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伦敦诗的欣赏与比较

2023-02-08

威廉.布莱克的《伦敦》与威廉.华兹华斯的《伦敦, 1802》两首诗的描写对象都是伦敦。十八世纪后期的英国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该国的劳动生产率, 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但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日益激化, 下层劳苦大众因受压迫而倍遭磨难。同时,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人的道德堕落, 身心腐败, 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两首同名的伦敦诗即是在此种社会背景下被创作出来的, 两位正直的浪漫主义民族诗人都希望以他们宗教、政治和艺术上的激进倾向发出正义的呐喊, 并籍此唤醒人们几近泯灭的良知。布莱克是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 是一位复杂的多重人物。除了诗人, 他同时还是画家、雕塑家。从其这首伦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用文字向读者展现出一副副立体图画的描写手法。布莱克一生都没有得到官方或公众的赏识, 在当时人们的眼中, 他是个反理性主义者、梦幻家和神秘主义者, 一个远离尘世的人和偏执狂。他的作品同样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 直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 叶芝等人重编了他的诗集, 人们才惊讶于他的纯真与深刻。

华兹华斯早年拥护法国大革命, 在法国曾亲眼目睹法国人民欢庆攻陷巴士底狱一周年的情景。他对法国革命深怀同情, 认为这场革命表现了人性的完美, 将拯救帝制之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后因对雅各宾派血腥专政不理解而产生幻灭感, 于是便隐居到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 人称“湖畔派”诗人。他寄情湖区山光水色, 歌颂大自然, 用大自然的美否定城市文明的丑。期间, 华兹华斯在法国结交的朋友陆续遭到镇压, 各种骇人听闻的传说充斥英国, 这让华兹华斯痛苦异常。对革命的失望使他提笔写下《伦敦, 1802》。这首诗充满浓重的革命气息, 不像他后期的诗作, 着力表现人与大自然在感情上的共鸣。

1 主题比较

《伦敦》写于1 7 8 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 此时英国政府致力于用武力镇压国内的民主运动, 几乎每条街道 (charter’d street) 和每条河流 (charter’d Thames) 都被权贵们强占瓜分。诗中, 布莱克用他尖锐的措词揭示了英国劳动人民苦难的由来并表达了他对英国政府及教会深深的憎恶。诗歌第一节前两行出现的“独占的街道”和“独占的泰晤士河”两个意象语意丰富, 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结合伦敦当时特许公司极为发达盛行的背景, 可以了解街道被“独占”, 河流被“特许”所蕴涵的深意。试想连街道和河流都可以买卖, 那么这里还有什么不能用金钱来解决的呢?每笔肮脏的交易下, 人性的自由, 生活的美好不都被这铜臭气腐蚀殆尽了吗?简简单单的一个“chartered”便涵盖了垄断资本的一切罪恶, 真可谓是一针见血, 入木三分。为了更进一步的烘托这一主题, 诗人紧接着使用了排比、暗喻和借代等技巧, “每个人” (every man) 、“每声呼喊” (every cry) 、“每个婴孩害怕的号叫” (every Infant’s cry of fear) 、“每句话” (every voice) 、“每条禁令” (every ban) 五个带“每”字的意象以一种排山倒海般的气势被并置在一起, 像是一声声呐喊, 产生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 压得人几乎透不过气来。无需赘言, 诗人将其对伦敦的厌恶与绝望通过这几个清晰而坚实的意象呈现给读者。

华兹华斯创作《伦敦, 1802》显然志在指出当时英国社会弊端百出, 有如“死水污地 (a fen of stagnant water) ”, 希望重新出现像密尔顿 (John Milton, 1608-1674) 那样的革命诗人和战士来挽救英国的颓式 (Milton, thou shouldst be living at this hour) 。诗人似乎隐隐以密尔顿自诩, 虽然他最终没有成为像密尔顿那样的战士。诗人强烈的感情在诗中处处得以体现:一开始使用的呼语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愿望, 希望密尔顿的精神能重拾英国那业已失去的古老神韵 (ancient English dower) ;紧接着诗人用了几个简单的名词高度地概括了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从宗教到军队, 从文人到百姓, 如圣坛 (altar) 、剑 (sword) 、笔 (pen) 、壁炉 (fireside) 等。他认为革命将拯救受压迫的人民于水火, 所以他疾呼能有密尔顿式的革命诗人和战士勇敢地站出来, 来领导英国民众进行一场轰轰烈烈地革命战争。

2 语言特征比较

1) 音位学特点:《伦敦》有四个四行诗节,行与行之间间隔交替的押韵,其韵律的最基本结构是由abab, cdcd, efef, ghgh模式组成的。这首诗共由7个句末押韵:(1) street, meet; (2) flow, woe; (3) man, ban; (4) fear, hear, tear; (5) cry, sigh; (6) walls, appalls; (7) curse, hearse。重复是这首诗的另外一个比较引人注目的特征。诗人通过重复来强调他在诗中所描述的那无处不在的恐惧与憎恶。例如:“c h a r t e r’d”一词在诗的前两行中出现过两次;紧接着,“m a r k”也在接下来的两行中重复出现;最值得注意的是“every”一词在诗中出现过五次,同样重复的还有“c r y”。这些单词在第二个诗节中的重复运用有力地促进了诗人的主题表达。《伦敦, 1802》是一首用彼得克拉克十四行诗诗体(Petrach sonnet)形式创作的诗歌,相对于普通的四行诗,十四行诗更利于抒情。 (王莎烈,2005) 该诗的韵律结构为abbaabbacdcdece,它共有5个句末押韵:(1) hour, bower, dower, power; (2) fen, pen, men, again; (3) apart, heart, (4) sea, free; (5) way, lay。另外,押头韵(aliteration)在这两首诗中也得到了运用。例如:《伦敦》中的wander和where;mark和meet;weakness和woe;soldiers和sigh以及最后一节的but和blasts。在华兹华斯的诗中有of和on, raise和return以及thy和thou押头韵。

