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教学改革

2023-03-24

第一篇:新高考背景下教学改革

新高考背景下化学教学的对策与思考

孔令周(浙江省瑞安市第十中学 温州 325200)

【摘 要】在新高考方案实施的背景下,化学教学的外部与内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化学教学走向何方”,成为一大重要的命题。只有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当今教学。本文就此背景下化学教学的具体对策作了研究并对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字】 新高考 化学教学 对策与思考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从2014级高一学生开始,浙江省已经成为新高考方案的试点省份。新高考采取高考与高中学考相结合的办法,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有效分散和缓解学生的考试压力。坚持自主选择,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坚持统筹兼顾,促进高中改进教学和高校科学选拔学生。坚持科学规范,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在这个改革形势的背景下,研究化学学科的变化特点以及应对方法,对提高化学教学效

率尤显重要。 1 变化特点

与此相适应的是,化学学科出现了以下几点变化:

1.1考试的形式。化学学科不再以高考理科综合组成部分的形式出现,而是作为学考选考中“7选3”科目之一,选考的学生在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 一年安排两次,分别在4月和10月与高中学考同期进行,考试时间在高中学考基础上加长30分钟,为90分钟;成绩按等级赋分,以当次高中学考合格成绩为赋分前提,高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计入个人高考总分。

1.2教材的改革。苏教版化学教材在内容要求上也相应地由过去7个模块减为5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为3个,分别为《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为2个,分别为《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学考考查的内容仅限于必修模块中的“基本要求”部分与一个基本操作的综合实验,满分70分,选考学生加试题部分包括必修模块的“发展要求”部分与选修模块,并适当考虑其它化学学科类选修课程的内容,满分30分。

1.3学生的选择。根据改革精神,学生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从选择的结果来看,自然划分为学考生(即非选考生)与选考生两类,由于是“7选3”,相信其中学考生会占大多数。这两部分学生在教学要求与教学进度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学上必须统筹安排,区别对待。

2 教学对策

在这次力度空前的新课改中,没有先前的经验可以借鉴,很多学校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联系教学实践,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展开:

2.1以学习目标为领,安排教学 2.1.1学生学习目标定位

按照新课改要求,不同类别的学生,其教学要求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不同学校在安排教学时,及早根据学生的选择对学生进行分流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教学才不会被动,对学生的发展也有好处。但这里有一个矛盾,凭高一学生的年龄与阅历要做出关系人生发展方向的重大选择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需要教师与家长的配合引导。在引导时,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方法:①开出学生生涯规划类的选修课程,帮助学生选择②利用导师制或通过讲座形式,教师有意识引导、与学生个别交流等多种形式③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宣传与培训,请家长协助学生等。这些必要的工作之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其自身实际发展情况,才能做出学习目标的准确定位,自然分流为学考生与选考生两类。在还没有最后正式选定之前,在一些重大的考试之后,如在高一上学期期中或期末考后,由班主任主导分别对学生选考学科进行多次摸底调查,并对其成绩进行分析,帮助其最终确立学习目标。在这之前,教师的授课应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所有行政班的学生采取学考要求或选考要求统一安排教学。

2.1.2学考时间安排

不同的学校,按照自己的办学水平与学生实际,由教务处牵头,在学校层面安排好自己不同学科的学考与选考时间。由于每门学科学生的考试都只有2次机会,所以学校在做出统一安排时一定要慎重。如化学学考时间可以定在高二上与高二下,选考时间定在高三上与高三下等。

2.1.3教学时间安排

在学生学习目标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进度,如下面为一个重点中学的教学时间安排:

①第一阶段:《化学1》《化学2》全部内容(包括“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化学反应原理》中专题3“基本要求”,到高一下学期5月完成教学内容。

②第二阶段:

