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赏识教育的认识

2022-08-13

第一篇:关于赏识教育的认识

关于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的缘起观

赏识教育最初是由一个父亲在教育他的聋童女儿中发现和诞生的,逐渐推广到学校老师以及学生家长对学生即孩子的教育中,以及到社会的人际关系中,起初对学生的赏识教育是比较有针对性的,主要是针对学习成绩差或后进的的学生,尤其是针对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 即是“狼来了”(参见周弘《从“狼来了”到“追蝴蝶”》)的教育制度下,被压抑了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处于极其自卑的学生们,从这点上看,赏识教育是对应试教育、抱怨教育乃至惩罚教育的反动,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它的创设成功是对目前教育状况的一次强有力的冲击,足以引起人们对教育现状的深思、反省。如果赏识教育仅仅止于这样的冲击,那么赏识教育将会很快地在一片赏识声中销声匿迹,这是远远低估了它的意义。这样说,并不是故意抬高,起初笔者的目光也 只是停留在这样的背景下,认为赏识教育只是对现实教育的反弹,其命运也许就象很多“思潮”一样,潮起潮落,很快就会完成它光荣的历史使命。但是,当笔者再进一步深入思考时,发现赏识教育的原创者周弘,他在发现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是在发现生命,发现生命与生命之间联结的奥秘,用他自己的话说,赏识教育是他和他女儿用生命共同熬出来的,以生命为代价总结出来的,因此,赏识教育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它必然蕴涵了更丰富的精神内涵与生命力,周弘本人在总结、推广赏识教育的经验过程中的几次超越,也正是他对于生命探索的结晶。周弘以探索生命或人生为基本点,把赏识教育与人生幸福与成功相连结,提出了赏识教育与幸福有约,与成功有缘,将赏识教育拓展到人生包括人际关系等社会各领域中,对改善人的素质以及人际环境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由此可以发现,赏识教育的真正的生命力在于赏识教育的原创者或继承者以及实施者的不断的探索和成长,尤其是对生命的探索和生命形态的升华,这将是赏识教育不断发展的源泉与生命力之所在。

赏识教育的实质

就赏识教育的本身而言,是以人性为基础,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相互激发与激励的状态下实施的教育。在同样的教育过程中,是以赏识为先导,激发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巨大能力或者是人的良知与自觉性,从而让教育顺理成章地自然发生,这样的教育状态一旦在人身上起作用的时候,那么赏识教育的着眼点就不仅仅是对儿童或学生的教育,而是可以使之成为人的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良好起点。另一方面,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激发与相互激励乃至相互教育的过 程,用原创者的话说,就是感动与被感动。因此,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受教育的过程、是共同成长的过程。当然,在实施这一教育过程中,对教育者是要有相当的要求的,不仅教育者自身要有相当的素养,还要善于发现受教育者的闪光点与实施教育的入口处,善于随时捕捉甚至是创造这样的教育情境,在赏识中,教育便潜移默化地开始发挥其功效了,由此可以发现,赏识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自身的品质,这是一种既能使教育者自身在赏识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发挥与成长的品质,也能发现和促使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不断从打开接受以至成长、完善的品质,正如杨瑞请在总结时提出的对赏识教育实施者与受教育者的要求6条原则,12个学会(参见杨瑞清《赏识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体上看,赏识教育的实施过程与自身发展是有其阶段性的,第一阶段是先赏后识,以赏为主;第二阶段是以识为主,识而后有赏;第三阶段是赏中有识,识中有赏, 赏识交融;第四阶段是即赏即识,即识即赏,无所谓孰先孰后,也无所谓谁主谁辅,完全自由自在的境界。

赏识教育具体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

在赏识教育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自然会遇到一些问题。最主

要的是赏识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是以学生家长为代表)的心态问题,会影响到赏

识教育的效果。这样的问题心态大致表现为如下几种类型:其一,教育者的功利心会

导致赏识成为一种讨价还价的商业性行为,而赏识则成为一种资本。其二,教育者的

急躁情绪会带来沟通的逆转。其三,教育者的视点错误造成赏识无效甚至反效。

针对上述问题主要解决的办法可以采取“对人不对事”的做法,所谓“对人”,即是对人性中的

良知(潜能)的赏识,通过具体的事上发现,然后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受教育者自身的良知

