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系统思维方法

2022-08-19

第一篇:领导者系统思维方法

中文名称:时代光华-成功领导的六种思维方法

资源类型:RMVB 发行时间:2005年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感谢原发布者: wind1214(verycd) 简介:

1.rar包括了1~3讲 2.rar包括了4~6讲 3.rar包括了7~9讲 4.rar包括了10~12讲

简介:

《成功领导的六种思维方法》

讲师简介:王琛 ☆香港光华管理学院、北京时代光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特聘高级培训师 ☆国内着名的思维方法研究者☆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学士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硕士 ☆曾任解放军302医院医师,瑞士雀巢公司医务代表主管,丹麦宝隆集团营养品部经理,美国博士伦中国公司销售总监

学习收益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能够:1.辨别自身的思维障碍;2.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3.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4.掌握"六顶帽子"思考法。*适用对象

乐于突破固有思维定势,掌握创新思维方法的企事业领导。*课程提纲

第一讲 思维障碍的原因与误区1.思维障碍的原因2.思维改变的误区3.如何突破思维定势第二讲 思维方法介绍1.垂直思考法2.水平思考法。

3.六顶帽子思考法---为水平思考法之一

4.思考方法行为要点5.六顶帽子思考法的好处 第三讲 白色帽子思考法(1)1.客观的事实与数字2.事实与诠释之间的不同 第四讲 白色帽子思考法(2)3.相信的事实与验证的事实4.事实本身与与事实相似的东西5.真理与事实之间的关系 第五讲 红色帽子思考法

1.情绪、感觉和非理性层面的思考 第六讲 黑色帽子思考法

1.否定、怀疑、悲观的思考2.合乎逻辑的批判3.找出逻辑上的错误 第七讲 黄色帽子思考法

1.正面、乐观、喜悦、积极的思考2.建设性和启发性的思考 第八讲 青色帽子思考法(1)1.创意、求新、求变思考法2.进步、前进、疯狂的主意 第九讲 青色帽子思考法(2)3.青色帽子思考法的一些技术 第十讲 蓝色帽子思考法(1)1.思考中的思考

2.安排思考的程序、方法

第十一讲 蓝色帽子思考法(2)3.蓝色帽子思考法行为要点和技术 第十二讲 总结及行动要点1.思考方法及行为要点2.六种思维习惯建立的好处3.游戏规则

课程对象:企业人事经理、培训经理;企业高层管理者;企业中层管理者

第二篇:新闻采写的思维方法

新闻作品是记者思维的产物,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品的优劣。新闻记者水平的高低,与其新闻采写能力有关,更与思维能力和方法有关,懒于或不善于思维的“低能儿”写不出高水平的作品。我很羡慕会思维、点子多的记者,别人写出来平平淡淡的事物,在他们的笔下却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是记者思维的基本方法,它贯穿于新闻采写的全过程,使记者能迅速发现新闻和准确地判断新闻价值,写出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鲜活新闻来。

对于新闻采写中的思维方法,这些年来我曾作过用心实践和研究,这里提出如下一些见解。

一、追踪思维方法追踪思维是新闻采写中常用的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朝着纵的方向想问题、做文章,刨根问底,步步深入,在思维过程中表现为正向线形。

《经济日报》运用追踪思维介绍共和国建设成就的报道,是我看到的最典型的范例:先是刊发新华社消息,我国钢产量突破6000万吨,煤产量突破10亿吨,粮食、化肥„„;接着是本报记者述评《6000万吨钢意味着什么?》、《10亿吨煤意味着什么?》、《粮食、化肥意味着什么?》;紧接着是比“意味着什么”更深刻且看得见、摸得着的吃、穿、用、注行的变迁,这5篇通讯之后又发了《在吃的变迁背后》等5篇同是通讯而内涵更深的报道,将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同国家重要建设和改革开放连在一起。这样的“追踪思维”自然是大手笔。

