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作文教学法的探索

2022-12-24

第一篇:结构作文教学法的探索

关于高校服装结构设计实践教学方式的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等服装院校服装结构设计革新探索论文摘要:服装结构设计是高等服装院校服装设计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在企业急需“实用型”服装人才的现状下,高等服装院校如何针对市场需求,开展结构设计实践教学革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结构设计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高校革新服装结构设计教学的必经之路。

服装设计是一门系统的工程,它包括:设计构思→服装效果图→服装平面结构图→成衣。这是服装从设计到成品的基本过程,其中承担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环节就是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结构样板的准确度和制板效率,直接影响服装的成本与质量。为了适应现在服装企业工业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发展生产的需要,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可持续性以及加强学生所掌握的技能的可延展性,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的革新势在必行。

一、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研现状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及调研目前国内外的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容的理论深度不够、只传授“怎么办”,很少解决“为什么”。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内容直接制约学生技能的拓展,直至影响行业的发展。

2。操作方法陈旧,未能及时将行业的先进技术或最新技术引进到课堂中。学习的理论核心部分是30年前乃至更早的日本文化式原型,已经不能符合现代中国人的体型和时尚的要求。

3。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与工艺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在这两门课程的设置上缺乏紧密的联系,使两者的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学完服装结构设计后,不能“乘热打铁”的进行工艺实践来巩固和提高对服装结构设计的掌握。

4。结构设计教学体系基本上是学生被动的接受训练,这种模式抑制了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服装结构设计教学革新探索

对于服装高校要解决以上问题,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及企业急需的“实用型”服装人才,应从以下几点进行革新:

1。课程的合理设置

课程的课时数量、先后顺序、间隔时间的设置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在相关课程的设置上必须符合服装专业教学规律、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

首先,根据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年级合理设置《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课时数量,不能“一刀切”把所有课时都定成一样。其次,现代服装工程是由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三部分组成。最后,把《服装款式设计》与《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实践》相结合,将三门课程紧密排列。让学生真正在课堂里就体会实践到“设计构思→服装效果图→服装平面结构图→成衣”这种服装从设计到成品的基本过程。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

2。服装结构设计教学革新

服装结构设计能力培养的核心在于学生对结构形式变化的掌控能力及对平面结构与立体形态之间转换的掌控能力。这些能力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实践之中,不仅是结构设计实践,还要依托工艺制作实践。只有学生看到了最终的服装成品,通过对成品形态与适体度的感知,才能进一步认识与反思结构设计的规律与尺度,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水平。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在黑板上画结构,学生在下面“依样画瓢”画1:5的结构图。传统教学模式学习后的学生往往会出现不能应对款式变化,只能生搬硬套,当出现新款式时就手足无措的情况。这种枯燥抽象、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是不符合现代教学及市场需求的。教师必须联系实际,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带领学生入门,或者让学生多动手、多画图,在不同的实际款式操作中不断渗透理论知识,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纯粹的理论教学分为理论和实操制图训练两部分。教师以1:1的结构制图做教学示范,并结合图纸进行理论教学,以工厂板房制图的程序来做教学示范。同时把教学示范的结构图纸检验裁剪后,在人台上做快速的立裁缝合,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和体验到如何从平面的结构制图合理转化为三维的立体造型。示范结束后,让学生自己进行1:1的结构制图设计,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学生完成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些款式变化的示范及讲解,并让学生自己设计新的款式和新款式的结构设计。最后由老师综合学生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做讲解示范,新的结构设计课程就是要通过大量的制图实践来完善学生应对款式变化而束手无策的问题。同时,服装结构设计的制图过程,是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检测过程。通过制图实践教学,不但能检测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掌握情况,还可以在画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促进知识的获取,提高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促进思维的发散性扩展。这一措施在服装工程专业和服装艺术设计专业三年级三个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接触不同时尚年代的款式,发现结构设计中的共同点和各自的特点,以此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此外,在把《服装款式设计》与《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这就要求各科的教师间要科学合理系统的联系安排。选取能够渗透各科目知识点的课程项目,使学生通过项目教学掌握这一知识体系与技能。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过程要与真实的产品开发过程相近,甚至就是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项目,使学生应用本项目的方法和技术能够完成目前企业中的类似应用。其次,进行情境设置。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把服装设计分为款式设计、结构设计、样衣制作三大项目。服装款式设计安排在《服装款式设计》课程中完成,然后安排《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实践》课程,两者结合完成服装成衣结构设计、样衣制作的全过程。通过一个项目、几个任务的实践和进行分层次地对课程内容进行实践,从而使服装结构设计实践教学能较好满足服装岗位需求。

三、结论

现代服装工业飞速的发展,服装企业急需全面的、综合的实用型服装人才。面对目前服装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应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打破封闭式教育方式,在课堂上应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直观性教学和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制定的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将传统的理论知识与成熟企业先进的技术结合,达到产学结合的目的,使学生适应现在服装企业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并为学生工作中延展技能打下理论基础,实现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教课程改革要点与课程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4,3

2.陆鑫.服装专业人才培育中的“脱臼”问题研究[J].纺织教育.2005.6

第二篇:“钢结构稳定”本科教学探索

摘要:阐述了如何在“钢结构稳定”本科课程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关键词:整体稳定;局部稳定;畸变屈曲;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罗洪光(1974-),男,湖南隆回人,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工程师。(湖北宜昌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c113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091-01

“钢结构稳定”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必修专业课,属于专业主干课程。与其他建筑材料结构相比,钢结构具有“高强、杆细、壁薄”的特点,这使得钢结构稳定在钢结构设计与计算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钢结构稳定问题是贯穿整个钢结构教学的重要知识点。[1]但是,钢结构稳定这一概念对于刚接触钢结构的本科学生来说,显得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钢结构稳定在钢结构本科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笔者针对“钢结构稳定”本科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加强感性认识,正确认识理论和实际

大多数学生缺乏与钢结构工程实例的接触,需加强学生对于钢结构稳定的感性认识。日益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作用。笔者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介绍一些钢结构稳定事故实例,如加拿大魁北克大桥工程事故、美国hartford城体育馆钢网架事故以及我国某企业轻钢屋架屋盖会议室事故等。图片与文字相配合,增进了教学的生动性,让学生认识到忽视钢结构稳定将造成严重后果,提高学生对钢结构稳定的重视,并增强学生学习钢结构稳定的积极性。多媒体具有演示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播放钢结构构件失稳的动画,如轴压柱弯曲失稳、扭转失稳、弯扭失稳以及梁的整体失稳等,促进学生建立钢结构稳定的感性认识。