得到激发,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所谓“不对事”的“事”,即是人的错误行为,教育者对此心中 非常清晰,“不对事”并不回避,而是要善于建设性地提出批评,朋友般地中肯,如周弘提出的“豆

腐嘴,刀子心”,在语言的运用上可以说“太好了!不过——”,在处理关系上要“够朋友”。

“对人不对事”是端正教育者心态的主要方法之一,以便于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使双方建立起良好的信任与信心,通过良知潜能的激发,使双方都受到良知的启发与教育, 为形成教育双方的良性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更进一步而言,教育者心态的背后是教育者的素质,要彻底解决教育者的心态问题,就要提高他们的素质与修养,使他们能够在赏识教育中公正、公平、恰当地赏识,这是赏识教育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即针对教育者(家长、教师等)的赏识教育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教育者自身尤其是学生家长的良知潜能的开发与激励。因为学生家长是赏识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素质教育与提高是关系到赏识教育最终的效果,因此,家长的赏识教育也必须是整个赏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赏识教育的当务之急。在具体解决的方法上,可以采取咨询(包括个人、学生与家长、集体咨 询)和家长联谊会(包括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理论研讨会)等形式,创造一个良好的

以“赏识教育”为特色的人际环境,使教育者自身处在良知不断在人际中被激发的状

态中,促使生命状态不断地提高和升华,那么,赏识教育中所产生的问题也将由于教

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升华而不断地得到化解,赏识教育也将由此不断地进步、发展。

·从狼来了到追蝴蝶 ·学会赏识,快乐成长 ·中国教育的新希望 ·关于赏识教育

·信任良知,启发良知

·反思应试教育

·家庭教育图书简介

·读经教育专题

学会赏识快乐成长

——简评周弘对赏识教育的理性探索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杨瑞清)

一、学会赏识是促进生命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

了解周弘的人,无不为他那伟大的父爱所震撼。正是这份感人至深的爱,趋使着周弘父女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使周弘先生由一个普通的、曾经羡慕所有父亲的父亲,成长为改变了千千万万家庭命运、孩子命运的教育专家,使周婷婷由一个自卑自怜、令人同情的聋孩子成长为一名自信自立,处处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大学生。原本倍受命运嘲弄的父女,反而更多地享受到了生命成长的快乐。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中国家长最爱孩子,也往往最不会 爱孩子。了解周弘先生在教育实践上的五次飞跃,可以使我们获得有益的启示。

第一次飞跃:赏识导致“发现”

面对三岁半还一个字不会讲,似乎命中注定只能上聋哑学校的女儿,爱的直觉使周

弘发现了女儿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发现了中国古老的象形文字在开启智慧、完善人

格上的神奇魅力。他走出了就耳聋治耳聋、就口语教口语的误区,开辟了一条发挥女 儿视觉优势、及早学习书面语言、以书面语言系统作支撑带动口头语言系统形成的新

路子。周弘称之为“母语玩字法”。用这种方法,三岁半还一个字不会讲的婷婷,六

岁时已认识了2000多汉字,进入自由阅读状态,获得了快乐和自信。

第二次飞跃:赏识导致“超越”

带领女儿学习书面语言的过程,为周弘补偿了正常儿童的父母带领孩子学习口语

的过程。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周弘发现,孩子学习语言的潜力太大了,学习语言

的过程太快乐了,孩子总是在欢乐而入迷中学,父母总是在激动和享受中教。从教(或 者学)说话的成功率之大、效率之高、精神之愉悦的角度上看,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每个家长都可算得上是教育家。

周弘还发现,教孩子学走路的情形和说话一样,也好似百分之百成功、百分之百高效、百分之百 快乐啊!

