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

2023-05-03

第一篇: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

艺术设计专业《专业考察》课程实施方案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通过专业实践,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拓宽视野,增强实地实物的感性认识,深化专业理论学习,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审美意识和科学精神。在专业实践活动中,学生要严格按照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踊跃参加专业考察,自觉遵守各项纪律要求,深入实际考察、调研、挖掘素材、创作作品,认真撰写调查报告,为毕业设计论文积累第一手材料。

专业考察通过对优秀设计公司、博物馆、美术馆、博览会、建筑群落等进行参观、学习、考察。了解我国的前沿专业动态,有选择的考察我国的经典建筑及优秀的设计作品,了解地域建筑特色、民族服饰及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收集设计素材,掌握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一、艺术考察目的:

1. 通过艺术设计专业出外考察教学,使学生熟悉了解我国前沿艺术设计专业动态,设计风格和设计模式,能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学习和设计中的实际问题,以便将来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

2.通过考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创造出符合社会的美感设计作品。

3.检验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水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设计技巧运用到实际专业领域中去,发现不足,找出差距,有针对性的加以提高,使学生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

4.加强学生和社会的联系,了解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趋势以及社会对此专业的新需要,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专业考察内容

1.考察历史文化、民居、和民族民间文化;

2.参观美术馆、博物馆;

3.广泛进行社会和市场调查;

4.撰写专业考察报告。

三、考察重点

中山陵:视觉导视系统、建筑设计风格、装饰艺术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展示设计、建筑规划

夫子庙:历史文化、民间文化

西湖:视觉导视系统、民间传统文化

金茂大厦:建筑规划、商业氛围、广告设计

外滩: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东方明珠:商业氛围、广告设计

四、实践方式

由学院统一组织,根据安排的时间进行。专业实践结束后学生必须写出调查报告。带队教师的职责是负责学生专业实践活动的实施,包括统筹协调、指导实践活动、加强安全管理等。

五、具体安排及要求

专业考察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一)教师基本要求

带队教师是考察活动学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须做好学生的组织、管理工作。课程结束后,教师须提交一份详细考察总结及学生考核成绩。

(二)学生基本要求

1.严格遵守学校纪律和专业实践要求,服从安排,统一行动。

2.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和文明行为。

3.具有团队精神,具备诚信意识、努力提高自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按规定完成专业考察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字。含考察目的、考察日志、考察内容、考察总结等。

第二篇: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计划

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能在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教育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平面设计方向培养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书刊设计及广告设计等专业设计师及学术研究专才;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培养专业环境空间设计师及环境空间研究专才;产品设计方向培养能在企业、学校和科研单位从事产品开发、产品造型设计、信息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的专才。本专业强调理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二、编制指导思想: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习期间学生将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学生应掌握艺术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的专业设计水平、较为扎实的造型能力和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成为高水平的设计专业人才;掌握国际设计发展趋势,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成就;具有在学习中国文化,借鉴国内外现代艺术设计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能力;有较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较强的设计和实践能力,成为中国设计发展主要动力。

三、课程特色:

1、全方位与国际接轨,引进国际经验,将国际专业精要引入本土教学中,推动中国设计教育的创新、发展和中国设计专业化。

2、坚持以中华文化为本,倡导“中国风格设计”,建设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一流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3、禀承“心手合一”的施教方针,鼓励学生将创意融入生活,着力培养他们的全面素质、实践精神及动手能力。借助专业训练和通识教育的结合,以激发自我潜能,启迪学生的设计创意。充分发挥多学科支持交融的优势,多方拓展具有当代学科前沿性的特色专业。同时坚持开放、跨文化的教育方向,逐步建立一种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运作机制。

4、实施数字教育战略,发展数字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设计课程教学的整合,实现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需完成以下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

1. 学校统一要求的公共必修课及通识课共45学分,其中英语需通过学校ELCEA2或ELCEA3或ELC1(根据学生入学时英语分

级考试级别设定毕业要求级别);

2. 完成由学院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共24学分,专业方向课程及专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共68学分; 3. 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产品设计方向)毕业生至少修满137学分。

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共24学分)

ADE1010视觉构成 ADE1022色彩1 ADE1023色彩2 ADE1040素描1 ADE1050素描2 ADE1060空间构成 ADE1082专业导论 ADE1100外国美术史 ADE1201世界现代艺术 ADE2040字体与书法 ADE2080中国美术史

ADE2100中国文化与艺术思想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ADE1030摄影基础 ADE1062现代造型语言 ADE1070创意构思及视觉传意 ADE1111世界现代设计 ADE1162图形传达设计

ADE2031软件应用与数码桌面出版 ADE2050字体应用 ADE2131材料/制作原理 ADE3021书籍设计1 ADE3022书籍设计2 ADE3030海报设计 ADE3061广告设计

ADE3135展示环境综合工作坊(平面) ADE4011品牌及包装设计 ADE4021企业形象(CI)设计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3学分 2学分 2学分 3学分 4学分 3学分 4学分 3学分 4学分 4学分

学生可在以下4个方向中选一个方向

平面设计方向

专业方向必修课程(共42学分)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至少修读16学分)

ADE1140文字与书法在平面设计的应用

2学分

ADE2110设计伦理 1学分 ADE3011插图与表现技法

3学分 ADE3050影像创作及综合应用基础 2学分 ADE3090网页设计 3学分 ADE3112城市形象设计 2学分 ADE3123角色设计 2学分 ADE3210民居与民俗考察 2学分 ADE4030设计策划与管理 2学分 ADE4050娱乐活动设计 2学分 AFA4112版画

2学分 BUS1080市场营销管理 3学分

专业实践及毕业论文(设计)(10学分)

ADE3070毕业实习 2学分 ADE4070毕业设计 5学分 ADE4081毕业论文

3学分

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专业方向必修课程(共44学分)

ADE1030摄影基础2学分 ADE1111世界现代设计 2学分 ADE1410空间写生 2学分 ADE1420人居设计

2学分 ADE2021计算机辅助设计(环艺) 2学分 ADE2062建筑室内制图 3学分 ADE2121人体工程学 2学分 ADE2133材料与结构 3学分 ADE2720立体与空间