2) 语言的画面特点:前面已提到, 布莱克同时还是一位画家和雕塑家, 他作为画家的一面影响着其作为诗人的另一面。细读布莱克的作品, 我们可以发现, 它们是由图像和文本结合的整体。文本不仅仅是用来说明图画, 图画也不仅仅是用来表现原文。两者都需要解释性或推测性的阅读。在其诗中, 布莱克用声音和画面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立体的画面来表达他所要向读者展现的事物。他首先描述了一系列的场景主题:扫烟囱的小孩 (chimneysweeper) 、受伤的士兵 (hapless soldiers) 、年轻的妓女 (youthful harlot) 和受到惊吓的婴儿 (the new born infant) 。这些刻画鲜明的主题形象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另外, 布莱克用鲜明的颜色对比来绘出他心目中的画面:红色的血 (blood) 和黑色的烟囱 (black chimney) 。读者从红色的血可以想象到诗人想要传达的并不仅仅是受伤的士兵, 还有那受伤的灵魂;而那黑色的烟囱则反映出了宗教神职人员如恶魔般的肮脏灵魂。华兹华斯不同于布莱克之处在于他对伦敦画面般的描述很少, 只是用明喻的方法在开头向人们描述了伦敦是一个精神枯竭, 失去了往昔那古老神韵, 死水沉积的沼泽地。

3) 词汇及词义特征:两首诗的标题都指向同一个明确的地理位置——伦敦, 特别是华兹华斯还明确地指出了具体的年代。在布莱克的《伦敦》诗中, 所有的在这座城市里的事物——甚至是泰晤士河, 都屈服在权贵的契约之下, 这点包含了对当时墨守成规的法律条文映射。在该诗中, “mark”出现了3次, 但是单词的词义甚至是词性都在发生着变化:第一个“mark”是动词, 是“印上”的意思, 而随后的两个“mark”都做名词“表情”讲。在第二节中, “mind-forged manacles”的用法也很引人注目。在这里, 布莱克把人的思想喻为手铐和脚镣的铸造厂。他认为人们缺少自由, 是因为他们被禁锢在由心灵所铸造的镣铐里, 而这些都是权贵们把他们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无限度地强加给百姓之上造成的。但布莱克也并非简单地指责给整座城市带来灾难的垄断制度, 而是严厉地抨击了受害者们甘于被奴役、自铸心灵枷锁的心态。“charter’d”的重复加强了诗人对整座城市的谴责, 反映出了伦敦城那令人窒息的氛围。整首诗的高潮在最后一节:新生不是令人高兴的事, 而是痛苦的轮回和延续。“plagues”代表未成年妓女传染给别人的性病, 她们的诅咒带来了毁灭性的力量。因此, 布莱克最后看到的是“婚姻的灵车 (marriage hearse) ”——爱与死亡、毁灭的结合。在华兹华斯的诗中, 诗人也创意地使用了一些词语向读者展示了当时的英国和对像密尔顿那样的革命诗人的呼唤:“stagnant”代表沉积的, 代表着墨守成规和毫无变化;“altar”代表着宗教对于人民思想的禁锢;“sword”代表着军队的不道德的行为和可耻的罪行;“pen”很明显代表着文化, 华兹华斯在诉说着自己的思想不能被当时的公众信仰所接受的苦闷。诗歌最后出现“star, sea, pure, heaven, majestic, free等词, 很明显诗人是在颂扬密尔顿以及心目中像密尔顿那般的革命斗士。

4) 句法特点:在句法规则上, 可以看出布莱克居多的诗句有把动词置后的特点。例如:“Near where the charter’d Thames does flow””, “The mind-forged manacles I hear”, “Every blacke’ning Church appalls”。动词置后的原因, 其一是诗人为了强调这些动作, 其二是为了传造句末押韵, 为了使整首诗更具节奏美。在华兹华斯的《伦敦, 1802》中, 诗人为了强调, 两次用到倒装句型:“Pure as the naked heavens”, “So didst thou travel on life’s common way”, 同样是为了强调和句末押韵创造条件。

结语

虽然两首诗的作者所揭示的社会现象相同, 但各自的侧重点以及在语言特点上都有所不同。布莱克用大量的修辞技巧以及画面描绘使全诗变得更加震撼人心, 意味深刻。而华兹华斯则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及象征来突出当时英国社会的诸种弊端。总之, 两首诗在主题阐述、语言表达上都有不同, 两首同题诗给读者展示了一副同中有异的审美图景。

摘要:伦敦古城历来是画家笔下的胜景和文人墨客讴歌谱写的对象。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伦敦》与威廉。华兹华斯的《伦敦, 1802》均揭露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在资本主义繁荣背后的罪恶社会现象, 但这两首题目相同的诗在主题、语言特征方面却同中有异, 对它们的分析能使我们更好地领略两首名诗的创作意蕴。

关键词:威廉.布莱克,伦敦,威廉.华兹华斯,主题,语言特征

参考文献

[1] 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

[2] 杨德豫.华兹华斯抒情诗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4.

[3] 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 王莎烈.英国诗人笔下的伦敦——从布莱克到华兹华斯[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2) :59-62.

上一篇:浅谈在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质量的控制下一篇:浅析电子通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