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毕业生毕业论文

2022-05-13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护理毕业生毕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何巩固和发挥学校优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激发其创新和发展潜能,是学校在转型发展阶段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掌握毕业生上岗后工作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高职护生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查找我校在课程设置、素质教育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可以有针对性地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第一篇:护理毕业生毕业论文

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1.四川成都医学院护理学院,四川 成都;2.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四川 成都)

摘 要:为了解护理专业毕业生的择业心态,以引导其成功就业,本文通过对我院2008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毕业生求职意向,找出毕业生求职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以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关键词:就业 求职 毕业生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总量和增幅达到了历史新高。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人,比去年增长20.71%,2007年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长22.19%,2008年毕业生达到559万。据劳动部门的数据统计,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其中适合大学生的岗位远远不足毕业生的数量,社会整体就业压力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解护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指导护理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我们于2008年6月,对我院护理专业255名学生进行了求职意向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针对2008届护理专业毕业生,采取问卷调查方式。问卷设计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及其意向的调查”为基础,结合护理专业学生特点,进行增加、删减,共发出问卷255份,回收有效问卷255份,回收率100%.

二、结果与分析

1.毕业前的计划

调查显示,我院2008届毕业生在毕业去向的计划上主要集中在“直接就业”,占84.7%,少数人选择自己创业和考研。这说明,多数毕业生较为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求职择业的严峻形势,因此,希望较早地抓住机会实现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发展”成为毕业生首选指导思想。

2.择业的考虑因素

从毕业生“择业首要考虑的因素”这一问题的回答来看,选择“收入与福利”的占38.4%,“社会需求与自我发展”的占18.31%,“就业城市与工作环境”的占17.7%,“个人兴趣爱好”的占10.7%,“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占8.1%,“职业优越与晋升机会”的占5%。由此可见,收入与福利是我院毕业生在寻找工作中最先考虑的,反映出毕业生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生存压力较大,内心有所惧怵,急切希望拥有一份稳定其收入较高的工作。而毕业生选择社会需求与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有潜在的就业激情和实现自我发展的意愿,希望将自身的发展与眼前的待遇有所兼顾,在二者的平衡中缺乏理性认识。

3.就业地区选择

毕业生在就业地域选择时,首选成都市的占63.7%,外省11.2%,西部及边远地区10.1%,上海、深圳等国际化城市的占7.9%,沿海的占6.8%。说明我院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单一,主动到外省及边远地区的人数偏少,原因是我院学生大部分来自四川及云南、贵州、西藏,成都是四川的省会城市,近几年发展迅猛,就业机会多,发展空间大,适合于工作和居住,因此,选择留在成都工作的毕业生占绝大多数。但毕业生却忽略了机会越多竞争越激烈,缺少对自我的认真评估,会失去一些好的就业机会。

4.到西部、基层就业的态度

就毕业生在选择到西部、基层工作的态度时,有32.5%的毕业生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愿意到西部去,这说明大学生开始认识到西部和基层将是实现自我发展和奉献社会的广阔舞台,有更多的就业岗位。有56.6%的毕业生认为到西部和基层去很有意义,有很大的挑战性,在没有其他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说明仍有绝大多数毕业生将西部和基层作为无可奈何的选择。有6.5%和4.2%的毕业生认为不想考虑和不愿意去,原因是条件太艰苦,工作环境太差,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仍然很高,以追求大城市、高收入、名企业为目标,而对国家到西部、基层工作的就业政策了解不够,因此,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应加大西部、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锻炼自己、服务社会,实现自我发展。

5.求职途径选择

在调查中显示,有83.4%的毕业生认为应该积极主动寻求机会求职择业,大部分毕业生认识到求职是属于自己的事情,依靠自己,不放过一切求职机会。认为应该由学校推荐帮助的占6.3%.认为应该依靠家人、亲朋介绍的占7.1%。选择其它途径的占8%,由此可见,虽然大部分毕业生认识到求职是属于自己的事情,但真正依靠自己积极主动求职的毕业生较少,表现出依赖心理,“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说明毕业生对国家的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的认识不到位。

6.就业单位选择

调查显示,选择国家党政机关占8.5%,选择卫生事业单位的占63%,国有企业的占10.8%,部队占4%,外资企业占5.7%,高新技术企业占2.7%,私营卫生单位占2.3%,自由职业占2.7%。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大部分毕业生把专业对口看作很重要的参考值,对三级甲等医院的就业期望值较高,他们向往的单位人满为患,而有需求的单位他们不愿去。在1993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明确了护士考试、注册、执业等方面规定,《护士管理条例》正在酝酿之中,对促进护理毕业生积极就业起到极大的作用。大部分毕业生树立了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使需求旺盛的护理专业就业率接近100%.