可见,记者新闻采写中离不开追踪思维。围绕宝鸡盲人青年白镭的事业、爱情、婚后生活所展开的追踪思维报道,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但我至今记忆犹新。白镭克服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困难,3年攻读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16门课程,成为陕西省惟一的一名盲人电大毕业生,这是首篇;白镭收到全国25个盛市的150多封来信,其中50多封是姑娘们的求爱信,最后同内蒙集宁市姑娘陈智萍千里结良姻,“追踪思维”扣人心弦;《漂亮姑娘为啥嫁盲人?》回答了人间自有真情在,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仍有美好、高尚的婚姻观;《瞧这幸福的一家子》跟踪报道了小两口婚后生子、相爱如初的甜蜜生活;《知音》将生活上的伴侣重点转向事业上的知音,以主要笔墨描写了白、陈情系残联工作,龙凤呈祥、携手共进的美好追求„„又如获得“陕西新闻奖”一等奖的《发生在建国路市场的欺行霸市事件》,从浙江饮食个体户金望安在宝鸡建国路市场摊位被砸、人被打伤住院开始,穷追不舍,先将为跟同行抢生意一连打砸了三个市场的欺行霸市者公开曝光;接着是《欺行霸市者的保护煞,原来是某些公安、工商人员在为其“保驾护航”;再接下来是《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对欺行霸市事件的根源深挖细究;紧接着播发了公安、工商部门打击、查处的消息;随后编发了公安、工商部门打击、查处的消息;随后编发了评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至此,这一追踪报道已经到了之八,后面还有戏。欺行霸市者以电台侵犯其名誉权为由,将我们推向法庭的被告席,从一审到二审,历时两年,以我们胜诉告终,这样就有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舆论监督》的论文发表。同时,新华社为此发了通稿,在全国引起关注,我们的论文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的硕士生教材。

二、逆向思维方法顾名思义,逆向思维就是相对顺向思维而言的思维方式,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反其道而行之”,求新、求异,“与众不同”,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在各类新闻媒体的报道中,逆向思维方法的运用随处可见,主要表现“你说东,他偏说

西”;通常都说“好酒不怕巷子深”,他偏来个“好酒也怕巷子深”;你说“知足者常乐”,我却来个“不知足者常乐”。还有诸如《好事不要磨》、《弄斧偏要到班门》等类似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文似观山不喜平”、“文以反常成趣”。新闻是变动着的事物的信息,事物的变化有质变和量变两种形式,相对于旧质和常量而言,新闻信息的新质和异量,都是对常规现象的一种超越,一种对平衡的打破,新闻的本质属性决定它具有反常特征,这就要求记者从思维定势的局限中捕捉出来,从平常事物中大量潜藏的反常现象中抓装活鱼”。市场上卖鱼者为多赚钱,从水中抓起鱼就过秤,而四川华蓥市一卖鱼翁却与此相反,专门在秤盘上钻了6个孔,待水空干了再称鱼,记者凭着一双“新闻眼”写了《6孔秤盘卖鱼翁》,获得了全国好新闻奖。1992年1月邓小平南巡时,有关部门明确规定“不宣传、不报道”,时任深圳特区报副总编的陈锡添有幸陪同小平视察。他认为这是一件令海内外关注的大事,上级越不让宣传,越说明它具有非同一般的报道价值。于是他给自己订了个规矩:无论多忙多累,每天晚上都要回忆整理小平谈话和视察情况,一丝不苟。在全程跟随小平同志的五天时间里,陈锡添做出了详尽的大事记。两个多月后,待到时机成熟时,他一连熬了几个通宵,终于写下了11000字的惊世名篇《东方风来满眼春》,经市委宣传部领导同意,于26日在《深圳特区报》套红发表。新华社和中央各大报很快转载,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当初陈锡添不对“不宣传、不报道”的规定逆向思维,做好充分的素材积累,就不会有举世关注的《东》文发表。陈锡添荣获第四届韬奋新闻奖,与这篇震动全球的代表作也不无关系。小平南巡讲话见报后,各地大建开发区,各种新闻媒体都在抢发这类热点新闻。时任《陕西日报·经济特刊》主任杜耀峰,结合陕西情况对这“建开发区热”进行了冷思考,发表了述评《何苦都挤一条道——陕西开发区建设热思考》,过了一段时间,在全国开始纠正开发热时,陕西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撤销了96个盲目搞的开发区。

在93年全国各地兴起的“集资热”中,杜耀峰又冷静思索,连续发了一系列反映集资热负效应的报道,这时适逢江泽民总书记到西安视察,看 金融秩序工作。“杜”文后来在盛全国获奖,1995年6月我和耀峰在北京参加“全国新闻奖获奖者研修班”期间,当时的中国记协主席吴冷西在大会上称赞杜耀峰“敢说真话、会说真话”的五点体会是“杜五点”、“博士论文”。耀峰作为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荣誉者、“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还应邀向新华社等中央新闻单位作经验介绍,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还对他作了专访。

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我也曾多次尝到过“逆向思维”方式带来的甜头。1997年在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各地企业一轰而起搞“一股就灵”,从媒体报道看效益好的企业差不多都是“实行股份制的结果”。股份制难道真的就这样奏效吗?我到宝鸡聚丰集团“解剖麻雀”,董事长、总经理和员工们都对我说,股份制对他们这个企业弊大于利;列出种种弊端。后来这个企业从实际出发,解散了董事会,退还了股金,由股份制改为私营企业,很快就增强了活力,成为宝鸡一家“明星”企业。据此,我写的通讯揭示了“企业改制不能跟风,什么体制适合企业发展,就实行什么体制,决不能搞‘一股就灵’”的主题,本台播出后,《宝鸡日报》、《陕西日报》等相继刊登。

