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教与学共同发展

2022-09-11

由于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所以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要卓有成效地实现培养目标、造就合格人才,就必须以教学为主,并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安排其他工作,建立学校的正常秩序。

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以“传递-接受”的教学理论和“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的被动反应。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决定课堂的内容、进度,学生是知识灌输的对象,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教学模式或方法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但它忽视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中国传统教学方法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严肃认真、基础扎实,但缺乏创新意识。传统教学法尤以“灌输式”或“填鸭式”最为典型。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教学方法禁锢着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成为教师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瓶颈。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004年秋,我国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这是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而推进的教育创新。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洋溢着鲜活时代气息、体现素质教育理念。与现行高中课程方案相比,新课程最突出的变化是: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层次、分类别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为了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新课程方案将实行学分管理。同时,高中将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和学生如何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找准自己的定位呢?这给师生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1 新课程需要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标准调整了诸多课程形态和内容,要求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带来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

树立教师的学习观。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严格分学科进行的,教师学科角色一旦确定,很多教师便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科中的应用,教语文的也不联系历史、地理、政治等实际环境进行讲解。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既然新课改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那么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有位学者说过:“教师要向学生释放知识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库藏;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自己心中必须先有一轮太阳”。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树立教师的教学观。实行课改后,“一言堂”“满堂灌”等现象不再出现,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如何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能力,成为了教学的主旋律。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不再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不再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同时,教师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催化剂、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康品德的促进者。

树立教师的学生观。过去认为优秀学生就是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但在新课改后,我们认识到:学业成绩仅仅是衡量学生的其中一把尺子,但并不是唯一的。正所谓人各有所长。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尊重他们的经验,尊重他们的见解,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教师的学生观。教育首先是赏识教育,教师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其次教育是个体化的教育,教师变得更为主动、自觉地为每一位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以配合其智力发展的特点,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和发展,实现个人价值。在教师眼中,或许有些学生成绩不太好,或许有些学生很调皮,但每一位学生都有着自己生动、鲜活和优秀的一面,这就要求老师们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

2 新课程需要学生转变学习方法

对于应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才,新课改给了我们明晰而正确的答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摆在了主要的位置。转变原有的“吸水式”的学习方法,成为必然的事情。

让学生在自主中学习。环顾周围,我们的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实践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在探研中学习。围绕“专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的主题,通过开展专题调查报告、暑期小论文、校园文化建设小提案、学习方法大家谈、学科小论文、校园案例评说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获得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并延伸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校充分开发一切有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育和课程资源,发挥校园网、图书室、阅览室等具有个性化、创新性学习平台的作用,让学生去发现和思考,去探索和研究。

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学校应成立各学科或学习兴趣小组、文学社等学习群组,课堂教学广泛运用分组学习法、讨论法、辩论法等来推动互助性学习、促进性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以及彼此信任、共担责任的良好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中学生心理与交际》、《演讲与口才》等校本教材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与人合作和交往中了解自我、理解他人、认识社会、认同自然,从而学会与他人、社会、自然和谐共处。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所谓“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和课堂知识的理解在新课改中尤为重要。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重视现代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重视活动课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培养有特长鲜明的创新人才;加强艺术教育,张扬学生个性。实践活动课中,着力培养“三项能力”,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及创新能力。通过开展读报活动、课外活动、班会活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记者行动、社区文明建设参与、警校共建、敬老院慰问演出等活动,让学生接触生活、回归自然,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新课程中,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师生之间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与学的共同发展。

摘要: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中国, 教育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 通过教育, 学生在教师的在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 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发展智力、体力, 陶冶品德、美感, 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所以,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教与学,共同发展

上一篇:36例婴儿肛周脓肿次性根治临床总结下一篇:糖尿病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糖列康丸的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