学考生:高一下学期6月,高二上学期10月前,针对学考要求(基本要求)内容分专题复习、模拟练习。

选考生:高一下学期6月-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发展要求”部分、《有机化学基础》;高二下学期,《实验化学》(删除专题5),第一轮复习。 ③第三阶段:高三上学期10月前。 专题复习,模拟练习,限时训练。

④第四阶段:高三上学期11月至高三下学期4月前。 查漏补缺,专题训练,模拟限时训练。

总之,教学时间的安排,要结合本校实际,“鞋好鞋坏,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2.2以指导意见为纲,开展教学 2.2.1关于学习难度与教学进度

新高考方案实施后,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对化学学科教学就是最好的纲领性文件。它就像大海航行中的指南针,帮助航海者不会偏离航线。所以,严格依据指导意见开展教学,注意区分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合理控制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难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大力促进学生有选择、有个性地发展,尤显重要。在教学时,注意针对学生实际水平,控制难度,不搞一步到位,真正做到螺旋上升,如针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点,从概念到规律到配平,在不同的章节中予以落实。在教学进度控制方面还可以灵活多变,可以遵循从易到难、从“基本要求”到“发展要求”的原则,如在《化学1》的教学中,可以打破教材的固有结构,把“发展要求”的“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两个单元挪到最后去上。另外,还要注意不同模块内容的适当整合,如《化学2》的专题2部分与《化学反应原理》相关内容适当对接等。

2.2.2关于培优补差 对待智优生: ①适当整合必修课程与限定选修课程,满足智优生的需求,注意不同班型学生的授课要求区别。

②增设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进行提优,利用竞赛辅导、培优辅导等多种形式实施。 对待化学学困生: 高一齐步走; 高二分步走;高三扶着走。 2.2.3教学方式应用

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方式,积极应对高

一、高二课时紧,起步教学宁慢勿快,宁少勿多,积极落实省教学指导意见。宜浅不宜深,宜细不宜粗,深化概念,规范教学,尽量做到稳打稳扎、夯实基础。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借助导学案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有效教学。利用教研组与备课组的集体力量,互相听课、磨课、研课,取长补短,利用新老教师结对,“传、帮、带”,聚焦课堂效益,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2.3以校本作业为手,巩固教学

作业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适当的作业、必要的练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但由于目前市场上的很多辅导资料鱼龙混杂,没有与时俱进与及时更新,与新高考要求存在严重脱节,教师简单的使用极容易导致作业混乱低效,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事倍而功半,所以迫切需要对课外辅导资料进行整合。校本作业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3.1要发挥集体的力量

校本作业的编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就化学学科而言,就牵涉到5个模块的内容,对于一个一线教师而言,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靠单打独斗,显然是力不从心的。所以,必须要加强合作,发挥全组教师的力量,另外在学校的层面上也要加强这方面工作的统一部署,进行任务的分工。如可以通过申报课题的形式,展开这方面的研究,整合各方面的力量,积极组织教师自编校本作业等。

2.3.2要紧扣指导意见

校本作业的编写,不能擅自随意乱编,一定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对象,有得放矢,注意优化作业自主分层选择的研究,以《学考标准》、《化学学科指导意见》等为主要依据,从学考、选考两个层次的要求展开编写,难度要与其相适应,要便于学生进行自主选择,使作业更有针对性。

2.3.3要“拿来”也要“创新”

校本作业编写中,在内容的取用方面可以适当履行“拿来主义”,可以在课本例题、教辅资料、网上下载资料等中适当选择,但并不是“全搬全用”,而是一定要注意改编与“创新”,要确保学生“做一题,会一类”,真正提高校本作业的实效性。

3 几点思考

3.1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

当前的教学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但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没有与时俱进,还停留在过去的经验与习惯之中,这是很可怕的,这样的结果,只能成为改革的绊脚石,被时代所抛弃。例如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没有很好依照省教学指导意见落实目标,而是按照过去的一套,导致课时的不足,从而造成教学的浪费;或者命题的试卷严重超纲,或者没有按照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造成误导等等,不一而足。