三、发散思维方法发散思维的特征是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圈子,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扩散,通过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新的更多的答案,给人以标新立异的感觉。

我沾了“首届韬奋新闻奖”提名荣誉的光,有幸到北京参加进修班,结识了获过全国新闻大

奖的老师,特别是有幸成为主编之

一、编辑出版了他们的经验谈《知名记者谈新闻采写》,从中看到了不少“发散思维”的实例。“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经济日报》副总编詹国枢参加“两会”报道,头一天不写开幕式,在《大会堂里的掌声》里专记在政府工作报告的那些段落,大会堂里响起了什么程度的掌声。坐在那里,从头至尾,把掌声最热烈的地方一一刻画出来,这样的报道比起老生常谈式的宣传,特色当然很鲜明了。詹对摄影记者邓维不拍北京饭店为代表服务的镜头,却绕到饭店隔壁的幼儿园拍摄几个孩子翘首望窗外、等待早应下班的大人接,大加赞赏,说这“点子”更绝。“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广东电视台女记者周晓瑾一次采访途中避雨,误撞进了一道冰冷的大门,当她擦去眼镜上的水雾定眼看时,不可思议地发现自己竟置身于殡仪馆的停尸间,逃回家后怎么也摆不脱那个恐怖的印象。或许出于职业习惯,她突然想起那些死刑犯临刑前是怎样看待自己人生的,能给活着的人带来什么警示?捕捉新闻的冲动使周晓瑾兴奋不已,她鼓足勇气强迫自己又回到殡仪馆,拉开一个个“抽屉”查找线索,接着冲破“禁区”采访死刑犯,半年就接触了100多个死囚,有人问周晓瑾:“别人拍的片子都如诗如画,你的怎么„„”她意味深长地回答说:“社会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如果没有人去揭示、剖析、割除危害它的癌细胞,如诗如画的世界最终也不可能存在。”正是发散思维令这位女者把视野引向大千世界,把触角伸向大墙里的死囚,拍出了《大案剖析》、《毒祸》、《青少年犯罪警示录》等震撼人心的片子。王迈、强荧、范春歌等探险式记者,在对北极、珠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考察采访中,冒着生命危险,不断搜索大脑记忆库中有价值的信息,多方位发散思维,在艰难险阻中发现、报道新闻,使自己的意志和身体经受了各种考验,在各自的新闻生涯中留下了回味无穷的故事。

与上面的名记者们相比,自己是渺小的,但是既然吃的是记者这碗饭,在新闻采写中也少不了“发散思维”的种种亲历。其中,广播评论《大开发切忌贪小利》,就较有影响。这篇评论以宝鸡县巩家泉村耗资639万元买回已报废的“列车电站”为论据,阐明了大开发必须清除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的道理。后来,我们根据这一典型事例又写了《坚持发展观,宣传大开发》,在省记协召开的会议上进行了交流(详见《新闻知识》2000年第11期)。我用发散思维方法采写的作品,印象较深的还有《业余警察》、《开泉人》、《他从巴黎跑步到中国》、《风雨改革路》、《虽然,他只是一个小钳工》等。

记者的思维是同知识、阅历等相联系的,渊博的知识、广泛的积累是记者思维的基矗我们只有在新闻理论指导下,不断地更新、丰富知识,在实践中不懈地探索、追求,才能娴熟地掌握新闻采写的思维方法,写出无愧于我们时代的新闻佳作。

第三篇: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

1 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类认知的高级阶段,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间接和概括的能动反映。

2 思维的本质特征:间接性,概括性,内隐性。 3 思维的功能性特征: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

4 苏格拉底千诫他的学生: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生活。 5 阿奎那的认知理论。他被同时代人称为“天使博士”。他把人的认知分为三个等级,感觉的认知,理性的认知和信仰的认知。信仰的认知是人最高等级的认知,理性要服从信仰,科学当然要服从神学。 6 奥卡姆的简约经济原则。他被称为“不可战胜的博士。” 7 安瑟林的“我怀疑,所以我知道。”

8 根据思维的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将思维分为形象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

9 形象性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10 抽象思维是指人们运用概念,判断或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 11 根据思维封闭或开放的标准可以把思维分为收敛性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12 根据思维是否具有创新性可以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13 根据思维过程是否具有逻辑性可以将思维分为直觉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14 创新:是对既往的超越,是人类独创力,扩张力和智慧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15 创新的特征:智能性,社会性 团队性

