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与方法论文

2022-05-12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创新思维与方法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矿产资源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我国从事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时间良久,对矿产资源也经历了发现到认知再到开发利用的过程,使得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开发生产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第一篇:创新思维与方法论文

环境艺术创新思维培养与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环境艺术是一种综合性学科,是介于科学和艺术边缘的学科。当前环境艺术教育在课程设计、实践教學体系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课时安排不够合理,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平衡;学生难以全面系统的认识设计过程;师资队伍建设不够科学;等等。本文结合目前国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分别从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特征,课程设置的特点以及实践教学与创新教学方法等问题着手分析当下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利与弊。试图探讨在符合艺术设计教育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更为注重技术层面与实践环节的具有创新性特色的环境艺术教育模式。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 建议

一.环境艺术设计是介于科学和艺术边缘的综合性学科,合格的毕业生应既具备艺术素养,又要有理性的思维与具体的科学技术知识。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以室内空间,界面,内含物等要素进行的室内设计方面的内容,还有室外空间,街道,广场,建筑,雕塑等要素进行的景观设计方面的内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涉及的内容如此庞大,以致与其相关的学科有:建筑学,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风景园林设计,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艺术学,美学,设计心理学,计算机图形学以及其他相关的艺术设计专业等。而现在诸如展示设计、舞台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大型通工具的内部空间设计等跨界设计领域也属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

二、艺术设计创新思维的类型

1.逆向思维和两面神思维。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与按照一定的逻辑向前推进思考的习惯性思维不同,逆向思维则是从相反的、对立的、颠倒的角度去深入思考问题。逆向思维是创新设计常用的思维方式。

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形态创新最能给人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刺激,从而激发观者的欣赏兴趣。因而,利用空间形态的反向设计能得到不同一般的效果。

两面神思维是指同时积极地构想出两个或更多并存的,概念、思想或印象。在表现违反逻辑或者违反自然法则情况下,具有创造力的人会有意识地从事物相反方面考虑,促进矛盾的对立面转化和对立面的联结。两面神思维也是环境艺术创新设计思维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

3.设计思维转化。

环境艺术设计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即需要有对设计问题的综合分析和空间组织形式的归纳演绎的逻辑思维,又要对造型,细部构造联想和想象的形象思维,单一的思维过程难以形成新颖的构思。

4.观察与理解。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强调多角度的、冲破固有思路的全新的观察与理解。由于设计对象本质的外部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设计者必须从多个角度来把握对象的各种属性及其相互联系,进而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具有新意的、系统的、完整的信息。从不同位置与角度来观察或思考问题,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视角审视分析同一问题中的关系,用不同解法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过程。这种全新的注意与观察可以激发丰富的设计灵感,引发多种解决方案。

5.搜索与记忆。

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图形和形象两个层面的特征,其作为一种视觉形象,是通过自身特定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的一个综合的、有概念语义的形体,所反映的是特定形象的整体特征。创新设计的灵感基于头脑中大量丰富的设计素材,思维产生膨胀和爆炸来自于对这些基本素材的大量思考,而图形搜索与形象记忆是积累素材的有效手段,是创新设计产生的认识论基础,是一个设计创造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

三、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应该是探讨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观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1.构建与专业相关的系统理论体系。

如今环境艺术教学的课程十分繁杂,而且没有一定的关联性,学生在学习一门课程时往往就丢弃了上一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老师经常是通过大师的著作或者是几本理论著作让学生去研究与总结,学生只是通读了内容却很少能够理解其中的要点与精髓,如何将众多理论著作总结梳理,串联成符合教学要求并能为学生所理解的教学体系,也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重中之重。

2.建立“实践教学模块”结构。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思维创意转化为实际的事物,也只有通过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现并改正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错误,从而解决问题,收获经验。当今国际环艺教学的成功范例都是采用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学习与实践的平台,成立设计小组,参与具体案例的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方法都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值得吸取并借鉴的经验,成为我们完善教育体系的有效手段。

3.注重学生综合知识培养,丰富学生的知识框架。

如今,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成为了一门集合了环境学,几何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学科的综合设计专业,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掌握与环艺相关的其它学科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在今后的设计中,以增加设计作品的内涵与深度。

4.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

环境艺术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较高的学历和教学水平。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较多的机会让他们提高自身的学历水平,通过参加各种研讨会和培训班以及不同的考察活动使得教师积累更多的设计经验。此外,还应该将教师分批的送到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和单位进行培训,让教师在技术领先的单位进行实习,与一些高技术的人才进行交流,从而使得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准得以提高,能够带动整个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学生学习的成果提高最重要的是有老师进行指导,只有提高教学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才能为学生的设计和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拓,同时锻炼教师的能力,还应该在教学中不定时的开展技术性较强的课程,让实践性较强的教师在学校开展讲座,将自己学习到的一些新型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方式传授给学生,为环境设计教育注入新的设计理念。

四、结语

总之,创造性思维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在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从根本上改变现在的教学模式,继续探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系统理论体系和新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沙.透视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73-274.

[2]李瑞君.艺术向度与技术向度的结合[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5-17.

