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案15课

2022-07-31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语文教案15课》,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大学语文教案15课

15课教案

《放小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鸟类! 教材说明:

本文叙述的是我放飞小鸟的事,告诉我们鸟是人类的朋友,表现出少年儿童爱鸟的童心。全文共四段。第一自然段讲“我”看到小鸟在笼子里不吃不喝,非常着急。第二段讲“我”听到鸟妈妈在叫唤。第三段讲“我”决心放小鸟回家去。第四段讲小鸟飞走时向“我”道谢!本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童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喜欢!)

2、为什么?(我的爸妈为我买很多的学习用品,还有许多的好吃的东西! 我的爸爸妈妈每天送我上学、接我放学回家„„)

3、是啊,有爸爸妈妈在身旁是一件多幸福的事啊!有一只小鸟总喜欢跟着妈妈到森林里去玩,瞧,它们来了,(听音乐,看图片)它们是多么幸福啊。可是有一天,小鸟因为贪玩不小心迷路了,找不到妈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还不小心被别人抓住了,被一个小男孩的姑妈买到了,送给了那个小男孩,小男孩可喜欢这只小鸟了,可是小男孩最后却把这只小鸟放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4、今天让我们来学习《放小鸟》这篇课文。(板书 放小鸟)齐读课题。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1、瞧,小鸟来了。(出示小鸟)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非常可爱)

2、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用“— ”划出写小鸟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颜色、动作,随着学生回答出示: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指导朗读。我听出来了,这只小鸟的羽毛特别漂亮,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啊,这只小鸟的嘴巴特别好看„„它的小眼睛多亮呀„„)

3、男生和女生比一比,看谁读得好。男生先来。女生来。要把它的可爱读出来,注意重点的词。(出示句子: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老师和小朋友一样也喜欢这只小鸟,我们一起来读,好吗?齐读。

4、这只可爱的小鸟是谁送给小男孩的?(姑妈送的)板书:送

5、小男孩和小朋友一样特别喜欢这只小鸟。他为小鸟做了很多事情,仔细读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说说他都为小鸟做了些什么?

6、学生自读后回答。(关进笼子里,给它食吃„„)出示图片。 1)、作者为什么要把小鸟关起来呢?(因为它害怕小鸟飞走了,如果飞走了,他就再也见不到小鸟了!他不想让小鸟离开自己,想天天都看到小鸟!„„) 2)、那小男孩将小鸟放进笼子里,是不是就不管了?(不是,他把小鸟放进笼子里,给它水喝,给它食吃,可它一动也不动!) 3)、小作者害怕小鸟飞走,给他拿来笼子,让他睡;害怕它饿着端来食物给它吃;又担心它渴了,送来水喝,精心的喂养小鸟。(板书养)可是小鸟对于他做的这些事情喜欢吗?它是怎么做的?(它没吃也没喝。它不吃也不喝。)课文中是怎么说的?(一动也不动!) 4)、小鸟为什么不高兴呢?它在想什么呢?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想什么?同桌之间可以讨论讨论(它在想妈妈!它想和妈妈一起飞回自己的家。飞回美丽的大自然,大自然才是它们真正的家!如果我是小鸟,我就会想:小朋友啊,你怎么不理解我的心呢,我想飞回大自然中啊!„„)

总之一句话,小鸟感到很难过,所以它才会——一动也不动。(出示:一动也不动)哪只小鸟来读。(这只小鸟真难过呀!„„)如果小鸟一直这样一动也不动,它会怎么样呢?(饿死)

7、可是小男孩明白小鸟的心思吗?(不明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谁来说一下) 还有这么多小朋友不知道,没关系,你只要读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三句话就知道了。 (学生自读。)是不是很着急,出示:(我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8、是啊,这可怎么办呢?它一动也不动,不吃也不喝,眼看就要饿死了,能不让人着急吗?让我们一起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齐读!

(出示句子:我把它放进笼子里,给„„我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注意重点词。)

9、大家看一下小男孩给小鸟说请你。。。。。干什么?

