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论文

2022-04-26

摘要: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发展超过生态承载力、环境质量日益不宜居、能源资源产出的低效率以及对生态利益享受和生态环境成本责任分担不公平等,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化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论文 篇1:

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理念的引入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化增长,城镇化急速发展,城市人口数量开始急剧增多,城市发展也在不断扩充,同时对环境的过度开采,造成现今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出现,季节的天气变化,导致不同的城市灾难。在城市布局中提出海绵体城市建设,既能起到完整与提升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又能达到最优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关键词:海洋城市;人文关怀;海绵体城市;城市建设

从个人对城市环境中的需求出发,思考个人对城市的需求主要有:空间需求、视觉需求与人文素养需求。从而去完善规划学科对人文关怀的缺失,也能够让城市演义的同时更加的尊重人文的重要性,使其在规划领域得以延续其和平发展之形态变迁,其同时也完善了规划学科的理论需求。对城市演义中的人文规划有较强的导向性,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群居环境,从而提升城市人的幸福感,有利于保护民俗文化与城市方言,同时完善规划学科的理论依据。

一、问题提出

城市布局是城市建设改造的重要环节,需要从城市人文、政治、经济、人口、占地面积、生活习惯等等一系列城市元素思考城市布局,所以城市建设布局的根本需要从城市功能、生态环境入手,上至哲学、社会学,下至日常生活习惯。城市功能指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发挥的效用,是城市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的前提。然而,针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提出海绵体城市的打造与布局,促进城市建设的生态文明良性发展。

(一)生态环境问题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式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路线。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地域演化的过程中,气候的变更也从未止步。英国的工业革命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给生态也带来了破坏,在城市飞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增多,强降雨、特大洪水、冰雹雷暴、酷热等气候异常现象发生的次数一年要胜一年。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不只是个人问题,是城市建设策略问题,甚至已经上升到全球建设策略问题,改变才是生态发展的出路,只有重视城市布局的改变,才能延续生态的发展。

南昌夏天已经连续多年有着“四大火炉”之称号,而且根据分析,南昌夏天的温度一年比一年更高,这样的生态问题值得深度思考,生态环境的失衡形成了南昌不稳定的天气变化。2019年7月4日,一场大暴雨让南昌多地开启了看海的模式(见图1),形成了城市看“海”的现象,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城市布局有着紧密的联系。南昌一系列的气候变化与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密不可分,以南昌老城区改造为例,产生生态环境变化原因有两点:第一,城市传统布局的密集化,密集的居住环境导致绿化环境的缺失;第二,城市快速化建设,南昌老城区的快速化城市建设,导致了一些生态环境的破坏,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在城市建设布局中的改变。

(二)社会环境问题

聚落是指人类聚居和生活在一起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人以群居是人生来就有的社会活动。“或久天害,稍微室宅,遂成聚落”。这也是聚落的开始,然而城市的构成也是由不同的聚落关系而形成的。对于城市的理解是,城是指城郊,是聚落的聚集地,市是指市场,是由人与人之间交易所产生的场所,所以城市是由人与人之间聚集地,产生的社会环境问题,也是人、社会、环境三者之间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博尔诺夫说:人在本质上是居住者,人在居住环境中的互动塑造了社区性,而社区生活圈是社区内居民以住所为中心点,进行休闲、通行、就学和社会交往等日常活动的最小空间范围。人是组成社区聚落的组成部分,社区是城市构成单位,在城市生活中,“圈子文化”是现在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样文化因素产生了许多的城市问题,如,人与城市建设问题,人与城市资源问题,人与城市环境问题。海绵体城市理念是有针对性的城市环境问题所提出的,降低城市环境问题,从而缓解社会环境问题,同时构建“有机城市”的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海绵体城市的相关概念