[3]李朝阳.也论室内设计教育之“隐形的翅膀”[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17-218.

[4]杜大恺.清华美术.卷3:艺术教育的当代境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8.

作者:王伟

第二篇:探讨采矿方法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

摘要: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矿产资源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我国从事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时间良久,对矿产资源也经历了发现到认知再到开发利用的过程,使得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开发生产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因此研究采矿方法的创新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不仅能够推进矿产资源的节约和充分利用,也能够创新采矿工艺,使得我国采矿工业走向现代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本篇将主要讨论采矿方法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

关键词:采矿方法;创新思维;创新技法;

前言:传统的采矿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的供需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采矿方法的创新,提高采矿方法的质量和效率,使得开采出来的矿产资源的质量和数量都能够满足需要。另外,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于环节保护和资源节约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为了避免矿产资源在开采过程中的浪费以及采矿活动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必须要研究采矿方法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都能够赋予采矿方法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也能够赋予采矿事业科技色彩,使得采矿企业能够显著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采矿方法,聚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促进采矿方法发生革命性的改变。本篇将分析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对采矿方法的积极作用,采矿方法创新的基本要求,进而得出创新采矿思维和技法的措施。

一、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对采矿方法的积极作用

1.1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

首先,对采访思维和技术方法的创新也是在积极响应国家相关创新政策的号召,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重视强化采矿企业的资源管理意识以及重视采矿企业采矿方法的创新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矿产资源的浪费现象以及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开发率和利用率。其次,习主席多次强调“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在兼顾采矿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采矿现场环境的保护,对非法开矿和采矿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并且严格规范采矿方法。最后,采矿企业要根据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的实际情况研究创新型的采矿技术,使得我国采矿事业能够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

1.2打破传统采矿方法的阻碍

传统的采矿方法对现阶段市场需求、企业要求以及国家要求的实施都具有较多的阻碍,只有打破传统、落后的采矿技术才能够恢复采矿企业的活力。传统的采矿方法也会威胁到采矿现场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人力采矿方法也严重阻碍了采矿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传统的采矿方法对采矿现场的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和影响,比如水资源的污染、空气粉尘的增加以及土壤的破坏等,对周围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创新采矿的思维以及技术方法能够打破传统采矿方法所具备的阻碍。

1.3提高采矿的安全、发展以及便捷的认识程度

创新采矿方法的思维和技术能够加强采矿企业对采矿安全、可持续发展以及便捷程度的认识,使得现代化的采矿企业能够具备安全、便捷的采矿意识。针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得出采矿企业必须要延长各类矿山的使用寿命才能够有利于采矿方法的创新,因为采矿企业必须要提高采矿技术的水平,积极的引进专业的人才,为国家的采矿事业打造优秀的采矿队伍,进而使得我国矿产资源能够得到健康、稳定和有秩序地开采工作。另外,安全意识是采矿企业对采矿工作以及采矿工人的责任,避免在采矿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二、采矿方法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的基本要求

2.1时刻重视安全开采的原则

上述也讲到了对采矿方法的创新能够提高采矿队伍和采矿企业的安全意识,因此要想对采矿思维和技法进行创新也要以安全为主要原则。首先,采矿工人要遵循规范的采矿制度和流程,不仅是对自身安全健康的负责,也是对采矿工作的重视。其次,采矿企业要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工具和设备,加强采矿工作的安全系数。最后,采矿企业要对采矿现场周围的居民生活秩序负责,避免对居民政策生产生活的打扰。这样就能够以安全为前提进行采矿思维和技术方法的创新研究。

2.2降低采矿方法的难度系数

降低采矿方法的难度系数既能够提高采矿工作的效率,也能够降低采矿工作出现失误的概率,使得采矿工作的质量大大提高。另外,降低采矿方法的难度系数也有利于采矿人员对起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的研究,对简单的采矿流程进行深刻的创新研究。简单的采矿方法也提高了采矿方法的灵活性,使得整体采矿生产活动稳定进行。

三、采矿方法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的有效措施

3.1应用智能化、机械化采矿设备

首先对采矿方法思维和技术的创新工作就是应用智能化和机械化的采矿设备,赋予采矿工作更多的科技色彩,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采矿企业的人力成本。智能化和机械化的采矿设备也能够提高采矿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不同的矿产类别有不同的应用设备,有利于对原有采矿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创造出新的采矿方法和思维。

3.2培养和引入更多创新型采矿专业人才

采矿积极地培养的培养和引进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采矿专业人才,有利于采矿企业认识和总结原有采矿方法的不足,认识到实际的采矿条件和我国的矿产特征,总结传统采矿方法和实践采矿活动的规律和经验,进而科学、能动的创新出采矿方法。另外,采矿企业要重视对采矿人才的激励,激发出其对采矿方法创新的动力。

3.3加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察力度和支持力度

國家矿产资源管理的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采矿方法创新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必要的研究资金和交流机会,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化发展持续奋斗。国家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对采矿工作的监察力度,禁止出现破坏矿山的采矿行为。

结语:

综上所述,对采矿方法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创新是采矿工作不懈发展的动力,也是提高采矿方法安全性和稳定型关键因素。我们必须认识到安全原则、便捷原则对采矿方法创新的重要性,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应用智能化、机械化的开采设备,使得我国矿产开采的方法具备创新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志强.采矿工程中采矿方法的创新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21(12):76-77.