在学习“钢结构稳定”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材料力学”,[2]对稳定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笔者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压杆稳定力学理论知识。在学生进一步了解有关钢结构稳定的力学理论之后,对其强调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区别。“材料力学”所讲述的压杆稳定是一种理想化的整体稳定,力学理论应用于工程实际,需考虑实际结构的各种缺陷。就钢结构稳定而言,实际的稳定计算尚需考虑材料缺陷和几何缺陷等。力学理论的理想化是指为了计算简便,考虑到各种实际因素影响,计算式往往是建立在试验归纳的基础上。这些讲解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和区别,也为后续课程中相关设计公式来源的讲解做了铺垫。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可从中领略科学的思想,形成科学的态度,建立科学的方法。

二、选取简单的课堂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课堂演示实验是学生在学习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有效手段,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目前关于“钢结构稳定”的课堂演示实验不多,选取既简便又能展现多种结构稳定现象的教具是关键。笔者从实用角度出发,采用普通的纸片,模拟钢结构失稳。

对钢结构的局部失稳现象进行补充说明,笔者利用一张合适的薄纸片,做了一个简单的课堂演示实验。把纸片卷成圆柱形状,纸片只需稍微合拢就行,圆柱厚度基本上就是单张纸的厚度。纸质圆柱底部与讲台桌面相接触,用手掌按住圆柱顶部,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纸质圆柱所发生的变化。随着手掌往下施加压力,学生看到纸质圆柱外表面不再保持平整光滑,逐步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这实际上是以纸代替钢材,为学生摸拟了钢结构构件发生局部失稳的现象。不过,除局部稳定以外,钢结构稳定还包括整体稳定,如何针对钢结构整体稳定进行课堂演示实验?

局部稳定的课堂演示实验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此时笔者宣布,利用同一张薄纸片,再做一个不同的演示实验,并要求学生注意与刚才的演示实验进行比较。课堂恢复了安静,学生聚精会神地关注即将进行的课堂演示实验。笔者同样把纸片卷成圆柱形状,但是与上一个演示实验不同的是,纸片紧紧地卷了一层又一层,所形成的纸质圆柱的厚度是单张纸厚度的若干倍。同样,将纸质圆柱置于讲台桌面上,用手掌压在圆柱顶部,在手掌所施压力作用下,纸质圆柱发生突然性的整体倾斜现象。第二个演示实验是对钢结构构件整体失稳的模拟。纸质圆柱厚度增加后,相当于提高了构件的局部稳定,从而使得整体稳定起控制作用。

笔者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总结,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帮助学生实现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的学习认识过程。在笔者的指点下,学生从课堂演示实验中建立了准确的钢结构稳定的第一印象。在以上两个课堂演示实验基础上,教师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熟悉“等稳性原则”等设计计算概念。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启发学生思考演示实验所反映的力学现象及本质,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

为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状况,笔者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结构失稳现象,鼓励学生讨论,然后进行点评和总结。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视野,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而且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认识上的偏差。

三、介绍学术新动态,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国内外对钢结构稳定的研究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随着钢材强度的提高、各种新型截面形式的出现,各种现象和问题逐步引起各国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和研究,新的研究成果也不断得到推广应用。但教材的更新往往赶不上知识的更新,新成果新知识不能在教材中得到体现。教师介绍一些有关的学术新动态作为教学补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有些学生的学习领悟能力强,并不满足于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内容,而未来从事科研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也大多出自于这部分学生,学术新动态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探索科学真谛。虽然学术新动态所涉及的范围超出了教学大纲的界限,但是只要教师把握得当,点到为止,从长远考虑,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畸变屈曲是一种不同于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的结构稳定形式,[3]但当前的教材并没有相关的内容说明。笔者在课堂上对畸变屈曲做了简单的介绍,比如畸变屈曲的概念、钢结构在什么条件情况下容易发生畸变屈曲等。向学生明确表明不对畸变屈曲做学习上的要求,有兴趣想进一步了解的学生可在课外查阅相关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畸变屈曲的相关计算已列入国内外的设计规范和规程,[4]目前的教材还没反映出这一新变化,相信随着工程设计的发展需要,有关畸变屈曲的知识内容必将在教材中有所体现。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畸变屈曲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钢结构稳定概念。对于一些立志于今后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而言,在本科学习阶段所了解到的一些学术新动态,可能会影响到他们日后研究方向的选择。

四、发挥课外优势,促进课堂内外互补

理论与实践是密切相关的,若把课堂教学视为理论的传授,与此对应,应该还有教学实践活动。一般而言,课堂教学比较紧凑,很难安排多余的课堂时间用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学生课外时间相对充裕的条件,及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显然能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在目前的“钢结构稳定”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教师可利用课外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展示学生多姿多彩的创新能力。

笔者鼓励学生参与诸如“挑战杯”之类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融教于用,深化了学生对于钢结构稳定的理解。此外,围绕钢结构稳定的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发挥学生科研上的自主创造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学而创新的教学育才目的。

课外作业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的一座桥梁。笔者将“谈谈你对钢结构稳定的理解”作为课外作业布置给学生,要求不要抄袭教材中现成的文字,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篇幅不限,不拘泥于理解是否有误以及问题本身,还可谈谈个人的想法等。通过课外作业,笔者及时了解了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发现了存在于学生思想中的创新火花,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进,加强了对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引导,推进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五、结语

钢结构稳定问题在钢结构设计计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在“钢结构稳定”本科教学中,参考借鉴了前人优秀的教学经验,进行了一些教学探索和研究,得到了学生和学校领导的肯定和支持。期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促进我国“钢结构稳定”本科教学的发展。

第三篇: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索论文

摘 要:我们应该对作文的修改阶段投以更多关注的目光,从小学生写作的特点出发,使之成为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主要手段,小学作文教学: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索。

关键词:文章修改 写作特点 记忆能力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朝诗人贾岛当初为了选择“推、敲”两字,于驴背,于驴背上口吟手比,行入韩兆伊(韩愈)的车马队伍中竟未察觉,“推敲”遂也成了反复斟酌,精心修改的代名词;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每次文章写成后,总要贴在墙壁上,进出都要认真看看,随时改定,有时一篇文章改到一字不留;美国作家海明威写《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30多遍。古往今来,许多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佳话不胜枚举。正如清代学者唐彪所说:“文章草创以定,便从头至尾一一检点,气有不顺处,须疏之使顺;机有不圆处,须炼之使圆;血脉有不一贯处,须融之使贯;声节有不叶处,须调之使叶。如此,仔细推敲,自然疵病稀少。”叶圣陶先生也说:“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可见,修改在写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人们都认为修改是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却都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最后的加工润色阶段,很少有人从更深层次去挖掘它的作用。

文章是运思转化为语言文字的物化反映。语言文字反映思维虽然具有直接性,但往往具有滞后性。思维和语言这种不能同步生成的滞后转换现象,常使一些人在写作中有言不达意,意到而笔不到的困惑,使写出来的同想要写的并不完全一致,可能出现思维的丢失、思维的衍生和思维的偏移等情况。修改,可以检查实际所写出的同想要所写出的是否相符,以便把丢失的补上,把衍生的删除,把偏移的矫正,以达到言能达意,文思一致。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独立自主地进行的,所以它所起到的远远不止是使一篇文章更趋于完整、深刻的作用。

