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问题论文

2022-05-12

小编精心整理了《生态环境问题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首先对湖北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农村循环经济建设、农业节水和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三个方面提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最后指出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

第一篇:生态环境问题论文

环境问题与环境合作

摘 要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倍受关注的焦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现状使得各国加强了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国际环境合作对全球环境危机的化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国际社会解决国际环境问题的唯一出路。国际环境合作作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早已被学界认可国际环境合作有冲突,有障碍,但面对前景,我们仍然充满信心。

关键词 环境问题 国际环境合作 基础 障碍

一、国际环境问题

(一)国际环境问题的概念。

国际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因不当利用自然资源,向环境大量排放污染物而造成的越境污染损害,全球性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从而导致地球环境发生不利于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改变的现象。

(二)国际环境问题的成因。

国际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与历史背景。在环境问题的演进中,自然环境极其自身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导致环境状况的恶化,但是人类发展的事实证明,大多数环境问题是人类自身原因引起的。这类原因主要有:

1、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与人口增加是地球环境破坏的直接原因。

世界人口在工业革命后呈高度增长趋势,造成对地球环境的极大压力。据统计,世界人口在罗马帝国灭亡时期只有四亿,到了1600年开始超过10亿,到了九十年代初,世界人口已经达到了52亿 。另外,据联合国的推算,世界人口在1994年已经达到了56亿6千万人,到了1999年已经达到了60亿。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依赖程度也大幅度提高。

2、人类传统的发展观念是地球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的思想根源。

经济学家的研究认为,当决定使用资源的人忽视或者低估环境破坏给社会造成的价值时,就会出现环境退化。其原因可以分为市场失灵和政策失误两大类。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正确分析和估计环境资源,从而导致商品和劳务的价值不能反映它们的成本。 导致资源存在的不能够出售的那部分用途常被忽视,从而导致环境资源的过度利用。对环境资源的开放式管理使得它们可被任何人利用,而资源的环境效应不能被使用者认识,从而导致环境的破坏。

政策失误是指当政府的干预政策不能纠正甚至反而造成获知加剧了市场失灵时,就会发生政策干预失灵。例如,对农业的能源投入个对伐木和开发牧场实行补贴、公共部门排污不承担责任以及公共土地和森林的低效能管理等。

二、国际环境合作的基础

国际合作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最初由《联合国宪章》第74条予以确认,在国际环境法中奉行这一原则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世界范围内实行环境保护的协同与合作,是随着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过程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国际环境管理形式,并且这种合作越来越紧迫。国际环境合作的基础可以归纳为以下原因:

(一)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环境问题的危害性在于它不仅仅阻碍了人类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危及着人类的生存。目前全人类正面临着“自作自受”的全球环境危机,形势非常严峻。例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生物物种锐减、土地沙漠化、海洋环境污染等许多问题并不只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害,成为了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威胁;再加上环境问题本身带有客观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全球环境危机的化解,并非哪一个国家之能力所及的,唯有国际社会各个成员,尤其是主权国家的同舟共济、通力合作。国际环境合作,是解决国际环境问题的唯一出路。

(二)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与增强。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认识到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在共同危机面前的各国能力的有限性,认识到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对整个国际社会和全人类的发展的有益性,进而使得环境合作的意识和愿望才深入人心,使得国际环境合作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共识,这为国际环境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种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并逐步转化为各个国家具体实践。

(三)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发展状况。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为国际环境合作提供了实践平台,使得国际环境合作更具可行性。国际和平稳定的政治秩序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全球环境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国际环境合作的开展就会更加艰难。环境资源是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最为根本的物质条件和基础,但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的发展又为国际环境合作创造了条件,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要依靠一定的物质力量。

(四)环境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国际环境合作有赖于科学上的共识,要求对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发生机制、危害特点及方式、变化规律、发展趋势、防治对策等形成较为一致的科学认识,否则必然会丧失国际环境合作的科技基础。环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为国际环境合作提供越来越坚实的科技基础。

