: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③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④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⑤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题目的难度应该偏易,通过检查使学生获得成功感,重在激励学生不断地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从而不

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特别是在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中搜集各种有效信息,并加以整理、选择,归纳、概括,从而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或调查报告。

四、阅读方法方面:

1、撰写读后感。

这个方法有很多老师都会实行。但是,读后感并不好写。最近,我读到吉春亚老师撰写的一篇关于读后感如何写的案例,觉得很不错。题目是《“眼睛”明亮“身材”匀称》,她主要从引、概、议、联、结这几方面来写的,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2、故事演讲法。

最近我正在带领学生读《上下五千年》。林汉达编著的,一个个的故事,能给人很深的启发。于是,我突发奇想,一定要让学生记住书中的一个故事,然后演讲出来。当然,这样一种演讲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比如到低年级同学的班上,演讲给低年级学生听,让低年级学生评价。

3、试卷测验法。

这种方法可能学生最为反感,但是,有一些书是适合采用这种方法的。比如《三国演义》。完全可以让学生写一写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典故什么的。这样的测验虽然学生不一定喜欢,但是,倒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知识,让学生学会怎样将书读细致。

4、后续创作法。

这种方法是让学生续写故事,这种方法适合那些很多的童话故事或小说。有时当然也可以改写。比如说周锐,他不是改写了四大名著吗?其实,学生并不一定改写得比他差。因此,我们完全也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尝试。

总之,有了合理的阅读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保证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才能有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

第二篇: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指导

一、

“读”文本

.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

拿到一篇课外文言文,可以先进行整体的速读,感知全文内容。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都是一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可采用默读或散读的方式,快速了解短文的几个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的基本情节和结局等,从而达到初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的目的。

2、

品读细节,把握人物

课外文言文以故事取胜,了解了文章的主要情节内容后,要想进一步体会文章主旨,自然离不了人物,而把握人物形象则要关注人物描写,尤其是一些细节的描写往往能传达出人物的本质和用心。同学们要注意品读这些细节,如:揣摩人物语言的语气,关注神态的变化,注意动作的指向等,从而明白人物的真正意图。例如语段1:

a/有白日入人家偷画者,方卷出门,主人自外归。贼窘,持画而跪曰:“此小人家祖宗像也,穷极无赖,愿以易米数斗。”主人大笑,嗤其愚妄,挥叱之去,竟不取视。登堂,则所悬赵子昂画失矣。 给我们的启示:不要被表面现象蒙蔽双眼。

b/译文:有个人白天去别人家里偷画,刚拿画出门,主人就从外面回来。贼感到很窘迫,手拿着画跪着说:这幅是我家祖宗的画像,穷的没办法,我愿意用它和你换几斗米。主人听了大笑,嗤笑他愚蠢,挥手呵斥他离去,也不取画观看。主人进了大堂后,发现挂的赵子昂的画消失了。

c/给我们的启示:不要被表面现象蒙蔽双眼。

这则短文中主人的“大笑”“嗤”“挥叱”“竟不取视”等神态、语气,仔细品读,就可发现主人是一个自以为是、易被假象蒙蔽的人。如此,再结合结局,短文的启示意义就凸显而出了。因此,品读人物言行,人物的性格、为人也就了然于心,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也必然顺理成章了。

二、

“圈划”文本

在短文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圈划工作,可使阅读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关注注释,圈划适当

课外文言文一般会给予同学们以下几类注释:人名注释、地名介绍、时间提示、疑难字、词、句解释等,通过这些来帮助同学们疏通文意,理解主旨。但同学们往往在阅读中迅速浏览,

1 一晃而过,等到语意理解不清,再返回重新参照注释。这样一来,时间也浪费了。与其这样,不如及早圈划,为疏通文意、理清人物关系早作准备。 如人名,古文中往往只用名或官职名等来指称,同学们如果不参照注释在短文中将之圈划出来以示区别,极易造成混淆,形成理解的偏差。例如语段2:

a/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b/译文: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浓液,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 文中 “起之为将”“ 起为吮之”的“起”是人名“吴起”,注释中解释了,但有些同学们不关注的话,会将“起”解释为“起用”“起身”等,这就形成了错误的理解。对地名、时间的圈划也如此。对于疑难字词句的解释,则更需要在短文中圈划和注明,以帮助自己更快、更好地疏通文意。如语段3:

a/原文:景公赐晏子狐之白裘,元豹之茈,其赀千金,使梁丘据致之。晏子辞而不受,三反。公曰:“寡人有此二,将欲服之。今夫子不受,寡人不敢服。与其闭藏之,岂如弊之身乎?”晏子曰:“君就赐,使婴修百官之政。君服之上,而使婴服之于下,不可以为教。”固辞而不受。

2 b/译文:景公赏赐晏子白狐大衣,美丽的花纹,价值千金,派梁丘据送给(晏子),晏子推辞不接受,如此三次。景公说:“我有这样的衣服两件,想让你穿它,现在先生不接受,我也不敢穿啊。与其把它放起来,怎么不得上把它穿在身上呢?”晏子说:“您的恩赐,让我修习百官的政事,您在上面穿(这件衣服),而让我在下面穿(这件衣服),不可以教化百官啊”坚决的推辞不接受。

文中的“茈”注释为价值,“弊”注释为“破旧”,“ 不可以为教”注释为“不能教化百官”,如果没有以上注释,同学们很难理解句子的意思,甚至影响到对主旨的感悟。而如果将这些字词句圈划而出,并在语段中作相应的标记,同学们就能快速有效地疏通文意,而不用一而再,再而三地于注释和语段间来回搜寻。