10、这是一只(

)的小鸟。(伤心、孤独、可怜)

三、教学第

二、第三自然段。

1、正当我急得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赶快读读第

二、第三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2、指答。(我知道了,窗外飞来了一只小鸟!出示图片:鸟妈妈来找小鸟了 。我知道了小男孩把小鸟给放了。„„)

3、小作者那样的喜欢小鸟、害怕失去小鸟,他怎么会放了小鸟呢?(因为鸟妈妈来了。小作者不忍心看小鸟和妈妈分离。„„)

4、鸟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它非常的着急:顾不得吃饭、顾不得喝水、赶忙去找自己的孩子,大树上没有、小溪边没有、草地上也没有,一天、两天,找了好几天都没有看见自己的孩子。现在终于找到了,(放课件:鸟妈妈在窗外向笼中的小鸟焦急的叫着!)却发现孩子被关进了笼子里,鸟妈妈急不急?(急)课文中用哪个词表示的?(焦急)听,鸟妈妈在叫小鸟呢!它的叫声是那样的?(着急、焦急)

5、焦急,什么意思?(非常着急)谁来做一做这只焦急的鸟妈妈?(指读: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

6、这时,如果你就是小鸟的妈妈,你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如果你就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又渴又饿,见到了妈妈,却不能和妈妈一起飞走!这时,你又会怎么做?对妈妈说什么?同桌的小朋友,一个做鸟妈妈,一个做小鸟,互相说一说。(想想自己如果放学回家找不到妈妈会怎么样,妈妈下班回来,见不到你又会怎么样?)(孩子,你怎么在这儿,妈妈找你找的好苦啊。孩子,你吃饭了吗?那个小男孩对你好不好!孩子,你不用担心,我一定会想办法救你的!孩子,几天不见,你都瘦了呀!„„妈妈,我想你,快想办法救我出去吧!妈妈,我很害怕,我想跟你在一起!妈妈,我不想在笼子里,我想回到咱们的家!„„)

7、出示填空指答。(我是鸟妈妈,我对小鸟说:“

。”我是小鸟,我对妈妈说:“

。”)

8、那么,如果你是站在一旁的小男孩,看到小鸟和妈妈虽然见了面却不能在一起的情景,你会怎么想?(小鸟真可怜。我一定要放了小鸟,让它和妈妈一起飞回美丽的大自然!飞到属于它们的家!„„)

9、是啊,没有妈妈的孩子,多可怜呀,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世上只有妈妈好„„”集体合唱!

10、小鸟和妈妈的感情真让人感动啊,我听懂了小鸟的话,我明白了小鸟的心思。我爱小鸟,(板书 爱)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使小鸟失去母爱、失去自由、失去欢乐!我要让小鸟和妈妈在一起,我要送小鸟回到大自然、回到属于他们的家!我看了看笼子里的小鸟,决心怎么样?(放它回家去!)

11、现在让我们用心的读一读课文的第

二、三自然段,体会一下孩子爱妈妈,妈妈爱孩子的感情,体会一下,“我”爱小鸟的感情。出示段落齐读。

四、教学第四自然段。

1、小男孩把小鸟放了吗?(放了。)

2、瞧,(课件:小鸟和妈妈一起飞走了,小男孩高兴的拍起手来!)

3、小男孩把小鸟给放了。(在题目位置小鸟的前面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描一遍:放!)

4、一起把这篇课文的题目来读一读。齐读题目。

5、小鸟飞出笼子,就要跟着妈妈飞走了,他会对小男孩说什么话?(“谢谢!” “我一定会回来看你的,再见!” “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你才是真正的爱护我们鸟类的人!”„„出示:小鸟对小男孩:“

。”)

6、总结:小鸟的自由,小鸟的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多么美好的一幕啊!如果人人都能捧着一颗爱心!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就会变的更加美丽!(板书:画心,)跟老师说“爱小鸟”。(多说几遍)出示段落让我们带着祝福齐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小男孩把小鸟放了,因为他明白了爱小鸟就要给它——自由!

2、小鸟是益虫,上学期我们学习的《护林军》大家还记得吗?出示:一起来读一遍!

3、小朋友,你们想看看那些可爱的鸟吗?(想)下面我们就来观看一些鸟类的图片。(放各种可爱的小鸟图片,。)

教师简介: 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他们给自然界带来了生机,给人类增添了乐趣。许多益鸟还为生态平衡做出了贡献。 布谷鸟:被称为“报春的使者”。一只布谷鸟一年能吃掉5万多条松毛虫。 猫头鹰:又叫“捕鼠能手”。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能吃掉1000多只田鼠。 啄木鸟:大家都知道啄木鸟是“树木的医生”。一只啄木鸟可以保护500多亩森林。 山雀:人们称它为“果园里的卫士”。它一天捕食害虫的重量和自己的体重差不多。 燕子:被人们称为“吉祥之鸟”,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以吃8000多只虫子。

4、这些鸟儿多可爱呀,可是现在一些人的乱砍树木,使许多鸟儿失去了家园,还有更多的小鸟正面临着灭亡的危险。讲到这儿,小朋友,你们想对那些乱砍乱伐,破坏鸟儿家园的人,对那些抓鸟、卖鸟的人说些什么呢?(出示:我想对破坏小鸟家的人说:“ 。”我想对抓鸟、卖鸟的人说:“ 。”)

5、是呀,再也不能让他们肆意破坏,随便乱抓鸟儿了,为了能更好的保护鸟类,1981年9月25日,国务院规定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一个星期为爱鸟周。

7、多么可爱的鸟儿,多么可敬的人,让我们向他们学习,植树造林,爱鸟、护鸟,还小鸟一个美丽的家!

