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3-02-21

在我国, 糖尿病是一种多发疾病, 可导致患者血糖长期升高,引发多种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为有效减轻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医学工作者不断深入对糖尿病质量的研究。目前,磷酸西格列汀首先被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磷酸西格列汀可促进胰岛素分泌, 促进β细胞再生, 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1,2]。2013年2月—2014年8月 ,该院应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8例患者均按WHO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 ,病程6个月 ~20年 ,男37例 ,女31例 , 年龄21~79岁 , 平均56.9±12.6岁。28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7例合并脑梗死或脑出血,11例合并冠心病8例。有既往胰岛素应用史者16例,其余患者均采取其他药物降糖。入院时,患者空腹血糖为(9.7±2.9)mmol/L,餐后2 h血糖为(13.1±2.5)mmol/L,糖化血红蛋白(9.6±1.8)% .

1.2 治 疗方法

68例患者均在每日早晨口服磷酸西格列汀 ,100 mg/d,连续12周。服用胰岛素者,继续服用。每月测量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高血糖素、血常规、血压及体重指数,治疗结束后测量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差异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达,若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与餐后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高血糖素明显下降(P<0.01)。治疗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也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肌酐未受影响。见表1。该组1例患者治疗初期轻度腹泻,3 d后自行缓解,无低血糖发生。

(±s)

注:各指标与治疗前对比,#P<0.05,&P<0.01。

3 讨论

国际糖尿联合协会(IDF)的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人数超过6000万 ,成为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糖尿病人口国。糖尿病可导致患者血糖长期升高,引发多种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1,2]。随着医学工作者对糖尿病的深入研究 ,2型糖尿病的治疗研究却逐渐进入瓶颈期, 主要是难以解决低血糖不良症与降血糖治疗的矛盾,且难以保护β细胞。控制2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包括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 磺脲/非磺脲类促泌剂、糖苷酶抑制剂等。磷酸西格列汀是我国批准的第一批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DPP-4抑制剂, 其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联合其他药物均可发挥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良好控制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可降低体重增加、低血糖等不良症状[2]。

该研究表明,经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高血糖素明显下降 (P<0.01)。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肌酐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磷酸西格列汀具有显著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将磷酸西格列汀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2013年2月—2014年8月,该院应用磷酸西格列对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为期12个周,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饱腹血糖、血压、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及体重指数等。结果 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高血糖素明显下降(P<0.01)。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肌酐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西格列汀对于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关键词:2型糖尿病,西格列汀,疗效

上一篇:辽河水平井防砂完井技术现状与发展建议下一篇:实习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