3学分 ADE3136展示环境综合工作坊(环艺) 3学分 ADE3182软装饰设计

2学分

ADE3412建筑设计13学分 ADE3413建筑设计23学分 ADE3420场所设计 4学分 ADE4411绿色环境设计 4学分 ADE4421空间文化

2学分 ADE0012案例研究分析(环艺) 2学分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至少修读16学分)

ADE2110设计伦理 1学分 ADE2420营造元素 2学分 ADE3180家具与陈设 2学分 ADE3210民居与民俗考察

2学分 ADE3470建筑大师作品欣赏与分析 3学分 ADE3481城市阅读及社区实践 2学分 ADE4090景观设计 3学分 ADE4430建筑传统与创新 3学分

AFA2661陶艺工作坊 3学分 AFA3231金属工作坊

3学分

专业实践及毕业论文(设计)(8学分)

ADE4160毕业设计 5学分 ADE4171毕业论文

3学分

产品设计方向

专业方向必修课程(共40学分)

ADE1111世界现代设计

2学分 ADE2025设计方案表达1(产品速写) 1学分 ADE2026设计方案表达2(产品制图)

1学分 ADE2028设计方案表达3(计算机辅助设计) 2学分 ADE2711快题设计与工艺实践 3学分 ADE2721立体设计表达1 2学分 ADE2722立体设计表达2

2学分 ADE3134展示环境综合工作坊(产品) 2学分 ADE3711造型基础1 2学分 ADE3712造型基础2

2学分 ADE3720创新设计 3学分 ADE3740价值分析应用 2学分 ADE3757产品设计1 3学分 ADE3758产品设计2 4学分 ADE3753产品设计3 5学分 ADE3754界面设计 2学分 ADE3770人机工学应用

2学分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至少修读20学分)

ADE1034产品摄影 2学分 ADE1012平面设计 2学分 ADE2110设计伦理 1学分 ADE2420营造元素

2学分 ADE3470建筑大师作品欣赏与分析 3学分 ADE3710设计初步 2学分 ADE3731产品调查 1学分 ADE3760综合设计表达 2学分 ADE3758陶瓷产品工作坊 3学分 ADE3759饰品设计工作坊

2学分

ADE0130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引论2学分ADE4031创新产品与企业家精神2学分ADE4032 基于品牌策略的产品设计2学分 BUS3250创业管理2学分

专业实践及毕业论文(设计)(8学分)

ADE4721毕业设计 5学分 ADE4711毕业论文

3学分

第三篇:专业教育 课程设计

目录

1、专业认识——物联网 ................................................................................................................. 2 1.1物联网的概念 ..................................................................................................................... 2 1.1.1引言 .......................................................................................................................... 2 1.1.2物联网的定义 .......................................................................................................... 2 1.1.3物联网的特征 .......................................................................................................... 2 1.1.4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 3 1.2物联网的发展 ..................................................................................................................... 3 1.2.1国际发展现状 .......................................................................................................... 3 1.2.3物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 .......................................................................................... 5

2、物联网的应用 ............................................................................................................................. 7 2.1物联网的应用 ..................................................................................................................... 7 2.2物联网的应用实例 .......................................................................................................... 8 2.3我所感兴趣的物联网应用—智能家居 ........................................................................ 10

3、我的学习规划 ........................................................................................................................... 12 3.1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 12 3.2自我认识和评价 ............................................................................................................... 12 3.2.1 学习能力: ........................................................................................................... 12 3.2.2 管理能力: ........................................................................................................... 13 3.2.3 我的爱好及特长 ................................................................................................... 13 3.3未来三年的行动计划 ....................................................................................................... 13 3.3.1 学业规划 ............................................................................................................... 13 3.3.2 能力规划 ............................................................................................................... 13 3.3.3经验规划 ................................................................................................................ 14 3.4 结语 .................................................................................................................................. 14 1

专业认识和个人发展规划

1.专业认识——物联网

1.1物联网的概念

1.1.1引言

“最深邃的技术是那些‘消失’的技术,这些技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令人难以分辨。”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信息产业还处于个人计算机时代时,计算机科学家马克·魏泽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未来发展的展望。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当年的展望正逐渐变成现实。近几年来,伴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智能嵌入技术的迅速发展,“物联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世人眼前。从美国的IBM“智慧星球”到我国的“感知中国”,各国纷纷制定了物联网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业界专家普遍认为,物联网技术将会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它是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及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的全球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1.1.2物联网的定义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一个将所有物体连接起来所组成的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络。由于目前对物联网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物联网的确切定义尚未统一,一个普遍被大家接受的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物联网是对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用户端可延伸到世界上任何的物品。

在物联网中,对“物”的含义做了扩展,除了包括各种家用电器、电子设备、车辆等电子装置、高科技产品外,还包括食物、服装、零部件和文化用品等非电子类物品,甚至包括一片树叶、一条轮胎。总的来说,物联网中的“物”就是通过RFID、无线网络、广域网或者其他通信方式互联的可读、可识别、可定位、可寻址、可控制的物品,其中,可识别是最基本的要求。

换句话说,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主要解决人与人、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互联和通信。

1.1.3物联网的特征

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 全面感知

“感知”是物联网的核心。物联网是由具有全面感知能力的物品和人所组成的。为了使物品具有感知能力,需要在物品上安装不同类型的识别装置,例如电子标签、条形码与二维码等,或者通过传感器、红外感应器等感知其

2

物理属性和个性化特征,利用这些装置或设备,可随时随地获取物品信息,实现全面感知。 ② 可靠传递

数据传递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保证物—物相连的关键。为了实现物与物之间信息交互,就必须约定统一的通信协议。由于物联网是一个异构网络,不同的实体间协议规范可能存在差异,需要通过相应的软硬件进行转换,保证物品之间信息的实时、准确传递。 ③ 智能处理

