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钢铁长城教案

2022-09-26

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等进行的设想和计划。以下是小编的收集整理的《第15课钢铁长城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第15课钢铁长城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钢铁长城教案

第15课 钢铁长城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作战企图;当前我军的重大改革内容

2、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能力。

3、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了解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新动向。 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长城图片

当初统治者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抵御外族的掠夺和屠杀,保卫国家安全。)如今我们不再依靠长城来保卫国家的安全,古老的泥土城墙被现代化装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座钢铁长城所取代,但长城仍是国防的象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怎样成为钢铁长城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陆、海、空军的建设 (一)陆军

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何时建军的?

提示:1927年8月1日。

2.新中国成立后,陆军的新发展。

新中国建立的时候,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也比较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3.陆军是人民军队中最早建立的军种,那么其后建立的军种是哪一个?

(二)海军

1. 2009年4月23日,我国在青岛成功地举行了人民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多国海军阅兵式,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海军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海军阅兵式为什么要选在4月23日进行?

提示: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4月23日,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建立了哪几支海军?

提示: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3.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

提示: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4.近代我国也曾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请问这支海军是什么?最后结局如何? 提示: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

5.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提示:旧中国国力很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侵略,曾先后败于法国和日本等。新中国制度先进,能够有效地集中国力投入国防建设,建成了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6.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不但在海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而且在空军建设上也有重大突破。 (三)空军

1.我国空军装备的飞机走上了国产化的道路。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的飞机,空军现代化建设有了新飞跃 3.建立人民空军的基本情况。

提示: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4.人民空军建立后经历了什么战争的考验?

提示:朝鲜战争。

5.人民空军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提示: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导弹部队的发展

1.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是何时建立的?它主要承担什么任务?

提示: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组建于1966年,它主要承担核反击的任务。 2.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的基本情况。

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开始创建于1957年12月,时属炮兵建制。1959年6月决定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教导大队第一教导营扩编为地地导弹战斗营,这是我国第一支地地导弹部队,也是今天战略导弹部队的“种子部队”。1966年6月,中央决定组建第二炮兵,直属中央军委领导,原地地导弹部队划归第二炮兵建制。同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被命名为“第二炮兵”。2015年12月31日,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 新时代强军之路

1..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哪些方面做了调整。

提示:(1)军种建设上,出现了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 (2)战区建设上重新划分为东、南、西、北、中部五个战区。 (3)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2..我们陆、海、空、二炮四个军种,现在变成了五个军种;原来我们是七个军区,现在是五大战区;而且对各自的职能作出了相应的安排,为的只是建设更加强大的人民军队。另外,我们人民军队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特别注重政治工作,课本中强调政治工作是新形势下能为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课堂总结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保卫祖国边疆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维护我国安全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钢铁卫士。

四、作业:课后活动,《伴你学》 。

第二篇:第16课血肉筑长城(教案)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最重大的胜利──台儿庄战役、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及抗战时期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七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抗战胜利、分析抗战胜利原因奠定基础。

2、通过讨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培养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让学生了解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认识到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击日军、流血牺牲,是抗战胜利的最重要原因。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

三、课堂导入:

上课之前我请同学们欣赏一首能让我们热血沸腾的歌曲,(国歌),这首歌曲告诉我们,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面对日本的侵略,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固的血肉长城,今天我们就一起回到那个灾难沉重、战火纷飞的年代,一起去感受那条血筑的长城。(PPT展示第16课血肉筑长城)

四、自主学习:(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学。时间:15分钟)

1、抗战爆发后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是什么战役吗?而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又是哪一次战役?它们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在哪里?作战双方是谁?概况如何?

2、百团大战是谁指挥的?为什么要发动百团大战?目的是什么?这次战役的目标又是什么?请说说战役的简单经过。

3、中共七大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召开的?其主要任务是什么?作出了什么重要的决定?中共七大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4、“八年浴血战,今日奏凯歌。”抗日战争是什么时候取得最后胜利的?抗战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抗战结束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又会怎样呢?

