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大类专业论文

2022-05-1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土木大类专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高校实行大类招生已渐成趋势,本文从大类招生的利弊出发,讨论本学院执行大类招生的可行性及相关问题,为学院进一步做好大类招生工作提供指导。

第一篇:土木大类专业论文

土木工程大类招生背景下工程造价类课程设置探讨

摘要:工程造价类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土木工程大类招生背景下,工程造价类课程按传统分专业开设不能适应新的教学需要。文章结合土木工程大类招生新要求和工程造价类课程自身特点,提出了土木工程大类招生背景下工程造价类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并对课程设置、课程开设的学时、开设学期及先修课程、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类招生;工程造价类课程;课程设置

一、引言

目前,國内大学本科院校实行的大类招生主要分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是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代表的不区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大类招生模式;第二种是以复旦大学“复旦学院”为代表的按照大文科、大理科进行分类的大类招生培养;第三种是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为代表的把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中某些一级学科进行交叉合并后统一大类招生培养;第四种是将某一级学科下的几个专业合并在一起大类招生培养的模式。绝大部分本科学校采用第四种大类招生培养模式[1],高校土木工程大类招生也采用这种模式,把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几个专业合并在一起进行大类招生分专业培养。文章提出的大土木工程,包括土木工程建筑方向(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等。建筑工程专业侧重土木技术,工程管理专业侧重项目管理,工程造价专业侧重项目造价,大土木工程也可以分别按这三种侧重技术、项目管理、项目造价的性质划分类似专业。学生按照土木大类招生入校后,第一学年按照大类培养方案学习通识课程,第二学年开始学习大类学科基础课程,第三学年分专业,然后在第三学年、第四学年按专业方向的选择进行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直至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要求。

工程造价类课程在大土木工程专业课中占据核心重要的地位。在大土木招生背景下,工程造价类课程按传统分专业进行设置不能适应新的教学需要,工程造价类课程设置面临新的挑战。为适应高等教育在大土木工程招生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因地制宜提出工程造价类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以及课程具体设置,是值得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思考和探讨的现实课题。

二、土木工程大类招生背景下工程造价类课程设置指导思想

1.体现土木工程大类的整体性。在原来非土木工程大类招生下,各专业一般在大三或大四开设工程造价类课程,根据对造价知识要求深度、层次的不同要求分学期、学时设置工程造价类课程,造价类课程在不同专业的开设完全独立。在大土木专业招生背景新形势下,土木工程大类招生一般在大一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在大二或大三开始分专业,大土木下各专业一般在大三或大四开设造价类课程,许多高校实质仍然按专业要求设置,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大土木专业招生背景遵循“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2]培养原则。为适应“厚基础、宽口径”大类招生初衷,从开学大土木入学开始到选择专业,一直到毕业整个本科阶段,按学期教学时序,工程造价类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学时、开设学期、教学要求等方面应整体考虑,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设置对工程造价层次要求不同且相互关联的造价类课程体系。

2.具有模块化教学内容的专业层次性和灵活性。在大土木专业招生背景下,大一不分专业入门,后面在大二或大三才分专业。根据大土木专业招生背景的思想,结合不同专业对于工程造价的要求和深度,工程造价类课程按授课内容分为工程造价通识、工程造价初级实务、工程造价高级实务。土木工程大类应统一学习工程造价通识的内容,前期拓宽造价基础知识,后期突出造价的专业性,分专业后按模块化教学内容再学习其他造价课程,课程设置既体现“宽口径、厚基础”[3]的指导思想,又体现造价模块化[4]内容的层次多样性和灵活性,具体教学内容及适用大土木工程下各专业情况见表1。

3.满足土木工程大类下各专业的学科评估要求。在大土木专业招生背景下,不同专业设置工程造价类课程,也应考虑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学科专业规范要求。根据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工程造价类课程根据工程管理和造价工程专业的要求,教学内容应涵盖48学时工程估价的理论教学内容、24学时计算机软件在工程计量与计价中的应用、8学时基于BIM的造价管理、毕业设计有关清单价模式的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内容[5],满足专业评估的要求。

4.达到胜任多层次的建设岗位和通过工程建设领域相关执业类考试的水平。工程造价类课程设置应考虑学生毕业后服务社会、满足工程建设社会化的需要,主要从满足建设类工作岗位和建设执业类考试有关工程造价的基本要求。建设类工作岗位有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造价师等,不同岗位均对工程造价知识有相关的要求,工程造价类的课程设置应考虑不同岗位对造价要求的不同分层次进行内容设计。另外,国家实行的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师、注册造价师等考试内容涉及大量工程造价的知识,工程造价类课程设置也应满足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通过注册考试的基本工程造价素质要求。