物联网的目的是实现对各个物品(包括人)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这需要智能信息处理平台的支撑。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能云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对物品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1.1.4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是继互联网后又一次技术的革新,代表着未来计算机与通信的发展方向。这次革新也取决于从RFID、EPC、传感技术到认知网络、云计算等一些重要领域的动态技术创新。其中,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有感知技术、标志技术、网络融合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安全技术。

1.2物联网的发展

1.2.1国际发展现状

①美国物联网发展现状

美国很多大学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工作,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嵌入式网络感知中心实验室、无线集成网络传感器实验室、网络嵌入系统实验室等。除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之外,国外的各大知名企业也都先后参与开展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已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 2009年,IBM与美国智库机构向奥巴马政府提出通过信息通信技术(ICT)投资可在短期内创造就业机会,鼓励物联网技术发展政策主要体现在推动能源、宽带与医疗三大领域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 ②欧盟物联网发展现状

2009年,欧盟委员会向欧盟议会、理事会、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及地区委员会递交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以确保欧洲在建构物联网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行动计划共包括14项内容:管理、隐私及数据保护、“芯片沉默”的权利、潜在危险、关键资源、标准化、研究、公私合作、创新、管理机制、国际对话、环境问题、统计数据和进展监督等。该行动方案,描绘了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前景,并提出要加强欧盟政府对物联网的管理。

2009年10月,欧盟委员会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对外发布了物联网战略,提出要让欧洲在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基础设施发展上领先全球。

3

③日本物联网发展现状

2009年7月,日本IT战略本部颁布了日本新一代的信息化战略——“i-Japan”战略,为了让数字信息技术融入每一个角落。首先,将政策目标聚焦在三大公共事业:电子化政府治理、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教育与人才培育。提出到2015年,透过数位技术达到“新的行政改革”,使行政流程简化、效率化、标准化、透明化,同时推动电子病历、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应用的发展。

④韩国物联网发展现状

韩国也经历了类似日本的发展过程。韩国是目前全球宽带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同时它的移动通信、信息家电、数字内容等也居世界前列。面对全球信息产业新一轮“u”化战略的政策动向,韩国制定了u-Korea战略。其最终目的,除运用IT科技为民众创造食衣住行育乐各方面无所不在的便利生活服务,亦希望扶植IT产业发展新兴应用技术,强化产业优势与国家竞争力。

自1997年起,韩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产业政策。2009年,韩通信委员会通过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将物联网市场确定为新增长动力。该规划树立了到2012年“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实施,打造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ICT强国”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确定了构建物联网基础设施、发展物联网服务、研发物联网技术、营造物联网扩散环境等4大领域、12项详细课题。

1.2.2国内发展现状

2009年11月,国务院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北京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指出要将物联网并入信息网络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强调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2009年11月,无锡市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传感信息中心)正式获得国家批准。我国将在2011年正式向国标委提交传感网络标准制定方案。

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技术还处于概念和科研阶段,物联网整个产业模式还没有彻底形成,处于起步阶段,但联网的发展趋势是令人振奋的,未来的产业空间是巨大的。

2009年10月,中国的第一颗物联网的芯——“唐芯一号”芯片研制成功,已经攻克了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唐芯一号”芯片是一颗超低功耗射频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可以满足各种条件下无线传感网、无线个域网、有源RFID等物联网应用的特殊需要,为我国的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物联网在高校的研究,当前的聚焦点在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作为“感知”的中心,无锡市2009年9月与北京邮电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物联网进入实际建设阶段。

4

在世界物联网领域,中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1.2.3物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

1.标准统一及技术瓶颈

①缺乏终端统一标准

和TD在起步阶段面临的问题一样,之于物联网的发展,终端的问题显得非常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终端的标准化还没有形成,大大影响了物联网“将一切连通”的进程;而由于应用规模还很小,终端的种类很匮乏,从而导致的成本居高不下也制约着网络的发展。

各国政府、各标准化组织、各大通信厂商、各大传感器厂家、各大通信运营商都在为抢夺话语权而各自为战,这就造成了物联网终端不兼容的问题,不同厂商的设备和软件无法在同一平台上使用,设备间的协议无法统一。“物联”的概念也就只能是有限的几个厂商间的“自娱自乐”,而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推广。 ②缺乏应用的统一标准

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分为面向公众的应用和行业应用两大类,移动支付业务实际上就是面向公众的应用,还有大量的面向行业和企业的应用。在物联网标准化当中,面向公众的应用一定要制订国家层面标准,比如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基于RFID的业务,只有行业统一标准,该领域才可能形成大规模发展和应用。物联网还会涉及很多跨行业合作,在今后的标准化进程当中,各个行业标准与国家共性标准之间应和谐构建,如果某些行业应用自己制订一个标准,跨网或联网应用就难以实现,从而产生大量“孤岛”。如果标准不能统一,物联网领域难以大规模发展和成长。我国物联网的标准化组织,需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跨行业、跨部门形成一个物联网标准体系,唯有如此,我国的物联网才会健康发展,物联网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战略性产业。

③亟待掌握核心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或器官。如果把物联网比作人,那么传感器就像人体的五官。目前在传感器技术领域我国尚无话语权。我国的传感器芯片,从技术到制造工艺,都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如何尽快突破和掌握传感器的核心技术,特别是高端传感器的核心技术,是我国物联网发展所面临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2.商业模式与产业链问题 ①市场决定价值

5

物联网产业链由应用应用层、网络层、传输层三大关键环节构成,主要包括芯片与技术提供商、应用与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网络提供商、系统集成商、运营及服务商、用户七个环节。

从产业链构成的角度,物联网是以应用解决方案为核心,以应用解决方案、传感感知、传输通信、运算处理为关键环节的集成创新价值链。其中,应用层是核心,物联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是面对某项具体的应用而存在的。所以售后物联网的创新、普及和应用。所以说应用层的需求决定了物联网整个产业链的成长。 ②商业模式尚未成熟

2009年是我国物联网概念爆发的元年,2010年将是物联网高速发展的一年。那么产业化的发展能否就此实现?在商业模式、标准协同等核心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物联网真正的产业化发展还未到来。