2、

关注人物,圈划言行

课外文言文中人物不多,关系也较简单,但由于是文言,所以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而且文虽短,意却深,主旨的揭示往往比较含蓄。因此,在默读、朗读等的基础上,要注意理清人物关系,分清主次人物。然后,针对主要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适当的圈划;并且针对圈划内容思考人物发出言行的理由、目的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或后果,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为人。如语段4:

a/原文: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b/译文:东坡写的诗文,一写完就被人们传诵。每一篇到了,欧阳修就因为这每一篇诗文终日高兴。前后都像这样。一天,他和他的儿子讨论诗文,欧阳修感叹道:“你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世上的人再也不谈论我了。”崇宁、大观年间,苏轼被贬海南时所做的诗非常盛行,后来的读书人不再有说欧阳修(的诗)了,这时朝廷虽然曾经禁止(苏东坡的诗文),赏钱增加到八十万,(但是)禁的越严传诵的

3 越多,往往凭借着自己有苏东坡的诗多而对别人夸耀自己,士大夫不能诵读苏东坡的诗文便觉得没面子。但是有人说他的诗不雅。[2 1.怎样理解“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 ” 2.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感受到欧阳修什么的品格

3.这篇文段表现了苏东坡诗文的成就,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4.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落 笔 辄 为 人 所 传 诵 5.解释字 类( ) 是( ) 夸( )

6.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此类推”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7.翻译下列句子。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答案:

1、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记住我这句话,30年后,世上的人们更不会谈及我!说的是欧阳修感叹苏东坡后生可畏,已经赶超过做为前辈的自己,人们已经将目光与焦点从老一辈人聚焦到了新一代后辈的身上。表现出欧阳修善于奖掖人才、提拔后辈的开阔胸襟。

2、因看到别人诗文成就高而感到高兴,表现出欧阳修关心后辈人才,心胸开阔的品格。

3、在写法上采用侧面反衬的手法表现苏东坡的诗文成就。作者没有正面说苏东坡诗文如何如何,而是通过欧阳修的预言,崇宁、大观年间士大夫争诵苏东坡诗文禁而不止的事实来反衬。

4、落 笔 / 辄 为 人 所 传 诵

5、解释字

类( 像) 是( 这) 夸( 炫耀,夸耀)

6、感受到了欧阳公谦虚的心理。

7、士大夫不能朗诵东坡的诗,便觉得自己气短。

同学们先圈划出文中欧阳修的言行,再加以分析。如:欧阳修面对苏东坡的文章表现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通过圈划思考明白了欧阳修对苏东坡的欣赏 ;又通过对他的语言描写的圈划弄清了欧阳修对苏东坡的赞叹之情,如此一位胸襟开阔的大文豪的形象就活在同学们心中了。 另外,也不要忽视对次要人物的言行和表现进行圈划,因为次要人物往往对主要人物起到衬托的作用。如:《东坡诗文》中“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这句话如果能够圈划分析的话,就不难发现是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赞扬了苏东坡的文学造诣。

3、

关注议论,圈划中心

有些短文在故事情节结束后会出现一些议论性的语句,有反问语气的,有感叹语气的,有评论语气的,等等。圈划这样的语句,可以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感悟文章中心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如语段5:

a/原文: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b/译文:有个瞎子经过一条干涸的小溪,在桥上突然失手坠落。他两手攀住桥栏,胆战心惊地抓得紧紧的,自认为一旦失手,一定会坠入深渊。过路的人告诉他说“别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实地了。”瞎子不相信,握紧桥栏大声呼号。过了很久,力气渐渐消失了,失手坠落在地上,于是他嘲笑自己说:“嘻!早知道下面就是实地,何必让自己辛苦这么久呢?”

道路本来是平坦的,可是了陷入空想,抓住某点感受,就自恐命危的人,看涸溪(2张)到这个瞎子可以省悟了

5 吧! 道理

c/启示:这则寓言它告诫人们,不要固执己见,作茧自缚,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勇于探索创新。

文末的“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就是一句感叹语气的议论性语句,在阅读中圈划,就可以概括出“为人处事不要固执己见,作茧自缚,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勇于探索创新”的启示。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三、 疏通文本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思想内容,对于短文中出现(注释中未出现)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也要学会适当的方法,从而更好地疏通文意,为把握人物,感悟中心服务。

1、

掌握关键字词的含义

首先,平时要注意进行课内到课外的迁移,也就是将课内所学的关键实词的含义充分掌握,然后熟练地运用到课外文言文中。如:常见的“使”、“为”、“去”“易”等的几种常用意义熟记于心,碰到具体语句选择适合的意义。还比如常见的一些通假字,也要了然于心。 其次,要学会采用双音节词来解释单音节词。这种方法可能会出现一个单音节词可用多个不同意义的双音节词来解释,并结合具体语境或前后文关系,选择一个合适的词。如语段3中:“晏子辞而不受”的“辞”有“告辞”、“推辞”、“辞退”等多种解释,结合具体语境,应为“推辞”。

再次,注意文中词性的转换。虽然初中阶段并不强调同学们掌握文言文的词性,同学们要对此有意识。如:名词转换为动词,形容词转换为动词,名词转换为状语等,了解词性的转换,对于更好地疏通文意还是很有必要的。

2、

积累特殊的文言句式

首先,同学们要熟悉熟悉一些常见的固定句式,了解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标志。如:

判断句:用于表示判断的词常有“„者,„也”、“„者”、“„也”等

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何、安、焉)等,疑问语气词(乎、耶、邪)等

被动句:被动词(于、为、为„所)等

否定句:否定词(不、未、非、无、否)等

其它还有“乃”“为”“非”“悉”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第三篇: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指导 曹培丽

初中文言文是同学们学习中的难点。老师在教学中不是过于死抠字、词、句而显得呆板、缺乏生机,就是流于形式而显得浮夸、不扎实;同学们在学习中对于这些"之乎者也"的文字兴趣也不大,甚至感到头疼。这样一来,往往课内文言文最终以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的需要。如此,也势必影响了同学们们对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因此,如何走出这样一个困境,真正体会古人的思想情感,领悟文章的时代意义和指导意义,感受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呢?