第二篇:【教案】15课 猫

《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举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2、给课文分段,练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段意并归纳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学会生字新词,进行分析判断句子正确性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时间: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是——《猫》。

2、介绍作者:这篇课文是老舍爷爷写的,老舍爷爷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章,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学习他的文章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请同学打开课本,带着两个要求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有读不通的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和词语,特别是课后第4题的词语,我们更应该掌握好,多读几遍。(学生初读)

尽职

抓痒

稿纸

咕噜

闭息凝神

遭殃

彼此

任凭

逐渐

无忧无虑

性格古怪

粗细各异

温柔可亲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2、检查课后习题4,学习词语:(幻灯投影)

下面我们先来检查第 部分的词语,我请一个同学能把它们读一遍,——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遍,读不通的多读几遍——齐读词语。

请你找出你觉得最难写或最容易写错的两个词语,在课堂练习纸上抄写两遍。——同桌交换检查、修改。

接下来请同学们齐读第一部分的词语。

折:读sheé 是个多音字,还有个读音是:zhé,怎么组词?

你能用上划横线的三个词语,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吗?

3、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哪两种猫?(板书:大、小)

、谁能在括号中加一个数量词,说说课文计了几只大猫、几只小猫?并找出理由。

“(一只)大猫”,填“一只”的理由是什么?()是的,作者就是通过仔细观察家中的一只大猫生动地写出了猫的性格。

“(一群)”小猫:这么填的理由是什么?(它们)

、想一想,我们在“一只”前可以填一个什么词来说明大猫的性格特征。(古怪的)

那在“一群小猫”前呢?(淘气的)

、齐读:(古怪的)(一只)(大)

(淘气的)(一群)(小) 猫,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词语帮助我们做3件事。

A、第一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给课文分段,你认为可怎么分?

生交流,作“||”记号。

B、第二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讲了什么?讲了一只大猫很古怪。

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

——划出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齐读。

这一句在第一段中是什么句?根据这句话,你怎么概括段意?

第二段又讲了什么?(——小猫淘气)

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

——也划出总起句,说一遍段意。

C、好,下面我们来完成第三件事:你能根据这些词语或者划出来的两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生个别练说——生自己站起来自由说)

三、细读课文,理解大猫古怪和小猫淘气。

(一)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研究大猫到底古怪在哪里?小猫又淘气在哪里?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请你用“——”找描写大猫“古怪性格”的三个重点句。

2、交流:老实、贪玩、尽职 (什么叫尽职?)

3、为什么这三个词语能表现出大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呢?

4、你能用“虽然……但是……”这个转折关联词或“不但……而且……”这个递进的关联词把这三个或其中两个词语连起来说说大猫的古怪吗?

、大猫虽然很贪玩,但是有时也很老实,而且也很尽职。

、大猫虽然老实,而且尽职,但是有时候也很贪玩。

、大猫不但老实,而且尽职,但是又很贪玩。

5、你能把“大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加在这些句子开头或结尾吗?

同学们真聪明,你看,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丰富啊!同一种意思我们能用这么多不同的句子来说,大家刚才的句子都说出了大猫的变化无常,令人捉摸不定的古怪性格。这下你理解古怪的意思了吧?——解释“古怪”。好,这个词语解决了,(擦去问号)

6、课文第

二、三两节也写出了大猫性格古怪,请你速读课文,找出表示古怪的重点词语:

交流:温柔可亲、一声不出、什么都怕、那么勇猛。

练习:用“虽然……但是……”的句式练说,体会大猫的古怪。

(二)

1、请同学们按找出重点词的方法学习第二段,找出写小猫淘气的重点词语——默读、找。

2、交流:没完没了。

3、你能不能在其他写小猫淘气的句子中也加上“没完没了”来说说。

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再跑再跌(没完没了)地玩。

它们的头撞在门上;……不哭,还是没完没了地玩。

它们没完没了地玩,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你看,这真是一群淘气调皮的小猫啊!对“淘气”这个问题你们也自己解决了,可以擦去问号了。

第二教时

一、复习引入,明确目标

1、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读懂了课文主要写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作者写大猫古怪、小猫淘气是讨厌它们吗?——为什么?