三、国际环境合作的发展及其障碍

自1972 年联合国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并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以来,到1992 年的“环境与发展会议”,国际环境合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代表的国际环境组织纷纷成立,设立环境管理机构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目前设置环境管理机构的国家已达到150 多个。环保投资不断增多,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会议频繁召开,国际环境合作领域的谈判也日益增多,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平均每月就有一次。国际环境法得到迅速发展,国际组织决议、政府间宣言、双边协定、地区性公约和全球性公约等国际法律文件数量不断增加,内容广泛,涉及到环境问题的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的发展战略,“绿色文明”成为各国共同的发展目标。但是,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模式、政治体制、地理环境、资源状况、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当前世界各国在国际环境合作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同甚至对立的利益和主张,再加上国际环境问题本身的复杂性,这些都构成国际环境合作发展的障碍,主要体现在客观现实、思想观念、行动实践三个方面。

(一)客观现实。

国际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整体性、共同性、科学技术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解决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单枪匹马能够胜任的,而且环境问题涉及一系列自然、经济、政治以及法律等各种复杂问题和利益关系,这些往往会造成有关国际环境公约和协定制定的不完善,使得制定的各项具体措施在操作上存在很大困难,从而阻碍国际环境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思想观念。

全球环境意识虽然日益深入人心,但在国际环境合作的过程中,狭隘的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观念往往左右着合作的方方面面。每个国家的环境利益都不是孤立的,局部会影响到全球环境的恶化,最终损害的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因此,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全球环境意识有待进一步转化为各国的实际行动,各个国家不应该着力强调各自的局部利益,而应着眼于整个国际社会利益,当然,这有赖于现代主权观由以国家利益为主向兼顾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之间的平衡转化,有赖于全球环境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环境合作实践的进一步推动,尤其是大国的现实推动。

(三)行动实践。

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围绕环境恶化的责任与义务公平分配问题、关于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问题、国际贸易的环境标准等问题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在这一对尖锐的矛盾中,发达国家居高临下、处于攻势,政治经济上的霸权主义使得发达国家在所有国际环境问题谈判中占据统治地位,并且国际环境组织大多在发达国家的操纵下,而发展中国家,既缺资金又缺技术,也缺乏谈判的影响力,在国际环境合作问题上往往处于很被动的境地。可以说,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存在着很多不完善和不合理的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际环境合作公平性的实现。

四、我国与国际环境合作

(一)全球环境合作。

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开展的重大环境活动。中国重视环境保护领域里的国际合作,还体现在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开展的各项重大环境活动。从1972年6 月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到2002 年南非的约翰内斯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历次会议,中国均派出高级代表团参与,并积极进行会议前期的系列筹备工作。中国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臭氧层保护、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境教育和培训、长江中上游洪水防治、区域海行动计划和防止陆源污染,保护海洋全球行动计划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国还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

(二)区域环境合作。

在区域合作方面,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各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活动,出席历次亚太经合组织环境部长会议。中国加强和推动与周边国家或相关地区的合作,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机制化建设。取得的成果有:(1)建立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机制,定期进行政策交流,讨论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2)启动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合作机制,并于2005年成功举办第一届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部长会议,提出了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计划等合作项目。(3)积极参与东盟与中国(10 + 1)和东盟与中日韩(10 + 3)机制下的环境合作。(4)在中国政府的倡议下,2002年召开了第一届亚欧环境部长会议,通过了《亚欧环境部长会议主席声明》,就开展亚欧环境合作的基础、潜力及合作原则等方面达成基本共识,确定了亚欧环境合作的关键领域和重点。(5)建立了中欧环境政策部长级对话机制和中欧环境联络员会议机制。(6)2006 年2 月召开了中国——阿拉伯国家首次环境合作会议。

(三)双边环境合作。

在双边合作领域,我国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42个国家签署双边环境保护合作协议,与11个国家签署核安全合作双边协定或谅解备忘录。在环境政策法规、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可持续生产与消费、能力建设、示范工程、环境技术和环保产业等方面广泛进行交流与合作,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我国还与欧盟、日本、德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多项环保领域的合作。在与发达国家进行环境合作的同时,我国还积极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合作与交流。为配合中非合作论坛的后续行动,中国举办“面向非洲的中国环保”主题活动,推动中非在环保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05年中国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举办了中非环保合作会议。我国政府还举办了“非洲国家水污染和水资源管理研修班”,帮助非洲国家开展环境培训。

五、结论

国际环境合作,任重而道远。只有世界各国增加责任观念,共同协作,才能切实改善国际环境,谋求人类的共同繁荣。国际环境合作,有冲突,有障碍,有挑战,更有机遇。国际合作不仅是国际环境法的基石,而且表现为国际环境法一些具体措施和制度,是我们在处理国际环境问题应当坚守的基本原则。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法学院本科生09级8班)

注释:

参见[日]木宫高彦著.公害概论.有斐阁(日文)1974年版,第250页.另参见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84页.

