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节日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引言2005年11月24日,韩国节日“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许多国人感到不解和遗憾。由我国传入韩国的传统节日“端午祭”申遗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冲击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反思。

第一篇:节日文化论文范文

节日文化教育和多元化

摘 要: 节日文化作为国家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国家的精神文化传统。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深化。本文从多元文化视角分析高校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探究高校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帮助大学生在面对中西方节日文化时,能树立正确的节日文化价值观。这对于推进高校德育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很有意义。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高校 节日文化教育

一、引言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今天,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体现对节日文化的交融上。每一个有着独特内涵意义的节日都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节日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材,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节日文化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高校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且提出建议。

二、研究背景

对于节日文化方面,中外学者都对此有所研究。John(1976)对西方节日起源及形式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赵东玉(2002)出版了《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一书,以独特的视角比较全面地解读了中华传统节庆的文化特征、文化要素和文化影响。许多学者对中西方节日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研究。还有学者研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或西方节日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同时,传统节日文化对高校思想教育必要性的研究不乏研究者。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在多元文化视角下,探究高校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研究,进一步丰富对节日文化方面研究的探索。

三、高校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节日文化价值观

多元文化不是强调某一种文化占主导,而是各种文化在平等基础上相互尊重,营造以本国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的和谐社会氛围。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加快了文化传播和交流。尤其我国高校都已普及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对学生讲授一些有关西方节日文化方面的知识,同时网络的发展使文化传播更加迅速,不管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会接触到西方节日文化。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大学生在意识形态方面对西方节日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出现理解偏差。在高校加强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端正对中西方节日的态度,树立正确的节日文化价值观。

(二)推进高校德育教育

学校教育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高校学生肩负着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义、仁、智、信”可以通过传统节日文化体现出来。在西方节日文化思潮的冲击下,一些大学生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意识有待强化。没有做到仁爱他人,礼貌待人,没有坚定的是非观念,缺乏一定的道德修养。在这种情况下,在接受多元文化的同时,加强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使大学生在接受节日文化熏陶的同时,提高道德素养,推进高校德育教育。

(三)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受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加上商家和媒体的推波助澜,部分高校学生过于青睐“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现实生活中,多元文化相互交融,我们不能盲目崇拜西方节日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名为《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文件,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上日程。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高校加强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是时代需求,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四、高校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教师的节日文化素养缺失

高校教师作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具体实施者之一,其节日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当代大学生对节日文化的认知和接受情况。然而在高校中,部分一线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讲授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很少提及。即便所学课本中出现了有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表述,仅仅注重单词、语法及翻译方面的讲解,很少涉及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可能是教师缺少传播节日文化的意识,另一方面可能是教师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了解不深,不知道要讲什么,索性不讲。高校教师的节日文化素养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度。

(二)一些学生对节日文化内涵缺少认知

利用传统节日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部分高校学生对节日文化的认知拘于表面化。对节日文化的理解局限在形式上,没有深入探究节日文化的内涵,对节日的起源、承载的文化信仰及凝聚的伦理感性认识并不深刻。中国的节日文化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展现出家庭观念和社会群体观念。在面对多元节日文化时,学生缺乏对节日文化内涵的认知,影响高校中外学生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影响中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和发扬。

(三)一些校园的节日文化建设意识淡薄

在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可见,在校园中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重视。然而,在实践中,各大高校虽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实施规划,此工程的进展情况在高校表现得参差不齐。有的高校把注意力放在校园的景观建设、绿化美化等环境文化建设方面,有的放在校园的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没有利用有利资源通过有效途径加快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以传播节日文化。在这样多元文化相互影响的时代,高校学生校园节日文化意识不强不利于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五、高校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应采取的策略

(一)提高外语教师的节日文化素养

课堂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只有自身节日文化素质过高才能把掌握的优秀节日文化传播给学生。所以,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要进校园,更要走进课堂。师资队伍建设是传统文化进课堂的突破口,教师的节日文化素养至关重要。对高校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进行传统文化培训,能弥补教师在节日文化知识层面上的不足,唤起教师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带动教师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学习、自主研究,提高节日文化素养。这样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到西方节日文化的内涵,还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有利于进行跨文化交流,更能把中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重视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交融

