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创业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

摘要: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创业教育组织在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外力推动下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数量快速增长,但组织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质量的提升。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是造成其质量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功能缺位致使组织目标模糊和零散,进一步导致组织行为低效和泛化,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与审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与价值。在异质性视阈下,探讨高职院校这个特殊场域中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问题是促进组织发展和功能优化的基本前提。基于功能主义分析范式,将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进一步分解为功能实现方式和实现机理,文章整体遵循“客观功能(是什么?)—功能实现方式(怎么样?)—功能实现机理(为什么?)—功能实现路径(如何做?)”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为了探究出更科学合理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本研究将组织功能定位于客观展现出来的实际结果,而非主观逻辑推导出来赋予组织的结果。据此,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方法,在实地调研典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基础上,具体运用三级编码、单案例分析和跨案例比较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的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和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构建了“客观功能—社会实践(组织行为)—行为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社会实践也就是组织的行为方式,它决定和反映组织的客观功能,行为机理体现组织行为的内在规律和作用关系。因此,首先从调研的实证数据中提炼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探究与分析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最后,在厘清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逻辑的基础上,分析由于组织行动逻辑偏差和实践障碍导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通过对调研数据的三级编码分析得出,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呈现出“决策实施功能”、“中介融通功能”、“类型强化功能”和“文化聚散功能”四项客观功能。其中,决策实施和中介融通是显功能,即组织有意安排而产生的作用;类型强化和文化聚散是潜功能,即组织无意安排,由组织行动间接、内隐地产生的作用。创业教育组织作为高职院校推动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的专门性组织,除了设计、实施和服务于创业教育发展;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去破解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壁垒,推动专创融合发展;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行动,无形中强化与凸显了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化教育的特征;同时在行动中逐渐形成浓厚的高职创业文化氛围,并成为创业文化的认同者和传承者。实现上述四项功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主要采用“组织变革”、“融合策略选择”、“适应性联结”和“树立标志”的方式。从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到组织自身改革和具体的行为实践,再到创业教育文化孕育与认同的历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实践行动体现出从外围实践到专创融合的纵深推进过程、从局部试点到浸润体系的范围扩展、以及从具体实践到抽象升华的逻辑向度。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就是组织选择采用上述行为方式的原因,内在地体现了“资源赋能机理”、“规则调适机理”和“互动整合机理”。在内外部环境作用下,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始终处于“理性化”和“反思性监控”的过程中,组织通过反复的实践行动形成自身,并通过组织行动再生产出行动条件;再生产的过程包含着意义、规范性要素和权利的交织与互动。具体而言,其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受到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的驱动与引导。我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典型的外部驱动型,创业教育经费投入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短期内广泛实践;与此同时,组织行动受到行政权利和专家权利的共同影响。其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受到合法性秩序和表意性符码的规约与调适作用。政策导向是组织行动及其自我调控的风向标;高职创业教育理念和文化是组织行动及其行动调控的助力器。其三,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互动整合过程中的适应性行为和特色化选择。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同级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和系统之间”的互动整合过程中,通过组织学习、联盟合作、互利共生等提升组织的适应性,而准确定位、组织竞争、文化认同等促进组织的特色化选择。基于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推演出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也就是说,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要想有效地发挥其功能,组织行动的驱动力应当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共同推动;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组织应当找到自己的适切位置,明确自身的功能和价值,挖掘并培育组织的优势与特色;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组织化”并非组织行动的目的,任何组织都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目的或需求,对于创业教育组织来说,创业教育理念逐渐融入高职教育系统的过程,正是组织功能得到全面、彻底实现的过程,组织本身则处于“去组织化”过程中。然而反观现实,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内生动力不足、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和模仿趋同现象、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等问题依然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理念先行—以点带面—错位发展—多元联动”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组织功能;功能实现方式;功能实现机理

学科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外力推动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组织迅速兴起

二、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组织定位不清与行动低效

三、异质性视阈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

第二节 核心概念

一、创业教育

二、创业教育组织

三、功能及功能实现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选择

一、研究目的

二、案例研究方法

第二节 分析框架设计与构建

一、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分析范式

二、结构化理论之结构二重性原理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数据收集与方法

三、数据分析与流程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

第一节 数据情况与编码过程

一、数据概述

二、三级编码过程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阐释

一、决策实施功能:专人专事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

二、中介融通功能:打破高职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间的壁垒

三、类型强化功能:产教融合进程中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四、文化聚散功能: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各功能的关系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综合表征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循环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节 数据分析过程

一、单案例分析

二、跨案例比较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分析

一、组织变革:新建、转型与重构

二、融合策略选择:纽带牵引、另起炉灶、深度介入

三、适应性联结:移植与改造、淬炼与强化、嫁接与统整、转化与运用

四、树立标志:从“占有场域”到“质量取胜”,再到“文化认同”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间的关系

一、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对应关系

二、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层次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机理

第一节 资源赋能机理:高职场域中的配置性资源与权威性资源协调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配置性资源供给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权威性资源供给

三、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资源驱动与引导作用

第二节 规则调适机理: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的双重作用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合法性秩序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表意符码

三、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对组织行为的双重作用

第三节 互动整合机理:组织同级之间及其与高职系统的作用关系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同级组织间的互动整合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高职系统间的互动整合

三、互动整合中组织的适应性行为与特色化选择

第四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机理的整合模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

第一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

一、从“政府引导”向“外推内生”的协同动力机制过渡

二、组织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的“功能定位”与“特色生成”

三、从“组织化”到“去组织化”的创业教育理念融入过程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困境分析

一、内生动力不足阻碍组织持续行动和功能扩展

二、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与模仿趋同现象

三、组织边界造成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

一、理念先行:强化技术创新创业为核心的高职创业教育研究

二、以点带面:加快软件建设带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有效行动

三、错位发展: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适应性提升与特色培育

四、多元联动:构建政校行企协同互动的生态系统与治理格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访谈提纲(教师卷)

附录 B:访谈提纲(学生卷)

致谢

上一篇:项目管理建设论文提纲下一篇:大学汉语言的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