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创新发展策略分析

2022-11-11

一、前言

须知高职教育事业和经济发展有着较强密切的关联, 尤其是在产业改革发展、经济社会体制转变等方面, 有着极为关键的支持服务功效。但是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中的职教人才供给上, 却出现难以迎合社会需求的消极状况, 主要原因则是既有的职教体制存在漏洞, 因此, 特别是处于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 选择进行高职教育转型与创新性发展, 显得十分必要。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供求遗留的矛盾问题

须知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目标, 就是在避免产能过剩的基础上, 加快产业机构的转型调整步伐。而在进行去产能期间, 涉及企业对于传统劳动力需求会变得愈来愈少, 一时间导致批量化产能过剩的状况, 盲目进行劳动力转移又会引发人员下岗再就业的烦恼, 使得某些简易体力劳动人员因为欠缺高端的职业技能而深陷就业困境。而选择进行产业优化调试, 务必要及时获取较多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的支持, 但是目前既有的劳动力市场始终没有能力达成这类指标。透过此类现象可以鉴定, 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市场在人才供需方面, 遗留严重的结构失衡隐患。概括来讲, 呈现出的便是低水平人才供给过剩, 而这些人员又因为自身技能结构单一、掌握专业知识陈旧落后等, 而深陷于同质化竞争的消极状态之上。

与此同时, 在我国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理念的过程中, 会有愈来愈多的劳动力会透过低效产能当中释放出来。结合相关调查结果分析, 在供给侧改革期间, 会出现千万劳动力人口的转移状况, 这一数据基本上已经达到每年新增加就业人口数量的7成左右, 某类层面上令我国劳动力市场承受着更加沉重的就业压力。就好比是我国煤炭和钢铁行业, 它们都属于去产能的关键性对象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同时在就业人口方面数量可谓是十分庞大。在一六年光是煤炭和钢铁行业领域内的从业人数, 就已经达到将近1000万人, 而在去产能期间, 两类产业将分别会有130万和50万的劳动人员, 要透过原岗位中分流出来。

除此之外, 劳动力市场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上的需求与日俱增, 在难以及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 会令技工荒等危机范畴持续扩张。持续到一五年年底, 我国技能应用型人才供给总体数量达到1.6亿之多, 当中涉及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供给总数量则仅仅包含450万人, 几乎只占据技能型人才总量的三成, 和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 简直是望尘莫及。如在我国制定和实施“互联网+制造”等国家战略过后, 对于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会更加紧迫, 而备受瞩目的高端制造、现代服务行业、战略新兴产业等等, 却始终不能舒适性吸纳优秀的人力资源, 一时间令高职教育人才供给端和需求端彼此间形成更加严重的冲突现象。究其根源, 不单单是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缺陷, 还由于社会整体性人才培养机制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产业结构调整等, 彼此间引发了严重的断层危机。

三、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进行现代高职教育事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可靠建议

(一) 凭借理念变革的基础作用, 改善高职教育发展的内适潜力

第一, 秉承全方位发展的思想标准, 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全新标准迎合。我国的供给侧改革理念, 强调同时进行既有产业结构更新调试、人力资源结构水平提升、创新型经济增长机制树立等工作内容处理。而高职教育的核心职责便是针对社会各类行业领域培养输送复合型人才, 由此可以得知, 高职教育事业转型发展和供给侧改革有着极为缜密的关联。高职院校作为供给侧改革中的一部分, 完全有必要及时树立起全局理念, 进而积极自主的进行既有的教育办学思路和发展模式优化, 借此满足国家供给侧改革的一系列规范指标。

第二, 遵循创新发展的要求, 紧跟供给侧改革的发展形势。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使命就是在创新中赢得发展机遇, 即借助体制机制革新来迸发出更强的改革生命活力, 为日后供给侧改革供应更多新动能。而经过我国相继颁布《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决定》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过后, 有关高职教育转型路线变得愈加清晰透彻, 一时间为高职教育可持续经营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保证更加科学人性化的落实供给侧改革理念, 高职院校须竭尽全力贯彻创新发展的思想, 持续探索挖掘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在令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变得更加适用之后, 调动高职教育深层次的办学活力, 加快高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第三, 形成较强的供给意识, 促使供给侧改革的理想性发展。高职教育事业需要在紧跟社会转型步伐的基础上, 进行产品和服务有针对性的创新, 进一步培养出更多优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如在专业设置方面, 高职院校须不断增强专业对产业的敏感度, 进而设置合理的专业和课程内容, 随后秉承科学经营理念来进行市场挖掘和细分, 进而基于各类区域、行业领域、企业发展动态等, 开发充满个性化特征的人才培养服务模式。除此之外, 高职院校要争取主动做好内部的管理事务, 即灵活借助供给侧改革释放出的制度红利, 进行更加有利于自身办学的市场资源整合, 以及愈加开放性的高职教育发展空间拓展, 最终透过和不同主体的合作途径来达成互利共赢目标。