世界文化是多样性的,没有好坏,节日文化亦是如此。中西方节日文化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不能相互排斥、相互取代。中西方节日文化虽然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但许多传统节日还是有相通之处的。比如说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元旦”本土文化当中受到重视,体现着人们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中国的“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都代表着对爱情的忠贞;中国的“重阳节”和西方的“父亲节”“母亲节”都有尊老敬老的意思。随着中西方节日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一部分高校学生对一些西方节日比较重视,成为他们庆祝和结交朋友的一个途径。这是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一种表現。但也有一部分人对中国的春节淡化了兴趣,觉得不如小时候过年有意思。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已经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现魅力。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一代传承和发扬,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在进行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时一定要重视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交融,在汲取西方节日文化精华的同时,不能忘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

(三)加强校园节日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要在高校中进行节日文化教育,加强校园节日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可以开展教室校园节日文化活动,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在教室墙壁上悬挂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句子和图画,学生一入教室就感受到节日文化的魅力。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发挥校刊、学校网站的文化载体功能。在校刊或学校网站上多多传播传统节日文化。大学生的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可以多多开展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等校园活动,使学生在参加活动锻炼自己的同时,更了解传统节日文化,为大学生传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打好基础。

六、结语

在全球文化交流逐渐深入的今天,在高校进行节日文化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高教师的传统节日文化素养,重视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交融,加强校园节日文化建设,使高校学生更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面对传统节日文化时能展示传承力量,弘扬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John Alfred. R. P.. The Englishman’s Holiday: A Social Holiday[M]. UK: The Harvester Press, 1976.

[2]赵婀娜.杨宁.毛殷平.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N].人民日报,2018-4-18(12).

[3]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李念蔚

第二篇:论中国传统节日与祭祀文化

引言

2005年11月24日,韩国节日“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许多国人感到不解和遗憾。由我国传入韩国的传统节日“端午祭”申遗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冲击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反思。中国中央电视台曾在端午节当天派出记者采访,被采访者几乎没人知道当天是什么日子。在很多城市,在青年学生中,“粽子节”成了端午节的代名词,而关于端午节祭祀以及其他的文化内涵都消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本土遭遇的一种尴尬。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年轻人忌谈祭祀,另一方面,民间和官方的祭祀活动却从没有间断过;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开始“式微”,而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却呈现出甚嚣尘上、喧宾夺主之势。所以从文化的角度审视祭祀的当代价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祭祀的起源

中国祭祀活动的历史很久远,从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里能找到关于祭祀的相关记载。根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的产生是源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的变幻莫测的敬畏和无助,由于当时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认为上有天神,下有地神,所以才有了天神与地神控制的日月星辰、电闪雷鸣、地震洪水等。他们对自然现象充满了神秘感,充满了敬畏和恐惧,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活动,拜天地、祭神明,祈求神明和祖先保佑风调雨顺,祈祷降福免灾。

古代被称之为“五礼”的宾礼、嘉礼、凶礼、军礼、吉礼中,祭祀被称为吉礼,说明祭祀自产生的那天起,就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被认为是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祝愿和福祉的吉祥之事。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的祭祀活动非常丰富。人们相信,宗教祭祀能保证猎物的捕获、季节的正常变化甚至庄稼的丰收。这种基于原始信仰的祭祀活动,一旦习以成俗,便成了传统节日的雏形。值得注意的是,在宗教祭祀色彩较浓的中国节日里,往往融合着较多的神话传说,因而显得更丰富多彩和富有人情味。另外祭祀活动作为一个文化载体,有非常明显的地方性、群众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如每到“清明”、“春节”时,人们就会不自觉地放下手里的工作,去郊游踏青,去探望亲人,去祭祀祈福,去辞旧迎新。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民族,又都会产生各自所需的祭祀文化。关于祭祀活动也有很多文字记载,如《管子·轻重己》:“以春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夏至,而麦熟。天子祀于太宗,其盛以麦。……以夏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夏尽而秋始,而黍熟。天子祀于太祖,其盛以黍。”《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汉王充《论衡·解除》:“祭祀无鬼神,故通人不务焉。”唐柳宗元《监祭使壁记》:“圣人之於祭祀,非必神之也,盖亦附之教也。”

无论是公祭“人文始祖”黄帝,还是民祭已逝的亲人、祖先;无论是国家祀典,还是民间扫墓,都是郑重地对先人、先祖送上的追念和敬意。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年年轮回,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中国传统节日与祭祀