一、

"读"文本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对于课外文言文更是离不了"读",通过不同方式的"读",由易到难,由整体到局部,由现象到本质地把握文本,领悟主旨,并从中获得启示。 .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

许多同学们在阅读中急急忙忙,囫囵吞枣,抓到题目,再回头看文本,找答案。事实上这样做只能是事倍功半,既浪费时间,又抓不到要点。所以,拿到一篇课外文言文,可以先进行整体的速读,感知全文内容。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都是一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可采用默读或散读的方式,快速了解短文的几个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的基本情节和结局等,从而达到初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的目的。

2、 精读语句,正确停顿

面对一篇陌生的文言课文,许多同学们缺乏耐心来疏通文本内容。尤其是一些语句内的停顿往往被忽略了,从而造成阅读的障碍或歧义。如何正确处理停顿?当然首推朗读。采用一定的朗读方法反复朗读,感受恰当而必要的句读,理清句子内部的层次和关系,从而深入了解文意。

3、 品读细节,把握人物

课外文言文以故事取胜,了解了文章的主要情节内容后,要想进一步体会文章主旨,自然离不了人物,而把握人物形象则要关注人物描写,尤其是一些细节的描写往往能传达出人物的本质和用心。同学们要注意品读这些细节,如:揣摩人物语言的语气,关注神态的变化,注意动作的指向等,从而明白人物的真正意图。例如语段1:

有白日入人家偷画者,方卷出门,主人自外归。贼窘,持画而跪曰:"此小人家祖宗像也,穷极无赖,愿以易米数斗。"主人大笑,嗤其愚妄,挥叱之去,竟不取视。登堂,则所悬赵子昂画失矣。

这则短文中主人的"大笑""嗤""挥叱""竟不取视"等神态、语气,仔细品读,就可发现主人是一个自以为是、易被假象蒙蔽的人。如此,再结合结局,短文的启示意义就凸显而出了。因此,品读人物言行,人物的性格、为人也就了然于心,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也必然顺理成章了。

二、

"圈划"文本

前面提到阅读中要整体把握,这是针对短文的大致意思,要准确理解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局部和细节也是不容忽视的,甚至一些看似平淡的叙述性语句也不能马虎,否则会出现理解的偏差。基于此,同学们们在短文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圈划工作,可使阅读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关注注释,圈划适当

课外文言文一般会给予同学们以下几类注释:人名注释、地名介绍、时间提示、疑难字、词、句解释等,通过这些来帮助同学们疏通文意,理解主旨。但同学们往往在阅读中迅速浏览,一晃而过,等到语意理解不清,再返回重新参照注释。这样一来,时间也浪费了。与其这样,不如及早圈划,为疏通文意、理清人物关系早作准备。

如人名,古文中往往只用名或官职名等来指称,同学们如果不参照注释在短文中将之圈划出来以示区别,极易造成混淆,形成理解的偏差。例如语段2: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中 "起之为将"" 起为吮之"的"起"是人名"吴起",注释中解释了,但有些同学们不关注的话,会将"起"解释为"起用""起身"等,这就形成了错误的理解。对地名、时间的圈划也如此。

对于疑难字词句的解释,则更需要在短文中圈划和注明,以帮助自己更快、更好地疏通文意。如语段3:

景公赐晏子狐之白裘,元豹之茈,其赀千金,使梁丘据致之。晏子辞而不受,三反。公曰:"寡人有此二,将欲服之。今夫子不受,寡人不敢服。与其闭藏之,岂如弊之身乎?"晏子曰:"君就赐,使婴修百官之政。君服之上,而使婴服之于下,不可以为教。"固辞而不受。

文中的"茈"注释为价值,"弊"注释为"破旧"," 不可以为教"注释为"不能教化百官",如果没有以上注释,同学们很难理解句子的意思,甚至影响到对主旨的感悟。而如果将这些字词句圈划而出,并在语段中作相应的标记,同学们就能快速有效地疏通文意,而不用一而再,再而三地于注释和语段间来回搜寻。

2、 关注人物,圈划言行

课外文言文中人物不多,关系也较简单,但由于是文言,所以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而且文虽短,意却深,主旨的揭示往往比较含蓄。因此,在默读、朗读等的基础上,要注意理清人物关系,分清主次人物。然后,针对主要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适当的圈划;并且针对圈划内容思考人物发出言行的理由、目的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或后果,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为人。如语段4: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同学们先圈划出文中欧阳修的言行,再加以分析。如:欧阳修面对苏东坡的文章表现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通过圈划思考明白了欧阳修对苏东坡的欣赏 ;又通过对他的语言描写的圈划弄清了欧阳修对苏东坡的赞叹之情,如此一位胸襟开阔的大文豪的形象就活在同学们心中了。

另外,也不要忽视对次要人物的言行和表现进行圈划,因为次要人物往往对主要人物起到衬托的作用。如:《东坡诗文》中"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这句话如果能够圈划分析的话,就不难发现是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赞扬了苏东坡的文学造诣。