16 创新的社会性包含着以三种含义:1 创新是社会需求的结果,社会需求推动着创新。2 创新产生开人类交往活动 3 创新具有竞争性。 17 按照创新的领域划分,可将创新分为科技创,社会创新和人文创新。 18 按照创新的主体划分,可将创新分为个体创新和团队创新。

19 创新思维:是种超越性智慧,它表现为思维的跳跃,它是在人的思考中实现超越,

这就是创新思维的含义。这个含义包含着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 创新思维寻求思维的跳跃 2 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动思维模式的选择。

20 创新思维看成是一种超越性的智慧,创新思维的本质就是在思维中不断地加入异质成分。

21 自身超越:1 超越思维的惯性 2 超越思维的惰性 22 境界超越 1 前提超越 2 逻辑超越 3 关系超越

23 创新思维与公共关系活动的关系:1 公共关系活动以创新思维理论为基础,是创新思维的具体应用。2 创新思维贯穿公共关系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种类型。3 创新思维涉及公共关系策划的各要素。

24 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品德特征:1 强烈的好奇心 2 标新立异的胆魄 3 坚强的意志力 4 勤奋而专注的工作 5独立和自信。

25 知识的分类按照知识的常规分类方式可以划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

26 自然语言可以简略地概括为有以下三种功能:情景表达功能,信息交际功能和行动指示功能

27 问题可以分类为界定明确的问题, 未界定明确的问题两大类。 28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休谟把命题分成为两大类:事实命题和价值命题 29 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一种每感,产生这种敏感的动因是人对周边世界的好奇心。

30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准备阶段,调查阶段 观念阶段 和评价阶段

31 创新思维方法:用超越性的智慧来组织协调思维对象要素的途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1 创新思维方法是思维主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的思路。2 创新思维方法总是表现为一般性思维方法的应用。3 创新思维方法是给思维方法增加异质成分

32 创新思维方法的基本特征:能动性 互补性 层次性 实践性

33 最为人们认可的思维方法分类,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分类,他认为: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34 创新思维的原理:1 超越性原理 2 整体性原理 3 简单性原理 4 微量效应原理 5对应原理

35 依据不同原理而生成的创新思维方法 1 要素整合法 2 删繁就简思维法 3 关联思维法 4 协同思维法 5 逆向思维法 6 极限思维法。 36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1 不矛盾律:同事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既存在又不存在,也不允许有以同样方式与自身对立的东西。2 排 2

中律:一个命题它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总是二者必居其一。3 同一律

37 思维必须与其自身一致,而我们所有的确信都必须保持一致。出自柏拉图《斐多篇》。

38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1 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出现“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2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者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39 任何一个复合命题都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部分是逻辑联结词,另一个部分是由联结词所联结的简单命题。

40 依据逻辑联结词所表达的逻辑关系的不同,逻辑联结词分为联结词,选言联结词,假言联结词和否定联结词。 41 依据一个复合命题带有什么样的联结词,复合命题又分为四类:联言命题 选言命题 假言命题 负命题

42 联言联结词和联言命题:一类是单个的:并且,和,与,又,且,一类是单个以上的:有仅„„,而且„„虽然„„但是„„ 既„„又„„ 既不„„又不 不仅„„而且„„还„„

43 1 选言联结词和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 或者„„,或者„„ 也许„„,也许„„ 可能„„,也不可能„„ 或许„„或许„„2 不相容选言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要就是„„要就是„„

44 假言联结词和假言命题 1 充分条件: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不一定假,那我们就说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如果„„,那么„„, 只要„„就„„ , 假使„„那么„„ ,要是„„,则 „„

假如一个图形是正方形,那它就一定是四边形。

2 必要条件:如果在一个假言命题中,没有前件,就一定没有后件,但是有后件,不一定有前件,那我们就说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换言之,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前件真,后件不一定真,则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 只有„„才能„„;仅当„„才„„;除非„„,不„„;不„„就不„„;没有„„就没有„„

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

44 充分必要条件:如果在一个假言命题中,没有前件,就一定没有后件,没有后件,也一定没有前件,那我们应当说前件是后件的充分必要条件。换言之,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则前件是后件的充分必要条件。

„„当且仅当„„ 如果„„那么,并且只有„„,才„„ 45 一个直言命题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主项 谓项 联项 量项 46 概念外延间的五种关系 全同关系 真包含开关系 真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全异关系

47 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1 在演绎推理中草药,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充分条件的关系,前提蕴涵着结论。而在归纳推理中,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必要条件的关系。2 有效演绎推理的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度都为最高的支持度,而不同的归纳推理的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度却是有弱有强的。

