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

2022-11-28

中等专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中等技术劳动者为目标, 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职业教育。同普通学校相比, 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职业技术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 而且还要有强健体魄和健康心理去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 对提高他们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体育教学就显的尤为重要, 这也是新时期对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1 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特点

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体育教学目的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培养学生顽强进取和勇于开拓创新精神, 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体魄强健的合格人才”。其基本任务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掌握体育知识、培养体育能力和习惯, 培养良好的思想和意志品德”。

一直以来, 普通学校的学生是择优录取来的, 各方面素质相对较好, 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较差的毕业生, 甚至有一部分是未能正常毕业的学生。延续一直以来养成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习风气差、课堂纪律差、随意性较大的习惯。有时不能正常上课, 不能按质按量按计划进行。另一方面, 职业学校的学生思想活跃, 性格外向, 接受教育也快。从这点说明学生总体还是可以的, 问题在于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性。要在短时间内改变过来是有一定困难的, 要有一定的时间, 下一定的功夫。由于职业高中无论是学生来源, 还是学业特点, 它具有特殊的一面, 而且学业不同教学任务有所差异, 教学方法、手段也有侧重。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 教师必须知识面要广、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才能适应教学, 也才能培养出适应于社会的各种有用人才。

在某种角度上讲, 职业中学由于它的学制、学业特点与普高有所不同, 其教学目的也就有所不同, 从而引出具体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也不能与普高完全一样, 必须根据学业特点安排教学内容, 制定教学方法,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新形势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对策

2.1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改变教学方法是每一位任课教师经常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与学生相互协调配合, 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例如在“田径短跑”单元课教学过程中, 尝试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 我以步频、步长的测定与分析与重点, 通过学生在练习时自测、自析与班内百米跑的优秀学生相对照, 总结分析步频、步长与短跑训练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高了对短跑的兴趣, 建立起初步的知识概念。教学中, 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培养学生的观察, 分析和创新能力, 也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短跑的了解。其结果有利于技术和各项素质的提高, 反应效果良好, 加强对学生“勤学善思”习惯的培养, 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工作中不断创新和开拓。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必须根据学校条件,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业特点, 通过分析研究, 制定出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学校设有多种专业, 所学专业不同、教材内容的设置安排也应有所不同, 教学方法、手段的具体采用也就要有所侧重。就体育教学而言,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爱唱、爱跳、爱动的习惯, 养成活泼好动的性格, 教给他们当“娃娃头”的方法, 具体教材内容要穿插一定比例的健美操、运力操等适合少儿特点的内容, 这样的班级, 体育教学目的不仅是“增强体质”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传授“教”的方法、手段。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必须根据学业特点制定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职业学校体育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 还要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仅从职校培养特点上看, 主要是为社会输送中等专业合格人才;讲求动手、动脑、一专多能。尤其现代中专学生的工作去向很不稳定, 还不能百分之百达到专业对口的需要。所以要求学生做到一专多能;学用结合, 才能保证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站稳脚跟。

2.2 体育教学应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生理、心理机能能力;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等, 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 使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 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

中职学生普遍入学成绩差, 常被传统的教学观念视为中考的失败者, 受到社会、家庭、学校和就业的压力, 造成中专学生普遍存在严重的自卑感、害怕考试、害怕与人交往。而有关调查研究表明, 体育运动是一种良好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 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 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 是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的有效手段。再者,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 在持续紧张的学习、工作压力下, 或是在情绪消极低沉的时候, 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 对消除疲劳,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大有益处。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2.3 提高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当今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创新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创造精神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根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而提出的, 其目标和任务也就是为了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由此可见, 体育教育本身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 尤其是全面实施身体素质教育的任务。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最根本的是教师要研究当前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组织活动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来诱发他们的求知欲, 在活动中充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实践和创造品尝成功和的喜悦,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启发、鼓励学生创造新的方法去完成动作, 让学生有目的的质疑和实践, 在实践中体会、思考、发现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切实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从而使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得到更好地发挥,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探索、纵横比较, 训练其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并以辩证的方法训练其思维的严密性。通过各种体育教学手段, 创设各种情景,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或技能, 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线索,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摘要: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进行体育教学, 这是体育教师必须要弄清楚的重要问题, 本文对新形势下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 为当前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职业学校,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玉彬.浅谈职专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 (3) .

[2] 黄炜皓.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定位与实现途径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 2

上一篇:全媒体时代下传统报业转型思考下一篇:分析农产品品牌建设