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学能力与教学效率的相关研究

2022-09-12

1培养自学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前提, 只有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 教师才有可能正真提高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阶段, 每篇新课文后面都会标有生字、新词, 每学期的生词大约230 个, 这些生字、新词都要求学生记忆。 教师每次教一篇新课文前, 都要先正一下字音, 不管学生会还是不会, 每课生字不读个三五遍决不罢休。 这样一来每节课, 至少十分钟没有了。 学完新课, 学生们照例要默写过关, 十分钟有没有了, 加上批改、订正的时间那就更不用说了, 最麻烦的是, 默写还是个要反复进行的工作, 今天默写完全对了, 难保明天不会错, 更有甚者, 上午默对了, 下午就默错了。 默写这个学习任务花费的时间在小学阶段占的比重非常高。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如何提高默写的效率呢?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学生自主默写是前提。

首先, 制定默写任务。 默写任务在小学语文阶段建议一个单元的生字、新词整合在一起, 集中默写。 小学生虽然记忆力不弱, 但是自觉性不强, 如果过多的生字、新词夹杂在一起会让他们觉得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结果会表现出惰性。 至于默写任务的制定, 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就是老师划出教学上的重点、难点生字词语, 学生划出其余自己觉得应知应会的生字词语。 让学生觉得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对相对枯燥默写任务的抵触降到最低。

其次, 执行默写任务。 在默写任务的执行过程中也要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采取学生分组, 自由默写的方式进行。 一般以三人或四人为一组, 人少了可能在读音上出现错误, 人多了又可能出现混乱局面。 一个人报字音, 两三个人默写, 有读音错的, 默写的人就会及时指正。 这样一来学生与学生之间就解决了解读生字字音的难点。 为教师教学省去了一定的时间, 教学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最后, 检测默写任务。 执行完默写任务后, 由学生自行批改、订正。 当然教师要把好最后一道关, 对于学生自行批改完的默写要仔细检查, 出现错误及时指导订正。

学生在制定默写任务的时候把生字、 词语记忆了一遍;在执行任务时报字音、默写分别记忆了一遍, 共两遍;在检测任务时, 又记忆了一遍。 这样下来学生共把生字、新词记忆了四遍。以上这些环节都可以在课外自学完成, 教师课堂教学的时间就增加了。

2自学能力与教学效率相互促进

学生自学能力与教师教学效率是相互促进, 学生自学能力得到增强, 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就会得到相应地提高。

小学语文阶段, 教师课堂教学主要做的就是讲解语文课本上的新课文, 对课文的解读、对阅读的感悟和体会, 往往都是教学重点, 也是难点。 如何让学生自觉的去关注这些重点和难点, 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大难题, 有些时候读了好几遍课文了, 学生们就是找不到那个关键点, 最后还是由老师指出来, 学生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才是重点。 ”这大大消耗了课堂教学的时间, 花了大量功夫在“找”重点, 而不是对重点的“体会”、“感悟”。

为什么学生们会找不到教学要求的教学重点呢? 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做充分的预习, 没有对新课文做充分的自学, 从而不熟悉课文。 要在一堂课40 分钟, 让学生准确找出并充分体会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文中的各个段落的细节, 有点“强人所难”。

那么, 怎么克服这一难题, 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呢? 让学生自学的前提下, 自主完成配套的练习题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学生眼前有白纸黑字的题目, 有了目标才能循着方向前行, 走进新课文。 在做题的过程中, 学生会自觉的翻开书本, 仔细查找课文的每一自然段, 在其中挑出现阶段认知范围内的最佳答案, 由此体会到一种成就感, 这份成就感就提供自学的动力。 至于费劲千辛万苦找到的答案是否正确已经不是最主要的了。 学生看过了配套的练习题后, 就知道这篇新课文要讲些什么, 老师要教些什么, 学生要学些什么。

教师课堂教学以讲解题目为主, 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不断的纠错中, 逐渐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 但是, 是不是所有题目都要讲解呢? 教师只要对于涉及教学重点、难点的题目进行深入探究, 不必要花过多的时间讲解次要的东西, 例如看“看拼音写词语”之类的题型不必深究。

学生重点听老师分析题型, 在课文中找寻相关线索的方法, 理解阅读技巧的能力, 用阅读技巧来改进自身的自学阅读的方法, 提高自学阅读的能力。

3自学能力是检验教学效率的标准

首先,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 在教学生学。 有的老师是教书, 跟古代的教书先生一样, 在前面读, 下面的学生摇头晃脑的跟着念, 跟着背。 有的老师是教学生, 一篇课文的生字、新词, 教学的重点、难点, 全都归纳好了教给学生, 凡是教学大纲上学生需要的都拿来教给学生。 确实学生的分数成绩提高了, 但是学生还是在被动的地位, 因为老师不可能一辈子跟着学生。敬业的老师, 固然想把他们所知道的所有传授给学生, 但是世间的真理又有谁可以全都明白呢? 他们所能给学生的, 也是有限的, 今后的人生还要学生自己走。

好的老师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而是教学生学。 一方面老师有指导的义务, 学生要有学习的义务。但是老师不能拿自己的经验, 拿自己的方法来传授学生, 而是把目标指明, 把任务布置清楚, 其余的就让学生自学, 自己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 找到最佳的方法。 在运用这类方法去更有效的解决另一类问题, 慢慢地, 学生就会获得一种经验, 用这种经验来指导自身今后的学习。 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验证, 教学效果也得到肯定。 因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教师教学的影响是无限的。

其次, 教师教的方法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方法。 有的老师, 只管照教参去教学生, 凡是学生的个性差异一概不管, 就是要学生学会教参上的内容, 认为自己的工作完成了。这么一来老师的教学效率低, 学生也学的不开心。如果让教师教的方法自然而然地遵照学生学的方法, 会怎么样呢? 教师不用天天抱着枯燥的教参, 他观察的应该是活泼好动的孩子, 那么教师的教学就不觉得累了, 学生也就乐意学习了, 所以学生怎样学就必须怎样教;学生学得多教师教得多;学生学得少, 教师教得少;学生学得快, 教师教得快, 学生学得慢, 教师教得慢。 这样的教学才有效率。

最后, 教师教的方法不但必须得根据学生学的方法, 而且还要和教师自己的学识联系起来。做老师的, 应该一面教学生一面学习, 并不是熟记教参就可以终身受用了。教学, 不但要学生学, 教师也要学。 教师在学的过程中, 必定会有进步, 有成功的经验分享给他的学生。 如果老师没有进步, 教的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教师不断的学习, 就会发现新的知识, 除了学生受益外, 教师自身也会觉得畅快, 不再是年复一年的重复教参宣读了。 子曰:“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说的大概就是这个吧。 学生的进步老师看的到, 那么老师的进步学生又何尝看不见呢?

总之, 学生在学, 教师也在学。学生就是教师的一面镜子, 能照出你的模样儿来。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小学语文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教师的教学效率两者的关系, 从决定、促进、反作用三个角度阐述论题。以小学语文中的默写和阅读作为论据, 进一步论证两者之间的关系:培养自学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自学能力与教学效率相互促进;自学能力是检验教学效率的标准。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学能力,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骆大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J].四川教育, 1981年09期.

[2] 朱秉金.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途径[J].广西教育, 2009年25期.

[3] 李建青.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 2011年20期.

上一篇:煤矿液压支架立柱与千斤顶电镀层腐蚀原因和防护方法探讨下一篇:论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的科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