参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丁德宇等译.贸易的环境影响.中国环境出版社1996年版,第三页.

黄辉.国际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邵津.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白桂梅.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杨世英.关于国际环境合作基本问题的探讨.当代论坛.2007年.

[4]杨清.国际环境合作的发展和特点.环球视野.2004年.

[5]赵敏.论国际环境问题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变化.新疆职业大学学报.第16卷第1期.

作者:翟明哲

第二篇:湖北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摘要】首先对湖北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农村循环经济建设、农业节水和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三个方面提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最后指出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湖北农村 生态环境 循环经济

一、湖北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化肥、农药以及地膜污染危害加剧。化肥流失加剧了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地下水和蔬菜中硝态氮含量超标,影响土壤自净能力。农药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生物多样性。农膜残片难以自然降解,影响土壤的渗透性,造成粮食减产。

农作物秸秆焚烧或废弃污染严重。大量的秸秆被焚烧或抛弃于河湖沟渠或道路两侧,污染大气和水体,影响农村的环境卫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

畜禽粪便污染呈加剧趋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绝大多数没有相应的配套耕地消化收纳其产生的畜禽粪便,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农牧脱节。

农村生活用能严重短缺,过度的燃烧薪柴造成大面积植被破坏,引起了水土流失和土壤有机质减少。

农村缺水情况与用水浪费并存。农村生活污染日益突出,农村水污染状况继续恶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绝大部分城镇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成为农村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大多数村镇没有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河塘或低洼地,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而且造成河道淤积,污染水体。

乡镇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逐年增加。目前,乡镇工业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和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

1、加强农村循环经济建设

针对湖北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农村循环经济建设:

第一,要求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改进种植和养殖技术,实现农产品的优质、无害和农业生产废物的资源化,防止农业环境污染。禁止将有毒、有害废物用作肥料或者用于造田。建立工农业之间的产业共生联系,形成新型生态产业。

以建设资源循环型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为基础,以农业废弃物的转化利用为纽带,通过农业产业内部及其之间的要素耦合、产业共生等途径,全面推行资源循环型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建设,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对种植业主要废农作物如秸秆、蔬菜、水果等,采用秸秆还田、农村沼气生物能源的方式转化利用,或制成高质量有机肥的形式转化利用。对农产品加工业主要废物以沼气、饲料、有机肥料的形式转化利用,等等。加强生物能源建设工程、优质有机肥生产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的规划建设。注重立体种植模式、立体养殖模式、农牧渔结合模式种养与产供销一体化模式的应用。

第二,建设涉农工业、第三产业的生态产业链网,建设覆盖农产品初加工业、深加工业以及农产品贸易服务业和消费领域的生态产业链网。例如食品加工业、运输与贸易服务业、宾馆饭店服务业、生态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发展与加工、消费的废弃物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结合起来,可使农产品增值,提高效益,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同时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下图所示为生态农业循环体系。

突出龙头企业一头连接基地、一头连接市场的循环经济的主体地位。龙头企业把各家各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组织起来,实行产业化经营,把潜在的区域优势农产品做成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产生巨大的品牌效益和规模效益,同时也避免了分散生产经营产生的零星废弃物不便处理或处理费用高的后果。

2、节约农业用水

农业用水量的90%用于种植业灌溉,其余用于林业、牧业以及农村人畜饮水等。尽管目前湖北省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仅56升/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农业用水所占比重近年来明显下降,但是农业仍是用水大户,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是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基本战略。

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合理分配与使用现有水资源,使水利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把发挥单位水量效益作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是实现节约用水和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基本手段。

农业用水输配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所占比重最大,应因地制宜应用渠道防渗技术;鼓励发展管道输水技术;推广采用经济适用的防渗材料;加强用水管理技术的研究与运用、提倡动态计划用水管理;加速发展输水建筑物加固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努力提高输水效率是农业节水的最主要内容。

