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结课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色彩构成结课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颜料仅仅是颜色的一种介质,对色彩的认识、审美提升以及具体的应用,属于现阶段教育开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色彩构成教学的重要基础。在分析过程中,主要对色彩构成概念进行了介绍,对当下数字化时代的色彩构成教学的改革方法进行了阐述。

第一篇:色彩构成结课论文

探究中职学生美术色彩构成中情感色彩的教学改革

摘 要:美术色彩构成教学活动,是当前中职美术教学中最基础的课程,而情感色彩教学属于色彩构成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情感色彩教学,对增强学生色彩表现力和设计应用能力有极大帮助,而且也能增强学生的创作灵感,为中职美术专业未来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情感色彩内涵进行探究,并针对中职美术色彩构成中情感色彩教学的改革进行思考,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应对策略,从而提升中职情感色彩的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中职美术生未来长远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生;美术色彩构成;情感色彩;教学改革

在实际的教育事业当中,中职教育属于经济社会发展中基础性的教育工作,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中,也将中职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出来。只有进一步促进中职教育水平的提升,才能增强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而当前中职学生的就业情况,呈现出不容乐观的现状,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因素是中职学生欠缺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就业中难以实现稳定发展的要求。美术教学是以生活为基础的,美术是人类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是通过长期发展以及创作形成的。在中职美术色彩构成课程中,主要以造型视觉艺术为主,其属于重要且基础的课程,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良好发展有极大意义。因此在中职教育中,要针对美术专业色彩构成的教学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策略,从而满足情感色彩教学的改革要求,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情感色彩在艺术设计中的地位以及重要性,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作灵感,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一、情感色彩的内涵分析

情感色彩属于色彩构成的关键部分,而情感色彩在实际的色彩设计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对中职美术生来说,应注重学生情感色彩知识的掌握与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视觉色彩和色彩心理间的联系,并对情感色彩的具体表现有明确了解。只有正确地掌握情感色彩知识,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色彩语言,从而为更好地表达色彩美提供保障,为学生的表现力、应用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在中职美术教学中,色彩构成教学的重点在于选择符合美学规律的各种视觉色彩,将创造性和个性化进行组合,从而运用所呈现的色彩效果来展示情感。可以说色彩和心理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各种色彩給人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心情。将情感渗透到色彩当中,以色彩来呈现人们的精神感受。运用灰暗的色彩来呈现失落、忧伤的情感;运用鲜明色彩来表现希望,如红色表现热情与激烈等。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情感色彩课程让学生对色彩的特性进行学习,进而增强学生对于色彩的运用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借助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二、中职美术情感色彩教学中主要问题的表现

(一)学生未能正确认识色彩

在中职校园中,美术生在步入学校后的美术基础知识学习都是由各种美术学习辅导班来实现的。在一般情况之下,多以素描绘画和写实训练为主,并没有相对科学且系统的色彩理论教学,因此很多学生对于色彩基础知识的了解并不多。色彩表现力和情感色彩能力,都是以色彩知识为基础,可是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只重视美术知识的教学,并未了解色彩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因此会给学生的美术学习带来困扰。而只有注重色彩知识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色彩语言,进而增强学生的色彩情感表现能力。

(二)在教学模式上存在问题

在以往的中职美术情感色彩教学中,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并未意识到色彩、心理和情感间理论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只重视学生绘画技巧的教学。而且在实际的教学形式中,多运用课堂讲解的形式,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比较少,未能将学生主体作用展示出来。学生未能掌握情感色彩的知识,因此难以将情感色彩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而且受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动力的问题,这样讲会给学生学习情感色彩知识带来影响,难以满足增强学生对色彩的表现力以及应用力的要求。