中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绚丽多姿,如春节、元宵节、三月三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其中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这些节日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产物,与天文、历法、民族思维方式、民间信仰、文化心理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蕴涵着社会学、人类文化学、哲学、文艺学等丰富的内涵。节日从社会生活中产生,又反馈给社会生活,被社会生活所取舍,同时在变异中作为一种文化意识陈陈相因,承袭流传,逐步形成一种文化形态。在中国漫长的农耕时代,传统节日对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特征,乃至民族精神都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发挥着融合民族情感、形成文化共识、积淀社会文化、促进商品交换的作用。2005年6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充分运用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于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对于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下传统节日的源起,便不难发现它们大多与原始宗教仪式有关。在原始宗教中,一些重要仪式一旦在时间上被固定下来并形成相当规模,便很容易演化为岁时节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传统节日——元旦、元宵节、清明节、寒食节以及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七月初七的乞巧节,七月十五的鬼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腊月初八的腊八节,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腊月三十的除夕等,几乎无一不脱胎于原始宗教仪式。在少数民族地区,节日与仪式的关系,表现得更加直露。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三月三,藏族的雪顿节,迄今都还依然保存着原始宗教仪式的某些古朴内容。在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节日”一词的本义就是“祭祀”的意思,有些甚至就直接写作“祭”,例如端午祭就是例子。

中国的传统节日多与农业祭祀、祖先崇拜、神灵(特别是自然神)崇拜、驱邪禳灾等仪式活动有关,一些学术先驱也试图以此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分类标准。但后来的人们发现,这种思路清晰但又彼此矛盾的分类体系并不具有多少可操作性。这是因为历史上的传统节日往往都是集多种文化功能于一身的文化事项的复合体,如历史上的春节既有驱邪、祭祖、祈福、迎新的功能,也有联络亲朋、娱乐民生的功能,人们很难将这些多功能文化现象简单地纳入某一节日文化范畴。此外,节日还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即使是同一个节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的文化功能也会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而有所变化。文化功能一成不变的传统节日是不存在的。例如:历史上的端午节原本是一个典型的驱赶瘟疫的仪式,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的驱疫仪式很快便演化成为龙舟竞渡、纪念屈原了。

传统节日文化从过去到现在以及在走向未来的过程中出现了很不连贯甚至矛盾和破绽百出的民俗文化图像。当前,传统节日给人们留下的最主要印象却是“吃”,很多人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只简单地停留在春节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之上,对这些节日蕴涵的丰富情感内涵和文化内涵却是了然不知。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份调查显示,53.6%的年轻人是为了快乐才喜欢洋节的,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消费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由此可见,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如政府在传统节假日应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大型、健康、寓教于乐的活动,不断倡导、继承、创新节日文化。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也开始日渐重视这一趋势。200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年6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五部委正式发布《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2006年2月12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正式确定501个推荐项目,其中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名列其中。自2008年1月1日起中国法定节假日除了传统节日春节外,又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三大传统节日。这充分表明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保护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意识开始增强,这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是一件好事。但这还不够,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还应在更高层面上意识到这种保护的重要性,在主体性上有更大的作为。我们不能听任这种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发生断裂、出现断层、化为乌有。洋节趋“热”、传统节日趋“冷”所引发的“土”、“洋”之辩,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但我们更应重视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掘问题。中秋祭月企盼团圆,端午祭龙舟怀念屈原,春节腊祭庆祝新年……传统节日的祭祀文化和精神内涵,急需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拓展,这是传统节日存续下来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祭祀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个民族认同自己的根,了解自己的历史,缅怀先祖的伟大业绩,才能弘扬悠久的文化,凝聚民族力量。千百年来,祭祀,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庄严典礼。充满人文精神的祭祀文化,延续下来演变成为后人祭祀黄帝的精神基础。确实,黄帝之所以被后人尊为“人文始祖”,被古今百姓祭祀,与黄帝时代取得的巨大文明成就有密切关系。黄帝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先河,在铸造中华文明的历史上起了奠基作用。史传黄帝之前,人们蒙昧未开,至黄帝时代,黄帝教民“兴事创业”,“治五气”,改造自然环境;“艺五种”,“佐五谷,养民人”,发展农业生产;制衣冠、造舟楫、用牛车、做弓箭、创医药,创造器物文明;立“礼法文度”,“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等贵贱”、创官制、明财产、定婚嫁、立丧制,创立制度文明;造书契、绘图画、作甲子(历法)、定算数、制音律,创建精神文明。黄帝文化所蕴涵的崇尚文明创造的精神价值,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人文价值意识。我们祭祀黄帝,不是把黄帝当成神灵来祭祀,而是在一种肃穆的气氛中,追思先民们如何创造文明,如何造福子孙。我们祭祀黄帝,不是祭祀鬼神,也不是盲目崇拜,而是人文精神的陶冶,是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因此,我们的祭祀,在形式上也应当是人文的,而不是神化的。所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每年清明时节举行的“黄帝陵祭祖大典”和农历三月初三由河南省政协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总能吸引众多全球华人前来祭祀寻根。近年来,国家级祭祀活动的开展标志着政府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标志着祭祀的文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例如公祭黄帝陵是以官方名义组织的有严格规模、等级和仪式的大型祭祀活动,起源于春秋时期,唐代时已被列为国家祭典,至今世代相传,绵延不绝。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更是重视黄帝陵祭拜活动,特别是1992年大规模整修黄帝陵工程启动以来,祭祀规模逐年扩大,祭祀仪式更加规范,文化内涵更加丰富。1994年以来,清明公祭已被提升为国家级祭祀。黄帝陵祭祀活动在海内外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祭祀传统文化,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和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又如2007年经文化部批准,公祭大禹陵升格为国家级祭祀活动。当年由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祭祀典礼就采用了“禘礼”(古代最高礼祭)形式,仪式包括:鸣铳、击鼓、撞钟、恭读祭文、乐舞告祭等,旨在祭祀华夏之祖,弘扬大禹精神。