斯考特·斯蓝尼《海绵城市基础设施:雨洪管理手册》一书中通过杰出的案例介绍不同国家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与思维。这些设计不仅致力于解决城市发展中雨洪问题,以达到营造可持续城市环境的目的,为人们打造漂亮的、便于使用的、与当代生活方式相配的空间,从而在建设“海绵城市”的同时,赋予城市更多环境、经济、社会价值。关于海绵体城市的建设在国外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法国、德国、日本研究城市排水问题,陆续也成为了世界各国的海绵城市建设的模范。

(一)海绵体城市的概念界定

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在应对天气变化带来的雨水灾害和环境变化带来的城市排水问题等方面,能够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过滤和溪水翻吸水三种特效,又叫“水群性城市”,同时,国际通用术语称之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面对城市环境、交通等多方面的城市问题,海绵体城市布局可以利用“过滤”的特性对城市污水进行自我处理,在暴雨来袭时,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自我的吸水、蓄水,在酷热时,亦能自我释放水汽,调节温度变化,形成良性生态循环系统,已达到城市良性的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协调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建设当中营造海绵城市的设想,既能將从前落后的高强度、粗旷式的城市开发理念,转变成为以人为本的新型开发理念,又能解决城市建设中因水而带来的困惑,延续城市生态和谐发展,海绵城市的布局核心在于利用科学技术合理控制城市与水问题,采用良性的循环系统控制生态和谐发展,就地解决雨水的消纳和吸收利用,在酷热干旱时,释放雨水,保持生态和谐。

(二)海绵体城市布局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建设也越来越频繁,在城市规划布局中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环境,坚决避免“先推翻后新建”、“先开发后保护”等错误策略,应坚持自然、社会、城市三者和谐发展。海绵体城市布局应以生态优先的原则,制定以自然生态为基础的开发策略,充分发挥水系统的生态功能,实现水生态系统的可循环性,维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海绵体城市布局要求主要有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等相关要求。建立水系统的生态功能,提高可持续水循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构建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设海绵体城市需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环境布局不同的城市规划建设。海绵体城市建设属于城市规划,属于上层建设,其建设无论是从技术上、管理上还是经济上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所以海绵体城市的布局离不开统筹规划的要求。

(三)海绵体城市布局策略

海绵体城市的布局关键在于如何构建水生态系统建设,在处理水系统问题上始终采用“渗、蓄、滞、净、用、排”的六字实施策略(见图2),“渗”就是渗透,建立好渗透的土壤;蓄就是蓄积,在城市布局中,护城河的建立就是很好蓄积说明;“滞”就是滞留,滞就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水汇集至一起时降低其流势,利用滞挣来的时间换取空间上的水流疏通;“净”顾名思义就是净化,水经过土壤净化形成可循环用水,“用”指的是循环使用,“排”即排水,合理排水既能缓解水带来的灾难,又能调节气候,形成水系统中循环生态。海绵体城市的构建建立在文字策略之中,建立以水循环的生态环境,进而推动城市发展理念的建设思维顺利转型。

三、海绵体城市布局的价值分析

通过对海绵体城市布局探索与研究,构建城市生态环境,对城市建设产生重大运用价值,其主要体现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方面,这也对城市布局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同时研究海绵体城市对城市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一)生态价值

现代城市面临着两个重要问题,气温上升和城市内涝的危机,而海绵体城市布局可以缓解城市雨水问题,提升城市排捞效益,改善城市空气品质,实现区域滞尘目标,同时也可以维护城市水文特征,形成以水体循环的生态城市空间,构建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体城市。

(二)經济价值

城市环境问题改变,导致城市经济的发展。其发展有三,第一,释放城市中心价值,促进经济发展;第二,维持文化圈的建设,增强城市区域竞争力;第三,推动资源再生利用,协调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水循环系统,建立生态和谐体系,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化调配,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价值。

(三)审美价值

海绵体城市布局的营造需要统一的策略,倡导协调统一的审美价值,城市建设的根本就是以人为本,海绵体城市构建也是追求以人为本的审美价值,城市规划建立了经济、科学之上,所有海绵体城市的形成也不开崇尚科学引导的审美价值,海绵体城市布局不仅解决了城市生态问题,更多是在满足人们审美感受的基础上释放出更多经济效益,以及城市建设设计中的多重价值。