虽然修改的作用不可小觑,但仍然有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尤其是在现在的小学作文教学中,修改显然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当前小学生的作文,一般都是学生作完交给老师,老师批后还给学生,这一次作文教学就完成了任务,很少见到让学生反复修改的。事实上,修改作为一个运思的再创造过程,是值得我们对它投以更多关注的目光的。修改,并不是说在写完一篇文章后,对原来的文章作一些添、删、调、换就算完成了。它应该达到一定的目标,那就是最后修改完毕的文章已经相对完善,至少是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显而易见,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并不是一次、两次的修改能完成的,修改必须反复进行。从小学生作文的特点出发,这种反复修改可以作为提高他们作文能力的主要手段。

一、反复修改对小学生的独特作用

认知心理学家们对写作过程作了许多研究,从他们的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儿童写作的认知加工不同于成熟写作者。

儿童在将观念转化为文章的过程中失去一些内容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知道,要表达一个观念,写作者必须在四种水平上进行思考:文章结构、段落结构、句法结构和文字书写。在作文中,所有的任务必须一次完成。而初学写作的儿童对写作所涉及的大部分认知技能都是陌生的,无论是高水平的观念处理,还是低水平的文字书写,都需要投入较多的操作能量去练习和掌握。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很难同时较好地完成几项任务。因此,儿童在写作过程中,因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势必会失去一些原本在高水平的观念中预先要表达的东西。

儿童写作中另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写作内容的不当。一般意义上的写作,不仅仅是一个创造相关联的句子的过程,而是创造出有内部联系的结构,在这个有机的整体里,表达出一定的观念。而儿童写作,通常是一次写一句话,没有一个整体构思。儿童的写作过程是知识陈述(knowledgetelling)的过程。通常,他们使用的程序是“提取--写作”这样一个线形程序。在写作的过程中,儿童借助于主题或有关事实种类的线索在记忆中搜索,提取相关的内容。他们从记忆中寻找出与主题相关的内容,然后使用讲述知识的加工方法,把出现在脑海里的内容写下来。与此相反,熟练的写作者使用知识转换的加工方法(knowledgetransforming),即把目标体现在计划过程中,只把与目标和主题相关的内容写下来。Scardamalia和Bereiter认为这两个生成过程的区别主要是知识陈述的内容生成和文章生成的整合,而熟练写作者在计划阶段就提取潜在的内容,并评价其适当性,在把这些内容转换成文字之前就进行了有效的重新组织;采用知识陈述方法的儿童则把提取出来的内容直接写成文章,很少考虑这些内容是否恰当。

可见,小学生作文水平低的最关键之处并不是他们知识量太少,而是因为他们信息加工能力的不足导致在知识提取过程中未能将已有的知识转化成作文需要的知识。我们知道,作文是学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表达出来的过程。小学生年纪虽小,但是他们从出生那天起外界环境就已经不断地影响着他们。他们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已经作为知识,经验和思想存储到他们的记忆中。他们欠缺的只是在作文过程中从自己记忆中有效地提取这些记忆的能力。可见,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关键就是提高这种提取记忆的能力。通过反复修改来发展这种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修改和作文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所要完成的任务量的不同。修改所要完成的任务量远远小于一开始作文时的任务量。这样,儿童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关注提取过程。这个提取过程是一个回忆,分析,筛选的过程。这个回忆的过程,也就是脑子里再现的表象和已经写进文章的那些表象进行对照、比较的过程。记忆的心理规律说明,这种回忆不是对旧有知识的简单重复。因为在回忆的时候,他要动员个体全部的有关经验积极参与,这种回忆实际上是一种暂时神经联系的重建活动,富有一定的创造性。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回忆的范围可能比在作文前的回忆更广泛,小学作文教学: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索。而接下来的分析呢,由于已经对他们所要表达的观念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他们能够更好的对这些回忆进行抽象、概括,然后将有用的知识区分出来,这样也就完成了筛选。对这个提取过程的反复练习,无疑是可以提高他们的有效提取记忆的能力的。

下面结合修改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学生的修改主要是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脉络、文章语言文字的修改。小学生的思想认识处于幼稚阶段,对于一些现象往往缺乏清醒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或者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但要么肤浅,要么偏颇。这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这些现象的思考不够。在修改的时候,学生在对现象原有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记忆中与之相关的更多的信息,进行抽象、概括,修正和澄清原先的不足。由于学生掌握了更多关于这个现象的信息,对它的认识也就相应地更具体,更深刻。这样,在这个中心思想的统率下,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判断已经写好的文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条理是否清楚、段落是否分明。有了判断,就可以针对性地作出修改了。最后,对文章语言文字的修改的效果应该是最明显的。小学生虽然年纪尚小,但是他们从出生那天起就生活在语言环境中。他们还在咿呀学语时,听的内容已相当丰富了。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儿童学习到的语言的丰富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些语言都储存在他们的记忆中,但是儿童使用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这是儿童语言学习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输入量远远大于输出量。这就更需要儿童从自己的记忆中提取更多的内容。修改时,儿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考虑怎样将自己提取到一些词用到文章中,怎样将文章中一些不恰当的词用自己记忆中另一些更合适些的词代替。从上述的内容可以看出,不管修改得多还是少,学生至少都积极地从记忆中提取内容,每一次提取的练习,都对下一次的提取起了推动作用。如此螺旋式前进,它的有效提取记忆的能力自然就得到了发展。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修改过程对小学生增强自信心是非常有利的。修改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学生自始至终都是这个活动的主体,他们可以亲自体验自己的进步,由此喜悦于自己的进步,不断地给自己鼓励。我们说到这个修改是要达到一定的目标的,那就是修改完毕的文章是已经相对完善的。那么那些最终修改完毕的文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是好文章。这可以让孩子知道,每个孩子都可以写出好文章。孩子的自信心增强了,就为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二、反复修改的具体操作

(1)激发动机。

根据调查,对于反复修改作文,小学生的心理上有各种各样的障碍:有的想改,但“不知道怎么修改”;有的缺乏耐心,虎头蛇尾,“改改就不想改了”。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抱着轻率的态度,不想修改,或者“奉命修改”,“老师叫改,不得不改”。多数学生缺乏正确的、积极的修改动机。所以,激发动机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教师必须对此有充分的重视,否则以后的训练都无法顺利地进行。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实例(古今中外名人的,本班同学的),进行目的、意义教育;可以通过有趣的实例激发修改兴趣;可以通过正确评价学生自改的结果激发学生自改的积极性;可以通过比赛游戏激发学生自我求成的愿望等。

(2)运用注意分配规律。

注意分配是注意品质之一。一篇文章,是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综合体。修改一篇文章,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要求是多方面的。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还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所以,在修改文章时,常常顾此失彼,丢东忘西。为了避免这些缺点,让学生逐步掌握修改的要求,我们可以运用注意分配的规律,指导学生的修改实践。