3.2“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思想

新课改明确提出“坚持自主选择,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要“有效分散和缓解学生的考试压力”,也就是说在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学生学业减负问题。这批学生从高一一开始,有条件的学校所有的学科都开出来了,包括生物、通用技术等学科都历史性地进入了高一,他们的学习负担已是不堪重负,再加上“选考”就是“高考”,相当于年年都是“高三”,在这样的背景下,你如果还对学生搞“一刀切”,那简直是天理难容,与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驰了。最后学生在“崩溃”时,只能抛弃你这个学科。所以化学教师要保住自己的“饭碗”,必须要转变服务意识。

3.3从实际出发

不同层次的学校、班级,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所以在拟定学考与选考时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难度的设置等方面都要有自己的安排,一切都要遵循从实际出发,切勿好高骛远。要充分利用本校资源,注意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灵活配置,注意教学方式的多元化,真正落实各项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化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 [3]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

第二篇:新高考背景下的学校管理

新高考背景下的学校管理 ——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彭州市蒙阳中学陈祖均

12月4号至8号在成都市普二处石处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53人在短短的的4天时间内聆听了杜淑贤、芮仁杰等七位专家校长的精彩讲座,参观学习了以向明中学为代表的四所高中,在学习中一次次的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改变了我对新高考的一些不足的认识,让我对新高考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引起了我对教育改革的思考,对如何对应将要来到的2018新高考有了一些想法。

在本轮改革中,我校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认识推进普通高中教学和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切实改变应试教育做法,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放在首位,积极推进选择性教育,积极探索适应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综合育人模式下改革创新的路径,为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实施高考改革在师资、教学设施设备和信息平台等方面做好准备,为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和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奠定基础。

一、指导思想。

1.整体谋划,分步实施。根据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实施方案,遵循教育规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安排教学管理工作,制定完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方法步骤和主要措施。2.研究先行,分类指导。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建立专业团队,开展专项研究。3.统筹兼顾,合力推进。切实加大资源建设与保障力度。4.立足实际,创新实践。把学校教学管理改革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与教育信息化相结合,通过扩大学生选择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二、主要措施

1、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家长会,校讯通等方式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及学生都了解掌握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新变化,主动适应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加强培训指导。通过外派行政和老师外出学习、请新课改走在前面的学校专家教师到我校举办讲座,让我校的教师提前了解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我校教师的教育理念。

3、建立健全学校课程体系。要切实增强课程意识,全面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实施力,着力健全学校课程体系。要基于立德树人育人宗旨、普通高中的基本任务,基于学校价值追求、文化传统和办学实际,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个性特长发展和选择考试科目需求,加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统一规划和设计,进一步完善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结构完整、层次清晰、递进有序的校本课程方案,满足学生不同兴趣、不同水平、不同选考要求的学习需求。分类分层开发选修课程,构建必修与选修有机结合的学科课程体系,充分满足不同特质学生的学习需求。

4、均衡有序安排课程教学。科学制定课程实施方案,统筹安排高中三年的课程,注意教学时间安排的课程之间、年级之间的均衡性和学科学习的连贯性、可持续性。一方面,要按规定开足开齐课程,严格控制每周课堂教学时间;另一方面,做好必修课程分层教学的安排,防止出现为应对学考或选考挤压选修课程课时,从而造成学生高

一、高二课程多、课时紧、负担重,高三年级只应对统一高考科目的现象。

5、充分保障学生选课权利。建立选课制度,编排选课指南,指导学生根据学习兴趣特长、学科学业基础、专业发展趋向、大学招生要求自主选科目。实施分层选课走班要根据学校师资、教室等教学资源实际情况安排课程教学,提前告知选考科目教学班的最大容纳量,引导学生有序选择。同时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充分利用实验室、功能教室、图书室和学校周边社会公共资源开展走班教学,尽可能满足学生选课需求。

