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学习的概念

2022-09-19

第一篇:政治理论学习的概念

1 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

【引言】 (第一部分)

一群人坐在桌前闲谈起来。话题是有关会计的。政府官员肯定地说:“会计是什么?是政府征税的依据。”企业家辩解到:“我认为会计是一种管理工具。”会计学家一本正经地说:“准确地说,会计是采用货币计量方式连续地、全面地、系统地记录企业经济活动,为股东、债权者和政府提供……。”统计人员不耐烦地打断,”会计不就是一种统计方法吗!”股东插话到:“会计能反映我的投资动态情况。”银行家补充道:“会计也能反映我的客户的偿债能力。”最后,经济学家清了清噪子总结到:“你们要知道,会计已成为当今工业化社会的一种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那么,会计到底是什么呢?

【重要概念】(第二部分)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会计目标●会计假设

●会计原则●会计概念

(第三部分)正文

1.1 会计的概述

1.1.1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会计的实践行为伴随着经济组织的出现而产生,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而会计形成为一门成熟的理论,其历史却很短,只有数百年的时间。大教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本节将简要回顾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以使读者能较深刻地理解现代会计的本质。

建议阅读书目和文献(第四部分)

1、 吴水澎,《会计学原理》(厦门大学会计系列教材),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

2、 朱小平,肖镜元,《初级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本章小结】(第五部分)

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尤其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制度以后,市场经济体制促使迅猛会计发展。本章共分为四节,第一节首先对会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了解会计的本质和职能;第二节对会计理论的构成要素: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概念、会计原则进行系统论述;第三节讨论了会计人员与会计组织结构;最后,第四节介绍本书的编排结构说明。

【本章思考题】(第六部分)

1.会计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那些主要的特征?

2.现代会计应包括哪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3.如何理解会计理论结构?论述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和会计概念的具体内容?

4.会计长与财务长工作职责的区别?描述一家上市公司会计组织结构。

【本章计算题】(第七部分)

第二篇:病理学理论指导:异型性的概念

肿瘤的异型性反映了肿瘤组织成熟的程度(即分化程度,指肿瘤实质细胞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的相似程度)。

分化愈高的肿瘤,异型性愈小,良性肿瘤一般异型性不明显。分化愈差的肿瘤则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这是区别良、恶性肿瘤重要的组织学依据。

第三篇:论毛泽东思想的和谐概念理论宋联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提到毛泽东思想,人们更多想到的是毛泽东思想中体现的战斗色彩。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毛泽东没有直接提出和使用过和谐的概念,但是在毛泽东思想中却的的确确的存在着和谐概念。研究毛泽东思想中的和谐概念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另一方面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当前,深入系统的研究毛泽东思想中的和谐概念有助于将其合理运用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实现整个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一、毛泽东思想的和谐概念理论概述和谐的本质是多种因素差异之间的统一和协调,是事物内部要素及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彼此依赖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合理的结构、关联的有序及其协调运行的状态。对于和谐概念理论的认识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从发生学的角度将其定义为一种世界观、一种方法论;有的学者从其和谐文化本质出发认为和谐概念理论是社会成员“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思想基础、前提和动力。这种和谐理念的

第四篇:考研政治考前必背的概念、段落(约2648字)

6综合国力: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一个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

一,考前必背的概念、段落(约2648字)

(一)(背诵)几个重要的概念

● 共同理想: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技、教育、文化、资源等方面实力和影响力的总和,是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其国际影响力的合力。

7.▲。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实践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 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 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 人生价值: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韵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 金钱作为人生的唯一追求和最终目标,无形中降低了人的道德要求,使人随着金钱的增长而道德败坏堕落,使人丧失长远目标而贪图眼前利益,使人生堕入陷阱而不能自拔。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二)(背诵)几段重要的话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背诵))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①树立崇高职业理想;②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③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2)树立正确的创业观:①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②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③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3)在艰苦中锻炼与在实践中成才

在实践中成才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把自己的择业和创业定位于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2 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河水东流,石兽顺流东下,这是常理,但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有效的。庙僧的失当之处在于离开了一定的条件,抽象地对待常理,因而判断失误。

(2)所谓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3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 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

4,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之道。

8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9,(一)资源节约型社会

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民经济又好又快),要求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0,必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②发展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理论基础及内涵初探

摘要:指出了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到“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面对新的时代形式,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25503

1引言

在当前的教学中,高考和中考的指挥棒仍然发挥着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控制作用,学生为了考试而学,教师为了考试而教,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背道而驰。通过5年的教学实践活动,对中学教学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实践中发现,当前中学教学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教师是课堂的 “演员”,而学生仅仅是课堂的“观众”,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学生就像看戏一样“旁观”教学过程。教学的过程枯燥乏味,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怎样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素质教育,改变教育现状应当引起教育界的深思。“抛锚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是创建高效课堂途径之一。

2“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

2.1教学模式

国内外学者对教学模式的定义有很多种,到目前为止对教学模式的定义存在多方面的认识。国外较有影响的教学模式定义就是乔伊斯和威尔的定义,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把教学模式定义为一种教学范型或计划。国内学者对教学模式的定义也是多方面,比较有影响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杨开成和张晓英的观点,他们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模式化了的教学程序,在解释学上是一个伪概念,在技术学意义上它既不是一个有效的教学设计工具,也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恰当中介”。因此,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或者是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1]。