5.适应新时期信息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要。2015年6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为适应施工新技术的发展,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政策要求在十三五期间(2016—2020)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在30%以上。工程造价类课程设置与时俱进,应包含装配式建筑工程预算和BIM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内容[6],适应新时期信息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要。

6.促进新工科的创新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工程实践中,与工程造价相关的合同费用索赔、工程保险公估理赔费用的计算与处理等经常引起工程不同利益方的争论和纠纷。以工程造价知识背景为基础,结合国外成熟市场经济的工程计价模式和中国特色,设置工程造价案例、工程保险公估等造价类课程,把土木工程、法律、工程保险公估等多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探讨用创新思维能力解决合同费用索赔、工程保险公估理赔费用等问题,培养具有工程造价知识背景的懂工程、法律、经济的复合型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工科”土木工程人才[7]。

三、土木工程大类招生背景下工程造价类课程具体设置

1.工程造价类课程名称、培养目标定位。针对具体土木工程大类招生,结合目前专业评估要求,工程造价类课程名称按习惯名称命名并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如工程估价原理、工程估价实务(初)、工程估价实务(高)、工程造价管理、装配式建筑施工图预算、案例分析、工程保險公估等,培养目标定位具体见表2。

2.工程造价类课程开设的学时、学期及先修课程。工程造价类课程根据土木大类下各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参照某大学2018级工程管理本科培养计划,提出具体开设的学时、学期及先修课程的建议。具体学时应考虑培养计划、专业评估要求、学校特色和专业层次要求。学期及先修课程设置应注意先修课程的基础性和前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3.工程造价类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工程造价类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按照工程造价通识、工程造价初级实务、工程造价高级实务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依据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学科关于造价评估模块的同时,参照建设类执业资格考试大纲造价部分并综合考虑造价计量建筑模型和交叉学科领域相关内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工程估价实务(初)和工程估价实务(高)的内容不同,工程估价实务(初)课程以工程规模较小、图纸量较小的小案例为对象,一般简单的三层(底层、中间层、屋面)建筑,基础为独立柱基础,做一份施工图预算;工程估价实务(高)课程以工程规模较大、图纸量较大的大案例为对象,一般简单的五至六层(底层、中间标准层、屋面)建筑,基础为简单桩基,做一份施工图预算。

综合上述(一)、(二)、(三)工程造价类课程具体设置内容见表2。

四、结语

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土木工程设置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指导思想从土木工程大类的整体性、模块化教学内容的专业层次性和灵活性、各专业的学科评估要求、建设岗位和建设执业类考试要求、新时期信息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要以及新工科的创新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按学期顺序探讨了对工程造价类课程的具体设置,有待在教学实践环节中验证并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肖桃李,曹辉,张万强.大类培养模式下学生专业分流的现状及对策——以长江大学土木类学生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9):144-145.

[2]周艳琳,洪长昊.大类培养模式下本科生课程体系的探索——以H大学实践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3):42-44.

[3]李莉,杨长龙,贾宏葛,等.“大类人才培养”模式下材料类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施[J].化工时刊,2016,30(3):54-55.

[4]王恒安.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构建的新视角[J].科技信息,2010,(22):71-72.

[5]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6]覃亚伟,吴贤国,张立茂.建筑工程概预算[M].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7]孙峻.“新工科”土木工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2):05-09.

作者:宋协清 覃亚伟

第二篇:水利土木学科大类招生的思考

摘 要 高校实行大类招生已渐成趋势,本文从大类招生的利弊出发,讨论本学院执行大类招生的可行性及相关问题,为学院进一步做好大类招生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 大类招生 水利水电工程 土木工程

Consider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Civil Discipline Enrollment

WEI Wei, LU Jing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Key words enrollment;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ing

1 大类招生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我国高等教育严格意义上讲实际上是专业教育。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都按照同一种培养方案、同一教学计划、同一种学习要求培养成为具有同样或大致一样的知识结构的人才,具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特点。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旧的高等教育体制的基础计划经济逐渐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取代,社会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而且要具备厚基础、宽口径知识基础,具备终身学习、扩展知识领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率先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开始了大类招生与培养制度的改革及探索。