7.求职困境与求助对象选择

在求职困难中,有28.4%的毕业生认为得不到有效的需求信息;其次是社会关系不足,占23.3%;缺乏求职技巧锻炼的占19.7%;认为社会不公平的占13.7%;感觉自身能力不足的占7.3%;还有4.3%的认为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这说明,提供有效的需求信息和加强就业能力训练对毕业生来说至关重要,这提示我们在就业指导方面应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加强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知识的教育及就业技巧的指导。

8.就业指导与服务

据调查,每天都浏览就业网站的占6.1%,每周浏览两三次的占18.7%,经常参加学校的就业指导活动的占13%,偶尔参加的占41.3%,从不参加的占20.6%。这说明,毕业生一方面,知道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不愿意主动去学习和参加,毕业生不经常关注和不参加就业指导活动势必影响信息传达,使毕业生失去良好的就业机会。这提示我们应该进一步引导毕业生参与就业指导活动,通过就业咨询、就业讲座、求职技巧和岗前培训等方式对毕业生进行宣教和个别指导。

我们认为:护理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不能单靠学校的引导和毕业生思想的转变。首先,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基础的服务体系、竞争机制、调控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健全的就业市场;其次,用人单位应树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观念,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人才;第三,在就业竞争中,提倡“人才竞争”,反对“关系竞争”,毕业生自己也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为择业竞争创造条件。这样,才能保证护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备。护理专业毕业生,只要打开眼界,就会有更广阔的就业市场。

参考文献:

[1]蒋毅芳.浅谈学分制下新毕业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6(53).

[2]贾长宽,黄晓燕.238名护理毕业生择业心态[J].护理研究,2002,16(10):574-576.

作者:赵小玉 易 涛 沈 博

第二篇: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调查分析

如何巩固和发挥学校优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激发其创新和发展潜能,是学校在转型发展阶段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掌握毕业生上岗后工作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高职护生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查找我校在课程设置、素质教育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可以有针对性地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我校于2003年首次招收了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高职生,为了解培养的护理高职毕业生是否符合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否适应社会对高级护理人才的需求,我们于2011年6月对本校前三届高职毕业生的质量进行了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选取省内近年来录用我校高职护理毕业生 5 人以上的医院12 所,其中三甲医院 8 所,三乙医院 3 所,二甲医院1所。调查护理部主任 12 名,科护士长 23 名,护士长 85 名,共 12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者 8名,副高级职称者29名,中级职称者83名。

(2)方法。根据我校高职护生的培养目标,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征求多名护理教育专家和临床护理专家的意见后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就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专业实践技能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敬业精神、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发展潜力等14项能力进行全方位调查,有5个答案等级,即很强、较强、一般、较低、很低。

以随机发放调查表和邮寄信件的形式,向上述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 116份,回收率为 96.67%。问卷结果数据用Excel 2003进行分类统计。

二、结果

(1)对我校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基本素质的总体评价情况。用人单位对我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较高,对我校护生综合素质评价非常满意的占62.2%,比较满意的占30.6%,不满意的占6.2%;总体满意度为92.8%。

(2)对我校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基本素质的总体评价情况。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护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环境适应、敬业爱岗、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等5项评价“很强”“较强”之和都高于90%,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等2项评价“很强”“较强”之和都高于80%,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4项评价“很强”“较强”之和均高于70%,用人单位对我校高职毕业生能力总体是肯定,这也是对我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肯定。但从调查结果也可看出,毕业生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发展潜力还比较弱,用人单位对此3项评价结果“很强”“较强”之和均低于70%,尤其是创新能力最薄弱,评价“很强”“较强”之和仅为48%。这提示我校在这方面的培养上尚有待重视和加强。

三、思考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显示,我校作为国家紧缺型护理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多年探索,已确立了一定的专业特色鲜明的办学优势,毕业生走上护理岗位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较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转变医疗卫生服务理念的新形势下,如何巩固和发挥学校优势、跟上新时期护理工作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激发其创新和发展潜能,是学校在转型发展阶段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新时期护理工作性质、内容和要求,较之以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仅要求护理人员较好地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和培养思路作相应的调整,比以往更加注重对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要求构建合理、科学、综合的人文教育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相应增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课程学时,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适合复合型护理人才培养的人文课程,并有机融合到护理专业课程教学。

