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环境下版权授权模式比较研究与完善分析

2022-09-12

广义的“数字出版”可以近似地理解为“数字化出版”, 既包括传统出版业数字化的全过程和结果, 也包括新兴的数字媒体。①而狭义的数字出版是指文字作品的数字化出版, 包括书刊的数据库出版、在线出版和通过阅读终端的电子书出版②。本文所讨论的是在狭义理解上的数字出版环境, 围绕文字作品数字出版版权授权的破解之道开展。

一、现状:数字版权授权乱象重重、各方利益面临挑战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平提出, 我国数字图书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瓶颈不是在技术方面, 而恰恰是在这种版权交易带来的版权问题上。③网络上的文字作品成百上千, 海量作者分散世界各地, 甚至不少作者已经过世, 且目前上数字环境下诞生的很多产品 (维基百科等) 都是由身份不确定性的匿名作者合力完成, 直接从版权者处获得版权不仅耗时久而且经济成本高昂。不过, 我国的数字出版商一般会采取间接授权的方式④, 即从出版社、期刊社或者版权代理中介取得数字版权的方式。据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的不完全统计, 我国做数字图书的出版社拥有数字版权的比例非常低, 仅为20%左右, 一些出版社甚至只有10%。⑤但是这种授权方式也存在不少隐患, 因为, 出版社、期刊社等从版权人那里获得的授权可能本身就存在瑕疵, 合同条款不够完善⑥, 甚至有些是无效合同。一方面, 著作权人的财产利益受到非法侵占, 另一方面, 数字出版商在近年的侵权案件中屡屡败诉, 面临赔偿, 数字出版应该给双方带来共赢而不是互相亏损。如果数字出版发展能好好的解决版权授权问题, 对各方都是有利而无害的。

二、讨论:多种版权授权模式并存、理想方案仍在路上

围绕着“利益”和“市场”发展起来的数字出版行业目前存在着以下几种授权模式, 它们各有千秋, 均有损益, 却难以完全破解数字出版版权授权的瓶颈。

(一) 直接授权模式

直接授权模式是指数字出版商从版权人直接取得授权。该种模式无疑避免了授权瑕疵带来的风险, 但是随之产生的高成本与低效率也让人望而却步。目前, 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超星数字图书馆, 因此也有人称为“超星版权模式”。超星公司用向作者赠送免费使用超星公司其他资源十年期读书卡这一优惠换取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截至2007年, 超星已经获得30万位作者的网络传播权授权⑦。但是, 超星模式花费巨大, 且对准高校教师群体, 作品具有特殊性, 无法推广适用, 再次, 超星的模式不是从作品找作者, 而是从作者找作品⑧,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书籍的版权问题。

(二) 代理授权模式

代理授权模式, 即版权人将权利委托给代理人, 代理人代为行使权利。在我国, 代理授权模式又可分为两种:出版商代理和专业的版权代理公司代理。正如本文之前所述, 由于我国的版权运作混乱, 一些作者不愿意将所有的版权交由一个出版社或者运营商使用, 往往是分别授权不同机构。由此产生了很多授权不清、许可事项不明等瑕疵协议, 给日后的授权和使用带来难以忽视的风险。放眼世界, 英国有600多家版权代理机构, 美国有800多家版权代理机构, 版权代理机构未尝不失为一种解决版权授权的有效方法, 但是并不适用于当下中国不成熟、不完善的版权市场, 我国大多数图书代理机构处于亏损境地, 有的甚至已名存实亡。⑨

(三) 授权要约模式

作者钟洪奇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全世界第一本刊登授权要约的图书, 该书在其扉页中作了明确的数字版权使用声明, 包含授权范围、授权费用、支付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以要约的形式授权使用者在一定的范围内利用作品并支付相应费用。授权要约既满足双方通过协议方式自愿形成授权关系的要求, 符合契约自由, 又能免除一对一商谈的高额交易成本, 提高了版权授权效率, 实现了质的飞跃。⑩同时, 授权要约是完全公开的, 任何人都可以据此获得授权。○11但是要约授权模式将本身十分复杂的版权授权合同压缩简化, 容易出现漏洞与问题, 为日后争端埋下隐患。

(四) 版权集体管理组织

版权集体管理制度最初产生于1777年的法国○12, 国外版权集体管理机构各具特色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德国的CMMV、法国的SESAM等○13。我国类似的机构只有一家———“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 在文字作品方面, 中国文字作品版权协会目前的运作并不成熟。○14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是著作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能借鉴北欧“延伸集体管理”经验, 我们将有效维护著作权人的财产权利, 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15