结束语:海绵体城市布局探索与研究,从城市问题的提出到对城市海绵体的认识到营建的设计思想,最后到价值分析。通过对海绵体城市布局的探索与解读,归纳海绵体城市布局对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推动。通过对设计原则、思路以及构想,提出海绵体城市布局的设计策略,通过其产生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分析城市海绵体塑造的运用价值。拓宽海绵体城市建设探索与运用延续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藻.海绵城市建设中“海绵体”的开发探讨[J].福建建材.2019.4

[2]侯学钢,彭雨德.上海城市功能转变与地域空间结构优化[J].城市规划.1997

[3]上海同济城市规划研究院.衡水湖片区美丽乡村规划[Z].2015.

[4]李萌.基于居住行为需求特征“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对策研究[J].社会规划学刊.2017.1

[5]孙道胜.柴彦成.城市社区生活圈体系及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以北京市清河街道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

[6]徐霞.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商业步行街绿化景观设计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本文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计划项目“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理念的引入研究”成果(编号:2019XJYB005),主持人:徐光达。

作者简介:

徐光达(1989-),汉族,江西九江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助教,教学秘书,硕士。

刘 洋(1991-),汉族,江西兴国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商学院,团委副书记,助教,硕士。

作者:徐光达 刘洋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论文 篇2:

中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及出路

摘要: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发展超过生态承载力、环境质量日益不宜居、能源资源产出的低效率以及对生态利益享受和生态环境成本责任分担不公平等,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化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至上的发展理念是城市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是生态问题累积的关键所在,生态环境责任承担不到位进一步加剧了环境质量的恶化。为了让城市化进程符合发展规律,需要确立以生态红线为项层约束的可持续理念、建设“经济一生态一民生”相协调的城市宜居环境、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效率,以及促进城市与相关利益主体的生态公平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城市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宜居:生态文明

文献标识码:A

城市是文明的结晶,也是一国及地区现代化兴衰的重要标志。近30年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可谓规模庞大、速度惊人、史无前例,城市化依然是当前和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跳跃式的城市发展在给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创造财富和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浮现出其发展模式的局限和隐患,尤其是近年来全国各地持续的雾霾天气使得城市生态问题再也无法令人避而不见。据2013年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我国占了7个;甚至我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近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核定的空气质量标准。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问题累积的成因诸多,如何确保城市生态平衡已是迫在眉睫,而探索城市“生态一经济一民生”三者平衡的科学发展方向,则是构建美丽中国这一远大目标的现实基础。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生态问题的表现

1.城市失衡发展凸显生态承载危机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阶段和文明累积的必然成果,但是,我国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便经历了发达国家历时百年左右的城市化过程,这固然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也因受全球化的外在压力而使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城市人口从1978年的1.7亿增长到2012年的7.1亿,城市化率也从17.9%增加到52.6%,并且每年还在提升。其中,特大城市、大型城市、中小城市每年人口增长规模之比约为15: 5:1,说明城市越大,人口增长速度越快(P82-90)。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定胜天”的征服思想一方面让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加大,同时,以往的跳跃式发展也导致城市生态承载力短时间内超出极限。即使假定人均需求不变,城市人口的高度集聚使得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愈来愈庞大,在诸如住房、交通、教育、能源、资源等方面更对居民生活及城市生态承载力构成了严峻挑战。城市人口资源比的失衡及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必然导致城市经济一生态协调发展目标的失衡。因此,城市作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一种主要聚集,其发展过程中如何合理监控生态承载极限,高效配置资源、保证生态可持续是城市管理者应重点思考的内容。