①一个阶段,突出一个修改的重点,围绕这个重点,组织练习、讲评。等这一要求基本能熟练掌握了,再转入另一个重点。

②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修改文章的总要求分解为几条,这样,学生在修改文章时可以带着问题,带着目的,一条一条地对照、检查、修改。学生带着问题修改,目标明确,注意集中,容易得到效果。

(3)遵循认识规律。

我们说过作文的修改强调的是反复的修改,这种反复的修改并不是说就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的。两次修改之间必须间隔一定的时间。学生更容易将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学到的新语言与自己一直在修改的文章联系起来。学生可能就会有意识地更多地关注与文章有关的事物,这可以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这样,观察力,思维力都可能无形中得到提高。而同时,这段时间内新学到的东西就可能被运用到修改当中,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和语言。

(4)运用迁移规律。

我们平时的语文课,作文课,与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可以充分地发挥学习迁移(正迁移)的作用,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将会有很大帮助。请看:

讲读课上,经常进行的概括中心,分析内容,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直到用词造句等一系列的基本训练;朗读,默读能力的训练。

作文指导课上,经常进行的怎样审题,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选择材料等等的指导。

作文讲评课上,教师宣读的范文,批改的示范,集体的评议。

……

这些都为学生的修改创造了条件。在这些课后进行修改训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诸如“一阅一改”法、朗诵法、学生互改法、教师范改法。这些都可以使学生借鉴别人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反复修改的作用,使之在学生的作文教学中独放异彩。

参考文献:

①孙素英、肖丽萍:《认知心理学视域中的写作过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总第169期)

②张文风:《多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6月第15卷第2期

③苏立康主编《小学学科教学论(语文)》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袁浩、戴汝潜:《袁浩小学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实践》山东教育出版社

⑤《写作指导》《语文学习》编辑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⑥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第四篇:我的作文教学实践与探索

写作的重要性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分量之重大家也都清楚的很,作文教学的现状令所有的语文教师头疼和困惑,提到写作文几乎每个孩子都害怕。我是我校作文教学和批改的带头人,说起我为什么会走上这条“上辈子不如人,这辈子看作文”的作文教学之路,这还要从2008年9月份说起。

那年,我新接手了一群一年级的孩子,我的孩子也被分到了我的班级。我自己的作文水平不高,在工作和生活中有许多时候都很无奈,看到那些会写能说的老师就自卑、羡慕,自己的缺陷很希望在孩子身上能够得到弥补,可孩子又偏偏在我班里,怎么办?我翻阅了许多关于作文教学的书籍,从网上也搜集了不少名家的作文教学经验,没有对我和孩子们实用的好办法,怎么办?手把手的教吧,我无路可走了,于是,我不得不走上了这条作文教学的摸索之路。

一、备课

当时,我们老师们手中的各种教学常规材料都有统一的要求和指定的文本,可作文批改和下水文却都没有要求,老师们的这些材料什么样的都有,教学常规材料检查时,只作文备课、作文批改、下水文和学生的作文本就得拿四种,忘拿哪种都不行。我平时爱干净、做事喜欢有条理,于是我把每学期的作文教学计划(放最前面)和每个单元的备课、批改记录、下水文(每一单元为一部分)统一装订在一起,这样不至于丢三落四的,更便于了我平时的教学。

二、指导

A循序渐进

低年级每个孩子都会发两个《语句练习本》,这个本每页有6行,于是从一年级起,我布置的每天的家庭作业就是:把今天新学的生字中的五个拿出来,当作业,给这五个生字组词语,并用其中的一个词语写一个句子,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慢慢到了二年级,要求提高了,每天除给新学到的5个生字组词并写句子外,还要尽量用上我们学到的关联词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是自己以前积累的好词,也可以变换不同的语气来写句子等。

进入三年级后,两周一篇作文。刚开始作文时,我引导孩子们观察学过的每一篇课文,明确每一篇课文都由几段组成,每段开始要空两格,初步知道文章最基本的格式。写作时,我降低写作难度,要求从最简单的写三段的总分总式结构的文章开始,哪怕是文章的开头结尾只有一句话也要有,最后在学习了多种写作技巧后学以致用,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学到的写作技巧,让孩子们会写作文。

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我让孩子们记日记,记录下身边发生的平凡小事,生活片段:同学间的友谊、矛盾,课间游戏,因自己的要求未被满足而大发脾气„„都可以写到日记中去,这就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尽管他们的日记内容很短,只有几句话,没关系,只要写就行,今天一行明天一行,时间长了,就为孩子们的习作积累了素材,作文自然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也许他们文中语言并不优美,也许文中没有运用任何修辞方法,但只要写的是真话,就是一篇好文章,我鼓励学生写真话的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在我的摸索和实践中自然而然的遵循了“字词句段篇,循序渐进”的原则。

B、从说到写,口说我心

一年级时,每天第一节语文课我会先拿出2分钟的时间请孩子们说一说“今天早晨在上学的路上我看到什么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或是我知道的感触最深的事情等不同的话题,这样做除了想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外,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习说话,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一二年级时,写作我从练习看图说话做起:先出示一幅图请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图上画的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猜最后会怎样?最后学生再动笔写,把你刚才说的话写下来,强调“怎么说就怎么写”。

三年级开始孩子们正式接触作文写作,在弄清楚写哪方面的内容后,我先让孩子们想一想:我写什么内容?互相交流交流,只说写什么,不要求具体说内容,只是互相启发选材范围,使每个孩子都知道自己写什么,有话可写;在具体指导孩子们怎么写时,启发他们具体说一说写什么内容,注意说的顺序,说要清楚明白,语句要通顺,在交流中使孩子们知道怎样写,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

有的孩子说得很少,我引导他们多说,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把文章写得长一些,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写一件事时,我会问: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结果怎么样?写一个人时,我会问:他做了些什么?是怎样做的?他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他想了些什么?是怎样想的?写自己想到的时,我会问:你想了些什么?是怎样想的?