理解“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大猫可爱,小猫更可爱。(板书:)

2、明目标

所以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读懂课文是怎样写猫可爱的?、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体会大猫之可爱。

1、下面我们要自己来分析理解大猫可爱在哪里,而不是由老师来讲问。请同学们带着这些要求自由朗读第一段。

幻灯出示:、挑:你最喜欢、感受最深、最能体现作者喜爱之情的一个句子,划下来;、找这句话中的重点词。、想:这些重点词的特别含义。、读: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范例教学:为了帮助大家讨论好,老师先和大家来学习一句话:(幻灯出示:“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老师对这一句是这样理解的:

A、我们已完成了第一步挑出句子。

B、下面我们完成第二步,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的确,乖)。

C、第三步,想这些重点词的特别含义:乖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老实、听话。)我们什么时候用“乖”?(老舍把猫写成了小孩子,对猫多亲昵啊!)那再加上“的确”呢?(更加深了对猫的喜爱之情。)所以第三步“乖”和“的确”重点词的特别含义是什么?(生连起来说一遍。)

D、初步体会:这一句虽然不长,用词不多,但深刻地写出了大猫的可爱,强烈地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这句话。

谁能把刚才我们四步学习过程具体地说一遍。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按刚才的过程,完成笔头练习:幻灯出示练习:(见后面练习纸练习二)

3、自主学习:

如同学们按这种方法读课文,选自己最爱读的一句话,细细体会、学习课文。

(准备好)。谁能最早主动的站起来,说说自己的学习情况)

4、交流:

例:、它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重点词:闭息凝视:写了大猫捉老鼠的专心负责、全神贯注,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的样子,作者对大猫尽职精神的赞扬。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你抓痒。”

重点词:蹭:摩擦 (你在什么时候谁那儿也蹭几下?)

用蹭表现了猫对作者的亲近,作者对猫的喜爱,在作者眼里猫像一个撒娇的小孩。

、跳下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重点词:小梅花。

把稿纸上脏乎乎的脚印比作美丽的小梅花,足见作者对猫的宠爱喜欢。

(生交流一处,朗读体会一处)——课文写猫可爱的地方很多,可以说课文每一句都写出了猫的可爱,每一处都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一齐读课文,读出你的这种感受来。齐读第一段。

三、体会小猫之更可爱。

1、大猫已是如此可爱,而小猫更是可爱,请同学们按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段,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写出了小猫更可爱,作者更喜欢?

2、交流:

3、是啊,满月的小猫是多么的淘气调皮、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所以更可爱,令人更喜欢。请同学们拿起课本自由读第二段,读出你更喜欢小猫的感受来——齐。

4、同学们,我们用自己的努力,读懂了大猫古怪得可爱,小猫是淘气得更可爱。在老舍爷爷笔下,猫是多么活泼可爱啊!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优美迷人啊!同学们,我们想不想也拿起来写一写?——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完成第三题:写一段描写小动物的话。

5、交流。

四:课文总结:

这两节课,我们不是依靠老师的分析讲解,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探讨、练习,读懂了这篇课文,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深深地被老舍爷爷那精美的语言民陶醉。老舍爷爷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啊,即使是身边最普通的小动物——猫,也是如此喜爱。这说明在我们的辞海中,处处都 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就能发现、享受这种美。今天,金教师 大家一起享受了这种美,相信同学们也一定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生活。你们说:是吗?

板书

(古怪的)(一只)(大)

可爱

老实、贪玩、尽职

(淘气的)(一群)(小)

更可爱

没完没了

第三篇:13-15课教案(1)

13.夏感

教学目标

1.从炼字、修辞、句式角度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感受夏天的特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2.理解文章自然美中所蕴涵的生活的美和情感的美。 难点:1.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突破方法:抓住关键词语,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

教法:用品读法、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进入课文情境中,让文中景物、情境在学生的心中“活”起来。

学法: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精美语言。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 课后字词

2. 了解作者《课堂点睛》

二、导入

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极少有夏的影子,而当代作家梁衡却要大声赞美夏天,那么夏天又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可言呢?就让我们走进梁衡先生的文章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三、诵读课文,概括每段段意

1.作者对夏天的总体感受是什么?(紧张、热烈、急促)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夏天的?(夏天的自然景物、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

3.标题既为“夏感”,那作者的“感”是什么?(喜爱秋天,赞美农民)

四、研读课文

1.画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词语或句子,反复朗读,说一说你所喜欢的理由。

(1)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烘烤”说明太阳温度高,“扑打”涌写出了麦浪翻滚的气势,而且这句还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浪翻滚的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火热夏天的赞美之情。