48 穆勒五法:契合法 差异法 共变法 契合差异并用法 剩余法

49 类比的作用

1 助发现的作用 2 类比的解释作用 3 作为模拟法的逻辑根据

50 假说及其作用

1 科学解释和非科学解释,对事实的解释可以区分为科学解释和非科学解释 2 假说是有待验证的科学解释。3 假说的作用。它是形成科学理论,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阶段。它是科学分类的依据。

51 假说评价标准;

1 该假说和已经建立的科学假说是相容的 2 假说的预见能力和解释能力 3 假说的简洁性

52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53 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比较

1 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类似于心理学中的发散必思维 2 演绎方法则有些近似于收敛性思维。3 使用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同样的已知条件推出的是一个假说,不是多个假说。4使用演绎方法,从前提到结论的思维过程虽然是封闭性的,但这种封闭性是指在推导过程中,我们用已知条件获得的结论,没有超越已知条件所断定的范围。

54 思维得以发散的基础。

1 人的大脑机制具有发散功能。2 我们面对着一个无限可能性的世界 3 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重点55 发散性思维有四个基本特点:1 思维的流畅性 2 思维的灵活性 3 思维的精细敏感性 4 思维的独创性

56 发散性思维方法分类型

1 过程发散和结果发散 2 理论发散和操作发散 3 个体发散和群体发散 4 理性发散和灵感发散 5 线性发散和立体发散 6 其他分类

57 问题解决的四个步骤:1 准备阶段 2 调查阶段 3 主意阶段 4 评价阶段

58 发散性思维方法学见方法 1 提问法 2 语词运算法 3 相关联想法 59 发散性思维可以看成由5个环节构成 1 自由发挥环节 2 思维形象化环节。 3 吸收异议环节 4 持续努力环节 5 适时停止环节

60 发散性思维的实施技术1 自由发挥 2 追求数量 3 思维形象化 4 暂缓评价 5 吸收异议 6 搭便车 7 持续努力8暂时搁置 9 适时停止

61 什么是直觉:是指思维主体不受某种固定的思维规则制约,直接地领悟客观事物本质及其关系的思维方法。

62 直觉的基本特征;超逻辑性 不确定性 经验性 快速性 累积性

63直觉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1 预见功能 2 选择功能 3 发现功能

64 灵感 ;在思维的过程中,新思路,新假设和新形象突然间产生出来,这种带有突发性的创新思维,常被称为灵感。

65 灵感的特征:突发性 突逝性 终端性 积累性

66 直觉和灵感的联系和区别

1 灵感和直觉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是类似的 2 灵感和直觉都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3 直觉和灵感都是超越逻辑的思维方法 区别 1 直觉是思维的直接活动,灵感是一种神秘的意识状态 2 直觉的出现表现为快速,灵感的出现则主要表现为突然和意外3 直觉往往出现在最初的猜想之中,灵感则往往是问题解决终端将要出现的征兆

67 灵感激发方式 1 外部激发 2 内部激发 3 情境激发

68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是头脑中已有表象经过结合和改造产生新表象的心理活动。通俗地描述想象,想象是超越现实的猜测性虚构。

69 想象的特征:1形象性2 超现实性 3自由灵活性 4想象的多元性 5现实转换的可能性

70 想象在创新中的作用 1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 2 想象是获得新概念,新理论,新发现的源泉3想象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心理条件

71 头脑风暴法基本原则

1 延迟评判2 自由联想 3 数量产生质量 4 搭便车

72 头脑风暴法的适用范围

1 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 2 头脑风暴法适于开放性问题 3 适于开放性问题 4 适用范围列表

73 戈登法:以抽象主题寻求卓越设想

74 635笔写法:以笔写代替发言提高主意品质

75 川喜田法:以卡片方式获得创意方案综合

76 1905年,心理学家比奈和其助手西蒙医生,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智力量表,这个量表称为比奈—西蒙量表。

77 1916年,美国教授特曼,以比奈量表再次加以修订,形成了“斯坦福——比奈量表”。这个量表首次使用了智商概念(IQ) 78 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

79 关于智商和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这样一个推断,告诉我们至少两个结论

1创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智商基础之上,一般而言,能够产生创新的人至少需要中等以上的智商,处于这个水准之下的人很难有创造力 2 到了中上以上的智商水准,其创新能力和智商之间就没有正相关,一个智力上等的人,他也许不具有创造力,而一个智力中等的人,他完全有可能比那些智商水准高的人更富于创造力。

80 而就智商和创造性之间的关系的理论而言,最有影响的还是智商和创造力的临界说影响最大。

81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品质,是人类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 82 有据可查的人类思维大约可以从苏美尔族开始 83 柏拉图最早把理性思维看作是认识的最高级别 84 墨子的“辩学”思想