三、中职美术色彩构成中情感色彩教学改革的

有效策略

(一)进一步增强情感色彩的教学质量

首先,应注重学生对色彩的正确认识。针对色彩方面的知识,在实际教学当中应注重学生对于这些特殊色彩语言的掌握,并能够运用色彩的组合来展示和表达各种思想与情感,进而通过色彩设计来体现精神情感的具体表现力以及感染力。中职生必须要经过系统的色彩知识学习,掌握更多色彩理论知识,包括色彩的规律、色彩的心理等,从而全面掌握和认识色彩,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在色彩设计以及美术作品创作当中有效运用色彩,从而增强作品的质量。学生更好地运用色彩,并将其渗透到创作实践当中,才能为中职美术学生创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保障,并创造出个性化、富有情感魅力的作品。学生只有掌握和学习色彩理论知识,才能为色彩设计和创作实践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保障,进而增强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中职生在未来就业时发挥自身能力,实现自身稳定发展。

(二)制定多样化教学形式

针对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学思想等要求,在情感色彩课堂教学当中,应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只有这样才能转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优化中职美术情感色彩教学提供有利保障。例如,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有效地转变传统美术形式,也能增加课堂教学中的活力,使学生能够更主动且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对提升课堂氛围和教学水平有极大意义,能够进一步增强情感色彩教学的质量。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有效地运用视频、图片和声音的表现功能,可以把抽象化的情感色彩知识运用形象且具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进而使学生能够通过直观感受去掌握各种色彩理论知识,对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有极大意义。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师应通过情感色彩教学内容,明确具体教学要求,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设计和演示情感色彩的色彩作品,以大量的色彩图片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中更好地理解色彩和情感之间的关联。在大量的色彩作品赏析中,让学生以直观感受来认识情感色彩。而对于实际的色彩理论知识,如果一味地以教师单一的理论讲解来进行教学,只会让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甚至会感觉非常的枯燥,从而产生厌学心理,这样会对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就教学,将抽象画的知识运用形象且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由此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色彩知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极大帮助。

另外,教師也可以借助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来开展情感色彩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情感色彩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发挥自身主体作用,并通过有效地引导让学生更积极地探究色彩知识,并通过思考来掌握和理解色彩在情感表现中具体运用方法和规律。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对情感色彩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而学生能够通过探究的经验、具体的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等来进行互动与交流,这样的形式对增强学生对于情感色彩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有极大帮助,另外也能使学生对于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反思,由此增强学生色彩认知能力以及表现能力,对学生美术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有极大帮助。而通过自主探索以及反思等,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形式下掌握和了解更多色彩运用方法,能够为增强学生色彩设计的创造能力带来极大帮助。而且教师也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定期对学生开展色彩设计的实践训练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训练中更好地运用所学习的色彩知识来表达情感,增强学生色彩运用能力,为促进学生未来更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提升中职美术情感色彩教学质量和整体效率。

(三)拓展教学思路,开拓学生知识视野

在实际的中职美术情感色彩教学当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创造想象以及思考空间,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色彩知识的同时,增强自身的情感表现以及色彩生命力,由此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色彩在物理属性上的意义,从而让学生正确把握色彩情感的特点,理解色彩构成的主要本质,为学生情感色彩知识的掌握提供保障。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拓展教学的思路,在多个渠道当中获得更多知识以及信息,例如,引导学生在借鉴中学习,如少数民族的创作素材、古典画作当中的素材以及大自然中天然形成的作品等,这些都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内容,对于拓展学生的色彩认知视野有极大帮助。而且要为学生开展不同的课堂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与教师、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中学习更多知识,而且这样的形式能够使师生、学生在良好的相互沟通中形成和谐氛围,进而增强整体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对于情感色彩知识的学习水平。

四、结语

美术属于人们针对一切美的一种综合表现,通过增强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观念,能够让人们树立端正的思想意识以及情感态度,而中职美术色彩构成教学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就是情感色彩教学,其对增强学生绘画以及欣赏水平有着极大意义。因此在中职美术色彩构成教学中,应注重情感色彩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与优化,从而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增强学生对于情感色彩知识的掌握,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为自身提供保障,进而为中职生未来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林浩.中职美术色彩构成情感色彩这一环节的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

[2]史丽缓.中职学生美术色彩构成情感色彩教学改革的思考[J].北方文学旬刊,2012(10).