周弘认为,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是可以给人们在教育上带来无穷启示和无穷力量的两大宝藏,在教育上出了任何问题,只要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心态上 去,往往能够迎刃而解。从此,周弘对教育有了一种彻悟之感,他手握着两大教育宝藏,对教育好女儿信 心百倍,赏识导致两个“超越”——女儿超越了“正常”。双耳全聋的孩子远远超过了一般健全孩子的发展水平:8岁时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10岁发表了6万字的幻想小说;16岁上了大学,被评

为全国十佳少年,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

周弘超越了“超常”。人称婷婷“神童”、“超常”。周弘则清醒地知道女儿只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所有的孩子都能达到或超过婷婷的总体发展水平。他 认为,不是“超常”的孩子超出了正常的发展,而是“正常”的孩子因为种种的压抑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周弘满怀深情地呼唤:家长曾是教育家,捡回您遗忘的宝藏!哑女也能成“神童”, 天才就在你身边!第三次飞跃:赏识导致“觉醒”女儿的发展给周弘带来了生命的喜悦,带来了爱心的升华。他开始关注更多聋孩子的命运,关注更多健全孩子的成长问题。在向前来取经的家长的热情介绍中,在家 长、教师报告会上的激情演讲中,周弘对自己感悟到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最初的概括—

—教育孩子的奥秘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永远坚信孩子行!

一个“行”字,使周弘在教育理论上开始觉醒。他领悟到,教孩子说话、走路的心

态、方法,好就好在一个“行”字上。因为绝对相信孩子“行”,所以家长宽容地承

认差异、允许失败,甚至欣赏享受这种差异、欣赏享受这种失败。在这种心态中,孩 子个个都轻松快乐地学会了说话、走路。而孩子一旦长大了、上学了,望子成龙的家

长开始了攀比,不承认差异、不允许失败,怀疑孩子不行,有的家长甚至信奉一个“打”

字,或者一个“罚”字,或者一个“奖”字,从而走入了教育的误区。

在“行”的教育理念里,典型的教育语言是:太好了、你真捧、你能行。典型的

教育动作是:竖大拇指、鼓掌、拍拍肩膀、握握手。赏识教育的形象标志便是拟人化的 大拇指,大拇指里的孩子心灵舒展,发出了会心的一笑。

无数家长接受了“行”的理念,回归到了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心态中,捡回

了宝藏,在教育上觉醒了。他们相信,自己也许不能成为天才,但一定可以成为天才 的父母。

无数孩子重新得到了“行”的滋润,感到自己是好孩子,在成长上觉醒了,巨大 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一个人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的、势不可挡的!

第四次飞跃:赏识导致“成功”

一个“行”字,为什么在促进教育成功上有这么大的力量呢?周弘和他的志愿者们进一步寻找

着、体验着,终于抓住了一个关键、通俗、富有魅力的词——赏识。把自己教育女儿的感悟,把 家长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境界,把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集中概括为四个字 “学会赏识”。

学会赏识,抓住了教育的本质。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用中国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渴望被关注、被重视、被看得起。人的生理生命需要蛋白质、需要脂肪,而最不可缺少的营养却是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阳光、空气和水。人的精神生 命需要数学、需要历史,而最不可缺少的营养却是被赏识、被看得起。赏识是人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须臾不可缺少。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学会赏识,击中了现行教育的根本弊端——抱怨!抱怨教育的特点是,为了孩子聪明,老说孩子笨;为了孩子快,老说孩子慢;为了孩子守纪,老说孩子顽皮〃〃〃〃〃〃总是揪住孩子的缺点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负面情绪成恶性循环,让 孩子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归于失败。赏识教育恰恰相反,希望孩子朝哪方面发展,就在哪方面抓住孩子的优点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至此,周弘对教育规律的把握达到了理论化、系统化、特色化的高度,实现了新的最重要的一次 飞跃。从此,赏识教育像长了翅膀,迅速传播开去,为中国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五次飞跃:赏识导致“和谐”教育探索是无止境的。周弘在研究推广赏识教育过程中,敏锐地发现了新的问题, 告诫大家要防止走入两个误区。

其一是方法上的误区,即把赏识简单地等同于表扬。周弘强调,要让“赏识”一词担当、传承合乎规律的教育理念的重任,必须要赋予它新的内涵。通过一滴海水,可以探知大海的水性;通过“赏 识”这一视角,可以探知教育的全部奥秘,关键在于去构建、去规定、去系统化。如果一定要用最简单的语言去描述赏识教育的“赏识”,那么,“赏识”不是表扬,而是“看得起”。