(2)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运用比喻、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具体化了 (3)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用人们习见的“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 (4)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这是写“公路上的汽车”,它们在麦浪中行驶,让人产生幻觉,像是“舰船”,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

老师总结品味语言的方法: 抓词语,找修辞,找角度。

2、问题探究。

(1)文章首段和末段在文章中各起什么作用?首段作用:《课堂点睛》P41 末段作用:抒发作者的赞美之情。

(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课堂点睛》P40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幸勤劳作的农民。

五、拓展延伸

夏日名句积累

《课堂点睛》P41

14.秋天

教学目标

1.初步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能成诵。 2.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文中描绘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过程与方法

以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方式通过描绘画面、品味语言、仿写诗歌来体会诗歌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感悟诗句的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难点:揣摩诗歌的清丽意象和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语: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课堂点睛》P43

二、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学生勾画字词并感知语言节奏。 (1)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2.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

3.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加以评价,并正音。 4.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思考:

(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3 (2)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问题。 讨论明确:

(1)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秋天。

(2)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3)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3.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想象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4、研读赏析,品味语言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由远及近的顺序。)

4 (2)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分析感情,及语言的精妙之处,并说说你的感受。

提示:优美语句赏析,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例: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吗?《课堂点睛》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的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四、教师小结

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闲适。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5

15.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突破方法:引导法、体验法、想象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象法。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学法:通过朗读、诵读,感受诗歌的内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观沧海》

一、导入新课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学习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今天,让我们走进五首古代诗词,领会古人融情于景的表达手法。

二、简介作者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文学成就很高,与他的儿子曹植、曹丕并称

6 “三曹”,他写的诗慷溉、雄浑、悲壮、有气魄,多反映他欲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观沧海》就是反映这一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三、初读诗歌

1.学生一读课文。齐读、读准字音。老师要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学生再读课文。要读好诗歌的节奏、语速及语调。

四、赏析与理解

3.学生三读。快速默读,然后说一说:作者观海观(看)到了什么样的景? 明确:描写了曹操登碣石山所见沧海之景:海水、山岛、草木、洪波、日、月、星辰。

四、赏析诗歌

讨论1:全诗围绕什么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全由“观”字展开。“观”是“诗眼”。

讨论2:所写之景有什么特点? 海水荡漾——动景

山岛耸立——静景

实 草木丰茂——静景

洪波涌起——动景

写实景中有动有静,这样动静互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威严和宏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想象之景)

虚景

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赏析见《课堂点睛》P47 过渡:看到这么宏伟的景象,诗人的心里会想什么?哪一句透露了他的心思? 讨论3:“诗言志”。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 要想了解作家的思想感情,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知人论世。 (教师讲解)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和乌桓,八月取得北伐的胜利,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现在,已统一了北方,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观沧海”这首千古传诵的壮丽诗篇。

我们已经知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星。”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一句:日月星辰这些亘占不变的事物好像都是从跟前的海中出来的,意思是不是大海主宰着一切?面这大海在诗人跟前,也在诗人心中,他是否在想,中国辽阔的山河大地何时为我曹操主宰,号令天下之“令”,何时皆出于我曹操之口?“一切景语皆情浯“,诗人不会为了写景而写景,我们透过这些景物了解诗人的情感。正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一统天下的宏大抱负。

现在,让我们带着远大理想,像曹操那样很豪气地朗诵一遍《观沧海》(学生有感情地齐诵一遍) 讨论4:主题分析《课堂点睛》P47

五、小结

这首诗虽然全是写景,但所写韵景物都是由诗人的“志”来统帅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这首乐府诗借写所观之海景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诗言志”。这首诗所言之志是作者想要统一中国的宏伟抱负。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第二课时

《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一、导入新课

1、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

8 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2、复习古代诗歌常识。 A.古代诗歌分类。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

B、诗歌格律常识。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二、感知内容

(一)学习《次北固山下》

1.解题: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2.作者简介:王湾,唐代诗人。

3朗读诗歌,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4.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明确:

(1)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课堂点睛》P47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寝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以来,少有此句。

9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问,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1)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2)理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深刻含义。

“日生残夜”“春人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祥匆匆不可待。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课堂点睛》P47 (二)学习《钱塘湖春行》

1简介: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自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2作者:自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3朗读诗歌.听准字音、节奏,体会语言的缓急。 4.赏析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揭示了诗歌的主题?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

10 看花的时间长了,跟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相象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天净沙

秋思》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二、讲授古代诗歌常识

1、关于“曲”。

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配乐吟唱的。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净沙》是小令。曲与词体式相近,都按调填词,但较词明快自由。