85观念更新和思想解放是国家繁荣昌盛,个人成功成才的根本条件 86 心理学家最先把人的心理意识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研究。

87 创新的表现方式

1 新产品和新服务 2 老产品的新用途 3 新的研究方法 4 新观念和新理论 5 纯粹的思想结晶

第四篇: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

第四讲:阻碍创新思维的基本因素

第一节

阻碍创新思维的客观因素

创新需要一个鼓励创新的良好的社会环境。而我们生活在一种传统的僵化的社会环境中,头脑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守旧观念,这都严重压抑着创新。

1、守旧观念

守旧观念压抑着创新,而传统守旧观念来自于传统社会。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为主,手工操作为主,信息闭塞,缺乏交流,社会主体是一元的而非多元的,所以极少发生横向之间的竞争,人们习惯于按照老规矩办事。

在这种传统社会下,创新思维只属于极少数天才伟人的特权,而广大民众则不需要创新思维,只需要去理解和执行就可以了。并且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2、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体制扼杀创新。

传统教育注重书本知识,轻视甚至反对学生提出与之不同的观点或想法,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

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扼杀创新。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强调听话,在对孩子的培养教育中,带有强烈的家长意识,有的家长批评孩子时不听孩子申辩,不容许孩子顶嘴,大人说话不许孩子插嘴,这就压抑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和思维创新。

第二节

阻碍思维创新的主观因素

由于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对现有思维方式的超越,因此这就决定了阻碍思维创新的主要因素必然地来自于被超越者——思维方式本身。 阻碍思维创新的主要因素有四个,一是固定观念,二是思维定势,三是自我思维,四是思维障碍。

1、固定观念

观念是内化于人脑潜意识中的观点和认识。

人们在实际的思维过程中,反复地运用某种观点、某种认识去思考、评价问题,经过多次重复,久而久之,这些观点和认识被积淀到大脑深层意识之中而达到“无意识”、“下意识”状态,这就形成了固定观念。

由于观念是人的思维长期积淀的结果,所以它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固性和不易更改性。

2、、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就是一种思维模式,是存在于头脑当中的认知框架.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头脑中随时会遇到各种信息,各种事物和问题,而人们在筛选信息、分析问题、作出决策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沿着过去所熟悉的方向和路径进行思考,而不愿意另辟新路,这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势。

有一句经典的语言说:思维一旦进入死角,其智力就在常人之下。

(1)辨证看待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对于解决经验范围以内的一般性的、常规性的问题是有积极作用的。它可以使人们熟练地运用以往的经验,驾轻就熟,简洁、快速地处理问题,从而具有很高的效率。

思维定势的弊端在于,当我们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而需要一定创新的时候,它就会变成“思维枷锁”,阻碍新观念、新点子的构想,同时也阻止头脑对新知识的吸收。 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所说:“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2)思维定势主要表现

思维定势主要表现为:经验思维;从众思维;权威思维;书本思维等。

A、经验思维定势

如某些流传已久的观念、行为和处事经验等,构成了人的经验思维枷锁。

经验思维定势与一个人所继承的社会文化传统和个人的独特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它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大的惯性,而且很难改变。

思维定势(经验思维)的好处在于,我们用来处理日常事物和一般问题时,能够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使问题得到较快的解决。

但是,经验思维定势的弊端在于,当我们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而需要开拓创新时,它就会变成思维枷锁,阻碍新观念、新点子的构想,阻碍头脑对新知识的吸收。“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有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马戏团的人在训练大象时,一般都是从小开始训练,为了防止象的逃跑,最初用结实的绳子,甚至钢索,把它们拴在结实的柱子上,小象一次又一次的企图挣脱绳索对它的约束,然而一次又一次失败,经过无数的尝试后,便不再进行这种努力,马戏团的人用一根很细的绳子,就可以控制住象的自由。为什么呢?象已经适应了这种约束,不想再改变了。

把跳蚤放在广口瓶中,用透明的盖子盖上。这时跳蚤会跳起来,撞到盖子,而且是一次又一次地撞到盖子。当你注视它们跳起并撞盖子的时候,你会注意到一些有趣的事情。跳蚤会继续跳,但是不再跳到足以撞到盖子的高度。然后你拿掉盖子,虽然跳蚤继续再跳,但不会跳到广口瓶以外。为什么呢?跳蚤已经调节了自己跳的高度,不想再改变自己了。人的思维往往也是这样。

经验具有很大的狭隘性,束缚了思维的广度。

首先,经验具有时空狭隘性。其次,经验具有主体狭隘性。第三,个人的经验在内容上仅仅抓住了常见的东西,而忽略了少见的、偶然的东西。

B、从众思维定势

"从众"就是服从众人,顺从大伙儿,随大流。

从众思维定势与我们所倡导的“集体主义”道德有关,所谓“个人服从群体,局部服从全局,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