6、积极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从选课到选考、选专业、选职业,建立和实施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成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中心,组织与生涯规划教育相关的研讨活动,制定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方案,开发完善学校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和生涯测评系统,完善相关制度。拟建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指定专人负责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职业讲座和体验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选择、学会对自己负责,科学制定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让学生逐步明确职业性向和课程选择,理性选择选考科目、层次和进度,并将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科教学、学生社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

7、科学谋划,切实保障新高考背景下的我校高中课程教学的资源条件。通过测算开展教学和管理改革所需的师资、教学设施设备和信息平台等教学资源需求,我校准备引进语文、微机等专业教师以满足改革后实际教学需要。

8、建立与新的教学模式相配套的管理制度。随着选课走班的全面实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随之改革。要突破传统行政班单一管理模式,探索建立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班主任和导师制结合、学科学业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举的教学管理模式。加强与选课走班相匹配的教学管理、质量监控。要针对行政班与教学班、班主任与导师并存的现象,积极开展相关研究,积极探索与走班教学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变革。,建立过程性与终结性、定性与定量、教师个人与教研组团队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通过提前一些计划、部署,尽最大可能我校在新的高考改革中能尽快适应做出科学的安排,让我校的学生有更高的发展空间。

第三篇:新高考背景下的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修改稿)

交流学习促发展 落到实处见成绩

平江三中 谭章兴

平江三中是一所有着六十多年优良办学传统的农村普通高中,几十年来,为发展我县教育事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特别是自09年以来,在市、县教体局的领导和全力支持下,我校学考一年一个台阶,高考录取人数九年连续增长,多次荣获岳阳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的光荣称号,逐渐实现了学生“低进高出”的目标,学校也逐渐走上和谐持续的发展之路。(PPT:学校图片、近几年高考、学考数据)

在学校发展的同时,我校政治教研组紧跟学校的步伐,抓实教学教研,提升学科成绩,无论是期末统考、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还是高考,政治成绩在全县的排名一直在其他教研组前列。

一、团队基本情况

平江三中政治教研组现有9位教师,平均年龄32.2岁,其中高级教师1人,中一教师3人,中二教师5人,市级优秀教师1人,县级骨干教师1人,多年以来,全组成员以“主动、务实、合作、和谐、有效”为宗旨,本着“爱岗敬业 、奉献拼搏、团结协作、与时俱进”的精神,开拓创新,互帮互学,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开拓进取精神,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严谨治学,成为了我校一个蓬勃向上的工作团队。下面我仅就这几年组内的工作情况向大家做一汇报。 (PPT:教研组成员情况表格)

二、团队建设的措施。

(一)、坚定目标有引领

本学期初我们制定的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的中心与目标是:⑴、抓实教学与教研两大主题,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提升。⑵、规范教学过程,抓实教学常规,实现教学效率最优化。⑶、突出三个“抓手”,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各年级各班级均衡发展。

(二)、围绕主题求实效(教学与教研是教研组建设的两大主题。)

第一、围绕教学这一主题。结合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要求教研组全体成员确立新的教学价值观,扩大有效教学、坚持“分层、异步、导学、展示”课改模式,科学合理分层分组,依据“低起点,高要求,慢爬坡,多反复”的教学策略和“大目标,小切入,求实效,出成果”的课堂目标,运用导学案、电子白板等教学手 1 段,打造“实效”课堂,促使学生养成“会听、勤思、敢说、善问、日清、周总、月结”的好习惯。。

1. 落实课堂教学,推行行政领导推门听课制度。

⑴学校在每个年级组都安排了一位没有上课任务的行政领导专门负责推行推门听课制度,对被听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摸底、指导。对优课教师加以表彰和鼓励,对差课教师继续跟踪指导,以听课来促进教师认真备课;创新备课格式,改进备课的设计和过程。

