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习兴趣激发

2022-10-26

第一篇:初中物理学习兴趣激发

如何激发初中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历史课并不受学生重视,被视作“副”课,学生认为学历史是难记难背难思维、枯燥无味,学生宁可多做一道数理化题目,多记一个英语单词,也不愿意多花一会儿时间在历史上,学生对学历史心生厌倦,兴趣索然。所以我觉得要开展好历史教学工作,首先就要把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起来。我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探讨历史

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又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重心是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每节课给自己定下三问:课程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什么途径达到目标?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了吗?从设计课程开始注重过程,精心构思,巧妙设计。

二、组织有意义的课堂活动。

课堂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设计,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历史对话,师生共同探讨,互动学习。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营造出一种能够使学生心情愉快、无忧无虑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可体会到角色的转换,还能培养学习兴趣。置身于课堂,学生不仅不会感到紧张、沉闷,反而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在这种融洽的学习环境中,可以增强他们学习和克服困难的信心,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大胆尝试,从而有效促进能力的发展。

三、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1、教材内容的问题化

初中生有着好奇的心理,因此我们可以“顺水推舟”,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将各知识点转化成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找出答案,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

2、教材内容的结构化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知识比较繁,导致学生厌学历史,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进行重组,将历史知识简单化、直观化,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某一课或某一单元历史知识教学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教师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第二篇:如何激发初中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

西昌市川兴中学 高颖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思想品德教育,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仅仅依靠理论的教育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只有以我们的激情、智慧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学生好学乐学,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当然,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方法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从而真正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也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我认为要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快乐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是政治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老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臭架子,不要害怕学生“造反”,来挑战你的权威。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 放胆在课堂上发表。总而言之,师生间平等了,教学才能轻松快乐起来。

二、巧妙的课堂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

1 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比如八年级第七课《剖析从众》,对于“从众”这种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很多同学是常常犯但又并没意识到。我就采取了“情境导入”的方法来引入新课。进教室后我并没有马上开始讲课,而是望向窗外,好像被外边的什么事情吸引了,忘记了讲课,不到半分钟,很多同学也纷纷向窗外望去,有些坐在教室中间的同学还站起身来,努力地向外望,还互相询问着“怎么呢?发生什么事呢”待我观察了两分钟后,我问同学们“你们在看什么?”而给我的回答都是:“不知道,大家都在看,我也看看是什么。”最后我告诉大家这是今天做的一个小实验,很不幸,同学们都在这个实验中失败了,从而引出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学生们既惭愧又饶有兴趣的开始了今天的学习。

三、引用故事情节,以情求趣

思想品德课本中有许多的知识点需要举例说明,才能让学生理解明白。我们在保证合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有趣”而能发人深省的案例显得尤为重要。往往一个有趣的案例就能引起学生强烈关注,并进行积极思考。浓厚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有效学习的强大动力。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以说理为主,很适宜采用讲故事这种方式进

2 行教学。刚从小学过渡过来的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也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做好准备,通过诱人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从故事中明白事理,坚定信念,提高认识。例如,七年级下册《法律初探》、《心中的规则》这两课就可以大量的举案例、讲故事,让学生们从这些鲜活的、真实的案例中来了解法律是神圣的、是不容侵犯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四、理论联系实际,以实增趣

尽管有许多学生不是很喜欢思想品德课,但是他们对身边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却很感兴趣。比如北京奥运会、美国大选、金融危机等等,都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把他们想学的、爱学的内容搬进课堂,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好处。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因此,在课前或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在课堂上也可以组织一些小活动。如教材中讲到如何正确对待上网问题,我首先让学生课前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让学生去调查学校里、身边经常上网的人,调查他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如何看待上网,上网的后果等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采访的资料,写一篇《如何看待上网》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使他们认识到网络是

3 把“双刃剑”,认识了上网有利也有弊利与弊。然后进行了一次辩论课。选出正反两方各四位同学,就收集的材料以及问卷调查报告展开辩论。从而也明确自己今后该如何去上网,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为自己所用。这样处理教材,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我想,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再走以前的教育老路很容易被淘汰,教师应该在与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寻找适合彼此的教学方式,这才是课改对我们的要求——在发展中求得生存!当然,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妙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添趣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道德的熏陶,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目的,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总之,“学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我们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个性、创造性,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使学生从被动地“要我学”转向发自内心地“我要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从而使思想品德课成为一门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

第三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者:赫志锋

工作单位:云南省凤庆县诗礼中学

邮编:675915

【摘 要】对于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一门功课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的效果。由于历史课讲授的内容又都是过去了的事物,是不能再现与重演的,也就不能像物理、化学课等学科通过实验进行观察研究。所以学生心理上对历史就有一种陌生感,认为是“陈年老账”,与现实无关,与自己无关。所以,初中历史教学首先要打破这一心理障碍,激发学习兴趣,努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学习兴趣 有效方法