“从说到写,口说我心”自然做到了写真事表实情。

C、用好教材

课文是学生练笔的范例,教学时我:

首先指导孩子们掌握每单元训练重点,明白每单元听、说、读、写的任务;

其次以课文为主,结合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读好课文,理解内容的同时,揣摩作者的思路,围绕“顺序、特点、重点、想象”四个方面,具体教给孩子们有关观察和写作方法。如:我在作文训练重点“按一定顺序介绍一个地方”时,为了讲清问题,我就带他们在校园里走,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过程,在习作课上提供必要的词语,让孩子们有顺序地记下活动过程。(我这样提示孩子们:一进„„,我就看到„„,沿着(顺着、穿过)„„来到„„。我看到这里有„„有„„有„„还有„„)

最后,让孩子们用本单元最喜欢的写作思路把自己看到的和做过的完整的写出来。

我想,只有我们教给了孩子们“写”的具体方法,他们才会知道怎样表达具体,表达生动,作文才不再是记流水账。

D、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孩子们作文时我都要求他们写草稿。草稿写好后要从以下几步来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一,让孩子们大声反复的朗读自己的作品;

第二,在反复的朗读中把错别字、不恰当的标点和不通顺的句子修改过来,把不具体的地方补充具体,把多余的字、词、句或段落删去,把没说清楚的地方改清楚等等,只要是自己读着不舒服的地方、明显与事实不相符的语句都要修改;

第三,把写好的草稿和同桌或其他伙伴交换互改;

最后,斟酌别人的意见,静下心来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这样,每个孩子都真正做到了在读中改、在改中读。

三、批改

A、师评(教师批改)

孩子们写完作文后,我降低要求,正面鼓励。不把他们的作文和出版的同龄孩子的作品作比较,而是和每个孩子自己以前的作文作比较。三年级和四年级的上学期,我下大工夫认真的批阅每一个孩子的作文:每一篇作文我都要给他们认真修改,指出哪个地方有问题,应该怎样修改会更好,标点符号应该用哪个,哪个字是错别字,每段开始要空两格等等都一一的为每个孩子指出来,希望以后要注意。甚至有的同学的作文,我都会为他修改后,再在他的作文本上整理出一篇佳作。我就是这样手把手的教每一个孩子写好每一篇简单的作文,豪不夸张的说每批一篇作文,一个班50来个孩子,批完两个班的作文,中性笔的红色笔芯最少要用完三根;学校里没时间看,带回家来看,晚上困得实在不行了,站起来揉揉眼,瞅瞅那一摞厚厚的作文本,就对自己说:“再坚持看两本就行。”

为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我让孩子们画配画——给作文穿上美丽的新装:让他们为自己每篇作文,配上可爱的插图。这样那些不爱写作业的孩子也能交上作文本了,因为如果他们不交作业,画的图画就没有机会展示出去。另外,作为班主任的我创建了班级博客,把每次作文中优秀的作品发到班级博客中,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小作家,这样孩子们写作的信心有了。同时,在孩子们的作文批语中,我还趁机与孩子们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

B、师生评(同学互评---教师评---赏语札记)

《新课标》倡导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现在班额大了,一百多个孩子的作文,我每天看到深夜,一点都不夸张,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采用“自主互动,赏评结合”的方法来进行作文批改,尝试让孩子们参与到作文的评改工作中,让他们学着评价自己的作文以及同学的作文,在评改中学习写作方法。

自主互动就是班内的孩子可以任意(好朋友、崇拜的同学、愿意帮助的同学、随意抽取)选择其他同学的作品来交换阅读。

赏评结合就是阅读自己选择的其他同学的作品后,找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在同学的作文本上写出自己的理由;然后为好友作品写出赏语(同学互评);

同学互评从十方面入手:

1.格式是否正确

2.卷面是否整洁

3.错别字几个:发现错字,要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在旁边面写上正确的字,并且写到批语处。

4.有几处病句: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

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句号、引号、叹号、问号)

刚开始看作文先从这五条做起,因为这五条大家一眼都能看得出来,在文后的批语中要写准确,孩子们看

三、四篇以后,基本记住这五方面了,再继续一条一条的增加后面的要求。

6.看文章中心是否集中、新颖、深刻、准确:指导时教师用具体文章举例、比较来告诉学生什么叫集中、新颖、深刻、准确,学生从老师正反两方面的举例文中举一反三,逐渐把作文批得符合实际。

7.看文章选材

①文章是否围绕中心选材→波浪线划出并在下面注明

②材料是否符合生活实际→在文章旁边注明

③材料是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文章旁边注明

这三点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点,在批改时,将中心材料用波浪线注明在文章的下面,同时把符合生活实际的材料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材料,分别注明在文章的旁边;最后将用材料的情况综合写进批语。

8.看文章结构:

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

②过渡是否自然。

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或者自然

批语要写清这三点。

9.看文章表达方式(看是否符合文章体裁和作文指导的要求):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其次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如写记叙文,要求夹叙夹议,本文是不是做到了;写说明文,要求说明中有描写的成份,文中有没有适量的描写。写散文,要求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文章中结合得怎么样。

10.看文章语言是否简练、通顺(不是指病句而是指句与句之间衔接是否连贯)、准确,用词是否确切

这五条我把它归纳为“五看”,这“五看”有难度,要求在孩子们的批语中依次递加,逐步完成。

教师评语在同学互评之后我再批阅,批阅时对他们的作文和评语进行评价,写出教师评语;最后作者结合评语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写出读赏语后的感受——赏语札记。这样我的工作量小了,可孩子们在给同学批改作文中自然明确了写好作文需要做好哪些方面,达到到什么标准。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努力蹲下身子,走进孩子们的心中,精心准备每一节作文课,用心指导每一节作文课,童心示范每一篇作文,耐心批阅、修改孩子们的每一篇作文,尽可能做到让每一个孩子都敢写作文,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写作文,让每一个孩子都写好作文。我想,我的付出或许暂时看不到成绩,但在这样的作文教学与批改中,我和孩子们品尝到了快乐和踏实,而不是听到写作文就害怕。在上学期我校组织的作文考级活动中,我们把每个年级中选出的的优秀作文装订成册,供同学们欣赏、传阅。

现在,我校的作文教学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从上学期逐渐渗透到了低年级的看图说话教学中,我在作文教学中的探索、实践的模式已经整理成文,并发到了中国教育人网站,同时被评为“精华文章”,在2011年获得山东省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在连续两年的督导中都得到教育局领导的肯定和好评,今年,又成为博兴教育十大亮点工作之一,多次在全县教育工作大会中得到推广。现在,我校低年级的看图说话教学也已经成为我校作文教学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条令所有语文教师头痛的作文教学之路上,我将继续摸索和探究更好的路子。

第五篇:高中作文教学的探索和成果

生活·读书·写作·竞赛

——高中作文教学的探索和成果

一、背景

新课程学习内容的核心就是解决好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一问题。充分了解这一问题,可以使我们在构建生态作文教学模式的时候,改变传统的方法,设计出更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较为理想的作文教材,江苏语文教材编入了一些作文教学的知识短文,也是凌乱、庞杂,无系统性可言,无操作性可谈。因此,作文教学处于无序、盲目、随意的状态。往往作文课要上了,老师苦思冥想一个题目,让学生去写。教师评改时也往往概念化地写些评语,再凭印象给个分,再到下一次作文,本子一发了事。作文课成了低效率课。

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闻窗外事,读眼前书”,努力写作,积极参赛,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应用语言能力,探究思考能力。这就是制定在新课标背景下发展性作文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二、内容

为此,我们提出,构建作文发展性评价新体系。

具体内容包含五个部分:

(一)、学生写作。包括审题、立意、构思、完篇交给老师批阅。这仅仅是完成了作文教学五个环节中的第一个环节;