五、合作探究:

采用同桌→小组→师生合作探究的形式。

1、“八年浴血战,今日奏凯歌。”抗日战争是什么时候取得最后胜利的?抗战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抗战结束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又会怎样呢?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六、精讲点拨:

1 [板书]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一、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 1.平型关大捷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挂图“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略)从中找出日军在卢沟桥事变后的军事行动。然后看课本第一段的描述。

[学生看书]„„ [投影显示](或用挂图)

[教师讲述]八路军改编后,各师即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在总指挥部率领下,先后由陕西韩城县和潼关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

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为了阻止日军西进而进行的一次伏击战。1937年9月,向山西进犯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坂垣师团,已前进到广灵、灵丘、涞源一带,正企图夺取内长城线上的平型关要隘,尔后与自大同南下的日军会合,攻占太原。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为了配合国民党军队固守平型关正面的战斗,决心隐蔽集结于平型关以东地区,从侧面伏击敌人。9月24日夜,第一一五师三个团冒雨进入指定位置设伏(另一个团和骑兵营已于23日向灵丘、涞源、广灵间活动,箝制敌人,保证全师侧翼安全)。拂晓后,敌坂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以百余辆汽车、两百多辆马车和火炮等组成的行军纵队进入设伏地区,八路军预伏部队突然间发起猛攻。敌遭意外打击,不知所措。被击毁的马车、汽车充塞道路,敌行军纵队顿时瘫痪。八路军战士勇猛冲入敌阵,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一部分战士冲过公路,抢占老爷庙制高点,居高临下,对敌人形成夹击,将敌长蛇阵斩成数段,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激战至午后,小塞村、老爷庙、辛庄一线山谷中的敌人全部被歼。随后,八路军继向东跑池发动进攻,因在此部署的国民党军队未能密切协同,致使敌人夺 2 路而逃。这次作战,充分发挥了八路军善于近战和山地战的特点,保持了战斗的突然性,歼灭日军一千多人,击毁汽车一百多辆,火车两百多辆,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品。这是八路军出师以来的第一个歼灭战,也是全国抗战以来的第一个歼灭战。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教师引导]同学们,从我刚才讲述的平型关大捷中,你们能想到些什么? [学生回答]回答一: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它鼓舞了全国的抗战士气。

回答二: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回答三: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提高了八路军在全国的威望。 回答四:证明只要有八路军在,中国就不会亡。 „„

[教师过渡]继八路军在山西取得平型关大捷后,李宗仁在1938年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又一次大的军事胜利。下面,我们就来看具体内容。

[板书]2.台儿庄战役 [投影显示](或者用挂图)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结合“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看课本关于台儿庄战役的内容。对整个战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复述台儿庄战役的过程。

[学生复述]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展开激战。中国军队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并发起全面反攻。日军腹背遭到打击,狼狈向北败退。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3 [教师引导]同学们根据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再参照“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说出徐州的地理位置。

[学生回答]徐州是陇海铁路(兰州到连云港)和津浦铁路(天津到南京对岸的浦口)的交汇点。向南可以到达国民政府统治心脏地区南京、上海。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结合地图来猜想日军的战略意图。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日军的作战意图是日军坂垣第五师团和矾谷第十师团企图与华中日军南北夹击徐州。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

(接着,播放有关这场战役的影像资料,让学生通过动态画面,了解和感受中国军人在国家、民族危亡关头,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讲一讲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人奋起反击的表现。真正理解“血肉筑长城”的含义。

[学生讲述]„„

[教师讲解]日军占领南京后,部队分为华北、华东两大块,为沟通南北,协同作战,日军统帅部决定南北两路沿津浦线对进,战略目标即是徐州。

中国广大官兵在台儿庄与敌人展开了惨烈的拼杀,台儿庄会战以中国方面的胜利而告结束,战后台儿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台儿庄的胜利充分体现了中国军人在国家、民族危亡关头,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中国军民共同奋战的结果,它鼓舞着抗战军民去进行新的战斗。用李宗仁的话来说,就是“台儿庄捷报传出之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透露出一线曙光。全国各界、海外华侨、乃至世界各国同情我国抗战的人士,拍致我军的贺电如雪片飞来。前来参观战绩的中外记者和慰劳团也大批涌到。台儿庄区区之地,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颓垣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所说的一段话可以用投影打出)