2.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不宜居

城市的形成是人类寻求更为理想、更为文明生活方式的过程,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令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适和健康,使城市更加宜居。但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却在“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认识指导下逐渐恶化,甚至到了积重难返、难以治理的地步。例如,我国工业化生产和居民生活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垃圾等导致城市饮用水、大气及土壤污染问题非常突出。(1)城市饮用水污染。居民饮用水无疑是城市用水的重中之重,但一些企业将工业废水不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或者注入地下,这些违法行为对城市水资源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后果。据相关监测数据显示,全国118个大中城市中,地下水污染较重者占64%,受轻度污染的城市占33%,只有3%的城市地下水基本清洁。另外,一些地区的饮用水水源除了常规水质项同超标外,还检测出有毒有机物污染。据环保部2014年发布的《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报告,在水中污染物浓度相同的情形下,我国城市居民饮用水暴露的健康风险是美国的2.4倍。(2)城市空气污染。近年来我国大面积出现雾霾天气,而且范围逐渐扩大、程度逐渐加剧,甚至全国大部分城市都被雾霾笼罩。许多城市居民生活在雾都,室内需要空气净化器,室外需要带着防毒口罩,城市空气安全问题不仅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出行,也到了人体健康无法容忍的地步。根据专家对雾霾成因的分析,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以及机动车带来的路面尾气是主要原因。(3)城市土壤污染。威廉·配第曾言“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一切财富的来源,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各类要素资源中,土地无疑是最重要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超速发展,短时期内就造成城市土壤污染重严重,导致土壤生物和植被不断退化等,土壤作为保护城市环境的重要生态屏障已是千疮百孔,城市居民的基本健康和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让城市的宜居性逐渐丧失。

3.城市能源和资源产出低效率

萨缪尔森指出,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也许可能是唯一的中心问题,效率高意味着浪费较少(P237)。资源要素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但能源、资源的供给能力有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尤其是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l/4: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有限的资源已经供不应求,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产出效率的低下让资源和能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例如在矿产资源方面,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比发达国家低约20个百分点;我国石油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只有10%,90%的石油能源在开采、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等环节被浪费掉了;在水资源方面,我国城市工业产值用水量为103m/万元,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但工业用水重复率却只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75%-85%,在水资源总量不足、污染严重和粗放利用的情况下,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常态(P9-15)。面对有限的能源和资源供给,资源产出效率低下、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量过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顽症。

4.经济不公平向生态不公平转化

“公平”问题一直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问、城市与乡村之间以及城市内部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不公平”M题逐渐凸显,但不可忽略的是这种经济不公平已经转化为生态不公平。城市化进程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是需要成本的,但由于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差距以及环境污染的外部性,使得生态环境利益的享有不公平、环境容量分配使用不公平、生态破坏和污染的承受不公平、生态环境维护责任和治理成本分担不公平成为城市化生态不公平的主要表现。经济不公平已经转化和延伸为环境不公平问题,比如,城市化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资源,甚至将农业用地也征收在内;我国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要早,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消耗了更多的资源,但在环境逐渐恶化时,将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转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让这些地区来承担环境污染的后果以及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本;城市中的高收人群体消耗了比低收人群体多的消费品,但却没有比低收入群体承担更多的生产排放污染.从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富裕的地区和群体利用其经济优势向贫困的弱势地区和群体转嫁其环境影响的后果和环境治理责任(Pl-6)。环境不公平问题的实质是:由于经济利益的不公平而转化为环境问题和环境利益的不公平。经济不公平与环境不公平之间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生态危机。