3、 关注议论,圈划中心

有些短文在故事情节结束后会出现一些议论性的语句,有反问语气的,有感叹语气的,有评论语气的,等等。圈划这样的语句,可以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感悟文章中心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如语段5: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文末的"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就是一句感叹语气的议论性语句,在阅读中圈划,就可以概括出"为人处事不要固执己见,作茧自缚,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勇于探索创新"的启示。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三、 疏通文本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思想内容,对于短文中出现(注释中未出现)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也要学会适当的方法,从而更好地疏通文意,为把握人物,感悟中心服务。

1、 掌握关键字词的含义

文言文中需要初中同学们掌握的字词并不特别疑难,只是有些同学会由于缺乏正确的方法而缺少自信,还未尝试,首先就畏难而退了。实际上掌握一定的方法,理解并非难事。

首先,平时要注意进行课内到课外的迁移,也就是将课内所学的关键实词的含义充分掌握,然后熟练地运用到课外文言文中。如:常见的"使"、"为"、"去""易"等的几种常用意义熟记于心,碰到具体语句选择适合的意义。还比如常见的一些通假字,也要了然于心。

其次,要学会采用双音节词来解释单音节词。这种方法可能会出现一个单音节词可用多个不同意义的双音节词来解释,并结合具体语境或前后文关系,选择一个合适的词。如语段3中:"晏子辞而不受"的"辞"有"告辞"、"推辞"、"辞退"等多种解释,结合具体语境,应为"推辞"。

再次,注意文中词性的转换。虽然初中阶段并不强调同学们掌握文言文的词性,同学们要对此有意识。如:名词转换为动词,形容词转换为动词,名词转换为状语等,了解词性的转换,对于更好地疏通文意还是很有必要的。

2、 积累特殊的文言句式

字词的含义理解了,并不代表同学们能顺畅地疏通文意了,还进行句子解释的指导。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子有固定的句式或句型,只要同学们熟练掌握,句意的疏通问题将迎刃而解。

首先,同学们要熟悉熟悉一些常见的固定句式,了解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标志。如:

判断句:用于表示判断的词常有"...者,...也"、"...者"、"...也"等

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何、安、焉)等,疑问语气词(乎、耶、邪)等

被动句:被动词(于、为、为...所)等

否定句:否定词(不、未、非、无、否)等

其它还有"乃""为""非""悉"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其次,学会调整倒装的成份。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数量词后置等,让同学们学会调整语序,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再次,养成主动补充省略成份的习惯。如有些语句主语省略、宾语省略、量词省略,等等,教师要指导同学们联系上下文,作出恰当的补充,使句子意思完整。

以上是对如何提高初中同学们课外文言文阅读水平的一些建议,这些方法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综合运用的。同学们在学习中不能心浮气躁,而应掌握正确的方法,沉入文本,认真阅读,积极思考,那么对古人的文字的理解和感悟也能水到渠成了。

第四篇:初中生课外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但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实在令人担忧。两年前我曾经对自己学校的初二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面窄、时间短、量少、不得法。60%多学生喜欢看卡通、漫画、言情、武侠小说,超过了其他类型的人数,其次为文学名著,而阅读科技类书籍及报刊杂志的学生相对减少。中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少得可怜,42%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3小时以上,25%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2小时以上,28%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l-2小时,甚至还有15%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对于鲁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吴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这几位作家的作品,阅读过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高,但我们了解到,其实,对于这些名家,他们也仅仅看过少量的几篇文章,根本谈不上深入的了解。此外,对于一些外国作家,却只有少部分学生阅读过。可见,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阅读的深度也不够。因此,如果语文教师在注重课内阅读的同时还不加强课外阅读的引导、督促、指导工作,那么,语文教学只会走向死角,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也只是一纸空文。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并形成学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和教科书固然重要,但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内容上传授的知识都是很有限的,它们的任务主要也只能是起示范和引导作用,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来自大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课外阅读,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妙世界。它指导学生认识人生,热爱生活;它召唤学生张开思考的风帆,在书海中遨游;它启迪学生仰以察古,俯以观今,寻求信仰的力量、精神的支柱;它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发展个性,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初中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见,课外阅读举足轻重。

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呢? 一.保证阅读时间 养成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作过的一个估算:初中学生一个钟头可以阅读一万字,即使费点心思的,一个钟头也可以阅读5000字,一本大约10万字的书,每天只读一个钟头,20天就可以读完,一年可以读18本,中学三年可以读54本,再加上两个假期,以八个星期算,每天读三个钟头,三年又可以读24本,总共78本,78000000字。这样我们不仅能完成上面所列的阅读内容,还有时间反复咀嚼精华,不断深化。所以“只要坚持不懈,成绩是很可观的”。虽然我们没有叶先生所讲的那样充足时间,但我们可以让学生保证每天30分钟读书,为了不让这一点流于形式,要求学生们每天阅读课外书不少于2000字,作不少于200字的读书笔记,摘录你认为写得好的精彩语段、章节,并让家长、同学监督签字。“学生并非不愿读书,也并非真的没有时间”。如果合理利用时间,确实对学生良好阅读状态的保证,阅读氛围的形成,对培养阅读兴趣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对课外阅读的带动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选择适当读物 提高阅读质量