其二是目标上的误区,即把赏识的目标定位于狭隘的成功,诸如100分、第一名、上名牌大学等等。周弘认为,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成功,应该是全面的成功,成功的目标不能下得太低。真正的、全面的成功应该是人生的和谐、圆满、幸福。周弘强调,赏识教 育与成功有缘,如果这种成功容易使人沾染功利色彩的话,那么请记住:赏识教育与幸福有约!至此,周弘的教育理念进入了更高的境界,实现了新的飞跃。他把这种感悟通俗地概括为一个字——“通”。他说,通是沟通、是共鸣、是舒展、是和谐、是幸福、是快 乐;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孩子与自己的生命和谐,与周围人的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

和谐。

赏识导致成功,其本质是赏识导致和谐。没有和谐,说明没有真正的赏识;没有和谐,难以保证真 正的成功。成功了,不一定和谐,和谐了,不可能不成功。

感受周弘在教育上五次飞跃的心路历程,我们不难理解,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让孩子“追蝴蝶”的那么一种教育境界。她直指生命,强调生命成长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成长 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

给赏识教育下定义还为时过早,但我们可以给她做这样的描述:赏识教育是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赏识教育是找感觉、尝甜头的教育;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赏识教育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开发生命潜能,保护生命资源的教育;赏识教育是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捡回教育宝藏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成为孩子的朋友,两代人共同成长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日日赞叹生命、孩子天天快乐成长的教育;

……

[下页]

·从狼来了到追蝴蝶

·学会赏识,快乐成长

·中国教育的新希望

·关于赏识教育

·信任良知,启发良知

·反思应试教育

·家庭教育图书简介

·读经教育专题

第二篇:赏识教育的力量

一、妈妈,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欣赏我......

这个孩子叫丑丑,因小时候十分顽劣,弄得他的父亲处处难堪,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婚来逃避这个令他头疼的儿子。为了不让儿子在单身家庭里的成长受到伤害,他的妈妈每个月都用他爸爸寄来的钱买他需要的东西,并且说这是爸爸买给他的。因此丑丑长大后从未觉得爸爸离他很远。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座不了, 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的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走出教室,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从这以后,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家长会结束,都没听到他儿子的名字。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听了这话,她惊喜地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走在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相信他能考取重点大学。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就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听了这话,妈妈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二、每天进步一点点.....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河南郑州一所私立学校。

他是一个让很多老师都头疼的孩子。从小学高初中,他的成绩在班里都是倒数。初中毕业后,他连一所高中也没考上。家人于是很无奈的把他送到了当地一所私立学校。

交到私立沉渣瓣那一大把钞票都是从亲戚、邻居那里借来的。临走,家人找到校长,希望校长能够帮孩子一把。

校长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这个孩子酷爱长跑。于是第二天早上,校长就出现在那条跑道上。他见到了这个孩子,还叫出了他的名字。孩子很惊讶,从小到大,除了接受别人冷漠的目光,他还从来没有被哪个人--尤其是这个看起来还像教师模样的人关注过。他的心里起了一种很微妙的感动。

一个又一个星期过去了。一次跑步的时候,校长装作很不经意地说:“孩子,我想给你提个小小的建议,如果一个月后你做到了,我就满足你一个愿望!--从今天开始,你能不

能坚持坐在教室里?当然,只要不影响别人上课,你在教室里干什么都成。”

孩子很爽快的答应了。接下来的一星期里,孩子真的都坐在了教室里。不过,他基本上也没怎么听课。

第二个星期,校长说:“从今天开始,你可以找自己喜欢的学科听一听,顺便记一下笔记,好吗?”孩子就照着坐了。

到第四个星期的时候,校长说:“从今天开始,你试着去听听你不喜欢的课吧,其实有些东西也很有意思的。”

不知不觉中,孩子在一天天的变化着。唯一不变的是,是他们每天早上的长跑。

终于到了满足孩子愿望的时候了。孩子此时已经知道,每天陪自己跑步的是校长。而且,他们一起跑步的情景让班里的同学很是羡慕。孩子就说想和校长照张相。校长说,这好办!不过我希望与你的第二张合影是你考上了某重点大学的时候!