田间灌水既是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最后环节,又是引水、输水和配水的基础,逐步改进现有田间灌水方式是农业节水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广以水稻干湿交替灌溉技术为主的稻田水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和应用喷灌技术;鼓励发展微灌技术,积极研究和开发低成本、低能耗、多用途的微灌设备;提倡适时适量灌溉,尤其是在缺水地区可大力发展各种非充分灌溉技术。

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节约灌溉用水量,是农业节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倡灌溉与施肥在时间、数量和使用方式上合理配合,以水调肥、水肥共济,提高水分和肥料利用率;推广生物养地方式,适当提高豆科作物种植比例,积极发展绿肥;应用合理轮作技术;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供水能力,增加自然降水的利用率,降低灌溉用水量。

针对农村居民用水分散、农产品加工工艺简单、村镇用水效率低、村镇供水设施简陋、安全饮用水源不足等特点,发展村镇节水技术是农业节水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发展和推广村镇集中供水技术,推行有偿、有计划用水;积极优化村镇供水管网设计;鼓励研究开发并推广农村家庭用水计量设备和节水型用水设施,逐步开展农村家庭用水分户计量。通过发展人工增雨等非常规手段增加农业水资源,采用人工增雨催化作业技术,建立人工增雨综合决策技术系统,是缓解农业用水压力的途经之一。

3、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

在具有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的村镇努力发展旅游等环境友好型产业,开辟自然风光游、避暑观光游、长寿度假游等旅游专线和项目。

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历史机遇,以提高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遵循生态规律,围绕节能、综合利用和水污染防治三大领域,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的机制,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建设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要确立战略、制定规划。首先要对湖北农村的基础和条件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摸清现有的资源基础与生态环境现状,在此基础上明确短期和长期发展经济的目标,制定经济发展的战略。

制定发展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的具体规划。要依据国家的宏观政策,立足于湖北省经济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提出湖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制定具体的发展措施。扶持生态型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开展“闭路循环”式生产,投资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积极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参考文献】

[1] 余德辉、王金南: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环境保护的战略选择[J]. 环境保护, 2001.10

[2] 陈新凤:以循环经济理念建设节水山西[J] .经济问题, 2004 .3

[3] 解振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 . 求是杂志,2003.13

[4] 齐振宏:循环经济与生态园区建设[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5

[5] 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 人民出版社, 2004,11

作者:张 晴 金荣学

第三篇: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法制思考

摘要: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存的迫切需要,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障碍主要是农民环境权的缺失,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意识欠缺,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农村专门领域立法缺失,农村环境执法管理体制缺陷。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对策包括明确公民的环境权,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宣传,强化农民的意识,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执法体制。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包括:由于不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如水、土地、生物资源等,导致生态失衡难以修复与更新,造成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由于农药、化肥、农膜、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的过量使用以及规模养殖带来的畜禽粪便污染,产生农业的自身污染;由于乡镇企业、转入的城市工业及农村生活垃圾等排放的“三废”污染,导致农业的外源污染。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是多种因素、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从本质上讲是人类行为的结果,要改变它法律法规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法律法规具有调整人类社会关系、规范人类行为的职能。本文就从法制角度,探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一、保护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1.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存的迫切需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在威胁到农民的生存权。由于环境污染,恶性肿瘤已经在中国农村人口的死因跃居第一位,许多地方因环境问题出现了“癌症村”[1],环境污染对农民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国际上恶性肿瘤高发通常是工业高度发达地区,而不是农村地区,因此这反映了中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污染对农民比贫穷更可怕,贫穷只威胁温饱,而污染却威胁农民的生死存亡,已成为农民最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因为疾病损害了农民身体健康,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疾病又导致劳动力的损失,让农民的收入化为乌有,更重要的是生存权面临威胁,这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设新农村就要着力解决农民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不断满足广大农民需要,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保障他们生存权益。

2.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基地,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源泉。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生态环境破坏进一步加剧,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已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由于传统农业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与利用,如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同时,化肥施用不科学、利用率低、农药使用剂量大等,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地生产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瓶颈,威胁到农民发展权。

3.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农业增长依赖资源的高消耗使资源约束矛盾凸显,这不仅引发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引发农村社会矛盾。企业排放污染导致农村和企业、农民和工人的矛盾,甚至发生群体事件,因污染导致的民事、刑事案件增多,已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安定团结;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加剧了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导致农民民生问题突出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这些社会矛盾得不到解决,就必然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秩序。