语文课外读物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必须与学生的文化层次、思想水平相适应,必须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时代的发展。回首人类文坛,群星闪耀,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审视当今出版物,鱼目混杂,美丑同在。怎样从这既多又杂的作品中,选出品位高、质量好的书,使学生获得有益的知识营养和精神食粮呢? 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仍爱幻想,这就意味着他们仍爱读带幻想的故事,如童话、科幻小说等,好奇又是他们的一大天性,因此可推荐他们读一些探险和探秘的故事;此阶段,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还可读一些具体形象的故事、寓言等。初二年级,学生们的思维已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想发展,特别是初二年级下学期及初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占较大比例,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水准已有较大发展,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此阶段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千古传诵的经典美文,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上课的过程中,可经常结合教学,向学生推荐与课文有关的文章或书籍,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就让学生看鲁迅的《朝花夕拾》;上《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推荐他们阅读《名人传》,教《荒岛余生》时,让他们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等等。这样学生从这些书中扩大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尝到了课外阅读的甜头,就主动找书阅读了,有时候不要我去介绍,他们就能把有关课文的章节内容了解得清清楚楚。

为了让学生感受时代气息,便于近距离赏析模仿,可以推荐他们阅读的期刊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小小说选刊》等。

不得不引起语文教师重视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以丰富的内容体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在紧跟时代脚步的同时,提高自身修养,在时尚开放的网络文化中汲取营养,在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中健康成长。

三.指导阅读方法 争取最佳效果

读思结合,特别是集体之间的交流探讨,对于阅读内容的深入,阅读氛围的营造,阅读习惯的养成都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放声读,将书面语言转化成口头语言,这是最普通,也是用得最多的一种组织形式。因其方便灵活,自主性强,深受师生欢迎。但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一学生)自觉性不太高,如对这一方式把握不好,容易流于形式,学生读书只是应差事,导致学生对所读材料缺乏深入的思考,“读而不思则罔”。所以读与思相结合, 也就是能对所读书的思想内容有所感悟。我们经常利用语文阅读课或实践活动课让同学们把前一段时间阅读完的作品就其“怎样写的”各抒己见,可以是一部作品的不同方面,如《格列佛游记》的大胆想象,幽默的语言,对当时社会和人类自己的反讽批判,也可以是不同作品的同一方面,如通过比较《围城》和《骆驼祥子》体会钱钟书和老舍的不同语言风格;通过读《名人传》《童年》谈谈怎样做人等。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作者、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种视界的融通,因此,要鼓励学生随时记下“智慧的火花”。一批注摘抄。这基本是与阅读同步完成的,可不要小瞧这些小笔墨,它往往是探寻某个关键问题的钥匙,是发现知识宝藏的洞口,是大彻大悟的前奏。至于摘抄,可建议学生准备阅读记录本以便识记和整理,书读得越多,摘抄也越多,老师可以每星期检查一次,养成习惯就好了。二是写读后感。读完一本书,总有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把这些想法及时地有意识地记下来,就是读后感。这是批注摘抄的深入和细化,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三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缩写、故事新编„„我们每学期利用作文课至少安排三到五次这种专项训练,既可以展示阅读效果,又能调动同学们进一步的阅读积极性。如指导学生把《泰戈尔诗选》中的一些小诗改成散文,仿《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写家乡的风土人情,想象自己就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续写一段故事,故事新编有《阿廖沙来到我们中间》、《新西游记》、„„在各种类型的写作中,学生既丰富了原作品又加深了自己的理解。对原作的再创造使他们不自觉的模仿原作的语言风格、叙事技巧,潜移默化地领悟了阅读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反过来由于亲身体验了写作的甘苦,才更易于感悟语言大师们驾驭文字的高妙。

四.实施多元评价 促进阅读理解

教师每周一次适当地检查学生的阅读记录本,形成评优奖励的制度。在课外阅读组织指导中,也可尝试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伙伴,并组建课外阅读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或交流,并进行多种形式的评比,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这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竞赛,不仅引发同学们的良性竞争,还有利于同组成员间的相互鼓励,维持对课外阅读的长久兴趣。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我们知道,只有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阅读成果的舞台,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才能更好激励学生多读书。因此,我们常常开展“手抄报比赛”“古诗朗诵擂台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培养兴趣。

课外阅读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比如有一些课文往往以有限的文字反映一个片断或故事,而其背景又是非常复杂的,如果阅读了有关背景材料,则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如《荒岛余生》、《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等。可见,适当发散性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心理空间,为学生解读语言文字,领悟相关内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其次,课外阅读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培养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有同学在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就提出,既然作者说要耐心等待时机的成熟,为什么自己要在决斗中丧生?„„更令人欣慰的是,同学们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兴趣,文学的品味也提高了。课余,同学们常常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大谈读书的体会,有时还争得面红耳赤;同学们所读作品也渐渐远离武侠、言情之类,阅读的范围更广泛,品味更高雅了。不少同学一有空就逛书店,选名著,甚至已有学生开始涉猎托尔斯泰等世界级文豪的作品了,这对初中生来说,不能不说是可喜的现象。

再次,学生不断形成鉴别批判能力,对于美丑的鉴别,对于民族文化、流行文化的分析等都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新的认识。比如学了《丑小鸭》之后,他们会联系作者安徒生的生平经历,确定只有在努力奋斗之后才会赢来美好的未来的信念;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们思考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实践证明,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二课堂,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良好方法。

初中生课外阅读

一、激发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强化剂,能调动内在的潜力,所以要让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兴趣。如何激发兴趣?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之前,先印发名言警句,对学生晓之以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其重视课外阅读。

如“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东汉•刘向),“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国•沙士比亚);“一本好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瑞士•凯勒);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等,指明阅读的重要性。或者在教室或阅览室张贴名言警句,唤起学生对书的热爱。