从众思维的好处在于它使人有一种归宿感和安全感,是一种比较保险的处世态度。但是,它使人习惯于以众人的是非为是非,这样久而久之,就必然使人缺乏独立性,妨碍创新思维。

从某种角度来说,从众行为是必要的。社会生活需要相互合作,如果没有一致的行为,社会组织将崩溃。况且,在特定的情况下,当你茫然不知所措时,仿效他人的行为和见解也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

然而,从众行为却牺牲了我们的个性,妨碍了我们产生新的创见,压抑了个人的独创精神。特别是当这种一致性要求达到相当的程度时必然对人的实践行为、情感态度乃至思想和价值观产生影响。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从众行为和附和态度不利于创造性思维,而独立思考的个性确有助于发展创造力。 从众思维定势形成的原因

(1)来自于群体的压力 。人类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就必然要求群体内的个体保持某种程度的一致性。然而实际情况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不可能完全一致,也不能长久一致。一旦群体发生了不一致,那怎么办呢?在维持群体不破裂的前提下,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整个群体服从某一权威,与权威保持一致;二是群体中的少数服从多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于是,思维领域中的“从众障碍”便逐渐形成了。

(2)来自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个社会的传统色彩越强烈,其中个人思维的从众枷锁也越稳固。

C、权威思维定势

是外界权威对思维的一种制约。

权威思维定势的形成:一是儿童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权威;二是来自于专业权威和思想权威、政治权威等。

权威思维定势在日常思维中有积极意义,它为我们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拿来就用,且行之有效。但是,权威思维定势显然束缚人的创新思维,特别在需要推陈出新的时候,人的思维往往难以突破旧的权威的束缚,总是被权威牵着鼻子走,使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D、书本思维定势

书本对人类所起的积极作用

书本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是千百年人类经验和体悟的结晶。 应该说,书本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有了书本,前一代人能够很方便地把自己的观念、知识和价值体系传递给下一代人。使得下一代人能够从一开始就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不必每件事情都从零开始。

假设一下,某一只野狼,掌握了它的前辈们对付猎人的所有手段,那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书本知识的缺陷

由于书本知识反映的是一般性的东西,表示的是理想化状态,与客观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处理问题时,如果忽视这种差距,不视实际情况,不加思考地盲目运用书本知识,一切从书本出发,以书本为纲,那么书本知识在为我们带来无穷好处的同时,也会招来一些麻烦。

其根本原因在于:书本知识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一段距离,二者并不完全吻合。如:成语“纸上谈兵” 。

E、如何突破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就象一副有色眼镜,戴上它,整个世界都与眼镜片的颜色相同;如果脱掉它,眼睛又无法看清外界事物。

通过科学的训练能够削弱惯常定势的强度,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另一条思路是,尽量多地增加头脑中的思维视角,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

3、自我思维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在日常思维活动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观念、站在自己的立场、用自己的目光去思考别人乃至整个世界,由此,产生了自我中心型的思维定势。

在这种思维定势的束缚下,个人的思考以自己为中心,一个团体的思考也习惯性地以本团体为中心,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则习惯以本国本民族为中心,而整个人类同样也跳不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小圈子。

4、思维障碍(或思维封闭)

就是说,你的思维你的境界只有这么大,没有打开,没有上层次。

如:“霍布森选择 ” 。

(1)思维障碍形成的原因

缺钱并不是问题,缺乏想法才是真正的问题。 【名言】

知识贫乏是思维障碍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叫没有批判性的学习。(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学习就应该有主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思维障碍的第三个原因就是迷信。迷信会让人耳目失聪,对周围事物不敏感。

第四个原因是知识贫乏没有批判性的学习。迷信。固执与偏见。

第五个原因是习惯性思维。思维最大的敌人就是习惯性思维。

(2)影响创新思维的心理障碍

自卑感。总认为自己智力低下、知识浅薄,不是搞创新的材料。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怕自己栽跟头、怕别人看笑话,因而缩手缩脚、不敢尝试创新。

疲倦感。创新的过程,会遇到许多挫折和困难。意志薄弱者,常常会不胜其烦,产生厌倦情绪,很快就因精疲力竭而半途而废。 胆怯感。有些人在创新活动中,常常前怕虎、后怕狼,顾虑重重、畏缩不前。他们既怕知识不够,又怕条件不备,还怕难度太大。只能因循守旧,不敢开拓进取。