(二) 将体制革新作为主线, 调动高职教育竞争发展的生命活力

在供给侧改革理念推行背景下, 高职教育获得了全新的竞争发展机遇, 急需针对市场导向作用下的教育内外关系进行重新构建。须知经过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入之后, 政府的行政管理机制和市场自发调节体制等产生愈来愈深刻的矛盾问题, 由此, 就必须确保尽快树立起创新性的高职教育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出高职教育事业改革的动能。

首先, 调整高职教育的治理方式。在落实高职教育转型目标过程中, 针对政府、院校、市场主体, 以及其余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规划, 同时提供更加严格可靠的监督调控、教育治理体系。如令政府在高职教育治理当中的权力清单、办学中的责任清单、市场主体参与的负面清单等一一得以明确性划分, 如此就可以保证凭借体制形势等强化高职教育参与主体的权利、职责意识。

其次, 基于现代学分制和双创教育标准等基础作用, 进行高职教育管理模式革新。如开发设置和创新创业紧密关联的课程、学分机制之后, 创建融合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应用技能锻炼等功能, 且富有较强传承、创新、立体性的育人模式, 再配合弹性学制等引导学生积极创新创业。在某种层面上促成高职院校彼此间的学分互认, 配合灵活的体制和模式来为双创教育理性性发展提供保障。

配合全新管理模式的动力支持, 达成政府主导向市场引导的功能转型

供给侧改革理念主张政府积极地参与到高职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活动当中, 之后努力摒弃传统的全能型政府管理思想, 进一步朝着服务为主、宏观管理为辅的管理方向转变。如将政府职责重心转投在校企合作平台搭建之上, 顺势加强行业指导能效和市场主体介入高职教育办学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为日后规范性的公办、民办协同发展类职业教育办学局势开拓, 以及政府主导向市场引导等功能转变等目标贯彻, 奠定基础。除此之外, 还应该在教育法律框架之下, 提倡各类市场力量参与到职业教育创办活动当中, 督促公办职业院校加大开放性办学力度。即在明确产权之后, 和市场主体进行潜心合作, 真正吸纳更多社会资本投入, 令高职院校办学力量得以有机充实。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涉及供给侧改革理念下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内容, 着实繁琐, 希望日后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充分借鉴上述意见的同时, 结合不同阶段实践经验进行有机完善。长期坚持下去, 吸引更多社会力量进行合作办学, 投入合理资金费用进行校内人力、物力等资源开发维护, 进一步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实时性培养职业技能实力卓著、综合素养高超的理想型人才。

摘要:在我国供给侧改革理念推行背景下, 高职教育事业须紧紧把握最佳时机进行自我转型和创新发展, 即在确保令高职教育获得精准供给的同时, 全面迎合新时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标准, 顺势针对广大受教育群体开发提供多元化且充满个性化特征的高职教育产品, 以及指导服务。久而久之, 有机改善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与效益。而本文则旨在客观阐述供给侧改革环境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供求的矛盾问题基础上, 探讨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进行现代高职教育转型和创新性发展的可靠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供求矛盾,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莉, 管理要.人才供给侧改革下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 2016, 27 (06) :133-135.

[2] 章振周, 何晓琴.供给侧改革驱动下的三层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创新[J].职教论坛, 2016, 39 (08) :158-160.

[3] 宋志敏.紧盯高职教育风向标增添高职发展新动力——解读《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J].开封大学学报, 2016, 30 (01) :20-124.

[4] 陈哲.《行动计划》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以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方略为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14 (02) :77-81.

上一篇:浅析学生语文探究能力的培养下一篇:数学课堂需合理使用电教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