(二)、批改。教师阅后,写出修改意见;

(三)、升格。学生根据教师意见再修改定稿,教师还需要再次批阅,再次修改;

(四)、评价。挑选出一批较好的学生作文参赛,让专家评价;

(五)、总结。学生自我评价、老师评价、专家评价,总结出好作文的基本标准。

三、评价

第一、这种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完成了作文教学的流程系统,在流程设计上遵循这样的原则,保证学生既是写作的主人,也是自我评价的主人,让每一次写作训练对学生写作都能有较大的提高。

第二、这五个流程突显了互动功能。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在教学活动中,重建师生关系。

第三、这五个流程突显了反思功能。反思,是自主意识觉醒的标志之一,每次作文之后,学生,老师都要进行多次反思;反思,让我们明确目标是否达成;反思,是评价之后的延续;反思,让学生得到提高。

第四、这五个流程突显了作文教学的呈现功能。第一是纠错,实现写作目标的高效落实。学生作文的每一次修改,都是一个自我纠错的过程。学生虽然年龄相仿,但各自成长经历不同,天生禀赋差异,对同一问题认知不同,从而产生差异,有差异就有冲突,有冲突就有交流,这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第二是激励。不是批评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表自己的观点。实现了课堂目标的增值、共享,直接服务能力目标的高效落实。校园文学社创办了《云帆》(原先《猫眼》)杂志,为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提供了平台;积极参与全国性的优秀作文参赛活动,让一大批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推荐发表优秀作文,让学生主体尝到了享受成功的幸福。为解决“我要学”的内驱力问题提供了最有效的方法途径;第三是感悟。这是比黄金还宝贵的东西,学生经验积累,能力的增强就是依靠一次一次不断写作实践的总结提高,完成了提高能力的终极目标。

四、措施

新课改背景下的发展性作文评价系统的构建必须坚持三大措施。

(一)、从生活中挖掘写作源泉。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不管什么样的作文题目,其联系的必然是我们的现实生活。江苏从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高考作文题称得上“年年岁岁题不同,岁岁年年源相似”,这个“源”就是作文必须反映现实生活。如,“人与路”、“怀想天空”、“好奇心”、“品味时尚”、“绿色生活”、“拒绝平庸”、“忧与爱”等,万变不离其宗,引导考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道德。在材料组织和重现生活,以及考查侧重点上,又一直重视理性思维和辩证能力。所以,我们首先引导学生突出作文写作联系生活实际。

有一个兰州籍的女学生,她初中来我校读书,一进班级,同学们便好奇地问她:“兰州有水吗?兰州人出门坐骆驼吗?”她很纠结,在高二,她写了一篇散文《想兰州》,写了兰州的拉面和兰州城黄河滩上的旖旎风景。她写道:外边挂着兰州拉面招牌的兰州拉面馆全是冒牌,只有兰州人才知道真正的兰州拉面,那色,那香,那味,无与伦比。春游泰山,不少同学写了《雨中登泰山》,马昀晖同学还获得“新人杯第十届全国中小学校园作文大赛”二等奖。同学们出外旅游,每游一处景点,都有写游记的习惯。从写游记,到纪实生活,渐渐地走进了创新。例如周颖的《扬州,一个幸福的故事》获第十届“语文报杯”国家的特等奖。文章以灵动的文字,细腻的文笔,独特的视觉,深邃的思想,描写扬州人诗意地栖居在具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城市里,一边在智慧地创造现代文明,一边在幸福地享受着现代文明。读来如汩汩运河之水,让人齿颊生香。禚苇杭的《幸福是剪子唱出的歌》获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国家级二等奖,文章记述她的山东老家老王婆的剪纸艺人的幸福人生,还流露出对传统文化尴尬处境的思考,主题深邃。吴雪琼的《古运河的低吟》获“新人杯第八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学大赛”特等奖。文章写道:“对家乡的记忆,一直被一条绵长的古运河牵系着。”“古运河依旧浅浅低吟着,一如既往,从未抱怨过什么,她唱了千百年,唱过了多少或繁华或萧条的岁月,经历了那样多的王朝兴衰,都在人们无情的背离中,迅速衰老。”深情地抒写出小主人对古运河环境日益恶化的惆怅。

凡此种种,都是同学们关注现实生活,挖掘出写作源泉的有力例证。

(二)、用阅读提高写作能力。

信息论告诉我们,阅读过程是一个信息获取的过程,而写作过程是信息输出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讲:“阅读和写作,吸取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倾写能否有,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阅读得其方,写作的能力即随而增长。”叶老的话是至理名言,我们在教学写作中深刻地感悟到:阅读也是写作的源泉和根本。

我们倡导学生读书,读好书,读精美的典范的文章。在平时语文教学中,把精美的范文当作模仿标本,汲取思想内容,汲取精美语句,汲取写作素材,汲取审题立意,汲取谋篇布局,我们找到了一条最有效的途径:以读助写,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突破口。

高一年级,以记叙文写作训练为主,为了扩大阅读面,各班成立图书角,动员学生买微型小说、时文选粹,订阅《写作素材》,让阅读既红红火火又扎扎实实地展开。高一刚开始,学生作文只知写初中、小学生的生活琐事,低龄化倾向严重。经过近一年多的阅读训练,同学们写作思路宽广了,语言富有文采了,思路结构新颖了,独自创作能力增强了,出现了可喜的景象。

罗义维同学在读《史记·秦始皇本记》后,写了一篇读书心得,题目为《“焚书坑儒”辩》,他指出,历来,人们都把“焚书坑儒”作为攻击秦始皇的重磅炸弹,今读《史记·秦始皇本记》后,我不得不为秦始皇说句公道话。先说“焚书”之事,是以淳于越为代表的儒生向秦始皇提出“法古”主张,不法古,国不可治,其理论依据就是《诗》、《书》。廷尉李斯说“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相反,时变异也,”并指出儒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提议焚百家之书,但“博士所职,乃可有《诗》、《书》”,仅烧个人藏书,而“医药卜筮种植之书,”一概不烧。再说“坑儒”,只坑反对新政权之孺。“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知不举者与同罪。”李斯的建议得到秦始皇认可。千古一帝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却遭到守旧派儒生的反对。这就是历史上“焚书坑儒”的背景。后人不读书不看报,跟着起哄骂秦始皇,这不也太可怜了吗?