⑵在教案的内容栏里增设了“个性化批注”、“教学反思”两块内容。同时实施合作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负责主持,与全体备课组成员共同对教材和教法进行切磋研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校要求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备好自己的课,并根据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次的老师提出了不同的备课要求:老教师可以采用电子教案,中年教师采用电子教案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化批注和教学反思,教学未满三年的青年教师必须根据集体备课卡手写教案。

2.开展多种形式研讨课,扩大教学的实效性。 ⑴、青年教师的亮相课、汇报课。

为促进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教研组努力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为他们提供学习展示的机会。学校每年组织新教师的亮相课、汇报课活动,在教研组先研课、磨课,再上课,最后再教研,为他们提供发现不足,展示优点的机会。如高一的李燕老师为准备下周的亮相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试讲了两次,我们教研组在今天上午的集体备课时间就会一起跟她分析讲评并提出修改意见。可能在下周一她还会再试讲一次。对一堂课的反复研究,有力地提升了青年教师对教材及课堂的把握能力。

⑵、中年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同一节教材,由不同的教师来教,就会有不同的风格,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如开学第二周高三年级的兰练飞老师和汤琪老师对《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高三一轮复习进行了同课异构受到了县教研室领导和组内老师的一致好评。老师们对教材共同钻研,又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执教,体现了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也体现了对教学个性和学生特点的正确把握。

(3)、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开展示范课。每个学期,组内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除规定的同课异构外还必须上一堂有关课型的示范课,比方说:高三年级的一轮复习课型;高二的试卷讲评课型;高一的综合探究课型等。教师示范课

2 活动的开展,既是骨干教师教学技能与特色的展示,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示范、引领、带动的作用;同时为组内教师创造了互观互学、交流研讨的机会,必将促进学校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3.积极互动评课,反思总结促提升。

听课与评课是提高教学质量重要环节之一。教研组要求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评课,用理性的眼光来听课,用内化的理论来评课,听后撰写评课提纲。我们教研组对老师评课是这样规定的:讲一个优点、三个不足、一个自己的构想。

通过个别评课、互评全组评议,使大家共同提高。积极互动的评课无论对执教者还是评课者,都是一种激励一种历练。

第二、围绕教研这一主题,开展有主题、有计划的专题教研活动,以研促教。

通过教学研究,转变教学观念,寻找课堂教学中的低效因素,落实环节,提升教学效果。

1.主题研修,使集体教研落到实处。

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缪雅琴曾在长沙市新高考改革专题培训班的讲过:新一轮的高考综合改革,必将引发学校课程重建、学生生涯规划、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教学管理变革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针对不同的专题,各学校要组织不同层级的主题研训,在研训中厘清思路,解除疑惑。

我们学校教科室今年下期要求“主题研修”要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三个一”的主题研修,即“一学期一主题,一主题一汇报,一汇报一结题”,逐步形成我校特色的教学素材和教研成果。

我们政治教研组今年下期开学至今进行的主题研修是: 高三:2018年全国卷政治试题分析及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研讨 高二:近三年期末考试试题研究

高一目前准备进行的:新高考背景下适合我校学生选择的组合研究。 另外如何统筹安排高中三年的课程、课时,如可以将两年的学习在一年中完成或三年的学习在两年内完成;还比如如何优化教师队伍,尽早制定培训计划,优化培训内容,为适应新高考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这都是这一年内需要研讨的问题。

2. 落实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产生最佳效益。

3 (1)、抓实备课。

备好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先决条件。首先,教务处对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提出了严格具体的要求。要求各备课组认真制定备课计划,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每周备课时间要严格考勤,认真研究,明确重点,用集体智慧解决难点,讨论教法,做好记录。要求行政督查人员定时参加各备课组活动,还通过每月检查各备课组的备课记录,及时了解各组备课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为了督促教师备课,了解每位老师的备课情况,学校还采取了由备课组、教研组负责普查和教务处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每个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将检查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并对优秀教案进行了展览和表扬,对写得较差的进行批评教育,并责其限期改正。