祈福求愿、怀念故人、同根拜祖、凝聚民族力量是祭祀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纲领》中所述:“记忆对创造力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对个人和各民族都极为重要。各民族在他们的遗产中发现了自然和文化的遗产、有形和无形的遗产,这是找到他们自身和灵感源泉的钥匙……”自古而今,由民间祭祀活动至国家祭祀大典,祭祀的文化价值日益凸显。

继承传统,社会教化。中华祭祀文化源远流长,祭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在民族文化传统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自古而然。现代考古发掘显示,先民的祭祀活动不仅极为频繁,而且祭祀内容极为丰富,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鸟兽虫鱼、自然神、民族始祖神,还有先贤名人,包括忠臣良将、清官廉吏和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乃至家族先辈等都曾是祭祀的对象。而其中流传最广、最被重视的,莫过于祭祖。因儒家重视祭祖以教孝,道家以祭祖表彰孝道,佛家也以祭祖表示行孝,儒、释、道三合一,都提倡并施行祭祀之礼,于是中国民俗直到如今,几乎无所不祭。随着国家的形成,祭祀也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活动,《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将祭祀与战争并列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大举措,实在是对祭祀活动重要性的高度评价。《礼记·祭统》云:“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传统礼法社会对祭祀的重视程度要超过战争。战争不过是实现霸道的措施,只有祭祀才是实现王道的措施。《礼记·祭统》又云:“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十伦”指十种意义,十种效用,涉及社会各级各层关系,包括宗教、政治、人伦、家庭、婚姻体制,以及社会各层面的人际关系。中国传统祭祀文化重视祭祀的教化功能,视其为人伦教化的根本办法,说祭祀是“教之本”、“教之至也”。可见社会教化随祭祀仪式的完成而完成。中国悠久的历史演变,祭祀祖先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不成文的宗教,逐渐演化为“爱慕”、“报本返始”、“慎终追远”、“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礼教文化和流传的民俗,祭祀行为,与宗亲祠堂,则附有伦理孝道的教化功能。加之儒家推崇祭祀孝治文化,无形中已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礼俗,故对国家社会的教化功能就更为显著。