(2)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是有效的突破口之一。一是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保护和调动护生的创新潜能,充分利用启发、引导、激励等方法,鼓励护生大胆设问,自主求解,并适时针对性开展临床实践、社会实践和开放性学习等,让护生积累和沉淀创造性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和教训,锤炼他们的创新人格和意志。二是转变传统评价体系。建立目标多元、标准多元、方式多元的评价方式,除关注护理专业课程知识及相应的操作技能外,要综合考量护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创新能力等各方面因素,以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作为有效的指挥棒,引导护生强化创新意识,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邵阿末 张英

第三篇:护理毕业生工作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2012~2013两届已毕业护生的工作状况以及其对当前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并为在校护生树立合理工作预期提供了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工作配套设施满意度最高达到90.5%,其他满意度因素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培训晋升、亲属支持、导师指导、医护关系、职业发展前景、护士关系、工作成就感、个人可支配时间、护理工作内容、护士在医院中地位、护患关系、薪酬待遇、工作压力、夜班及补贴、职业安全感。对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的满意度为89%与87.5%。结论:往届护生对当前护理工作整体上趋向基本满意;薪酬待遇、工作压力、夜班及补贴和职业安全感等的满意度偏低,是医疗机构管理者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

关键词:往届护生;护理;工作满意度

护理工作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与效率,更影响着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亟需大量的医护人员,而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又出现了集体离职、脱岗甚至罢岗等现象,这将影响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和医疗卫生单位的正常运营以及医院整体质量的提升。如何提高护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评价以及提高护理质量成为医疗机构以及高校护理教育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通过结合已毕业2~3年的毕业生的目前工作现状,调查其对当前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探求影响护生满意度的因素,并为在校护生树立合理的工作预期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我校2012届452位毕业生与2013届606位毕业生中各抽取300位毕业生,总600位毕业生参与此次调查。其中,男护生3人,女护生597人。参调对象的抽样标准为:①从事护理工作;②了解此次调查目的并同意参与调查。

(二)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的工具是自拟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毕业护生的当前工作状况;第二部分是毕业护生对当前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价。毕业护生当前工作状况部分包括:工作单位等级、具体工作岗位、当前月薪、用工性质、夜班频数、遭遇患者过激行为,共6个条目;毕业护生对当前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价部分包括:护理工作配套设施、培训晋升、亲属支持、导师指导、医护关系、职业发展前景、护士关系、工作成就感、个人可支配时间、护理工作内容、护士在医院中的地位、护患关系、薪酬待遇、工作压力、夜班及补贴、职业安全感、对工作单位总体评价、对护理工作总体评价,共18个条目,各条目均设置三个评价维度,即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问卷内容由1位教授、1位副教授、3位讲师、1位助教和10位本次被调查者组成的小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进行修订。

(三)调查方法

本研究是通过对10位参与本次调查的往届毕业护生进行培训,以协助课题组成员完成包括其在内的600位往届护生的回访与统计工作。培训内容包括问卷发放与回收、调查步骤以及问题回复等,并结合电子邮件与纸质邮寄等形式,完成回访与调查工作;3位讲师与1位助教对回收问卷的有效性进行了审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20份,回收600份,有效率为96.77%。

(四)统计学方法

用Excel软件输入被调查者数据并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分析。

二、结果

(一)毕业护生的当前工作状况

600名研究对象中,男护生3名,占0.5%,女护生597名,占99.5%。其中,在三甲医院工作的占41%;普通病房的占64.5%;当前月薪3000~4000元的占30%;事业编制的占55%;一周一轮的占56%;无遭遇患者过激行为的占64%。具体见表1。

(二)毕业护生对当前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价

结合调查结果,满意度最高项与最低项为护理工作配套设施(90.5%)和职业安全感(43.5%);其次,护生对当前工作单位与护理工作的总体评价为89%和87.5%。具体见表2。