二、我国城市生态问题累积的成因

城市化本身是要素资源集聚和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过程,合理的城市化不仅能够促使人类牛产和生活方式的良性变化,而且可以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例如,通过修建水利水电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可以降低城市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压力。但现阶段,城市化的负面影响已经远远超过其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全国大部分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经济增长至上的理念偏狭是导致城市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发展是动力,态环生境是基础,二者彼此作用、相互影响,通过有机协调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长期以来,经济兴国的先行发展思想让经济发展凌驾于生态环境之上,(GDP成为衡量城市发展的唯一指标,一切以经济总最增长为目的,在获取城市经济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环境破坏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在极端追求GDP快速增长的指标中,政府与企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常常具有很强的投资和开发冲动,而且是缺乏远 见的依赖“资源换增长”的短期行为,这种思想主导了一轮又一轮的城市招商引资和开发热潮,直接导致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我国传统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偏重经济指标,一些地方官员为了片面追求政绩,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忽视乃至漠视生态文明建设,将政绩与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招商引资过度。招商引资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手段,但在地方官员提升政绩的目的下,过度招商引资成为常态,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力引进能够拉动GDP快速增长的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项目,有些城市甚至为了大型集团能够进入,不惜降低环境门槛,GDP增加了,但给当地的资源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影响十分恶劣;二是面子工程严重=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中往往将一些形象工程纳入评价体系,使得一些无关紧要的形象工程得到优先发展,而城市的排水系统、地下管道、交通设施以及污染源治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却发展滞后,以致在雨水多发季节导致城市积水和交通瘫痪问题严重;三是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大力吸引各种要素的集聚,积极引导大型项目的落户,拒绝将产业功能向外转移,结果导致城市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不堪重负,产重超过当地的生态承载力(P16-22)。例如,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但长期以来却将经济中心也纳入城市的功能定位之一,造成首都工业大量集聚,在城市过度发展后,表现出的就是环境污染、严重的雾霾天气、交通堵塞等一系列难题。因此,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片面将经济增长置于发展的首位,极端追求经济效益而抛却社会责任,使城市的功能残缺不全、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就会不可避免地诱发生态环境问题。

2.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是城市生态问题累积的主要原因

城市经济过速发展、超承载力发展,导致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不断累积强化,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不断加深,这实质是经济发展利益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益的僭越,短期政绩利益对民众长期福祉的透支。没有工业基础的城市难以为继,加快城市化进程也是历史必然,但如果工业化与城市化不能有效对接,违反科学发展规律,不仅走上唯心主义的老路,也势必造成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的负效,同时加重城市后续发展的治理成本。由于历史条件、技术瓶颈和资源配置效率等问题导致我国工业化的起步以粗放型增长为主,主要依赖要素和资源的大量投入,以数量增长为指标,形成投入高、消耗高、成本高,但生产效率却较低的局面。粗放发展模式给城市化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一度让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使得环境污染的魔咒越念越紧。以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化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剧了城市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再加上对污染控制力度不够,造成对环境的重大破坏。例如,工业废气排放超过自然环境的空气净化能力,造成空气质量严重下滑,经济较为发达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空气不良质量的表现与频次最为突出。另外,粗放发展也存在于城市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城市对房地产经济的过度发展,虽然神州已经处处是高楼,但其中不少建筑并没有按节能要求建造;具有污染性但可回收再利用的城市垃圾治理效果还不完善;一些政府办公大楼或形象工程建筑的空调等电器空运转、电灯长明到天亮的现象屡见不鲜。据统计,我国地方政府部门1天的耗电量够普通居民用19天,全年电量消耗相当于全国农民总的生活用电水平。因此,快速的城市化必须重视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所造成的城市生态环境失衡,如何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3.生态污染责任承担不到位是城市环境质量恶化的关键