[3]于舒婷.中职院校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2).

[4]张伟.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改革探索[J].艺术科技,2017(10).

作者:梁成旺

第二篇:基于表达色彩介质的转变研究色彩构成教学改革

[摘 要] 颜料仅仅是颜色的一种介质,对色彩的认识、审美提升以及具体的应用,属于现阶段教育开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色彩构成教学的重要基础。在分析过程中,主要对色彩构成概念进行了介绍,对当下数字化时代的色彩构成教学的改革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 键 词] 色彩介质;色彩构成;传统绘画

我国传统的色彩构成教学,往往重视一些理论成果方面的教育和传授,并没有让学生基于色彩运用的感性角度进行分析,为此使得缺乏相应的试验性分析过程。同时,在进行教学主题设计的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创新和研究,也缺乏对民族传统色彩的研究。

一、色彩的构成

色彩的构成,本质上是一种内部重构、解构以及构造的含义,是现阶段设计领域中的基础语言,同时也是在视觉传达艺术中的重要创造途径,任何事物的构成都需要依据一定的审美规律,基于理性的角度出发,对其感性的视觉形象进行有效表达。现阶段的艺术设计以及专业造型基础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包含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立体构成三个方面。

色彩构成教学,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绘画基础知识的学习,形成较为完整的色彩理论体系,同时掌握基本的色彩形式规律变化。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有效使学生对色彩物理、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形成色彩方面的组合能力教育。对于色彩构成方面的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形成水平较高的设计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不断在未来的设计过程中,培养较高的创新能力。为此,可以认为,现阶段的色彩构成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色彩方面的理解和认知程度[1]。

就目前的情况看,教师在进行色彩构成教学时,对色彩介质的转变问题还缺乏重视。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改革缺乏基础、对电脑等介质缺乏使用,教学目标与机制未得到优化,以及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根深蒂固等方面。导致各项问题出现的原因,与教师未应用新思路以及新想法进行教学有关。在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对色彩构成教学的方法进行调整,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成为了解决现有问题的主要途径。可见,有必要立即开始,做出改变,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于表达色彩介质的转变研究色彩构成教学改革

(一)教学改革基础

1.传统绘画色彩构成教学

(1)抽象与感性色彩

传统形式绘画对于色彩构成方面的研究,与现阶段绘画不同的地方在于,前者在进行色彩表达的过程中,采用的是颜料这种介质,而对于现阶段的数字化色彩表达上,可以采用电脑显示屏,或者一些終端介质,进行色彩的打印和印刷。因此,二者之间,传统绘画在颜料使用方面,主要偏重于作者感性方面的认知,而后者对于颜色的表达,则更偏重于对色彩进行抽象以及感性的结合使用。对于静物的写生创作,就是以绘画的方法,对色彩进行再现,在进行色彩的构成时,对色彩进行组合与协调的过程。因此,在传统的色彩构成训练过程中,基于颜料这种媒介进行训练,是为了能够有效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掌握诸多颜料媒介的使用方法,例如对于油画颜料、水粉颜料以及水彩颜料的使用。但是这样的训练,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教学课程的整体安排来看,无疑大大延长了教学的有效性[2]。在实验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往往重视对于画面的塑造,容易忽视对于色彩构成方面的理解和尝试,无疑降低了色彩方面的有效性。在实践过程中,削弱了对于色彩方面的分析作用。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来看,经常出现学生仅仅动手,而没有对其中色彩构成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2)色域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往往使用的色域较小,在颜料的配比过程中,仅仅涉及几十种颜色,这样的训练会导致学生对于颜色的掌握范围不足的难题出现。为此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一旦采用了数字化的教学方式,依靠电脑屏幕上的广色域,能够为学生展现出较大色域的颜色。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色彩教学时,颜料表现方面,并非是教育的核心内容,而是要让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和构成的基本规律。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将色彩构成方面的教育,回归到色彩的本质上,让学生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清晰把控审美规律,同时也能够对其进行创造性的使用,而不是像传统教育模式下,对于各种色彩媒介的使用教学。这样便脱离了教学的本质,无法很好地让学生在接受色彩训练的过程中,形成较高的色彩构成能力[3]。