三、讨论

(一)在校护生合理的工作预期

结合表1的数据,往届护生的就职医院、工作岗位和用工性质等呈多样化。其中,就职医院包括三甲246/41%、三乙141/23.5%、二甲108/18.0%、二乙27/4.5%、社区卫生服务站18/3%、其他18/3%、卫生院15/2.5%、妇幼保健院9/1.5%、医药企业9/1.5%、一级医院3/0.5%、专科疾病防治院3/0.5%和门诊部3/0.5%;工作岗位包括普通病房387/64.5%、ICU60/10%、其他51/8.5%、急诊48/8%、门诊及医技36/6%、手术室15/2.5%和体检中心3/0.5%;签约方式包括事业编制330/55%、合同制198/33%、其他39/6.5%、劳务派遣24/4%以及临聘9/1.5%;等等。因此,对于在校护生未来的工作选择:其一,应改变非三甲医院不去、非事业编制不考虑的就业观念,更不能对所从事的岗位挑三拣四;其二,针对未来薪资预期,对于已工作2~3年的往届护生来讲,其月薪集中于3000~4000/30%,因此,对于应届护生而言,小于3000元是比较合理的薪资预期;其三,对于夜班频数,整体上趋向一周一轮(56%),并非“暗无天日”,护生们应专注于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为未来工作奠定基础;其四,对于近年出现频率较高的医患、护患关系紧张,医生、护士频受肢体冲突等问题,结合调查结果,整体趋向良好,即:未遭遇患者过激言行的占64%,亦有此经历的情况包括1次23.5%、2次3%、3次2.5%、大于4次7%。相信护生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凭借自身精湛的护理技能定可赢得患者们的认可。

(二)往届护生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中的数据可知:2012届全国高职毕业生中只有51%的人满意当前的就业现状[1];2011届则更低,仅为44%[2]。此外,在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针对我校2011届毕业生展开的调查中发现:该届毕业生对当前工作的满意度仅为29.4%[3],而浙江省教育厅于2012年2月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要建立大学毕业生职业发展质量评价制度,其中,大学毕业生对当前工作是否满意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4]。

此次针对我校2012届与2013届护生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较往年所有提高。

首先结合表2数据,受访的600位往届护生,对当前工作单位与护理工作均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达到了89%和87.5%,这说明各类医疗机构的整体管理机制在护生的可接受范围之内,并且护生对护理这个职业的认同度比较高[5]。

其次,受访者对护理工作配套设施项的满意度最高,为90.5%,这说明近年来各类医疗机构在自身硬件上加大了投入与改善,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等方面奠定了硬件条件。同时,我校往届护生对培训晋升、亲属支持、导师指导、医护关系、职业发展前景、护士关系、工作成就感、个人可支配时间、护理工作内容以及护士在医院中的地位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比较高,分别为86.5%、85.5%、83.5%、82%、81%、80%、79.5%、76%、74.5%和70%,这说明往届护生从事护士这个职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支持。当然,护生所在的医疗单位也给予了护士很好的发展平台,这让护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提升,最终让护生对从事护士这一职业产生了比较高的认同感[6]。

第三,护患关系的满意度比重为60%,超过半数,这说明当前护患关系紧张事件虽然频出,但对于已工作的此次600位受访者来讲,其所处的工作环境是比较和谐的,各类人员对护生的工作也是给予了支持与理解。虽也存在部分受访者受到过患者的过激行为,但并非普遍现象,因此,对于在校护生而言,不能因个别医患事件,而对整个护理行业产生畏惧、害怕等心理。

第四,满意度比较靠后的为薪酬待遇、工作压力以及夜班及补贴,其满意度分别为58.50%、53.00%和50.50%,最低条目是职业安全感,仅为43.5%,这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往届护生对于此职业所产生的高工作压力与其目前较低的薪酬待遇和补贴不满意,与此同时,因当前社会舆论倾向于将从医的岗位视为高压高危职业,这势必会影响到从医人员对此职业的归属感与安全感,特别是直接面对患者的护生,其心理与精神的高度紧张、畏惧与不安如辐射到工作上,势必会影响到其工作效果与效率,进而影响到其对当前工作的满意度评价[7],如此恶性循环,最终极易导致其离职,也最终致使其对职业安全感的评价最低。

四、结语

结合上述数据与分析,高校与医疗单位等机构除了关注护生护理技能的提高外,更需适时开设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等方面的课程或实践活动,让其身心均得以放松,调动其心理正能量,结合职业安全感方面的专业评估和自我生涯的再规划,使其重新认识自我,正确定位自我,提高其工作效率与满意度。同时,用人单位亦可制定更为弹性和富有激励的薪酬制度,培养护理人才并最终留住人才,通过提高护生的工作满意度,进而使其能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以及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2011届[R].浙江,2012.

[4]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2-02-16.

http://www.zjedu.gov.cn/gb/articles/2012-02-16/news201-

20216111318.html.

[5]穆俏竹,柏兴华,苏兰若.急诊护士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关系的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2,(03):99-102.

[6]覃泽萍,彭翠香.146名低年资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2,(04):174-176.

[7]王生锋,齐玉梅,黄行芝.临床护士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及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3,(01).

作者:沈青青 张玲芝 沈懋法 邓腊梅 王晔楠 陈阳阳

上一篇:材料与土木工程论文下一篇:管理学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