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2022-11-04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遗传、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长期会导致多系统损害,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1]。为研究艾塞那肽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对于2型糖尿病,该院2012年5月一2014年5月间对66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了艾塞那肽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为在该院进行治疗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46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80岁,平均年龄(50.2±0.2)岁;病程2~20年,平均病程(11.2±0.3)年,排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保持原本的服药方案不变,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艾塞那肽治疗,每日早晚餐前的1 h内行皮下注射,1个月后逐渐增加剂量至10 ug。治疗期间,可结合患者的血糖变化而适当调整原本服用的降糖药剂量。每日监测1次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连续治疗6个月后,评价其疗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lc及体重等指标进行监测与记录,并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2]。

2 结果

2.1 46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对比

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FBG、2 hBG、HbAlc及体重均比之前有了显著下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该组46例患者中,2例恶心、呕吐,1例腹泻,2例出现轻度低血糖,未见重度低血糖及急性胰腺炎发生。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内分泌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并发症多等临床特点,若不重视治疗,极有可能导致多功能损害,进而威胁到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目前,大多数患者主要是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实现对血糖的有效控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甚至减轻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艾塞那肽属于一种人工合成GLP-1类似物,能够与GLP-1受体实现良好的结合,并使其激活,发挥出降糖效果。不少临床实践发现,艾塞那肽能够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改善,且不易引起低血糖,并对心血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3]。

在该次研究中,该院对46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了艾塞那肽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表1中可发现,经过治疗,患者的FBG、2 hBG、HbAlc及体重均比之前有了明显的下降,治疗前后的差异较明显。这说明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从结果2.2中可得知,该组患者共5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但无严重不良反应,说明艾塞那肽的安全性较高。综合来看,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艾塞那肽,在控制血糖及降体重等方面疗效较好,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要比单纯的使用磺脲类药物更具优越性,不失为一种有效治疗方案。

由上可知,2型糖尿病发病率高、病程长,若长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血糖会持续升高,最终导致多系统损害,将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存。因此,临床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采用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实现对其血糖及体重的有效控制,大大降低了低血糖风险,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摘要:目的 研究艾塞那肽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共收治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磺脲类药物的基础上对其行艾塞那肽皮下注射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HbA1c及体重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FBG、2 hBG、HbA1c与体重均较之前有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艾塞那肽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

关键词:2型糖尿病,艾塞那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参考文献

[1] 金毅.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21):119,121.

[2] 付阿丹,张文静,赵浞.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2,23(14):1301-1303.

[3] 庞敏,张红军.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10):143-144.

上一篇:老年糖尿病患者褥疮的护理探讨下一篇:浅析我国电商物流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