2.计算机色彩构成教学

伴随着现阶段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完全使用电脑这个媒介,进行色彩构成训练,这为教学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在使用这些高新技术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信息处理,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方式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存储、处理功能,进而形成更高水平的视觉形象,在进行色彩构成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较大的设计表现形式,以此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电脑为媒介下的色彩构成教学

在当下的教学过程中,在使用了电脑这个媒介之后,可以更加有效降低在进行色彩构成教学中的时间成本投入,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色彩方面的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这种全新的方法,能够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效果。在训练的过程中,能够让教师将其训练的方法,放在思维训练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方面。

学生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和人力,因此长时间的训练会有着一定的抵触情绪出现。而在使用电脑为媒介训练之后,可以让学生更加快速地上手和训练,降低学生对于传统训练的疲惫心理。同时,当下的技术发展背景下,使得信息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电脑的使用,多多少少都有着一定的基础,能够使学生更加快速地进入训练状态。学生在进行电脑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可以较高效率地进行操作,大量节省了时间成本。

(三)教学目标与机制的优化和改进

1.目标调整

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针对当下学生对于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调整,进而丰富现阶段的教学内容。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进行教学工作的创新,从而在未来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4]。

2.改进教学机制

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主要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但是伴随着教学事业的改革,使得教学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为此需要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调整,顺应教学事业的变革需求。信息技术成为现阶段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教学工作而言,就需要积极进行教学工作的创新,能够在进行色彩构成方面的教学中,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四)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升学生对于色彩的审美,不能仅仅进行技巧方面的大量使用,还需要能够基于内在的原理以及内涵,进行针对性的使用和利用,以此提升自身的色彩构成能力。

1.创新理念

相比较一些外国的学生而言,我国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使得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生无法在设计领域中创造出各种优秀的作品。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格外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基于理论方面的限制,严重阻碍了学生审美认知能力的提升。对于构成课程本身而言,需要在开展的过程中,实现创新能力教学。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都将色彩构成课程当作一种技法教学,严重忽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重视。

2.多样化的色彩教学

美国著名的设计师包豪斯明确提出,对于学生的教学工作,需要在感知的教育方式下进行,让学生在实物观察的过程中,都基于一种全新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但是传统的教学工作中,并没有重视这方面的教学使用,仅仅是对于一些色彩理论方面的教学和引导。基本上采用的是一些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对于三要素进行合理的对比和分析。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无法很好地对色彩进行积极主动的分析。同时,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无法很好地進行色彩领域的广泛思索。这样的教学活动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此需要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避免传统的色彩构成教学对于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在对基于表达色彩介质的转变研究色彩构成教学改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让教师明确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基于色彩构成的目的性进行教学目标的改革和调整,充分保障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佳,张慕伟.建筑艺术表达系列——建筑色彩[A].2020年工业建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20.

[2]冯国军.提升企业文化在表达与传播中的文学色彩[J].中国商人,2020(11):112-113.

[3]朱海燕.浅谈中国画色彩中的情感表达[J].艺术评鉴,2020(19):37-39.

[4]夏俐.食品包装设计中色彩联想性的表达、强化与发展趋势[J].食品与机械,2020,36(10):106-109.