(2)、抓实课堂。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上好课。现在很多学校都提打造高效课堂,但我们的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并且有很多是农村留守学生所以行为习惯也不好。所以我们教研组提的是打造适合三中学生的低起点的“实效”课堂。

我们所提倡的“实效”课堂重在落实各个环节上,首先是课前五分钟的知识默写,这是高中三个年级备课组必须遵守的。通过课前默写我们想达到使学生尽量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高一默写一遍、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前默写一遍、高三加大难度再默写一遍。通过至少三遍(其实每期期末复习前还有一次整体默写)的默写基本上大多数学生还是能熟悉的掌握高中政治基础知识,这就为学生进一步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然后就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课堂,学校规定老师一堂课讲述最多不超过25分钟,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然后就是练习,大概就是10至15分钟。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学校进一步要求老师的课堂教学从学生的问题和真实状态出发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从学生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出发决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努力做到(1)“四归还” 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质疑问难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探究性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2)“五不讲” 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坚决不讲;不讲学生就能自己学会的,坚决不讲;学生自己能讲明白的,坚决不讲;能用学生的动手实践代替教师口头讲解的,坚决不讲;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

4 (3)、落实学生作业的批改和课外辅导。

为了杜绝老师过少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不认真或过重增加学生作业负担的现象,我们就作业布置的数量和批改质量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且将行政办公会议的决议打印下发,做到教师人人清楚。此外,教务处还对全校各科作业(包括作业本、练习册、考试卷、参考书等)进行每月1次的普查和办公室抽查相结合,主要检查作业和批改情况,并及时与被检查老师交换意见。对作业量布置适当、批改仔细认真的老师给予表扬;对作业量布置极少,批改极不认真的老师给予批评教育、口头警告的处理,并进行跟踪检查。

课外辅导督促我们一般是高三备课组进行,由于我校是一所生源质量不好的农村普通高中,因而相对来讲,尖子生较少(几乎没有),而普通学生或者是差生人数较多,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利用课外时间,在抓优生和临界生方面下了大量功夫,做了许多艰苦而细致的工作。许多老师在年级组长和班主任老师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在自己的精心设计下,废寝忘食,牺牲了大量节假日和休息时间,认真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答疑难问题,耐心细致地辅导差生,这也有力地保证了我校学生的二本上线率。

三、突出“抓手”促发展。

教研组建设要有效果,我觉得离不开三个抓手:一是青年教师要尽快成长;二是备课组要通力合作;三是课改研究有方向。

1.以青年教师为抓手,让教师成长有空间。

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升教师个体的专业水平是推进教研组建设、力争使本学科成为学校发展强势学科的关键所在。我们组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5人,35周岁以上4日人。带过高三只有4人。我们紧紧抓住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水平的发展这个抓手,发扬老教师传、帮、带示范作用,在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通过学校青蓝工程进行师徒结对,本学期我们安排新老结队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高三的兰练飞老师与汤琪老师结对;高一是我和易琼老师、李燕老师结对)要求老教师毫无保留、严肃认真、悉心指导;青年教师要诚恳谦虚、主动请教。其次,给青年教师施加压力:要求跟班听课,每周不少于一节;要求课前备课,课后小结;要求青年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运用多媒体技术开设公开课,及时反馈听课意见。再次,鼓励青年教师加强学习,提升内涵。每学期

5 至少撰写一篇教学心得与体会论文。青年教师要关注高考,研究高考,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升业务能力。特别是学校规定,青年教师必须每年跟高三学生一起参加一模考试,由教科室负责组考监考,成绩进行考评。通过以上途径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独挡一面,也使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迎接新课程挑战。

其次,为促进老师增强教改意识,落实新课程理念,教研组还采取“走出去”的学习方式,每年组织教师赴省内外名校听课以及参加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三年来,先后组织教师到江西、上海、北京等地名校观摩学习,通过聆听全国知名教师、专家的讲座,观看优秀课例,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要求,领会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再比如今天,学校就组织了25位新进教师赴许市交流学习。教研组还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在学习回来后,要上交一份学习情况介绍及一篇学习心得体会并在教学研讨会上进行汇报。