历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量和对学生的能力特别是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学生要即时吸取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加以拓展延伸,形成能力。但实际教学中历史课很难上,学生在课堂上眼神迷茫,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大多认为历史课枯燥乏味,反正在学业水平检测中分值比例也小,学历史也没什么意思,而且以后也用不着这些 1 知识等。

这些尴尬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以前课程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的效果也自然不会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要唤醒那种无动于衷的学生,把他从智力的惰性状态中挽救出来,在智力活动中表现自己和自己的人格”。 可见,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喜欢学习,学会如何学习。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下面结合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的点滴体会就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魅力四射的导语,引起学习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成功的基石。新颖、别致的导言开堂上课,重在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学生急切的求知心理,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学生精心备课,认真设计导入语。

导语的设计没有固定格式,一般说来,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法、评论式导语、热门话题式导语等。

二、开展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堂好的历史课,并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进

2 而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的状态,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再现历史情境。如在讲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时,我向学生提出假想:根据当时北伐三个对象的情况,如果你是总指挥,你是否有办法来赢得这场战争?你的作战方针是什么?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得非常热烈,想出了很多办法,提出了很多设想。最后教师点评讲解。通过这样的讨论与分析,学生不仅增加了印象,活跃了思维,而且锻炼了表达与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要充分驾驭教材,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形象的描述,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声调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适当补充与课本有关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讲课中,如能适当补充形象具体的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三、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新版历史教材增加的精美的图片、形象的地图、精当的史料、精彩的故事性导入等,而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情境创设是将这些形象的资料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出来。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更易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四、注重结合生活中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

3 兴趣。目前,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非常多,多数学生对历史比较感兴趣,这就为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教师可以将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和历史教学相结合,说明历史作品和历史史实的联系与区别,指导学生辩证看待影视剧,又利用影视剧了解当时的历史。如在教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讲到“巴黎和会”时,给学生介绍并播放电影《我的1919》片段,既能使学生生动的了解巴黎和会召开的史实,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鉴古知今、挖掘热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热点问题和历史相关,完全可以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题材。如在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时,说到日本的福岛核电站的事故,从而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等。教师应该利用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关注,把历史教学和现实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这些历史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可以帮助理解当今世界发生的某些重大问题,以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价值感的认同。

总之,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科学地处理教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不断创设新颖的历史历史情境,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

4 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愉悦中自主去实践、去创新,产生学习历史的动力,新课改的精神真正得到体现。才能使我们的历史课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周怀岸:《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孔锴:《 当代教育新理念》,北京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 张德伟:《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北京出版社,2005年1月版.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读]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带有情感色彩的意识倾向性。

黄元廷(贵州省罗甸县木引中学

550105)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带有情感色彩的意识倾向性。数学学习兴趣是指渴望获得数学知识,探索数学问题的倾向性。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兴趣可以使学生的认知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从而注意力集中并积极地进行学习。中学时期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关键时期。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着各种尝试。

一、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巧设提问,可以较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中提供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提供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性的学习,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认识三角形》的教学中我先提问是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呢?学生先是回答:是。然后我为他们准备了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木棒,让他们动手操作,学生很是感兴趣,在他们的动手实践中找到了否定的答案。 这是一个以数学活动创设问题情境的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例子。

二、注重直观,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数学上,他们比较喜欢认识具体和形象的事物。重计算,轻概念,重记忆,轻理解。如用“字母表示数”由于字母在表示数字上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具有“代”和“变”的抽象性,他们原来就对数的认识就感到不太适应,所以老师根据这一思维特征对数学概念的引入、法则的说明,特别注意加强直观形象和具体的教学,把教学内容处理成符合学生原有认识上的东西,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数轴”概念的教学,教师是拿着实物温度计上课,温度计上有刻度,根据温度计上液面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数,测量不同的温度;与温度计类似,我们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刻度,标出读数和方向,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那么这样的直线叫什么?于是引出了数轴的定义,这样的讲解生动具体使学生看有实物,想有形象,记有特征,不但使他们学得有感、记得牢固,而且使他们理解得也较为准确和深刻。这样处理教材的例子是相当多的,都加以充分利用,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教师也注意到直观形象教学的局限性,不能乱用,要特别注意类比的事物与新的概念法则间的内在联系,慎重考虑他们之间比较的科学性。注重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度。

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能力,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思考,发现知识规律,得出结论,使学生享受发现的乐趣,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调动积极性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多边形内角和”时,老师先在黑板上画出四个多边形,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如何把这四个多边形按四种不同方法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探究如何推导多边形内角和公式?(1)、取一个点在多边形内,该点分别与各顶点连接,这样可把n边形分割成n个三角形。(2)、取一个顶点,分别与其余不相邻的顶点连接,这样可以把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3)、在一边上取任一点(除两个端点外),分别与其余不相邻的顶点连接,这样可以把n边形分割成(n-1)个三角形。(4)、思考:取一个点在多边形外,该点分别与各顶点连接,可以分成多少个三角形?又如何推导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以上几种分法都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通过推导和计算就可以得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这样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思考,自己发现知识规律,得出结论,自己也感到高兴自豪,推导出的结论经过加强训练巩固,应用于有关计算,更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通过这种教法,我欣慰地看到学生对数学课从“不大感兴趣”到“十分有兴趣”,从而调动整个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干劲很高。