目前,按大类招生主要有三种模式:①(1)学科招生形式:这是现在很多高校都普遍采用的招生模式,即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业,只按院系大类填报志愿。(2)招生形式方式:以“基地班”等形式招生,如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清华大学的“人文科学实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等都是以实验班的形式进行大类招生,海大学水利类(基地强化班)、北京科技大学的“理科试验班”、浙江大学的“工科试验班”都是以这种形式进行大类招生。(3)通识教育方式:新生入校统一进入一个学院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待大二再分专业。通识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打破专业限制,不分文理先学习基础课,所有课程重新安排和改造,课程体系进行全面变革等。如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宁波大学都是对新生进行通识教育。

截至2006年,全国“211工程”院校“按类招生”实施现状显示,104所“211工程”院校(除军事系统3所) 中有56所高校不同程度实施了“按类招生”,比例已达到了53. 8% 。截至2011年,我国已有100多所“211工程”院校,已有近一半多的高校实行了按大类招生,可见大类招生渐成趋势。

2 大类招生利弊的讨论

大类招生首先的直接受益者为学生。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的规定,目前高校招生专业具有多样性和宽泛性的特点,导致很多学生在选择就读专业时难以完全清楚了解各个专业的职业内涵,使得在具体抉择专业方向时带有较大的随意性。②然而,按类招生更加人性化,更加尊重学生的志向,重新做更灵活地选择,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建立学生合理知识结构、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意识。④

对于大学本身而言,大类招生会彰显高校较强的综合实力,因此实施大类招生有助于学校吸引优质生源;⑤“大类招生”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大类招生”有利于按需培养人才;有利于高校内部的资源整合,提高办学效益;大类招生有利于提高生源质量。⑥

大类招生让学生更换专业变得相对容易的同时,这会导致一些问题:(1)专业选择“一边倒”现象严重;(2)部分学生专业认同感不高;(3)部分学生对新班级的集体活动参与度不高。⑦同时加剧学科间发展的不平衡。⑧

同时,高校大类招生在大张旗鼓的实施过程中,也要进行相应改革。大类招生意味着学校教学计划的全方位改革,学校教学计划会容纳更多相近专业甚至有差异专业的基础课程;这要求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全面衡量学校自身的资源配置、发展潜力和办学优势,并及时地配置相应的师资队伍和科研条件。

专业分流要组建新的宿舍、班级,会打乱原有的班级建制,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另外,大类招生却与当前的社会需求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就业市场中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渴求,而大类招生会使得用人单位对学生产生偏见从而影响就业率。

3 我院执行水利土木大类招生的可行性分析

3.1 水利土木大类招生的可行性分析及存在问题

我院目前有三个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四年制),土木工程(四年制),建筑学(五年制)。建筑学学制5年与水利水电工程及土木工程的区别较大,因此没有进行水利土木大类招生可行性分析。

首先,我校的课程体系结构制定的原则以完善学分制为核心,以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为突破口,以课程结构调整优化为切入点,通过建立“专业准入标准”、“专业准出标准”和“人才培养分流机制”,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和实践教育四个部分。除了通识课程是在学校层面上组织开设的课程外,其它三部分课程则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开设。

(1)通识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形势政策类课程,语言文化类课程,信息技术类课程,军事体育类课程及创业就业类课程。(2)专业教育:包括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3)拓展教育:适度压缩专业必修课程的学分,提高选修课程比例,增强教学计划弹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包括不同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全校范围内的课程。(4)实践教育:与理论课程相并列的经过整合优化的实验、实习课程。

通识教育内容是一致的,拓展教育属于专业选修课程及拓展知识课程,而实践教育是与专业教育相配套,因此,对于课程设置的可行性分析,本文只对专业教育课程进行比较。

经过比较,水利水电工程与土木工程一致的课程有: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测量学,工程力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水力学),工程地质。

相似的课程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基础工程,钢结构原理等,这些课程内容基础原理是一致,只是在实际应用时分别对不同的专业采用的专业技术规范不同。

在专业教育课程中,有2/3的课程相同或相近,这为执行大类招生奠定了课程平台。目前,部分水利类高校采取方式是:所有学生前两年不分专业,按大类培养,到第三或者第四年根据学生志愿和市场需求分为不同专业,开设相应专业课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专业基础获得了拓展,就业选择也更加广泛。

从师资力量来看,学院目前有水利水电系、土木工程系及建筑系,具有水利水电专业、土木工程专业、路桥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及建筑学等专业的专职教师,完全可满足授课需求。