增进亲缘关系,凝聚民族力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氏族社会解体后,地域及家族势力膨胀,人类的祭祀活动也开始由泛化祭祀向家族性祭祀转化,家族祖先神开始享受到越来越多的香火。祖先祭祀不仅能唤起整个族群的血亲意识,使整个家族、氏族甚至整个民族变得更加团结,同时,节日祭祀活动之余的团拜、探亲等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参加祭祀活动的人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使他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社会秩序也更加安定。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烈的伦理观念、宗教观念的民族,合亲尊祖、衍德崇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积淀的传统美德。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民族经济的日渐振兴,对先祖、先圣、先贤的祭奠与追思是海内外炎黄子孙保持血脉相连、心心相印、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凝聚力之精神源泉。传统祭祀文化内涵丰富,是炎黄子孙情感认同、沟通的契合点,具有维系家庭、宗族乃至整个民族的强大精神凝聚力,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共享和谐社会的历史见证。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程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祭祀文化,充分发挥中华传统祭祀文化的积极作用,对促进中华民族各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有积极的作用。

寄托情感,慰藉心灵。祭祀最初是源于人们认识水平的低下,在对于大自然的恐惧以及对祖先的报答和诚敬的心理作用下产生的。在祭祀文化史上,最初祭祀的目的重在祈福辟祸,后来增添了报答、缅怀、悼念之意。《礼记·郊特牲》记载:“祭有祈焉,有报焉,有辟焉。”也就是说,进行祭祀的目的有的是为了求福,有的是为了报答,有的是为了辟祸。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祭祀已内化为中国人的一种心理需要和感情依托形式。崇拜黄帝、祭祀先祖是华夏民族自古就有的优秀传统,并由此形成了系统的祭祀文化。祭祀也是后人对先人表达追思感恩与忠诚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人们寄托感谢、怀念、报答情感和慰藉心灵的最有效方式,它穿越时间与空间,把今天的中华儿女与远古的赫赫祖先从精神上紧紧地联在了一起,激励着我们奋发有为,无愧于炎黄子孙的称号。

简言之,传承中华文明,抒发人文情怀,凝聚民族精神应是祭祀文化的当代价值。

结语

中宣部等五部委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指出,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笔者认为,精神文明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非随心所欲制造出来的,而是对古老文明在现实的基础上批判继承的结果。如果我们自觉地、有意识地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多种功能,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习俗的扬弃,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大的助益。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传统节日习俗,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让它们在今天的文化建设中熠熠生辉。

传统节日与祭祀活动不可分割,祭祀文化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世代相传。在传承过程中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其文化内涵。我们既要保留传统节日的“原形”,也要创新过节的新形式,让我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不至于失去其传承的外在形式;但更重要的是要扬其“神”,充分挖掘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内涵,传承好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保护传统节日文化,不只是保护吃文化,而要让节日祭祀文化、节日服饰文化、节日庆典文化以及传统节日精神与节日同在,让传统节日成为中国祭祀文化的舞台,使人们重新审视和利用祭祀文化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2.詹鄞鑫:《神灵与祭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刘晔原、郑惠坚:《中国古代的祭祀》,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年版。

4.杜希宙、黄涛:《中国历代祭礼》,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

5.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为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编校:郑艳

作者:李 欣

第三篇:小学阶段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

[提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体制改革在各地区的深入,在推动我国各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对地区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尤其是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实行,为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和重要途径。小学阶段基于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民族地区小学阶段学生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传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阶段;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

[作者简介]裴艳超(1983--),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江西南昌 330013)

[基金项目]本项目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资助(YC2015-X14)

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集中体现了这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和风俗演变,并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传统。我国现代化教育改革中一再强调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在这一方面基于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天然的优势。但由于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对与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因而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我国民族地区小学阶段教育以及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阶段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意义

(一)有利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

民族节日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的根据,属于地区性的自我资源,蕴含这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其中包括民间民俗文化、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资源等等。其不仅具有传统性、历史性,还具有地方性和传承性,每一种民族节日文化都有其深厚的内涵和价值。

多数地方的民族节日都有自身的文化特色,例如内蒙古巴林右旗地区的祭敖包是流传至今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其中包含了民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传统文化。每个地区都有其相应的民族文化气质,可从中借鉴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进行文化瑰宝的深入挖掘。小学阶段教育应当通过民族节日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得小学阶段学生更加贴民族近生活,走进民族生活,了解民族生活。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将传统民族概念、人文精神思想结合起来,使得学生积极主动投入民族文化交流和传承中。此外,对民族节日文化资源在小学阶段合理利用,能够使得学生更加了解本民族的生活、社会、文化、情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学校小学阶段教育的迅速发展。