还可以鼓励学生选取有关书的格言作为座右铭,张贴于家中自己读书的房间,时时警策自己多读书,读好书。还应该利用初中学生对名人的崇拜心理,选取名著名篇对其动之以情。如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鲁迅的作品、朱自清的作品等,教师可首先向学生推荐。对故事性强的作品,如《水浒传》,可以介绍其中有趣的情节,如武松打虎;对语言优美的作品,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可以朗诵优美的一段。用这种方式以唤起学生非睹不可的强烈欲望。 从名著名篇入手,开启学生课外阅读之旅。

二、明确阅读要求

1、规定课外阅读的底线,部分规定课外阅读的内容。介于初中学生年龄小,自觉性差,应规定课外阅读的底线,部分规定课外阅读的内容。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底线是多少?新大纲规定,初中学生“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具体到每一天,每天至少阅读两千字以上。我班规定:每个同学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阅读量不少于5000字(约10页),部分规定课外阅读的内容即应采取必读内容与自选内容相结合的方法。必读内容如何选取呢?见“推荐阅读的书目”。

2、读写结合,课外阅读的特点是:范围广、内容杂、数量多、随意性大。学生如不掌握适当的阅读方法,很可能读了就忘,徒劳无益;同时教师如没有适当的检查督促,课外阅读很可能流于形式,部分学生甚至可能不予完成。因此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应采取读写结合的方法,要求学生在完成读的任务的同时完成:必读作品,作批注。随读随在字里行间加上各种符号,在正文上下、两旁加批注,以助理解和记忆。文学作品作摘抄。将读物中的名言警句、优美词句、重要段落抄写在笔记本上以便日后查阅、使用。名著写读书笔记。具体包括读后感、评论等。具体内容见《初中生课外阅读计划》。

3、开展活动,为使读书活动顺利开展,可适当组织开展一些活动,如:知识竞赛、练笔交流会、办课外阅读手抄报等。(手抄报具体要求见:《康乐班班报出版说明》)

4、落实检查,课外阅读是否收到好效果,检查督促是关键。对课外阅读要经常检查、督促、评价。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等要经常检查,以督促学生形成习惯。具体内容见《初中生课外阅读计划》。

三、指导阅读的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对于提高阅读效益、培养学生用心专注、刻苦钻研、顽强学习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起重要的作用。

具体的方法是:

①指导精读。精读,就是精思熟读。读法和要求是:扫清文字障碍弄清句段含义领会全文中心,这就是说,精读要从部分到整体,由整体到部分,反复研读,领悟精义。

②指导速读。速读,就是快速阅读,整体把握。做法和要求是:筛选重点把握重点语段总观整篇要旨授予直接阅读法和整体认知法,不断提高速度的能力。精读的目的是学习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为今后工作和深造奠定基础,速读的目的是拓展视野,丰富知识。

③指导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是治学科研的基本功,它形式多样,需要根据阅读的目的要求,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习惯自行选择。

四.阅读方式:研究性学习

每周开出一节课做阅读指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老师给予一定的评价。

(一)阅读理解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过程的评价。整学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要注意综合考察以下几项主要内容:①拥有丰富、广泛、准确词汇量的程度;②领会逐步扩大意义单位的程度;③筛选关键词句和理解主要意思程度;④理清事情的发展顺序程度;⑤回忆重要情节的程度;⑥用自己的话对读物准确、完整的概括的程度;⑦对阅读内容评价的程度。

(二)重视评价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欣赏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可着重对以下三个要素综合考察:①形象与意境;②情感与意义指向;③语言技巧。

(三)注意在综合实践和研究性阅读中,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1世纪知识的快速累积与替代更新将超过以往,死记硬背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学习要求,取而代之的将是资料的发集、整合、应用与创新的能力,只有善于学习并终身学习的人,才不会被淘汰。而这种能力的形成,首先应该是从小培养阅读习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辛苦点,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领路人;学生要辛苦点,从课外读物中吸取丰厚的养分,使自己这棵幼苗茁壮成长。

第五篇:初中生课外阅读

初中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一、文学类

此类书注重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在切实吸引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前提下,促使学生对社会与人生进行全面的观察、细腻的体味、深入的思考,并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中润泽文字、涵养心灵。

★基本书目

《三国演义》罗贯中

《水浒传》施耐庵

《西游记》吴承恩

《红楼梦》 曹雪芹

《中国神话传说》,袁珂,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唐诗三百首详析》,喻守真编著,中华书局

《唐宋词一百首》,胡云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古文观止译注》(修订本),阴法鲁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聊斋志异》,蒲松龄,人民文学出版社

《朝花夕拾》,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

《朱自清散文选集》,蔡清富编,百花文艺出版社

《呼兰河传》,萧红,中国青年出版社

《骆驼祥子》老舍

《子夜》 茅盾

《家》巴金

《草房子》,曹文轩,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射雕英雄传》,金庸,广州出版社

《艾青诗选》,王晓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繁星·春水》冰心

《海子的诗》,海子,人民文学出版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汝龙译

《老人与海》(美)海明威 赵少伟译

《挪威的森林》(日)村上春树 林少华译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王永年译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赵少侯译

《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叶冬心译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德]古斯塔夫·斯威布著,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新月集·飞鸟集》,[印]泰戈尔著,郑振铎译,中华书局

《童年·少年·青年》,[俄]列夫·托尔斯泰著,草婴译,现代出版社

《哈利·波特系列》,[英]J.K.罗琳著,马爱农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英]查尔斯·兰姆著、玛丽·兰姆改写,萧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泰戈尔诗选》冰心、郑振铎等译

★拓展书目

《山海经译注》(全二册),陈成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余冠英推荐古代民歌》,侯明注释,广陵书社

《古诗今选》,程千帆、沈祖棻,凤凰出版社

《今古奇观》,抱瓮老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我的乡土我的国》,谢宏军,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民文学出版社