三年过去了,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这孩子竟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某重点大学体育系!其实,一个孩子,不管他基础如何,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会有一种超乎我们想象的结果。如果你是这个孩子的家长或者教师,你有耐心让孩这样做吗?这位校长做到了,相信你也能够,只要你愿意。

评:一个伟大的母亲,一个伟大的校长,两个让人感动的故事。一个孩子,可能会因为老师或家长的一句话或者一件事而改变他的一生,若遇到一个好教师和好家长也许是他一辈子的幸事,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关键在于耐心、方式和方法。

第三篇:赏识教育的魅力

赏识教育初探

所谓赏识教育就是在培养儿童、青少年的过程中,以表扬、鼓励和欣赏为主的教育。 职业中学学生生源的组成有其特殊性,一方面,他们学习成绩低,又在中考中失利,觉得升学无望,前途渺茫,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他们刚经历过紧张的毕业备考,在新的环境,缺乏了竞争意识,存在着得过且过,无所适存的心理,加之青春期的好奇好动,导致行为上出现消沉和不能自控。基于这一特点,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应以赏识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1. 赏识教育可以让青少年看到自我价值,树立自信心和远大理想。

人需要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建立起对自己的认识。在人的本性中,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尤其是青少年。他们的知识粗浅,意志脆弱,但又极力地像表现自我,想得到别人的承认。 他们的一些想法不可避免地带有幼稚性和不成熟性。如果此时老师和家长过分地去求全责备,不支持,不信任,甚至蔑视,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不是成才的料子。反过来,如果我们都以赏识的眼光和态度去对待他们,从积极的方面去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进步,则可使他们看到自我的价值,从而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

2. 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

意大利著名绘画大师达?芬奇,他的成功是从画蛋开始的。而他画的第一个鸡蛋虽然说什么也不像,但他拿给他的老师看时,他的老师不是一味地否认,而是像拿到了一件稀世之宝大加赞赏,称赞他画的不错,有画画的天赋,将来定会成大器,尔后又指出了画的不足,让他认真观察鸡蛋的特点,就这样,由于达·芬奇第一次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在他的内心深处埋下了成功的种子,由于他不断地努力,最终成为世界上的著名绘画大师。试想,如果老师看到了达?芬奇的第一幅画时,不是赞赏,而是横加指责,那么会有后来的绘画大师吗?其实很多的天才,都是被人们扼杀在摇篮里了。

3. 赏识教育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开拓型人才。

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教育的目标不再是知识型的,刻板式的人才,而是创新式的,开拓型的人才。如果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一味地要求学生循规蹈矩,教条式的接受知识,这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而要培养有创见的,有个性的有用之才,赏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同的解题方法应大加鼓励,大加赞赏;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反对意见,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养成积极思维,努力创新的优良品质,逐步成长为开拓型人才。

赏识学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任何一个学生,哪怕他是被认为最顽劣的学生,都有其闪光点,只是人们没有发现罢了,如果每位教师都能用,而且都善于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身上的每一处哪怕十分微不足道的闪光点,当他们身上有点滴进步时,他们听到的是表扬、鼓励的赞扬声,而不是满耳充斥的抱怨、责骂声,那么就会发自内心地感到“我能行”,他们的潜能就会如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赏识教育在校园内缕缕出现,但也有一些“奖过其实”,赞美泛滥的现象,这样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我们知道,赏识教育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但并不是无原则地赞美,赞美要讲原则,要有方法。总之,我们只要辨证地看待赏识教育,科学地运用赏识教育,用自己的爱心和信心去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那么,每一个学生定会走向成功!

第四篇:赏识教育的魅力

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是实施赏识教育的突破口

赏识教育不光是说几句赞美的话,而是要点亮学生内心的火花。所以,实施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多了解学生,随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此为突破口,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如我班有名的调皮大王张小飞经常惹是生非,老师同学都讨厌他。有一次班上进行摔跤比赛,张小飞获得了第一名。我抓住时机,肯定了他积极参加活动且敢于拼搏的精神,并委婉地提出他在学习上若有这股劲,那肯定了不起。从未受过表扬,一向自暴自弃的他第一次得到老师的赏识,从此以后,他作业能按时认真完成,成绩不断进步,并被推选为班级“督察队长”。他十分兴奋,在管理别人中法线并改正自身的缺点,期末考试各科成绩大幅度提高。实践证明,赏识是一种投入少、收效快的教育方法。