◎编辑 鲁翠红

作者:陈圆

第三篇:基于色彩构成的景观视觉健康研究

摘要:任何景物本身就具有色彩的物理属性,色彩构成赋予了园林景观多样性和可变性。视觉是人与色彩景观之间交流的媒介,人在自然中看到的色彩,是不同的光波被物体吸收反射到人眼中的视觉成像。人的视觉接收到的色彩会在大脑中形成信号,从而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长荡湖旅游度假区的景观色彩为研究对象,采用色彩方案设计工具对景区的景观色彩进行提取分析,并阐述其对人心理的影响,最后对该景区的景观色彩构成进行心理感知评价。

关键词:风景园林;色彩构成;景观;视觉;健康;长荡湖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色彩景观

20世纪70年代,英国色彩规划专家兰卡斯特提出了色彩景观的概念,即从宏观、景观的角度对色彩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色彩因子的控制性规划与设计,形成个性化、地域化的城市景观[1]。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中的建筑物、标识牌、植物等元素将过多的色彩糅合在一起,使城市的整体色彩景观杂乱无序。在此基础上研究园林色彩景观,一方面能提升城市景观在视觉审美方面的创造能力,另一方面能根据地区特有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打造适合地区的色彩景观。

1.1.1 人对色彩景观的感知机制

色彩与人的视觉感知系统是不可分割的,色彩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表现,在园林景观中,人所感知到的色彩其实是光波在景物上被吸收反射到人眼中形成的,人对色彩景观的感知机制可以从景观和视觉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景观是色彩的载体,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来讲,景观本身是色彩的有序集合体。景观美学一部分通过空间的组织形式、营造手法等进行表达,另一部分则运用色彩的组合搭配原则来构建。景观能给予人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感受,而视觉对美景的感知效果最为突出。人是色彩景观感知过程中的主体,景观是被感知的对象,即客体,主体和客体两者产生相互作用的媒介是视觉环境[2]。山、水、林、田等要素构成了视觉环境中的自然环境,而人工创造、改造出的更符合人类生活需求的人工环境也是视觉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主要包括景区中的观赏点、观赏路线、观赏距离、观赏心理等要素,以及景区内建筑和构筑小品的形式、体量、色彩等要素。

1.1.2 色彩在园林景观中的设计原则

(1)对比与调和原则。园林景观的色彩设计因场地功能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设计目标,但最终均以获得对比调和、和谐统一的色彩景观为目的。在色彩规划设计时强调色彩的调和,其意义在于有序搭配多种颜色,创造出使人感觉舒适平和的景观。色彩景观由自然色彩、半自然色彩和人工色彩三部分组成。自然色彩和半自然色彩通常源自自然景物,在色相、明度、对比度等色彩要素方面,稍加调整就可以获得统一调和的景观效果。而人工色彩大多来自建筑物、构筑物、标识牌等人工设施,为了保证其与自然色彩的相似性,应妥善选择人工色彩的明度、对比度,尽量与自然色彩相融合。同时,一味注重色彩调和,会使整个景观效果变得沉闷、单调,适当安排色彩的冷暖对比、明暗对比、色相对比等,可以使部分景观得到凸显,提升色彩设计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2)以人为本原则。园林以人的审美需求、生活需求为中心展开设计,其服务的对象是大众,良好的园林景观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健康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提供一个适宜居住、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应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实验证明,色彩能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色彩设计时,应处理色彩与人心理之间的关系,避免色彩设计对人造成负面影响。一方面,应根据人的心理对色彩的需求,提供相对应的色彩景观。以儿童活动场所为例,应根据儿童对较明艳色彩的心理需求,妥善使用明度和对比度较高的色彩,同时尽可能地使场地的色彩丰富多变。另一方面,在城市生态系统日益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的环境下,人们对生态园林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吸引更多的物种以满足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需求,其解决方法也与色彩景观存在一定的关联。进行色彩选择时,应模拟动物栖息环境的色彩搭配,形成不产生威胁的人工自然环境。