(五) 默示许可与开放式模式

默示许可是指如果作者将自己的作品上载、传播, 应当被认为其对网络上的某些使用行为是默示同意的。○16开放式许可是指一批“奉献型”的作者, 将自己的作品无偿上网, 并允许随便复制、传播, 其中以维基百科和CC许可证最为典型。这两者的共同点是新的作品权利人自动放弃著作权经济利益, 且使用其版权作品的行为都必须出于非商业性目的○17。

除此之外, 目前国内外还有诸如版权赔偿金制度、服务运营商代收模式、等模式, 但是它们或不适合中国现状或使用范围有限, 在此不再赘述。

三、建议:完善授权要约、推进集体管理发展

由上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 直接授权意味着高成本与低效率, 尽管“超星模式”以权易权并且针对高校教师等特殊群体取得了可观的作品授权, 但是由作者来找作品的方式不能充分满足市场需要, 超星公司的高成本投入模式也不能持久。鉴于我国版权交易市场的混乱状况以及不稳定性, 少有作者愿意将版权交由出版社或者版权代理机构这种盈利性质的公司打理, 民间代理的模式现阶段仍举步维艰。默示许可与开放式许可的前提都是作者主动放弃全部或者部分的财产权利, 虽然该种模式有利于作品的传播与利用, 但是对于非自愿的作品, 海量作者的授权问题不能解决。

笔者认为, 最理想的解决方式是以版权集体组织管理作为核心, 发展完善授权要约模式。使用人基于契约自由原则利用作品, 使著作权人的授权成本得以最小化, 而著作权使用者也免去了一一洽谈的高额交易成本, 获得双赢。尽管受到许多批评与质疑, 但是授权要约发展本身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是海量信息的数字复制问题的解决之道。重点在于, 如何有效管理授权要约避免其弊端过于显现, 这就要求集体管理组织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

几乎所有的版权授权模式都离不开集体管理组织的参与。版权集体管理将是解决数字环境下版权授权的最为核心的制度, 起到连接作者与使用者的桥梁作用。西方的版权管理制度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8, 基本为民间组织, 就现阶段而言, 我国的集体版权管理组织基于垄断和非营利性的要求被定位为官方或半官方机构, 今后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可以仿照音著协的一些管理模式, 不要限制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与著作权人之间的关系, 最终成为整个数字版权的核心。

简言之, 相较于其他模式, 授权要约前提下的集体管理符合我国国情, 是当下版权授权的较好模式。版权人与使用人之间通过授权要约形式快速订立授权契约, 节约双方成本, 提高授权效率, 与此同时, 通过完善集体管理来制约授权要约的滥用, 规范数字出版交易。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应该全方位担负起维护作者权利, 净化版权市场的职责。

摘要:近年来, 数字出版尤其是数字图书产业发展迅猛, 欣欣向荣, 但是版权授权问题却成为悬在数字出版行业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制约行业发展。目前, 我国版权授权存在着直接授权、间接授权、要约授权、版权集体管理组织授权、开放式许可等诸多方式, 各有利弊。本文通过比较各模式的不足与优势, 联系实际, 分析认为“授权声明”是解决数字图书发展瓶颈的一种有利模式, 但是将集体管理作为核心以提高授权效率和降低授权成本, 才是数字版权理想授权方案。

关键词:数字版权,版权授权,要约授权版权集体管理

注释

11 郝振省.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R].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8.

22 王志刚.欧美数字出版商版权获取的主要形式[J].编辑之友, 2014 (7) .

33 王秀丽, 于秀丽.授权要约:数字贸易版权的新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 2008 (9) .

44 李孝霖.数字出版产业版权困境解析[J].电子知识产权, 2010 (1) .

55 张洪波.求解数字版权的授权之道[J].出版参考, 2011 (3) .

66 马真.数字出版版权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 2014 (17) .

77 摘自搜狐IT http://it.sohu.com/20070620/n250674760.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05-1-7.

88 王萃.图书数字化传播版权授权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99 梁卫华.法定许可制度解决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的思考[J].情报杂志, 2003 (2) .

1010 王秀丽, 于秀丽.授权要约:数字贸易版权的新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 2008 (9) .

1111沈仁干主编.数字技术与著作权——观念、规范与实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1212许超.关于修改现行著作权法的初步想法[J].著作权, 1995 (3) .

1313管文革, 秦珂.授权许可与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J].情报杂志, 2002 (2) .

1414郭慧琴.版权授权机制研究—从传统环境到数字环境[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1515张洪波.求解数字版权的授权之道[J].出版参考, 2011 (3) .

1616张平, 张韬略.数字环境下版权授权方式研究[J].网络法学评论, 2005 (7) .

1717刘志刚.博客作品适用版权授权方式的可行性分析[J].知识产权, 2006 (7) .

1818周淑云.从法学家与数字图书馆版权之诉看我国数字图书产业的版权授权[J].情报资料工作, 2006 (2) .

上一篇:高校计算机机房主流网络攻击与防范技术研究下一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