《认得几个字》,张大春,上海人民出版社

《猎人们》,朱天心,新星出版社

《诗歌读本 初中卷》,钱理群、洪子诚主编,西渡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朦胧诗新编》,洪子诚、程光炜选编,长江文艺出版社

《台湾现代诗选》,刘登翰编选,春风文艺出版社

《意大利童话》,[意]伊塔洛·卡尔维诺著,文诤、马箭飞等译,译林出版社

《格列佛游记》,[英]乔纳森·斯威夫特著,杨昊成译,译林出版社

《动物庄园》,[英]乔治·奥威尔著,隗静秋译,上海三联书店

《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著,祝庆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英]柯南·道尔,中央编译出版社

《追风筝的人》,[美]胡赛尼著,李继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纳尼亚传奇》,[英] C.S.刘易斯著,米友梅等译,译林出版社

《彭斯诗选》,[英]彭斯著,王佐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蓝色记忆的年代——外国诗歌精选》,张永义编,中国华侨出版社

《外国短篇小说经典 100篇》,欧·亨利等著,王永年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二、历史

此类书涉及中外历史经典著作、传记类作品及一些历史随笔作品,聚焦历史中的人物与故事,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注重历史眼光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复杂与丰富,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基本书目

《上下五千年》,林汉达、曹余章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从远古到现代》,[英]恩斯特·贡布里希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明的溪流》,[英]H.G.威尔斯著,袁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奥]斯蒂芬·茨威格著,舒昌善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拓展书目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吴涵碧,新世界出版社

《日落九世纪》,赵益,江苏文艺出版社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海关出版社

《上学记》,何兆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巨流河》,齐邦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我认识的鬼子兵》,方军,山东画报出版社

《毛以后的中国》,刘香成,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宽容》,[美]房龙著,迮卫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安妮日记》,[德]安妮·弗兰克著,何纵译,北方文艺出版社

《改变世界的 100幅地图》,[英]杰里米·哈伍德著,孙吉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哲学类

此类书从启蒙性质的东西方哲学史与普及读物切入,涉及西哲与中国古典哲思作品,也包含

帮助初中生认识自我的读物,引导初中生初步追寻思辨的奥妙,探求美好生活。

★基本书目

《论语注译》,孙钦善,凤凰出版社

《大学中庸译注》,王文锦,中华书局

《庄子说》,蔡志忠,商务印书馆

《苏菲的世界》,[挪威]乔斯坦·贾德著,萧宝森译,作家出版社

《生命中的大问题: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德]尤莉亚·克诺普著,李欣译,龙门书局

★拓展书目

《东方哲学的故事》,[英]L.A.贝克著,傅永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佛本生故事选》, 郭良鋆、黄宝生,人民文学出版社

《公案百则——禅的智慧》,陈耳东,中华书局

《儿童哲学智慧书》,[法]奥斯卡·柏尼菲,接力出版社

《献给非哲学家的小哲学》,[法]阿尔贝·雅卡尔、于盖特·普拉内斯著,周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法]拉贝、毕奇著,潘林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美]彼得·史比尔著,李威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青春对话》,[日]池田大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四、科学类

此类书涉及科学基础知识、科学家传记与科学史,也涉及一些热门领域的重要科普作品。既

注重科学常识的普及,又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使之逐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与习惯。

★基本书目

《科学发现纵横谈》,王梓坤,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不知道的世界:数学篇》,李毓佩,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科学的旅程》,[美 ]雷·斯潘根贝格、黛安娜·莫泽著,郭奕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你知道吗?——现代科学中的 100个问题》,[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著,科学普及出版社 《疯狂实验史》,[瑞士]雷托·U.施奈德著,许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贝蒂娜·施蒂克尔编,张荣昌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别闹了,费曼先生》,[美]R.费曼著,吴程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居里夫人传》,[法]艾芙·居里著,左明彻译,商务印书馆

★拓展书目

《从电子到宇宙》,顾均正,天地出版社

《一次看懂自然科学》,刘炯朗,山西人民出版社

《数学的故事》,[美]理查德·曼凯维奇著,冯速等译,海南出版社

《普通人的物理世界》,[美]罗杰·S.琼斯著,明然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美]西奥多·格雷著,陈沛然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基因的故事》,王莉江、苑华毅、陈章良,北京大学出版社

《神秘的宇宙》,[美]卡尔·萨根著,周秋麟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未来世界的 100种变化》,[德]布凌格主编,王河新等译,科学出版社

《可怕的科学》,[英] 尼克·阿诺德著,阎庚等译,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眷恋昆虫》,[美]托马斯·艾斯纳著,虞国跃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大自然的猎人:生物学家威尔逊自传》,[美]爱德华·威尔逊著,杨玉龄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所罗门王的指环》,[奥] 康拉德·洛伦茨著,刘志良译,中信出版社

五、社科类

此类书尽可能从各个维度展现个人与身边世界的联系,既指向历史背景下的国人思维与行事

传统,也通过一些传记与随笔映射社会发展,让学生初步了解社会的运作,认识社会的多元,帮助初中生提升融入社会生活的技能,从而走出书本知识,走进真实世界。

★基本书目

《写给中学生的心理学》,崔丽娟、邹玉梅,北京大学出版社

《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英]艾伦·麦克法兰著,管可秾、严潇潇译,商务印书馆 《奇拉的漫画经济教科书:简单易懂的经济学原理》,[韩]崔先圭著,孙羽译,九州出版社

《美国学生社会技能训练手册》,[美]达林·曼尼克斯著,刘建芳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拓展书目