2、课题及作者。

本文题目由两部分组成,与词相似,“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即“秋的思念”。

11 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有“曲状元”之称。《天净沙秋思》被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这首散曲是他的代表作。

3.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4.赏析诗歌。 ①这首小令分几层来写? 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

第二层次(

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此作铺垫。

②这首小令揭示的主题是什么? 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第四篇:第15课 初级汉语听说课教案

第15课

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练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运用课文的重要句型交流(这件衣服不长不短,很合适;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这条有点儿小,有没有大一点儿的;你要黄色的还是要红色的)。

3、重点学习课文中的重要用法:……,不过……;有点+Adj.,Adj.+一点儿;还是 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读音教学。

2、课文理解,朗读与对话。

3、重点句型、词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

重点句型和词语的理解,课文的理解。 教学方法

1、 跟读法

2、图片法 所需课时:4课时

课前准备:PPT,一件大一点儿的衣服,一件小一点儿的衣服,一张信用卡,一些现金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询问学生“昨天睡得好不好?”复习“助词得”。

展示世界杯图片,询问学生“他们正在干什么?”动作展示“踢”,问学生“你们国家踢得怎么样?”“巴西踢得好不好?”“你们想去巴西看足球比赛吗?”“我们班谁会踢足球?”“你会踢足球吗?”“我想学习踢足球。”复习“助词得”“副词正在/在”“要/会/想”的用法。

(二)新课预热

师:好的,我们开始学习第15课—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

指着15课题目,请学生读,然后领读2遍“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在PPT上展示这句话。

师:老师今天的衣服怎么样?长吗? 生:不长。 师:短吗? 生:不短。

师:对,不长不短,很合适。

领读2遍“我的衣服不长不短,很合适”,在PPT上展示这句话。 师拿出一件大一点儿的红色衣服,问:这件衣服我穿怎么样? 生:有点儿大。

师:对,有点儿大,有没有小一点儿的?

老师领读2遍“这件有点儿大,有没有小一点儿的。”在PPT上展示这句话。拿出小一点儿的一件衣服,有黄色和红色,问:这件小一点儿,有两种颜色, 你要黄的还是要红的?

生:黄色/红色。

领读2遍“你要黄的还是要红的?”在PPT 上展示这句话。

拿出一张信用卡,再拿出现金,问:一楼的商店用“信用卡”还是“现金”? 生:现金。

师:那儿可以刷信用卡吗? 生:不可以。

领读2遍那儿可以刷信用卡吗?在PPT上展示这五句话。 看PPT,师:什么时候说这些话?生:买衣服。

(三)新课教学:

1、生字词教学:

(1)认读

老师领读生词,一个3遍。之后,请学生依次认读,纠正发音。重复多次请学生读。

(2)讲解

a.件、条:一件衣服。两件衣服。一条裙子/裤子。 衬衫、裙子、裤子、衣服、镜子:看图片。

颜色、白色、黄色、红色:看图片,看班里学生的衣服颜色。白衬衫,黄裙子,红裤子。

不过:拿出一件有点儿大的衣服,说,这件衣服很漂亮,不过有点儿大。

汉语有点儿难,不过________。

有点儿:有点儿+adj. 长、短、大、小:用手势。

合适、价格:衣服不大不小很合适。这件衣服不贵,价格合适。 可以:上课可以睡觉吗?“不可以。”“下面的商店可以刷信用卡吗?”“不可以”。

穿:今天他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打折:100块钱。打八折。 刷:动作展示。

顾客:我去买东西,就是顾客。 不用:不用谢。

b.请学生朗读第219页的第一题和第二题,并且纠正发音。 c.完成P216页的第

一、

二、

三、四题听力练习。

2、扩展练习

1.这件衣服

短。

天气

这条裤子

这儿的顾客

图书馆离这儿

2.我

试试

这条裙子,可以吗?

试试

这件衣服

看看

这本小说 用用

你的电脑

听听

音乐

试试

这条裤子

3.这条

有点儿

小,有没有

一点儿的? 这件衣服

小 这条裤子

短 这条裙子

长 这件衬衫

便宜 这双鞋

4.你

要黄的

还是

要红的?

要大的

要小的

要便宜的

要贵的

买苹果

买香蕉

喝茶

吃饼干

去图书馆

回家

3、课文教学

课文

(一)

(1)首先,领读课文两遍。

(2)请所有学生一起读,男同学和女同学分读,随便点两名同学分角色读。请同学上到讲台前表演。

(3)讲解练习“不过”和“有点儿、一点儿” a. 不过:…….,不过……。

“不过”用在两个分句之间,表示转折关系,对前分句加以限制或修正。 这件颜色很好看,不过有点儿长。 这个菜很好吃,不过_________。 汉语很难,不过_____________。 这个商店很小,不过_________。

我喜欢吃上网,不过我不喜欢上网玩儿游戏。 我喜欢中国菜,不过___________________。 我常常去图书馆,不过_________________。 图书馆人很多,不过___________________。

b.有点儿和一点儿: 有点儿+Adj.