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是赏识教育成功的催化剂

许多家长只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教育观念陈旧,不会用赏识的目光凝视自己的孩子。我班有个叫冯凯的学生,由于成绩差,且迷恋于网吧,家长对他完全失去了信心。我知道情况后,就去家访,引导家长用赏识的目光发掘孩子的优点,学会表扬与鼓励孩子。此后,家长便对自己的孩子尝试赏识。家长教育方法的改变使孩子增强了自信,学习变得主动了,上课爱举手发言了,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老师、问同学,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语言的艺术性是赏识教育成功的驱动器

语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把利刃。用得得当,会事半功倍;用得不当,则适得其反。如,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往往会把激动、喜悦的心情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来。这时常听到这样的告诫话语:“这次考得好不等于以后考得好!”“虽然这次考得好,但离更高的目标还差得远呢!”这些话语造成了学生压抑的心理。若是这样说:“祝贺你这次取得了好成绩,按这样的发展趋势,你的目标一定能实现!”这样说不仅能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起到鼓励作用。所以,在教育中教师要多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如“很好!”“你能行!”“再试一次,一定会比刚才好!”“如在这方面注意点,就会做得更完美!”也许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持之以恒、永不言弃是赏识教育成功的保护神

部分教师对“困难生”的教育一开始是鼓励、帮助、热情很高,但付出一定劳动而得不到回报后,就开始失望、怀疑学生的能力,甚至对学生挖苦、讽刺,从而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降低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对学生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教育要有耐心,有作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把握尺度、因材施教是实施赏识教育的指路灯

赏识就是肯定、赞美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其实质是一种提醒、一种暗示、一种激励、一种评价,它能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豪感,产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从而发展自我、超越自我。但赏识要有正确客观的分析,让被赏识者和周围同学都感到某个同学确实值得赏识。同时赏识不能过度,否则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产生骄傲自大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赏识还要因人而异,如对胆小的学生要多用鼓励;对调皮的学生要多提新要求。

学生是一朵花,需要赏识的滋润才能茁壮成长;教师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培养出硕健之材。

第五篇:赏识教育的反思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育过程中同样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教育方法。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教会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优缺点,从而使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价值的肯定,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面对今后的道路。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的教育习惯则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在学校大的文化背景感染下,反思自己在赏识教育方面的收获与不足。

孩子气的我在和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十分愉快,面对孩子们所犯的一些错误,私底下耐心地和他们交流时也能够理解他们,毕竟自己也曾经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在班上,他是一个多动的孩子,上课没有几分钟是安静的,哪边有一点点小的动静,他保证第一个关注,甚至不怎么好笑的事他也会哈哈大笑起来。每次耐心的私下和他交流,他总是点点头说知道自己错了。可是到了上课时,他还是老管不住自己,有一次甚至钻到桌子底下,我当时非常气氛并毫无耐心地说他:你是不是多动症啊?其他同学笑了笑,而他低下头说:我爸也说我多动症。这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假思索的一句话也许伤害了他弱小的心灵。我没有多

说什么,让他坐下继续开始讲课。

课后,我和他[交谈,当然也采取了迂回战术,没有因为责备他当堂课的表现,而是说了一些他的优点,后来我问他什么是多动症,他说是一种病。看来我的那句话真的是刺到了他的心。于是我摸摸他的小脑袋跟他解释,纠正他的一些想法。他还天真的问我一句:老师,那我没病啊?看,多么单纯的孩子,差点因为我的没有耐心而伤害到他。

上周的读书节上,我发现他非常认真的表现着,坐得端端正正大声地背诵。后来我在班上表扬了他,那节课上虽然他还是动来动去,但每次和他进行眼神的交流或给他一个微笑时,他就会不好意思的坐端正些。

从这件事上我总结了耐心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假如当时我对他完全失去耐心,没有及时地认识到那句话对他的伤害,那么我之前和他之间的交流就会付诸东流,甚至对他造成心灵上的伤害,那样的后果是可怕的。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以后一定要做到上课下课用同样的耐心来对待学生,及时的进行自我反省,只有那样,赏识教育才能有始有终的进行下去,也才能借助智慧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

上一篇:关于四季景色的作文下一篇:关于写树的古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