四、利用数学本身的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1、实用性。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自然科学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马克思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的应用了数学,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的实用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一位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望。比如学了圆锥面的展开图的内容后,可让学生练习制作形状为圆台式的灯罩,圆锥形状的烟囱帽等活动。

2、规律性。数学本身存在着一些有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和总结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先让学生量出一个三角形的三内角和,或者用剪刀把三个角剪下拼在一起,观察能否组成平角,然后提出对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你能否运用所学过的知识从理论上给予证明,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初中数学教材中类似这样的例子较多,教师要善于发掘。它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主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倡导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精心设置好一个个的问题链,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为了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真正喜欢上数学课,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寻找丰富的背景资料,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为会学

第五篇:初探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论文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它是探求知识、获得能力、丰富内心生活的强大内驱力。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影响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经激发,他们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愉快的情绪及坚强的意志品质,因而对学生主动、自觉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并对提高活动的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体育兴趣,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不断培养和保持学生的体育兴趣。一、加强教育、诱导,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课程的认识。

“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健康便失去了一切。”教师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如采用报告、专题讲座、广播、电影、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形式,教育学生真正了解健康的重要性,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目的等,从而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

一个人可以不会推铅球,但不能没有健康。中小学体育教材数十年不变的教学内容,其陈旧性可见一斑;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程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难怪乎,学生无兴趣而言。要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应该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儿童化、趣味强的教学内容,以新颖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如在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的教学中,我利用一张旧报纸,让学生分别站在30米的跑道上,前后间隔3米,进行追逐跑。将旧报纸对折,再叠成圆柱状,夹在学生裤腰上当“尾巴”,教师发令后学生迅速起跑,要求后面的学生力争赶上前面的学生,抓住并取下其身后的尾巴。或者换一种练习方法,将旧报纸置于胸前,教师发信号后,学生迅速起跑,要求学生快速跑进,动作正确,用力协调,“看谁本领大”,尽量不让报纸落地。利用报纸还可以做出“迎风飞舞”、“艰难前进”、“挤车”等多样的练习,这些形式和方法简单、活泼、新鲜,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情绪高涨,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三、通过增加游戏教学内容及安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竞赛来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和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要利用游戏娱乐性、趣味性的手段,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即我们常说的情境教学,创设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山羊分腿腾跃的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在准备活动中安排了“跳人马接力”游戏,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并在游戏中领会了学习要领,克服了跳山羊怕摔跤的恐惧心理,顺利地掌握了技术动作;又如在短跑的教学中,我们可利用“迎面接力赛”、“追球法”等练习,让参与者受到竞争气氛的影响,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的运动基础、素质水平、心理品质、接受能力等各不相同,为照顾学生这些个性特点和差异,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就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即分层教学。如对多数学生提出学会某一动作,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提出改进与提高动作要求,但要特别关注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他们一方面怕自己的成绩差被别的同学看不起,怕被笑话,怕教师指责;另一方面他们同样希望与其他同学一样在体育方面有所进步,受人尊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对他们降低难度要求、耐心辅导和帮助鼓励之外,还要根据他们的实际,选择好突破口,满足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例如:在我教的学生中曾有一位女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只有一米五左右,对体育的兴趣就不言而喻了。根据她的情况,我选择了软式排球,作为她的突破口,对她进行有目标、有重点、有措施的练习。最终,排球成了她不可缺少的锻炼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出现了想动、要动、爱动的显著效果——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加了。

五、不断丰富课堂组织形式和内容。

体育课的组织形式要生动活泼、新颖多变,不能总是老一套。如准备活动每次都是慢跑后徒手操,学生就会产生抑制,提不起兴趣,效果也不会好。如果能结合课的内容,运用一些集中注意力练习、兴趣报数、花样跑、活动性游戏以及双人体操、多人体操、健身操等练习手段,学生的情绪就会高涨,效果就大不一样,教学组织严密紧凑,一环扣一环,使学生做完上一个练习,就盼下一个练习。在教学中,还可以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不断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激发学习的欲望,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例如:在教蹲踞式起跑时联想“飞人”刘易斯的起跑特点,教足球时介绍世界杯足球赛及我国的足球超级联赛等,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好奇,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教师的身教及讲解示范。

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绪不仅受内容、教法等因素的影响,也受教师语言、行为、态度及情绪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因而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的教育技巧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要关心、爱护和体贴学生。此外,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可使之产生跃跃欲试之感。

七、适时准确的评价。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进步,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一旦发现学生有精彩表演和良好表现,特别是运动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应及时表扬、鼓励,这样,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努力地学习、更好地发展,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进步所带来的快乐。

上一篇: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下一篇:初中校长论坛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