在城市化进程中,经济被作为发展的硬约束,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则成为软约束,被列于经济目标之后的次要地位。各方利益主体都以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责任承担不到位,导致当前城市污染排放超过生态自净化能力。(l)企业作为微观经济的主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如果没有对企业的环境规制标准,企业不需要为污染排放承担任何社会成本,以利润最大化为生产经营目标的企业就不会主动进行污染排放治理,而是任意将污染排放到自然环境,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面对环境规制往往处于逃避社会责任的状态。为了抑制企业对环境的破坏,政府对不同行业的企业污染排放以及治污技术给出详细规制标准,以此保护城市环境。由于环境污染具有负外部性,企业对污染治理责任承担不到位,对生态环境将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2)政府不仅是环境规制标准的制定者,也是企业环境行为的监管者。但一些地方官员面对环境规制标准的提高,首先思考的不是如何将环境规制标准严格执行到位,而是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是否会对企业成本造成影响,导致企业发展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地方经济增长,对自身政绩造成影响,于是,就不乏出现当地企业贿赂官员逃避环境责任的事情。政府对企业污染的监管不到位,工业废水、废气任意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工业垃圾不进行处理就随意倾斜,使得企业对环境的污染更加肆意。(3)城市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也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垃圾不仅会对空气质量、水体等造成污染,而且滋生大量细菌,对人体造成危害。虽然城市的垃圾桶都是分类的,但很少有人将垃圾按分类标准进行倾倒,垃圾随意乱倒、塑料袋满天飞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形象。

三、促进城市“生态一经济一民生”三者和谐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累积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城市的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要逐步实现城市生态文明,达到“生态一经济一民生”的和谐发展目标,就必须建立有效的利益机制,达到预期的治理目标,使城市生态文明的理念真正融入城市化建设的整体和细节。

1.严守生态红线,以生态可持续为基本理念

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生态红线是生态的安全保护线,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在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要以“生态可持续”为基本理念,把生态承载力作为顶层约束,将“生态红线”明确标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化建设中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城市生态红线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安全约束线,要想不触碰这根安全底线,就需要企业、消费者以及政府在各个环节中时刻以“生态可持续”为发展理念。政府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和城市化进程的开拓者,要充分发挥监管和约束的作用。在传统的企业生产流程中,原料加工成产品后,加人生产过程中与产品无关的最后都作为废料被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但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要将废料变为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料加以循环利用,形成封闭循环的绿色技术系统,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并举。传统观念下,大量的生产要求有大量的消费,挥霍浪费型的生产方式也造成了挥霍浪费型的消费方式,大量一次性用品的出现,不仅浪费了自然资源,还污染了环境。培养环保消费以及消费者的绿色环保偏好,让消费者不仅明白绿色消费不仅有益于健康,而且能够保护日益减少的能源资源和身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

2.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城市建设理念,以城市宜居为发展目标

资源和能源已经成为约束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转变增长模式也成为建设城市的重要任务,以低碳发展为核心,促进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提高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打造城市宜居生态城。重点在于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并且要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促使企业污染物减排和治理,解决城市饮用水污染问题以及空气质量、土壤污染等损害城市居民健康生活的环境问题。这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企业生产方式转变。企业是城市化进程中最富活力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力军。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新建或改建环保,不断提升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选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产生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和减污增效;(2)居民消费方式转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等载体,强化城市居民的资源忧患意识;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抵制过度包装、白色污染等行为,培育绿色消费市场,切实减少生活消费污染;(3)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完善产业准入政策,持续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产品,淘汰高能耗、高水耗、重污染和低效益的项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工业经济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高转变。大力培育发展低能耗、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服务水平和对绿色GDP的贡献率;(4)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虽然私家车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便利,但同样也造成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而且汽车尾气严重影响着城市宜居环境以及居民的健康生活。家用汽车的盛行一方面反映了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说明城市公共交通的缺陷。因此,要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注重加强城市道路的规划没计以及各种交通工具的平衡,号召和鼓励广大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3.以生态效率建立利益机制驱动城市各主体生态文明行为

资源的稀缺性以及枯竭型城市的前车之鉴告诉我们,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态环境也并非可以无限容纳。但面对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综合国力的提升还必须依赖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需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率和牛态效率的统一。作为政府,可以采取以市场经济的力‘式平衡生态效率,制定“市场一生态”协调发展的规则和绩效,使各利益主体有动机促进生态文明的提升,使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可持续性。具体措施如:(1)在宏观层面,政府在需要高效配置生态消耗许可额度,合理规划城市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实现宏观层级的生态效率最大化;(2)在微观层面,企业、消费者、政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应尊重自然,并有意识地不损害子孙后代人的生态利益,形成“生态意愿支付”,并且将这些“生态意愿支付”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发挥其生态维护的作用;(3)生态建设投入资金的优化配置。对于各主体缴纳的生态维护资金、环境治理资金、生态补偿资金等,应该由生态效率最大化目标函数来配置。如果各利益主体都能在“生态消耗许可量”既定的条件下,最优化追求牛态效率,就能进一步促进消费方式改变、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创新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

