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诗词考点看教学设计

2022-09-10

一、背景

追踪遵义市近几年的语文中考试题不难发现, 从2006年开始, 中考语文试题已悄然发生变化:分值从以前的120分制变成了高考的150分制, 2009年还新增了类似高考的选择题, 并新增了古诗词阅读鉴赏, ……高考之后, 中考如影随行!高考这根敏感的指挥棒已无情地鞭打着中考稚嫩的神经!这无疑给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增添了新的任务和难度。下面笔者就近四年来新增的古诗词阅读部分作简单的分析。

二、古诗词考点

试看2006年至2009年遵义市语文中考试题的古诗词阅读题:

2006年中考题: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19、你怎样理解“最喜小儿无赖”一句中的“无赖”?

20、词人在词中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007中考题: (《渔家傲》范仲淹)

19、你怎样理解“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

20、从“长烟落日”, 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

21、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08中考题: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21.找出体现情感基调的词语及与友人握别后各奔前程的诗句。

22.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 (3分)

2009中考题: (《如梦令》李清照)

22.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23.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从上面的试题考点来看, 围绕诗词的词意句意、写作手法及其作用和诗词的主旨或情感来考查, 即从诗词的内容 (写了什么) 、手法 (怎样写的) 、作用 (为什么这样写) 来考查学生的古诗词阅读鉴赏水平。虽是初步鉴赏, 但对于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却有明确的导向作用。这不能不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

三、现状

就古诗词阅读鉴赏来说, 不要说对学生, 就是对老师来说, 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一直以来, 广大的初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对于古诗词仍仅仅停留在背诵和默写的浅层表面, 真正深入地阅读鉴赏并不到位。仅从2009年遵义市语文中考统计情况来看, 古诗词阅读鉴赏得分率仅为36.81%, 这对初中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四、适应考点的古诗词教学设计

笔者受赤水市教研室之邀在2008年“送教下乡”活动中曾设计并执教了一堂古诗教学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示范课。其设计如下: (结合多媒体使用)

(一) 第一个教学板块——读诗:辨字释词通句意。

1、初读课文, 注意生字字音、字形, 重点提示。

2、结合书上注释, 明词意, 初知句意。可适当补充注释。

(二) 第二个教学板块——译诗或描述再现。

1、学生试译。可分人分组练习。教师可举例。

2、描述再现诗句。

学生若有难度, 教师点拨技巧, 可举例, 让生区别出译诗与描述再现的区别。

描述再现之法: (1) 展开想象; (2)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扩写; (3) 融入个人感受, 加适当评点。

例句——译诗——描述再现

(三) 第三个教学板块——悟情感, 明主旨。 (重点) (一“喜”解全诗)

1、抓诗眼, 定基调——喜。

(1) 学生读诗, 讨论:全诗最能体现诗人情感, 奠定全诗感情基调的是哪一个字 (词) ?

(2) 重点:具体分析“喜”。教师出示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2、读背景, 明心境。

(四) 第四个教学板块——诗句简析, 举例指导

1、例句: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下洛阳。

2、学生试析。

3、方法指导:结合例句讲解。

(1) 译诗; (2) 简说写作特点或用词之妙; (2) 明所抒之情。例句: (略) ;赏析: (略) ,

方法:

(1) 译诗解内容:略。 (2) 简说写作特点或用词之妙; (3) 明所抒之情。

(五) 第五个教学板块——小结古诗词阅读解题四要诀: (学生记录)

1、释词、译诗 (或描述再现) 。

2、领悟情感 (或主旨) 。

3、名句赏析或简析用词之妙。

4、简析诗歌写作特点 (写作手法) 。

(六) 第六个教学板块——实战演练: (近三年遵义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原题)

练习例题: (幻灯:略。)

五、小结

从以上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中, 我们可得到这样的启示:古诗词的教学设计要针对考点“授生以渔”, 使学生能有效地掌握中考古诗词阅读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设计来看, 第一步是要指导学生明确古诗内容的, 即课文“写了什么”, 这是思维认识和理解诗词的基础和起点。第二步要结合诗人背景来体味诗歌情感和主旨, 这应该是抓住了古诗词阅读迈向深层次的关键一步,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悟, 也符合诗歌抒情表志的特点。有的诗词能抓诗眼, 这对理解诗歌起到化繁为简之功效。教学实践中切莫错失了这个“纲领”。第三步应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诗句的赏析, 导之以法, 使学生有规可循, 有路可套。这个板块要解决的是文章的“怎样写” (写作手法) 和“为什么这样写” (分析其作用, 结合主旨来解答) 的问题。第五个板块小结再次强调诗词阅读鉴赏之法, 第六个板块结合中考真题实战演练来加深学生印象, 学以致用。把理论上升为技能。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能长期坚持下去, 导之以法, 使学生有规可循, 那么, 经过两三年有的放矢的有针对性的训练, 相信学生的古诗词阅读鉴赏能力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摘要:遵义市中考语文试题新增了古诗词阅读鉴赏, 这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其教学设计要针对考点“授生以渔”, 使之有效掌握古诗词阅读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关键词:古诗词考点,教学设计,阅读鉴赏

上一篇:从档案与相关行业的联系看档案信息的合作开发下一篇:试论平面设计中的简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