这仅是许多同学作文中的一例,通过阅读,同学们思辨能力大大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大大增强,写作题材丰富多彩。

(三)、用竞赛激励写作热情。

四年多来,我们一直坚持用参加各种竞赛的手段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高中每学期举行一次现场作文大赛,还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举办的现场作文大赛和国家级征文比赛。

记,妞妞

奔跑在生命的大道上

拾一片生命的青花瓷

让我为你谱一首歌

扬州,一个幸福的故事 幸福是剪子唱出的歌

游园忆梦

一路

稻草人的幸福

烟花易冷

听雨-真心-幸福

幸福的琉璃

寻你,是幸福

风之物语

茶之韵

我想握住幸福的手

我的幸福

幸福,你在哪里驻足

幸福的小城

淡淡萝卜香

也许虚无才是真正的幸福

笔墨云峰,刀剑云间

古运河低吟

江南夜香

青春

我们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

爷爷的雪天

春风十里扬州路

议论文

习惯之后

记叙文

教养

议论文

生命的符号

记叙文

回家

议论文

尊严

散文

扬州,一个幸福的故事

散文 忧与爱

我愿意

风中的怀念

牡丹与狗尾巴草

永恒之前

我的夏花

生活的厚度

记叙文

生命的姿态

瞿安梦芋

记叙文

压力

记叙文

压力下的理智

记叙文

生活的厚度

记叙文

面子

记叙文

生活的厚度

记叙文

生活的厚度

记叙文

梦回童年

记叙文

窗外

记叙文

在那记忆深处

记叙文

被人牵挂是一种幸福

遗失的幸福

记叙文

名片

记叙文

回家

记叙文

靖国之乱

记叙文

去外公家过年

记叙文

姐姐

记叙文

考试

记叙文

再见,长安

记叙文

琐忆

记叙文

恬静的芳香,动人的歌

《旋舞霓裳》

文案 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 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 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文案

外文名称 Copy 目录

1发展历程 2主要工作 3分类构成 4基本要求 5工作范围 6文案写法 7实际应用

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 文按 "。公文案卷。《北堂书钞》卷六八引《汉杂事》:"先是公府掾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晋书·桓温传》:"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按宜为限日。" 唐戴叔伦《答崔载华》诗:"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开。"《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诸曹皆得良吏以掌文按。"《花月痕》第五一回:" 荷生 觉得自己是替他掌文案。"

旧时衙门里草拟文牍、掌管档案的幕僚,其地位比一般属吏高。《老残游记》第四回:"像你老这样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夏衍《秋瑾传》序幕:"将这 阮财富 带回衙门去,要文案给他补一份状子。"

文案音译

文案英文:copywriter、copy、copywriting

文案拼音:wén àn

现代文案的概念:

文案来源于广告行业,是"广告文案"的简称,由copy writer翻译而来。多指以语辞进行广告信息内容表现的形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广告文案包括标题、正文、口号的撰写和对广告形象的选择搭配;狭义的广告文案包括标题、正文、口号的撰写。

在中国,由于各个行业发展都相对不够成熟,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这使得"文案"的概念常常被错误引用和理解。最典型的就是把文案等同于"策划",其实这是两种差别很大,有着本质区别的工作。只是由于文案人员常常需要和策划人员、设计人员配合工作,且策划人员也需要撰写一些方案,这使得很多人误认为文案和策划就是一回事,甚至常常把策划与文案的工作会混淆在一起(这也和发源于中国的"策划学"发展不够成熟有关)。

广告文案 广告文案

很多企业中,都有了的专职的文案人员,只有当需要搞一些大型推广活动、做商业策划案、写可行性分析报告等需求量大的项目时,才需要对外寻求合作。以往一般企业都会找广告、文化传媒等公司合作。这些公司一般都有专业的文案、设计团队,经验也相对丰富,但因为业务量大,范围广泛,在针对性方面会较为薄 弱。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专业文案的要求更加严格,逐渐衍生了一些专注于文字服务的文案策划公司。这类企业发展速度很快,大多数都是从工作室形式转型而来,也有从文化传播机构独立出来的。

随着中国广告业二十余年的迅猛发展,广告公司的经营范围,操作流程,工作方式都在变化,文案的角色由无闻转为配角,现正昂首阔步走向台面,成为主角,从前一则广告多是由设计出计划,再配图之后,文案轮为完稿,一则广告的计划多是由文案与美工共同完成,然后各自分工。说起文案的地位,日本是从1992年意识到文案的重要性,台湾是1998年。2002年,大陆的一些中大型广告公司的老总几乎都在垂叹,好的文案太少了。好的文案往往愿意扎堆,从全国形式来看,这股潜规则正逐渐由华南广告重镇广州向华东中心上海转移。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工作

撰写报纸广告、杂志广告、海报; 撰写企业样本、品牌样本、产品目录; 撰写日常宣传文案白领一族 文案白领一族

单页、各类宣传小册子; 撰写DM直邮广告,包括信封、邮件正文; 撰写电视广告脚本,包括分镜头、旁白、字幕; 撰写电视专题片脚本; 撰写电视广告的拍摄清单; 撰写广播广告; 将海外版广告文案作 汉化(翻译); 撰写广告歌词,或汉化(翻译)外文歌词; 撰写各种形式的网络广告; 为网站栏目命名; 撰写网站内部文案; 撰写手机短信广告; 撰写各类广告作品的创意阐述; 撰写广告口号; 撰写产品包装文案,包括:品牌名、使用说明、产品成分等; 为产品或品牌命名,并作创意阐述; 为路演或活动命名,并作创意阐述; 撰写活动请柬及活动现场宣传品上的文字; 为各种礼品命名,并作创意阐述; 为专卖店命名,并作创意阐述; 撰写商店的橱窗或店内POP物料文案; 撰写软文、新闻式、故事式、评论式; 撰写策划书,或协助策划人员优化、润色方案文字; 协助客户企业内刊的编辑,提供主题方向,审核文字。 不同的环境对文案撰稿人有着不同的锤炼和要求。

折叠编辑本段分类构成

从现有的文案分类有很多种,按照4A标准,一般有四类:助理文案(ACW), 文案(CW策划文案 策划文案

),高级文案(ACW),资深文案(SCW),其中稍微要区别的是高级文案与资深文案,前者要求的是文案的撰写能力,而后者不仅仅是文案的撰写能力还包括做文案的年资。有些4A公司设有文案主任(CE)一职,大体上与文案职责类似,有时候负责专项。另外有些个别公司还配有首席文案的职位(CCW),文案功力凤毛麟角,虽不具领导才能,但有的首席文案拿的工资却比创意总监还要高。大部分国内广告公司文案的种类繁杂,有房地产文案、创意文案、企划文案、品牌文案等。

文案是由标题、副标题、广告正文、广告口号组成的。它是广告内容的文字化表现。在广告设计中,文案与图案图形同等重要,图形具有前期的冲击力,广告文案具有较深的影响力。

广告标题:它是广告文案的主题,往往也是广告内容的诉求重点。它的作用在于吸引人们对广告的注目,留下印象,引起人们对广告的兴趣。只有当受众对标语产生兴趣时, 才会阅读正文。广告标语的设计形式有:情报式,问答式、祈使式、新闻式、口号式、暗示式、提醒式等。广告标语撰写时要语言简明扼要,易懂易记,传递清楚,新颖个性,句 子中的文字数量一般掌握在12个字以内为宜。