2.以备课组建设为阵地,使教研活动有助力。

⑴备课组是教研组的组成部分,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是教研组活动重要内容与部分。教研组要求,三个备课组做到期初有学期计划,每周有集体备课,组内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一节,及时交流反馈,改进提高。三个年级备课组根据教学实际年级特色开展了不同的教研活动,同时备课组之间也及时交流,资源共享。

⑵教师们团队协助意识强,注重相互交流探讨,团结合作,一人有事大家帮忙。像去年汤琪老师参加县级教学比武全组听课打磨,几易其稿终出成绩获得一等奖。今年上期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整个备课组合作研究近几年学考试题,有计划有组织的复习,做到了政治学科100%及格。

3.以课题研究为导向,使课堂教学有实效。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去年教研组全体成员参与申报了市级课题--《农村高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研究》,目前课题研究正在实施之中。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大家积极撰写论文、互相切磋、互相交流,极大促进了教师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使得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有了明确的方向。

以上就是我校在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方面的一些粗浅做法,今天我也是抱着交流和学习的目的来的,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第四篇: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初探

[摘 要]新高考方案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新课改中,教师认真制订教学计划,就能够逐步提高教学效率。而制订教学计划的前提则是明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针对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高考方案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目标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101

2014年,新高考方案出台。在这个方案中,考生的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成绩与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三个科目组成;纳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项目,应当按照考生报考要求与自身的特长,以历史、地理以及政治等科目为主。由此可见,历史成为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项目,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一、分解课文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新高考方案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但教师如何开展教学是非常关键的问题。目前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且较为被动,主要是以高考为目的,鞭策学生以高考为目标奋斗,但此种教学思想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难题,影响教学效率。为了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就需要先确定教学目标。历史课标通常是由人文社会性质、内容表述以及多元评价等组成。其中,分解内容标准主要是将课文内容分解为几个层次,再呈现给学生,需要规定浏览知识与学习行为,检测学习效果,并由此建立起宏观目标,使课程内容与形式能够相互关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外,教师应该转变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态度,从心理上认识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学习历史不是为了考试而学,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历史素质。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教师应当从教学目标出发,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的野心与清政府的无能,充分感受历史的深刻内涵。

二、提炼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当精心提炼教学内容,为学生减轻负担。例如《新文化运动》一课,除了涉及新文化运动,还有历史人物以及历史概念等。教师可按照课程标准来提炼教学内容,从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动因出发,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原因与内容,从多个角度来评价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因此可制定如下目标:学生能够从教材中列出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知识,找出新文化运动的起因与关键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学习能够多角度评价新文化运动,感受中国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化的变化。在此过程中,教材中的知识点与结构就能够凸显出来,学生也能够更加了解历史,明确历史概念与理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功底与历史素养,这也是历史新课程的主要目标。无论是新课程的理念还是新的高考方案,都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为历史教学做好铺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认清教学的难点与重点,按照学生的需求与认知水平来制定教学目标,以此实现教学的全面性,在目标的引导下调整教学结构。

三、基于学情,使教学目标合理化

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够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而明确教学目标应当建立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应当分解教学任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式与策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学生的情况开展一些动脑或者动手的活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活力。目前学生对历史这一科目产生恐惧感的主要原因就是多数情况下历史呈现出来的都是枯燥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就应当展开积极的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商业》时就可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按照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分组,如“阅读构史”或者“读图导史”等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展开积极讨论,课堂氛围就能够逐渐活跃起来,学生也能够集中精力去学习。以“读图导史”为例,教师可先选取一些花木兰从军的图片,配合《木兰辞》中花木兰从军所买的东西,随后教师就可以问题为导向,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从图片与诗词中,还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等。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展开探究,了解历史中反映的问题:在花木兰所处的朝代,“市”已经存在,不同的商品都有固定的购买场所,一些商业受到政府的控制。在此种情况下,历史教学就会更有活力,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学目标也能够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新高考方案下,历史教学的优化不仅需要教师提前制定教学目标,还需要教师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优化教学方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育观念,以此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庞丹丹)