(3)融合地域文化原则。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些地域景观构成了不同地域的独特色彩风貌。当今城市景观建设的问题之一是景观千篇一律,不同的城市景观在建筑色彩、形式上的相似性,使城市与城市虽相隔千里,却宛如一城,逐渐丧失了基于传统文化的地方特色。因此,在进行色彩景观的规划设计时,首要任务是挖掘能够展示地域历史文化的色彩,充分了解研究地域原有的色彩面貌。其次,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与创新,创造出更多类似于“白墻黛瓦”“红墙黄瓦”的特色景观色彩。

1.2 健康景观

1.2.1 健康景观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后疫情时期,人们更加重视景观的健康功能,健康景观的研究范围也从原有的医院、疗养院等康养场所扩展到城市景观设计的多个方面。良好的景观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丰富的植物景观能改善空气质量,多样的景观空间能满足人群交往的心理需求。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发展建设健康景观有两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能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健康景观的前提是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多样的物种、丰富的植物群落、清洁的水环境等是景观发挥健康效益的基础。二是能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现代社会人们基本处于亚健康状态,心理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健康景观设计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公共交往空间和锻炼放松的场所,促使人们加强锻炼,引导人们积极健康地生活。

1.2.2 色彩对人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1)缓解精神疲劳。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压力均明显加大,城市生活节奏变快,城市中的园林景观能为人们提供“慢下来”的场所。研究指出,观看自然风景录像的测试者与观看城市景观录像的测试者相比,疲劳感能更快地得到缓解[3]。相较于城市中千篇一律的以灰色系为主的人工色彩,自然景观中以绿色系为主的植物景观,可以起到舒缓、放松的作用,对消除视觉疲劳、缓解精神长时间集中产生的精神疲劳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在工作场所中适当地放置绿色植物,有利于缓解工作中的压力和焦虑。

(2)舒缓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积压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近年来心理疾病的患病率逐渐升高,良好的景观能引导正向情绪,在舒缓负面情绪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景观由丰富的色彩组合而成,而花卉是自然色彩的主要来源。黄色、橙色、红色等暖色调的花卉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对抑郁、压抑、悲伤等情绪有一定的舒缓作用;蓝色、紫色等冷色调的花卉又能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具有减缓心率、舒缓焦躁、消除不安等作用。

2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

长荡湖位于长三角辐射区的江苏省金坛区,地跨溧阳、金坛两地,属太湖水系,西望茅山,东接滆湖,北连长江。因其盛产中国十大名蟹之一的长荡湖大闸蟹,已成为苏、沪、浙游客最喜爱的湖景旅游度假区[4]。本文选择长荡湖旅游度假区内以人工景观为主的长荡湖水街和以自然景观为主的长荡湖湿地公园两地,进行基于色彩构成的景观视觉健康研究。研究区域位于长荡湖东南侧,邻近常溧高速,交通便捷。

2.2 研究方法

2.2.1 照片拍摄与选取

通过实地调研对研究区域景观进行拍照,照片拍摄于2019年11月,各样点的景观照片以景观构成要素占比的不同分为自然景观样片与人工景观样片。为了减少外界因素对样片的影响,拍摄时尽量规避太阳光照强度、光照方向等因素的影响,拍摄视角均为人视角。

此次研究共拍摄照片100多张,除去受视点、光照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的照片,从56张效果较好的照片中,选择了12张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区域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样片,作为色彩构成评价的媒介。

2.2.2 调查问卷

景观色彩对人的心理感受存在普遍的影响,笔者设定愉悦、舒畅、平静、忧郁、烦躁、不安七种词语代表人的心理感受,通过网络调查问卷(问卷星)的方式展示12张景观样片,让评判者选择基于样片色彩构成所产生的感受类型。本次调查共收到79份有效问卷。