因此,从课程及师资硬件看,我院的水利土木专业执行大类招生是可行的。

3.2 存在问题及思考

然而,大类招生除了在招生方式发生了变化,也会在整个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中发生变化。我校执行大类招生后,要求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及土木工程学生毕业时应取得总学分为160,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5学分占28.1%,专业教育课程50学分占31.2%,专业拓展教育课程7学分占4.3%,个性拓展教育课程10学分占6.3%,实践教育48学分占30.1%。与过去教学计划相比,实际上压缩了专业必修课程学分,把它转化为拓展教育课程。

大类招生提倡“宽口径,厚基础”,我们不禁会问这个“口径”的范围是什么,以及“基础”又是什么,是基础知识还是专业基础?四个课程模块的比例如何设置才能满足要求?这些都与教学理念有关,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的大学要培养什么样人才?如果只以通识教育为主,专业为辅,那么毕业生能做什么?用人单位会接受这样的毕业生吗?如果强调通识教育,那么我们学生将没有一技之长,如果强调专业教育,那么我们的学生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又没有区别。为了实现宽口径,大力削减专业知识课程,这显然违背了“厚基础”的要求,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要全面,而且应该有学科专业指导,不可一概而论。

另外,大类招生还应从就业及毕业生的社会需求方面进行分析。目前,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对于水利类专业实施“按类招生”的高校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国内具有土木及水利专业的著名大学很多,这些著名大学的学生在就业方面比地方高校具有较强的优势。大类招生会导致用人单位完全以“校名”招聘员工的现象加剧;目前很多用人单位的岗位仍然对“土木”及“水利”有区分,若按大类招生也会使得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出现误解及偏见。

综上所述,大类招生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学校专业的设置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只有被社会认可接受,才得以存在及发展。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计划,不能只以政策为导向,而应该结合市场导向,否则既达不到“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人才的质量又会下降,从短期来看,会引起用人单位对本校专业的偏见,从长期来看也会影响学校发展。为此,在学科教学理念及培养模式上,学校应与用人单位定期进行交流,了解人才需求的状况,大类招生执行的效果才会理想。

4 结论与建议

大类招生除了在招生方式发生了变化,也会在整个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中发生变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对大类招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特别是地方高校,应实事求是地考虑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社会需求等因素,而不能盲目赶潮流。

注释

① 大类招生:http://baike.so.com/doc/6686491.html

② 丁佩芬,王玲.浅析高职院校实行大类招生的优势、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基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大类招生调研.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3):64-68.

③ 吕慈仙.高等学校按学科大类招生的现状分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1):65-68.

④ 冯开甫,王怡尧.大类招生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理论,2011.8:239-240.

⑤ 李斌,罗赣虹.高校大类招生:精英教育的一种推进模式.大学教育科学,2012.135(5):11-16.

⑥ 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09.1:88-89.

⑦ 张世敏,蔡扬,王捧军,戎来.大类招生背景下专业分流问题研究——以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为例.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13(1):112-115.

⑧ 孙莉,徐才千.浅谈合理推进专业分流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教育教学论坛,2012.11:209-210.

作者:韦未 卢菁

第三篇:“学科大类—专业方向—综合提升”海洋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摘 要 课程体系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优化和建设的具体体现,是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文以中山大学海洋科学专业为实证,分析课程体系目标与培养方案,探索课程结构优化与课程体系,探讨课程内容整合与课程建设,提出“学科大类—专业方向—综合提升”课程体系。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 课程建设

課程体系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体现,不仅需要符合学制及学时限制,需要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还需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①如何有目的、有步骤地将现代大学教育理念转化为课程形态,通过构建合理优化的课程体系来达成大学教学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由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工程。②本文以中山大学海洋科学专业为例,探讨专业目标设定、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建设。

1 课程体系目标与培养方案

海洋是孕育人类的摇篮,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70%以上。21世纪,人类已进入全面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重要领域展开竞争的战略空间,直接关系到国家主权、生存和发展。海洋与国家安全和权益维护、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气候变化、油气与某些金属矿产等战略性资源保障等方面休戚相关。③海洋所涉及的学科领域非常宽广,几乎可以涵盖我们传统所熟知的“陆地学科”。

针对海洋科学属交叉应用学科这一特点,以培养学术精英为重点,立足于培养行业领袖人才,致力于培养海洋科学理论基础扎实,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或物理海洋学专业知识丰富的学生,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思维和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培养规格:具有“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海洋卓越人才。