4.保护农村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村容整洁主要是指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秩序稳定、村容村貌整洁。如果只是片面强调经济指标,强调道路、水利、住房的建设,忽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新农村建设是不全面的。因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起来的新农村也无法持续下去。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障碍

1.农民环境权的缺失。环境权即“生活在满足尊严和福利要求的环境中,并拥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斯德哥尔摩宣言》首先提出,现已有40多个国家将环境权明确制定入宪或其他法律,法律上的确认,是实现公民环境权的最强有力的保护措施。目前,中国宪法与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公民的环境权变成了“环境义务”,环境维权处于尴尬境地,而农民环境权保护更是无从提起。

2.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意识欠缺。农民保护环境意识欠缺是农村环境污染日益恶化的思想根源。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的缺乏,使得很多农民对环境、生态、污染漠不关心。他们只看眼前利益,无视长远利益,更不顾忌生态环境,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堆积,农药、化肥无节制地使用,加重了农村环境污染。另外,许多地方政府和官员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以“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方式来发展经济,使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对立起来,在环境与经济关系处理上,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2]。许多农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不知道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更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面对殃及自身的环境污染却无动于衷。

3.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中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环保法律体系,但农村环保法律体系很不健全。城市生态环境是中国环境保护法的对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没有一部独立的综合性法律,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和治理,都分散在其他如森林、草原、土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法中,没有一部专门的系统的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和研究多注重对环境的预防方面,很少涉及到治理方面。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专门提到农村环境问题外,其余法律法规都很少有针对性较强的规定;《农业法》仅对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规定了一些关于农田环境保护的规定。在这些法规中农村环境保护都有体现但没有针对性的直接内容,明显滞后于快速发展的农村发展进程,不能满足农村环保的新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对农业资源的保护仅停留在原则上,概括抽象不具体,缺乏可实施性和操作性,对农村污染的防治和保护方面没有规定、尤其是处罚规则过于简单笼统,没有规定处罚的金额和措施,造成现实中处罚缺失。立法在农村环境保护、农业环境的治理仍然空白,要加快该领域的法律建设,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4.农村专门领域立法缺失。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范围广、速度快,不但有农业生产造成的也有城市工业转移造成的污染。而中国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重城市轻农村,导致农村在环境法规实施上基础薄弱。特别是在一些领域规定空缺,一些重要的实施细节上空白。另外在农产品安全等重要方面一直立法缺失,而在农田灌溉、化肥农药的污染防治、农村饮用水安全等方面,虽有“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以规定,但大都属原则性规范,内容简单,缺乏配套实施细则,难以建立相应的执行制度[3]。有关农村生态立法基本都是“确认性”规则,即确认应有的保护行为,却没有违反后的惩罚措施,造成许多“违法行为”成为“无罚行为”,环境法自然丧失了其应有的威力。

5.农村环境执法管理体制缺陷。现行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多层次多部门的管理机制,在国务院下设国家环境保护部,在省市政府设专门的环境机构,在工业集中的地区设专门机构由有关部门监管,甚至在较大的工矿企业也设环保部门和环保专职人员。绝大多数乡镇没有环境保护机构设置,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基本上空白,县级环保部门在村镇设立派出机构困难,农村环境管理人员配备、经费空缺。农村环境保护难度很大[4]。环保部门作为本地区行政的附属机构不能独立,无法有效地保证国家和地方环境法规的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工作没有整体观念和协调,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常常出现,法律实施常常流于形式。农村环境管理执法中遵循的法律依据不明确,法律条文规定缺乏灵活性,不系统,不具体,针对性不强,实际工作中无法有效实施,给农村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带来障碍。某些条款已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农业环境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罚责任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农业主管部门难以做到依法管理环境、利用环境、保护环境[5]。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对策

1.明确公民的环境权。宪法应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使环境权成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从宪法的高度加以保护。环境基本法应明确规定环境权的权利内容,如公民享有宁静权,日照权,眺望权,通风权,清洁水权,清洁空气权,优美环境享受权,环境知情权,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权利,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控告的权利等。其他环境法律法规应规定具体的操作程序,便于权利的实现。