(二)有利于小学阶段学生民族认同感的培养

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教育属于教学体系中一个多元化教育,其操作性强、学科跨度大,是一门有内涵、值得深入的课程。小学阶段现代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决定了基于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多元化教育势在必行。在地方不仅要开展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教育,还应当让学生对风土人情、自然环境、人文历史进行了解和认识,对本民族、社会、經济、文化的发展关系和对多元化小学阶段人才进行培养,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将民族节日文化渗透进去,培养学生对于国家、民族民间小学阶段的民族节日文化情怀以及认同感。

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当今社会到处充斥着视觉文化,学生也对刺激、商业、娱乐性的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非常感兴趣,却对自己家乡的民族文化采取鄙视或者漠视的态度。在对内蒙古巴林右旗地区十四所小学的问卷调查中,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的小学生不到30%,对蒙古族传统文化毫无兴趣的小学生超过了50%。大部分小学阶段学生并没有对珍贵的民族节日文化素材感兴趣,而是采取漠视,甚至鄙视的态度,忽略民族地区别样的特色与风情。所以,应当对学生进行民族节日文化的认同感的培养,积极开发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以此提升学生对家乡民族文化的情怀和认同感。

二、小学阶段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对策

(一)完善小学阶段特色教育

学校小学阶段要有其自身的特点,就要对小学阶段课程进行完善,对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的教育资源进行引入。开设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的校本课程,要把学校作为根本,实行特色教育。在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在小学阶段进行教育实践中,归并原有的小学阶段活动以及兴趣小组之类的分散型课程,归纳为内容构架、课程目标合并的课程。在课程中将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内容和课程加入其中,保证小学阶段教育的资源条件得到充实和充分的利用以及获取。使得学校特色得到凸显,使得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资源成为地方和国家的特色性小学阶段教育。

通过本地区的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资源,学校对课程进行开发,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学校小学阶段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且能够发展、传承、保护地方民族文化。通过对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研究,研究其在某种程度上,跨越空间和时间,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和深刻含义,这就需要对生活进行大量的积累。通过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的学习,使得学生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得到培养,使得小学阶段学生的艺术情趣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了解民族节日文化的艺术、贴近感受民族节日文化艺术,使得学生在当地民族文化背景下,学习民族节日文化。

(二)完善开发机制

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高考应试教育机制的完善,首先需要改革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应明确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及任务。在教授学生掌握小学阶段文化、技能,培养文化素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而不是单纯将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当作为一项表面工程。其次,在进行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了解和学习民族文化。

(三)提高重视程度

小学学校需提高对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程度,学校方面应适当地增加民族节日文化校本开发课程,并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为开发教师提供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持。对于教师而言,在开发过程中应对学生负责,而不是抱着混时间、敷衍了事的态度,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民族文化的学习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开发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深入挖掘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作用,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内容。例如蒙古族传统的马奶节,在这一传统节日中,牧民们为祈福吉祥安康,在秋季收获之际举办盛大地集会,以马奶为名,一方面是象征洁白纯净,另方面是为提醒后人不要忘记草原民族与马的深厚感情。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要找准切入点,让学生真正能够从校本课程中学习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四)加大投入

民族地区应加大对于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力与物力投入,置备齐全民族节日文化校本开发教学中所需的工具、设备,加快各类基础教学设施建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活动,为教师教学提供专业的指导与帮助,并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通过经验分享、方法总结,实现共同提高与进步。此外,学校还可为教师设置专项发展基金,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自我深造,全面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

(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在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认识学习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的作用与意义。对于学习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让这部分学生充分认识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中的民族文化魅力与深刻内涵,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而对于对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应先让这部分学生充分了解学习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的意义,以及学好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應有的正确心态,逐步纠正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

三、结语

小学阶段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小学生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的培养。在开发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中,应深入挖掘民族节日文化的教育内涵,提高重视度、加大课程开发投入。同时,小学阶段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还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我国社会和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和探索开发路径。

[参考文献]

[1]裴艳超,施晶晖.小学阶段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J].亚太教育,2015,(14).

[2]马志颖.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文化选择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3]如合亚木·海排提.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4]王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10).

[5]邵忠祥.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2,(4).

[6]王双全,关健,张艳华.民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民族文化品格弱化成因分析——以赤峰市蒙古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为个案[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

[责任编辑:邵猷芬]

作者:裴艳超

上一篇:体育产业论文范文下一篇:染织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