懒惰散漫。创新是一项艰难的事业,消极、懒惰、散漫皆可能动摇人的创新决心和开拓意志,使他们的创造热情逐渐低落、创新进度逐渐减慢,并使工作杂乱无章、事业一无所成。

好高骛远。有的人在开展创新活动时,贪大求全,心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整天把希望寄托在灵感上,指望有惊人的创新奇迹产生,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去胡思乱想。

(6)思维定势也是影响创新思维的心理障碍。

5、思维的误区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天份,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

◆新点子会突如其来,不可能事先估计策划。

◆创造性思维一定是异想天开,标新立异才顶用。

◆创造性思维是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关我的事。

◆只有聪明人才有好主意。

◆创造都是大的举动。

6、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

(1)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庸思维、辨证思维、整体思维 。

中国人习惯从整体去把握事物,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承认变化,容纳矛盾观念,处理人际关系时追求和谐,处理问题时采取折衷方法。

北大教授费孝通讲过四句话,可以概括中国人做人方面的思维方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西方观念更倾向于绝对独立的思考。而中国人的思维核心是承认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变。

(2)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与缺点

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几千年特有的文化密不可分。

中国文化具两个根本缺点,一是崇圣性,二是狭私性。

崇圣性:“崇圣”就是崇拜圣人。总在子曰君言,谁怎么说过,哪本书有什么观点,历史是怎样的……,似乎只有拿着圣(别)人的观点,找着过去的东西,自己才有站得住的脚跟,才理直气壮,才可能找到真理。

“崇圣”思维经常穿着眩目的正统外衣,具有很大欺骗性(当然是对陷入窠臼者),其错误是认识方法出了偏差,症结是“脱离实际”,游离在过往知识的苦海,不能与时俱进。现实问题层出不穷,却视若无睹。

狭私性:狭私性是中国文化及由之造成中国人思维定势的另一个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一种对人类长远利益的追求,总是纠缠着维护人际间的等级道德关系,象“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师生”等主要关系上,就有“忠、孝、仁、义、尊”等单方面苛刻要求的道德观。进而赋予了很多“利诱”的内容。如为长生活命,道教则行修身养性炼丹;为晋升现世的等级,正统文化则有“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的引导。在民俗文化中,也有“狭私”的价值指向,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好死不如赖活着”等等。

“崇圣”与“狭私”是中国人非理性思维方式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统治者崇圣,为着稳固自己正统江山的狭私;一般人崇圣,也有意于拉大旗作虎皮,目的还是狭私。反之亦然,中国人为了狭隘的个人利益,又必须崇圣。

崇圣与狭私,都是深藏中国人头脑中的“既定路径”,习惯成自然,这一切都会是那么的见怪不怪,冥冥之中,是带给中国人无尽的愚昧和落后。 譬如“造假”……

第五篇:系统综合思维能力训练

一、 想出四个与增大面积有关的生物结构。——、——、———。

二、 写出五个带毛字的生物学名词。——、——、——、——、——。

三、 想出与平衡有关的三个生物学问题。——,——,——。

四、 写出与动物呼吸有关的五个生物结构。——、——、——、——、——。

五、 写出几个常用的与实验有关的的常用试剂。———、——、——、——。

1、 一只白猫生的孩子有黑的,也有白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_________,猫的体色、大小叫_________,体色中的黑色和白色叫_________。

2、 蚯蚓对种子萌发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蚯蚓对植物生长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仙人掌叶片变成刺,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过度干旱仙人掌也会死亡说明____________,仙人掌多也能保持水土说明______________。

4、 写出四个与平衡有关的生物短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 写出四个相反与相对的和生物学概念______和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和_____。

6、 写出六个与运动有关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今天一个中国人放了个屁,明天跑到奥巴马嘴里去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农田里打了某种农药,附近的池塘中发现了这种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8.(5分)(2013•娄底)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或器官)的血液流动情况示意图,B代表某结构或器官,A、C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

(1)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血管A的名称是_____,血管C中_____的含量明显高于血管A.

(2)若B为组织细胞,血管C比血管A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_____. (3)若A血管血液中氧的含量高,营养物质含量低,C血管血液中氧的含量低,营养物质含量高,则B能代表的最有可能的器官是_____ .

(4)若A可以是静脉血也可以是动脉血,C也是,则B是 ____. 9.(6分)(2013•株洲)如图所示X表示人体的某个器官或部位,据图回答问题.(1)如果血管a比血管b中的二氧化碳多,则X是_____.

(2)如果血管a比血管b尿素含量多,则X应该是_____. (3)如果血管a比血管b营养物质含量少,则X应该是_____. (4)如果血管a比血管b氧气含量相等,则X应该是_____.

上一篇:雷达信号分析与处理下一篇:劳动合同和雇佣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