Adj.+一点儿 “有点儿+Adj.”“Adj.+一点儿”都表示程度不深,但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意思都不同。“有点儿”用在形容词前面,作状语,用来表达说话人对事物的评价,而且多表达不如意,“一点儿”用在形容词后面, 表示比较。

有点儿 表示不喜欢,不适合自己的意思

一点儿 表示比较。 如:

这个菜有点儿辣,我不吃。

写汉字有点儿难,说汉语容易点一点儿。 这条裤子有点儿大,有没有小一点儿的? 这件衣服有点儿贵,我想要便宜一点儿的。

这个饭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条裤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苹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买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房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_______________。

这条裙子________________,我想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P221第四

(二)题 (4)复述课文

a.给出关键词,复述。

衬衫

颜色

不过

有点儿

一点儿

试试

镜子

合适

价格

逛逛

b.以李娜的口吻复述课文

(一)P220。

课文

(二)

(1)首先,领读课文两遍。

(2)请所有学生一起读,男同学和女同学分读,随便点两名同学分角色读。请同学上到讲台前表演。 (3)讲解练习“还是”

还是用于选择问句。 S+VO1还是VO2? 你上听力课还是上口语课? 你是学生还是老师? 你喜欢米饭还是饺子? S+V1O1V2O2? 你去银行还是回教室? 你回宿舍还是去教室?

S+状语1+V还是+状语2+V? 你坐飞机去还是坐火车去? 他今天来还是明天来?

完成P220练习第四

(一)题。 (4)复述课文。

a.给出关键词,复述。

试试

可以

有点儿

一点儿

不大不小

不想要

三种

怎么样

皮肤

漂亮

两百八

打折

刷信用卡

别的

裤子

不用了 b.以马丽的口吻复述课文

(二)P220。

(如果时间充足)综合练习:1.两人一组,评价自己的衣服。

2.两人一组,以“买衣服”为主题,进行对话。

完成P217和P218第五六七八题听力练习。

(四)课堂总结 1.重要句子:这件衣服不长不短,很合适;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这条有点儿小,有没有大一点儿的;你要黄色的还是要红色的

2.重要词语重要用法:……,不过……;有点+Adj.,Adj.+一点儿;还是

(五)布置作业

1. 复习生词和课文

2. 完成课本P221第五题和P222第六(3)题。

第五篇:九年级历史15课教案

第十五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以及美国继续推行霸权政策的表现。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观点分析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政策则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对科索沃战争的政策认识

2、难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对“人道主义干涉”的评价

三、教学要点

一、一超多强

1、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一超多强

2、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多极化趋势

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

二、科索沃战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二战结束,由于各国实力的此消彼长,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在这半个世纪中,美苏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和目标,争夺世界霸权与势力范围。美苏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了世界局势。但是,随着90年代初,苏联的轰然倒地,两极格局存在的基础消失了,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但是,世界格局会走向何处?前几课中,我们已经了解到70年代,西欧与日本崛起,与美国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局势;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俄罗斯成为苏联遗产的最大继承者,虽然经济实力相对滑坡,但仍掌握着庞大的核武库。这些现象,是否会影响当今世界格局的演变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展示板书: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内容组织】

师: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那么,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是如何解体的呢?

生:(略)

师:在战后初期形成的两极格局中,美国和苏联是决定性的因素,当时它们两国是可以互相抗衡的力量。两极格局结束时,苏联的解体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苏联对外扩张和军备竞赛,使苏联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为形势所迫,1985年出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开始按他所策划的方向进行改革。作为第一步,他决心放弃同美国的对抗,把精力集中于国内事务。这促成了8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从紧张走向缓和,两极格局也出现了明显动摇。1989年下半年,在苏联的直接影响和干预下,东欧局势发生急剧变化,由此导致东西方两大集团原有的泾渭分明的界限迅速消失。而苏联国内的改革,却越改越乱,经济危机、民族矛盾和社会动荡并存,并日益严重,出现了由一些苏联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发动的“八一九事件”。这一事件后,在短短的三四个月,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联盟国家彻底解体。苏联由统一的联盟国家变成大小强弱不等、利益各异的十几个国家。苏联的解体,终于导致了世界两极格局因其中一极的消失而最后崩溃。苏联的巨大变化,产生了极为广泛和深远的国际影响。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国际关系根本改观,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快。这一变化,既使世界大战的危险性大大减退,又带来了国际局势的新动荡。