基于上述人才培养目标,本着“博学专长”理念,科学设置专业培养方案:一年级按招生大类培养,学生接受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相关学科教育,培养宽广的知识面,掌握海洋科学理论基础;二年级秋季学期结束开始按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物理海洋、海洋化学4个方向分流,进行专业知识培养;三年级面向学术前沿、产业技术、行业应用等不同需求,设置高品质选修模块以及实践能力训练课程;四年级进入各教授科研团队,参照研究生模式培养本科生,并完成论文答辩,实现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④

2 课程结构优化与课程体系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的创新,不同学科之间已经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多层次、综合的科学体系。在“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海洋科学学院研究提出“学科大类—专业方向—综合提升”课程结构(见图1),全面梳理各课程教学大纲,并基于此课程结构明确了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课程性质和任务规定了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教材与参考书,并对各课程的课堂教学、习题作业(实验教学、社会调查)、教学辅导、自学指导、教学研结合、考核方式等提出具体规定和要求。

2.1 学科大类板块: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学科大类核心课程

学科大类基础课程,旨在通过宽口径专业教育夯实学生的学科专业认知基础,引导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发展基本脉络,培养宽广的知识面,为学习并掌握学科大类核心课程奠定基础。设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普通生物学、普通地质学、线性代数与概率论。

学科大类核心课程,体现出显著海洋科学专业属性和学科特点,具有鲜明“脸谱”特征,能够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和巩固专业志趣,掌握海洋科学理论基础和核心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或物理海洋等专业知识奠定基础。设置课程包括: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生态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化学、海洋环境科学、流体力学、卫星海洋学。

2.2 专业方向板块: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海洋地质+物理海洋+海洋化学

专业方向必修课是反映该方向最基本、原理性的专业知识体系,体现专业基本面貌。在二年级秋季学期结束时按“四选一”分流培养,学生通过专业方向必修课程学习,系统掌握各方向基本研究原理和方法,为专业综合提升建立基础。

海洋生物方向:海洋动物学、海洋植物学、生物化學、海洋微生物学、生物统计学、遗传学、海洋污染与毒理、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海洋地质方向:结晶学与矿物学、火成岩与变质岩石学、沉积岩石学与海相沉积、构造地质学与海底构造、应用地球物理学、海洋油气地质学、海洋地球化学、海洋矿产资源学。

物理海洋方向:海洋地图与测量学、海洋气象学、海岸动力学、海洋沉积动力学、数值分析与计算方法、海岸动力地貌学、海洋声学、海洋岩土工程、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海洋化学方向:海洋有机化学、海洋环境化学、海洋仪器分析、生物化学、海洋药物化学、物理化学、海洋地球化学、海洋污染与毒理。

2.3 综合提升板块:实践课程+选修课程

综合提升板块目的在于巩固提升海洋科学理论基础,以及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或物理海洋学专业知识,形成专业素养。加大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注重“专深”与“广博”结合,推进弹性课程体系和授课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其更自主、个性化的学习创造条件。专业选修课则面向海洋领域学术前沿、行业应用等不同发展路径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

实践课程:海洋科学认识实习、海洋科学专业实习、海洋科学综合实习、综合实验与实践、毕业论文。

选修课程:海岸工程、海洋天然产物与海洋药物、海洋功能性食品、区域海洋学、海洋法、全球气候变化与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海洋地质微生物学、海洋油气田综合勘探、海洋水产动物病害学、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海洋地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海洋仪器分析、大地构造学与古海洋演化、Fortran语言与程序设计、海洋环境地质学等。

3 课程内容整合与课程建设

海洋学院针对不同课程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全面引导学生积极研究、主动探索和科学合作,并构建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以内容整合为牵引”的课程建设。

3.1 注重基础性,稳步推进教材建设和课程精品化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材为师生架起教与学的桥梁。⑤教材,除了通常意义上的教科书以外,还包括基于网络等媒介的各种教学材料,教师以教材为媒介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教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于海洋科学专业真正开办时间是1998年,⑥开办时间相对较短,教材积累相对欠缺:海洋污染与毒理、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海洋地图与测量学、海洋油气地质学、海洋微生物学、海洋动物学、海洋植物学、海洋沉积动力学、海洋岩土工程等课程,在国内尚还没有正式教科书(实验指导书、实习指导书);生物化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和流体力学等课程,虽有教科书,但不太适合海洋科学专业教学用。对于人才培养来说,教材具有基础性作用。海洋学院一方面稳步推进上述课程的教材建设;另一方面,利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推进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生态学、物理海洋学等学科大类核心课程的精品化,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源放置到网络平台,建立网络专业论坛、视频答疑和网络留言板,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平台,以此推进课程建设。