2.2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一种情景教学方式。他要求教育者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通过创造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自发地学习,构建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这里的“锚”,指的是为了满足教学情境而创设的真实问题,确定具体问题通过“抛锚”之后,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也就固定了。抛锚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本质区别与传统教学,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2.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也叫颠倒课堂,起源于美国,是基于建构主义等教学理论和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学生通过自学和师生互动完成知识内化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 “独裁者”,学生是“观众”,教师主宰着课堂的教学,学生像是观众参与度不高,被动的接受学习,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演”,学生借助教师的帮助来完成知识的学习,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2]。

2.4“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是在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抛锚式教学模式的优点,二者融合而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首先通过提出一个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学生在解决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新知识的构建和内化。例如,在讲太阳高度的变化的时候,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王老师要在某新建小区买一小高层住房,该小区楼层越低价格越便宜,怎样在能保证采光的前提下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房子?这里就需要学生们在已有的资料帮助下,自主学习太阳高度角变化的知识,然后利用已学到的知识,解决王老师的问题。以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和直观的教学媒体,如图片、声音、视频等构建教学情境,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心理共鸣,进而从更深的层次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会觉得他所学习的高中地理知识不是遥远的空中楼阁,而是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地理现象,这样构建教学情境也贯彻了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符合素质教育和新形势下的教育趋势。

3“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

论基础3.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也叫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由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最早期出来的。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己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儿童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顺应和同化两个阶段,顺应就是学习者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同化就是学习者将外部信息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学习者通过顺应和同化,最终使自己的认知结构达到平衡[3]。众多的认知心理学家,在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将建构主义发展成一个复杂的理论系统,但是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此理论的核心内容:知识内化不是教师灌输来完成,而是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主动地发现,来完成知识的自助建构,完善自己知识体系的一个过程。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并且贯彻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传统教学强调的是“教”,贯彻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观认为,教师不应该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从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完成对知识的自助建构。教师教学组织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的完成学习。设置问题情境的抛锚式教学,使学生进入对知识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自我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而翻转课堂式教学又为这种问题抛锚式教学程序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环境的交流平台,从而进一步验证和诠释了建构主义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理念的正确性。 3.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4]。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本,应该把人看作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来看待,强调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又批评精神分析学派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研究正常心理的人的片面的研究方式。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自我实现,把学生的自我实现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人本主义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也要了解学生,以人为本,不能片面的“填鸭式”的灌输知识。通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学生由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从学习动机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人本主义课程观所提出的教学理念都可以作为 “抛锚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理论支撑,使笔者所述的这一教学模式被赋予了人性化和潜能开发的意义。

3.3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是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之后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实际上情境认知理论是一种在探究人类学习本质的一种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强调教学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学习的内容与活动安排要与学习者的实践经验相联系,最好是在真实的情景中,以类似人类真实的实践方式组织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学习者知识得到构建,同时使学习者能力得到发展。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影响着教学模式的设计,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和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等教育技术新领域提供了理论支持。情境认知学习理论批判传统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重视实践在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并对学习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反思。可见,情境认知理论为“抛锚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情境的创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4“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4.1“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

“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是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多方面的问题和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学模式改革需求的新形势下提出来的,此种教学模式具有多方面的目的。

第一,创设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用地理学知识来解释网络段子“雾霾基本靠吹”,雾霾是学生们经常接触到的身边的大气现象,学生可以用冷锋的知识来解释,通过解释这种天气现象,学生们就学习了冷锋暖锋准静止的知识。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改变授课方式,转变教师的角色。在“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教师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学加教师的引导自助探究的。

第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加学习效率。在“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中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自学解决创设问题的过程中来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知识的获取由教师灌输给转变为自己探索发现得到,知识获取的方式变了,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都提高了。

第四,改变师生互动的方式,使师生互动更有效。传统教学中师生互动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而在“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再是预设的,而是学生自学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灵活性提高了,对学生学习帮助也大了。

第五,改变评价方式。在“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难点来设计评价问题;并且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一对一实施教学评价,针对性更强。

4.2“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通过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总结出“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见表1。表1“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照

对比项“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传统教学教师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师教师是知识与课堂的绝对控制者学生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灌输者课堂组织形式构建情境-自助学习-课上答疑教师讲解-课后练习知识获取方式通过自学与教师辅导自助构建教师单向灌输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网络构建学习平台运用较少,单一课堂活动方式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变现自己的舞台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师生互动较少时间分配以学生的自学,课堂活动为主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评价方式利用构建的学习平台,多种评价方式纸质测试为主与生活的联系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理论脱离实践学生课业负担较小,以开放性和探究性问题为主,课业负担较小大量的做题,课业负担大教师教学组织方法探究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教学组织方法多样以讲授法为主,教学组织方式较为单一

通过表1的对比,发现“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例如在教师的角色、学生的角色、课堂活动方式、时间分配、教学组织方法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通过对比两种教学模式不难发现,“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有多方面的优点,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使教学更具有效率。当然通过对比也能发现“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的所存在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5结语

随着硬件设施的日益完善,未来地理课堂教育信息化会逐步提高,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是适用未来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学模式之一,值得深入探究并广泛应用。未来地理课堂不仅仅在教学模式上发生着改变,教学工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不论何时何地,学习者都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在线学习,并且建立起学习者自己的学习数据库。没有掌握的知识,理解出错的知识可以通过数学统计等方式直观地展现出来,同时学习者可以在线针对自己的问题找出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上一篇:最值得看的十部电影下一篇:重症监护室护士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