师:两极格局的结束,冷战的结束,是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生:1991年,经互会和华约的先后解散也就是作为冷战一方的“东方集团”的自我解散,由于这个集团的解散,原来构成东西方对抗的两个国家集团中的一个已经消亡(半年后,苏联自身亦告解体)。在这个意义上,持续四十余年的东西方冷战随之走向了终点。从本质上看,冷战的结束反映了国际政治格局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必然发生演变的客观规律(冷战时期已经出现的多极化趋势亦是这一规律的反映)。当然,作为一个具体的历史变动过程,冷战以这种特殊的形式结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苏联的战略和政策变化所促成的。换言之,如果苏联在政策调整中坚持霸权立场,不主动放弃同美国的对抗,那么,东西方冷战持续更长的时间也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又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因素(包括人们的主观选择)互动所形成的“合力”的结果。既然两极格局的集体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那今后的发展方向会是怎样?可当今局势却又怎样?

生:(略)

(展示板书:

一、一超多强

1、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一超多强

2、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多极化趋势)

师:二战后形成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1991年12月下旬苏联的骤然消失,导致支配战后国际关系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终结束。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至20世纪最大的事变之一。这一事件造成的冲击波不仅震撼着欧洲,而且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两个超级大国、两大军事集团对抗40多年的局面终止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增长了。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但与此同时由于两极格局是建立在东西方军事力量均衡之上的,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势必会导致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的出现。因此,两极格局瓦解后,天下并不太平。不过这些动荡和冲突尚属局部性质,不会导致国际局势的全面紧张,不会引发世界大战。因此,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发展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师: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中的一极消失,美国似乎实力超群,那其他国家来的力量如何?世界各种力量的新的分化和组合。首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作为苏联的合法继承者,俄罗斯还没能找到一种既顺应世界进步潮流,又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治模式,而是由原苏联的高度中央集权模式跳到另一端,全盘照搬西方的模式,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目前,俄罗斯向资本主义民主制的转变已基本完成,政治多元化的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已通过宪法和法律得到贯彻,新型政治体制的框架已基本确立。但是,实施宪法规定的多党议会民主政体还将经历一个动荡的过程。在经济上,俄罗斯虽已基本确立以私有制为主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但目前俄罗斯仍未摆脱以滞胀为特征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生产滑坡,失业增加。在经济转轨完成之前,俄罗斯要走出困境还需一定的时间。第二,美国乘机在国际舞台上到处施威,企图独霸世界。苏联的解体被美国看成是建立美国霸权的极好机会。1992年2月,即苏联解体

一、二个月,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就声称,“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些年来,美国企图利用其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地位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实现“冷战”后“美国治下的和平”。1999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一篇阐述美国21世纪外交政策的讲话中更武断地说,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领导,”而美国“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但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遭到包括其他西方大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反对。第三,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和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日本在外交方面,已由过去主要是扩大日本在世界经济上的影响,转向主要是扩大日本在世界上的政治影响。建立日、美同盟关系和全面合作的日欧关系。提出以日美欧三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并积极建立政治大国。第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欧盟15国的面积333万平方千米,人口3.7亿,国内生产总值8.4万亿美元,占世界31%,位居第一,对外贸易总额1.9万亿美元,占世界20%,也居第一。如果将欧元实施和欧盟扩大以后的情况计算在内,这些数字会更加庞大。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和欧盟的扩大,欧洲在国际格局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第五,冷战结束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发展和提高,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上五个因素,相互竞争、相互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使世界出现了不同于两极格局下的新状态,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以及美国继续推行霸权政策的表现。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观点分析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政策则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对科索沃战争的政策认识

2、难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对“人道主义干涉”的评价

三、教学要点

一、一超多强

1、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一超多强

2、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多极化趋势

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

二、科索沃战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二战结束,由于各国实力的此消彼长,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在这半个世纪中,美苏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和目标,争夺世界霸权与势力范围。美苏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了世界局势。但是,随着90年代初,苏联的轰然倒地,两极格局存在的基础消失了,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但是,世界格局会走向何处?前几课中,我们已经了解到70年代,西欧与日本崛起,与美国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局势;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俄罗斯成为苏联遗产的最大继承者,虽然经济实力相对滑坡,但仍掌握着庞大的核武库。这些现象,是否会影响当今世界格局的演变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展示板书: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内容组织】

师: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那么,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是如何解体的呢?

生:(略)

上一篇:建党90周年演讲稿下一篇:第13周国旗下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