确立商业模式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命题。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就表示,目前物联网处在零散应用的产业启动期。由此可以看出,系统性商业模式的建立,是将零散应用整合为规模效应,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突破的关键所在。 那么,物联网应该采取怎样的商业模式?从目前已有的一些领域的成功案例来看,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在这一点上,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先行者——运营商更有发言权。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在2010物联网高峰研讨会上,提出了现实中存在的三种模式。首先是垂直应用模式。这种模式高度标准化,与企业流程紧密结合,专业性强,业务门槛特别高。在这种模式下物联网应用推进速度非常快,同时需要跟企业实施战略合作才能有效推进。电力、石油、铁路等行业领域都可采取此种模式。共性是一个行业内往往存在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具有非常强的执行力。第二类是行业共性平台模式。这个行业内的企业碎片化,存在很多大大小小的企业,因此该行业的物联网难以规模发展,需要公共平台的支持和服务。另一方面,这样的行业标准化推进难度非常大,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合作推进,运营商提供的行业共性平台服务相应才有市场。第三为公共服务模式,是指地域为主的公共服务平台。这种模式得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有非常大的需求,对于城市信息化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物联网的网络复杂,应用的内容也包罗万象,这就决定了单一的商业模式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中国移动技术部总经理周建明表示,物联网目前还缺乏可持续商业模式,需要不断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多元化。 ③从理论到应用

从国际上看,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等国都十分重视物联网的工作,并且已作了大量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在温总理关于“感知中国”的讲话后我国“物联网”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进入了高潮,江苏省无锡市一马当先率先提出建立“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知名大学共同协力发展我国的物联网。虽然国内不少城市和省份已采用传感网解决电力、交通、公安、农渔业

6

中的M2M等信息通信技术的服务,但真正实现物联网产业的价值这些应用的规模是零星分散的。

物联网的应用遍及各个领域、各行各业,亿万物品皆有应用!做为物联网发展的引导者,我们需要做的不仅是物联网概念的宣传者,我们更需要做的是物联网需求的发掘。

只有用户需求不断满足,才能带动物联网产业链的成长,为物联网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3.协议与安全问题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其核心基于TCP/IP协议,但在接入层面,由于接入方式众多,所涉及的协议复杂(例如GPRS、传感器、TD-SCDMA等),需要一个统一的协议。同时,物联网中的物与物、物与人之间进行互联,使用大量的信息采集和交换设备,而且所涉及的大部分数据都涉及个人隐私,所以,数据的安全性问题成为物联网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实现大量数据的信息安全以及用户隐私数据的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4.配套政策和规范的制定与完善

物联网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它需要多个行业的通力合作,这就需要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行业规范要走在前面,要制定出适合这个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并不断完善,确保物联网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2.物联网的应用

2.1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应用层主要面向用户需求,利用所获取的感知数据,经过前期的分析和智能管理,为用户提供特定的服务。目前,物联网应用的研究已经扩展到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环境监控、智能电网、医疗健康、、智能家居、金融安防以及工业检测等多个领域。

① 智能交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车辆的数量日益增加,城市交通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道路拥挤、交通事故等不断见报,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有30%的石油浪费在寻找停车位的过程中,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还给人们生活带了很大的不便。

通过使用不同的传感器和RFID,可以对车辆进行识别和定位,了解车辆的实时运行状态和路线,方便车辆的管理,同时也可实现交通的监控,了解道路交通状况。另外,还可以利用自动识别实现高速公路的不停车收费、公交车电子票务等,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减少道路拥堵。

7

②智能物流

物联网智能物流主要利用RFID技术和传感技术,在每个物资上配上标签记录此物资的属性,再结合读写器做进出,分拣,盘点操作,利用传感器识别物流的位置,温度,湿度等信息。引用物联网技术,结合GPS系统,能够改变传统的信息采集和管理的方式,实现从生产运输仓储到销售各环节的物品流动监控,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

③环境监测

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领域,通过利用不同的传感器,将使我们实时、准确、连续、完整地获取到环境信息,在信息手段的辅助下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理环境,将对环境问题由事后监管转为事先预防。目前,物联网的相关技术已经应用到了污染源监控、环境在线监控和环境卫星遥感等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环境监测手段。

④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以物联网为基础,其核心是构建具备能判断和自适应调节能力的多种能源统一入网和分布式管理的智能化网络系统,通过对电网与用户用电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采用最经济、最安全的输配电方式将电能输送到终端用户,实现对电能的最优配置与利用,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的能源的利用效率。从智能电网的能源接入、输配电调度、安全监控与继电保护、用户信息采集、计量计费到用户用电,每一处都是通过物联网技术来实现的。

⑤医疗健康

通过在人身上放置不同的医疗传感器,可以对人体的健康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获知用户生理特征,提前进行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对于医疗急救,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病人当前身体各项监控数据上传至医疗救护中心,以便救护中心的专家提前做好救护准备,或者给出救护方案,对病人实时远程医疗。美国英特尔公司目前正在研制家庭护理的传感网系统,作为美国“应对老龄化社会技术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

⑥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等与家居生活有关的设备集成。这些设备包括各类电子产品、通信产品、家电等,通过不同的互联方式进行通信及数据交换,是实现家庭网络中各类电子产品之间的 “互联互通”的一种服务。

2.2物联网的应用实例

这是我们身边的物联网应用实例:

8

①物联网应用案例之研华科技节能及电力监控系统助力大学实现智能电力管理

台湾的一所大学正在经历戏剧性的用电量增加,主要是因为校园里越来越多的校舍和学生人数。旨在分析其功率消耗,提高他们52个建筑物的能源效率,这个大学要建立一个采用基于网络硬件和软件的能源管理系统。考虑到这些目标,他们采用了研华科技提供节省能源的方案。可谓一则非常好的物联网应用案例。

他们要创建一个纵横52座校园建筑物的能源管理系统 ,以监察和改善功耗管理,保证高效的能源使用。这种能力可以监测每一栋建筑内的实时能耗,还可以预测电力需求,调整电力消耗,并改善电源管理。利用其网络的功能优势,创建一个能耗调查系统和一个实时显示系统,用以显示在每个建筑内的用电情况,以在整个校园内推动和倡导节能。