[2]许江涛.矿山地质采矿特征及创新方法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1(05):19-20.

作者:周永旋

第三篇:应用PBL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

摘要:由于地震勘探系列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内容抽象难以理解,致使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时间久易失去兴趣。所以以这一系列课程的问题为导向,引入PBL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持续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为目的,为地球物理领域培养适应国际化竞争的人才。

关键词:地震勘探;PBL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当前,以电子计算、信息网络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持续发展,新的科技知识和信息量迅猛增加。同时,网络的广泛普及促进了个体学习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代表,大学教育和网络信息技术密不可分。在这种新形式下,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中仍然使用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单向灌输课堂教学方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偏重知识的考核方式。这使得当前本科教育遇到了突出的矛盾:日益丰富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矛盾;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与创新能力提升的矛盾。针对以上在地震勘探系列课程的本科教学中遇到的两个突出矛盾,改变传统地震勘探教学中的以侧重知识传授的满堂灌教学方法模式,探索以《地震学与地震勘探》课程为核心,结合《勘探地震学》等系列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切实广泛开展以地震勘探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大学本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终生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

一、PBL教学方法核心理念

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是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这种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辅助进行启发引导,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方法最早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1969年,于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提出。以此类教学法出名的包括荷兰顶级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等世界著名院校。

二、PBL教学方法特征

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方法主要具备以下五个特征。

1.由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切入,这个问题被称为驱动问题(driving question)。

2.学生将待解决的问题带入真实情景进行研究,模拟研究人员在探究过程中应用专业知识的思维方式。

3.教师和学生协同合作,以学生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教师辅助引导,一同寻找解决方法。

4.教师授予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提升自身能力。

5.学生要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加以总结,可作为课程学习的成果公开分享。

三、PBL教学方法实施内容

针对日益丰富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矛盾和学生被动学习方式与创新能力提升的矛盾,在地震勘探系列课程的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地震勘探的能力、终生学习的习惯和创新思维。

1.讲授为主到独立学习与探究式学习。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广,教学手段也不断更新和多样化,简单枯燥的“填鸭式”讲课方式已很难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在掌握大学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们也希望可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以应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同时满足自己提升科学素养,得到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需求。改变以讲授占主体的单向灌输课堂教学方式,切实广泛开展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革。结合《地震学与地震勘探》《勘探地震学》系列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促进教师的科学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自主准备能反映地震勘探问题的、具有趣味性的、有肯定答案的案例(或问题)。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5—6个小组,每个小组5—6人不等,分小组集体开展问题的界定、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等过程。教师恰到好处地参与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問题,协助小组设定目标、选择要点、制订计划、把握课堂讨论时间,创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环境和条件。

2.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应紧跟时代发展,首先应深刻了解影响大学人才培养的几要素:如本国国情、各学校校情和学生学业就业等现实情况,在此基础上以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为目标定位,即培养具有全球化国际化竞争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寻求适合的本科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PBL的学习过程中,应培养学生把基本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地震勘探实际中的能力,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①通过检索和学习文献资料,通过深入思考,开展比较与归类过程,发展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终生学习的习惯;②通过界定问题和分析问题,开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过程,发展学生研究和创新能力;③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敢于尝试研发新方法和新技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抽象能力、概括能力这五种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3.考试、考核方法改革。针对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偏重知识的考核方式,深入研究适合的考试、考核方法,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形成从知识考试到考核能力的新评价方法。

随着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标准也需要发生相应改变,以满足复杂形势下的社会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及时更新观念,跟上时代步伐,了解全球大环境下的客观现实,从传统的仅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方面的考量逐步向考察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转移,尤其对学生的做人做事、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全局意识等方面着重考量,以解决学生评价标准与社会客观现实的匹配问题。在结合《地震学与地震勘探》《勘探地震学》系列课程的PBL学习过程中,应改变学期末一考定成绩的形式,针对学生对案例(或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以研究成果汇报等新形式,考核每个小组针对案例(或问题)的研究过程和成果。

综上所述,在地震勘探等系列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PBL教学方法,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提出相应的以独立学习与探究式学习为主要授课方法,以考核学生全面素质能力为考核方式,形成新的从考核理论知识程度到考察全面能力的评价机制。实践表明,PBL教学方法的引入不仅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延保.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2013,(7),19-22.

[2]陈宏军.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困境和改革趋势[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3),3-5.

[3]李英梅,秦从英.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17),196-197.

[4]冯晅,刘财,杜晓娟.兴趣引导法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勘探地震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0,(8),57-62.

[5]陈宏军,江若尘.WTO与中国工商管理教学改革[J].经济管理,2001,(11):79-80.

作者:冯晅 梁文婧 刘财 田有 刘洋

上一篇:形势与政策的论文下一篇:党支部书记政研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