2.2.3 色彩提取

通过图像处理软件与色彩方案设计工具软件的配合使用,对研究区域的景观色彩进行提取,采用HSB模型(色相、饱和度、亮度模型)对色彩进行量化分析。

3 基于色彩构成的景观视觉健康关系分析

3.1 研究区景观色彩构成分析

3.1.1 自然景观色彩

天空、植物、水体、土壤是研究区域自然色彩的载体,运用色彩方案设计工具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提取,得到各自的HSB模型(色相、饱和度、亮度模型)取值。天空色彩以灰色和蓝色为主,大部分H值分布在190°~210°,少部分分布在75°~100°,S值集中在1%~5%,B值集中在75%~90%;水体倒影、岸边植物、护栏以及天空的色彩以黄棕色、黄绿色和灰色为主,H值集中分布在65°~80°、180°~210°,S值集中在1%~10%,少部分在20%~30%,B值集中在50%~60%、85%~90%;植物和土壤以黄绿色、黄棕色为主,H值集中在55°~85°,S值大部分集中在45%~55%、少部分在20%~35%,B值集中在25%~30%、50%~60%。植物色彩以黃色为点缀色,主要表现为中饱和度的绿色,天空和水体均由饱和度低的蓝色、绿色、黄色和冷灰色组成,整体色调偏冷,以衬托前景植物和其他景观小品的色彩。

3.1.2 人工景观色彩

自然色彩体现景区的自然美,而人工美也是景区不可或缺的部分。研究区域的人工景观主要以铺筑、景观小品、建筑为载体,运用色彩方案设计工具软件获得其HSB模型的取值范围。研究区域人工色彩以红棕色、棕黄色、蓝色和灰色为主,H值分段分布在15°~25°、40°~60°、200°~210°,S值分布在15%~30%、45%~65%,B值大部分集中在55%~80%,少量分布在30%~35%。人工色彩整体表现为低饱和度的红棕色和暖棕色、中饱和度的蓝色和冷灰色,其中红棕色和棕黄色为主要色彩。不同于自然色彩以绿色和冷灰色为主色的情况,凸显了人工景观的轮廓,在整体景观色彩统一调和的基础上,形成局部景观色彩对比。

3.2 研究区景观视觉健康整体评价

不同的受众观察研究区域色彩构成,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进而使被调查者的心理感受发生变化。

研究区域自然景观色彩以中饱和度的绿色,低饱和度的蓝色、黄色和冷灰色组成,其所获得最多的心理感知评价为平静,占调研数据的39.57%;其次有20.55%的被调查者感到舒畅和18.26%的被调查者感到忧郁。

人工景观色彩以低饱和度的红棕色和暖棕色、中饱和度的蓝色和冷灰色组成,其色彩构成所引起的心理感知评价由多到少依次为平静、舒畅和愉悦,分别占调研数据的35.00%、19.26%、14.13%。

总体而言,研究区域色彩景观不会对人体心理健康产生较强烈的负面或积极影响,能使观赏受众感到平静、舒缓,具有稳定情绪的作用,在色彩选择上没有能够刺激心理波动的色彩景观,整体色彩以暗色调、偏冷色调为主。

4 结语

对于园林景观而言,色彩景观是提升景观多样性和增强景观表达效果的重要设计手段,也是景观设计师们表达其美学思想和艺术构思的重要途径。而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其对色彩景观的主观评价建立在园林色彩与心理感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对象通过色彩感知所获得的心理感受的异同,可以为建设有助于受众舒缓心理压力、保障心理健康的色彩景观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增强色彩景观设计的针对性与可行性,从而使景观色彩设计走健康和科学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钟琪.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色彩规划设计初探[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3.

[2] 侯博.色彩心理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4.

[3] 李霞.园林植物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4] 范榕,王浩,邱冰.基于视觉吸引机制分析的长荡湖景观风貌优化策略[J].中国园林,2018,34(08):56-61.

作者简介:马欣雨(2000—),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张跃(1987—),男,山东青岛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伦理。

作者:马欣雨 张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