电源监控计算机工作站使用web access中人机界面收集数据并显示状态,这个系统用于分析和比较数据,然后采取适当措施,以减少电力消耗和节约能源。为了确保没有网络连接时数据不会丢失,bemg-4110数据采集器被连接到数字万用表,这样,数据就可以临时存储在本地计算机上, 并在网络恢复时上传,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这所大学使用web access和bemg-4110数据采集器来创建基于web的电力监控管理系统。它不仅有助于大学的工作人员和学生节约能源, 而且还促进了节能和高效用能概念的推广。

②物联网应用案例之朝阳物联网示范园 试点无人驾公交

朝阳区物联网应用案例朝阳区将修建一座占地4平方公里的物联网应用服务产业园。无人驾驶节能公交车、手机刷卡付费等生活方式将在园区内实现。朝阳区信息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内首个物联网示范园区,一期工程将在未来3年内建成。

据市场调查资料显示,朝阳区一座占地4平方公里的物联网产业示范园已经进入规划阶段。这座物联网产业园区位于东五环外,朝阳区已初步为其选定建设用地,将采取“政企共建”的模式,将能够嵌入物联网的所有高科技产品在园内投入使用,初步划分为商业区域、企业区域、生活区域以及公共区域。

朝阳区的物联网应用案例使我们对物联网的含义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所谓物联网,通俗地说是将生活中的每个物件安装芯片,再通过无线系统综合联系起来,通过一个终端就能控制包括家中和户外所有设备。”该负责人表示,目前物联网技术中包括芯片嵌入、远程指令等很多内容已能够应用,关键是将这些内 9

容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整合,实现综合应用,朝阳区物联网示范园的兴建,正是为这种综合应用提供实验场所。

据介绍,朝阳区物联网示范园最大的看点应该是无人驾驶的公交系统,市民在园区乘坐无人驾驶的节能环保公交车,经过十字路口的时候,红绿灯也能够自动感应到公交车驶近,从而迅速变灯。 ③物联网应用案例之东莞实现空余车位预约服务

在交通领域,除了人们熟知的视频监控、GPS定位外,物联网与手机技术的结合还将带来更多方便。“你看这个车位上装了无线传感器,车辆只要停在这里,系统就能感知,并把信息通过专门的客服电话或手机客户端,传递给用户”,中国电信人士一边现场演示一边介绍,在东莞等地已经实现了这种应用,人们出门前可提前了解哪里有空余车位,甚至获得预约服务。实现这种功能的小小一个传感器由于是无线的,安装起来并不麻烦,而且除了车位信息,也能告诉用户究竟停了多长时间车,以精确收费。

2.3我所感兴趣的物联网应用—智能家居

第一次接触物联网这个名词是在我高中看的一部偶像剧中,剧中男主角在晚上开车回家的路上,拿出手机按了几个键,只见画面一转,他的家的灯、电视、空调都打开了,窗帘也自动拉开,连电饭煲也开始工作了,这一幕让我感到太神奇了,这样的生活真是太方便了。于是我上网查阅了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原来这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应用,即刻觉得物联网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在选择武汉理工大学之后,毅然选择了物联网工程这个专业,同时我对智能家居这一方面的技术比较感兴趣。

智能家居物联网是一个居住环境,是以住宅为平台安装智能家居系统的居住环境,实施智能家居系统的过程就称为智能家居集成。

智能家居集成是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备集成。由于智能家居采用的技术标准与协议的不同,大多数智能家居系统都采用综合布线方式,但少数系统可能并不采用综合布线技术,不论哪一种情况,都一定有对应的网络通信技术来完成所需的信号传输任务,因此网络通信技术是智能家居集成中关键的技术之一。安全防范技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在小区及户内可视对讲、家庭监控、家庭防盗报警、与家庭有关的小区一卡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必不可少

10

的技术,广泛应用在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家居设备自动控制模块中,对于家庭能源的科学管理、家庭设备的日程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音视频技术是实现家庭环境舒适性、艺术性的重要技术,体现在音视频集中分配、背景音乐、家庭影院等方面。 [3]

又称智能住宅。通俗地说,它是融合了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网络化智能化的家居控制系统。智能家居将让用户有更方便的手段来管理家庭设备,比如,通过家触摸屏、无线遥控器、电话、互联网或者语音识别控制家用设备,更可以执行场景操作,使多个设备形成联动;另一方面,智能家居内的各种设备相互间可以通讯,不需要用户指挥也能根据不同的状态互动运行,从而给用户带来最大程度的高效、便利、舒适与安全。

智能家居系统包含的主要子系统有: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系统、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家庭影院与多媒体系统、家庭环境控制系统等八大系统。其中,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是必备系统,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家庭影院与多媒体系统、家庭环境控制系统为可选系统。

在智能家居环境的认定上,只有完整地安装了所有的必备系统,并且至少选装了一种及以上的可选系统的智能家居才能称为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物联网能实现的功能和提供的服务: 1.始终在线的网络服务,与互联网随时相连,为在家办公提供了方便条件。

2、安全防范:智能安防可以实时监控非法闯入、火灾、煤气泄露、紧急呼救的发生。一旦出现警情,系统会自动向中心发出报警信息,同时启动相关电器进入应急联动状态,从而实现主动防范。

3、家电的智能控制和远程控制,如对灯光照明进行场景设置和远程控制、电器的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等。

4、交互式智能控制: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实现智能家电的声控功能;通过各种主动式传感器(如温度、声音、动作等)实现智能家居的主动性动作响应。