4.扭转成本外部化,城市环境责任以生态公平为分担前提

污染具有外部性,污染制造者并不一定会为排放承担成本,污染成本外部化纵容了污染者对环境的破坏。事实上,城市化建设过程的任何利益相关者都会成为污染的制造者,在自身所处的环节上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城市内部各主体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城市与区域及其他城市之间,应公平地分享生态功能带来的生态利益,并公平地承受生态环境影响以及生态维护和环境治理责任。如在产品的“生产一消费一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和消费者要公平分担生态责任,谁污染谁付费。生产者的责任不仅体现在生产过程,也应涵盖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如果消费者选择了能源消耗大或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产品,应通过价内税的形式由消费者为预期的污染责任买单,而且明确规定消费者要为产品的回收和处理所有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不当行为负责;在城市与周边生态功能区之间,城市享受了生态功能区带来的生态利益,并且城市的发展可能给生态功能区造成影响,那么城市应该合理承担相应的生态补偿;另外,当代人有义务不损害代际生态利益的享有权,政府需要进一步提高执法强度,对于技术落后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者坚决给予取缔;要将当代人的环境保护责任在时间维度上延伸到后代人,保证环境责任和利益的代际公平。只有保证环境治理的成本由污染责任者承担,享受生态利益和承担生态责任的公平性,才能确保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启示与展望

在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的背景下,因长期高速发展而累积的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下的宜居城市,是我国各级政府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以生态可持续顶层约束理念、经济一生态一民生相协调的城市宜居环境、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的生态效率,以及促进城市与相关利益主体的生态公平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目标至少应当体现以下理念和特征:城市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城市化并非越高越好,城市化速度并非越快越好。衡量的标准是:城市经济聚集效益足以削减和补偿相应的城市生态环境影响;城市居民从经济增长中所分享的成果,足以抵消因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而带来的生活成本提高、环境质量改变等影响;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可随城市经济的增长而不断缩小,城乡间的生态不公平关系可随城市经济的增长而不断有所改善。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城市建造者、企业和居民等共同努力,把城市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幸福、生态系统健康协调发展作为目标,选择生态文明的行为方式,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科学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宜居城市的长远目标。

作者:王杰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论文 篇3:

冀中南城市群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区蓬勃发展的同时,“冀中南”地区的发展也被列入国家战略规划之中。河北省委、省政府决议,构建冀中南城市群,2015年全省城市化率达到54%。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发展规模一旦超过了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必然会引发城市病。本文从实际出发,仔细分析当前冀中南地区环境污染的现状和问题,试图找到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办法,从而更好地推动冀中南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冀中南 现状 解决对策

一、引言

河北省2006年首次正式提出了“冀中南”经济区的概念,2011年才将“冀中南”经济区上升到战略高度。两会上,人大代表提议将“冀中南”经济区发展规划列入国家战略,中央在战略定位、宏观调控、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使“冀中南”成为带动晋冀鲁豫交界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然而,在城市膨胀过程中引发的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资源,土地资源污染等城市病,这必然阻碍冀中南地区城市化进程。因而,各方必须高度关注城市病的治理,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统一。

二、冀中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及问题

(一)城市大气污染严重,持续遭遇雾霾天气,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环境保护部发布2013年第三季度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在最差的十个城市中,河北就占了七个,其中,邢台,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最差。仅2013第三季度,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范围在16.3%~71.7%,平均超标天数在62.5%。超标天数中,以PM2.5和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分别占超标天数的67.7%和17.5%。