2.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宣传,强化农民的意识。目前 ,大多数农民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甚至无意识。因此,要大力开展宣传工作,提高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农村各级政府应根据农村文化习俗和生产生活特点,利用村民学校、“三下乡”、“五下乡”等各类宣传教育活动,以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单等一切形式,合声、光、影、画等各种手段,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编成小品、快板、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大力宣传,在农村中小学校广泛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影响社会。使农民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法律法规,促进农民环保意识、环境公德和环境法律观念的提高,增强农民抵制生态环境污染的自觉性,以维护环境权益保护农村环境。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决策、环境执法监督活动,充分听取农民环境保护的意见。另外,对乡镇干部、乡镇企业人员应加强环保教育,使他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务实地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

3.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涉及农村环境保护内容分布比较分散,概念性强、针对性差、操作性差。为了遏制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必须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把农村环境保护从整个环境保护法中独立出来,重点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中国农村环保的特点,使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具有针对性、可实行性和独立性[6]。(1)在立法层面,要落实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立法层次要从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升到全国人大来,加大此项法律的权威性。同时,农业环境管理法规列入农村生态环境基本法的范畴,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2)补充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中欠缺的单行法。如制定《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的空白对农村环保工作十分不力,因此,建立一个关于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保护农村水环境防治水污染;制定《农村清洁生产促进法》。使污染预防、清洁生产全程联动全程控制,达到农业生产废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生活的全面进步。(3)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以使农村环保法制建设与国际环境保护接轨。如《水污染防治法》中增加排污费税规定,《农药管理条例》中限制农药使用范围,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处罚等。(4)加强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各地各有自己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国家环境立法没有规定或是不宜规定,地方环境立法针对本地的根本环境情况和现实需求,解决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要避免对上位法的照搬照抄,对上位法规定不明确或有矛盾的,制定适应本地的法规,以地方环境立法加以调整。地方应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制定合理农村发展规划、乡镇工业污染防治规划、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规划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等,切实推动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

4.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执法体制。(1)加强执法体制主体建设。健全农村环境执法体制,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制法治化。对现有农村环境保护执法体制进行改革,建立协调、统一的综合执法体制,加强环境执法的体制保障。实行环境执法机构独立管理,避免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干预环境执法。协调管理跨流域的环境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执法体系,将农村生态环境监管行政职能统筹于某一综合执法机构[7]。各级环保管理机关中都要设立农村环境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农村环境的检测、研究、治理和统筹规划工作,尤其是乡镇政府要设立专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明确职责职权给足编制。定期对执法队伍人员的法律培训和法制宣传,实行执法人员岗前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执法水平。设置环保法律咨询机构,加强环保信访工作加强对执法机构和自身队伍的监督管理。(2)加强执法程序制度建设。规范环境执法行为,杜绝执法实体、程序违法等现象,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程序。完善执法程序法律法规,如《环境监理工作程序》、《环境监理人员行为规范》、《环境监理工作制度》等。环境执法人员必须按规定依法取得国家颁发的环境行政执法证件,在开展环境监督、调查时,必须两人以上,在对执法程中,必须按法律规定程序进行,法律、法规未规定的,应遵守相关规章中的规定,并报经单位领导审批。在环境行政处罚时也必须按程序的规定,先报送环保部门进行审查后备案,调查取证和处罚决定分开,处罚决定与实施罚款收缴分离,重大行政处罚适用听证制度,使用规范的环境行政执法法律文书,环保实施情况报告制度等。(3)明确执法责任。建立严格的环保问责制度,将执法权限分解落实到具体的环保机构和执法岗位中,对执行违法甚至滥用职权,导致严重后果的要严格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建立包括环保的干部绩效考核制度[7]。经济增长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硬性指标,使之地方政府重经济效益轻环境保护。把生态责任纳入到绩效考核中,作为官员绩效考核的内容,成为“政绩”之一,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以此促进环境的良好发展,调动地方政府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刘冬梅,雷玲.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6).

[2] 钟骏树.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法律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4):29-30.

[3] 蔡守秋.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社会的法学理论——调整论[J].河北法学,2006,(10):23-37.

[4] 宋孔翊.依法治理农村环境问题探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49-50.

[5] 张建伟.完善政府环境责任的若干思考[J].河北法学,2008,(3):26-33.

[6] 谢根成.加入WTO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07,(3):10-11.

[7] 张成立.论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制[J].农村经济,2007,(3):72-73.

[责任编辑 吴明宇]

作者:何强

上一篇:我与日本动漫论文下一篇:色彩构成结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