5、环境自动控制。如家庭中央空调系统。

6、提供全方位家庭娱乐。如家庭影院系统和家庭中央背景音乐系统。

7、现代化的厨卫环境。主要指整体厨房和整体卫浴。

8、家庭信息服务:管理家庭信息及与小区物业管理公司联系。

9、家庭理财服务。通过网络完成理财和消费服务。

10、自动维护功能:智能信息家电可以通过服务器直接从制造商的服务网站上自动下载、更新驱动程序和诊断程序,实现智能化的故障自诊断、新功能自动扩展。

11

现在物联网的发展迅猛,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的重要应用之一,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普及到各个小区和用户,让高科技不再只出现在电视剧中,让物联网走近千家万户,每个人享受到物联网带来的方便和享受。所以,我们作为物联网的宣传者,首先要从自身起,在大学这个真正能学到本事的黄金时期,充实自我,全面学习物联网知识,为物联网的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我要开始我的学习规划了。

3、我的学习规划

3.1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具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和应用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课程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概论、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电磁场、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网、传感器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近距无线传输技术、二维条码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等。

3.2自我认识和评价

3.2.1 学习能力:

我自认为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错。我从不把学习看作是记忆死的知识,而是通过将课本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帮助理解,加深记忆过程。理论与实际是相通的,能够付诸实际应用的理论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将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不仅可以帮助你最快找到知识的定位,还能加深理解,深入掌握知识。我在学习方面能够举一反三,善于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不论是相同的事物还是有不同点的事物,我愿意从比较中找到联系和获取知识,相信这能让我的视野更开阔。

我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知识的学习,社会同样是学习的大平台。所以,我同样重视个人在实际生活中的学习。我是个擅长从生活中学习的人,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工作中,我喜欢向身边的同伴学习,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通过学习他们身上优秀的能力品质,使我在工作中不断取长补短。此

12

外,我还认为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也是学习能力的一部分,“尽信书,不如无书”,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真理”。当然,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这个能力正是我最欠缺的。因此,日后我还应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工作,以提升自己这方面的“学习能力”。

3.2.2 管理能力:

时间管理能力,自认为自己对于时间的管理能力还有待加强。性格上的问题导致自己从小做事喜欢拖拉,总是到最后时刻才慌忙赶着做,在学习方面,惰性是致命的缺点,天道酬勤,想要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就得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利率。

3.2.3 我的爱好及特长

我喜欢看书,运动,看电影,听音乐,旅游。其实我是个喜欢安静的人,喜欢在恬静的环境下思考问题。我喜欢打乒乓球、羽毛球等各种球类运动,喜欢看各类感人有深度的小说,喜欢仔细观察事物,喜欢游览各个地方,吃遍美食。说实话,我这种散漫的性子从事有关物联网这种精密的行业,有点不适应,不过我的老师曾说过“如果不能选择你的热爱就热爱你的选择”,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我一定会认真地去学习它,在物联网中找到热情。

3.3未来三年的行动计划

小时候有许多的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慢慢的成熟,我的梦想也在不停地变化着,虽然我们还在象牙塔中,但慢慢走向真实社会的我们此时需要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出规划:从大方面来说,我们需要明晰自己将来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从事怎样的工作,即为自己的人生确定一个方向。有了方向,接下来就要思考在通往人生方向的道路上我们具体该怎么走,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大学四年在专业上自己要怎样学习,在课余怎样提高自己的能力,怎样与人沟通交流、建立人际关系,怎样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和锻炼自己等等。职业生涯规划重在有一个方向,具体的实施细节还需要在不同的阶段根据自己认知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调整,做出不同阶段的计划,以让自己不断向目标靠近。

3.3.1 学业规划

在校期间,面对新的教法与学习模式要尽快适应,以便能更好的融入到学习的良好氛围中,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力争不迟到、请假,更不旷课,保证学习听讲时间及学习质量,按时完成各门功课作业。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力争通过学校每学期开设的各门课程考试。全力避免课程不及格。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达到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全力避免体育课程不及格。每学期力争辅修一门跨专业的课程。为毕业后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做好铺垫。

除去上课时间,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除去必要的身体锻炼、娱乐活动及休闲时间外,应安心、踏实、专注地攻读专业书籍及其它类别的实用书籍。学习时应注意预习、听讲、复习、综合分析、时间分配。知识积累不仅应做到广、博,更应做到专、精。扎实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校外图书城及网络信息,开拓视野,扩展知识范围,以此,激发、开拓思路,尝试设计开展学术创新、科技创新。每月至少阅读一本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的专业以外书籍。

3.3.2 能力规划

13

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的筹划,组织,协助团支书,班长等开展各类活动,建立起与同学之间的良好友情,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交流能力,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同时参加学生会生活部的学生工作,参加各类的活动的筹备,学习设计、制作海报,向大众宣传,推广活动的勇气和能力。学习与校外一些机构联系、洽谈,通过办讲座,发传单等方式为部门获得赞助。学习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在每一次活动之后懂得总结反思,将收获记录下来,使得下次的活动可以完成得更加缜密。此外,积极参加校内外文体艺术活动,力争在校期间分别参加校内外社团活动、演讲赛、辩论赛、征文赛和知识竞赛等活动各两次以上,以此充分锻炼胆量、能力,展示个人风采。

3.3.3经验规划

积极参加各阶段的党、团活动;每月向党组织递交对党章的学习、认识及实践,以及自己的言、行、感受;争取在大二上半学期被党组织确认为入党积极分子;争取在大三下学期通过组织考核,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校期间,力争每学年分别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社区咨询和临时实习等工作各一次;力争每学年分别参加义务献血、植树活动和青年志愿服务等公益事业活动各一次;力争每周参加校学生会、社团组织的各类活动一次。 在大

一、大二做好专业知识的储备工作,利用好学校组织的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争取能获准参加导师的一至二项的科研工作。

3.4 结语

我们的职业理想规划,其实就代表着我们自己的理想。在实现我们规划的过程中,我们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困难,遇到迷茫,但是我们美好的规划能否实现,不取决于我们的华丽言辞,而是取决于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就让我们用实践证明自身,用行动实现理想。

第四篇:通信专业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低频功率放大器 课程:电子设计与制作

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通信0802

姓名: 学号:

设计期限:

一、 设计实验目的

1、能够较全面的巩固和应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电路设计的全过程。

2、能较合理的、灵活的应用分立件或者标准集成电路芯片实现功率放大的功能。

3、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准备材料,独立设计规定功能的模拟电子系统的能力。

4、培养独立设计能力,熟悉EDA工具的应用,比如Multisim。

5、培养熟悉综合设计实验报告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向负载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所以功率放大器不仅考虑输出电压的大小,

而且要考虑输出电流。功率放大器从电路形式上可分为:变压器耦合的功率放大器和互补的对称

的放大器,由于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的特点,所以目前大

多采用沪部队琛的功率放大器,互不对称的功率放大器又分为OTL 功率放大器(单点源)和OTL 功率放大器(双电源)。功率放大器按输出管的工作状态又可分为甲类、甲乙类、和乙类。本实验

采用的是OTL 互补对称的功率放大器,工作在甲乙类接近乙类。 在模拟电子线路中,电信号经过放大之后,往往要去推动执行机构完成人们所预期的功能,例如推动喇叭发声,推动继电器实现控制等。执行机构要正常工作都需要从电路中获取较大的电能。因此,放大电路的末级均由功率放大器组成。

功放(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就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或场效应管的电压控制作用将电源的功率转换为按照输入信号变化的电流。 因为声音是不同振幅和不同频率的波,即交流信号电流,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永远是基极电流的β倍,β是三极管的交流放大倍数,应用这一点,若将小信号注入基极,则集电极流过的电流会等于基极电流的β倍,然后将这个信号用隔直电容隔离出来,就得到了电流(或电压)是原先的β倍的大信号,这现象成为三极管的放大作用。经过不断的电流及电压放大,就完成了功率放大。 而场效应管则是用栅极电压来控制源极与漏极的电流,其控制作用用跨导表示,即栅极变化一毫伏,源极电流变化一安,就称跨导为1,功率放大器就是利用这些作用来实现小信号控制大信号,从而使多级放大器实现了大功率的输出,并非真的将功率放大了!

了解电路原理以及对改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所起的作用。

三、 实验内容

1 、实验电路

2、静态分析

3、动态分析

4、计算

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为:

电源提供的功率为:

四、 总结体会

通过这次实习,让我认识了解了Multisim软件的实用方法和功能,并意识到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不足和在实践方面的欠缺,只有通过多次练习,实验,学习,然后才能对知识有所吸收和消化。

第五篇:艺术设计专业装饰基础课程教学探索

摘要:在装饰基础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于基础课程的认知度,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潜在的发

散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有效发挥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街接性的重要作用,是基础课程教学中应该不断 完善、不断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探索;设计理念;过程训练;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61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91(2007)06-0112-03

装饰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 基础课,也是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表现能力和乎段 的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之所以说其重要是因为 装饰基础中所讲述的图案形式美的法则(变化与统

一、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条例与反复、节奏 与韵律、比例与尺度)自始至终贯穿于今后的艺术 设计课程之中,并A.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装饰基 础课程中卞要讲授了四大方面内容(花卉、风景、 人物、动物)的装饰变化,其包含的内容及可变的 元素非常之丰富,合理地针对各种元素进行重组、 搭配,进行平面化、立体化以及不同风格的变化成 为装饰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 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对于基础理论中设计原则、绘画 技巧等方面的)i1练外,还应掌握在装饰味儿十足的 画面中注重新颖设计理念的融入,而不是把己经成 熟的平面化图案或者立体化造型进行东挪西读。

当前的艺术设计专业在低年级课程设置中基 本是打通平台,大

一、大一卞要安排了基础类课程, 例如素描、色彩、二大构成,装饰基础等。关于基 础教学,人们头脑中的概念大多是基础)i1练,基础 教学的卞线是造型)i1练、配色)i1练、表现技法)i1练, 而忽视了基础课程与设计类专业课的衔接关系。在 以往装饰基础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比较偏重于绘画 技术和各种技法的运用及)i1练,这样的教学方式造 少戊的后果就是学生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法或者各 种绘画类工具的使用,而忽视了独立创作的能力。 因为没有一个很好的有关形成设计思维的衔接和

过渡,学生在进入一年级下学期以后面对众多的专 业设计类课程感到束乎无策。所以在低年级就应该 注重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以及展开多方向思维的 Jil练,从而达到让学生在低年级就养成动脑习惯, 有效培养学生设计思维形成的目的,使其成为迈向 设计类课程的一个过渡类课程,真i1,为今后的设计 类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和设计的基础。

一、加强学生对于装饰基础课程 重视程度的引导

在授课过程中,种经有位学生极其不愿意做作 业,我问他为何这样抵触这门课程时,他说不愿意 “画花”,而愿意搞一些设计,他觉得只有设计课 才是艺术类本科学生的学习重点,我听后感觉很愕 然,但课后通过换位思考也觉得这不是一种偶然。 装饰基础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的上学期,学 生因为刚进入大学校门,对一切感觉是新鲜的,尤 其学生认为自己考的是艺术设计类院校,学习的课 程应该以设计类课程为卞。有一些学生对于这门课 认识的薄弱的问题是没有看到基础课程重要性和 与设计的联系性,认为装饰基础课程只是画一些花 儿、草儿,缺乏更深一层次对于课程的认识。装饰 基础课程所讲授的图案变化规则、图案变换的形式 等儿乎可在今后所有的设计中运用到,例如}5籍装 帧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科设计等。只有基 础打好了,在大一以后的设计类课程中才能够游刃 有余;反之基础打不好,设计也会因为基础不牢而

变得空洞和乏味。所以这时就需要教师合适地引 导,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多强调此课程的重要性以 及与今后设计类课程的联系性及其应用的宽度和 广度,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装饰基础课程的重要 性、应用性以及与设计类课程的衔接性,加强学生 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学生对这门课有了足够的 认识之后才能够专心地投入到基础课的学习之中。