《吾国与吾民》,林语堂,江苏文艺出版社

《直道待人》,潘光旦,北京大学出版社

《做最好的自己》,李开复,人民出版社

《天地九重》,杨利伟,解放军出版社

《写给未出世的你》,[法]阿尔贝·雅卡尔著,赵苏影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每天懂一点好玩心理学》,[日]原田玲仁著,郭勇译,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美]肖恩·柯维著,陈允明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怀斯曼生存手册》,[英]约翰·怀斯曼著, 张万伟、于靖蓉译,北方文艺出版社

《DK人类大百科》,[英]DK出版社、[美]史密森尼学会著,王绍婷、吴光亚译,新世纪出版社

六、艺术类

此类书从艺术观念与艺术史切入,涉及艺术各门类,兼及艺术家传记及艺术社会学等内容,

既注重呈现各艺术领域的概貌,又注重呈现美感,让初中生通过阅读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基本书目

《中华民间艺术大观》,张仃,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启功给你讲书法》,启功,中华书局

《丰子恺漫画选》,丰子恺绘,海豚出版社

《牛津艺术史:中国艺术》,[英]柯律格著,刘颖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法]弗朗索瓦·芭布 -高尔著,丁小会译,中信出版社

拓展书目

《从梅花说到美》,丰子恺等著,天地出版社

《美的盛宴》,李晓、曾逐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对话大师:童心解读中外经典美术名作》,罗彦军,重庆出版社

《一画一世界:教你读懂中国画》,罗淑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书法》,陈廷祐,五洲传播出版社

《中国小品建筑十讲》,楼庆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图说老绝活》,矫友田,金城出版社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间艺术》,杨素梅,中国华侨出版社

《中乐寻踪》,辛丰年,辽宁教育出版社

《青花瓷》,方文山,作家出版社

《最美的音乐史》,[德]鲁道夫·赫富特纳著,王泰智等译,山西人民出版社

《西方古典音乐入门》,郝澎,南海出版公司

《天才疯子——达利画传》,程波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造梦的雨果》,[美]布莱恩·赛兹尼克著,黄觉译,接力出版社

《近世西洋十大音乐家故事》,丰子恺,湖南文艺出版社

《贝多芬传》,[法]罗曼·罗兰著,傅雷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邓肯自传》,[美]伊莎多拉·邓肯著,张敏译,花城出版社

七、博物类

此类书强调广见与杂闻,注重趣味性,关注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等传统文化中饶有兴味的细

节,同时涉及自然、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博识,让学生在“悦读”中开阔视野,产生探索外部世界的兴趣,逐渐培养开放的胸襟与通达的情怀。

★基本书目

《中国细节》,孙欢主编,上海咬文嚼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中国风土人情》,程麻编著,商务印书馆

《一只萤火虫的旅行》,付新华,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梦想家的 100张旅行地图:中国篇》,《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系列》编委会编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希利尔讲世界地理》,[美]V.M.希利尔著,黄春豪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昆虫记》,[法]法布尔著,王光译,作家出版社

《大自然的文字》,[俄]伊林、谢加尔著,沈念驹译,浙江文艺出版社

《发现之旅》,[英]托尼·赖斯编著,林洁盈译,商务印书馆

拓展书目

《诗经里的那些动物》,林赶秋,重庆大学出版社

《唐诗植物图鉴》,王士祥、胡国平等,中州古籍出版社

《鸟兽草木虫鱼》,贾祖璋等,天地出版社

《中华风俗历》,陈果夫著,卢红芹、王歌编译,凤凰出版社

《中国风俗丛谈》,齐如山,辽宁教育出版社

《忆往说趣》,王世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当戏楼已成往事》,艾绍强编,商务印书馆

《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任祥,新星出版社

《常见野花》,汪劲武,中国林业出版社

《中国的创造精神——中国的 100个世界第一》,[英 ]R.K.G.坦普尔著,陈养正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航海日记》,[英]达尔文著,OPEN工作室编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大自然的日历》,[俄]米·普里什文著,潘安荣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

《我们周围的仙境》,[美]奥帕尔·怀特利著,张宓译,中国戏剧出版社

《自然的故事》,[法]法布尔著,王力编译,北京燕山出版社

《国家地理探索——濒危动物》,[美]桑德拉·帕斯特著,唐子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不列颠图解科学丛书:环境》,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霍星辰、 张鸿鹏译,中国农业出版社

八、读书指导类

此类书的选择内容主要是关于怎样读书以及如何改善或提升思维的书、注意培养阅读方法,启迪学生智慧,弥补目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不足,同时把阅读与思维结合起来,使阅读真正有助于改善、提升思维。

★基本书目

《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彭漪涟、余式厚,北京大学出版社

《如何阅读一本书》,[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郝明义、朱衣译,商务印书馆 《走出思维的误区:批判性思维指南》,[美]M.尼尔·布朗等著,张晓辉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拓展书目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

《文心》,夏丏尊、叶圣陶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古今名人读书法》,张明仁编著,商务印书馆

《重读古典》,李书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阅读的故事》,唐诺,上海人民出版社

《别做正常的傻瓜》,奚恺元,机械工业出版社

《阅读史》,[加拿大]阿尔维托·曼古埃尔著,吴昌杰译,商务印书馆 《如何读,为什么读》,[美]哈罗德·布鲁姆著,黄灿然译,译林出版社 《为什么读经典》,[意]伊塔洛·卡尔维诺著,黄灿然等译,译林出版社

《思考的艺术》,[美]文森特·赖安·拉吉罗著,金盛华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身边的逻辑学》,[美]伯纳·派顿著,黄煜文译,中信出版社

上一篇:沧州市人民医院电话下一篇:初中生消费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