3.2 注重研究性,在课程中穿插野外实习教学或数值模型教学

为减少传习性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课程内容应加强研究性、实践性,突出方法论知识和创造性活动的经验;引入项目教学、课题教學,将教师科研成果向课程资源转化,引领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讨论。一方面,在普通地质学、海洋环境科学、海洋地图与测量学、海洋动力沉积学、海洋环境地质学、沉积岩石学与海相沉积等课程教学过程中,优选附近典型地学现象穿插开展野外实习,融入科研小课题、课程大作业等研究性教学内容,并以问题讨论、野外考试等方式调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性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物理海洋学、数值分析与计算方法、Fortran语言与程序设计、海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海洋学中的资料分析方法及MATLAB应用、海岸带遥感等课程教学过程中,穿插数值模型教学,现场观测和数值模型方面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收集前人对特定地区研究所得实际资料的收集,去除其论证和观点,给出地学背景和分析数据等,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自主查阅资料、自主上机实验,并撰写报告。⑦

3.3 注重综合性,倡导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实验教学

现代科学发展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在学科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高校应倡导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实验教学,以课程综合化为突破口,打破传统课程之间条块分割与各自为政的局面,最大限度的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针对海洋环境科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海洋微生物学实验、海洋化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和海洋动力沉积学实验等以综合性实验为主的课程,采取在老师指导下,学生3~5人为一组,查阅并了解实验背景和相关知识,自行完成实验设计、试剂配制、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讨论等,学生课后撰写实验报告,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⑧海洋学院注重综合性的实践教学安排,除了海洋科学认识实习(一年级暑假)、专业实习(二年级暑假)、综合实习(三年级暑假)和毕业论文(四年级期间,以学院各科研团队为单元开展)等课程以外,⑨还开设“综合实验与实践”必修课程。综合实验与实践课程,旨在开展在大二、大三学习阶段的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或者在大三暑假期间到行业应用部门为期3周/21天以上的毕业实习,课程要求每位学生提交不少于5000字的科研训练研究报告或毕业实习工作报告。

3.4 注重质量,构建“过程监控+反馈控制”课程监控体系

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对教学过程和考核过程的实时控制,以及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控制。⑩基于完善的课程大纲,海洋学院通过同行评教、学院师德考核小组成员听课、学院本科生事务委员会成员听课、班主任听课、行政教辅人员听课、学生评教、学院领导听课与巡考等方式,构建了“过程监控+反馈控制”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学和考核的过程监控,强调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要紧扣质量标准,授课目的要明确,规定的教学任务要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考试题库知识点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合,评分标准力求准确,严格考试纪律;反馈控制强调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和质量分析的有机结合,同行评教重点评价是否按课标授课、是否按计划授完课、是否把该说的说到位,学生评课重在覆盖面和代表性,质量分析强调及时发现问题和持续改进。海洋学院已建立校-院两级评教体系,全面加强对课程教学和考试考核的过程监控,并填写听课或评教记录表,学院组织的听课和学生评教实现了对一、二、三年级所有专业课程的全覆盖,以学期为周期,周而复始,以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基金项目:中山大学高校管理研究课题(2013),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GDJG20142014),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4),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2015),中山大学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016)

注释

① 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教学理论与教学改革,2001.22(2):86-90.

② 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88-90.

③⑦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协同育人研究与实践——海洋科学专业建设与发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

④ 汪帼英,李颖,黄龙舟,陈省平.跨校区条件下交叉学科院系的组建与发展[J].科教导刊,2016.1:20-21.

⑤ 焦雨梅.教材建设与高校人才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与装备,2009.9:30-31.

⑥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1998年颁布).

⑧ 李俊,韩墨香,宁曦,陈省平.海洋科学实验教學中心的建设与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5):31-33.

⑨ 陈省平,韩墨香,郑意文.基于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前沿,2014.4(3):99-103.

⑩ 白思胜.高校“三位一体”式课程质量监控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2:2-3.

作者:陈省平 韩墨香 宁曦 刘亚婷

上一篇:现代管理科学论文下一篇:学科教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