二、设计中注重过程的训练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过程中的亮点,加以 发挥和扩展,做到基础与思维)i1练的结合。在授课 过程中理论部分结束之后,紧接着就是针对课程某 一卞题的设计。在过去的评分标准中比较注重画面 最后的效果,而忽视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小 小的灵感和不太成熟但却可以继续发展的创意构 思。教师在辅导中要善于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意 图,多从i1:面、大的方向引导、启发,允许学生提 出自己的疑问和自己的认识角度,并告诫学生保留 草图的个性特征。教师应该经常与学生一起探讨, 就像一个问题的参与者而不是判官,适当发挥教师 的卞导作用。学生设计出来的草稿可以反映出学生 对单元课题的理解方法是否i1:确,例如于}一么是单独 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等。作业中每一题日 的过程)i1练是决定作业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步骤。 因为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不能 详细分析学生每一个草图或每一个设计构思的尚 可发展的方向,造成有一些处于萌芽状态的构思石 沉大海;有一些学生还会迎合老师对于画面的喜好 来进行具有偏向或单一性创作;有时学生的绘画水 平低和不爱动脑筋超出我们的想象,在设计初期连 草图也懒得画,不喜欢开动脑筋,甚至连一个完整 的形象都不能绘制,只是简单地把己经成熟的图例 东挪西读在一个画面上,不注重画面的风格是否一 致、卞体表现物体与背景是否I}}调等等;设计只是 一个虚有的名词或者是用来敷衍老师的代名词,学 生可以在}弓籍或者计算机现成图例中投机取巧,创 意随着}弓中图例的构成样式而就,自己的创意越来 越少。所以老师辅导设计时对于抄袭或雷同的方案 要坚决予以制止,对于学生原创作品辅导的重点应 适当提出草图的优点,发展趋势和尚存在的问题, 提供有关资料,开拓思维,找出画面多方向展开的 可能,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寻找 观察和体验出来的经验。要引导学生避免一些固执 和偏见,达到完美的境界。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I}}调好整

个画面构图的能力,衔接好背景与画面卞要形象的 连带关系。在单独纹样的表现上,由于基础课过多 注重物体造型准确、层次丰富、技巧训练、制作精 细等,学生往往忽略了纹样与整个空间背景的陇 调,造成所设计的图案与背景完全没有联系性。这 样的设计习惯会直接影响高年级的设计课的创作, 致使学生在设计一维画面中,画面往往缺乏联系 性,使画面在构成上散乱、零落,影响画面的视觉 效果。

在课堂上通过整体讲授、个别辅导这些教学过 程之外,学生们完成每一阶段的作业以后,作业观 摩和!讲评是每个单元课程结束后都必须进行的。此 阶段把作业全部张贴在墙上,一日了然,然后请学 生逐个发言,讲出自己作业的特点和对本课题的理 解。通过单元的总结,学生们通过相匀_学习,加深 思考,在理论上能有一个全面更新的认识,为今后 创作做准备。

三、注重学生在设计中创新性、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装饰基础作为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它的意 义在于将学生的造型观念从绘画的、写实的观念转 变为装饰设计的观念,并掌握装饰设计的表现形 式。教学内容仅停留在an练装饰设计的技能上是远 远不够的,而必须探求如何培养思维的有效途径。 因此,对自然形象的加工和变形是an练中的一种乎 段,而教学的日的应该是培养认识能力、训练思维 能力。转变观念,将是这一基础课程改革的唯一途 径。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作性、发散 性思维的形成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创新思维是在过去我们常用的逻辑思维— 如联想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的基础上,结合 非逻辑思维方法,新创建的一套思维模式,包括五 大思维方法:逆向思维、反向思维、横向思维、心 理思维和周边思维。其中发散思维对于平面艺术设 计的影响力为最大。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叫辐散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成分之一。由美国 心理学家J. P.吉尔福特作为与创造性有密切关系 的重要思考方法而提出。这种思维活动,是人们在 思维过程中,不受任何框框的限制,充分发挥探索 力和想象力,从标新立异出发,突破己知领域,无 一定方向和范围,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然后, 再把材料、知识、观念重新组合,以便从己知的领 域,去探索未知的境界,从而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

答案、设想或解决办法。以往的课程多采取对自然 形进行平面化的加工整理,在图案变形中进行形体 概括和增加图案元素,要求神形兼备,因而学生的 思维始终停留在对原形的摹仿上,如何创造形象的 问题,似乎从来没想过。这种设计方式下形成的作 品,一般符合形式美的法则,也很实用,可适用于 装饰的日的。但如果教学的日标始终停留在这种技 术性的)i1练阶段,势必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限制在很狭隘的范围内,设计只能照搬和摹仿,不 可能有造型上的突破。教学中教师在思维上要站得 更高,首先要打破创新性思维的障碍,抛弃思维定 势和习惯性思维,将发散思维中流畅性、变通性、 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细性等特点运用到实 际的图案变化之中,要求学生打开思维的空间,不 要受传统图案变化的约束和影响,使图案向着多向 性、立体性和开放性思维渐进。例如在花卉的变化 中,教学中笔者要求在花卉综合作业中,不应该是 花卉的简单拼读,还要附加一些设计内涵在单面, 例如有一位学生种经把“葡萄美酒夜光杯”这句诗 词的意境引入到花卉变化中,通过对花卉合理的变 形,将同质异构、聚集图形法等经过反复的提炼、 修改之后,保持作品的图案化特征,使其达到了较 完美的境界。

四、结束语

装饰基础课程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在 维平面上展开的设计教学。因此,必须寻求一维 面中图形本身所具有的美感因素,培养学生对图 构成的基本原理、基本形式的认识,培养对平面 计中色彩构成原理的认识和理解。而并非仅仅是 自然形的加工和整理。当然,这一切还必须通过 定的)i1练途径来实现。这些具体的实施步骤也i1: 教学实践中探索的日标和内容。

钊1对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应该一成不变 遵循老式的教学重点,循规蹈矩,尤其是艺术设 专业的基础课,也应该成为向专业课过渡目养成 好创作习惯的衔接课程。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 标、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 装饰造型基本原则的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造性思维的培养和)i1练,使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就 立创新意识、设计意识,以适应一十一世纪社会 展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上一篇:意识形态专题教育内容下一篇: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