第五篇:关于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

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教育厅发布了《广西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两个文件确立了我区新的高校考试制度基本框架,。如何抓住这一改革发展的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问题导向,进而形成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是当前每位校长、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一、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改革措施各具特点,但基本处在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实施阶段,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将高中课改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同时,也为高中学校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应主要围绕以下六大问题展开:

一是对学校课程改革价值功能的重新审视。真正实现从分数唯一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意味着对考试文化的根本性突破。 二是在行政班基础上,推进必修课程全面而实质性的走班制。 三是新高考方案赋予学生前所未有的考试选择权,要求学生必须学会选择、规划人生;同时对教学实施和学生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四是考试内容和考试重点的转变,要求学科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结构的重组将带来教师专业结构和数量的变化。

五是新高考方案中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学生的依据和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分数不再是唯一的招生录取依据,考试的区分度降低,如何实施真实有效公正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必须研究的重要议题。

六是在进一步加大学校自主排课权的情况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如何建构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推进模式和方式,从而进一步形成个性化的办学特色。

另外,学校教学的具体安排也面临诸多新问题。如有些学校没有看到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将其窄化为排课表等教务工作,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产生纠结;学校为应对学生选定的高考科目,在课程设计上出现偏科,在教学上甚至重新回到唯分数论的老路上,实施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我校也面临办学条件严重不足的问题出现等。

以上问题都是我校改革前进中的问题,分析和把握这些问题的目的在于围绕主题、聚焦问题、交流研讨、才会取得共识。

二、应统筹设计与实施课程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学校课程体系的统筹设计与实施是推进新高考方案落到实处的关键,当务之急是围绕主题,聚焦问题,研究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下五方面的问题是我们当前必须思考和认真解决的。 1. 把握新高考方案实施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实施新高考方案,实现学校课程统筹,实质在于形成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在这方面,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立足学生发展,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2)坚持现代课程观,正确处理课程综合整体设计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重点突破的关系、学生夯实基础与发展个性特长的关系。(3)体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特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形成新思路、新举措。

2. 建立和完善学校多元、整合的课程体系

新高考方案出台后,学校面临在学科方向分类与水平分层(按学生发展水平分三个层次)的基础上,增加参照考试科目的分类分层。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实施起来困难大,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针对改革,学校对立体课程体系的建构基本思路。多样性的课程可以适应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基础和兴趣特长,进行选择性学习。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等高考学科课程,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基础和高考政策,分为学业水平层和高考水平层两个层级,以适应学生完成高中学业和参加高考的需求。

3.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选择、自我负责、主动发展

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是新高考方案的一个重要特色,然而,我们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中生普遍缺乏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能力。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选择、自我负责、主动发展呢?我认为,目前研究的切入点主要有:(1) 在对学生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发展需求及高考选考学科选择意向的调查。(2) 构建由“人生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高中三年学业规划”三个层次组成的结构系统。其中,“人生生涯规划”即人生发展规划,包括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主要解决学生的价值观问题,让学生学会做人;“职业生涯规划”即专业方向规划,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生存;“高中三年学业规划”,解决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 (3) 以专题研究的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建立开放的生涯教育体系,包括生涯课程、生涯实践基地、生涯讲坛、咨询指导、学科渗透以及项目研究等。 4.完善学校课程建设的制度与管理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涉及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五方面的内容。关于如何确定观测点以及如何形成简明有效、操作性强的测评方法,学校都没有一个明确在操作办法。

上一篇:写给父母的一封感谢信下一篇:学管部老师工作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