广告副标题:它是广告方案的补充部分,有一个点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标题的补充及让人感觉,前面的不懂,在这里全部让人了解。

广告正文:广告正文是对产品及服务,以客观的事实、具体的说明,来增加消费者的了解与认识,以理服人。广告正文撰写使内容要实事求是,通俗易懂。不论采用何种 题材式样,都要抓住主要的信息来叙述,言简易明。

广告口号:口号是战略性的语言,目的是经过反复和相同的表现,以便名域其他企业精神的不同,使消费者掌握商品或服务的个性。这以成为推广商品不可或缺的要素。广告 口号常有的形式:联想式、比喻式、许诺式、推理式、赞扬式、命令式。广告口号的撰写要注意简洁明了、语言明确、独创有趣、便于记忆、易读上口。

所谓广告文案是以语辞进行广告信息内容表现的形式。广告文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广告文案就是指通过广告语言、形象和其他因素,对既定的广告主题、广告创意所 进行的具体表现。狭义的广告文案则指表现广告信息的言语与文字构成。广义的广告文案包括标题、正文、口号的撰写和对广告形象的选择搭配;狭义的广告文案包括标题、正文 、口号的撰写。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要求

1)准确规范、点明主题

准确规范是文案中最基本的要求。要实现对广告主题和广告创意的有效表现和对广告信息的广告文案 广告文案

有效传播,首先要求广告文案中语言表达规范完整,避免语法错误或表达残缺。其次,广告文案中所使用的语言要准确无误,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第三,广告文案中的语言要符合语 言表达习惯,不可生搬硬套,自己创造众所不知的词汇。第四,广告文案中的语言要尽量通俗化、大众化,避免使用冷僻以及过于专业化的词语。

2)简明精炼、言简意赅

文案在文字语言的使用上,要简明扼要、精练概括。首先,要以尽可能少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出广告产品的精髓,实现有效的广告信息传播。其次,简明精练的广告文案有助于吸引广告受众的注意力和迅速记忆下广告内容。第三, 要尽量使用简短的句子,以防止受众因繁长语句所带来的反感。

3)生动形象、表明创意

文案中的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国外研究资料表明:文字、图像能引起人们注意的百分比分别文字是35%, 图像是65%,文案创作时采用生动活泼、新颖独特的语言的同时,附助以一定的图像来配合。

4)优美流畅、上口易记

文案是广告的整体构思,对于由其中诉之于听觉的广告语言,要注意优美、流畅和动听,使其易识别、易记忆和易传播,从而突出广告定位,很好地表现广告主题和广告创意,产生良好的广告效果。同时,也要避免过分追求语言和音韵美,而忽视广告主题,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因文害意。

折叠编辑本段工作范围

策划文案和创意文案

一)策划文案:工作主要是将策划工作人员的策划思路形成文字。毋庸置疑,公司很多策划人员均有很强的策划水平和丰富的策划经验,但有时候手上同时进行几个案子,同时时间又比较紧的情况下,文案可以在充分理解策划意图的情况下帮助策划人员完成策划方案的写作。这其中有几个内容:

1.必须充分了解本案的运作背景,包括宏观市场信息和微观市场动态。

2.掌握整个策划的战略指导思想。

3.以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论述方式将策划思想反映在字里行间。

4.到比较专业的问题或障碍的时候,应及时与策划人员沟通,保证策划方向的一致性。

5.贯彻战略方针的同时,也可就战略思想的表达方式和文字提述上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从而更好地展现策划的战略核心点。

二)创意文案:主要是将广告作品的表现及形式用完整的文字表达出来,其中,除了产生画面的构想之外,还包括广告语言的表现内容(如平面的标题、引文、正文、随文,广告语等,影视的音效、旁白、字幕、广告语等)。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新颖的创意和传神的文字表现。而这些智慧的闪光绝对不是拍一下脑门子就能出来的。这其中包括了以下内容:

1.通过各个层面,特别是swot方面深入理解,从而找出项目的核心优势。

2.把握目标消费群的心态。

3.掌握宏观政策及大市场对项目本身的影响。

4.场策划人员和设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沟通。

5.市场上类似房产项目的文案及创意,力求全面加以突破。

6.获悉开发商对文案创作的要求,调整文字内容和形式。

折叠编辑本段文案写法

商家要吸引、留住消费者必须注重细节的提高和改善,而其中,文案就是不可忽视的一大细节。下面是一些能吸引买家的写文案方法:

折叠九宫格思考法

拿一张白纸,用笔先分割成9宫格。中间那格填上你的商品名,接下来开始在其它8格填上可以帮助此商品销售的众多可能优点。这是强迫创意产生的简单练习法,我也常用这种方式构思出企划案或演讲PPT的结构。

折叠要点衍伸法

把该商品型录上的商品特点照抄下来,然后每个要点后面加以延伸。如果你真的很懒,照抄型录商品卖点也可,但文字会比较没有人味,说服力道会稍差。

折叠三段式写作法

这是仿新闻学中"倒三角写作法"。第一段,请精要地浓缩全文的销售话术,因为多数人都没耐心看全文。第二段,请依照型录要点衍伸法,逐一说明该商品的众多特色。到底是点列还是一段长文章较好,要看你的文字功力。文字功力欠佳就点列式写出卖点即可。最后一段是「钩子」,主要任务是要叫人【Buy Now】,所以一般是强化商品USP(Unique Selling Point,独特销售卖点)、价格优势或赠品。

折叠编辑本段实际应用

市场研究

没有正确的市场导向,任何文案或创意都是天马行空的奇思怪想。的确,再优美的文字用在不适宜的场合中都可能导致整个策划执行的失败。一篇优秀的文案,一定是在对市场有深入的了解后方能下笔的。 例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构成、风土人情、产业结构比重等等皆有很大差异,同一地区不同年龄、阶层人士的世界观、思维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也参差不齐,加上特定环境、特定历史背景或政策规文赋予某些项目的特殊意义,都会对文案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无市场,文案便如枯井之蛙,其作品不仅缺乏远见,生命力也极为低下。

沟通与互助

在创作一幅作品时,常常发生这种情况:设计人员与文案人员一开始没有很好的沟通;结果是设计人员设计出来的作品文案看来好像是曲解了原意,而将文案配上去时候,设计人员又认为文案的风格与画面差入甚大。矛盾自然就出现了。 其实文案和设计,乃至市场、企划、媒体等各部门工作人员都应随时保持高效的沟通。通篇来看,文案的工作是将市场的调查分析结果作为其创作的翔实论据、企划的核心思想作为其创作的指引方向,媒体投放的渠道作为其创作的特定模式,设计排版作为其创作的具体表现。因此,每一个环节都是动态维系着的。在做一个文稿之前,与各个部门广泛沟通,并做到互爱互助,才能在一个凝聚力超强的团队中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才华

上一篇:机关作风整顿存在问题下一篇:基于大数据的诈骗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