[教师过渡]同学们,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以来取得的最重大的胜利。与此同时,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也在不断开辟,有力地配合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而且抗日战争进入第二个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的主战场。百团大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板书]

二、百团大战 1.背景

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4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看小字内容里关于“囚笼”政策的含义。并了解百团大战在军事上的直接目的就是打破敌人的“囚笼”政策。

[学生看书]„„

[板书]2.“囚笼”政策和百团大战 [教师提问]什么叫“囚笼”政策?

[学生回答]日军在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时,他们修筑了无数的碉堡、封锁墙和封锁沟,还利用铁路和公路,把根据地包围起来,这就叫“囚笼”政策。

[教师引导]请找出课本上最后一段内容中的有效信息。

[学生回答]①目的:粉碎敌人的“囚笼”。②时间:1940年8月开始。③规模:一百多个团,两千多公里长的战线。④指挥员:彭德怀。⑤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⑥特点: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

[教师引导]同学们根据上述内容讨论一下百团大战的意义。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回答二: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在占领区的嚣张气焰。 回答三: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振奋了抗日士气。 回答四: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回答五: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锻炼了部队。 回答六:给国民党的投降、妥协活动以沉重打击。

到1945年春夏之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大反攻的前夜,这时,在中国人民面前明显展示着两条道路、两种命运和两个前途:一个是独立、自由、民主、统

一、富强的新中国,即光明的道路,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光明的前途;一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旧中国,即黑暗的道路、黑暗的中国之命运及黑暗的前途。这两个中国之命运和前途进行着激烈的斗争。中共“七大”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召开的。

[板书]

三、中共七大 1.背景;2.内容;3.意义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叙述和我刚才讲解,概括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 [学生概括]抗战胜利前夕,中国面临两种前途。

[教师引导]由此可推知,中共七大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

[学生回答]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样的道路问题。 [教师提问]“七大”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

5 [学生回答]中共七大提出了中国的两个前途问题,要争取光明的前途。从党制定的政治路线中可以看得出来。

[教师引导]请把其思路讲清楚。

[学生回答]①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③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讨论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中共七大是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情况下召开的。所以,它的召开必然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回答二:从中共七大制定的政治路线中,可以看出七大不仅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将来打败蒋介石奠定了基础。

回答三:中共七大给党和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必胜的信心。 [教师小结]总之,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中国实现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教师过渡]中共七大召开以后,中国的抗日战争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也迅速接近尾声。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完全胜利。

[板书]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归纳日本逐渐走向失败的过程。 [学生归纳]①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的沉重打击,陷入困境。→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③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给日本以很大震动;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的关东军予以歼灭性打击;同时,中国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④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教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学生回答]回答一: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全民族进行抗战。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全民抗战。

回答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对日本侵略者的沉重打击。 回答三:世界人民和广大爱国华侨的有力支援。 回答四: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配合。

6 ●板书设计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 第16课血肉筑长城

一、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 

(一)平型关大捷 

(二)台儿庄战役 

二、百团大战 

(一)百团大战的背景 

(二)百团大战的经过 

(三)百团大战的意义 

三、中共七大 

(一)背景 

(二)内容 

(三)意义 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

(一)抗战胜利的意义

(二)抗战胜利的原因

7

第三篇: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精品教案 [内容分析]:

1.课程内容标准: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2.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的第一课,属于新教材增加的内容。粗看似乎相对独立,实际上本课内容与前面所学的新政权巩固、社会主义探索和改革开放,及后两课外交取得巨大成就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学习本课,首先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国防力量的增强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其次,有利于认识国防的重要性,加强和平时期的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 [学情分析]:

1.男生对军事有较多的了解,少数男生甚至是军事发烧友,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能激发学习积极性。

2.女生对军事武器装备兴趣不大,知之甚少,需要努力调动她们的学习兴趣。 [设计思想]:

1.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参与探究中掌握知识。

2.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教师本人对军事有较浓厚的兴趣,军事知识丰富,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人民海军的建立和三大舰队、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和核潜艇、海军的多兵种和现代化、人民空军的诞生和现代化、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强大战斗力。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课外查找军事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新旧中国海防的差异及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能力。

3.通过设计和辩论各自的军事设计,训练学生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人民海军、陆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历史的比较,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体会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

2.认识到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3.认识到坚固的国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4.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现代化海军的建立。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强大战斗力。 [教学难点]:

1.国防力量的强大与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2.军事上的专业术语较多,学生较难弄清。 [教学方法]:多媒体直观教学、引导启发式教学法 [课前准备]:

1.查找军事图片、资料和相关的影像资料。

2.学生整理资料,制作部分幻灯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资料《开国大典》阅兵片段和《国庆50周年阅兵》片段。鲜明的对比,雄壮的气势引发学生极大兴趣,进入本课探究学习。(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师指出: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我国的军队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今天,我们将学习第14课《钢铁长城》,主要了解我国海军、空军、二炮部队发展的简史及其现状。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学生按兴趣自愿分入陆军、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四组。每组选派代表介绍本军种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建设成就。

一、陆军

本组代表展示制作的红军、八路军、解放军的多媒体图片,简介陆军成长阶段和历

程。了解陆军正走向机械化和信息化,是祖国钢铁长城的重要军种。(补充内容,简介。目的:形成完整的军种认识。)

二、海军

1.海军的建立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人民海军建立初期状况,同时掌握海军的三大舰队。

2.海军的现代化

海军组选一同学展示收集的军舰图片,并介绍我国海军的突出成就:自行研制成功导弹驱逐舰和核潜艇。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并能在比较中了解国家的强大与国防力量增强的关系。明确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同时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而突破本课难点。)

师过渡:我国海军正朝着多兵种、高科技、远洋化高速发展着。“善攻者,攻于九天之上”,现代化军队离不开空军。

三、空军

1.抗美援朝战火中诞生的空军

教师播放视频,介绍抗美援朝中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王海、蒋道平的事迹。

2.空军的现代化进程

空军组同学播放制作幻灯片,简介我国三代战机的性能和进步。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对历史现象进行比较与概括,再次增强理解国家的强大与国防力量增强的关系,进而再次是难点弱化。)

四、导弹部队

教师简要介绍导弹的基础知识。

导弹组同学派代表展示收集的导弹图片,介绍我国各型导弹的先进性和导弹部队在钢铁长城中的重要职能。

讨论答疑:

教师展示中国三次裁军资料,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1.中国裁军的目的是什么?

(适应世界军事变革、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集中有限的战略资源、加速军队现代化建设) 2.中国一再裁军说明了什么?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和平之师。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教师过渡:中国军队是和平之师,也是威武之师。当祖国统一面临严重威胁,外国敌对势力把战争强加于中国人民时,我们的钢铁长城能捍卫祖国么?

合作探究,学以至用:

模拟战场:收复岛屿的登陆作战。(各小组讨论如何使用本军种。选派代表发言,探讨军种间如何合作与配合,打赢现代合成战争。) 巩固小结

指导学生归纳概括《钢铁长城》的主要内容,投影知识网络,师生共同回顾所学的内容,完成本课小结。 课后作业:P75“练一练”和填充图册。 [教后反思]:

1、 学生课前准备充分,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师生互动效果良好。

2、 学生对设计如何打赢战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在今后教学中要多联系现实,关注学生兴趣。

3、 本节课教学内容重点突出,能通过多媒体课件及教师的引导较好地解决难点。

4、 课堂组织中,各组介绍部分的形式应该改进,避免重复

第四篇:第15课 彩墨游戏 教案

第15课 彩 墨 游 戏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形内容与目标

应知:简单了解彩墨画是绘画形式之一,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绘画用具。 应会:游戏中感受,进行简单彩墨画笔法的基本练习。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彩墨画的特点,感受彩墨画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

教学难点:笔上水分的多少与不同的变化。

三、课前准备:

教师:水彩、宣纸、墨、毛笔、课件……

学生:水彩、宣纸、墨、毛笔……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教师示范画导入。

二、新课:

1、初步了解中国画的知识。

2、分组尝试与体验中国画的:色、墨、纸、水分……

师小结。

3、打开书欣赏并分组研究讨论多种多样的表现方法。

师小结。

4、师请生欣赏用不同方法表现的彩墨作品并进行联想。

三、作业:

分小组用不同的方法创作画

四、小结

⒈小组之间评价作品。 ⒉师生共同评价作品。

3用一句话说一说你学习本节课后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第15课 彩 墨 游 戏

看一看 试一试

想一想和说一说

看一看和想一想

画一画

七、教学反思:

彩 墨 游 戏

执教:孟静

第五篇:第15课 北伐战争教案

一、课标要求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二、教学目标

1.知道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重要战役;概述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3.中国革命的进程是在曲折中发展的,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共产党对革命的领导权。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右图是黄埔军校的校门上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这副对联使人耳目一新,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但后来却有人将其改为“升官发财莫往他处;贪生怕死请入斯门!”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一段轰轰烈烈的革命时期。

(二)新课正文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实现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孙文

材料二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 ——中共三大宣言

教师:(总结)当孙中山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意识到自己的孤单;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自己的弱小。那国共两党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国共两党都需要合作。 教师: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了。

1 教师: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教师:在此基础上,国共携手,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2.黄埔军校的建立 教师:(展示幻灯片)

教师:孙中山创办了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那你知道政治部主任是谁吗? 学生:周恩来。

教师:领导人的组成说明什么? 学生:国共合作 教师:(总结)国共合作最直接的成果就是成立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成立为国民革命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学生:培养出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教师:(总结)黄埔军校最大的价值在于培养了中国革命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这些年轻的革命者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希望。这六期的学生之中,有不少人日后也成了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四人出自黄埔军校。徐向前、林彪、聂荣臻、叶剑英。国共携手在反帝反封建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为北伐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黄埔群英创建的国民革命军为北伐战争奠定了军事基础。

二、北伐胜利进军

教师:(播放《国民革命军军歌》) 教师:(总结)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是北伐战争,当年国民革命军就是唱着这首歌开赴北伐前线的。那么,你知道歌词中的军阀主要指哪些人吗?国民革命军为什么要打倒他们呢?北伐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其主要战场在哪里?代表性战役有哪些?

学生:(结合《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阅读教材“北伐胜利进军”一目) 学生:(合作探究,回答) 北伐从1926年开始。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北伐军总司令为蒋介石。 北伐的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湖北战场的代表性战役是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之战。

教师:(补充)在汀泗桥、贺胜桥战役中,发挥先锋作用的是被誉为“铁军”的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这是一支大部分由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组成的队伍。

教师:北伐战争取得胜利了吗?

学生:北伐军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所以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

教师:北伐战争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 学生:(小组讨论探究) 教师:(总结)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够胜利进军是因为:(1)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正义战争。(2)作战方针正确。(3)国共两党齐心协力。(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

2 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5)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教师:(过渡)北伐战争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了武汉。就在北伐战争将要继续北上消灭张作霖的时候却风云突变,阴霾突降!那么北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教师:(展示图片)

教师设问:(1)1927年4月12日发生了什么事件?(2)结合上面的两幅图片,你认为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P73本目第一段,回答)国民党右派突然背叛革命。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他们大肆屠杀工农群众。

教师:(补充)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极力破坏中国革命,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国民党右派不断制造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严重削弱了革命力量;再加上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导致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组织有效的反抗。历史上国共的第一次握手仅仅持续了三年,便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宣告终结。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3本目第二段,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人物、性质和统一全国) 学生: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4月由蒋介石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二)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但是,革命统一战线仅维持了三年半时间,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即将取得国民革命胜利之时,国民党右派却突然叛变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国共合作宣告破裂,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四、板书设计

第15课 北伐战争

北开始

伐

对象 战高潮:北伐胜利进军主要战场、战役争成果失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3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前提黄埔军校

上一篇:8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下一篇:90周年建党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