首先,冀中南城市群工业生产排出的有害气体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居高不下;同时,石家庄等地的市政建设,如修建地铁,城区改造所产生的粉尘也是直接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数量的剧增,产生大量的汽车尾气,也是造成空气质量很差的原因。

(二)城市绿地系统三大指标不高

冀中南地区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这三大指标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有些甚至达不到国内平均水平。城市绿色景观种类较少,色彩单调,城市景观植被缺少精心规划,这都阻碍了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进程。

(三)水资源污染严重

以石家庄为例,地表水极度缺乏,人均占有量稀少。石家庄市区,栾城和赵县一直将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注入到洨河,导致洨河水质污染严重,河底淤泥严重。石家庄的母亲河“滹沱河”一直是地下水源地,水资源开采量占城市供水总量的70%,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水质的污染使原本紧缺的水资源更加稀少。

(四)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不能及时清理

工厂企业生产所排放的废弃物,居民的生活垃圾等废弃物也极度影响城市生态。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城市每年产生垃圾1.6亿多吨,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且仍以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累计堆存量超过70亿吨,占地5万多公顷,200多个大中城市已被垃圾所包围。针对这些废弃物,主要采取堆放或者土壤填埋,这又会造成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等第二次污染。

三、冀中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扩大绿色植被覆盖率,把冀中南地区打造成“花园经济区”,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泽被后代”的伟大事业。冀中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中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蓝天”。利用花草树木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消烟滞尘的作用,扩大绿色植物覆盖率,以植被覆盖率不低于30%打造现代宜居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要点、线、面相结合,形成一个生态网络,科学规范布局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打造城市公园,发挥植物造景功能,供市民休憩娱乐。

(二)政府、环保部门严格监管,加大对高污染耗能企业的惩处

环境行政管理中行政监管、法律监管是重要环节,也是政府部门对环境行为进行制约的最后一道门槛。首先,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惩罚力度,提高企业的环境违法成本;其次,建立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机构的监督,对企业环境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严格审查,迫使企业提供真实全面的环境信息;最后,制定科学的环境检测标准,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坚决遏制行政指定或者变相强制要求企业安装指定厂家环境监测产品的行为,维护政府采购的开放公平性。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绿色发展,推动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倡导普惠共赢。大力培育扶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冀中南地区加快发展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拓宽现代服务领域。例如,以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石家庄为中心,打造冀中南地区区域增长新优势。邢台可以利用北靠京津石,东部黄骅港,南部紧靠中原经济区的地理优势,做几大经济区的物流集散中心。

(四)从城市生态系统角度科学合理布局居民区和工业区

冀中南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对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一定要科学布局,进行功能分区。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要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来建立城市空间的发展布局规划。其中,已建立的高污染的工业企业要搬迁,远离城区;规模相对较小,无污染的企业可以安排在城区;有轻度污染的企业安排在城市边缘。同时,在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建立隔离防护带,净化空气,隔离噪音。

(五)发挥报纸、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的优势,呼吁全体民众参与环境保护

公民是环境效益的享受者,也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人,理应成为生态城市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推进冀中南地区的环境问题治理,单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民众的参与才是从根源上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广大市民应树立绿色出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理念。例如,出行多乘坐公交,地铁,少开私家车;购物使用纸质塑料袋,降低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保护木材资源等。

参考文献

[1]邓岳峰.从生态角度谈环境保护[J].地理教学参考,1999(12).

[2]陈燕飞.城市生态规划相关概念辨析与理论方法介绍[J].江苏城市规划,2009(1).

[3]羅上华等.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与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实证[J].生态学报,2003(1).

[4]李秉成.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3).

[5]盛广耀.城市化模式与资源环境的关系[J].城市问题,2009(1):11-17.

[6]陆大道.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J].中国城市经济,2007(10):14-17.

作者:薛文

上一篇:法律服务市场规范探讨论文下一篇:模拟教学中电子技术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